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储蓄率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2-02-11 11:42:1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居民储蓄率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居民储蓄率论文

篇(1)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月14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呈现蓬勃发展趋势,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与此同时,我国居民的储蓄也随之快速增长。进入90年代以后,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始终保持在两位数的增长速度。我国居民储蓄率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这一现象引起国内各经济学家及政府的广泛关注,较高的居民储蓄直接影响到我国整个经济的运行,所以对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问题进行研究很有必要。我们可以对研究的结果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政策方针,使整个国民经济更好地发展。

一、变量分析与选择

在此之前,已有很多经济学专家学者对此问题做过相关模型分析,但各自选定的变量各有差异,笔者通过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分析,最后选定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一年期存款利率、恩格尔系数以及基尼系数这四个主要影响因素建立了模型。以下是对选择这几个影响变量的原因分析:

(一)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最终消费支出和其他非义务性支出以及储蓄的总和,即居民家庭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居民储蓄的根本来源就是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居民可支配收入越多可以存入银行的钱也就越多,也就直接影响到居民的储蓄率,所以可支配收入这一因素必须首先选取为模型的解释变量。

(二)一年期存款利率。存款利率对居民储蓄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在西方经济学里,利率通常和储蓄成正比,因为利率越高居民得到利息越多,就更愿意把钱存入银行,所以模型中也将这个因素选入解释变量。本模型中选取的利息率数据是一年的变动利率加权平均后的利率。

(三)城镇居民基尼系数。基尼系数是用来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在西方经济学中,凯恩斯认为,收入分配的均等化程度越高,社会的平均消费倾向就会越高,社会的储蓄倾向就会越低。所以,把基尼系数选入作为解释变量。

另外,价格指数和通货膨胀率也对储蓄率有一定影响,鉴于数据无法完整得到,放弃对其分析。

理论模型设计如下变量:Y代表城镇居民储蓄率;X1代表人均可支配收入;X2代表一年期存款利率;X3代表城镇居民基尼系数。建立模型:

Y=B0+B1×X1+B2×X2+B3×X3+u

B0表示必要消费,它表示在收入为零时人们也要花钱消费,也就是有生活必需品消费支出,储蓄率为负。

B1表示当城镇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动1元时,城镇居民储蓄率相对应的变动单位数。

B2表示当一年期利率变动一个百分点时,城镇居民储蓄率相对应的变动单位数。

B3表示基尼系数对储蓄率的影响。

u表示随机误差项。

二、回归与结果

对被解释变量Y利用Eviews做回归,得到结果表1所示。(表1)

Y=7.64969949347+0.0035404995432×X1+3.16814664514×X2-51.7918002873×X3

(1.101819) (7.352915) (7.636951) (-2.154779)

R2=0.926053 调整可决系数=0.907566

F=50.09249 DW=1.899527

三、模型的检验与修正

(一)对于模型的经济意义的检验。一般来说,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越多,储蓄率越高;储蓄利润率越高,居民储蓄率也高;而基尼系数越大,即贫富差距越大,储蓄率降低。且B0的值为正值,说明居民有必要的消费需求。回归方程中的各个系数符合经济意义检验。

(二)多重共线性检验。对回归模型的三个解释变量,利用Eviews做出相关系数矩阵。(表2)

可见,X1和X3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方程存在明显的多重共线性。

分别作Y与X1、X2、X3之间的回归。(表3、表4、表5)

(1)Y=16.8918025136+0.00171673279686×X1

(2.992426) (3.213209)

R2=0.424454 DW=0.500368

(2)Y=27.5718524824+1.43569625505×X2

(5.08838) (1.26638)

R2=0.100279 DW=0.304658

(3)Y=12.0109181049+53.2651787897×X3

(0.967642) (1.759758)

R2=0.181131 DW=0.524350

可见,居民储蓄率受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影响最大,与经验相符,因此选定(1)为初始回归模型。

逐步回归:

通过Eviews软件,将回归结果在EXCEL中列出如表6所示。(表6)

当引入变量X2时,各系数的t检验通过,但是其方程的常数项C的值为-5.44423,由于定义中常数项B0的经济意义为必要的消费支出,即即使举债也要进行的消费额,例如大米、油、盐,所以常数项的值必须为正值。因此解释变量X2有误。

去掉X2,直接引入X3,得到回归方程:

Y=40.7414847949+0.0037990950×X1-109.587368639×X3

各系数符号符合经济意义,且t检验通过。确定回归模型为F(X1,X3)。

但是,对该回归方程进行D.W.检验,求得D.W.值=0.472311,大于0而小于DL=1.1。表明其存在正的自相关性。下面对于方程进行自相关性的修正。(表7)

得到修正后的确定的回归方程为:

Y=0.00379909505925×X1-109.587368639×X3+40.7414847949

(8.602061) (-2.848015) (2.472056)

R2=0.566650 F=8.499407 D.W.=0.472311

其中:Y代表城镇居民储蓄率;X1代表人均可支配收入;X3代表城镇居民基尼系数。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和回归模型的建立,我们可以发现,在不考虑其他条件和因素的前提下,城镇居民的储蓄率与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存在正相关关系,可支配收入增加一元,储蓄率上升大约0.17%,同样,储蓄率与利率和基尼系数同样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然而,通过模型的修正和优化,本文得出的最终回归方程中并没有包含最初的解释变量X2,说明存款利率对于储蓄率的影响并不显著或者相对于其他解释变量解释力度过低,被模型舍弃。

不可否认,仍然有许多的其他因素影响着储蓄率的变化,例如通货膨胀率、商品的价格指数等等,然而考虑到很多数据的不可得性,本文并没有对其进行讨论分析。就修正得到的最终模型可以看出,F检验所对应的P值为0.004360<0.01,通过了F检验,说明该回归模型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模型的线性关系显著成立。可以大致的认为,城镇居民的储蓄率与可支配收入和基尼系数的关系如结论方程所示。

基于上述模型问题的讨论,笔者对于城镇居民的储蓄提出两点建议:首先,一个国家的储蓄额反应的是国民对于国家发展的期望值,是国家进行投资发展的重要经济来源,所以应该通过宏观或者微观等经济手段,例如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加大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的力度,将国民储蓄率保持在一个良好的水平之下。其次,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市场经济的发达,过度的储蓄会降低市场购买,抑制商品经济的发展,国家应当通过调控手段,例如减小基尼系数,缩小贫富差距,刺激购买和消费,保证市场活力和经济流通速率,确保居民日常经济活动正常运行。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统计年鉴》2011期数据统计.中国人民银行官网.

[2]唐军.中国居民储蓄主要结构性问题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论文,2012.

篇(2)

中图分类号:F830.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6(9)-0026-06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显示,20世纪70年代至今我国国民储蓄率一直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且居民储蓄率仍处于上升趋势。2005年全球平均储蓄率为19.7%,我国储蓄率则高达51%。2014年12月,我国居民储蓄达到了49.9万亿元,人均储蓄超过3.5万元,为全球储蓄金额最多的国家。

同时,我国在2000年老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和劳动人口与老龄人口的赡养比分别达到7%和10:1,已进入老龄社会;2013年底我国老年人口已达到2.02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4.8%,据预测,约在2025年老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和劳动人口与老龄人口的赡养比将分别达到14%和5:1,进入深度老龄社会;约在2040年将分别达到21%和2:1,进入超级老龄社会。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优势,源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制度红利和人口结构变化特有的人口红利带来的高储蓄,以及高储蓄支撑下的高投资造就的经济高增长奇迹,形成了中国特有的“三高优势”。中国经济增长的优势并未消失,中国经济仍有较快增长的潜力。一是体制红利仍有潜力可挖掘,二是人口红利仍有从总量转向结构和质量的空间,三是中国经济的市场潜力巨大,四是目前还有相当部分的储蓄资源在闲置或低效使用的状态。

因此,我国的人口数量红利可能已经结束,已经出了“刘易斯拐点”。人口结构的变化将通过劳动力供应、储蓄和技术进步三条渠道对经济增长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研究人口结构变化对居民储蓄的影响,可以尽早掌握储蓄变化趋势及可能的影响,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依据。

本文在对刘易斯拐点和影响居民储蓄率的因素分析基础上,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在经济增长速度、人口年龄结构、宏观经济制度(养老保险制度)等影响因素基础上,结合刘易斯拐点理论,加入人口红利(农业从业人员数量大)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

二、文献综述及理论依据

(一)关于刘易斯拐点与人口红利

1.刘易斯拐点概念的提出

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w.Arthur Lewis)于1954年在题为《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中提出了“二元经济发展”模式。这个模式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劳动力无限供给阶段,此时劳动力过剩,工资取决于维持生活所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二是劳动力短缺阶段,此时传统农业部门中的剩余劳动力被现代工业部门吸收完毕,工资取决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由第一阶段转变到第二阶段,劳动力由剩余变槎倘保相应的劳动力供给曲线开始向上倾斜,劳动力工资水平也开始不断提高。经济学把联接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的交点称为“刘易斯转折点”。

1972年,刘易斯又发表了题为《对无限劳动力的反思》的论文。在这篇论文中,刘易斯提出了两个转折点的论述。当二元经济发展由第一阶段转变到第二阶段,劳动力由无限供给变为短缺,此时由于传统农业部门的压力,现代工业部门的工资开始上升,第一个转折点,即“刘易斯第一拐点”开始到来;在“刘易斯第一拐点”开始到来,二元经济发展到劳动力开始出现短缺的第二阶段后,随着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农业剩余进一步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进一步释放,现代工业部门的迅速发展足以超过人口的增长,该部门的工资最终将会上升。

当传统农业部门与现代工业部门的边际产品相等时,也就是说传统农业部门与现代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大体相当时,意味着一个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已经形成,整个经济――包括劳动力的配置――完全商品化了,经济发展将结束二元经济的劳动力剩余状态,开始转化为新古典学派所说的一元经济状态,此时,第二个转折点,即“刘易斯第二拐点”开始到来。关于我国刘易斯拐点的界定,据蔡P(2007)估计,我国大约在2009年达到“第一个刘易斯拐点”,在2015年达到“第二个刘易斯拐点”,日本学者田岛俊雄(2008)同意蔡P的“第一拐点”的判断,但其估计2013年左右达到“第二个刘易斯拐点”。

2.人口红利

与“刘易斯拐点”相对应的是“人口红利”,由于年轻人口数量增多形成的廉价劳动力,提供给经济发展相对便宜的要素价格。对于很多发展中国家而言,廉价劳动力是发展的一个重要要素,这一点,在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中也表现得较为明显。而“刘易斯拐点”与“人口红利”之间似乎有一种正相关的关系,前者的显现,往往是“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一个前兆。

3.人口红利与储蓄

人口结构影响储蓄率是人口转变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渠道,抚养负担低的人口结构通过提高储蓄率来促进经济增长。高路易(2005)用固定资产形成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计算得出,改革开放24年,我国人口红利期的储蓄率始终在30%以上。王德文等(2004)采用列夫模型进行研究,得出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上升将减少储蓄率,且结果均较显著。

(二)我国高储蓄率成因

目前对我国高储蓄率成因分析,除了从高经济增长率、高人口增长率外,学者们也从人均收入因素、收入分配因素、人口年龄结构、预防性储蓄动机和宏观经济政策等因素进行了分析。

经济增长速度。汪伟(2008)考虑到我国特殊的二元经济环境,利用1952-2006年省级动态面板样本数据,通过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了经济增长率、投资率和储蓄率之间的动态相关性。结果显示:经济增长率对储蓄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反向因果关系不成立。

目前对我国高储蓄率成因分析,除了从高经济增长率、高人口增长率外,学者们也从人均收入因素、收入分配因素、人口年龄结构、预防性储蓄动机和宏观经济政策等因素进行了分析。

人均收入因素。殷兴由、孙景德和张超群(2007)对1978年以来我国居民高储蓄率成因进行研究时,采用了宁波市400户家庭数据,在分析出居民不断上升主要原因的基础上,给出了量化比例。结果显示:不确定因子、制度因子与收入因子中,收入因子是影响居民总储蓄率上升的主要推动力。杭斌、郭香俊(2009)认为,收入不确定性是我国城镇居民高储蓄率现象的主要推动力。

收入分配因素。有些学者从我国总储蓄结构特征出发,运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国资金流量表进行分析。李扬、殷剑峰(2007),翁媛媛、饶文军、高汝熹(2010),徐忠、张雪春、丁志杰、唐天(2010)等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对储蓄率变化的原因分部门做了实证检验。一致认为,造成我国高储蓄率的两个重要原因是政府部门和企业部门储蓄的不断增加。汪伟、郭兴强(2011)认为,目标性储蓄可能是连接储蓄率与收入不平等之间的一个重要理论渠道,收入不平等和居民的目标性储蓄可能是造成我国居民高储蓄率的重要原因。

人口年龄结构。袁志刚、宋铮(2000)分析表明,人口老龄化会激励居民增加储蓄,我国居民高储蓄率的一个主要推动力可能是人口老龄化。郑长德(2007),钟水映、李魁(2009)基于生命周期理论,运用我国省级动态面板数据,对各地区人口转变及抚养负担变化对储蓄率的影响进行了估计,结果均认为少儿抚养比下降会导致居民储蓄率的上升。

宏观经济政策。何立进、封进、佐藤宏(2008)采用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城镇住户调查数据,基于生命周期模型分析了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对居民对家庭储蓄率的影响。养老金财富变化的外生性,可以作为财政因素来分析其对家庭储蓄率的影响。研究认为,养老金财富对于家庭储蓄率存在不同的替代性,但不同的家庭替代效应有明显差异。

以上研究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因素,大部分都是从单方面进行分析的,很少考虑综合因素,本文将在综合以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刘易斯拐点理论,加入劳动力变化因素,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一:人口抚养比上升会导致居民储蓄率上升。

假设二:农村劳动力比重减少将导致储蓄率上升。

三、人口结构效应的实证分析

(一)变量定义及来源

对于影响居民储蓄率的因素,本文结合以前研究以及数据的可得性,考虑了经济增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人口抚养比、农业就业人口比重、养老保险人口比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视为宏观经济因素,用GDP表示;养老保险人口比重视为宏观经济政策因素,用EI表示;抚养比视为人口年龄结构因素,用TR表示;农业就业人口比重视为劳动力结构变化(人口红利)因素,用RP表示;储蓄率用RS表示。数据均为年度数据,考虑到养老保险制度从1989年才开始,故样本数据区间为1989年到2014年共26个样本。居民储蓄率、抚养比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网站、农业就业人口比重、养老保险人口比重来源于“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

(二)模型的构建

理论和学者的研究均表明,人口结构变化会对居民储蓄率产生影响。这可以初步判断人口结构与居民储蓄率之间可能存在相关关系,但不能确定两者是否存在明确的关系,以及人口结构变化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程度如何。因此,建立以下计量模型进一步研究:

RS=C0+C1*GDP+C2*EI+C3*TR+C4*RP+et

其中,C0为常数项,et为随机误差项。

在建立上述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模型,是由Smis在1980年提出来的,目前各内部变量的冲击主要是采用VAR模型)分析人口结构变化对居民储蓄率的冲击影响,模型具体方法不再赘述。

(三)数据的检验及模型的建立

1.数据平稳性检验

本文以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在时间序列关系检验前,先要确定时序是否平稳。首先对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来判断序列的平稳性,本文采用ADF检验方法检验时间序列是否平稳,检验过程中采用SIC准则确定滞后项,结果见表1。其中,D表示变量的差分,ADF检测类别为(c,t,f),依次表示截距项、趋势项和滞后项。通过SCI准则为序列选取合理的滞后阶数进行单位根检验,可选用不带任何项、截距项和趋势项的方式进行选择。

ADF单位根检验结果表明,在5%的显著水平下,RS、GDP、RP、TR和EI都是不平稳的,RS、和GDP经过一阶差分后是平稳的,RP、TR和EI经过二阶差分后是平稳的。根据检验结果,数据不是同阶单整的,需要进行协整检验,检验显示可以建立RS、GDP、D(RP)、D(TR)、D(EI)的VAR模型。

2.VAR模型的建立及检验

通过平稳性检验,满足建VAR模型的必要条件。首先,需要确定滞后阶数,考虑到模型的解释能力和保证模型的解释能力,根据SIC准则,将VAR模型的滞后阶数选择为2阶。参数估计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的结果看,RS方程拟合优度较好,R-squared达到了0.933651,说明VAR模型估计效果较好。

为了更好的分析人口结构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以及影响的贡献度,需采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进行分析,这需要检验VAR模型的稳定性,图1表明VAR(2)模型的所有逆根都在单位内,说明VAR(2)模型是稳定的。

(四)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和检验可以得出本文构建的VAR模型是一个稳定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在此基础上可以使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模型中的变量居民储蓄率在受到其他变量残差冲击时的短期反应。脉冲响应结果见图2。

通过图2,我们可以看出经济增长、宏观经济制度、人口年龄结构和人口劳动力结构对居民储蓄率的冲击效果。从图2的脉冲响应函数的分析结果看,当经济增长率GDP产生一个正向冲击时,短期内会产生一个负向的反应,然后在第3期产生正向反应并在第4期达到最大后一直波动,到第12期基本产生负向影响并在第19期趋于稳定,说明经济增长率在中长期的影响还存在。当养老保险人口比重波动EI产生一个正向冲击时,短期内会产生一个正向冲击,到第10期转向负向影响并趋于平衡,说明养老保险人口比重波动DEI产生的影响主要是短期的。抚养比TR产生一个正向冲击后,在前8期为正向冲击,转为负向并在20期趋近于0,说明抚养比TR对储蓄率的冲击是短期的。农业从业人口比重波动DRP产生一个正向冲击时,短期内由负向到正向冲击波动,并在负向冲击逐渐平稳,但中长期影响较小。

(五)方差分解

榱烁好的分析经济增长、宏观经济制度、人口年龄结构和人口劳动力结构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程度,并区分影响居民储蓄率的短期、长期决定因素,本文在VAR(2)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方差分解方法分解出经济增长、宏观经济制度、人口年龄结构和人口劳动力结构的波动对居民储蓄率变化的贡献度,方差分析结果见图3。

从表3可以看出,居民储蓄率的变化主要受自身、宏观经济和人口结构变化的影响。自身影响在前3期仍然比较大,为58.1%,这说明居民储蓄率有惯性特征。同时,经济增长率对居储蓄率的影响一直很明显,并随着时间逐步增加,这说明居民储蓄率受经济增长率明显,并且随着时间推移会增加。养老保险人口比重虽然对储蓄率也有影响,但比重一直很小。抚养比对储蓄率的影响在第7期增大到最大后,贡献度在下降,这也说明了抚养比的影响是短期的。农村人口比重在初期对储蓄率的影响贡献度很小,但也有逐步增加的趋势,这说明劳动力结构的变化将长期影响储蓄率。

四、结果及建议

(一)经济增长对储蓄率的影响是明显的

从理论分析看,经济增长会增加财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储蓄,这与我们在VAR模型基础上的脉冲响应分析一致。实证分析表明,在短期内,人均GDP增长率与居民储蓄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但长期的关系是负相关,而且影响关系是长期的。这与以前研究结果有所不同,这可能与我国经济增长长期以来是投资带动,但部分投资是无效的,在一定程度上消耗储蓄资源。

(二)宏观经济因素和人口年龄结构因素的影响是短期的

从分析结果看,养老保险的人口比重和抚养比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在短期都是正向的,但有所不同。抚养比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明显要比养老保险的人口比重的影响大,这也是符合我国社会现实的,我国传统文化的“养儿防老”的观念根深蒂固,反而对社会养老不是很重视。而抚养比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是正向的,也与以前研究成果不一致,主要是因为居民在少儿抚养的观念改变,更注重教育投资,这需要进行储蓄,少儿抚养比在总抚养比例较大,从而出现在短期内对储蓄率的影响是正向的。

(三)农业劳动人口比重变化对储蓄率变动的冲击不容忽视

根据刘易斯拐点理论,劳动力剩余到劳动力短缺会导致工资上升。而我国农业从业人口比重一直在下降,随着我国劳动人口结构的变化,已经出现了部分地区和部门劳动力短缺,工资出现上涨。这与我们研究的农业人口比重对储蓄率变动的影响是负向的冲击基本一致,说明我国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导致工资上涨,从而引起储蓄率上升。

鉴于此,提出以下建议。一是要保持经济的合理增长速度。经济增长与储蓄率的关系是相互的。高储蓄率伴随着高投资率,对我国的经济增长贡献巨大,而经济的快速增长也推动了储蓄率的上升。在短期内,我国经济的增长动力很难改变,于此同时储蓄率上升也是必然的,要形成两者的良性互动,经济增长需要保持一个合理的速度,新常态下7%的增长率是合理的。二是通过新型城镇化促进农业人口的转移。我国新增就业人口减少的大趋势不可避免,于此同时,农业从业人口比重过高还将存在,这将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较大影响,需要通过产业升级、加快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等行业来吸纳大量农业就业人口的转移。新型城镇化将是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应加快新型城镇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和人口市民化。三是拓展投资渠道,促进储蓄分流。较高的储蓄率导致高投资率,影响消费;同时也导致我国银行等间接融资比例过高,金融风险集中到银行体系。因此,应通过金融市场、货币市场等多渠道创新,分流高储蓄,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冲.人口结构变动与农村居民消费――基于生命周期假说理论[J].农业技术经济,2011,(4):25-32。

[2]康建英.人口年龄结构对我国消费的影响[J].人口与经济,2009,(2):60-64。

[3]李文星,徐长生.中国人口变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J].人口科学,2008,(3):29-37。

[4]巩芳,陈宝新.中国居民消费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6,(3):61-69。

[5]汪伟.经济增长、人口结构变化与中国高储蓄[J].经济学,2009,(4):29-52。

The Analysis on the Effect of Change of Demographic Structure on the

Residents Savings Rate in China

――Based on the Theory of Lewis Turning Point

篇(3)

【关键词】消费;储蓄;馈赠性储蓄

1我国最终储蓄率的发展

第一阶段:上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我国的最终储蓄率稳步增长,在15年的时间内上涨了10个百分点。

第二阶段: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的最终储蓄率呈现下降的趋势,5年的时间内下降了3.6%。

第三阶段: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最终储蓄率又进一步抬头。

2前瞻型居民的储蓄行为

中国国内的居民可以分为两类:前瞻型居民和短视型居民。本文主要讨论前瞻型居民的储蓄行为。居民前瞻性储蓄大致可以分为三类:预防性储蓄、馈赠性储蓄和生命周期储蓄。各种类型的储蓄动机是不同的。因此与当期收入的关系也不相同。

2.1前瞻性储蓄中的预防性储蓄:预防性储蓄是用来预防未来的不确定性。导致预防性储蓄产生的因素分为两类,第一类:不确定性因素。在不确定因素下(比如,收入的不确定性)居民会直接增加储蓄,从而防止消费的剧烈波动所造成的效用下降。这种影响是直接的,居民受这种不确定性的影响直接调整储蓄。而在我国收入的不确定性不影响前瞻型居民的消费即不会引起预防性储蓄的产生。

第二类:保障性因素。在低保型因素下(比如,不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或者低收入的保障)前瞻型居民的消费会变得非常有耐心,会尽量的节省,从而减少当期的消费增加预防性储蓄。这种影响是间接的,保障因素通过影响居民的耐心,进而影响居民的储蓄。第二类因素其实质是一种与不确定性因素相对的变量。这类因素可以提高抗风险的能力。具体来讲:当期收入的总量(规模),各种社会保障制度(如:养老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等)。制度因素暂不讨论,当期收入规模对预防性储蓄的影响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当期收入的规模越大,其抗风险的能力就越强,进行预防性储蓄的动机就越弱,边际储蓄倾向就越小。因为收入波动对消费的影响小,会被收入的规模所抵消,不会存在消费的波动,从而就不需要大量的预防性储蓄来防止消费的波动。另一方面,当期收入的规模越小,其抗风险的能力就越弱,进行预防性储蓄的动机就越强,边际储蓄倾向就越大。因为收入波动对消费的影响大,而收入的的规模不能抵消这种影响,为了防止消费的波动,实现效用最大化,居民变得非常有耐心,从而减少当期消费,增加预防性储蓄来防止消费的波动。因此当期收入规模与预防性储蓄成反比。

2.2前瞻性储蓄中的馈赠性储蓄:馈赠性储蓄是赠送给他人(特别是子孙后代)的储蓄。决定馈赠性储蓄的因素包括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主观因素主要是居民的心理因素,包括个人对馈赠性储蓄的偏好,这暂不讨论。决定储蓄的客观因素有两个,收入的规模和收入分布。

收入规模和收入分布对馈赠性储蓄的影响:收入规模和馈赠性储蓄成正比,收入规模的增长会导致消费的增长,进而导致消费的边际效用的减少,因此收入规模的递增会导致消费边际效用的递减;馈赠性储蓄也会增加总的效用,并且随着收入规模的增加,馈赠性储蓄的边际效用会增加。当消费的边际效用低于馈赠性储蓄的边际效用时就会产生馈赠性储蓄。因此收入规模的增加会降低消费的边际效用,提高馈赠性储蓄的边际效用,从而产生馈赠性储蓄。收入分布对馈赠性储蓄的关系。在收入规模不变的情况下,收入的变动会影响馈赠性储蓄的变动。衡量收入分布的主要标准为基尼系数。收入的基尼系数越大,说明小部分的人占有了大量的当期收入,表现了社会的不公平程度。收入的分布越不平均,基尼系数就越大,小部分居名的收入规模比较庞大,因此会产生大量的馈赠性储蓄。因此基尼系数与馈赠性储蓄成正比。

2.3前瞻性储蓄中的生命周期储蓄:莫迪格利安尼、布伦博格假设消费者面对现在和今后一生总消费的效用函数。试图将自己一生的全部收入在消费和储蓄之间分配,从而达到效用最大化。消费者在决策过程中不仅会考虑当期收入,而且会考虑今后一生的收入。但是行为人却是一个短视的行为人。因为现实生活中收入是变动的,在适用性预期的框架下,前期的收入是预测未来收入的主要指标。因此消费会受到持久性收入的影响。而持久性收入又是当期收入和前期收入所决定。消费最终还是受当期收入的影响。但是无论消费是否受当期收入的影响,储蓄总是与当期收入相关。只有当消费受当期收入影响时,收入的变动会部分的转为储蓄,储蓄的增长就比较缓慢;当小费不受当期收入的影响时,收入的变动完全转化为储蓄,储蓄的增长就比较快。

3对我国近段最终储蓄率发展的解释

第一阶段:前瞻型居民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以后,收入规模的逐渐增强导致了预防性储蓄倾向增强、预防性储蓄快速增长。而且其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消费的增长速度,因此最终储蓄率在这一段时间内稳步增长

第二阶段:前瞻型居民的收入和预防性储蓄总量都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与此同时,馈赠性储蓄的边际储蓄倾向还不是很强,因此城镇中前瞻型居民的总储蓄倾向减弱。导致了最终储蓄率的下降。

第三阶段:由于馈赠性储蓄的边际储蓄倾向变大所导致的,馈赠性储蓄倾向的变大是由于城镇中前瞻型居民的收入规模进一步扩大、城镇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进一步加大而导致的。

4改进城镇居民储蓄行为的政策建议

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是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的主要保障。我国作为最具有发展前景的国家,其国内生产总值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将保持稳定、持续增长的趋势,因此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也会相应的的持续稳定增长。另外,从现阶段来看。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长率平均在11%左右,上下浮动没有超过2%,特别在最后两年基本保持在11%的水平上,因此从现阶段的收入数据和我国的基本经济形势两个方面来看,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会持续稳定增长,从而储蓄也会快速增长。中国储蓄的稳定增长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居民储蓄的稳定增长是中国经济保持高增长的资本来源。另一方面,中国储蓄的高速增长也给中国经济的短期增长带来了一定的不安因素。消费作为国内生产总值的重要部分,是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柱。然而消费偏低不仅会导致内需不足,而且会突显投资在经济中地位,进而增加经济的大幅波动。

篇(4)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15-0076-03

一、研究背景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国民收入不断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储蓄率也在不断提升,因此很多学者就影响我国城镇居民储蓄的原因做过很多研究,但是分析的差异很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确实在当今社会,经济所涉及的概念很广,任何一种理论或模型都会导致不同的看法和分析。目前较为普遍的观点是,储蓄水平主要受居民可支配收入、未来预期收入、通货膨胀率、储蓄利率、消费者支出、收入分配、居民贫富等情况影响。

例如,戴有根在论文《家庭储蓄影响因素分析》(1991)中阐述了影响家庭储蓄的主要因素,包括收入、价格、利率、社会消费风气、心理预期、金融资产规模和结构、个人及家庭的生命周期、商品生命周期、储蓄服务工作水平和储蓄所网点建设等九个方面。陆佳怡的论文《浅析影响我国居民储蓄的因素》(1991)指出,居民消费物价水平、收入水平、利率、证券市场对资金的吸纳程度等因素都会对居民的储蓄水平有一定的影响。胡瑶在《我国城镇居民储蓄影响因素分析》(2009)一文中认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率、一年期储蓄利率、通货膨胀率、城镇居民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等因素都会影响居民的储蓄状况。欧阳文辉和徐佼在《我国居民储蓄变动的影响因素及实证分析》(2008)中则详细分析了居民可支配收入、利率、通货膨胀和通货膨胀预期这几大因素对储蓄的影响程度。林薇在《我国城乡储蓄影响因素分析及政策建议》(2007)中,综合分析了名义利率、居民可支配收入、上期储蓄、通货膨胀、股票市值和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对当期储蓄的影响。

由此可见,影响居民储蓄的因素千变万化,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尤其是不同个体的生活环境,背景,经历,价值观念都会对其储蓄行为有所影响。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影响国内居民储蓄几个重要因素,并且较为客观地对这些因素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二、影响储蓄的变迁因素

目前人们普遍认为,居民储蓄水平很大程度上受到居民可支配收入、储蓄利率以及物价水平的影响,但是果真如此吗?下文将就这个几方面的问题进行具体探讨。

(一)居民可支配收入

居民可支配收入泛指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家庭可以用来自由支配的收入,是总收入中扣除应缴纳的所得税和个人交纳的各种社会保障支出以后的收入(不包括借贷收入)。可支配收入=实际收入一家庭副业生产支出一记账补贴一个人所得税。一般来说,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生活水平成正比,即人均可支配收入越高,生活水平则越高。根据1978年~1999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储蓄存款的数据调查,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居民储蓄的影响是一个重要因素,即,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居民的储蓄存款也在增加,这两者有着紧密联系,但是影响城镇居民储蓄行为还有一些无法预测的变迁因素。

(二)储蓄利率

利率变化直接影响到居民储蓄存款资金的增殖能力。一般来说,利率上升,居民的利息收入增多,储蓄存款就会随之增加,反之,利率降低,居民就会减少储蓄存款。因此,在理论上,居民储蓄存款的增长情况必然与利率存在着正相关关系。但是,很多学者认为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许多因素制约着居民的储蓄行为,储蓄存款增长率与实际利率是否还存在着正的相关关系,则有必要进行更多的实证分析。

根据古典经济理论(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的西方利率理论),利率的变动对储蓄影响是正向的、单一的;利率提高,人们增加存款;利率降低,减少存款。储蓄和投资都是利率的函数,利率的功能仅在于促使储蓄与投资达到均衡。储蓄由“时间偏好”等因素决定;投资则由资本边际生产率等决定,利率与货币因素无关,利率不受任何货币政策的影响。当利率降低时,预期回报率大于利率的可能性增大,所以投资需求也会不断增大,形成投资利率递减函数。只要货币利率与投资的预期回报率存在差异,资本就会在储蓄和投资两者之间发生移动。因此,在古典利率学派看来,货币政策是无效的。利率具有自动调节经济,使其达到均衡的作用:储蓄大于投资时,利率下降,人们自动减少储蓄,增加投资;储蓄少于投资时,利率上升,人们自动减少投资,增加储蓄。

然而,在当今社会现实生活中,利率对储蓄的影响是否如古典利率理论预测的一样是正相关呢?根据廖庆在《浅析我国利率变动对储蓄的影响》一文中的分析,1991年到1995年的利率对总储蓄额是正相关关系,而从1995年到2003年则是负相关关系。这说明,在中国利率与储蓄的关系并不是如古典经济理论认为的那样是正向的、单一的,而是不确定的。其原因是,1995年是我国利率对储蓄的影响由正变负的一年,原因在于1995年我国进行了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之前我国城镇居民的储蓄意识较弱,由于住房、医疗等都由国家负担,储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利息,因此,利率的变动对居民的储蓄有正的影响,利率的上升促使居民的储蓄增加。1995年以后,我国实行了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取消了福利分房,医疗制度也在改革,城镇居民不得不自己买房子、花钱看病,而这部分支出相对于收入而言,是相当大的一部分,收入风险增加和未来的收入不确定的增加导致居民的储蓄倾向增加。储蓄的目的是为了买房、养老、子女教育等,出于这种目的的储蓄,利率的降低并不能使其减少,因此,这一时期储蓄的利率与储蓄是具有负的相关性。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利率与储蓄并无直接的联系。

(三)物价水平

物价的变动,也即通货的变化,物价上涨也就意味着通货膨胀,会导致货币购买力逐渐下降,出现货币贬值;物价下跌则意味着通货紧缩,使货币购买力上升,即货币升值。由于现代银行制度在创造信用流通技术方面可以做到在数量上不受限制,因而商品价格脱离商品价值波动即物价总水平的波动的现象经常发生。那么对于储蓄而言,物价总水平上升,单位货币所代表的价值实体就会减少。假定利率水平不变,即储蓄者预期所得的利息报酬水平不变,则物价总水平上涨使储蓄者的实际利益减少。这种情况下居民储蓄倾向相对应的将会下降。

张文中在《物价、利率与储蓄增长》(1998)一文中利用全国零售物价指数和储蓄存款增长率作相关分析:1954-1978年相关系数为0.39,而1979-1987年则为0.56,即前者为显著负相关,而后者为显著正相关。1954-1978年间,全国零售物价指数上升,则储蓄存款增长率随之下降,而1978-1987年间,情况反了过来,当全国零售物价指数上升时,储蓄存款不但不下降,反而高增长。后者的正相关程度比前者的负相关程度还要高。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1979年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先后在农村、城市展开。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由此发生较大变化,居民货币收入迅猛增长,年均增长率达20%以上,收入增长率大大高于物价上涨指数。这一时期的特点是,物价指数高增长与储蓄存款高增长并存。储蓄存款高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物价上涨,即货币高增长的结果。而货币的高增长与居民名义收入高增长是同义的。从这个角度讲,将物价指数作为唯一的解释变量去阐释储蓄增长,是有缺点的。

实际上,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增长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的负相关程度在时间上愈往后愈高。其成因可能与居民的金融意识随市场开放程度愈高而愈强有关,也与愈来愈高的物价强刺激有关。改革开放前,国家对市场物价实行严格管制,居民消费后收入节余也很少,利息收入很少,物价对利息收入的影响也很小,改革开放后,居民收入迅速增加,消费后节余增加更快,加上利率提高以及物价上涨幅度提高,市场价格对利息实际收入的影响愈来愈大,居民金融意识也随之增强。于是产生了居民储蓄倾向对物价上涨率更加敏感的事实。

三、影响储蓄的其他主客观变迁因素

在实际生活中,个人储蓄必然还会受到主观经历与客观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是无法通过数据计算来分析的,需要我们来探讨。

(一)社会消费风气

社会消费风气是指在某一时段,某一居民群体对于消费偏好的行为。不同的消费风气必然会导致不同的储蓄情况。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崇尚节俭的社会风气将会让居民有更多的闲余资金,使储蓄增加;崇尚奢侈的社会风气则相反,致使居民储蓄减少。消费风气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例如,历史,文化,政策等因素都将影响某一居民群体的消费风气。比如中华民族素有节俭的美德,因而相对于生活在不同观念的国外居民而言,中国人民群众的储蓄水平较高。相反,如果社会消费风气超前,人们偏向于及时行乐,则会有很多人会选择贷款消费,这不仅会使个人储蓄下降,更会使负债上升。改革开放以来,外国消费风气逐渐传入国内,潜移默化地使沿海地区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变化,人们对高档奢侈品的追求有所提高,因而这一地区人们储蓄水平又有所下降。如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人均收入仅300美元的时候,彩电,冰箱等高档生活设备的普及率已经相当高了。这种超前消费现象也给消费需求的总量带来了很大压力,使得消费市场不断扩张,最终导致消费和需求都膨胀。

(二)未来预期

经济学的预期理论主要涉及人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理性对未来的有关经济变量做出判断,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决策。这种理论早期有两种:1)外推法预期,例如当物价逐年上涨4%、6%和9%时,人们就预期下一年物价还会上涨。上涨多少,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判断,如有人可能根据第二年比第一年上涨两个百分点和第三年比第二年上涨三个百分点的趋势,预期下一年会比第三年上涨四个百分点,即物价上涨13%,也可能有人根据第二年和第三年均分别上涨50%,于是预测下一年仍会上涨50%,即物价上涨13.5%。外推法基本是根据近期经验做出的。2)清应性预期,这种预期是指人们在对过去预期错误的检讨和在分析各种信息的基础上对未来做出预期。例如某人用同一种方法预期下一年的物价上涨率,但都预测错误,那么在下一次的预测中他就会摒弃过去失误的预测方法;又如,为了他自己的利益,他会收集有利于他判断形势发展趋势的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由于这种预期是有理性的,不仅仅是根据经验,所以又称理性预期。

把预期理论应用于分析我国影响储蓄的因素,我们可以获得充足的实证依据。以1988年为例。由于1986、1987两年全国零售物价比上年连续上涨8.8%和6.0%,根据简单外推,居民对1988年的价格发展趋势就不会乐观。当年第一季度,上海上调861种工业品价格,由此波及南京,4月份就发生了商品抢购风潮。面对群众心理预期的这种变动,当时决策者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相反,舆论宣传价格改革会进一步升级,结果导致居民对价格的心理预期进一步高涨,由此爆发了全国性的抢购风潮。抢购刺激价格上涨,价格上涨又反过来刺激抢购,由此形成恶性循环。1988年全国零售物价比上年上涨18.5%,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27.8%,双双为1951年以来最高峰。由于在高通货膨胀条件下居民消费倾向猛升,储蓄倾向自然下跌。1988年全国城乡储蓄存款增长率比上年猛降13.8个百分点,下跌幅度达37%。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居民心理预期变化所造成的。

(三)生命周期

个人及家庭的生命周期也对居民的储蓄有很大影响。一个人在孩童时期,只有消费,没有储蓄,完全由父母抚养;成年后,开始工作并开始积累储蓄,此时的储蓄水平由多种因素决定,如果膝下无子女,也不需要赡养父母,个人的收入将会用于日常消费和投资中,因而,储蓄水平会相对较高。如果大部分收入用于抚养子女和赡养父母,那投入储蓄的资金就会少许多。扩大到社会,如果一个社会正处于生育高峰期,那么儿童的比重较高,在保持社会消费水平不变的前提下,社会的储蓄水平将会降低。同样,在老龄化严重的社会当中,储蓄水平也会有相同的变化。此时,国家性的政策也会发生效用,如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等,也会起到影响储蓄水平的作用。

四、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和讨论我们得出,自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影响我国居民储蓄的因素是多重的、变化的,主要归纳如下:

(1)居民可支配收入对居民储蓄有着重要影响。储蓄增长的基本因素就是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水平提高,两者呈高度正相关关系;大部分居民的收入除了日常开销和投资以外,都以储蓄形式保留。

(2)储蓄利率的提高,必然会使我国居民的储蓄存款余额增加,但并不会造成居民储蓄水平急剧上涨。我国居民储蓄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医疗、养老、购房、子女教育做准备,而不是获取储蓄利息,因而利率变动对储蓄影响不大。

(3)物价水平与储蓄呈负相关关系。近年来,居民收入和物价都在上涨,居民的金融意识也在增强,因此居民的储蓄上涨率随着物价上涨率的变化而降低。

(4)地域性文化、历史、政策、价值观等对当地储蓄情况也有十分显著影响,包括社会风气、未来预期以及社会年龄结构等因素在内的主客观条件都会对储蓄水平产生影响。

由于我国现今的储蓄情况还有许多待改善的地方,以下是提出的几点具体建议:

(1)健全我国社会保障体制。我国居民储蓄率居高不下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我国社会保障体制不健全,致使很多居民需要通过储蓄来应对未来的突况,以备不时之需。社会保障体制的完善将会保证居民生活的安定,消除后顾之忧。

(2)保持适当的利率水平。虽然本文分析中阐明,利率对居民储蓄影响不大,但是利率的稳定有助于保持经济的平稳发展,利率的不断变化也必然会使居民产生经济动荡的幻觉,不利于经济发展。

篇(5)

国际经济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对出口产业的打击。由于我国出口产业劳动密集度高,这种打击对就业的影响很大。当前,虽然扩大内需的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带动效果已经显现,增长速度正在回升,但一方面,由于这种回升主要还是投资拉动的结果,增长的可持续性仍然是不确定的;另一方面,目前的增长对就业的带动仍然乏力。针对这种情况,需要采取具有长期效果的扩大内需政策和积极的扩大就业政策。在当前,就业目标应当优先于增长目标。并非有增长就有就业。宁要较低增长率情况下实实在在的就业增长,不要高增长低就业。

1 国际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影响将是长期的

2 扩大就业首先要给“规模以下”小企业充分的发展空间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从过去的0.4左右下降到0.1左右或以下。这固然有劳动力增长放慢的因素,但与增长模式的变化也是分不开的。在出口下降带来大量失业的情况下,扩大内需投资带动增长但不能显著带动就业就成为一个更加严重的问题。

但是长期以来,“规模以下”的小企业基本上不在各级政府的视野和关心范围之内。我国目前的统计系统只公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情况,其中的“小企业”数据,实际上只反映了小企业中规模较大的那一小部分。“规模以下”小企业不纳入正常统计范围,它们的经营状况怎样谁也不清楚,基本上处在自生自灭的状态。

尽管过去各级政府有若干鼓励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但实际从这些政策中受益的基本上是中型企业,而且往往是中型企业中规模较大的那一部分。小企业,特别是“规模以下”的小企业,则很少受益。它们在贷款融资方面,基本上不属于银行服务的对象;在其他方面,其面临的经营环境也远远比不上规模较大的企业。许多地方政府出于追求经济增长的政绩和扩大地方税收的考虑,往往倾向于给规模较大的企业在融资政策、土地供应、减轻企业额外负担、减少干预等方面“吃偏饭”,而“规模以下”的小企业通常是享受不到的。它们与较大型的企业往往不处在市场竞争的同一起跑线上,其发展空间受到了明显的挤压。

各级政府如果不能把关注焦点从大企业转向小企业,我国的就业问题很难真正解决,启动内需也很难持续。

3 扩大内需是长期任务

收入差距扩大,劳动报酬增长滞后于经济增长,这在过去一个短时期内并没有影响经济增长和就业,反而由于保持了低劳动力成本的优势,成为加快经济增长的一个因素。这也是一部分人反对改善社会福利和劳动保障的一个理由。但是从宏观经济和长期发展的角度看问题,我们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因为即便不从公平的角度考虑问题,没有劳动者收入伴随经济增长而相应增 长,经济就没有足够的需求支撑,增长就不可能长期持续。

4 扩大内需靠投资还是靠消费?

政府投资、扩张信贷和鼓励居民消费都可以拉动经济。短期内,因为消费不可能迅速启动,需要一定的投资拉动。信贷扩张带动的也是投资。但投资越多,生产能力扩张越快,就越要靠消费增长来吸收产能,否则就会导致供求失衡和更加严重的产能过剩、增长乏力。即便政府投资全部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而不用于生产性项目,也无法起到调整消费和储蓄结构失衡的作用;而大幅度放松信贷的结果,更会导致生产性投资迅速扩张。

在消费不足、储蓄过度的情况下,投资只会对经济增长产生短期的拉动效应。一旦扩大内需的投资结束了,产能过剩、需求不振的局面就可能再次出现,经济就有可能再次掉下来。现在的4万亿扩大内需计划中,投资占了一大半。十大产业振兴计划也主要是投资,而且事实上不可能不导致产能扩大。现在应当调整政策重点,从以投资为主的扩大内需,转移到调整结构、改善机制、启动国内消费正常增长的轨道上来。

5 启动消费增长靠什么?

导致消费不足的主要原因可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首先是长期以来在劳动力供应充裕的条件下,劳动力市场竞争抑制了低技术劳动者的工资水平上升,使普通劳动者的收入增长滞后于经济增长,导致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持续下降,非劳动收入比重上升,收入差距扩大,限制了可用于消费的居民收入增长。

其次,现行税收体系没有解决资源收益、垄断收益和国有企业利润的合理分配问题,国有企业不分红,资源产业不交资源税,助长了非劳动收入比重的上升和企业储蓄的上升。公共资金管理不当和流失更加剧了上述情况。

第三,长期以来各级政府过分追求高投资、高增长、高税利,使要素配置发生失衡,不利于小企业发展和就业增长,是导致收入差距扩大的一个原因。

第四,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扩大助长了居民储蓄率的上升,这是因为高收入居民储蓄率远远高于社会平均水平,在收入分配向高收入居民倾斜的情况下,居民储蓄率自然上升。

第五,社会保障缺失使老百姓不敢消费。医疗、教育、廉租房等公共服务不足,价格居高不下,超过了中低收入居民的承受能力,这些都导致了强制储蓄。有人说近些年居民储蓄率没有提高,这与数据失真有关。近些年高收入居民的收入大大低估了,他们的储蓄率也被低估了。

6 政策考虑

(1)我国现在的社保体系不但没有对城镇居民全覆盖,更由于地区分割,不利于农民工等流动人口的保障。建议加快推进基本社保的全国统筹和联网,尽快实现流动人口的异地接续。较发达地区可以搞附加保障。

(3)现在1.4亿农民工大部分把家留在农村,无法在城市安家,主要是住不起房,孩子上不起学。这不利于城市化和社会和谐稳定。建议将廉租房政策扩大到覆盖全体城市低收入居民和进城的农民工,让他们在城市能够安家,他们才能安下心来,也有利于启动消费。经济适用房、限价房实际上只补贴了少部分中等以上收入居民,造成分配不公平,建议将这部分资源全部转移到廉租房建设和维护上来。

篇(6)

一、金融体系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金融是经济增长的命脉,资金的融通和有效配置对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一个地区的金融体系又是制约其资金有效配置的关键。这里的金融体系,主要是指 金融机构 与金融工具的相对规模、经营特征和经营方式等。金融体系的运作主要是通过提高储蓄、投资总水平以及有效配置金 融资 源来促进经济增长。下面主要应用简单的内生增长模型来分析金融体系的运作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

假定在一个封闭的区域内, 人口 和劳动力规模是静态不变的,不存在技术进步;一定时期内投资的折旧率为δ。在这些假设条件下,总产出是总资本的一次线性函数:

Yt=αKt(1)

其中,α为资本的边际产出率。根据t+1时期的资本总额等于t时期的净投资减去折旧,则有:

变形后可得:

Kt+1/Kt=It/Kt+1-δ(3)

由于农村金融机构在动员储蓄并转化为投资的过程中会有一定的资金上存中央 银行 或以存贷利差等形式被银行吸收,这样1元的储蓄只能转换为小于1元的投资,假定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比率为θ,则有θSt=It,根据(1)和(3)式可以得出t+1时期的经济增长率:

gt+1=Yt+1/Yt-1=Kt+1/Kt-1=It/Kt-δ(4)

由于θSt=It,储蓄率s=St/Yt,则(4)式又可转化为:

gt+1=θSt/Kt-δ=AθSt/Yt-δ=α(sθ)-δ(5)

可见,经济增长率与资本的边际产出率α、储蓄率s和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比率θ密切相关,金融体系的运作正是通过影响这三个指标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作用的。

首先,金融体系的完善可以提高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比例θ,进而促进经济增长。在把储蓄转化为投资的过程中,金融机构要消耗一定资源以维持自身的运转并实现利润,从而使1元的储蓄在向实际投资转化的过程中总小于1元,差额部分以存贷利差的形式流向金融机构。金融体系的完善和健全就是通过改革金融机构的内部治理、促进金融体系内各主体的合作和有效竞争而提高其运营效率,从而提高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比例θ,促进经济增长率的上升。

第二,金融体系的改革有利于资本边际产出率α的提高从而促进经济增长。金融机构的资金融通功能就是把动员而来的储蓄资金,通过选择、比较和评估不同企业与项目的融资需求,将资金贷给那些信用好、项目投资回报率高、风险相对较小的企业,从而提高了资本的边际产出率α,达到了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

第三,金融体系的优化可以改变储蓄率s,促进经济增长。良好的金融体系不仅可以方便居民进行储蓄,而且可以通过 金融创新 改进的结构有利于提高居民储蓄的收益,增强居民储蓄的积极性,更好地动员储蓄,即提高储蓄率s,进而增加投资所需的金融资源。

二、我国现有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对地方经济增长的影响

作为农村经济发展中重要的资本要素配置制度的农村金融体系,其面临的一些问题及对其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一)政府政策性 金融 支持弱化

作为弱质产业的 农业 和弱势群体的 农村 中小企业、农户,对于国民 经济 的发展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其金融需求不能完全依靠 市场 来解决,理应受到国家政策性金融的扶持。但作为我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 银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基本上是一个粮棉油的收购银行,主要发放粮油贷款,业务和资金来源非常单一。而急需政策大力扶持的农业开发、农业技术进步及农村基础设施等“ 公共 物品”却得不到足够的政策性金融支持。也就是说信贷资金没有配置到 投资 产出率(α)较高的企业或项目上,进而导致农村经济的发展处于很低的状态。

(二)农业银行资金投放减少

农业银行受自身利益最大化驱使,其资金投放逐渐从以农业为主转向以城市 工商 业为主。资金的趋利性、信息不对称及无规模经济的客观现实使得农业银行不愿将资金投放到期限长、见效慢、风险高的农业项目,以及规模小、分散、缺少抵押担保的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上。现在,农业银行的农业贷款只占10%,从本质上讲它已经不是一个农业银行,其支农作用也越来越弱(θ减小),没有起到对农村经济发展应有的资金支持。

(三)农村信用合作社名不副实

合作制实际上是一种产权制度安排,而作为“支农”主力军的农村信用合作社自产生那一天起就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合作金融性质,在历次制度变迁中演化为政府部门或国家银行的附属机构,产权不明晰,缺乏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沉淀下了大量不良资产,“信用合作”有其名,无其实。其沉重的 历史 包袱和落后的 管理 技术使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比率(θ)较低,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四)邮政储蓄外流

邮政储蓄网络覆盖面很广,但对农村居民只存不贷,这只是大量资金源源不断地从农村涌向城市。全国邮政储蓄现在接近9 000亿,其中,65%来自县和县以下地区,乡镇及所辖农村占34%。转存人民银行零风险的高利差使邮政储蓄大肆揽存,使本已严重“贫血”的农村“雪上加霜”。农村储蓄无法顺畅地汇流向农村投资(θ),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五)活跃的民间金融活动被压制

由于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缺陷,已滞后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金融“空洞”,民间借贷应运而生。虽然目前只能以“灰色”或“黑色”的形式存在,表现却异常活跃;从1986年开始,农村民间借贷规模已经超过了正规信贷规模,而且每年以19%的速度增长,农户借款中民间借款所占的比例超过70%。但由于政府视其为非法金融活动,屡次取缔或禁止,使民间借贷风险大, 成本 高,无法形成气候。

三、完善农村金融体系以促进其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农村金融体系作为农村金融制度的基础结构,是农村经济增长的关键。要实现加快农民收入增长以及缩小农村与城镇差距的目标,离不开一个有效运转的农村金融体系。农村金融体系改革不能只从形式上小修小补,必须从促进经济发展的金融因素入手,建立一个更有效率和活力的农村金融体系。

第一,建立政策性金融的 财政 补偿机制,为农村经济提供更多政府层面的支持和保护。第二,完善邮政储蓄,建立农村资金回流制度,从而实现农村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和提高经济增长率。第三,大力发展农业 保险 ,分散目前由农村信用社独立承担的农业系统风险和 社会 成本,维护农村金融体系的稳定。第四,建立公平而完善的市场准入制度,引导民间金融规范化经营,使之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增长服务。

参考文献:

[2] 谭建学.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因素分析[J].西南金融,2005(12).

篇(7)

1、现状及问题

近年来,中国金融市场上一个引人注目、同时也是广受争议的一个现象,就是广义货币(M2)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值不断高攀,M2/GDP比率一直呈现上升趋势。从1978年的0.32增长到2005年的1.98,为世界之最。这样的增长态势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见下图1和图2.从下图来看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从九十年代初开始我国经济中广义货币增长超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以至于M2/GDP增加是一个长期现象。

从增量上看,改革开放以来,M2的年增长率几乎都高于GDP的年增长率,直到近年来才有所趋近(见下图),这表明长期积累带来的M2规模大于使得M2/GDP这一比例在近几年仍不会得到明显的改观。

通过分析研究,可以得出以下三个结论:第一,我国M2与GDP比率不断上升,说明我国经济货币化程度已进入较高级阶段。第二,我国M2与GDP的比率成为世界之最,并不说明我国经济货币化水平最高,这是我国金融体系还不完善的结果。我国银行业相对发达,而非银行金融业比较落后,社会货币收入过多地集中在银行,造成M2过度膨胀,而不能及时、合理地分流到证券市场、保险市场和社会保障系统,以促进货币供应量级次不断提升。第三,货币对经济的推动力呈弱化趋势。

2、M2与GDP高比率的原因分析

2.1经济的货币化

经济的货币化是指通过货币进行的经济活动比例的不断增加,而与传统的物物交换相联系的非货币化经济比例则不断下降。货币化的关键之处在于它会引起对货币的额外需求。改革开放以前,在广大农村地区,实物交易较为广泛地存在;其后,随着农村市场的开放,改革向城市和国有企业推进,商品交易领域的扩展和交易媒介货币化程度加深,对货币需求也迅速增加。有学者估计,在我国改革初期,为了满足经济货币化对货币的需求,每年需要增加货币供给6%-8%.居民储蓄行为的增加,从而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发展中国家由于货币进程较低,所以其M2/GDP增长速度较快。中国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M2/GDP有不断上升的趋势,但是国内学者一般公认到1993年,中国的货币化已经差不多,因此可以推断中国M2/GDP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2.2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和居民储蓄的高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民收入宏观分配格局明显向居民倾向,个人最终所得占GDP的比重上升。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远高于同期的经济增长速度;再加上储蓄存款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居民首选的金融资产形式,所以从1978年以来我国的国民储蓄率一直保持稳定的增长,使得居民储蓄迅速增长。因为高的储蓄率会导致储蓄存款余额和准货币总额增加,从而使得M2增加,成为推动M2/GDP上升的主要动力。

2.3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

在中国货币流通速度不是一个常数,由于经济的货币化以及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较高等原因,在改革开放后的20年中迅速下降。在货币流动性下降的情况下,要维持正常的经济增长,货币存量就必须相应的扩张,从而导致M2/GDP的居高不下。由于银行体制、金融市场不发达等各种原因,我国的货币流通速度在改革的20年中迅速地下降,由1978年的3.13骤降到2002年的0.55.

2.4以银行为主导的融资模式以及金融工具的单一

当前,尽管我国债券市场及股票市场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但仍然比较滞后。公司债券市场不发达,商业票据市场不发达,企业融资主要靠银行。导致我国直接融资所占比重仍然较小,企业融资过多的依赖于以银行信贷为主的间接融资。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及倒闭机制的影响,银行体系只能被动供给货币以满足社会对资金的需求,广义货币M2不断膨胀,由此导致M2/GDP居高不下。

另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的收入普遍有大幅度地增加,但居民的投资渠道却相对匮乏,居民缺乏多样性的投资渠道,再加上国人具有高储蓄的偏好,及银行存款的高安全性,使得居民储蓄余额长期增长。从而导致M2/GDP越来越高。

2.5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低下

金融配置效率的不足必然表现为同等的GDP增长需要更多的货币供给来推动,致货币化比率的畸高。就其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两点:一是金融资源对国有经济的过度倾斜以及对非国有经济投入的相对不足;二是占有大量金融资源的国有经济的效率却又相对不足。对于我国,银行主导型的融资结构决定了金融资源的配置主要是通过银行进行的。由于传统和体制上的原因,我国的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融资服务对象仍主要面向国有经济,以致国有经济一直是宝贵信贷资源的主要占有者;在直接融资领域,国有经济也是股票市场和企业债券市场的融资主体,非国有经济总体上仍然较难通过直接融资方式获取大量金融资源。这种金融资源过于向国有经济倾斜的现实无法与我国当前经济结构的变化相称。与此同时,大量向国有经济倾斜的金融资源,却由于国有经济的预算软约束和整体效益的不足而形成大量无法回收的贷款。在这种局面下,为了给经济运行提供宽松的货币环境,保证经济的持续增长,又必须不断提供新的信贷,导致M2的膨胀,并自然表现为高的M2/GDP比率,而从中反映出的却是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不足。

2.6积极的财政政策

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下国债的大量增发,即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使得大量增发国债,当居民认购国债时意味着M2准货币的减少,但是当政府用出售国债的钱全部用于投资和购买时,通常会形成M1增加,同时由于政府投资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这时M2的供给规模恢复原来的水平并且继续递增。导致M2大幅增加并且超过了GDP的增长速度,从而使得金融深化指标持续走高。所以,我国金融深化指标M2/GDP走高并不代表我国金融发展的结果,而是我国特定的财政政策制度。

2.7迅猛增长的外汇储备

近几年来我国外汇储备的迅猛增长(见下图,数据来源于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也是导致货币化比率上升的重要因素。根据货币经济理论,一国的货币供给M是国内信贷D与外汇储备F之和,即:在当前信贷投放增长相对减缓而外汇储备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下,外汇占款已经成为了我国投放基础货币的主要方式。

我国外汇储备超常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国际收支的双顺差,但在双顺差中,资本账户顺差占据主导地位。这说明我国外汇储备大幅度增加除了来自进出口贸易增长外,更多的应归因于利用外资和国际投机资本大规模进出所带来的资本项目净流入,特别是国际游资对人民币升值的强烈预期而大量流入。很明显,现阶段央行在外汇市场被动地购买外汇储备已成了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灵活性面临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挑战。这种被动的基础货币投放方式所带来的问题是,有外汇收入的企业因为结汇而具有较为充裕的资金,这些资金除部分进入生产流通环节外,其余则成为了银行资金流并大量地反映为银行存款,从而导致货币化比率的进一步上升。

3、总结

总之,造成我国货币化比率畸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更无法从我国较高的货币化比率中得出我国的金融深化程度已经处于较高水平的结论,相反这种高货币化现象却说明我国金融发展中存在着深层次的问题。不可否认,在我国M2/GDP比率不断攀升并居高不下的这些年,也恰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年份。但从长远来看,其中所反映的金融结构失衡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较低等问题必然会成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羁绊;并且,这种依靠增发货币维系粗放型金融资源配置的模式终究是非良性的,必然会造成风险向银行体系的过度集中并极易酿成通货膨胀,不利于宏观金融的稳健运行与经济的稳定增长。探寻中国高货币化现象之谜,并深究出其内在的原因,对我国的金融发展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新晨论文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M2/GDP一直呈现上升趋势。从1978年的0.32增长到2005年的1.98,这样的增长态势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对于M2/GDP比率居高不下的原因,经济学家从各种角度给出了自己的解释。通过分析发现,是我国的经济的货币化、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金融机构结构不合理、社会收入分配不均、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等迫使人们偏好储蓄,而且储蓄资金主要集中在银行业机构、迅猛增长的外汇储备等原因导致M2与GDP比率偏高。而且,中国的高货币化现象在一段时间内还将继续持续。

关键词:高货币化;M2/GDP;原因分析

参考文献[1]欧阳珍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M2/GDP比例研究[D].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2]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课题组。我国M2与GDP比率畸高及货币推动力弱化问题分析[J].中国金融,2005,(17):4547.

[3]魏永芬。关于我国M2与GDP的比例的研究[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4]林梅华,张苗苗。我国M2/GDP过高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6,(4)。

[5]宋红鑫。从财政政策角度看我国金融深化指标M2/GDP偏高原因[J].海南金融,2007,(10)。

篇(8)

中图分类号:F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1015702

1 现状及问题

近年来,中国金融市场上一个引人注目、同时也是广受争议的一个现象,就是广义货币(M2)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值不断高攀,M2/GDP比率一直呈现上升趋势。从1978年的0.32增长到2005年的1.98,为世界之最。这样的增长态势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见下图1和图1.2。从下图来看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从九十年代初开始我国经济中广义货币增长超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以至于 M2/GDP 增加是一个长期现象。

从增量上看,改革开放以来,M2 的年增长率几乎都高于 GDP 的年增长率,直到近年来才有所趋近(见下图 ),这表明长期积累带来的 M2规模大于使得 M2/GDP这一比例在近几年仍不会得到明显的改观。

通过分析研究,可以得出以下三个结论:第一,我国M2与GDP比率不断上升,说明我国经济货币化程度已进入较高级阶段。第二,我国 M2 与 GDP 的比率成为世界之最,并不说明我国经济货币化水平最高,这是我国金融体系还不完善的结果。我国银行业相对发达,而非银行金融业比较落后,社会货币收入过多地集中在银行,造成 M2过度膨胀,而不能及时、合理地分流到证券市场、保险市场和社会保障系统,以促进货币供应量级次不断提升。第三,货币对经济的推动力呈弱化趋势。

2 M2与GDP高比率的原因分析

2.1 经济的货币化

经济的货币化是指通过货币进行的经济活动比例的不断增加,而与传统的物物交换相联系的非货币化经济比例则不断下降。货币化的关键之处在于它会引起对货币的额外需求。改革开放以前,在广大农村地区,实物交易较为广泛地存在;其后,随着农村市场的开放,改革向城市和国有企业推进,商品交易领域的扩展和交易媒介货币化程度加深,对货币需求也迅速增加。有学者估计,在我国改革初期,为了满足经济货币化对货币的需求,每年需要增加货币供给6%-8%。居民储蓄行为的增加,从而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发展中国家由于货币进程较低,所以其M2/GDP增长速度较快。中国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M2/GDP有不断上升的趋势,但是国内学者一般公认到1993年,中国的货币化已经差不多,因此可以推断中国M2/GDP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2.2 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和居民储蓄的高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民收入宏观分配格局明显向居民倾向,个人最终所得占GDP的比重上升。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远高于同期的经济增长速度;再加上储蓄存款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居民首选的金融资产形式,所以从1978年以来我国的国民储蓄率一直保持稳定的增长,使得居民储蓄迅速增长。因为高的储蓄率会导致储蓄存款余额和准货币总额增加,从而使得M2增加,成为推动M2/GDP上升的主要动力。

2.3 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

在中国货币流通速度不是一个常数,由于经济的货币化以及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较高等原因,在改革开放后的20年中迅速下降。在货币流动性下降的情况下,要维持正常的经济增长,货币存量就必须相应的扩张,从而导致M2/GDP的居高不下。由于银行体制、金融市场不发达等各种原因,我国的货币流通速度在改革的20年中迅速地下降,由1978年的3.13骤降到2002年的0.55。

2.4 以银行为主导的融资模式以及金融工具的单一

当前,尽管我国债券市场及股票市场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但仍然比较滞后。公司债券市场不发达,商业票据市场不发达,企业融资主要靠银行。导致我国直接融资所占比重仍然较小,企业融资过多的依赖于以银行信贷为主的间接融资。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及倒闭机制的影响,银行体系只能被动供给货币以满足社会对资金的需求,广义货币M2不断膨胀,由此导致M2/GDP居高不下。

另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的收入普遍有大幅度地增加,但居民的投资渠道却相对匮乏,居民缺乏多样性的投资渠道,再加上国人具有高储蓄的偏好,及银行存款的高安全性,使得居民储蓄余额长期增长。从而导致M2/GDP越来越高。

2.5 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低下

金融配置效率的不足必然表现为同等的GDP增长需要更多的货币供给来推动,致货币化比率的畸高。就其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两点:一是金融资源对国有经济的过度倾斜以及对非国有经济投入的相对不足;二是占有大量金融资源的国有经济的效率却又相对不足。对于我国,银行主导型的融资结构决定了金融资源的配置主要是通过银行进行的。由于传统和体制上的原因,我国的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融资服务对象仍主要面向国有经济,以致国有经济一直是宝贵信贷资源的主要占有者;在直接融资领域,国有经济也是股票市场和企业债券市场的融资主体,非国有经济总体上仍然较难通过直接融资方式获取大量金融资源。这种金融资源过于向国有经济倾斜的现实无法与我国当前经济结构的变化相称。与此同时,大量向国有经济倾斜的金融资源,却由于国有经济的预算软约束和整体效益的不足而形成大量无法回收的贷款。在这种局面下,为了给经济运行提供宽松的货币环境,保证经济的持续增长,又必须不断提供新的信贷,导致M2的膨胀,并自然表现为高的M2/GDP比率,而从中反映出的却是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不足。

2.6 积极的财政政策

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下国债的大量增发,即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使得大量增发国债,当居民认购国债时意味着M2准货币的减少,但是当政府用出售国债的钱全部用于投资和购买时,通常会形成M1增加,同时由于政府投资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这时M2的供给规模恢复原来的水平并且继续递增。导致M2大幅增加并且超过了GDP的增长速度,从而使得金融深化指标持续走高。所以,我国金融深化指标 M2/GDP走高并不代表我国金融发展的结果,而是我国特定的财政政策制度。

2.7 迅猛增长的外汇储备

近几年来我国外汇储备的迅猛增长(见下图,数据来源于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也是导致货币化比率上升的重要因素。根据货币经济理论,一国的货币供给M是国内信贷D与外汇储备F之和,即:在当前信贷投放增长相对减缓而外汇储备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下,外汇占款已经成为了我国投放基础货币的主要方式。

我国外汇储备超常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国际收支的双顺差,但在双顺差中,资本账户顺差占据主导地位。这说明我国外汇储备大幅度增加除了来自进出口贸易增长外,更多的应归因于利用外资和国际投机资本大规模进出所带来的资本项目净流入,特别是国际游资对人民币升值的强烈预期而大量流入。很明显,现阶段央行在外汇市场被动地购买外汇储备已成了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灵活性面临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挑战。这种被动的基础货币投放方式所带来的问题是,有外汇收入的企业因为结汇而具有较为充裕的资金,这些资金除部分进入生产流通环节外,其余则成为了银行资金流并大量地反映为银行存款,从而导致货币化比率的进一步上升。

3 总结

总之,造成我国货币化比率畸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更无法从我国较高的货币化比率中得出我国的金融深化程度已经处于较高水平的结论,相反这种高货币化现象却说明我国金融发展中存在着深层次的问题。不可否认,在我国M2/GDP比率不断攀升并居高不下的这些年,也恰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年份。但从长远来看,其中所反映的金融结构失衡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较低等问题必然会成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羁绊;并且,这种依靠增发货币维系粗放型金融资源配置的模式终究是非良性的,必然会造成风险向银行体系的过度集中并极易酿成通货膨胀,不利于宏观金融的稳健运行与经济的稳定增长。探寻中国高货币化现象之谜,并深究出其内在的原因,对我国的金融发展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欧阳珍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M2/GDP比例研究[D].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2]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课题组.我国M2与GDP比率畸高及货币推动力弱化问题分析[J].中国金融,2005,(17):4547.

[3]魏永芬.关于我国M2与GDP的比例的研究[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4]林梅华,张苗苗.我国 M2/GDP 过高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6,(4).

[5]宋红鑫.从财政政策角度看我国金融深化指标M2/GDP偏高原因[J].海南金融,2007,(10).

篇(9)

我国实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GDP取得高速增长,人均收入和国民储蓄总量不断增加,与经济高速增长形成鲜明反差的是,我国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即居民消费率却呈长期下降趋势。特别是在2000年之后伴随着我国进入中等收入水平国家,居民消费率却以年均1.4%加速下降。过低的消费率反映了我国经济增长结构失衡的问题,受到经济学家越来越多的关注。学者对我国居民消费率较低的原因分析有以下几个方面:由于收入分配不公平导致过大的收入差距,经济体制改革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增强导致收入中预防性储蓄动机加强等。除此之外,我国居民消费率还会受到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影响,不同年龄阶段人口的消费倾向和消费能力是不同的,变化的人口年龄结构不论对家庭消费还是整个国民经济中消费所占比例都会有影响。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趋势

本文以抚养比作为反映人口年龄结构的主要指标。包括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和总抚养比。少儿抚养比指0-14岁的少儿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的百分比,老年抚养比是指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的百分比,少年抚养比加上老年抚养比就是总抚养比,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年龄人口需要负担的人口数量。如表1所示,从上世纪70年代后期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我国少儿抚养比明显减小,老年抚养比逐渐缓慢增加,总抚养比呈现下降趋势。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开始,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结构。2013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0243万人,占总人口的14.9%,65周岁及以上人口13161万人,占总人口的9.7%,到2017年,将超过10%。2030年到2050年是中国人口老龄化最严峻的时期。预计到2050年,中国老龄人口将达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影响居民消费的作用机制

消费率是居民消费绝对数量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因此分析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消费率的影响的时候要考虑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微观角度主要体现在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微观经济主体消费行为即消费倾向的影响上;宏观角度主要体现在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如何影响国民总产出和国民总储蓄率上。

(一)少儿抚养比下降对我国居民消费影响

低出生率引起了我国少儿抚养比迅速下降。少子女化对中国家庭储蓄会带来影响。首先,中国家庭一直有养儿防老的观念,家庭储蓄和子女数量可以看做是养老两种形式。在高出生率下,父母对养老保障预期乐观,就会减少储蓄增加当前消费。当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或者没有孩子的时候,父母的养老预期会变得不明确,六普显示我国的总和生育率只有1.18。很多父母在40岁左右或就开始增加养老储蓄,养老储蓄上升消费率就会降低。同时,在家庭中子女数量和质量存在替代关系,低少儿抚养比的情况下父母会增加对子女的人力资本投入,尤其是营养、教育方面的支出。但是在受教育年限普遍延长的情况下,子女抚育消费(如接受高等教育、结婚买房、成家立业、出国深造)的高峰期实际上发生了后移(18-28岁)。适应子女消费变化趋势,家庭在资源的即期消费与远期消费选择上倾向于远期消费。而远期消费的即期行为就是增加当前储蓄。在现实中的表现是,为了孩子的长远发展,大多数家庭勤俭节约。从以上两个方面来说,少儿抚养比的上升会增加储蓄,减少居民消费。

(二)老年抚养比上升对消费的影响

根据生命周期理论,对一国来说,如果一个国家老年人口的比重上升,可以预期该国消费率会提高。老年抚养比上升预示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但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并没有导致我国居民消费率上升。从微观家庭角度分析,中国老年人的退休后收入与消费行为与西方人有所不同,很多中国老年人会在退休前积攒足够的养老金,并且大部分老年人退休后不会选择出国旅游休闲度假的高消费生活方式,他们会省吃俭用减少开支,仅仅依靠微薄的退休金就可以度日,储蓄率下降不会很快。另外一方面,中国人有强烈的遗赠动机传统,遗赠储蓄动机会影响居民的消费和储蓄决策。有研究证明收入分配越不均衡,财富越向少数人集中,整个社会的遗赠储蓄倾向就越高,储蓄率也就越高。我国自1986年以后基尼系数加速增长,目前已经超过0.47。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加速导致整个社会的遗赠储蓄增加,引起总消费不振。

(三)总抚养比下降对消费率的影响

总抚养比下降意味着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增加。从宏观来讲,一方面劳动供给的增加会降低实际工资率导致居民消费水平的下降。另一方面,按照新经济增长理论,当劳动年龄人口增加时,人均资本存量下降,产出减少,会降低居民长期消费;但是总抚养比的下降会抵消因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上升对人均资本存量的稀释作用。如果将总抚养比下降所形成的剩余产出用于弥补资本存量的不足,此时社会人均资本存量并不一定会稀释。在我国的情况是人均资本存量较为稀缺,总抚养比下降使储蓄率上升,消费率下降。

综上所述,从长期来看,老年抚养比上升和少儿抚养比下降会降低我国居民当前消费率,我国目前处于人口年龄结构较优时期,总抚养比达到最低点,人口老龄化趋势初现,出现储蓄率的上升和消费率的下降。在一段时间内这种状况不会有较大改善。

人口年龄结构对居民消费率影响的实证研究

本文运用协整技术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两种计量分析方法,利用中国1978-2011年人口年龄结构变量和居民消费率的时间序列数据,对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与居民消费率的长期关系进行回归研究。本节将利用协整理论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人口年龄结构和居民消费率之间的长期关系进行分析。假设回归方程为:CONS= +1YD+2OD+ε。

CONS:居民消费率,是居民消费总额与GDP比值。YD:少儿抚养比,即0-14岁少儿人口数与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OD: 老年抚养比,即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与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选取1978-2011年间我国居民消费率和人口抚养比的时间序列数据来进行分析,样本期为32年。居民消费率数据和人口抚养比数据分别取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和历年人口统计年鉴,并通过计算整理。

(一)协整分析

平稳性检验。由于本文所涉及的时间变量有可能是非平稳的,若不加检验地进行回归分析,有可能出现谬误回归。本文采取ADF检验方法来判断数据的平稳性。其检验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这些变量在5%的显著水平上都是非平稳变量,而其一阶差分后的ADF值小于5%水平的临界值,说明一阶差分后的数据都是稳定的I(1)时间序列,因而可以进一步对各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进行检验。

协整检验。通过上面的平稳性检验,我们得知各序列之间可能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约翰森检验结果见表3。协整回归结果:在95%的置信水平下拒绝无协整的假设,CONS、YD和OD三个变量之间存在一个协整关系,即居民消费率与人口年龄结构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对它们的回归不是虚假回归。通过协整回归结果如下:CONS =62.38+0.11*YD-2.35*OD。

回归方程表明:少儿抚养比对居民消费有促进作用,但是促进作用并不明显,少儿抚养比每下降1%,居民消费就会减少1.1%。老年抚养比对居民消费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老年抚养比每上升1%,居民消费率就会下降2.35%。处于少儿阶段的居民消费倾向要高于其储蓄能力,处于老年阶段的居民消费倾向要低于其储蓄能力,并且相比较而言,老年抚养比对居民消费率的抑制作用要大于少儿抚养比对居民消费率的提升作用。

(二)因果检验

对各变量的因果关系检验如表4、表5所示。

从表4和表5可以看出,在5%显著性水平下,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对居民消费率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即解释变量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是造成消费增长的原因,居民消费率、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并且老年抚养比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更大。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继续,消费率在一段时期不会明显上升。

结论和建议

本文主要探讨抚养比的变化对我国居民消费率的影响,利用协整回归的方法对1978-2011年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少儿抚养系数对居民消费具有弱显著的正影响,而老年抚养系数对居民消费率有中等显著的负影响,与生命周期理论的结论相反。生命周期理论是建立在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基础之上的,在这些国家完善的社会养老制度已经取代了传统的家庭养老制度,因此储蓄用于老年消费是平滑一生消费的惟一途径。而我国的老龄化背景是家庭的养老功能弱化,完善的养老保障模式还没有建立,再加上改革、通胀等预期,老龄化强化了居民的预防性储蓄的增加。

完善我国经济增长模式就应该适当提高居民消费率。从上述结论可知,提高国内需求水平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以此改变消费预期减少居民预防性储蓄。此外,还应进一步调整消费结构,积极发展老年产业和老年消费场。最后鉴于边际消费递减规律和我国独特而强烈的遗赠动机,还应该改善收入分配不平等的程度。

参考文献:

1.姜向群.中国人口老龄化和老龄事业发展报告[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2.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国家统计局,http:///tjsj/

3.李魁,钟水映.劳动力抚养负担与居民消费率―基于人口红利期的动态面板实证研究[J].经济评论,2010(6)

4.贺菊煌.个人生命分为三期的世代交叠模型[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4)

5.苏基溶,廖进中.中国城镇居民储蓄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三类储蓄动机的实证分析[J] 经济评论,2010(9)

篇(10)

我国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证券市场指数不断创历史新高,其繁荣景象让人感到震惊和茫然仿佛市场有用不完的钱——这其实是资金的流动性在追逐资产的价格,催生了供不应求的场面何为流动性?如何应对﹑治理流动性?对此谈些笔者的浅见

一、如何认识资金的流动性

何谓流动性?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指出,人们相对于其他资产,对货币有偏好,形成了货币的流动性

资金流动性,它是一个国家乃至每个企业经济活动的血液充裕的资金流动能够满足人民生活富足的需要,能够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经济运行中的经济效率但是,流动性一旦超过经济所希望的标准,会给经济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我们可以从其内涵来解释流动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第一种解释,资金流动性是实际货币存量高于均衡水平的情形这种流动性如果存在过剩,其潜在危害是可能导致通货膨胀第二种解释,是准货币的持续增加这种解释认为,准货币的持续增加,表明现实的货币供给已经超过了实体经济需求,这些“剩余的流动性”就转化为暂时不准备投入使用的定期存款,或被投入到股票等非实体经济领域,其潜在危害是可能导致泡沫经济第三种解释,是指企业通过银行贷款票据贴现短期融资券股市和企业债等方式所能获得资金的状况如果企业取得资金的环境过于宽松,那么就存在流动性过剩这种流动性过剩的潜在危害首先是可能带来经济过热,而后则可能因产出过剩而使经济陷入通缩第四种解释,是指金融机构存贷差的持续扩大和存贷比的持续走低这种情况下流动性过剩的危害是给商业银行的盈利状况造成很大压力第五种解释,是指银行间市场资金面的宽松银行间市场利率往往被视为流动性是否过剩的关键表征

从上述的解释中,我们看到资金流动性具有两面性:对经济虽有积极的作用,但消极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正确认识并合理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是我们必须认真应对的

二、资金流动性现状分析

流动性过剩最直接的表现是房地产和股市各地的房价自2005年下半年起一路走高,个别竟疯长一倍,严重影响了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合理预期过去一年,股市的价格也不断攀升,上证指数屡创新高其原因就是资金流动性增加,催生了资产价格的膨胀,使经济陷入了被动的局面产生流动性过剩的原因主要可归结为以下三点:

1.外部金融冲击考验着我国金融系统的正常运行

经济学家左晓蕾指出:“由于国内各界都形成人民币每年升值5%的预期,所以进来的资金固定了风险”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引来各方游资纷纷进驻国内市场,以待时机进行炒作

有同样效果的还有中国的股票市场,百分之百利得使更多的热钱游资进入国内市场进行投机和套利中国目前已有8万亿元的外汇存款,而央行票据冲销了的比重只有1/4另外,外贸持续顺差,幅度不断扩大2006年,中国实现贸易顺差1775亿美元其中,外贸出口较上年同期增长27.2%贸易顺差带来的是外汇储备的增加,这使人民币的升值预期继续加强

我国的金融体系正受到来自外界前所未有的冲击,如何正确的解决,使它不进一步扩大为危机,是我们此刻必须思考的问题

2.金融机构面临外忧内患

目前,各大国有银行通过在资本市场上市,获得大量直接融资再加上各类存款,金融机构具备了大量资金,但运用资金进行盈利的方法却十分的单一,主要渠道依然是贷款在渠道单一,银行又有要求盈利的经营压力的情况下,扩大贷款就成了不可避免的事情了2006年金融机构信贷新增3.18万亿元,超出既定计划的27%但银行的超额贷款是在要求盈利的压力下进行扩张,真正安全可回收的贷款却难以保证且大量资金涌入房地产股市等被严重高估的市场,造成这些市场的价格继续走高,导致货币市场利率与银行存款利率的倒挂,使银行经营成本增加银行资金流动性问题,已经成了我们整个金融系统里最脆弱的一环

3.高储蓄率使资金流动性过剩更加严重

我国的储蓄率一直都维持较高水平,而较高的储蓄率意味着较多的国民收入用于投资,则储蓄转化为商品劳务形式通过经常项目流出本国,形成经常项目的顺差而现状是居民储蓄﹑企业的储蓄率增长速度已经放缓,让储蓄率高居不下的是政府储蓄,其中,财政存款和机关团体存款,增速分别高达39.45%和27.79%,远高于全部存款平均增速17.11%政府储蓄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政府投资的增长带动储蓄的需要,另外,在收入分配中对政府的倾斜使政府储蓄的增加速度快速上升对政府储蓄问题解决的同时也关系着其他两个问题的解决:储蓄的增加使银行陷入信贷进退两难的处境;储蓄的增加使经常项目顺差增加,本币有升值预期,更多游资将进入所以,解决政府储蓄问题,是解决资金流动性问题的源头所在

三、破解资金流动性的政策措施

解决流动性最大的问题不是方法选择少,而是难于找到真正能切实解决问题的方法笔者认为,必须解决以下问题:

1.改变收入分配失衡现状,大力推进扩张型财政政策

收入分配政策的重新确立,保证了社会的公正公平原则,使整个社会享有经济发展的成果,最大程度上实现了经济资源的效益改变收入分配失衡的现状,提高个人实际收入的比例将会使整个社会的福利增加,对解决政府的高储蓄率有直接影响另外,政府应大力推进扩张型财政政策的运行运用更多的政府支出来提高居民的福利水平,比如,对医疗系统进行改革﹑对教育加大投入等民生问题这是对政府储蓄增长过快问题的最公平的解决方法

2.改变我国的外汇管理体制

改变我国的外汇管理体制,成立独立的外汇管理机构管理的独立性是确保一国货币政策能够快速有效的关键,避免外汇管理会因其他目标被牺牲,真正做到管理的有效性还应改变目前的强制结售汇制度,减轻由于强制结售汇制度给外汇管理带来的巨大压力,转变由于外汇管理责任全部留给国家而带来的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低将我国外汇储备的‘储汇于国’转变为‘藏汇于民’

3.慎用行政政策,做到同向长期稳定

分配改革外汇管理改革都是长期的内部变革,相对各种行政政策﹑货币政策工具则是最直接且容易操作的手段我们主要来探讨一下存款准备金率央行票据和利率去年7月以来,央行对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多达四次!这足以看出中央银行对治理资金流动性问题的决心但是,存款准备金更多的作为给社会的一种信号,直接效果十分有限且需要一个较长周期目前,央行应用存款准备金进行持续微调的结果,并不令人满意

央行票据是中央银行调节基础货币的货币工具,其实质是中央银行债券,目的是减少商业银行可贷资金量它的缺陷是其短期性,这表示偿还的时限可能短于我们所希望的时间,流动性问题还未能解决,新的流动性又重新投入市场发行较长期的央行票据会更加适合解决目前的困境

加息是很多经济学家支持的方法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陶冬都表示加息不可避免加息将控制贷款规模,缓解贷款投放过多的局面但是,加息会不会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门槛变高?会不会风险大的项目更容易获得贷款,形成不良贷款的隐患?银行的盈利问题会不会进一步严重化?这些都是我们在考虑加息政策的时候首先想到的,也许会成为我们下一步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鲁政委.重新审视“流动性过剩”.http://.2006-11-24.

[2]石朝格.多管齐下破解银行资金流动性难题[N].中国证券报,2005-12-14.

[3]陶冬.资金流动性泛滥人民银行请连续加息.21世纪经济报道.网易,2006-05-06

上一篇: 班干自我总结 下一篇: 地质工程毕业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