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21 20:25:0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姓名 罗雨浠
性别 女
所属地区 青神县学道街小学
简介 人间真情,大爱无声!面对不幸的家庭,生活的苦难,你自信乐观、不屈不饶,数年如一日照顾生病的妈妈和哥哥,毫无怨言,不求感天动地,只愿孝心滋润生命的黄昏。
孝心故事
她是一个孝敬父母,团结同学,热爱学习,热爱生活,乐于助人的好孩子。她一家四口,父亲在当地一家公司打工,微薄的收入是家里主要经济来源,母亲六年前就患肝癌,哥哥是脑瘫,家里农活、料理家务、照顾妈妈和哥哥的重担就落她稚嫩的肩上。
她从小就和爸爸、外公一起护理照顾妈妈的。她每天下午放学回家都要先到床前看看妈妈,和妈妈说说话,逗妈妈开心,先帮妈妈端水,接着边做作业边给妈妈熬稀饭,然后一口一口的喂给妈妈吃,有时还会帮妈妈按摩。妈妈每次发病痛得厉害时,她就立即叫外公给妈妈打针。妈妈每天要打七八针,打完后她就用热水帮妈妈敷打针的地方。她每晚要给妈妈端水洗脸,等洗好脸后再帮妈妈洗脚,天天如此。2017年9月,罗雨浠含泪送走了妈妈。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六年如一日,悉心照顾妈妈,书写了母女爱的篇章!
她哥哥从小就患上了脑瘫,整日卧床,眼睛失明,不会说话,和植物人差不多,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她哥哥每天都要抽筋,全身僵硬,腿几处骨折,他全身的骨头都变形了。罗雨浠把妈妈照顾好后,又要去照顾哥哥。每天喂哥哥吃饭、喝水,帮他洗脸,洗脚。晚上还要帮哥哥擦洗身体,换尿片,洗衣服,经常要忙到十一二点才能休息。她就这样常年悉心照料婴儿般的哥哥,从无怨言!
姓名 宋丹丹
性别 女
所属地区 眉山市东坡区多悦初中
1个与祖母相依为命的孩子。她,叫徐梦婷,今年9岁。她的家在当阳市坝陵办事处慈化村,从她记事起,她的身边就只有祖父、祖母,而父亲母亲只是电话上那个陌生城市的号码,和遥远的声音。但是,即便是这样一点小小的幸福也没能维持太久,2019年,母亲与父亲离婚后,抛下三岁的小梦婷离开了家,2019年,在广州当保安的爸爸突然病逝。
从此,小梦婷与祖父祖母相依为命,祖父中风后腿脚不便,祖母家里家外忙不开,梦婷在大部分孩子还只会撒娇的年龄,便学会了搀着祖父散步,学会了洗衣、做饭、喂猪。
可是,厄运并没有放过这个千疮百孔的家庭。去年,祖母在晒谷场上摔了一跤,瘫痪在床,祖父再次中风后无法下床。只有8岁的小梦婷,成了这个风雨之家唯一的支柱。这年冬天,祖父带着对梦婷和老伴儿无限的留恋离开了人世。命运用1种极度残忍的方式,把这个家庭变得满目疮痍。小梦婷却没有在人前掉一滴眼泪. 曾经的五口之家,只剩下梦婷和祖母,但是家都还在,只是祖母似乎在一夜之间苍老,梦婷则在一夜之间长大、成熟。也曾有好心人愿意收养小梦婷,新家在宜昌城区,那里有非常优越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但是,小梦婷很坚定地拒绝了。
家里家外,梦婷一手当家,村里发的200元低保她一分钱也不敢乱花,精打细算地存起来留给祖母看病;她是祖母的开心果,给祖母带来村里村外的趣事;她是祖母的小棉袄,温暖着祖母苍老悲苦的心;有时亲戚邻居送来好吃的,她也总是留给祖母。
家务繁重、家境捉襟见肘,梦婷稚嫩的肩膀承担着持家的艰辛,可所有的磨难都未能磨灭梦婷读书的渴望。她的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还担任了班长,她获得的奖状,贴满了土坯房的半面墙,成为这个简陋之家最精美的装饰。这个九岁的孩子,让众多成年人叹服。
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范文(二)
自冯泳淇4岁那年,叔父触电身亡后,泳淇的父亲深受打击就染上了酗酒的习惯。喝完酒后,冯泳淇和母亲就成了父亲撒气的对象,有时娘俩甚至被打得遍体鳞伤赶出家门。父亲由于常年饮酒过量,心情忧郁,染上了糖尿病,患上了精神分裂症,跑医院和喝酒是父亲生活的唯一,也丧失了劳动能力,使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母亲为了能更方便照顾家,就在家附近摆起临时小摊,夏天卖水,冬天卖鞋垫,赶上淡季,就卖咸菜,给别人修脚,送餐……冯泳淇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懂事,开始学着大人的模样一方面要照顾父亲,一方面要安慰母亲,为分担母亲的压力,她每天天刚亮,就会起来做饭,总是悄悄的,怕影响母亲睡觉。饭做好后,冯泳淇也会在桌子上摆一瓶酒,等着父亲吃饭,他知道喝酒是对身体不好的,但为了让父亲高兴,不难为他和母亲,他只能这么做。晚上放学回家会顺便买菜,写好作业做饭,等着母亲回来一起吃饭,这也是他一天开心的时候。时间久了,泳淇的鸡蛋炒柿子、醋溜白菜,炒土豆丝已经成了她的拿手菜。双休日和假期,冯泳淇会和母亲一起出摊,他从来不觉得丢人,帮着母亲一起吆喝:“凉冰冰的水……舒适保暖的鞋垫,纯手工制品……酸辣可口的咸菜,不添加任何防腐剂……”他的叫卖声常常会吸引很多人驻足。时间一长,冯泳淇成了附近很有名气的人,只要从这路过的人都会向他竖起大拇指。
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范文(三)
从记事起,梅××就懂得自己的母亲跟别人的母亲不一样,既无法教她说话,也无法教她唱歌,她只能将自己搂在怀里,不停地摇啊摇,笑啊笑。也许是亲情使然,聪明的梅××却能读懂母亲的笑容,明白母亲的。她会用自己清脆的嗓音叫母亲,会跟母亲说话、唱歌,用她稚嫩的小手为母亲擦擦汗,拍拍肩,还学会了简单的唇语,逗母亲开心。
上幼儿园了,梅××知道自己的父亲无法从事一些重的体力活,她总是想尽办法为父母分担一些劳累。中秋过后,是秋收的农忙时节,放假了,别的小朋友出去放松游玩,她却早早起床,跟随母亲和年幼的哥哥去地里捡花生、掰玉米、刨土豆。每颗玉米、每株花生、每块土豆,对于年幼的梅×来说,都要付出艰辛的汗水,稚嫩的小手因为掰玉米、刨土豆变得粗糙、红肿,而且还磨起了水泡,可她强忍着疼痛,一声不吭,因为她知道母亲和哥哥比自己更辛苦、更劳累,她没有理由偷懒,有时要干到月亮出来了才能回到家。
转眼间,梅××升小学了,懂的知识也越来越多了,细心地梅××无意之中听说用热水泡脚、搓脚可以缓解一天的劳累。于是,每天晚上睡觉之前,梅××都要打上一盆热水,首先帮助父亲把脚伸进盆里,然后用小手撩起热水,顺着父亲的小腿轻轻的抹下去,上来下去,梅××的小手在父亲的腿上、脚上不停地揉搓,看着父亲舒服的样子,父女俩高兴地笑了。
帮父亲洗完后,梅××又要帮母亲洗,每次,母亲都会很心疼的抚摸孩子,仿佛在说:“孩子,真苦了你了。”等到帮父亲母亲洗完后,梅××才会在灯光下开始完成当天的作业。常常是父亲母亲都已经进入梦乡的时候她才放下手中的笔,虽然满身疲惫,但她从不言苦,从不说累。
王**是罗岭中心小学五(2)班的学生,现年11岁,担任班长职务。他踏实沉稳,品学兼优,是一个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好学生。在家里,他是个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独立自强、热爱劳动的好孩子;在学校,他是位勤奋学习,心系集体,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的班干部;在社会,他是位诚实守信,遵守社会公德,热心公益活动的好少年。在生活中,我从未有过多的要求,不挑吃穿,不乱花零用钱。虽然是个男孩,但心特细,记得奶奶有一次把手弄伤了,连端茶倒水都很困难,是我把饭菜端到她面前,吃完后,还帮着收拾。只要奶奶有需要,我跑前跑后,都不觉得累。
在学校里,他是个德才兼备的好学生。他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一丝不苟;兴趣浓厚,精益求精;学习刻苦,勤思善问;发展全面,成绩优异。学习上,他求知欲强,课堂上,他敢于提问,善于质疑,对所学的知识能理解地掌握;课外,他不满足于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大量阅读一些有益的书报,以开阔自己的视野、增长知识,碰到难题就向老师请教或自己查阅资料解决。他从不与人斤斤计较,总是以一颗宽容的心对待别人,无论谁有困难,他都会不假思索地伸出援助之手。作为班级干部,他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工作踏实,认真负责,严于律己,是老师的好帮手,同学们的好伙伴。为了将班级建设好,他带领其他班干部共商良策,利用每周五午自习的时间召开班队会,对违反班规班纪的同学进行集体教育,形式多样,让班级的凝聚力更强,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作为劳动小组的组长,他总是第一个来到学校打扫清洁区,最脏最累的活也是抢着干。作为大队值日,值日期间认真巡查,对发现的问题总能秉公处理,绝不包庇。 在社会上,他是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他热爱祖国,热爱家乡,诚实守信,自立自强,积极进取,乐于助人。小小年龄,可在危险的时候,他最先想到的却是别人。他极富有爱心,热心于公益事业,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灾区人民生活困难,当他在电视上看到悲惨的景象,毫不犹豫地在学校募捐会上捐出20元钱。这是他完全靠自己辛辛苦苦的劳动挣来的,为灾区尽自己的一份微博之力。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每当他遇到乞讨的老人,也常生怜悯之心,将自己口袋里的零用钱给他,或是将饭菜送给他吃。他遵守社会公德,遵守法律法规,爱护公共财物,保护生态环境,从不乱扔一片垃圾,从不摧残一草一木。从小王**就养成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张纸的好习惯,并能提醒家人周围人一起环保。
如今,他正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凭着自己不懈地追求和努力,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畅游。愿他在理想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在道德的高峰上越攀越高!
中华民族是个古老的民族,百善孝为先,是我们民族优良的传统,我会把他发扬光大,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范文(二)
李**,男,13岁,家住武安市南通乐村,目前就读于武安市第九中学1312班。生活赋予了这位13岁少年坚毅的品质,朴实的性格以及面对挫折的勇气。和所有的13岁少年一样,李**阳光、自信。在武安市第九中学评选最美孝心少年的活动中,如果不是同学的举荐,我们也许就很难读懂这位朴实少年背后生活的艰辛和对家庭的担当。
两年多以前在李**的家中,父亲的勤劳,母亲的质朴,兄妹间的互爱,给这个不是很富裕的家庭总是带来欢声笑语,和谐温馨。然而当父母拿出所有积蓄修葺新屋的时候,父亲病倒了。修房加上父亲的治疗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一家人的生活,陷入了窘境。父亲病倒了,家里失去了顶梁柱,为了生计母亲必须外出打工,当时11岁的李**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家里的生活重担。
由于生病,父亲四肢无力,走路太久都会摔倒,因此除了要照顾弟妹衣食起居,李**还必须承担起家里的所有家务活如扫地、擦桌凳、洗碗、做饭,洗衣服、干农活等。为了不耽误学习,李**总是白天干活,晚上学习同时还要辅导弟弟妹妹的作业,相比其他孩子来说他失去了太多玩的时间。
今年上初中以后,李**就必须住校了,对他来说能见到妈妈就成为了奢侈。因为妈妈只有在每月开支以后才会带着微薄的薪水送到家中,然后匆匆离开,用他的话来说,妈妈离他实在太远了。住校后的另一个不便就是家里的家务活就必须积攒了。周末放假后也许别的孩子都在享受妈妈带来的美食,在家里上上网或许找同学痛痛快快地玩一场。而李永宽只能利用假期清洗一周甚至两周家里积攒下来衣物,中午时洗菜、做饭,为家里烹制一顿他们认为不错的午饭,然后先盛满一碗饭,双手送到父亲面前。每每提到此事,父亲的眼里总有泪水打转。提到肉食,那就只有姑姑来看望父亲时才能实现。
父亲丧失了劳动能力,母亲又常年在外,家里的农活只能落在小云宽的身上。对他来说锄地、拔苗、播种、割棒子样样是好手。为了不给别人造成负担,他一个人曾割完地里所有的棒子。如果有机会你能拉起小云宽的手,触摸手掌上的老茧时,你就会懂得生活过早得给予了这个13岁少年坚毅的品性。
是啊,13岁正是一个天真灿漫,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年龄,然而自从父亲病倒后,小云宽却先后利用两个暑假上山捉蝎子。别的孩子可能为了好玩,或者作为一种生活体验,而云宽却是为家里增加收入。他的目的很简单,父亲每次买药要花好几百块钱,这样父亲就可以多买几次药。捉蝎子难免被蝎子蛰。一个暑假下来,小云宽被蛰20多次,甚至一天被蝎子蛰到过4次。就是这样也并没有阻挡云宽为父亲买药的决心,最终两个暑假小云宽挣到了700多块钱。当拿着所有的钱交给父亲时,知道这件事的所有人被感动了,于是村里人把小云宽当做教育孩子的典范。
幸福也许是心里的感动,幸福也许是内心最简单的一种需求。当问及捉蝎子这件事时,小云宽总是一脸幸福地说:当赚到180块钱时,父亲给我们买了个西瓜;当赚到270块钱时,父亲给我们买了1斤排骨。对别的孩子来说这是多小的事情,小到也许都没有记忆,但对云宽来说却是一种满足,一种幸福。爸爸的病一天没有好,我就会一直捉下去!小云宽一脸严肃的告诉我们。
知道生活的不易,懂得挣钱的艰难,小云宽额外珍惜每分钱的支出。每周父亲都会给他二十块钱的生活费,但小云宽却只拿5块钱。因为他觉得更多的钱应该留给父亲治病,留给弟弟上学。5块钱,对于班上的任何一个孩子来说,也许维持一天的生活开销都不够,更别说一个星期。但是小云宽去总是能挤出两块钱给4岁的小妹妹买两根火腿或者买包糖。有一次班上一位同学生病了,小云宽却毫不犹豫地把身上仅有的2块6毛钱给了生病的同学,帮他拿药。那一次,妹妹没有再吃到糖。
肖晴晴,女,13岁,现为庙山镇初级中学初一年级学生。娴静的外表,柔弱的身体,并不引人注目,但她却有着与超越同龄人甚至成年人的那份坚强、担当、乐观、孝顺和不向命运低头的勇气与韧性,使她能在不幸的泥潭中顽强的生长着,并开放出朵朵美丽自强自信的花朵。
学习上的勤奋
作为一名学生,肖晴晴同学处处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从不违反校纪校规,起到少先队员模范带头作用。
她在班级中尽职尽责,老师交代的工作她都能乐意接受,并且认真去完成。在学习上,肖晴晴严格要求自己,在课堂上,她是最活跃的分子,积极发言,大胆的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还经常热情地与同学们进行讨论,做到了新知识课堂上消化理解,同时也带动了同学们学习的热情。在课下,她从不搞疲劳战术,每天都在最快的时间内写完作业,发现问题,及时地请教,弥补不足。在近一年的初中生活中,她逐渐养成了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好习惯。由于勤奋刻苦,涉猎广泛,加上较好的学习习惯,她的学习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她的行动受到老师们的交口称赞,因此在本学期被评为优秀三好学生。
肖晴晴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爱好广泛,在班级和学校举办的各种活动中都能看到她的身影。这个阳光快乐的小女孩,像一棵生机勃勃的小树,无论风吹雨打,都能闲庭信步。
磨难中的坚强
这个看似柔弱实则坚强乐观的女孩,有着极为不幸的身世:在其刚满四岁时母亲就离家出走,至今也没有回来。母亲的离开,大大刺激了父亲,不久父亲就被诊断患有小脑萎缩,随后,经过医院检查父亲又被确诊为肝硬化腹水晚期,随时都有生命危险这个家的顶梁柱倒了,家里也就失去了依靠,生活的重担全部落在了她和七十多岁的奶奶身上。可奶奶又患有白内障,眼睛看不清东西,为了三口人的生计,只身一人靠四处要饭拉扯着她和生病的父亲,三人相依为命,生活的艰辛非常人能想象得到的。
面对这份苦难,她没有选择低头,反而生活的更加顽强,在成长中她懂得了奶奶和爸爸的辛苦,一个喜欢获取爱却更愿意付出爱的女孩--自幼失去妈妈疼爱的她,为营造一个充满欢乐的家庭默默付出着自己的一份力量。这力量化作了一句句发自内心的嘘寒问暖,一次次至真至善的体贴,一件件普通又不平凡的小事。 细心孝顺的她,无论多饿,总是和爸爸等奶奶回家后,再一起吃饭;吃完饭后抢着帮奶奶收拾碗筷,擦桌子;奶奶为她讨来的好吃的东西,她总是一分为三,等奶奶和爸爸吃完后自己才吃;经常帮奶奶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叠被子,收拾简陋的小屋,自己帮奶奶洗衣服,帮奶奶炒菜做饭,把门口的鞋依次放好每到周末,她会在尽快做完功课后到各个村庄拾破烂、卖破烂补贴家用
2015年,爸爸由于病情的加重,行动不能自理,奶奶又在东北要饭,不能照顾这个家。这对于一个一贫如洗,缺人照顾的家,真是雪上加霜。自从爸爸不能起床后,坚强的她不仅学会了生活上的自理,而且开始学着帮行动不便的爸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在艰难的日子里,每天早上五点准时起床,给父亲做好早饭和午饭摆放在床头,尽可能的让父亲吃上热乎乎的饭菜,白天她在校上课,晚上回家她还要做饭、洗碗、扫地、洗衣服周末独自一人带着父亲四处求医四处抓药,一个十三岁的孩子俨然像一位大人担起了这个家。但卧病在床的爸爸和在外奔波的奶奶依然是肖晴晴最大的牵挂,她甚至想到过放弃学业回家一心一意照顾爸爸,可每次都会被爸爸骂:孩子啊,这么多年的艰辛我们都走过来了,爸爸总会好起来的。你要好好学习,奶奶和爸爸还希望你考上大学呢!。听了爸爸的话,肖晴晴饱含着泪水,继续回到学校努力读书,她在心里激励自己:我要坚强,我不能向生活低头。爸爸也很坚强,每天坚持锻炼,不想拖女儿的后腿。
爸爸由于小脑的疾病行动不方便,每次出门,她总要陪在身边,主动做爸爸的小拐杖,过门槛时,她要爸爸一手扶着门框,一手撑着她的肩膀艰难的迈过老人房的两道门槛,艰难的在小树林里高低不平的小路上哆哆嗦嗦地走着。每到冬天,爸爸的腿受了寒就会更严重,行动更困难,于是每天睡觉前,她就给爸爸打盆热水给爸爸烫脚,烫完后,用小手为爸爸按摩,用自己柔弱的身体为父亲暖热凉被窝,自己出来再让父亲躺进去。2016年刚刚过,对于肖晴晴来说又是一个艰难的开始,爸爸只能躺在床上而不能下地,肖晴晴没有埋怨上天的不公和不眷念,而是每一星期请假在家照顾父亲的起居与生活,虽然有时很累了,她还会坚持去做,从来不喊苦和累,她只希望一家人能在一起,即使这样,她也知足了。
可最后连这个最小的愿望也无法满足了。2016年的5月6号,肖晴晴的爸爸带着永久的遗憾和愧疚永远离开了人世,离开了他没有尽到孝心且放不下的老母亲,离开了孝顺而又割舍不下的乖女儿。 由于奶奶的眼疾,家里生活的重担落在了肖晴晴身上,肖晴晴成了家里的顶梁柱。肖晴晴在父亲去世后并没有让这个疲惫不堪的家因此而坍塌,是她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家庭的重担。和奶奶相依为命的她,每天起床后为奶奶梳头、洗脸、准备早饭和午饭;每晚给奶奶洗脚、按摩、帮奶奶洗衣服、做晚饭。她用她对奶奶的爱诠释着感恩,她用她的青春注解着孝道、乐观、坚持、自信
肖晴晴的事情被学校其他同学知道后,在校园里广为传颂,大家都纷纷竖起大拇指夸她,都为她的精神而感动。而这个女孩面对大家的夸赞,从不骄傲,她继续保持着艰苦朴素、刻苦学习的生活作风。
与人相处的友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在肖晴晴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她热爱祖国,热爱家乡,诚实守信,自立自强,积极进取,乐于助人。小小年龄却在危险的时候,最先想到的是别人。每当她遇到乞讨的老人,也常生怜悯之心,将自己口袋里的零用钱给这些需要帮助的人,或是将饭菜送给他们吃。 她遵守社会公德,遵守法律法规,爱护公共财物,保护生态环境,从不乱扔一片垃圾,从不摧残一草一木。从小她就养成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张纸的好习惯,并能提醒周围人一起环保。她还是家里的低碳宣传员,洗菜的水她告诉爸爸要浇地;弯弯腰,捡出一片净土。外出游玩、小路散步,她总不忘随手捡起地上的奶盒、纸屑,一言一行讲道德,举手投足见文明。文明不就应从这点点滴滴小处做起吗?
她是学校文明志愿者,她捡拾绿化带白色垃圾,擦洗楼道栏杆,清理墙壁上的脚印和水渍等。楼道的扶手因为春天多风,积满了厚厚的灰尘,墙壁上粘满了大大小小的脚印和水渍。她拎着小水桶、拿来了小抹布。小手伸进水里把抹布浸湿,再去擦栏杆。只擦了来回一下,抹布马上变成了黑色的。清水打了几盆,她们卖力地擦着。楼梯扶手干净了,她们小脸累得通红,可看到整洁的栏杆,心里别提多么开心了。铲除墙壁上的脚印和水渍就更困难了。她先用水淋湿,然后再用金属清洁球一下、一下地用力擦。手指蹭破了,手都累酸了,才清理干净。学校里的老师和同学们冲她竖起大拇指。 有人说,金子是最纯美的,但比金子更美的是人的心灵。肖晴晴有一颗纯洁无暇、善良真诚的心灵,她追求纯真、无私无邪。在家里,她有一份孝心,听话、懂事,关注亲人的冷暖,经常帮助爸爸和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打扫卫生,摘菜洗菜、洗衣服,让亲情其乐融融。对待邻里,她文明礼貌、与人为善,休息时间绝不会制造噪音影响邻里的休息。遇到邻居,主动问好,经常搀扶老爷爷老奶奶,帮他们拎东西,有时帮邻居家看小孩,并辅导邻家小孩学习,深得邻里喜爱和称赞。
走过了艰辛的成长之路,肖晴晴没有享受快乐幸福的少年时光,现在,她勇敢地接过父亲的接力棒承担起照顾奶奶的义务,她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起了生活的重担。未来的路依然漫长,但肖晴晴却毫不畏惧,她曾对我说:我就是奶奶的主心骨,奶奶更是我的依靠,我们犹如一曲进行曲,是奶奶稳稳地把握着生活主旋律,我才能自如地成为跳动的音符,让苦难的生活弹奏出美丽动听的旋律!我要与那雏鹰一样,用大自然生存的残酷历练心智,以凤凰涅槃的精神坚定信仰。我坚信,困难只是暂时的,只要自己不放弃努力,笑对生活,残缺的家庭也会充满爱的温暖,也能收获美好的明天!
如今,她正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凭着自己不懈地追求和努力,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畅游。真诚地希望她这朵孝顺之花越开越艳,越来越美,越开越芬芳怡人!愿她在理想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在道德的高峰上越攀越高!
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范文(二)
他叫张文龙,是陕西省潼关县城关一中七年级六班的学生。在他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因无法忍受家庭的贫困离家出走,他和患有智力障碍的妹妹一直是在父亲和爷爷的照料下生活的。如今爷爷年纪已大,父亲又身患恶疾,只能干一些简单的活,挣来微薄的收入,勉强维持艰难的生活。年幼的文龙不得不挑起家庭的重担一边上学,一边照料自己这个风雨飘摇的家。
记得刚上初中时,班里的老师和同学都没有把太多的眼光集中在这个个子不高、沉默寡言的小男孩身上。一次,学校组织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观看最美潼关少年专题报道,当电视画面上出现:年仅12岁的张文龙,在没有母亲相伴的情况下,每天扫地、做饭,照顾患有晚期尘肺病的爸爸和患智力障碍的妹妹时。七六班的同学才猛然间发现:最美少年就在自己身边。
经过一个学期的接触,同学们发现张文龙同学面对生活的艰难,从不抱怨,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他说:他要努力让自己一家人健康、幸福、快乐的生活在一起。
一次,爸爸的病情突然加剧,当时文龙正好放假在家。他赶忙把妹妹托付给邻居,又向邻居借了几百元钱,就孤身一人陪爸爸去医院检查。很快地,检查结果出来了:尘肺病晚期!敏感的孩子从医生严肃的面孔上意识到父亲病情的严重。他搂着爸爸的脖子说:爸,放心吧,咱家有我呢。
回到家,懂事的文龙什么也没有再说,帮爸爸煎好药之后,便默默地扛起锄头,到自家的地里干活去了。 张文龙的妹妹因幼时高烧,没能及时医治导致中度智力障碍,一直在就读学校长托。上初中后的张文龙同学主动要求在每个周末把妹妹接回家,由自己照料。他不仅要给自己和妹妹洗衣洗头,还要忙家里的农活。今年他们家的三亩田地里,已经种上了油葵和花生。如今的文龙,虽说还只是一个十三岁的孩子,但家务农活却样样不差,村里的长辈们提起这个孩子,没有不伸出大拇指的。张文龙同学说他最高兴的就是小妹妹现在也能在他干农活时给他送水了。 家庭的重担压在他稚嫩的肩上,但在学习上他丝毫不肯放松。一次他在处理收完玉米的秸秆时,不慎从拉秸秆的车上摔下,导致左臂骨折,打着石膏,他依然回到学校,坚持学习。在学校他尊师爱友,勤学好问,热爱劳动,乐于助人。每次卫生大扫除时,他总是主动清理被大家遗忘的卫生死角,教室的后门窗,书柜已经成了他的责任田。他还经常利用课间为教师办公室和本班教室换水。课余时间他经常阅读一些和历史有关的书籍,中国近代被侵略被欺凌的历史,深深的震撼着他的心灵,他说:我的理想就是做一名光荣的军人,因为落后就要挨打,男子汉就要保家卫国。
他的课余爱好是打乒乓球,即使打输了他依然很开心,看着洋溢在孩子脸上快乐的笑,我们真的为在困境中生活的他,依然拥有一颗阳光的心,感到无比的欣慰。
我们大家都愿意相信,文龙同学的未来,在社会的共同关注下,一定会是一片蔚蓝的晴空!
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范文(三)
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关爱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之一。近年来,随着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的层层深入开展,学校内部涌现出了不少向上向善的好少年,他们秉承良好的家风家训,谨遵老师谆谆教导,在校认真学习,在家敬老事亲,在不同的侧面做出了看似平凡实则感人至深的举动。这些举动感动了父母、爷爷奶奶,感动了街坊邻居,也感动着学校的每一位师生,他们都堪称当代小学生的楷模,余宝宝同学就是在孝敬方面最优秀的代表之一。
余宝宝,男,14岁,文山小学六年级三班在校生。他是一个阳光开朗的男孩,稍显黝黑的脸上透出一丝与同龄人完全不同的成熟和稳重。
在家里,他是个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独立自强的好孩子;在学校,他是位勤奋学习、心系集体、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的优秀少先队员;在社会,他是位诚实守信、遵守社会公德的小公民。
余宝宝的太爷爷与他们全家生活在一起,太爷爷今年已经92岁高龄,体弱多病,从2015年冬天开始下肢瘫痪,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余宝宝从小就是个懂事的孩子,他还记得,很小的时候,那时太爷爷身体还好,能陪他捉迷藏,玩老鹰捉小鸡等游戏,逗他高兴,还能陪他逛街买好多好吃的他和太爷爷的感情一直很好、很深。现在太爷爷老了,不能动了,太爷爷的衣食起居全部由爸爸妈妈负责。余宝宝的家庭有个好传统,祖祖辈辈孝顺,在本村有口皆碑。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受到爸爸妈妈熏陶,耳濡目染,余宝宝也学会了善待老人。尽管自己能做的事情不多,哪怕给太爷爷倒杯水,捶捶背,只要自己能做的,就尽量去做。尽管太爷爷说话已经有障碍了,有时甚至听不清,但是只要自己为他做一丁点小事,太爷爷的脸上马上就露出难得的笑容,还欧、欧的说着什么,看得出一定是在夸奖自己什么。看到太爷爷高兴的眼神,余宝宝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要继续照顾太爷爷的生活,让他高兴。
爸爸妈妈平时都上班,很忙,工作也很累,特别是爸爸,每天到家都很晚,身体像散了架似的。他清楚的知道,爸爸妈妈都是为了这个家,为了自己,才这么辛劳。生活在这个大家庭里,自己就应该懂事,就应该力所能及的替他们分忧。他知道,爸爸妈妈当前最大的牵挂就是太爷爷,他们经常人在外边,心却早飞回了家里。因此,自己只要放了学,放下书包第一件事情就要到老人的房间去看看,和他说几句话,说说上学的事,说说自己学了什么东西,自己的同学有什么趣事,也让老太爷高兴高兴。看到孩子这么小的年龄能这样懂事,很大程度上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爸爸妈妈心里有种说不出的高兴。
每个周末,为太爷爷打扫卫生、收拾房间是余宝宝的必修课。别看太爷爷不能动,但是他的房间一点也不脏不乱,衣服、被子、毛巾、水杯还有茶几上的药盒、瓶瓶罐罐都被他打理的井井有条,电视机上灰尘不染。好多来看望太爷爷的亲戚和邻居都夸奖爷爷的房间干净。
因为太爷爷坚持不和他们一个桌子吃饭,余宝宝每次都是督促妈妈先给太爷爷盛出来,端过去,并且叮嘱太爷爷先冷一冷再吃。如果太爷爷不舒服时,他都要喂给他吃。
太爷爷瘫痪在床,洗澡是个大问题。因为他还小,如果需要洗澡,更多的是得依靠爸爸才行。如果爸爸不在家,他只要闻到老人身上有味了,就用热毛巾给老人擦身体。宝宝的房间离太爷爷的房间近,因为太爷爷大小便失禁,有时半夜大便了,非常不舒服,不免弄出异响。有几次余宝宝听到响声后醒了,马上过去帮太爷爷翻身,拽出弄脏的床单,为他擦去身上的污垢,没有一丝嫌弃的意思。
10年前,一次意外的摔伤,爸爸高位截瘫,妈妈离婚改嫁,当时年仅6岁的安徽女孩黄凤独自撑起了一个家,10年如一日照顾着瘫痪的爸爸和年迈的奶奶。
一 次意外的摔伤,爸爸高位截瘫,妈妈离婚改嫁,当时年仅6岁的安徽女孩黄凤独自撑起一个家,8年如一日照顾着瘫痪的爸爸和年迈的奶奶。为了给父亲治 病,20xx年5月黄凤用安了轮子的铁板床推着父亲,与奶奶一起踏上了赴上海求医的旅程。在好心司机的帮助下,祖孙三人到达上海,黄凤推着板车在上海边乞 讨边求诊,但在吃尽苦头后未能实现治病的愿望。第二年暑假,黄凤央求同乡把他们捎带到北京,用板车载着父亲在北京求医问诊。20xx年4月,黄凤再次带着 父亲到北京求医,武警总医院收治其父黄志仁住院,并成功为他做了神经干细胞手术。
如今,黄凤已经回到老家安徽五河县申集镇读初一。为了更 好地照顾爸爸和奶奶,黄凤在镇政府的帮助下在学校对面租住了两间民房,开始了带着爸爸和奶奶上学的生活。每天早晨6点,黄凤就起床为爸爸和奶奶准备早饭, 课间她还要回来给躺在板车上的爸爸翻身。面对生活的重担,年幼的黄凤依然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心态,黄凤的爸爸说黄凤平时喜欢唱歌,特别是在做饭和喂饭的时 候喜欢哼唱流行歌曲。前几天黄凤凭借歌曲《隐形的翅膀》获得学校十佳歌手的称号。
谈起未来,黄凤说她最大的心愿就是让爸爸能够慢慢好起来。不管多难,我都要好好读书,以后还要带着爸爸读高中,读大学,有爸爸的地方就有家。黄凤说她以后想读护理专业,希望能更好地护理病床上的爸爸,也为了报答每一个帮助她的人。
1月9日,黄凤将要推着爸爸乘火车再次前往北京治病。
姓名:姜馨
性别:女
所属地区:白山市江源区万才小学
简介:姜馨,女,2019年8月10日出生。今年11岁,担任万才小学五年一班的学习委员,她品学兼优、多才多艺,活泼热情,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多次被评为校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她在家孝顺爷爷,在校尊敬老师,团结同学,能按时认真的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是老师的得力助手、同学学习的榜样。
【孝心故事】
默默绽放的山花
姜馨从一出生记事起,就没有见过自己的爸爸、妈妈。爸爸在她出生前就因肝硬化腹水去世了,妈妈生下她之后因抑郁症自杀。她没有吃过妈妈的一口奶,只有爷爷、奶奶的疼爱。她自己穿衣服,叠被子,洗手脸,当别人在爸爸妈妈怀里撒娇闹脾气的时候,她已经可以帮爷爷奶奶擦炕、扫地了。在她五岁的时候,奶奶病倒了,一病就是两年,小小的年纪,她要为奶奶端水、喂药,给奶奶换衣服,让奶奶快些好起来,这样,才会有“家”的温暖,可是她的努力并没有让奶奶的病好转,在一个让人铭记一生的日子里,奶奶也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离开了她全心全意爱着的小姜馨。
晚上回家她先帮爷爷干活再写作业,爷爷年纪越来越大了,小姜馨柔弱的身子并不能为爷爷减轻太多负担,只能尽力而为。爷爷身体不好,这么多年劳心劳力,让爷爷六十多岁的身体不堪重负:心脏病、高血压爷爷都有,经常卧倒起不了炕,姜馨为生炉子做饭、收拾家、为爷爷倒水吃药,就像个小大人一样忙前忙后。2019年的冬天,爷爷因胃部溃疡不得不动手术,她在医院照顾虚弱的爷爷,病房里的人们看着瘦弱的小姜馨为爷爷打饭、擦手脚、倒屎尿,都忍不住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小姜馨连声说:谢谢叔叔,谢谢阿姨……爷爷出院了,大过年的躺在床上心情不好,她怕老人家孤单,把在学校学的歌曲编成节目唱给爷爷听,自己报幕,自己表演,有时再讲个小笑话,把学校学到的新课文读给爷爷听,爷爷一见她进屋,总是会发自内心的说:“爷爷的开心果回来了!”小小的姜馨尽心尽力地照顾爷爷,她知道爷爷是她最后的依靠,为了爷爷她什么苦都可以吃,她最怕爷爷和自己生病,因为一生病,吃药打针就要花好多钱,这对她这样的一个家来说,那真是太可怕了!在这个破旧的老矿区的房子里,总有一个小小的忙碌的身影,撮煤、倒炉灰、抹锅台、刷碗筷……这个坚强的孩子从不喊苦、从不叫累,每天都微笑着面对这一切,她知道自己虽然是孤儿爷爷奶奶爱着她,老师爱着她,叔叔阿姨爱着她,天堂中的爸爸妈妈也爱着她,自己是生活在一片爱的海洋中,自己是幸福的……
姜馨同学总以“做最好的自己”作为自己的座佑铭。她善于学习,上学从不迟到或早退,上课专心听课,不管是哪一科,他都是认认真真地听讲,主动思考,积极回答问题,把知识牢牢地记在自己的脑子里,她认真完成各科作业,从不拖欠。她求知欲强,课堂上,她敢于提问,善于质疑,对所学的知识能理解地掌握;她一直坚信,每天都比别人多跨出一小步,最后就会实现理想,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她的努力也让她有了丰厚的回报,在每年每学期的学科考试中总是名列前茅,从而成为全班学生学习的榜样。作为学生干部,她时时处处发挥模范带头作用,鼓励并带动大家努力学习、积极进取,热心帮助身边的每一位同学解决生活上、学习上以及思想上遇到的问题,是大家的知心朋友。她和同学相处得十分融洽,同学们都很喜欢她,信任她。
她十分热爱劳动。在学校大扫除中,她一马当先,卷起袖子、拿起拖把,在死角的地方认真的忙碌着,有的同学嫌脏嫌臭,用手捂着嘴不肯去清理,她却用手直接去掏那些脏东西,她不怕脏、不怕累、不怕臭的精神,深深打动了同学们的心。每次大扫除在她的带动下,总是把教室和班级分担区收拾得干干净净,桌椅摆放得整整齐齐,让人一进教室,便感觉身心舒畅。
吴俊海同学总是管不住自已,不是昨天晚上的作业没写,就是课堂上贪玩,总是有各种完不成任务的借口。班级中学生“结对子”互相帮助,谁也不爱和他一组,姜馨主动要求和吴俊海一组。不但设法帮他补上缺漏的课程,辅导好作业,并且严把质量关。自由活动的时间,她坐在吴俊海的身边帮他梳理课文的重难点;同学们出去玩了,她和吴俊海一起巩固数学计算;午休时她早早来到学校,帮他考字词、补练习册。他写字潦草,经常看不清楚,姜馨就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地帮他擦掉,让他改过来,并不停地提醒他要有耐心,认真书写,在她的帮助下期中测试时,他的语数双科都提了五、六分,听着吴俊海腼腆的道谢声,她绽开了烂漫的笑容。
姜馨没有多余的钱买新衣服,邻居们给她送来了穿过的衣服,懂事的小姜馨无以回报,只能给爷爷奶奶们一个劲地鞠躬;学校的党员教师给她捐款买了文具书包,学校免费给她发了校服。在众人的关怀下,小姜馨的心里装满了身边人对她的关爱,她也学着去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小小的她见到邻居家有什么活,她就抢着帮忙去干;放学路上,遇到老爷爷老奶奶们提着重物,她总是主动伸手帮忙,一直帮老人送到家里,她再回家;邻居王叔叔家里忙,没有人接送小孩上学,她每天早、中、晚按时接送王俊如上学放学,就在她家写作业,等王叔叔回来了再给送回去,姜馨就像孩子的亲姐姐。一个大雪天里的放学路上,王俊如走路不小心摔倒了,膝盖正好磕在一块石头上,脚也崴伤了,不敢走路,姜馨一看,这可咋整,性子倔强的她决定背着小妹妹走,她胸前背着一个自己的书包,胳膊上挎着俊如的书包。她俯下身子,让王俊如趴到自己的后背上,王俊如一看她那瘦削稚嫩的肩膀,说在原地等着让姜馨去找家长,路上一个人也没有,天也快黑了,姜馨怕耽误时间,愣是背着王俊如回了家,一路上,又摔了好几跤,爷爷等着急了,今天孩子怎么还没回来,等她俩历尽艰辛回到家里,爷爷看着眼前满头大汗,浑身是雪的“雪人”,哈哈大笑。
姜馨这朵路边的山花是那么平凡、那么渺小,不富丽堂皇,也没有千姿百态,但她顽强地生长着,野花灿烂地绽放自己的笑脸,努力把大地装扮得像花园一样绚丽多彩!
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二)
姓名:钟丽婷
性别:女
所属地区:黄坑中学
简介:钟丽婷原本出生在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2019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事故却打破了家中的宁静幸福的生活。父亲在一次煤矿事故中不幸下肢瘫痪,生活不能自理。因巨额的治疗费用,家里已是债台高筑。2019年,母亲不得不让只有9岁、7岁的两姐妹照顾弟弟和父亲,自己到广东一家服装厂打工弥补家计。
【孝心故事】
没伞的孩子要努力奔跑
黄坑中学八年级的钟丽婷同学,是众多留守儿童里的一名,但同时又是生活最艰难的一名,因为她不仅要自理自己的生活,还要担负起照顾瘫痪在床的父亲和年幼弟弟的责任。
钟丽婷原本出生在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2019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事故却打破了家中的宁静幸福的生活。父亲在一次煤矿事故中不幸下肢瘫痪,生活不能自理。因巨额的治疗费用,家里已是债台高筑。2019年,母亲不得不让只有9岁、7岁的两姐妹照顾弟弟和父亲,自己到广东一家服装厂打工弥补家计。
寒门出孝子,贫穷早当家。钟丽婷读小学五年级时就学会了做饭、洗衣服,打柴。如今她还学会了在屋前屋后都种蔬菜,以减少些家里的买菜开支。
除了做家里的家务外,她还要照顾父亲和弟弟。父亲常年瘫痪在床,由于身体长时间未活动,得了痈症,钟丽婷就请了村里的中医给父亲看病,常年敷药打针只能自己做了,钟丽婷每天早晚要换药、清洗伤口两次,每次都要花费大半小时,到了夏天天气炎热,父亲下不了床,每天晚上钟丽婷还要给父亲擦身子。
生活的贫寒,困苦并没有使钟丽婷屈服。升入黄坑中学之后,学习任务也随之繁重起来,她知道自己比别的同学学习的时间少,因此格外珍惜课堂的宝贵时间,遇到学习上的困难她总是能迎难而上,虚心请教老师。她曾在班会上真诚的说:“虽然我家比较穷,但我从不认为我会一直穷下去。因为我会好好学习,有知识、有文化就能创造美好的明天。”
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三)
姓名:包继翔
性别:男
所属地区:宣威市西宁街道靖外明德小学
简介:母亲狠心出走,父亲瘫痪,奶奶、爷爷相继去世,只留下完全不能自理的父亲和9岁的儿子包继翔。原本应有人疼爱、有人呵护的包继翔,面对无情的打击,为了读书和照顾瘫痪的父亲,无奈的他用稚嫩的肩膀撑起这个苦难的家,在宣威市西宁街道明德小学附近租一间20余平方米简易房,带着瘫痪的父亲上学。
【孝心故事】
带着父亲上学
2019年2月,一个婴儿哇哇落地,降生到西宁街道赤水村委会切卡这个美丽的小山村——他就是包继翔。他的到来,给这个家庭带来无比的喜悦与希望。但好景不长,2019年,小继翔的母亲患了严重的类风湿关节炎,反复住院花光了家里仅有的一点积蓄,但病仍未好转,关节肿大,周身疼痛无力。经济上的压力和身体上的疼痛让她不堪忍受,为不拖累这个家,她狠心抛下一岁多的孩子离家出走,至今杳无音信。
苦难接踵而来。2019年,小继翔的父亲包其勇在煤矿挖煤时,因坑道塌方致残,导致高位截瘫。出事后,父亲长期卧床,照顾瘫痪的儿子和小继翔的重担就落到爷爷和奶奶肩上。每天奶奶按时给小继翔的父亲洗脸、倒水、端饭、檫背、排便、排尿时,小继翔就站在床边,歪着头睁大眼睛看着奶奶怎么做。那时,小继翔想不通,父亲这么大的人,为什么老是躺着不起来,还要奶奶照顾。后来,随着他渐渐长大,他懂了,父亲再站不起来了。
2019年至2019年,奶奶、爷爷分别因车祸和病离开了他们,一次次变故,让原本幸福的家变得支离破碎,只留下不能完全自理生活的小继翔和瘫痪的父亲。从此,小继翔失去了依靠。原本还应有人疼爱、有人呵护的小继翔,在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时,只能过早地用稚嫩的肩膀勇敢地撑起这个苦难的家。为了读书和照顾瘫痪的父亲,在亲戚和朋友的帮助下,他们在明德小学的附近租了一间20余平方米的简易房,一边读书一边照顾瘫痪的父亲。
简易房里,包其勇头躺着的床一方,用木方打了一个顶,从顶上的木方上垂吊下三根尼龙绳,左右两根各栓着一个木把,哪是包其勇翻身时用的;中间打结的尼龙绳,则是他用来上下移动头部和上身的。靠里便是小继翔的床铺,和一辆轮椅、一个简易沙发、一台陈旧的电视机。灶台上,一套简单的做饭炊具。
“只有我坚强了、开心了,孩子才坚强。我常常鼓励孩子要战胜困难,不怕挫折。”包其勇说。在他出事后,他曾想过这样活着拖累孩子和家人,不如自己早早了断痛快些,但看到儿子还那么小、那么可怜,还有年迈的父母,包其勇又打消了死的念头,他要好好活着,留在父母身边,陪在孩子身边看着他长大。
为照顾瘫痪的父亲,小继翔要学会买菜、做饭、炒菜等,而父亲便是他的老师,每次洗菜或做饭时,父亲在一旁指导着他。起初要么菜里盐放少了,或咸了;要么饭糊了,或稀了,总有不好的时候,时间久了,小继翔俨然练成了“小厨师”,有时候他会在作文里自夸一下自己的厨艺。每天早晚,小继翔要帮父亲翻两次身、檫洗两次背、排两次尿。每天早上6点半小闹钟一响,小继翔就起床烧好水,帮父亲洗脸和翻身,然后带着餐具到学校上完早操,吃完早点,再给父亲带上一份。父亲吃完早点后,小继翔洗好餐具,把家里收拾打扫干净,倒上一杯开水让父亲吃上一次药,才急忙赶到学校上早课。起初,小继翔每隔两节课就跑回家看望父亲一趟,怕父亲想解小便或想喝水,而父亲生怕耽误孩子的学习,每天尽量少喝水或不喝水,一直不让孩子上课期间回家。每天学校的午餐、晚餐时间,同龄的孩子吃完饭后要么休息,要么邀约几个同学去玩,而小继翔却没有时间去睡去玩,从学校打完饭回到出租屋,照顾好父亲吃好后,他才有时间赶回学校做作业。每年暑假,许多家长带着孩子到外旅游,小继翔很羡慕,他曾对父亲说:“爸爸,你要是好好的该多好!你就可以带我去很多地方玩了。”
最艰难的事莫过于帮父亲翻身、排小便、洗衣服。父亲下肢瘫痪使不上力,百来斤体重对孩子来说太过于沉重,每次翻身,小继翔都面临着考验,父亲双手拉紧床头两边绳索上的木把,用力把上身微微撑起,然后由他抬起双腿。起初,父子俩的力总用不到一块,抬起、放下、又抬起……弄得父亲痛苦不堪,就这样,一遍遍地重复,直到他熟练地配合父亲用巧劲翻身。天气好的时候,小继翔把父亲挪到轮椅上,推着父亲出去晒晒太阳,把一天在学校遇到的新鲜事跟父亲分享。排尿时,小继翔脱掉鞋子,跪在父亲的旁边,用双掌紧贴父亲的小腹上下按压,直到父亲的小便排出。有时,由于他的力气小,再用力按压也无法将尿排出,没奈何,父亲只能握紧拳头,将掌心那面贴紧小腹,让小继翔抓住上方的绳子,用一只脚使劲按压,直至把尿排出。父亲的大便非常难解,每次解便,都不要小继翔帮忙,解大便时,父亲常常要用手指辅助才能把大便解出来,可每次小继翔都事先拿来手纸和端来一盆热水,放在床边的木凳上,等父亲解完大便,再用肥皂帮父亲洗手,把装着大小便的塑料袋扎好口,放在床下的垃圾桶里。每次檫背,父亲打开头上中间的那条绳结,用劲往上一拉,将上半截身子升起,小继翔用毛巾抹上香皂,脱掉鞋子,爬到床上,撩起父亲的后衣襟,从上至下给父亲一遍又一遍檫着,每檫一次,他要漂洗一次毛巾,直到父亲舒服为止。每两三天要给父亲洗一次衣服,每次都是五六件。父亲长期卧床,上衣的领口、袖口特别脏,小继翔就用肥皂搽上,用刷子先把这两处洗干净,然后再合起来揉。漂洗时,由于他手小、力气小,父亲的衣服大、着水重、拧不动,他就从一头双手握着衣服用劲反拧,拧干水一截放在盆里,再拧一截。每件衣服都要漂洗三四次。每次洗完衣服,小继翔都感到手臂生疼,特别是寒冷的冬天,小继翔洗完衣服,刺骨的水把一双小手冻得发紫,每在这时,小继翔就想起奶奶帮他洗衣服的情景,要是奶奶还活着的话,一定不要他洗衣服,想着、想着,鼻子一酸,泪水不由自主地夺眶而出。
由于身体的缘故,小继强和父亲一直分开睡,每次给父亲檫背时,看着父亲下肢渐渐萎缩的肌肉,小继翔心里十分难过,他含着眼泪说:“爸爸,我想跟你睡一起,哪怕一个晚上。”对于一个10岁的孩子,多么需要父亲一份呵护与疼爱,多么需要一个撒娇而温暖的怀抱。然而,这些父亲心里都知道,但他无法把这份爱给他,因为孩子睡觉时总爱动、爱踹,而他的皮肤一踹就破,踹破了就很麻烦。
小继翔在家里不但是个坚强的孩子,孝敬父亲,而且在学校里与同学们融洽相处,学习成绩很好。和他同年级相处较好的朋友沈天云、李浩说:“他上课遵守纪律,专心听讲,爱举手发言。他善解人意,从不跟人吵架,即使把他足球弄个洞也不计较,他的学习成绩都比我们好。”
为解决家庭经济困难,父亲从朋友那里领来刺绣的活,每天坐在床上一针一线地绣,绣好后,请朋友销售。去年12月,父亲刺绣的一幅“八骏图”在昆明航模展上拍卖得4000元。小继翔则利用假期,跟二叔上山挖何首乌、黄芩等中草药材,晒干后出卖给药店。
得知小继翔的遭遇后,社会各界的人士,纷纷伸出爱心之手,对小继翔和他的父亲进行援助:每逢马街赶集,老家的亲戚和同村的堂叔、堂婶们经常来看望他们,并给他们捎来鸡蛋、洋芋、蔬菜;出租房隔壁的邻居主动帮小继翔的父亲洗床单和被子;村委会把小继翔和他的父亲纳入农村低保,西宁街道党对小继翔进行爱心助学。
为让小继翔健康成长,安心上课,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和照顾父亲,学校免费为父子俩提供三餐。每学期开学和“六一”节,学校要给小继翔送去新买的衣服、书包,玩具和作业本、课外读物,逢年过节,学校要派人看望他们,给他们带来温暖。
小继翔说:“感谢有这么多人关心我,希望爸爸健康快乐,即使我今后考上初中、高中或者大学,我也会带着爸爸上学,让我天天陪伴他、照顾他,让他快乐生活。”
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四)
姓名:王首启
性别:男
所属地区:北正镇实验学校
简介:他三岁那年,母亲受不了贫困的生活和父亲离婚了,从此一去不复返,断了联系。父亲从小身患血友病,每年治病都要花很多钱,今年因无力承担医疗费用去逝。一直以来,他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爷爷身患残疾,双腿失去知觉,奶奶脑溢血瘫痪在床。所以,全家人的生活重担都由王首启一人扛。
【孝心故事】
每天清晨,在寂静的乡村里,忙了一天农活的男女老幼大都沉浸在香甜的睡梦之中,但就在一所破的不能再破的农家小院里,总有一个身材瘦小的身影在忙前忙后,他就是北正镇实验学校六年级学生王首启。今年14岁,他出生在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农民家庭,家中有年迈的爷爷、奶奶和患有先天性甲型血友病及小儿麻痹症的父亲。爷爷、奶奶和爸爸不但没有固定工作,而且都因为年龄和身体原因,更没有什么额外的收入,一家人只靠种10余亩耕地为主来维持生活,日子虽苦,但小首启精神很充实,小的时候他觉得自己是个幸运的孩子,因为他有一个温暖的家,从他呱呱落地那一刻起,父母亲便细心地照顾他,无微不至地关怀他。他们把更多的爱都倾注在了他的身上,他也是全家的开心果,是爸爸妈妈心中的宝贝。
可是这样的幸福的生活并没有维持太久。在他四岁的时候,母亲因为多种原因,经常和父亲闹矛盾,她看这个家是越来越不顺眼,后来母亲独自离开了这个家,弃下父亲,扔下孩子,毅然决然地离开了他们。只有父亲带着他艰难度日。他是既当妈妈又当爸爸,一个身有残疾的父亲带着一个孩子,他的艰难与心酸可想而知。和父亲相依为命的日子里,他们的生活变得很艰苦,小首启还时常想念妈妈,想起妈妈的时候他就大哭不止,嘴里喊着“我要妈妈,我要妈妈……”,据爸爸说,孩子那时做梦都喊着找妈妈,就是在这种单亲家庭中,他失去了享受母爱的权利,不懂得人间疾苦和生活艰辛的他,依然在爸爸的关爱下享受着自己小小的快乐。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更大的灾难又一次降临在了他家。在他五岁的时候,年迈的爷爷在田里耕作时不慎摔倒,把腿摔断,由于家庭困难,没有钱住院进行系统的治疗,摔断的那一条腿变成了终身的残疾,永远失去了知觉,如今只能靠拄双拐走路,完全失去了下地干活的劳动能力。就连晚上睡觉,有时还把自己穿的鞋带到了被窝里。由于父亲又患有先天性甲型血友病及小儿麻痹症,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这样一家人的生活重担都压在年迈的奶奶一个人身上。可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2019年的秋收大忙时节,奶奶又突然患上了急性脑出血,多亏抢救及时,才保住了年迈的生命,但是也还是留下了瘫痪在床的后遗症,现在生活已经不能完全自理。从此年幼笨拙的小首启开始学生火、做饭。每次当他看到带病下地干活回来的爸爸,累得一头栽倒在炕上起不来的时候,懂事的小王首启便心疼地对爸爸说:“爸爸你歇会儿吧,我给你做饭去。”爸爸累得没精神头,也没理会他,没想到小小的年纪小首启真的为爷爷、奶奶和爸爸做起饭来。当爸爸睡醒时发现桌子上多了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小王首启正在那看着他傻笑。于是爸爸问:“是爷爷做的面条吧?”小王首启说:“不是,爷爷赶集去了,还没回来呢,是我做的。”爸爸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你怎么会做面条呢?”爸爸问。小王首启说:“是你做面条时我看着啊,看几次我就会了,怎么样好吃不?”爸爸吃着孩子做的面条,虽然感觉味道不怎么地,但是爸爸瞬间感觉到王首启长大了,爸爸一把把小王首启搂在怀里,他眼睛湿润了……再大一点,他学会了洗衣服,购买生活必需品,农村都吃自己做的酱,到下酱的季节,他自己骑自行车驮着烀好的黄豆去加工厂磨酱,到秋天的时候,大白菜都下来了,他就腌酸菜,因为家境困难,他在买白菜的时候还都会和人家讨价还价,“这哪是个小孩子啊!”卖菜的人都这么说他。为了让常年在家的爸爸不那么寂寞,他还为爸爸养了一条小狗……他稚嫩的肩膀上承担的太多太多,所有跟他办过事的大人都说他是个坚强孝顺的男孩。
记得有一次,大概是七八岁的时候吧,他推着自行车去买大米,因为当时他太小,在驮着大米回家的途中,由于米袋太重,车前边轻,后面重,没把稳好车把,推着推着自行车就把他拽倒了,自行车和一袋大米都砸在了他的身上,一个七八岁的孩子能有多大力气啊,况且由于缺少营养,他长得又很瘦弱,车子把他压得出不来了。他使劲所有的力气挣扎着,不一会豆子般大小的汗珠从他的脸上顺着鬓角流下来。所有的委屈和伤感一起袭来,想着别的同龄孩子都坐在温暖的屋子里,吃着爸爸、妈妈扒的香蕉,躺在妈妈的怀里撒娇……而他却要承受这么多,他就在马路上大哭起来,直到一个好心的过路人把自行车帮他扶起来,他才爬了出来,他擦干眼泪,咬着牙把这袋米推回了家。
由于他家需要做的事情太多太多,到了上学年纪的他,没有更多的精力既上学又照顾爸爸和这个家,他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推迟上学的年纪。直到8岁的时候才报名上了学。家里离学校太远,他每天要步行往返十余里的路上学、回家。而别人家的孩子都是父母来回接送上学,每当他看着村里的大人骑着摩托车驮着孩子们上下学,他心里不是滋味,他多么希望自己的爸爸能健健康康地也接送他啊。村里别人家孩子的家长,特别是现在小首启学校的朱老师每次看到他就要让他搭车,时常还到小首启的家去接他上学。但是王首启始终没有坐过一次别人的车,刚强的他从不祈求别人的恩赐,那样会让他觉得自已是个可怜的孩子。爸爸也不知流过了多少泪,恨自己没有能耐,没能给自己的孩子在上学的照顾,爸爸对孩子说:“孩子,来年年头好的话,我一定给你买辆自行车,你上学就不会那么辛苦了。”可是,王首启知道年头再好又有什么用呢,仅有的那么点儿地,一年下来,一家人的吃饭、穿衣,和治病打针,这些钱都不够。本来家里就捉襟见肘,哪还有闲钱给他买自行车呢。突然有一天,他在放学的路上听到有人喊收草药,他寻思这里有什么草药啊,于是他就和那个人搭讪,问他怎么个情况,收草药的人告诉他,这山上有很多的草、花都是可以用做药材的,可以采摘下来卖给他。这时小首启灵感一闪,“对啊,我可以利用闲暇时间上山挖草药卖啊,这样不但减轻了爸爸的负担,富余的钱就可以买辆自行车。于是,他利用放学时间、节假日自己偷偷的拿着锹和篮子上山挖草药,有时出去被爸爸看见问到,他就说出去找同学玩,因为他不希望爸爸知道后为他担心。所谓“贵在坚持,事在人为”,在他的努力下,他偷偷把卖的草药钱攒了起来,不但贴补了家用,还买了辆自行车。看着自己的劳动果实,小首启心里乐开了花。而爸爸知道后跟屯邻说:小首启现在不是个“孩子”,他在我们家就是个“大人”,就是我们家的顶梁柱。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放在他身上再合适不过。作为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现实的状况让他清楚地知道“知识改变命运”。只有把自己变得强大才能够完全支撑这个家。他学习刻苦勤奋,善思好问,身上总有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学习成绩在班级一直名列前茅。课堂上他总能认真听讲,那个最积极举手发言的准是他;课堂外对于老师布置的各种作业和学习任务,他总是及时完成。不懂就问是他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为什么这样做?为什么这么说?为什么这么想”等等,这些语言是他经常挂在他嘴边上的话,有时老师都被他问得有点烦了,但是一想能有这么多问题的孩子将来一定会有出息,于时老师们还是耐心地给他进行讲解,有时老师也会被问到答不上来,只好找资料帮助他解答。他就是这样一个勤学好问的孩子,所以他的成绩在班里是一直名列前茅。他不但自己知道学习,他还经常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同学们都特别喜欢他。
除了“沉甸甸”的生活,周围的邻居、学校的领导和老师、社会上的好心人也让他体会到了浓浓的亲情。在学校,老师和同学们都尽能力的帮助他,虽然小首启没有时间、精力、金钱参加兴趣班,没有和同龄人太多的玩耍的时间,但他得到了更多人的关爱,所以他的生活也感到很幸福。
可是为什么老天爷对他如此不公,让他经历这么多的苦难还不够吗?为什么还要夺走他生活下去的希望,幼小孩子心中的顶梁柱——亲爱的父亲呢?今年三月的一个夜晚,当大家都在睡梦中的时候,他的父亲却因为突发脑出血永远地离开了他。天性坚韧的他,在亲友的帮助下,料理完爸爸的后事后,亲友和邻里都劝小首启去投奔妈妈,好有一个相对好一点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但孝顺的小首启却擦干了别人无法理解的眼泪,毅然决然的做出了承担起了侍候爷爷、奶奶生活起居的决定。在办完爸爸丧事后第三天,他又背起书包,迈着坚韧的脚步走进了学校的大门,走进了他一直神往的课堂。
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恩是做人最起码的道德准则。在得到这么多人的关爱后,他更加努力刻苦的学习;更加关爱长辈,照顾好年迈的爷爷、奶奶;更加让他树立起生活的勇气和信心;让在天堂的爸爸能够安心,让爷爷、奶奶能少操心,让老师放心,让身边的人开心。
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五)
姓名:林杰灵
性别:男
所属地区:厦门市内厝中学
简介:林杰灵同学出生在一个特殊的家庭,父母双亲都肢体残疾(父母亲均为单臂),但他们身残志坚,自力更生,经营着一家自选小卖部。正是父母亲坚忍不拔的精神和意志力影响着年幼的儿子。在家里,小小年纪的杰灵是一个孝老爱亲的好孩子,从没听过他讲过一句话抱怨父母的话,从没给父母添任何麻烦,而是主动、默默地包揽了家里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孝心故事】
林杰灵是厦门市内厝中学的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他热爱集体,率先垂范,勤奋好学,成绩优异。在2019-2019学年度获得翔安区“三好生”、2019-2019学年区“美德少年”、2019-2019学年市“美德少年”。在2019-2019学年校“有效识记,经典诵读”竞赛活动中获得一等奖。担任年段学生会纪律部长、班长和英语学科代表,带领全体同学不断进取,蒸蒸日上。他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然而,最为难能可贵的是他有一颗金子般的孝老爱亲之心。
林杰灵同学出生在一个特殊的家庭,父母双亲都肢体残疾(父母亲均为单臂),但他们身残志坚,自力更生,经营着一家自选小卖部。正是父母亲坚忍不拔的精神和意志力影响着年幼的儿子。在家里,小小年纪的杰灵是一个孝老爱亲的好孩子,从没听过他讲过一句话抱怨父母的话,从没给父母添任何麻烦,而是主动、默默地包揽了家里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洗衣、煮饭、打扫房间、帮照顾小妹妹,帮助父母站柜台卖东西、搬货。晚饭后,他做完作业后会给父母端上一杯温水,为他们端来热水洗脚,为父母揉肩、背,陪他们说心里话……,他把对父母长辈们的感恩和深爱淋漓尽致地表达在日常生活里。去年春季,他的爷爷因病去世,足足让他伤心了很久。今年春节原本身体羸弱的奶奶病情也越来越严重,加上不小心摔了一大跤,本来身体就差,这会儿只能回老家,病躺在床上。杰灵一放寒假便搭车回老家照看病重的奶奶,一呆就是整个寒假。他除了给奶奶做饭,喂饭、熬汤药,洗衣服,还帮奶奶按肩、揉背。奶奶在他的悉心照料下病情有了很好转。他整个寒假都陪在他奶奶身边,没有出去过一次游玩,可怜的孩子竟瘦了7、8斤,看到此场景他奶奶不禁流下伤心的泪水。
性别 女
所属地区 湘西古丈县第二完全小学
简介 向小康是湘西古丈县第二完全小学五年级的学生,现年十一岁。娴静的外表,稚嫩的身躯,在同龄人中并不引人注目,反显得有些柔弱。小康的母亲本身就是一个间隙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无法向正常母亲那样给予孩子温暖的母爱,全靠父亲一人负担这个沉重的家。
孝心故事
坚强盛开的白莲花
“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晚风吹来一阵阵快乐的歌声……”演播厅的舞台上一位清纯甜美的小姑娘正深情地演唱着。她身穿褪色的校服,与这华丽的舞台格格不入,可她的歌声却犹如百灵鸟般婉转动听,牵动着在场每一位听众的心。
这是北京卫视《音乐大师课》节目录制现场,台上的小姑娘名叫向小康,一位来自湘西古丈坪坝乡窝米苗寨的苗家小姑娘。2019年作为湖南省唯一入选的少年,参加北京卫视《音乐大师课》,成为杨钰莹老师的学员。向小康以令人潸然泪下的真实经历和一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感动无数观众,在第二期节目中以一曲优美动听的歌曲《山歌好比春江水》和她的乐观、坚强、纯真感动了无数观众。
母爱缺失,并没有阻碍她温暖成长
向小康是湘西古丈县第二完全小学五年级的学生,现年十一岁。娴静的外表,稚嫩的身躯,在同龄人中并不引人注目,反显得有些柔弱。小康的母亲本身就是一个间隙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无法像正常母亲那样给予孩子温暖的母爱,全靠父亲一人负担这个沉重的家。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父亲带着母女俩离开偏远的苗寨来到小县城,租住在阴暗潮湿的地下室。一室一厅,外为客厅、餐厅加厨房,内为卧室两张床,一台老式电视,一张旧书桌,不足十五平米的空间就凑成了一个家。父亲一边打零工,一边照顾母女俩,生活的艰辛不言而喻。
年幼的小康和别的同龄孩子并没有太大的差别,而她身上却有着同龄人没有的懂事和坚强。懂事的小康在成长过程中慢慢明白母亲的疾病,明白父亲的辛苦。为了减轻父亲的压力,她总是会默默地付出着自己的一份力量。当爸爸劳动了一天,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时,她总会递上事先准备好的热水;当爸爸心情烦闷的时候,她总会围在爸爸的身边,揉肩捶腿,讲开心的事,唱爸爸爱听的歌;当爸爸生病的时候,她会小大人一样叮嘱爸爸按时吃药,关心爸爸的身体……
再苦再难,也要唱响给妈妈的歌
随着时间的流逝,小康在一天一天的长大,妈妈的病情也越来越坏,时常发作,让这个本就艰辛的家雪上加霜。爸爸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照顾妈妈身上,根本无暇关心女儿。可坚强的小康不仅没有成为父亲的累赘,反而帮助爸爸担起了照顾妈妈的重任。她尝试着做好每一件家务事。每天早上,小康总是提前起床,烧好洗脸水,准备好一家人的早餐,然后背上书包上学去。放学后第一时间赶回家,从不在路上耽搁一分钟,因为她心中时时牵挂着爸爸妈妈,朋友的玩耍她只是远远的看一眼,会心的浅浅笑。回到家以后,马上就开始干着各种家务活。烧水时,因提不起水壶被开水烫过;切菜时,因使不好菜刀,手被割伤过;洗衣服时,因打翻水盆流泪过;背东西时,因力量不够摔倒过……在同龄孩子都在开心玩耍嬉戏时,她却在默默地承受着她这个年龄不该有的一切。她也哭过、委屈过,但她只是一个人躲在无人的角落里默默地忍受着,从不在爸爸妈妈面前掉眼泪,她总是以一幅灿烂的笑容面对每一个人,她希望用自己的笑容赶走家中的烦恼,她希望用笑容为这个千疮百孔的家带来一点欢乐,她希望用笑容迎接她生命当中的每一道阳光。
生活如果就是这样平平淡淡,那也算是一种幸福,可是,病魔带给妈妈的痛苦,时时让她幼小的心灵备受折磨。母亲的病情发作时会大吼大叫,显得异常暴躁,且攻击性很强。刚收拾好的房间瞬间就会变的一片狼藉。如果不看管好,还会离家出走。邻居们都投来鄙弃的目光,指指点点,房东更是无数次驱赶过他们,让他们搬走。面对这一切,年幼的小康束手无策。她无法理解成人们的世界,可她的心却并没有因为别人的嫌弃而放弃。五岁那年,妈妈发病冲出家门不知去向,年幼的小康拖着小小的身躯跟在爸爸身后,房前屋后,田边地头,树林里到处寻找妈妈的影子,她唯一能做的就是一遍遍深情地呼唤着妈妈,希望这一声声呼唤能平复妈妈烦躁的心情,让妈妈快点回家。在乡亲们的帮助下父女俩终于找到了蜷缩在草堆边的妈妈,小康哭着扑进妈妈的怀里,用小手擦拭妈妈脸上的泥土,苦苦哀求妈妈别走,那撕心裂肺的哭喊声让在场的每个人都心疼落泪。从那以后,小康就像妈妈的小尾巴,寸步不离的跟在妈妈身后,默默的关心照顾着妈妈。当妈妈病情稳定时,那是小康最幸福的时光,小康会坐在妈妈身边,拉着妈妈的手陪她看电视,给妈妈喂一颗好吃的糖果,说说在学校的开心事,哼哼自己最爱唱的那首歌。小康说她最喜欢唱的歌就是《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她希望有一天妈妈能给自己讲一个故事,她希望有一天能和妈妈一起唱这首歌。在她眼里,只要妈妈在身边,自己的家就是最幸福温暖的。
抗争命运,白莲花绚丽开放
尽管在这样的环境下,小康的学习成绩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身为学习委员的她在学习上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责,老师交代的工作她都能认真去完成。每个星期的英语晨读时间都是小康组织大家一起学习,为了学好英语,为了班级晨读取得好效果,她每天在家都会抽出半个小时的时间练习英语,提前作好预习,从未间断过。除了组织英语晨读,她还负责收好全班的作业,督促检查同学们的作业。在她的带动下,同学们学习有了劲头,成绩进步很快。她乖巧懂事,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多次被评为“学习标兵”,成为同学们学习的榜样。
性别:男
所属地区: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
简介: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会买菜煮饭,会料理家务,会照顾老人,难能可贵的是他做到了持之以恒。八年如一日,从不因为生活的不如意而抱怨命运的不公,在生活的每个角落我们总能看到他积极乐观的面容。在他的身上,体现了当代青少年自立自强,孝老爱亲的优秀品质。
【孝心故事】
2019年,月俊木刚好五岁,可他的父亲却因一次意外成为了植物人,接着,他的母亲因无法忍受沉重的精神压力而离家出走,从此杳无音讯。2019年,月俊木十岁,他父亲溘然长逝,他只好与70多岁、体弱多病的爷爷奶奶相依为命。
然而,凄惨的身世并没有打垮幼小的他,反而让他日渐坚强、乐观。在家里,他是爷爷奶奶眼里的小能人,左邻右舍心目中的好孩子,学校老师口中的好学生。
因为失去了父母,所以他更懂得珍惜身边的亲人,在生活中他总是挣着为爷爷奶奶分担家务;因为失去了父母,所以他比同龄人更加成熟懂事,如此年幼就担上了照顾爷爷奶奶的重任;因为失去了父母,在学习上他比其他同学更加刻苦努力,只希望能用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让爷爷奶奶放心、感恩帮助他的朋友和亲人。
性别 女
所属地区 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八中
简介 胡敏,女,15岁,家住岳阳市平江县浯口镇三联村,这是一个山美水美的古老的村子,地处偏僻,交通极其不便,胡敏和爸爸妈妈一家三口就生活在这里。就读于离家40里远的平江县第八中学。这年纪,是人生的花季,是一生中最美好的时期,但是,胡敏却丢下了稚气,用幼小的肩膀,担起了家庭的责任,小小的羽翼,成为了爸妈避风的港湾。
孝心故事
我也是父母避风的港湾
八年前,她也是家里幸福的天使,虽然并不富裕,但一家人其乐融融,和谐温馨,然而有一天,父亲病倒了,本就身有残疾的母亲急得神思恍惚,这个家在一夜之后,支离破碎!父亲是小时候中过毒的人,成了侏儒症患者,只有不到1米3的身高,加上这一场病,就一直卧床不起,母亲也因为这事,精神上出现不正常的样子,时而清醒,时而糊糊涂涂,这时胡敏年仅八岁,还只是个小学三年级学生,她开始慢慢地学做家务,每天回到家,在妈妈的指导下煮饭择菜,然后搭个小凳子在灶台上炒菜,一回生二回熟,现在,胡敏是做家务的一把好手,什么活都得心应手。家里条件差,电饭煲就是家里唯一的电器,无论春夏秋冬,胡敏都只能把换洗下来的衣服拿到小溪边去洗,寒冬腊月,山里气温更低,滴水成冰,手浸湿在水里,一阵阵刺骨的寒意侵入她的身体,因为长期劳作,她有了一双和同学不一样的手,手上的茧见证了这小女孩受过的生活磨难!是啊,15岁,正是一个天真烂漫,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年龄,是一个坐在爸爸的大腿上撒娇的年龄,胡敏何时有机会允许自己这样?她每天放学后,还要和小伙伴一起上山去砍柴,家里本来有一个液化气灶,但是胡敏不敢常用,只是在父母急着要吃饭的时候偶尔用一次,大部分时间是要烧柴的,因为胡敏知道:一罐液化气100多块钱,她可以省出这些,为爸妈买点衣衫啊,大山里的柴别人家都不砍了,应有尽有,这对于胡敏来说是多么好的事啊!
曾经有人问她:“最想让妈妈为你做的事是什么?”她的回答让所有人大惊:“我想吃妈妈给我做的一顿饭。”多么朴实的要求!多么可怜的要求!吃妈妈做的一顿饭,这是多么简单的要求,在胡敏的眼里却成了天大的奢望!偶尔有一次,母亲颤颤巍巍地给胡敏做了一顿饭,她终于吃到母亲做的饭菜了,胡敏高兴极了,她记住了这味道,这是妈妈的味道,是爱的味道啊!她曾梦想:每天回到家,等待她的是香喷喷的饭菜,但这个愿望是不可能实现的了,因为她的母亲,是一个天生小儿麻痹症患者,双腿扭曲变形,走路必须拄拐杖,有时候,连坐在椅子上起个身还要在旁人的搀扶下才可以站起来,母亲生活勉强能自理,但是没有劳动能力,时不时还会在走路的时候摔跤,从小到大,胡敏不知道母亲怀抱里的温度,她不曾在母亲的怀里撒娇!她想:父母都是苦命的人,那就多让父母感受她的爱吧!放学回到家,她丢下书包就开始煮饭扫地,整理内务,所以,房子虽小,家具虽简单,却是干净整洁的,她觉得:干净是能给人好感的,生活在干净的屋子里,能让这个家看起来好一点,幸福一些。
生活里胡敏最怕的就是父母生病了,爸爸妈妈生病的时候,胡敏就更忙了,跑药店,喂药,打理一天三餐,尤其是帮行动不便的妈妈洗澡上厕所之类,一天下来,胡敏累得动也动不了了!
学习对于这女孩来说,也是不小的压力,父母都是一字不识的人,学习全靠自己,但她不但把爸妈照顾得很好,而且把学习做得不错,她每天早晨五点起床,帮爸爸洗脸刷牙,穿好衣服,然后做好早餐叫妈妈起床,自己有时候顾不上吃上一口就得背上书包飞快地赶到学校,放学铃声一响又飞快地奔跑回家,除了学习,做家务。照顾爸妈的饮食起居,成了她每天必做的事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的少年就是在这样的劳碌和忙碌中度过的。上了中学,因为家离学校远,胡敏开始了寄宿生活,每周周日下午离家,周五回家,每到周末,同学们可以放松放松,胡敏不可以,五天以来,父母换下来的脏衣服要洗,内务要整理,要给父母改善一下伙食,忙完这一切,胡敏也不忘跟邻居家的小女孩玩玩,自己不在家的日子里,邻居伯伯给了父母很多的关照,胡敏是个懂得感恩的孩子,她只能用这种方式表达对邻居的感谢!
临近生物地理会考了,她的学习任务变得繁重起来,但她依然坚持每次临上学前给爸爸洗脚,剪指甲,做身体按摩,每次回家给父母讲自己一周的收获,分享学校发生的有趣的事情,看到父母的笑容,胡敏的心里比吃了蜜还甜。周围的大叔大婶们有时候会过来看望胡敏一家,给他们送来一些水果蔬菜,问她有什么需要帮助的,但是她都婉言谢绝了,这么多年来,大家对他们的帮助已经够多了,不能老是麻烦人家,现在她已经长大了,就要自己努力撑起这个家。她在心里激励自己:“我要坚强,绝不能向生活低头。我要成为父母的依靠,让他们老来安心。”
走过了艰辛的成长之路,胡敏的少年时光是一种别样的幸福和快乐,是一种担当和责任,是一种对父母不离不弃的孝顺!这种坚毅和勇敢,在当代青少年身上,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是值得广大青少年学习的楷模!未来的路还很长,父母年岁的增长,意味着胡敏将承担更重的责任。但是我们欣喜地看到:胡敏已经长大了。她已经成长为毫不畏惧困难的勇敢的女孩,她在日记里写道:“上帝在给你关闭一扇门时,必将给你开启另一扇窗。我坚信,困难只是暂时的,只要自己不放弃,微笑着面对生活,残缺的家庭也会充满爱的温暖,也能收获美好的明天!”
性别:女
所属地区:恩施市板桥镇大木希望小学
简介:魏来最喜欢自己的名字,这个名字似乎也就代表这个家庭对她的希冀。逆境往往能够造就人,这话富含真谛。魏来不仅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勇敢的用她那雅嫩的肩膀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她帮着家里种地,分担家务,帮奶奶梳头、洗脸、洗脚,端茶递水,添饭夹菜,无微不至的照顾。帮妈妈种蔬菜、抢收粮食,这些农活对魏来来说都是小菜一碟。
【孝心故事】
大山深处的好少年
恩施市板桥镇大木村的南面有一个当地人称之为碑垭口的地方,因这个垭口里立着很多墓碑,因此而得名。
山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的绿的层林尽染。田地里,党参花,油菜花,把这十几家小房屋都罩在花香里。美丽的环境似乎并没有留住更多的人,一家家房屋散落在村子的各个角落。10岁的魏来就住在这个山旮旯里,她是板桥镇大木希望小学四年级学生。
魏来家里有一间泥土夯的房子,还有一间两层的砖房,之所以称之为砖房是因为没有任何装修,仅仅只是用砖垒起来的。“这是欠了四万多元的债才修的,因为原来的泥土房子垮塌了。”魏来用明亮的眼睛望着我们说道。
小女孩挺细心的给新房子的所有门上进行了编号,“这是一号房,奶奶住的,这是二号房,看电视的,这是三号房,是厕所……”门上用锅底灰弯弯曲曲的写着这些编号。家里没有任何家具,和魏来年纪差不多的电视,与父亲年纪相同的床,还有零零散散的几把木椅,这就是她家的全部家当。
不知不觉间,在贫困的背景下,魏来,魏学珍两姊妹融入到了这一批因为贫困,在我们眼里并不很完整的环境里悄然生长起来。
在每一个普通的周末,魏来,魏学珍都要从学校赶回家里。家里离学校有十公里的山路,多是羊肠小道,崎岖不平。然而,在家里等待她们的是每星期只能见一面的母亲和奶奶。父亲远离家乡,到遥远的城里打工糊口。很多时候,她们只能从电话中或者从偶尔寄来的凝聚着汗水的汇款单中,才能感觉父亲的存在。当别的孩子都在享受花样年华的时候,她们被留在乡下,孤独地像荒草一样生长。
当我们看到这个孩子的时候,她一直在笑,小姑娘漂亮得让人心疼,陪着她的是奶奶和母亲,她们家5口人中,就有3个人是残疾,奶奶已经上了年纪,双目失明了,耳朵失聪了。母亲今年39岁,智障,头发蓬松,穿着满是油渍的衣服。家里还有一个姐姐,叫魏学珍,同样是智障,也在大木希望小学读四年级。生活的压力让这个家庭举步维艰,她的父亲魏云堂今年51岁,在谈到父亲,魏来下意识的开始玩手指,声音也变小了,“父亲现在还在重庆做泥瓦匠”。工资非常微薄,而且还要祈求天气好,完全靠老天给一口饭吃。为了撑起整个家,农闲时就去外地打工,长期奔波于城市和农村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