时间:2022-11-28 10:40:2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创新能手申报材料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第三条申报培养的高端高技能人才须具有国家二级职业资格(技师)或同等技能水平,年龄一般不超过55周岁,与用人单位签订不少于5年劳动(聘用)合同。同时,还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
(二)全国技术能手、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
(三)省级及以上政府表彰的高技能人才、省级技能大师工作站领办人;
(四)创新工艺流程成效显著、形成制造技法填补国内空白的高技能人才,原则上应具有不低于二级的国家职业资格。
第四条申报引进的高端高技能人才须具有国家二级职业资格(技师)或同等技能水平,年龄一般不超过50周岁,具有5年以上在企事业单位关键岗位从事技术技能工作或技能人才教育培训工作的经历,并取得突出成果和业绩。原则上收入(缴纳社会保险工资)不低于上年度在岗职工社平工资的2倍。
高端高技能人才为国内全职引进的,应与用人单位签订不少于5年劳动(聘用)合同,在连缴纳社会保险并取得合法居留手续。高端高技能人才为国(境)外柔性引进的,应与用人单位签订不少于5年的聘用协议,且每年在连工作不少于6个月。同时,还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
(二)全国技术能手、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
(三)省级以上政府表彰的高技能人才;
(四)大型企业(集团)“首席技师”或“技能专家”;
(五)省级以上政府表彰的,具有较高专业理论素养,掌握精湛技能,能够从事职业院校理论和实训一体化教学工作的优秀教师;
(六)符合我市产业发展方向急需紧缺或具有一流技术技能水平或绝技绝活,在本行业有较高声誉的高技能人才,原则上应具有不低于二级的国家职业资格。
第五条重点产业、行业、工程项目引进的高技能人才须具有国家二级职业资格(技师)或同等技能水平,年龄一般不超过50周岁。具有5年以上在企事业单位关键岗位从事技术技能工作或技能人才教育培训工作的经历,并取得突出成果和业绩。与用人单位签订不少于5年劳动(聘用)合同,在连缴纳社会保险并取得合法居留手续。
第六条用人单位应依法为申报培养的高端高技能人才缴纳社会保险。申报引进高技能人才的用人单位,除依法为其缴纳社会保险外,还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企业提请申报时上一个纳税年度内,国税、地税年纳税额合计200万元以上;
(二)市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重点产业、行业、工程项目;
(三)高职院校、国家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技师学院、高级技工学校、市级公共实训基地。
第七条高技能人才选拔工作程序:
(一)申报受理。用人单位登录“大连市高技能人才动态信息系统”,填写申报材料,同时向单位所在区市县(开放先导区)人社局提交文本申报材料。具体如下:
1.《大连市高技能人才选拔工作申报书》(可在大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下载);
2.培养或引进高技能人才的身份证明(身份证或护照)、职业资格证书、获奖证书、学历学位证书,在原单位担任重要技能岗位职务的证明和其他有关工作经历、技能水平的证明材料,其中,引进的高技能人才须提供前一工作城市缴纳社会保险号码;
3.申报单位提供营业执照(法人登记证)、税务登记证(公办职业院校无需提供)、院校办学许可证、国税和地税开具的纳税证明;
4.高技能人才与培养或引进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或引进协议(工作年限不低于5年)。全职引进的高技能人才,另需提供申报单位为其缴纳的社保证明等相关材料,柔性引进的以护照居留累计时间计算;
5.在技术上有重大发明创造或有重大技术革新,或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应用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提供取得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证明等。
(二)审查推荐。区市县(开放先导区)人社局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查、分级推荐,需将申报材料一式5份,装订成册,与《大连市高技能人才选拔工作申报情况汇总表》(可在大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下载),在规定时间内一并报送市人社局。
(三)评审遴选。市人社局组织专家和相关工作人员,对申报单位和个人进行资格审查。按照资料审核、实地考察、集中评议、投票表决等程序,择优确定拟入选高技能人才建设计划人选。
(四)社会公示。市人社局根据专家评审意见,确定拟入选人员后向社会公示7个工作日。
(五)发文公布。对公示期满无异议的入选人员,发文公布。
第八条每年选拔用人单位培养的高端高技能人才20名;引进高端高技能人才30名(含柔性引进5名),重点产业、行业、工程项目需要的高技能人才100名。
第九条高端高技能人才属用人单位培养的,5年期内,每人每年给予2.4—6万元薪酬补贴。属用人单位全职引进的,5年期内,每人每年给予2.4—6万元薪酬补贴;属用人单位自国(境)外柔性引进的,可一次性发放1—3万元薪酬补贴。
属重点产业、行业、工程项目全职引进的,满足对应专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5年期内,每人每年给予2—3万元薪酬补贴。
第十条对确定的高技能人才,优先推荐申报国家、省级技能人才类评选表彰,优先推荐申报政府特殊津贴。按规定享受我市引进高技能人才有关优惠政策和待遇。
【关键词】重点项目;管理系统;建设现状;升级改造;总体设计
一、泉州市重点项目建设在线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现状
泉州市重点项目建设涉及项目数量多,规模范围大,项目收集、统计工作繁重,为了充分发挥网络信息系统高效、便捷功能,提高政府重点项目建设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按照泉州市发改委的部署,市数字办于2007年11月组织开发了“泉州市重点项目建设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在项目单位、县级重点办(市直单位)和市重点办之间架设了一条信息化通道,项目单位通过该通道进行重点项目建设的申报及汇报项目的工程投资、工程质量和进展情况,相关管理单位通过该通道进行重点项目建设的审核调度、动态管理和数据分析。系统实现了所有项目统计数据的直接填报,可对重点项目建设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多层次的管理,增强了重点项目建设管理的科学性和时效性,为领导决策和泉州经济发展创造了更为便利的条件。
目前,系统主要搭建了一个重点项目建设的申报、审核、信息填报、统计汇总、新闻管理、短消息中心、系统管理等内容的网上信息管理平台。主要功能包括:
1.项目申报功能:项目单位通过系统以附件的形式提交项目申报材料;管理员可以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
2.项目管理功能:主管单位对项目单位提交的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并记录审核日志;申报材料确认后,提交项目月表、季表、年表;领导可查看相关统计、汇总数据,系统管理员可为申报单位分配用户等。
3.统计报表功能:统计报表中包含资金情况表、完成情况表以及综合查询,涵盖了不同类别的数据汇总与展现。查询统计不同年份或月份的项目状态和项目数据;可导出数据至EXCEL表格中,方便打印、查阅或修改。
4.新闻管理功能:用于新闻、资讯等信息,包括对多种类别的新闻进行分类管理,对已发出的信息进行修改、删除等操作。管理员拥有增加文档和删除文档的功能,其它用户只能下载。
5.短消息中心功能:显示当前用户接收到的短信息、发送的短消息;信息中心用户可查看和删除所有信息;管理员拥有查看所有信息功能。
6.系统管理功能:系统管理员可在线增加、删除、修改用户的相关信息;日志管理由系统自动记录用户对数据库的操作;用户可修改当前的登录密码等。
二、泉州市重点项目建设在线信息管理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系统运行以来,极大提高了泉州市重点项目建设的管理水平,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项目管理灵活性不够,不能按项目所属行业进行分级和分类管理,不能按行业细分对各种重点项目数据源进行比较、统计、分析。
2.数据交换功能不是很理想,导出的报表信息还需要作进一步调整,信息批量导入和自动审核等功能还有待完善。
3.系统不能根据项目需求变化进行变更管理,满足不了需求变更的控制;缺乏对重大项目的集中管理,不能及时对重大项目进行全方位的动态跟踪和管理。
4.系统缺乏互动交流功能,项目单位与管理部门之间缺乏联动机制,难于实现对重点项目建设的动态实时监管。
5.系统的应用服务功能还需进一步提升,新技术、新管理的创新应用不足。
三、泉州市重点项目建设在线信息管理系统升级改造需求分析
随着泉州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重点项目建设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管理难度越来越大,系统已不能满足重点项目建设管理的需求,需要升级改造。针对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以下需求:
1.按照规范简化的标准化业务流程,减少业务处理的人工干预环节,实现合理的业务处理自动化。
2.提供生成全市重点项目建设的各种汇总报表功能,编制项目月度进展汇总表、季度进展汇总表、年度汇总表等。
3.提供重点项目建设的动态分级管理功能,按需对重点项目进行方便、灵活的分级和分类管理。
4.提供直观立体的数据分析报表,为领导决策分析提供辅助依据。
5.提供信息互动交流平台,实现信息双向互动交流和沟通,对重点项目建设进行实时动态管理。
6.支持移动办公,为移动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移动办公服务,实现动态信息的实时采集。
7.进一步完善系统框架,为各种应用提供支撑平台,提高系统整体运行性能。
四、泉州市重点项目建设在线信息管理系统升级改造总体设计
根据系统升级改造需求分析,提出系统升级目标、技术路线和升级原则,然后对系统总体架构和功能模块进行扩展完善。
(一)系统升级改造目标
1.资源整合:系统升级改造要充分利用原有资源,基于原有系统所有功能与保护原有系统数据的前提下进行,不影响原有系统的运行。
2.功能完善:实现数据批量导入、自动化审核和变更管理,减少中间环节和重复工作,满足重点项目按行业分类进行灵活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项目管理水平。
3.功能扩展:包括引入实用的新功能、增加功能模块,有效增加短信提醒、远程移动办公应用等,加强对项目数据的统计分析和决策支持,提升系统的应用服务水平。
4.性能提升:利用先进、成熟的信息技术和设计理念,优化系统框架,提升系统的整体性能,提高系统的响应和访问速度。
(二)系统升级改造技术路线
采用基于J2EE架构平台的开发技术;采用B/S多层架构体系;支持多种前端浏览器及智能手机;支持系统分布式部署、Web服务;支持框架+组件+功能模块定制平台的体系架构;支持框架+多线程的技术;支持多项工作同时进行操作等。
系统采用当今主流的MS SQL Server 2000作为系统的后台数据库,充分保证了数据库的大容量和高度安全性;采用WIN2003 Server系列操作系统,支持中间件TOMCAT 6.X等。
(三)系统升级改造原则
2020年,面对疫情,学院第一时间制定疫情期间教学工作方案及线上教学攻略,对外学习先进经验,对内培训青年教师。第一时间调整教学计划和授课课程表,保障了242门网课、236名教师、186个班级、5961名学生的正常授课。据统计,网络授课期间,学院学生网络到课率保持在95%以上。面对复学及逆势增长的招生人数,第一时间拟定复学方案,制定复学授课计划,本学期完成329名教师、每周1,134余门课程的统筹安排。
全院立项市级以上课题65项,198篇,出版及参编教材、著作40本,发明技术专利19项。师生获奖上,本年度共获得省级以上奖项200余人次,国家级39人次,再次创造历史最好成绩。
双赛引领促发展,本年度在学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目前技工教育领域代表师生发展水平最高层次的两个大赛,学院成绩斐然,在山东省走在前列——勇立潮头谋新篇,打开教师大赛新局面,第二届全国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中,学院斩获文化艺术与综合类、工业综合与农业类两个一等奖,服务类三等奖,刷新参加教师职业能力大赛的最好成绩。久久为功破难题,开启世赛发展新格局,在第一届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大赛中,学院选派参加烹饪(西餐)、光电技术、木工、美容、餐厅服务及餐厅服务(国赛精选)6个项目的6名选手全部获奖,3名选手荣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这也是我院历史上首次一次性荣获3个全国技术能手;同时,我院选派的5名世赛选手,有4名进入国家集训队,占选手总数的80%,战绩辉煌,实现了新的突破。
二、以项目促发展,高职进程更进一步,一张蓝图绘到底。
本年底,学院以“高职攻坚”行动作为年度发展任务,组建高职项目小组,完成《xx学院高职申报材料》、《xx学院创新发展“一校一案”方案》等材料,主动对接教育厅,上交《申报转设高职的基本情况》表格。2020年12月,《x市“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建议》中明确指出:“支持XX学院纳入高等职业学校序列。”我院高职申报工作迈出坚实一步。
在高职项目引领下,学院教学工作对标高端,蓄力启航。
其一,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本年度引导专业群以“职业(能力)分析与课程对接”为核心,完成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全面提升学院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规范性和系统性,使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更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及产业链的岗位需求,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统筹各专业完成2020级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组织了专业研讨会,各院系迅速走出去,到重点行业、企业及兄弟院校展开专业调研30余次,并形成专业调研报告及专业发展报告,在我院专业建设上,属首次。
其二,筑牢品牌专业,做强特色专业。对于4个品牌专业,6个特色专业及1个特色课程体系进行了验收及中期汇报工作。以验收全面推进专业发展。
坚持以“便民利民、突出特色、规范管理、专业服务”的原则,以中心城市为重点,以群众需要为核心,挖掘地方特色,传承保护地方文化、民间技艺,通过适度扶持,合理布局、示范引导,逐步做大做强。
二、工作内容
(一)传承保护“新罗老字号”
传承保护“老字号”是留住新罗乡愁、打造新罗味道的有效途径。在传承保护“中华老字号”和“福建老字号”的基础上,突出传承保护“新罗老字号”,实行成熟一批推一批。2018年在全区所有镇(街)范围内,重点围绕餐饮业、食品土特产、百货超市、酒店宾馆、书店、美容美发等培育“新罗老字号”。
牵头部门:区三产办
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工商局、文体广新局、旅游局、经信局、工商联、食药监局,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区烹饪、家庭服务业、洗染业、烘焙业、旅馆业、美容美发等行业协会。
(二)寻找发掘“新罗巧匠”
寻找发掘缝补、修理、开锁、刻印、装裱、剪纸、冲洗(摄影)、洗涤、美容美发、插花、调酒、司仪、厨师、茶艺、传统手工艺等服务行业中的“新罗巧匠”,保护传承优秀手工技艺,实行成熟一批推一批。2018年在全区所有镇(街)范围内发掘“新罗巧匠”。
牵头部门:区三产办
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工商局、人社局、文体广新局、总工会,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区烹饪、家庭服务业、洗染业、烘焙业、美容美发等行业协会。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新罗区生活业品牌提升协调领导小组,组长由区政府分管副区长担任,副组长由区政府办、三产办、商务局主要领导担任,成员由区委宣传部、区发改局、财政局、住建局、执法局、工商局、食药监局、旅游局、工商联、文联、方志办、总工会、团区委等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统筹领导全区生活业品牌提升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三产办。
(二)加强监管服务。工商、食药监等执法部门要坚持监管与服务相结合,注重规范引导,注重品牌培植,为企业发展营造宽松的外部环境;要健全监管机制,加强品牌保护,打击侵权行为,引导其规范有序发展。
(三)加大资金投入。在第三产业扶持基金中设立生活业品牌提升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奖励相关品牌行业。安排区三产办牵头工作经费30万元,重点用于店招统一制作、品牌宣传推介、品牌的保护、人才培训等工作。
(四)全面宣传推广。由区三产办牵头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杂志和网络等新闻媒体,采用多种形式,普及品牌保护知识,加强对新罗生活业品牌的宣传;支持企业开展品牌宣传、参展等活动。积极稳妥推进“新罗老字号(巧匠)”协会组建工作,编制《新罗老字号(巧匠)画册》《新罗老字号(巧匠)导航》等汇编,用于旅游推介、文化传承与推广。在各大新闻媒体开辟宣传栏目,专题推介“新罗老字号”和“新罗巧匠”,营造发掘保护传统文化和技艺的浓厚社会氛围。
附件:1.“新罗老字号”评选办法
2.“新罗巧匠”评选办法
3.“新罗老字号”评选申报表
4.“新罗巧匠”评选申报表
附件1
“新罗老字号”评选办法
一、名称
新罗老字号。
二、定义
历史悠久,拥有世代传承技艺的产品,具有鲜明的传统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取得社会广泛认同,形成良好信誉的企业品牌。
三、认定范围
新罗区境内的有关市场主体(包含餐饮业、食品土特产、百货超市、酒店宾馆、书店、美容美发等法人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四、申报条件
1.字号创立已满20年(含民间工艺传承)。
2.传承独特的产品或技艺。
3.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4.具有良好信誉,得到广泛的社会认同和赞誉。
5.拥有商标所有权或使用权,或者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已受理该单位提出的与申报字号一致的商标注册申请给予倾斜加分。
五、申报程序
具备“新罗老字号”认定条件的商事主体,须向所在镇(街)或行业主管部门申报,各镇(街)、部门要指定专人接受报名,并由所在镇(街)或所属部门初步审核后,推荐报区三产办进行资格审核(申报材料见附件)。其中:每个镇(街)推荐老字号不少于1名,区商务局、旅游局、文体广新局、经信局、工商联等部门各推荐老字号1名以上,烹饪、家庭服务业、洗染业、烘焙业、旅馆业、美容美发等协会各推荐1名。
六、评选流程
1.公众评议:通过初审的老字号由网络进行公众投票(占总分的40%)。
2.专家打分:专家由区烹饪、家庭服务业、洗染业、烘焙、旅馆业、美容美发等协会各推荐1名,社会公众人士由区委宣传部、区发改局、商务局、文体广新局、文联、三产办各推选1名,进行打分(占总分的40%)。
3.评审委员会评审:由评审委员会打分(占总分的20%)。
4.公示:将最终总分排名前十名的在媒体进行公示,如经公示有异议且调查核实后应取消的,将根据得分高低依次替补。
七、奖励表彰
对获评的“新罗老字号”,由区委、区政府颁发新罗老字号特制牌匾并且进行表彰,同时:①由区三产办定制统一店招(备注:若有多家分店,最早开设店铺的店招由三产办定制,其余分店由店主按要求定制);②评选后1年内对店铺装修、购买设备、技术改造、工艺创新等按照投入总额的60%分别分次予以补助,最高不超过15万元;③评选后1年内,每开一家分店奖励2.5万元,封顶5万元;④第②、③条可同时享受,合计最高不超过20万元。
八、优惠政策
1.优先推荐“新罗老字号”传承者参加龙津商学院学习。
2.“新罗老字号”每年免费获得一次在区级媒体上展播,并对在区媒体上宣传老字号的广告给予广告费减半优惠。
3.“新罗老字号”由区三产办推荐给区方志办优先编入我区地方志。
4.政府有关部门组织的各类经贸洽谈、展销会,优先为“新罗老字号”企业提供摊位,并对企业参展费用给予优惠或补贴。
5.对“新罗老字号”开通办证绿色通道,并给予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
6.“新罗老字号”进行商标注册,按照实际支出金额的50%予以补助,其中企业国内商标保护性通类注册补贴金额不超过5万元,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补贴资金不超过10万元。
7.“新罗老字号”成立申报主体后且符合地理标志商标申报条件,并于2020年之前注册成功的,可根据《龙岩市政府办公室转发龙岩市工商局关于推进商标品牌工作若干措施的通知》(龙政办〔2016〕236号)获得一次性奖励10万元;2020年之后二年内注册成功的由区财政给予5万元奖励。
8.享受入编《新罗老字号(巧匠)画册》《新罗老字号(巧匠)导航》手册。
9.获得“新罗老字号(巧匠)”协会入会资格。
10.政府各类活动的采购优先选用“新罗老字号”企业产品。
九、其他说明
鼓励各镇(街)开展“老字号”评选活动,并给予奖励。
附件2
“新罗巧匠”评选办法
一、名称
新罗巧匠。
二、定义
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耐心、专注;工作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严谨、专业;具有高超的技能水平、丰富的实践经验;勇于创新、甘于奉献,贡献特别突出;在一线岗位上直接从事服务工作的优秀技术人才。
三、认定范围
新罗区境内的有关个人〔主要包含修补、修理、开锁、刻印、装裱、剪纸、冲洗(摄影)、洗涤、美容美发、插花、调酒、司仪、厨师、茶艺、传统手工艺等服务类从业人员〕。
四、认定条件
1.从事本专业技能工作不少于10年,目前仍在一线岗位上直接从事生产、技术、研发等工作。
2.具有绝技绝活,或创造了在同行业中公认的先进操作法,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或产品质量创造了同行业高水平,并热心积极传承自身技能手艺。
3.在所在行业、领域刻苦钻研技术,产品追求极致,在同行业、领域中具有较大影响力。
4.在技术上有重大创造或革新,取得龙岩市内领先的成果并取得重大经济或社会效益。
5.职业技能在同行业中处于拔尖水平,获得过市级职业技能大赛前3名的,给予倾斜加分。
五、申报程序
具备“新罗巧匠”认定条件的个人,须向所在镇(街)申报,各镇(街)要指定专人接受报名,并由所在镇(街)初步审核后,推荐报区三产办进行资格审核(申报材料见附件)。其中:每个镇(街)推荐不少于1名,区商务局、文体广新局、人社局等部门各推荐1~2名,区工商联至少推荐1名,烹饪、家庭服务业、洗染业、烘焙业、美容美发等协会各推荐1名。
六、评选流程
1.公众评议:通过初审的巧匠由网络进行公众投票(占总分的40%)。
2.专家打分:专家由区烹饪、家庭服务业、洗染业、烘焙、旅馆业、美容美发等协会各推荐1名,社会公众人士由区委宣传部,区文体广新局、文联、发改局、商务局、三产办各推选1名,进行打分(占总分的40%)。
3.评审委员会评审:由评审委员会打分(占总分的20%)。
4.公示:将最终总分排名前十名的在媒体进行公示,如经公示有异议且调查核实后应取消的,将根据得分高低依次替补。
七、奖励表彰
对获评的“新罗巧匠”,由区委、区政府颁发新罗巧匠特制牌匾并且进行表彰,同时评选后一年内给予3万元奖励。
八、优惠政策
1.优先推荐“新罗巧匠”参加龙津商学院学习。
2.“新罗巧匠”每年免费获得一次在区级媒体上展播,并对在区媒体上宣传巧匠的广告给予广告费减半优惠。
3.“新罗巧匠”由区三产办推荐给区方志办优先编入我区地方志。
4.“新罗巧匠”进行商标注册,按照实际支出金额的50%予以补助,其中:企业国内商标保护性通类注册补贴金额不超过5万元,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补贴资金不超过10万元。
5.享受入编《新罗老字号(巧匠)画册》《新罗老字号(巧匠)导航》手册。
按照改善投资环境,优化审批流程、提高行政效率的原则,在*市投资促进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政务大厅设立我市房地产项目联合审批绿色通道,将我市房地产项目行政审批涉及到的15个驻中心部门(发改委、城乡规划局、环保局、国土资源局、建设局、地震局、人防办、公安消防支队、气象局、收费局、水利局、园林局、城管局、房管局、国家安全局)的行政审批事项,以城乡规划局、建设局的审批事项为主线,按基本建设程序划分为规划用地许可、规划工程许可、施工许可三个并联审批阶段,由中心牵头组织协调,涉及部门分阶段作为联审部门,以“一门受理、许可预告、服务前移、联合会审、统一收费、限时办结”为原则实施串并结合的联合审批工作机制。
二、联合审批内容
凡进合审批绿色通道的房地产项目,在7个工作日内完成规划用地许可、规划工程许可、施工许可等行政审批事项(以上时间不包括各类前置条件的准备和省及以上主管部门的审批、行政许可时间和依法需要听证、公告、公示、招标、拍卖、检验、检测、测绘、前期调查、鉴定和专家评审、论证等时间)。
(一)规划用地联审阶段(2个工作日)
审批内容:项目申请报告、招标方案和不招标核准、节能评估审查、环境影响评价意见、用地预审意见、审批修建性详细规划(总平面图)、抗震设防要求、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建设用地批准书、取水许可、涉及国家安全事项项目选址意见等。
联审部门:城乡规划局、发改委、国土资源局、环保局、地震局、水利局、国家安全局等。
(二)规划工程许可联审阶段(3个工作日)
审批内容:规划施工图审查、建设施工图审核备案、工程规划许可、人防工程施工图审核备案、消防防火审核、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及相关规费核定。
联审部门:城乡规划局、建设局、气象局、公安消防支队、人防办、收费局等。
(三)施工许可联审阶段(2个工作日)
审批内容:工程报建、勘察设计合同登记、核发中标通知书、施工合同备案、安全监督手续、质量监督手续、墙改节能手续、施工许可、核发国家安全事项许可证、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砂浆)使用计划核定、统一征收(代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及相关规费等。
联审部门:建设局、发改委、国家安全局、收费局等。
三、工作制度
1实行房地产项目备案制:凡是列入房地产联合审批绿色通道的项目,一律实行备案制。
2建立跟踪督办制度:凡经专家咨询委员会和规划审批委员会提出的意见建议和确定的事项,一律纳入跟踪服务范围,建立速度档案、明细建议内容、修改意见、责任处室、完成时限等相关基础信息备案督办。
3建立联合踏勘制度:需要进行现场踏勘的房地产项目,由中心分阶段组织相关部门进行集中踏勘,不得分头多次踏勘。
4建立联合审图制度:成立房地产项目施工图设计文件联合审图小组,由城乡规划局、气象局、公安消防支队、人防办、城管局渣土办、园林局、施工图审查单位相关专业人员组成,具体负责房地产项目施工图设计文件的审查。联合审图小组对房地产项目施工图设计文件进行联审,并将修改意见一次性告知申办人。
5建立电子签章制度:凡经中心窗口单位审批完成的行政审批事项统一在中心联机套打出证,加盖电子签章,电子签章密钥由各部门领导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和使用。
6建立统一收费制度:严格执行国家物价部门及相关部门批准的收费项目和标准,透明、公开、统一收取各项规费,对外公示。缴款人凭市收费局开具的《*市基建审批综合收费计征表》统一缴纳,集中支付。各相关部门不得自行设立收费项目、扩大收费范围和提高收费标准,不得变相搭车收费。
7创建中介机构库。创新中介组织的管理机制,规范执业行为,加强对涉及房地产项目中介机构的日常监管。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竞争”的原则,实行“阳光作业、限时办结”运行模式,切实压缩行政许可流程外的中介服务时间,加速房地产项目审批落地速度。
四、工作要求
1中心牵头组织协调:中心负责统一接件、统一回复办理结果,并牵头组织协调各阶段联合审批工作,集中答复申请人的咨询、辅导并一次性告知应当具备的法定条件、申报材料及需要修正和补充的材料;召集相关联审部门对申报材料进行初审,初审工作当场完成,并告知申请人受理或不予受理的明确意见;组织联合踏勘、召集联席会议、汇总联审意见、起草会签联审会议纪要、督促联审部门按时办结。各联审部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限定的时限内,将审批结果反馈中心综合窗口。限定期限内未回复者视为同意,由此产生的责任由逾期单位负责。
2各联审部门应按联合审批的要求,树立全局意识,杜绝“互为前置”,协调联动,积极配合做好房地产项目联合审批中的衔接工作,对于办理过程中需要协调的事宜及时报中心综合窗口进行协调。加大授权力度,选派“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的人员到中心窗口工作,实行A、B角工作制,做到“即接又办”。
1.1 工作内容
1.1.1 三大核心工作:人、财、物
人事:
1、日常考勤的汇总、上报人事处的工作(请假条的存档、入职及离职手续的馆内办理);
2、招聘工作(劳动用工、正式职工);
3、专业技术职称的材料汇总、上报,图书资料及出版编辑学科组的学科组秘书工作;
4、图书馆工人技师的推荐排序上报工作;年终考核工作、先进工作者的馆内评选工作;
5、困难职工的慰问工作。
财务:
1、负责日常财务收支的审核、报销;
2、负责职工工资、福利工作;
3、协助馆长做好本年度财务预算、上年度财务决算工作;
4、人事处培训经费的使用工作;
5、年终奖金的核算。
资产:
1、协助分管领导组织开展国有资产的统计、对外报送、清查等工作;
2、新增、报废、调拨资产的馆内审核工作。
1.1.2 三大重要工作:安全、维修、采购
安全:
1、配合分管领导做好各部门、分馆的安全督导工作;
2、组合安全消防培训;
3、配合学校开展创安工作,组织相关申报材料。
维修:
图书馆日常维修的及时上报及协调工作。
采购:
1、图书资料的招投标工作:协调图书馆相关部门及招投标办,组织开展图书馆纸本及数字资源的公开招投标工作;
馆内谈判工作:未达到学校招投标的金额,按照学校招投标的流程,组织专家开展馆内的采购谈判。
3、零星采购:协助分管领导,采购所需的物资(主要是办公用品、劳保用品、绿植养护、打印复印、订盒饭等)。
1.1.3 三大常规工作:会务、报告、工会
会务:一楼会议区的外借服务;馆内外大、小型会议的会务工作;校外单位的考察接待
报告:馆内报告的汇总;起草及呈送对校职能部门的报告;校内通知的起草和;
工会:
1、组织参加校内各种工会组织的赛事(球类比赛、运动会、文艺比赛等)
2、完成中秋、端午、生日、电影票、春游等工会福利采购及发放的工作;
3、组织馆内的平时工会活动;
4、生病住院职工的慰问。
1.1.4 两大特色工作:阅读推广、图管会
阅读推广:活动开幕式的组织、督办各部分及分馆按时完成各项阅读推广活动内容,组织相关的阅读推广活动及时向省图工委及其他组织上报相关申请材料。
图管会:图书馆读者管理委员会的日常管理工作(招新、组织建设、活动开展及二楼勤工助学打印社的管理等)。
1.2 工作与分工
游安妮:人事、零采、报告、阅读推广、图管会
韩珍艳:财务管理、资产管理
魏冬梅:安全、维修、会务、工会
小结:行政办的工作总结出来是“三无”产品,即无效益、无特色、无亮点;但是背后需要做诸多繁杂的统计、协调等工作,例如,劳动用工的招聘,收简历、统计简历,逐一电话核实信息、通知面试,前前后后打电话、短信300余条/次。
2 不足与困难
2.1 规范化与制度化需进一步优化
进一步完善《图书馆钥匙管理制度》、《南湖图书馆会议区外借管理办法》、《图书馆馆内招标管理办法》、《图书馆报销管理制度》、《图书馆党政联席会制度》、《图书馆合同管理办法》等。
2.2 创新受人员因素受阻
办公室人员紧张,每个成员都有非常大的工作量,例如资产,数量多、种类多,工作繁琐,目前资产和财务两座大山压在一位老师身上。
2.3 激励机制需进一步完善以提高工作积极性及效率
激励机制的改革其实不应该是一个部门或者一个单位,而应该是从上至下,但是目前的激励机制很难让大家主动去承担工作和责任。
3 思考与展望
3.1 围绕一条主线——服务
两方面的服务:
服务读者
在硬件服务既定的条件下,提高服务机制的时效性和畅通性。
服务馆员
丰富工会会员的业务生活,做好学校政策法规的上传下达工作。
3.2 聚焦两大主题——改革、创新
在学校的统一部署及安排下,完成图书馆的人事改革工作,配合学校完成校园信息化的建设(专项等方面工作),力争使图书馆成为学校的信息及文化中心。
3.3 抓住三项原则——严谨、高效、周全
一、把握镇街工会工作特点,积极完成各项任务
1、街道企业众多,其中不乏一些规模以上企业,部分企业的工会工作开展地非常好,但互相之间一直以来没有一个好的交流平台。为给大家提供一个交流的空间,也为了方便传达区总有关指示和活动信息,我联系了上发、捷众、三立、铭城、大三元等十几家规模较大企业的工会负责人,建立了福新街道工会工作交流群。既方便传达上级工会的信息和要求,同时也方便大家平时交流工会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2、积极响应区总要求,按时完成各项工作。除统计困难职工、订阅报刊等常规性工作,还征集了“书香三八”活动作品3篇,企业合理化建议70余条,完成了街道工会法人变更工作,上报企业开展各项文体活动的图文信息近10条。
3、参与组织多次文体活动,丰富职工业余生活。在镇街,我先后参与策划组织了小年会、机关趣味运动会,并发动街道办事处以及上发、捷众两家企业参加区第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4、走访大型企业,加深与企业工会的沟通交流。借工作之便,我曾多次跟随领导到捷众、上发、三立、中化、航空液压、艾迪液压等企业进行走访,在传达上级工会信息的同时,也加深了与各企业工会负责人的沟通,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为此后工会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跟随×主任,领略别样工作方式
1、学习档案的整理。来到园区,最先接触的就是满满几个柜子的纸质档案。在感慨档案数量多的同时,我更被×主任如数家珍、井井有条地归置档案的方式而感到震惊。这不仅仅是对工作内容的深度总结,更是认真工作态度的高度体现。
2、参与企业专题视频录制,学习一项新的技能。在园区工作期间,跟随×主任到爱斯达克、博世华域等企业进行走访拍摄,并制作了《爱斯达克沟通协商活动纪实》专题视频。在一边学习一边制作视频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技巧性的东西,基本算是多掌握了一门技能,对今后的工作有了很大的帮助。
3、排版园区工会内刊—《工会讯息》。在园区干的最后一项工作,就是排版工会内刊,这项工作让我学到了日常工作的积累的必要性。《工会讯息》内刊是×主任自发制作的反映园区企业工会工作动态的杂志,内容涵盖园区动态、企业风采、维权知识等内容。平常我们浏览一本杂志,可能几分钟就能看完,可是编辑一本杂志,需要耗费巨大的心血。一个月一期的内刊,庞杂的内容,详细的文字说明、丰富的配图,我只是负责进行排版工作,就觉得工作量较大,而将每天园区和各个企业发生的新闻都记录和保存下来,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虽然在园区工作只有短短的两个多月,却让我学到了多年以来都无法学到的东西。无论是细心的工作积累、灵活的工作方式还是激昂的工作热情、端正的工作态度,都足以让我受用终生。
三、适应全新工作环境,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
1、沟通协商机制建档工作。今年我们工会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沟通协商建制工作,来到区总之后,建制的征集工作由我接手负责。以高标准严格把关,与大家成功征集到71家企事业单位的三、四季度沟通协商档案。
2、各项先进的申报工作。另一项工作就是向上级提交各项先进的申报材料。来到区总以来,共向市总申报:企业创新成果4项,创新示范企业1个,创新型班组1个,创新能手1名,先锋创业模范岗2个,省级沟通协商先进单位和个人各一个,“双十佳”先进个人4名,工会工作创新项目1个。
3、其它工作。根据领导指示,组织困难劳模开展信息采集工作,认真核实每名困难劳模的个人信息,并进行整理汇总;征集“××智造”优秀合理化建议,征集到来自矢崎、博世华域、大韩电子等企业共计36条。
四、自身存在的缺点
1、工作安排不够合理。在日常工作中,在工作量不多的情况下,时常会有所懈怠,总觉得一些工作不用那么着急做,但等时限到了的时候又觉得时间来不及,毛手毛脚。
2、现场表达能力有待提高。因个人性格等原因,在现场表达能力方面有所欠缺,比如单位组织的年轻干部讲课,明明准备挺充分,但因现场表达不够生动,导致效果大打折扣,今后需要加强。
3、学习热情不够高涨。人的一生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但我有些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留给学习的时间太少太少,今后要加强学习,不断充实自己。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20.092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20-0-02
1 行政审批服务实施“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的背景
近年来,互联网在逐渐普及的过程中被广泛应用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中国互联网发展过程中,新网民的不断增长,让互联网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的基础更加坚实。各级政府也开始建立一种“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模式来更好地服务公民。政府如何提供一种更加优质、便捷、高效及透明的网上行政审批服务,如何满足公民和企业的需求,已受到各级政府的广泛关注。
1.1 “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
国务院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让居民和企业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2016年5月10日,国务院在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中又强调,要“提高政务服务效率,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方便、更快捷”。
“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的重要内容之一便是要求政府持续推进网上行政审批系统的建设和完善。所以,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公共服务方式的改进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倒逼各政务部门大力提升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水平。从2015年开始,全国各地方政府按照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紧紧围绕中央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决策部署,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建设统一电子政务平台,打造“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在提高网上政务服务效能和实现政府权力网上公开规范运行方面进行了不断的探索,简化办事流程、透明审批过程,实现了行政审批效能和群众满意度双赢。
1.2 行政审批服务
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在2001年《关于印发〈关于贯彻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五项原则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的通知》中将行政审批定义为:是指行政审批机关提出的申请,包括有行政审批权的其他组织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认可其资格资质、确认特定民事关系或者特定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行为。而行政审批服务是指要求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行政机关为公民、企业法人以及其他组织依法办理行政审批事项,提供相关公共服务的活动,而行政审批服务的质量取决于民众对于行政审批活动的满意度。由此可见,提高行政审批服务质量需要政府站在企业、公民的角度来考量行政审批活动。
2 天津市“互联网+行政审批服务”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依托天津市行政审批“放管服”的深化改革,天津市行政审批服务效能在“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的探索中日益提高。天津市政府召开的第17次市长办公会议中明确要求强化行政审批事项网上服务功能;《天津市行政审批管理办法》中提出要通过行政审批服务信息网络系统的建设与扩容升级,规范行政审批管理、提高行政审批办理效率。天津市经过不断地对行政审批服务与互联网的结合进行探索,持续地对系统进行升级、完善,现已形成了天津市行政审批服务的基础框架和具有天津特色的建设模式,以市行政许可服务中心为核心,统一网络系统和支撑平台,统一办事应用系统、统一网上办理服务,满足了各区行政审批局和天津自贸区的审批服务需求。
2.1 统一的行政审批服务网络系统
从2005年开始,天津市便开始了对行政审批服务网络的建设,通过市级、区、街乡镇网络的贯通实现了行政审批服务系统的大集中和数据的大集中;借助电子政务外网和VPN等方式,完成了市中心与58个市级各部门的横向联网工作,各审批部门在本单位登录行政审批服务系统便可以进行办件办理和业务监控;通过行政审批服务网络系统与170个执法主体部门联网,实现了与区级执法监督平台的连接。统一的行政审批服务网络系统使审批效率得到提高,监督水平得到改善,从真正意义上形成了天津市行政审批服务“三级中心、四级服务”的信息化网络体系。在坚持突出提高效率、方便群众、接受监督的基本原则的前提下,逐步建设着全市统一的行政审批服务网络系统。
2.2 统一的行政审批服务网上办事大厅
为了推进行政审批服务的便利化,天津市建立了统一的行政审批服务网上办事大厅,连接了全市16个区分厅及自贸区网上办事大厅,申请人可以在网上办事大厅享受在线申报、网上查询、在线咨询与在线投诉等服务功能,办理相应的市级事项和区级事项,实现了远程便捷高效的服务。截至目前,网上审批办理的事项达到30%。
行政审批服务网上办事大厅使用统一的行政审批申请要件、申请条件、操作流程和标准,行政审批事项的咨询、申报、受理、审查、批准及评议过程均在网上进行。所有审批事项都可以在一站式智能在线审批服务平台上办理,申请人可以查询办事指南、下载表格、进行网上申报、查询办理进度,办理结果可以通过网上办事大厅、电话、短信等方式,向申请人及时反馈。审核通过后,申报人携带申报材料的原件及其他所需要件,就可以到服务大厅一次性办结并领取批件了。在天津自贸区网上办事大厅,实现了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网上比对功能,外资企业设立(变更)备案、内资企业设立(变更)、企业投资项目、境外投资项目备案等业务的网上申报功能,并且增加了应用演示的特色服务,使申请人对网上操作方式更加清晰明了。滨海新区则通过设立“3D网上办事大厅”,探索建立“一屏通”的网络服务方式。
申请人减少了往返行政许可服务中心的次数,省去了排队等候和上传资料的时间,对比在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办理事项,网上审批效率明显提高。
2.3 统一的窗口办事系统
天津市行政审批服务与行政效能监察应用系统通过不断的完善和升级,形成了现在全市统一的窗口办事系统,市级中心、16个区行政中心及天津自贸区使用统一的系统办理业务。系统提供行政审批服务一口受理、单项事项办理、业务联动审批、内外资企业准入业务办理、投资项目联合审批业务办理、网上申报办理、中介机构管理、效能监察、事后监管和绩效管理、自贸区外商企业负面清单管理以及自贸区内外办理机制等功能。
通过全市“一份清单、一张网、一个系统、一个标准”,建立了“一口式”审批办理制度,通过“一口进、一口出”的一条龙服务,实现企业设立“一天一章一证一票一备案”的全国最快审批速度。此外,申请人每次到窗口办事的过程都在系统留痕,实时在线监测每项业务办理过程和结果信息,每个窗口配置音频视频全程监控审批行为,建立与监管部门的审批联动机制,实现了审批全过程的运行、管理、监控、考核和效能监察。
2.4 统一的基础信息支撑平台
网上政务服务的灵魂,是信息资源整合共享。而信息资源共享的核心,则是信息化基础数据的共享。天津利用市公安局提供的个人身份信息和市市场监管委提供的法人身份信息,建立了个人身份认证数据库和法人身份认证数据库;对行政审批系统历史办件内容提取基础信息,形成板件企业数据库,办件人员再次办件时可以直接提取企业基础信息。由个人身份数据库、企业身份数据库、行政审批服务历史办件库组成的行政审批服务基础信息库,为全市各区审批局数据获取、运用和管理工作提供统一的基础信息。另外,通过大力减少繁琐要件,集中建立覆盖各项行政审批的电子要件库,将申请人提供的审批要件实行唯一编码锁定,统一电子存档,实现审批要件信息在各部门的共享共用。
3 天津市在探索“互联网+行政审批服务”模式中现存的主要问题
目前天津市行政审批工作在运用互联网的探索过程中确实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然而,行政审批服务网络覆盖不全面、网上可办理的审批事项比例较低等问题依然存在,使行政审批服务工作受阻,现存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3.1 行政审批服务网络覆盖不全面
目前,天津市行政审批服务网络在市级、区、街乡镇逐步实现纵向网络贯通,和平区、河西区、河北区、红桥区、北辰区、武清区与静海区7个区已完成行政审批服务网络中街乡镇系统的建设,其余的9个区的街乡镇系统并未完全实施完成,社区(村)便民服务代办点服务功能未能全部激活。
3.2 网上可办理的审批事项比例较低
天津市实行网上审批和窗口审批两种审批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据调查,天津市各区可申报的审批事项占全部审批事项的比例已经达到了100%,但是网上可以办理的审批许可事项以及所占比例却很低,大部分审批事项仍然需要企业及市民亲自到服务中心来办理。
此外,在实际情况中,由于习惯问题,一部分市民和企业对互联网的运用不够熟练,也不愿意去了解网上办事的具体流程,导致他们更偏向于去窗口进行办公,使网上办事大厅的利用率低下,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资源浪费。另外,由于网上申报需要相应的设施设备,如果没有扫描仪、电脑等必要的设备,企业与市民也不方便进行网上申报,如果企业或市民需要接受培训,出于培训成本、硬件设施成本的考虑也会使他们止步于网络审批之外。
4 完善天津市行政审批“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的建议
为了解决天津市行政审批工作在运用“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中现存的问题,应尽快建设全覆盖的行政审批服务网络,探索一种“网+线+端”智慧审批服务新模式,以便为社会提供更加便捷、更加高效的行政审批政务服务。
4.1 加快建设全覆盖的行政审批服务网络
一是要将行政审批服务网络逐步延伸到社区(村),整合乡镇、街道行政服务资源,加快乡镇、街道行政服务中心和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扩展街乡镇行政服务中心和社区(村)便民服务代办点服务功能,接入全市统一的运行系统,将各区行政审批局事项的咨询和受理环节向乡镇、街道延伸,实现“网络进社区、服务送到家”。二是继续将审批服务网延伸到监管部门,实现审批服务网在审批与监管部门的全覆盖。三是推动行政审批服务系统与国家部委、市级部门和各区业务系统的全面对接,实现系统互联、业务协同、数据共享。
4.2 打造“网+线+端”智慧审批服务新模式
网,即网上办事大厅,继续优化网上申报办理和在线审批服务流程,完善审批电子要件库,将全部审批要件都纳入审批服务系统;推行电子印章、电子签名认证技术;不断提高行政审批及相关服务事项全流程网上审批的比例。另外,加大宣传力度,让民众了解网上审批的高效与便捷,从而提高民众使用审批网络的频率,减少网上资源的浪费;还可以推广网上“业务问答”,设立专员为民众提供服务。
线,即统一热线。继续做实“一个号码管服务”,一是增加平台坐席,升级平台软件系统,开发手机APP,进一步加强平台服务能力建设。二是细化现场管理,加强话务员教育培训,营造积极团队文化,严格评价回访,健全奖惩机制,进一步提升平台管理服务水平。三是健全专线工作体系和服务机制,加强转办督办,定期情况通报,开展绩效考核,强化工作交流,进一步提高承办能力和承办水平。
端,即手机客户端。为了满足企业和群众使用智能手机和个性化服务的需求,天津市应尝试开发手机APP,集市级、区、街乡镇三级政府网上办事和公共服务资源于一体的应用,配合微信公众平台的信息传播功能,从指尖上获得审批服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掌上审批”,推动智能手机中的政务功能从浏览模式向服务办事模式转型。另外,完善对社交工具运行的有效管理,制定微博等社交平台的规范管理办法,内容应包括命名方式、建立依据、服务流程、服务时限与用语规范等内容。
5 结 语
通过对“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的应用,天津市行政审批服务工作逐步实现了政务服务的扁平化、政府权力运行的透明化,政府信息资源的数据化,信息沟通和传输已经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使民众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能够妥善办理相关审批业务,大幅度降低了群众的跑动次数。未来,可以借鉴其他城市对互联网运用的优秀经验来提升天津市行政审批服务能力,更好地为企业、公民提供方便、快捷的审批服务。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勇.“互联网+政务服务”:打造整体政府和协同治理[J].领导科学,2016(12).
[2]宁家骏.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深化信息惠民试点建设[J].电子政务,2016(5).
第一条专项资金筹集的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财政部门每年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专项资金的有关决定安排预算并核拨至专门账户。
(二)吸纳用人单位、国内外机构、团体和个人的捐赠。
(三)专项资金存储的利息计入下一年度资金总额。
(四)依法可以接纳的其他资金。
第二条专项资金总额需要增加时,由市人才办根据实际情况与市财政局协商提出建议,经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报请市委、市政府审批,由市财政局执行。
第三条社会捐赠资金按照《*市人才资源开发专项资金社会化筹集管理暂行办法》(*人才发[*]4号)进行筹集,并依照《办法》进行管理。
二、关于人才的界定
第四条本细则中“高端人才”特指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和国内外相应层次的重要人才、名家大师。
第五条《办法》及本细则中“高层次人才”是指:
(一)担任市管副职以上领导职务的党政人才及其后备人才。
(二)具有3年以上担任世界500强企业或国际知名企业中层以上领导职务经历的经营管理人才。
(三)具有3年以上担任国内规模以上企业正副职经历并拥有国际、国内权威机构认证的中级以上职业经理人资格证书的经营管理人才。
(四)担任或曾经担任正高级职务(含社会科学和艺术类)或获得两项以上国家专利(其中一项为发明专利)并应用于生产实践且产生显著效益的专业技术人才。
(五)国家一级演员或享誉国内外的文化艺术名人。
(六)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全日制毕业并获得学位的博士。
(七)获得国外院校硕士以上学位或国外高级技工以上职业等级证书并在跨国公司重要管理或技术岗位工作2年以上海外和留学归国人才。
(八)从事或曾经从事科技创新项目关键技术研究和核心部件制造的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
(九)全国技术能手,国家、省、市职业技能竞赛分别为前10、5、3名获得者。
(十)在企业技术革新中有重大成果,为企业年节约成本或增加效益1000万元以上的技能人才。
(十一)经市以上农业综合管理部门评定的农村各业技术大王。
第六条《办法》和本细则中“急需人才”是指具备在我市优势和新兴产业中市以上重大项目中组织现代企业(项目)管理能力或突破科研关键技术和核心部件制造能力的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和高技能人才。
第七条《办法》和本细则中“创新型人才”是指上述高层次和急需人才中荣获国家、省、市级管理和科技进步类3、2、1等以上奖励并在项目中担任负责人或关键技术研究者及核心部件制作者,且正在主持或参与我市重点管理和科研项目工作的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和高技能人才。
第八条《办法》和本细则中“领军人才”是指主持我市重大管理和科研课题或项目的经营管理或专业技术人才。
三、关于专项资金的使用
第九条专项资金的使用原则。
(一)预算控制。每年年初,由市人才办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关于专项资金的有关决定和《办法》中明确的使用方向,与市财政局协商提出资金使用框架预算,报请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在执行过程中,遇有重大情况需要调整时,按上述程序重新审定。
(二)突出重点。专项资金重点资助引进和我市当选及重点培养的高端人才,重点资助优势及新兴产业、现代农业、重大项目和工程、骨干企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高层次、急需人才和领军人才的引进和培育,重点资助管理和科技创新人才和团队(三人以上,含三人,下同)的引进。
(三)体现优先。同等条件下优先资助荣获省以上科研成果奖项的创新型人才,优先资助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发明专利的人才,优先资助海外和留学归国人员,优先资助拥有经过国际、国内权威机构认证或拥有在世界500强企业中层以上职务经历的高级职业经理人。
(四)讲求效益。对人才引进、培育和创业项目的资助,必须组织专家对项目和人才进行评审,确认其可行性,并优中选优,确保专项资金的资助合理、有效。
(五)专款专用。对各类人才的资助必须用于人才本身。各类申请资助项目在申报时均要开列使用明细,并严格对照执行,不得擅自挪用;受资助单位财务要对资助资金单独立账,并按照年度单独核算和审计。
(六)跟踪监管。资金管理、协管和监管部门要对专项资金进行跟踪管理和考察,要配合审计部门或委托社会审计机构对资助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年度审计。
第十条专项资金的适用范围。专项资金适用于对本市行政区划内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和社会组织。对中、省直单位引进高端人才、高层次急需和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领军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给予资助。
第十一条专项资金的资助方向。
(一)资助高端人才、高层次急需和创新型人才、管理和科研(含社会科学和艺术类,下同)领军人才的引进和培育。
(二)资助高层次留学和海外人才及各类管理、科研创新团队的引进。
(三)资助主持市以上重点管理和科研创新项目的本市现有高层次人才。
(四)资助博士工作站在站博士。
(五)资助高层次人才参加国家、省、市相关管理部门统一组织的提高性集中调训。
(六)资助国家、省、市相关管理部门统一组织的高层次人才赴国内外知名研究机构和企业的交流学习和参加国际、国内高层次学术论坛和会议。
(七)资助市直人才工作责任部门开展人才资源开发基础工作。
(八)资助重大人才资源开发课题研究。
(九)奖励为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杰出人才和市级拔尖人才,奖励市级人才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
(十)资助经研究需要扶持的人才资源开发相关事项。
(十一)用于专项资金日常管理、项目评审和审计。
第十二条专项资金的列支范围。
(一)对引进人才的资助款项作为市财政资助人才的工作津贴,仅限用于支付引进人才薪酬以外的工作津贴、购(租)房补贴、生活补贴、商业保险、差旅费;培育资助仅限用于人才各类培训费、资料费、学习考察活动的差旅费。
(二)资助引进人才的款项在使用时,既可以在上述使用范围内分项或选项列支,也可作为单项支出。还可以作为年度工作津贴,按月或分期发放给引进人才本人。
第十三条专项资金的资助标准。
(一)刚性引进(工作关系或户籍转至*的)各类高端人才的资助标准按市委、市政府有关规定执行。
(二)引进各类高端、高层次人才到我市主持或参与经营管理和科学研究项目的,按引进单位支出的、专项资金列支范围内各项津贴总和的50%进行资助,最高分别不超过30、15万元。
(三)引进高层次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领军的管理和科技创新团队,按引进单位支出的、专项资金列支范围内各项津贴总和的50%进行资助,最高不超过50万元。
(四)引进单位为引进人才或团队支出的、专项资金列支范围内各项津贴的总和以引进单位与引进人才或团队共同签署并经过公证的合约为准。
(五)本市现有高层次人才主持市级以上重点管理和科研创新项目的资助标准按相应层次引进人才的50%掌握。
(六)市以上农业综合管理部门评定的农村各业技术大王,每人每年资助2万元。
(七)高层次人才参加提高性学习培训的资助,本着政府、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的原则,资助标准按培训费用的三分之一掌握,最高不超过5万元。
第十四条专项资金资助的时限。
(一)引进人才在*工作时间(从事管理或科研项目时间,以引进人才单位与被引进人才合约为准)必须在半年以上方可申请专项资金资助。
(二)引进人才工作期限为三年以上的,对被引进人才来*时所从事的一项管理或科研项目可以连续资助,最高不超过三年(财政全额拨款单位除外);三年以下的,按实际工作时间资助,其中半年以上不足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三年后继续留在*并主持市以上重大科研项目的,可继续按照引进人才标准进行资助,资助期限不超过二年。
(三)长期引进的在引进资助后可继续享受培育资助。
(四)五年内对同一人才培育和参加国际、国内高层次学术论坛和会议的资助原则上不超过一次。
(五)高层次人才参加国家、省、市相关管理部门统一组织的提高性集中调训时间必须在三个月以上。
(六)国家、省、市相关管理部门统一或企业自行组织的高层次人才赴国内外知名企业的交流学习期限必须在半年以上。
四、关于项目申报
第十五条每年年初,专项资金到位后,市人才办即行组织资助项目申报。申报通知要在发各市管单位的同时,在市属新闻媒体和*人才工作网进行公告。
第十六条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实行分类申报。
(一)各类人才引进和培育项目按属地进行申报。申请专项资金资助的单位要在规定时间内将项目申请及有关材料报送本单位所在区、县(市)委组织部(人才办)。
(二)人才资源开发基础工作申请资助的项目,由市直各人才工作相关部门在规定时间内直接向市人才办申报。
(三)各类项目的申报超过规定截止时间不再受理。
第十七条各区、县(市)委组织部(人才办)要按照相关申报条件对人才引进和培育项目申报材料进行预审,并进行汇总,按规定截止时间报送市人才办。
第十八条申请专项资金需要提供和准备的有关材料。
(一)《*市人才资源开发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申报书》。
(二)申请单位机构代码证及复印件、工商营业执照副本及正本复印件。
(三)受资助人才学历、学术、技术水平、职务经历、发表学术论文及奖励情况等证明文件原件及复印件。
(四)本细则有关规定明确的由市主管部门、认定或证明企业规模、人才层次、经济效益和所作贡献评价等相关文件及复印件。
(五)引进单位与引进人才或团队之间签署的、经过公证的、带有薪酬和各种津贴约定的法律文件原件及复印件
(六)有关技术资料及项目介绍的电子文档或PowerPoint文件。
(七)其他相关资料。
五、关于资金的审批与管理
第十九条经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审批的专项资金框架预算,由市人才办组织实施,并报市财政局备案。市人才办专项资金日常管理职责包括以下内容。
(一)负责专项资金的年度预决算、组织申报和审核工作。
(二)负责协调、组织和落实高端人才引进、培育项目的资助。
(三)组织和指导协管部门,各区、县(市)委组织部(人才办)对资助引进和培育人才项目的初审工作和对资助资金的跟踪管理。
(四)会同市财政和审计部门对各类资助资金进行拨付、监管和审计。
(五)向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报告专项资金年度使用情况,并向市财政局和市人事局等协管单位进行通报。
(六)接受财政和审计部门的监督和审计。
第二十条引进和培育人才资助分类管理职责。
(一)党政人才由市委组织部、市人才办、市人事局共同管理。
(二)经营管理人才由市高管中心、市国资委和市中小企业局协助管理。
(三)专业技术人才(农业科技人才除外)由市人事局、市科技局协助管理。
(四)高技能人才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协助管理。
(五)农业科技人才和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由市农委协助管理。
(六)其他各类人才由市人才办会同相关部门共同管理。
第二十一条协管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对应类别人才引进和培育资助项目的初审、资助条件认定,在市人才办统一指导下,负责对资助资金的跟踪管理。
(一)负责组织申请资助项目评审前的考察、要件审查认定、组织专家评审等工作,并依据专家评审结果,经单位党委、党组研究确定初审意见,报市人才办审核。
(二)在市人才办统一指导下,负责对资助资金进行跟踪管理,定期对受资助人才与受资助单位之间合同履行情况进行跟踪考核,掌握续聘或解聘信息,了解受资助单位资金使用情况和项目进度,对发现的有关问题提出相应处理建议和意见,协助市人才办落实相关处理决定。
(三)协管部门每年年底要汇总本部门协管的资助资金使用情况,书面报市人才办。
第二十二条各区县(市)委组织部(人才办)按照属地申报原则,在市人才办组织和指导下,负责受理本行政区域内各类人才引进、培育和创业项目申报,负责依据《办法》和本细则相关规定对相关申报要件进行预审,协助市人才办和各协管单位做好跟踪管理工作。
第二十三条行政隶属、组织机构层次、科研项目类别、创新能力、团队性质、知识产权、发明专利和引进、培育人才的层次、学历、专业技术职务、工作(职业)经历、执业资格、技术等级、岗位职责、业绩(含奖励)等相关要素,原则上按初审职责分工由协管部门分别认定,难以确认的,由市直或请示国家、省相关主管业务部门认定。
第二十四条引进人才在本单位从事工作性质、在科研项目中所处地位、承担的任务及相关聘用手续由引才单位提供。
第二十五条专项资金视发生额度实行分级审批。
(一)超过100万元的资助项目由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审批。
(二)100万元以下的资助项目由市委组织部、市人才办部长(主任)办公会议审批。
(三)经研究需要扶持的10万元以下人才资源开发项目和其他随机发生的支出项目,可由市人才办主任或主任授权专职副主任审批。
第二十六条市人才办负责协调市财政局核拨资金。
第二十七条各协管部门负责与所初审的受资助单位签订资助协议;市人才办负责与其他各类受资助单位签订资助协议。协议中要分别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约束资助资金的使用和管理。
第二十八条专项资金必须按年度进行使用,年度使用截止时间为当年12月31日。受资助单位要在每年年底提交资金使用的财务报告和受资助项目进展情况报告,资助期满要提交总结报告和填写资助资金财务决算表,报送市人才办审核备案。
第二十九条市人才办组织协管部门并会同项目所在区、县(市)委组织部(人才办)对受资助单位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发现实际支出与申报明细有较大出入甚至挪作它用、违反协议书有关规定及资金到位3个月内项目仍未能正常启动的,可终止协议,收回全部资助;对弄虚作假、采取谎报引进人才层次、数量等手段骗取资助的,一经查实,收回全部资助,三年内停止对该单位引进人才的资助。情节严重的通报有关部门追究责任,涉嫌违法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三十条每年年底,市人才办要会同市财政、审计部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对人才资源开发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审计。同时要委托社会审计机构对所有受资助单位资助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
六、附则
科学发展,重在发展,贵在科学。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就是尊重和遵循客观规律求发展,按客观规律办事。办公室是农业科研管理工作的桥梁和枢纽,文秘工作在农业科研管理中起着承上启下、联系左右、服务全局的作用。要卓有成效地运用科学发展观引领文秘工作,妥善处理好各种关系,创新思维,服务农业科研工作。
1科学发展观对文秘工作的新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搞好农业科研文秘工作意义重大。文秘工作涉及文书处理、信息综合、新闻宣传、交办督查、公务接洽、活动安排、会务准备、档案立卷等多项基本任务。作为农业科研文秘工作者,应该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把握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实施统筹兼顾,工作中不断激发创新活力,提高创新能力,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全力服务“三农”。具体要求如下。
1.1加强能力建设
文秘工作者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全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自我加压,不断提高调查研究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依法行政能力、服务能力、文字综合能力等等;增强大局意识、团队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弘扬细致周到的作风、严谨周密的作风、吃苦奉献的作风、团结协作的作风;具备好的品格修养、好的专业素养、好的心理素质、好的工作方法。
1.2加强调查研究
开展调查研究、服务领导决策,应当说是文秘工作的一个薄弱环节,同时,也是提高服务工作能力和水平的一个突破口。这就要求紧紧围绕中心工作,有针对性地选择一批调研课题,组织开展专题调研,在”研究”上下功夫,努力使文秘的服务工作参在前、谋在先,并注重储备全系统各职能业务和运行状况知识的积累,这样才可以明确调查研究的方向,提高调查研究水平[1]。
1.3提高效率
文秘工作要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服务领导、服务科室、服务群众,想大家之所想,急大家之所急,对能立即办理的工作马上办理,无论办文、办事、办会都必须牢固树立时间、责任、节奏和效率意识,以干事创业、消除弊端、促进发展的实际行动确保工作效率,真正落实科学监管,实现工作保障。
2农业科研文秘必备的素质与要求
农业科研文秘工作与其他文秘工作有相同之处,也存在着差异。为适应农业科学研究的工作需要,农业科研秘书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素质:
2.1具有较强的思想政治修养和政策理论水平
农业科研文秘对关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相关政策要有清醒的认识、深刻的理解及有效的应用。明确农业科研机构的阶段工作部署,有效地观察、分析和解决工作实际问题。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以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切入点,全心全意为科研人员开展服务。以符合国家的科技政策、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原则,加强思想品德修养,注重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
2.2强化职业道德与岗位意识
树立正确的苦乐观,有良好的工作作风,有公道正派的思想,有强烈的公仆意识,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勇于探索,开拓创新。能发扬团结协作精神,配合办公室人员及科技人员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做到各自分工又团结协作,努力营造一个目标一致的和谐工作氛围。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发扬雷厉风行的作风,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当今世界,知识和信息已成为战略资源,经济的竞争其核心是科技的竞争。严守科技机密、保护科技情报、管好秘密文件是维护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保护科研人员利益的基本要求,也是科研秘书首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由于科研秘书经常会有机会接触本单位的核心科技和秘密文件,因此要有很强的安全保密意识,防止科技信息、科研成果的泄漏,从而影响本单位的团结和稳定,或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2.3提高业务素质和操作技能
一个优秀的科研秘书人员须具备业务素质和操作技能,其中操作技能包括2方面[2]:一是熟练从事本岗位工作所必需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这就要求科研秘书在科研管理、公文处理、信息处理、会议组织、科技归档等方面都有较高的精通程度,并力求能达到一流水平。二是具备诸如本人天赋和原有专业基础积累所形成的辅助知识和才能,这些技能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能发挥某种优势,解决问题。
身为农业科技秘书,既要有一般文秘的基本素质,更要有为科研人员服务的特殊素质。农业科学院是以研究员、博士、硕士等为主体的科研机构,科技人员整体水平高、知识面广、思维活跃、创新能力强,要为这一优秀的知识分子群体做好优质服务,首先要拥有与他们交流互通的语言。这就要求科研秘书具有较强的涉及本学科领域的基本知识和业务水平,要了解科技相关政策,认真学习掌握法律、经济等各方面的知识,能准确把握各学科在国内外的水平、地位、发展状况及科研动态,成为一定程度上的行家能手。
3文秘工作者进行农业科研管理的方法
科研管理是指科研管理者对科研人员从项目申报、实施到结题验收以及成果申请的全过程管理。农业科研管理工作是农业科学研究中重要的不可缺少的一环,是管理学与农业科研、农业经济有机结合的调控系统。在科学发展观下如何进行科研管理工作,提高科研效率,是摆在农业科研单位管理部门和文秘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3.1更新观念,提高对科研能动管理
农业科研管理主要包括科研课题管理、科研档案管理、试验基地管理、实验室管理、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开发转化等。文秘工作者应跳出过去静态科研管理模式,更新观念,培养现代化管理理念,对科研项目的申请、实施、结题以及成果获奖全过程实行能动管理,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项目的整个过程中,切实做好科研管理工作,使现有的农业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充分运用,较好地协调科技活动中的各种关系,最大限度地发挥广大科研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证以较少的科研投入取得较多科技成果和经济效益,推动整个科研工作向前发展。
3.2以人为本,树立服务意识
科研管理工作看起来事情很小,非常琐碎,但是却非常重要,要求文秘人员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热爱农业科研管理工作,发扬“甘为科研事业发展当人梯”的精神,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3]。简单的事情要认真做,认真的事情要重复做,重复的事情要创造性地做。许多的申报材料要求纸质材料和电子版本同时保存,并确保安全,以防电脑故障导致文件丢失;档案资料要妥善保存,做好分类,方便查找,这看似很简单,但是很关键;经常使用的电子邮箱要及时查收和管理,对一些重要的但不涉密的信件不但要保存到电脑的硬盘里,同时要保存在“已发送”文件夹内,做好备份,方便查找[4]。
3.3提高科研管理素质,加强业务能力学习
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科研管理文秘人员要加强科研业务、管理学和政策法规等方面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科研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增强对各类信息的辨别能力和敏感性,以适应新形势下农业科研管理工作的需要。对新知识、新技术、交叉科学、边缘学科,要准确把握,汲取前沿知识,提高为“三农”服务的本领。
4参考文献
[1] 周兴和,于正,李一军.科研管理创新的新视角——科研软环境建设[J].中国科学基金,2002(4):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