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中秋节古诗汇总十篇

时间:2022-02-28 23:48:5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三年级中秋节古诗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三年级中秋节古诗

篇(1)

爷爷笑呵呵地说“我们快吃吧。”

“停!我有个节目,谁能说一个关于月亮的古诗句,才能吃月饼。”我歪着头说。

爷爷乐了,说:“猴子捞月亮。”

“错。这是个故事名字,不是古诗句。”

奶奶笑着说:“月亮像月饼。”

“这也不是古诗句。”

妈妈摇头晃脑地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错。这是歌名。”

该到爸爸了,他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突然,我发现爸爸拿着一本《唐诗三百首》。我说:“爸爸赖皮。这个不算。”

我要大显身手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我像小鲤鱼吐泡泡一样地说。

哗—声大家的手拍了起来。

我吃了一个月饼。看着他们流口水的样子,就一人给了一个。

篇(2)

所谓节令,即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节,后来发展为二十四节气。而在苏教版语文教材的节令诗中,作者借其所描写的不同节日与风俗,表达了自己不同的思想情感。教材中的节令诗(广义上词也属于诗歌,所以节令诗词可简称为节令诗),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1.教材中的节日诗词

苏教版语文教材写节日的诗词有五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三年级上册)、《清明》(三年级下册)、《元日》(四年级上册)、《十五夜望月》和《水调歌头》(均为七年级上册)。所提及的节日按照先后顺序分别有春节、中秋和重阳。清明既是节气又兼节日,虽为节日,但主要作为时令的标志,因此将清明归入时令一类,此处不再赘述。首先看古诗里对春节的描写。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又被称为新正、元日、元旦、正旦等,是夏历的一岁之首。春节表现了中华民族注重家庭和睦、五谷丰登等美好愿望,时间为夏历的正月初一,后,为了与世界历法同步,我国开始推行公历纪年,定公历一月一日为元旦,夏历一月一日为春节。春节广义上并不是指正月初一当天,从祭灶到元宵约二十天期间皆可称为春节。从节俗看,春节的内容丰富多彩,热闹非凡,包括贴春联年画、吃团圆饭、放爆竹、亲友贺年等。教材中所选的北宋王安石的诗歌《元日》(四年级上册)就描写和反映了这一习俗。诗题《元日》所指的就是正月初一。第一句“爆竹声中一岁除”,交代了当时春节燃放爆竹的习俗,这一习俗延续至今。另一习俗是饮屠苏酒,诗人于是写到:“春风送暖入屠苏”,古代的习俗是正月初一这一天,全家人先幼后长,来饮屠苏酒(美酒名)。[1]末句“总把新桃换旧符”交代了古时春节的另一习俗,在正月初一这天,人们用新的桃符换下旧的。“桃符”是用桃木写的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悬挂在门旁,以之来压邪,与现今的贴春联年画有些类似,王安石的诗歌说明在北宋时期民间便有这种习俗了。换新桃符表达了人们渴望新年万象更新的美好祝愿,也有希望新的一年吉祥如意、家人平安的寓意,其次是对中秋节的有关描写。中秋节作为我国另一个重要的民俗节日,集中体现了中国人合家团圆的心愿,包括对月亮的特殊情感。但中秋成为法定节日的时间较晚,北宋太宗时才定为官方节日。具体时间是夏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恰逢三秋之半,仲秋之中,故亦称为“仲秋节”;又因为此节在八月,适逢秋季,所以又称为“秋节”和“八月节”。节俗有赏月咏月,吃月饼,家人团圆。苏教版语文教材中选择了唐代诗人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七年级上册)一诗,其中有诗句“今夜月明人尽望”,正说明了当时中秋赏月的习俗。北宋苏轼的词《水调歌头》(七年级上册)序是一首著名的咏月词,开头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词句已经家喻户晓。之前的小序写到:“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交代了写作背景。此次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苏轼大约四十一岁,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自请外任,来山东密州做地方官,与弟弟苏辙已经七年未见。此时正值中秋,作者醉酒诗兴大发,于是赋词表达与手足深情,又表现出中秋应当赏月和团圆的节俗,还提及了赏月时饮酒的习俗。古代,人们庆祝中秋由来已久。《周礼•春官•竽章》中云“中春、昼击土鼓,咏诗以避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之”[2],即在周朝时期,其节俗已经初露端倪,当时每逢秋分会举行迎寒和祭月的活动。从汉魏到南北朝,中秋的节俗才从祭月发展到赏月。如汉代枚乘《月赋》、南朝梁沈约《咏月诗》等[3],都说明了当时社会赏月之风盛行,而现在的节俗是唐宋以后才逐渐形成和完善的。最后为重阳节的民俗描写。在古人的观念中,九为阳数,农历九月初九两阳相重,所以称为重阳[4],节俗有登高、赏菊和佩茱萸等。重阳登高大约萌芽在汉代,其原始意义是驱邪免祸消灾。登高野宴也成为了主要的内容。[5]届时,人们登临高山或其他高处,饮茶酒,插茱萸,形成复合型的节俗活动,所以重阳节又称为登高节或茱萸节。王维有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三年级上册),诗句后两句有“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就体现了佩茱萸和登高这两个重要的节日习俗。此外重阳节正值秋季,正在盛开,因此还有赏菊和饮菊酒之俗。孟浩然《过故人庄》中有“待到重阳日,还来就”,就说明了这一点。

2.教材中的时令诗词

苏教版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时令诗词有五首:《春夜喜雨》和《春晓》(均为二年级上册)、《清明》(三年级下册)、《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和《观刈麦》(均为七年级上册)。先看对“雨水”的描写。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历史上很早就有相关记载,《礼记•月令》中有“仲春之月,始雨水,桃始华”。[6]时间是公历二月十九左右,物候是气候回暖,雨水连绵。杜甫的《春夜喜雨》(二年级上册)反映了这一节令,“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说明在雨水前后有大量降水过程,天气渐暖,预示春天已经到来。此外民间又有“以雨水为二月节”的说法,即把雨水作为农历二月的开始。再看“清明”这个时令。民俗节日中,节气兼节日的唯有清明,因此显得十分特别。由于还有插柳和祭扫祖先的节俗,因此清明节又被称为插柳节和拜扫节。时间大约是公历的四月五日,物候有气温升高,雨量增多,适宜春耕春种。晚唐的杜牧长于近体诗中七绝这一艺术形式,被选入教材的诗歌是《清明》(三年级下册),有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就说明了降雨的物候。节俗有:扫墓祭祖,春游踏青。祭祖扫墓是清明时的主要节俗,包括坟前祭拜和培修坟墓两个方面。唐玄宗鉴于当时寒食上墓风气之盛,下令民间在寒食扫墓;又由于两者时间相近,所以寒食节的部分节俗与清明发生关联,后来清明扫墓就沿袭下来。[7]清明正值暮春,人们把扫墓和郊游巧妙地结合,使得踏青也成为一项重要节俗。踏青时有放风筝、荡秋千等娱乐活动。杜牧所写的“路上行人欲断魂”一处,一语双关,说明人们祭拜祖先时庄严神圣而心情沉重;绵绵春雨又使人们更为愁苦,如同“断魂”一般,这是时令引起的人们情绪上的变化。最后谈谈“芒种”。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因为此时适宜种植如稻、麦等有芒的农作物,所以称之为“芒种”。[8]时间是公历六月六日左右,物候有:炎热潮湿,梅雨不断;节俗有:夏收夏种,饯别花神。白居易在《观刈麦》(七年级上册)中写到:“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垄黄。”芒种时节小麦成熟,人们忙于在入梅前收割小麦。此处讲的就是芒种节气前后农民收麦时的农忙场景。此外,芒种节气过后,春花多凋谢零落,预示着花神退位,因此民间也有饯别花神的节俗。[9]

二.语文教材中节令诗的写作特点

教材中涉及的节令诗都比较通俗易懂,语言简练而生动。虽然描写的节令并不相同,但是都描写了相应的节日或者时令所特有的风俗与物候。

1.写作手法:白描为主,借景抒情节令诗的描写相对应节令的物候和节俗,通常都使用白描手法,如韩愈的“草色遥看近却无”或是王安石的“千门万户瞳瞳日”,都是直接描写物候和节俗,十分生动形象。此外,借景抒情也是主要的写作手法,不同的物候能表达出不同的情感。正因为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因此“路上行人欲断魂”;而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如同“月有阴晴圆缺”,也都用了借景抒情的写法,通过景物描写达到抒感的目的,例如,“雨纷纷”既是景语也是情语,借雨天表达了对祖先的悼念崇敬之情。此外如韩愈的“绝胜烟柳满皇都”,巧用对比,但相对白描和借景抒情来说对比的手法出现较少。

2.修辞艺术:使用多样,相得益彰节令诗喜用修辞手法,如对偶、比喻、夸张、通感等,都比较常见,这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创作的精湛技艺。A.对偶:整齐悦耳,凝练和谐中国古典诗词的一个常见的修辞手法就是对偶,如律诗的中间两联均要求对仗,节令诗中这种手法也有,如苏词中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诗句既朗朗上口,又起到了比较的作用,人的离合如月的圆缺,更好表达出对于手足分别、人生无奈的感慨。又如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都是这种手法。B.比喻:生动形象,文采斐然在节令诗中也使用了比喻的修辞,诗人用本体、喻体的有关文字,找出了事物的相似点,更有利于情感的表达。如“天街小雨润如酥”,意思与“润物细无声”类似,但是以“酥”喻春雨,更能表现出春雨滋润万物、使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强大力量,正因为如此,韩愈的这首七绝就令人耳目一新了。C.夸张:借助想象,引起共鸣夸张也是节令诗中重要的修辞手法之一,适当的夸大需借助丰富的想象力,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杜牧的“路上行人欲断魂”,“断魂”既能表现出阴雨不断使行人心情沉郁,更能表现出扫墓时的庄严而神圣。D.通感:感同身受,真情流露节令诗中广泛运用通感。通感又叫“移觉”,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如苏轼的词句“高处不胜寒”,使用非常精妙,有空灵蕴藉之感。[10]作者虽未曾去过天上,但是通过想象之语使人如身临其境,通感能表达作者与笔下人物同样的情感。

3.语言风格:典雅含蓄,通俗质朴中国古典诗歌历来注重典雅含蓄之美,通过描写景物,创造意境,为表达情感服务,节令诗也是如此。“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借这种浪漫想象之语,表达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但一般来说,节令诗多以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为主,语言不夸饰雕琢,而是朴实平易,如王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直言明说,今天读来仍然通俗易懂。

4.形式体裁:古体近体,诗词兼具教材中诗歌的形式多样,如《观刈麦》(七年级上册)是古体的乐府诗,《春晓》是五言古诗,因为近体诗不押仄声韵。《清明》(三年级下册)、《元日》(四年级上册)、《十五夜望月》和《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均为七年级上册)等都是近体诗,且都是七言绝句;《春夜喜雨》(二年级上册)是五言律诗。除了诗歌,还有词作,如苏轼的《水调歌头》(七年级上册)。

三.研究古代节令诗的现代意义

学习古代的节令诗词,不仅与今天的中小学生语文学习有关,而且对现代的许多读者都有启发意义,也有利于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广泛传播。

1.拓宽学生与读者知识视野的意义

在节令诗的研究及其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会将文学的内容与民俗学、文化学等相关学科联系起来,也会让同学们了解古代民俗的特点,甚至比较古今民俗的不同,这样就可以扩充语文教学知识的内容,又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教学可谓事半功倍。同时,对于成人读者来说,在阅读这些节令诗时,因为需要了解多方面的知识,也能促进人文学科不同知识的学习,无论是历史文化,还是文学民俗,都会加以了解,从而拓宽视野,激发了学习兴趣。

2.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的意义

篇(3)

师:关于月亮的神话故事也有很多。你们听说过吗?谁能把故事的题目讲给大家听?

生:我知道“玉兔捣药”“吴刚伐木”的故事。

生:我知道“嫦娥奔月”的故事。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商隐写的一首古诗《嫦娥》,看老师写课题。

【点评】月亮图片美轮美奂,给学生无尽的遐想,图片静静地告诉学生,其实美就在身边,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教师激发学生在旧知的知识建构上,画上对新知跳跃的一笔。

师:中秋节的夜晚,我们抬头仰望天空,一轮圆圆的月亮,就像大玉盘。神话故事中的月宫中有亭台楼阁,有仙乐阵阵,有云雾缥缈,景色特别迷人。同学们,如果你住在这么美的地方,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

生:我感到很幸福。

生:我感到很开心,我喜欢这个美丽的地方。

师:神话中的嫦娥就是住在这样的仙境里,她的感受和大家想象的一样吗?我们还是读读诗吧。

【点评】被唤起的对美好世界的向往之情,吸引着学生走近嫦娥、认知嫦娥,期待着与嫦娥进行心灵的沟通,探知嫦娥心灵深处的不同。这给学生深入文本,探求诗中真情搭建了愿景台。

【教学片段2】

师:古人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们一边读古诗,一边想象画面。

师:在你想象的画面中,有哪些景物?

生:有“云母屏风、烛影、长河、晓星”这几个景物。

师:同学们,云母屏风、烛影,这是哪里的景物?

生:这是室内的景物。

师:长河、晓星又是哪里的景色?

生:这是室外的景物。

师:银河渐渐隐没,启明星也不见了,你知道这又是什么时候的景色呢?

生:这是拂晓的时候。

生:就是天亮的时候。

师:你知道它代表着什么?

生:说明天快要亮了,一夜又要过去了,嫦娥又是一夜没有睡。我觉得嫦娥很孤单,很不快乐。

师:这漫漫长夜,应该进入甜蜜的梦乡。可是嫦娥孤独地看着幽暗的烛光,在冰冷的云母屏风旁摇曳,她寂寞地看着银河和启明星渐渐隐没,度过了又一个无眠之夜。嫦娥因什么而夜夜睡不着觉?

生:后悔偷吃了灵药。

师:嫦娥偷吃了灵药,不是飞上月宫长生不老了吗?为什么还要后悔呢?

生:因为只有她一个人孤独地生活着,没有亲人陪伴着她。

师:小朋友想想看,每天傍晚时分,你放学回到家里,爸爸妈妈也下班了,你们一家人都在干什么呀?

生:围坐一桌,共进晚餐!

生:一起看书、做作业,遇到不会的,就一起动脑筋,一起商量,多快乐啊!

生:我会和家人一起看电视。

篇(4)

语言文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是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师要加大力度对学生语言文字基础的培养,为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下深厚的基础。首先,要教会学生读准字音。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中有许多的生僻字,学生可以通过查字典、拼拼音等形式读准字音。在其次是要识别一定数量的文字。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中,有许多古今不同义的字词,了解它的古今意思,能更好地理解古文。再次是掌握一定的词汇量,如谚语、俗语及成语等。这些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深入研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著作。

二、选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读本,进行因材施教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典籍众多,或短小精悍,或长篇论著,或浅显易懂,或深奥晦涩。选择适合小学生读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培养学生诵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的兴趣,教给学生做人做事之道理。根据学生年龄的差异安排诵读内容:如:一年级学习《三字经》;二年级学习《百家姓》;三年级学习《千字文》;四年级学习《弟子规》,背古诗词20首;五年级学习《孝经》,背古诗词20首;六年级学习《增广贤文》,背古诗词20首。而《老子》是经典中的经典,蕴涵着中华民族的大智慧。它对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无法估量的作用,适合各年级学生诵读。

三、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

让学生在课堂上领略到“文化”的魅力。课文是教科书的主体,不仅贮积了丰富的语文知识,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应努力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挖掘教材内在的文化因子,引导学生求真、求善,求美。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可以从课文注释、引语入手,挖掘有关民族文化信息;可以从故事情节入手,挖掘整篇(部)作品的文化内涵;可以从课文主题入手,挖掘优秀的传统美德;可以从课文词句入手,挖掘相关文化背景、哲理境界;还可以从课文插图、课后练习入手,挖掘文化意趣。

四、诵读古诗文,挖掘优秀传统文化

在中国古代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之中,就方法而言,“读”是第一大法,可谓“读”占鳌头。古训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之说;东坡诗云:“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种读,不仅仅是默读,更注重于朗读。中国语文教学方法以诵读为本是由汉字、汉语的特点决定的,汉语是以汉字为基础的,汉字一字一音、一形一义,独立性很强,其具体含义,得从上下文中体味。这种文字又具有声韵之美,只有读之于口,方能“声与心通,声可求气,亦可传情”,从而形成强烈的语感。可见,“眼观其文,口诵其声,心唯其意”的“诵读法”对汉语学习何等重要,自不待言。

五、结合课文内容,弘扬中华优良传统文化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及时发现机会,适时给学生传授优良传统文化知识。抓住语文常规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优良传统文化气氛,深入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秀美,受到祖国优秀文化的熏陶。古代诗文是我国优良传统文化的载体,古代诗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古代文明的精神,值得我们仔细地欣赏、品味。在我们小学阶段的课本当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诗佳句,教师要引导学生品味其中的精髓和真正的内涵,感受古诗文所凝结的文化精髓。

六、加强习作指导,让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得到升华

古人云:“文以载道。”“道”就是主题,就是让学生在习作中认识、明白一些道理。通过习作,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会进一步得到升华与提高,从而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写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就是通过习作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在具体指导过程中,学生通过动手、动脑会得到许多信息。如,传统艺术中的戏曲、相声、民歌、民族舞蹈、地方小调,种类繁多、妙趣横生;传统工艺中的编织、刺绣、剪纸、陶瓷都是我国的古老工艺,门类众多,内容更是丰富多彩;我国各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和传统活动更是数不胜数,像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种习俗,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团结拼搏、奋勇争先的精神。学生通过习作自然会萌发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激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由衷喜爱之情。

七、通过传统节日和有关古诗教学感悟传统文化

篇(5)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111-02

“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标准》增设的新的学习领域,跟“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并列,成为语文教学一个新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综合性学习给不同类型的学生以表现自我的平台,因此,我们在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时,要树立真正开放性的大语文教学观,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实现学科间、课内外、校内外、课本学习和实践活动、学和用的大整合,拓宽语文学习内容、形式和渠道,使学生从学语文走向用语文、享受语文。从多年教学经历中我逐步感觉到,要想达到上述目标,教师一定要注意认真研究教材和学生,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精心设计教学,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性的活动中成长,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活动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他们爱参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应贴近现实生活,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开展学习活动,而最贴近学生生活的活动更能激发和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欲望,因此,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一定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捕捉学生的动情点,让他们爱参与。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组教材围绕“人间真情”组织专题,本次综合性学习围绕“感受和回报父母之爱”来编排,爱的教育渗透在每一课的教学中。在学习《可贵的沉默》时,首先引导学生们回忆、了解父母关心爱护自己的事情,提醒学生们想一想该怎样回报父母,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落实到行动中。在学完《她是我的朋友》《七颗钻石》后让学生讲讲自己经历过的真情故事,体验助人和被助的快乐。在感悟《妈妈的账单》中母爱的无私之后,读悟、背诵古诗《游子吟》。然后提示学生可以结合品德与生活课的“我爱我家”专题展开综合性学习,由于之前本班做过一次“我爱我家”的品德公开课,效果很好。学生的思路一下子被打开,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大幅提高。他们组织了家庭照片展览、成长故事讲述、感恩父母座谈、亲子爱心留言条展示、家庭每月收支明细等多种主题活动。一张张珍贵的照片就是成长的足迹,一本小小的影集就是生活的缩影,记录着孩子们成长的历程,孩子的点滴成长凝聚了家人的无限关爱,在讲述成长的故事和家庭每月收支明细中他们发现自己长大了,而且发现养大一个孩子是这么不容易,他们懂得从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到活泼健康的少年,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凝聚了家人的无数的心血,感恩之情油然而生。我还在课前私下联系了几位家长,用摄像机记录下了他们对孩子的期望,有很多同学在意外看到父母说给自己的知心话的视频时,感动得热泪盈眶。我又启发学生思考:爸爸妈妈不仅要努力地工作,还要抚养子女,照顾老人,有时还会遇到一些烦心事,爸爸妈妈有哪些烦恼呢? 哪些烦恼是因你而起的?通过讨论,学生明白了要体谅父母,平时要尊敬老人,孝敬父母,努力学习,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减轻父母的负担。在经过这一系列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活动之后,完成本单元的习作“父母的爱”就水到渠成,学生人人都有话可写,都能说真话,表真情。

二、活动要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让他们能参与。

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学习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而学生因为年龄和生活环境所限,在不同学段表现出不同的认知水平,因此,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找到最合适的切入点,让他们能参与。

在三年级上册“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综合性学习中,由这一主题引开去,学生了解到我国古代名人、神话故事、古代建筑、中国画、民间工艺、民族艺术、风俗习惯等都属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范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从哪里入手呢?一开始,我让学生自由选择感兴趣的一种传统文化去研究,可是很快我就发现许多学生只满足于查找相关资料,或因资料内容深奥费解而不深入阅读理解其包含的深刻含义,这样的学习会有很高的效能吗?对三年级学生来说,尤其是对大多来自农村或外来务工家庭的学生来说,怎样的活动才能不让他们望而生畏,能够完全参与其中呢?那几天正好赶上中秋节要放假,他们最喜欢过节了,听到消息就欢呼雀跃。我灵机一动,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选准“中华传统节日”这一主题,让学生谈自己喜欢过的节日及过节时的感受、方式等,意在调动学生对节日的直接体验,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为学生深入了解民族传统文化打好基础。紧接着我就布置了综合性学习的任务,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喜爱的节日分组,并以传统节日名称来为小组命名。课余先由学生自己查阅日历调查节日,自主选择搜集有关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的习俗、诗歌、童谣、歌曲、故事、图片、小物件等,搜集相关资料,再在小组内合作整理资料,删繁就简,去同存异。另外,我也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并积极参与学生的讨论,在学生交流中给予恰当的引导补充,以体现“教学相长”。本次活动我尝试了合作学习和分组竞赛的教学方式,突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能力的培养,同时培养了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交流展示时还增加了用彩泥模拟包饺子、做香包的比赛活动。由于竞赛形式贯穿整堂课,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学习兴趣,他们个个争先恐后,增强了自我表现意识,活跃了课堂气氛。这些活动都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生活储备,给学生更大的学习空间,既丰富了知识,又锻炼了动手能力,使学生在积极参与说与做的过程中体会传统文化,激发了学生的民族情感。在这一主题活动结束时,我启发学生讨论其他传统文化的学习方式,他们提出了召开古代名人和神话故事会、举办传统文化图片展览、创办传统文化手抄报等形式,这些都是他们能够做到的,孩子们慢慢学会自己选择活动方式了,我深感欣慰。

综合性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课型,为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空间,也为学生大胆表现自我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今后我将更加深入地研究教材和学生,创造性地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让他们爱参与、能参与,在活动中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做到会参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篇(6)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她凝聚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守护着华夏儿女共同的精神家园。近些年,一些学校因受升学压力的影响,忽略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忽视传统文化在塑造人的灵魂的作用。现今越来越多的中国孩子热衷于外来文化,他们吃的是洋快餐,看的是日韩动画片,越来越远离自己的传统文化。不少学生不知道元宵节在正月,也不知道端午吃粽子是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中秋节已不敌外来的情人节、圣诞节。有的学生连写信的格式、称谓都不知晓;在写作文时,不会使用成语,更别说是名句了。这造成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陌生和情感上的疏远,传统的道德规范正在流失,传统的中华文化正在断层,学生们正越来越远离自己的传统文化,对祖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冷漠感。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和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势在必行。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呢?

一、着眼识字教学,使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个初步的了解与印象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1~2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3~4年级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5~6年级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毋庸置疑,识字教学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手段之一。在识字教学中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从汉字的形体结构和字义两方面入手。汉字是结构文字,汉字的形体结构既模仿实际又不断地加以改造,表现了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与时俱进的改革精神。如“学习”二字,学为盖房之意,“习”为鸟每日练习飞翔之意。前者告诉了我们居住文化的久远,后者告诉我们中国人对教育思想、学习方法的认识与归纳。再如“友”字为两手握,表现了中国人对友情的认识与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注重对汉字形、义的分析与讲解,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就会提高,思想感情也会得到熏陶。

二、立足于古诗教学,使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古诗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在当今极具教育功能。正如杨再隋教授为河南人民出版的《小学生必读古诗词80首・序》中所言:“每一所小学都重视儿童(古诗)语言的积累,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日积月累,坚持不懈,就会陶冶儿童心性,构建校园文明,深扎文化之根,铸造民族之魂。”小学语文教材选编的古诗上自《汉乐府》下至清代诗歌,都是千古传诵的名篇,是高度思想性和完美艺术性的结合,充满了诗情画意,读来朗朗上口,深受学生喜爱。如通过《锄禾》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勤农节用的情感;通过《游子吟》《赠汪伦》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亲情、友情;通过《塞下曲》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勇敢精神;通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教学,可以使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及中国古人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等。

三、利用好现代文教学,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

小学语文教材现代文选文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是学生认识、吸收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因而,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要利用好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现代文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如通过《长城》《赵州桥》等课文的教学,可以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卓越和成就;通过《高梁情》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对五谷及对大自然产生赞美乃至崇拜之情;通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受到“仁与义”的教育;通过《探母》等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孝”道等。

四、通过课外阅读指导,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中小学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一、二年级不少于5万字,三、四年级不少于40万字,五、六年级不少于100万字。不难看出,课外阅读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指导学生阅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推荐书目书籍时,可以通过指导学生阅读《三字经》《唐诗三百首》等,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和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特点和精髓;通过阅读中国四大古典名著等促进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吸收,从而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加强习作指导,让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得到升华

古人云:“文以载道。”“道”就是主题,就是让学生在习作中认识、明白一些道理。通过习作,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会进一步得到升华与提高,从而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写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就是通过习作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在具体指导过程中,学生通过动手、动脑会得到许多信息。如,传统艺术中的戏曲、相声、民歌、民族舞蹈、地方小调,种类繁多、妙趣横生;传统工艺中的编织、刺绣、剪纸、陶瓷都是我国的古老工艺,门类众多,内容更是丰富多彩;我国各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和传统活动更是数不胜数,像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种习俗,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团结拼搏、奋勇争先的精神。学生通过习作自然会萌发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激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由衷喜爱之情。

总之,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就是一座巨大的宝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世界文化多元化的重要因素。让我们的孩子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传承传统文化,把弘扬传统文化作为一项历史使命,让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篇(7)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7-0077-0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语文不仅是学习语言的手段,更是学习文化的工具,从一定程度上说,文化传承的功能是目的,语言学习是手段。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是时展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长辈时刻娇宠着的书包不用自己背,被子不用自己叠的"小皇帝",这些温室里的花朵仿佛离华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渐行渐远……少年儿童缺乏自理能力和自控能力、不懂礼貌、自私自利等等劣习在现实生活屡见不鲜,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薪火相传遇到了挑战,危机四伏。因此,为了民族文化得到继续传承,必须加强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

1.发掘教学内容,有效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1.1加强课内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的国家,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了丰厚的传统文化,北京故宫、山东泰山、山西五台山等都已经被列为世界遗产。传统文化、民间工艺、艺术、风俗等都蕴涵着深厚的文化传统。这就对教师学科知识、教学能力、文化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知识的海洋里,教师还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这样才能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文化知识。虽然在新课程标准里,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但在必要的时候,教师还要拓展、启迪、陶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1.2从阅读中融入传统文化。通过课内、课外阅读,了解我国优秀文化,积累词句,体会故事情节,文章内涵。使学生心灵有所触动,如三年级课本中一组教材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专题,由《孔子拜师》、《开天地》、《赵州桥》、《一副名扬中外的画》四篇课文组成。

1.3从古诗词入手,加强传统文化熏陶。古诗词是古代文化的遗传,是古代文明传承的媒介,更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千百年来脍炙人口。学习古诗文,不仅可以培养阅读能力,而且能启迪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性情。

2.诵读经典,有效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文化经典是一个民族文化传统中最具权威的著作,在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中起到奠基和引领的作用,在诵读经典中感悟传统文化精髓。中华民族的文化自古就有注重音韵的传统,多数文化经典适合诵读,不仅可在抑扬顿挫的节奏中加深记忆、增进理解,更可从中体会到民族特有的文化美感。由于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典传承悠久、内容丰富,教师应有计划、有层次地进行组织和引导。根据学生的知识层次和接受水平,由简入繁地安排每个年级、班级的诵读内容。如低年级的学生可要求其诵读较简单的《唐诗三百首》《三字经》《孝经》《弟子规》等,中高年级的可读一些稍长的唐诗,宋词、元曲、歌赋等。在时间安排上可为一周一节或两节课,要求学生对所选内容反复朗读,以致熟读成诵,牢记在心。在诵读中学习,可以更好地感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这就是所谓的"熟能生巧,巧能生花"的道理。

3.结合生活实际,有效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文化存在于实实在在的生活中。要更好地体味文化内蕴,就必须走出课堂,走进生活。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我们可以以某个传统节日为契机,结合生活实际带领学生体味传统文化内涵。在端午节来临之际,可以引导学生查询和端午节相关的一些信息,在查询的基础上整理资料、布置作文,并以黑板报、讲故事、演讲等形式交流。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如果这些重要的传统节日让学生有计划地去探究,去实践体验,对文化传承的意义是深远的。

4.巧用多媒体,有效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在课堂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方式,重现诗词画面,让学生直观感受创作的意境,受到美的熏陶。单凭想象,对于低年级的多数学生来说,理解上有一定难度,但是借用照片或画面的形式展现出春天里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就能在学生的脑海中呈现出一幅鲜活的画面,从而轻松理解诗歌的意象和意境。学生通过类似的方式不仅理解了这首诗,还能触类旁通。形象性的体验,既让学生感受到古典诗词的诗境之美,又能把传统内容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5.创设情境,有效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传统文化的精髓其实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在教学中我们要精心组织授课内容,注重弘扬民族精神。戈壁滩上古长城的变迁、木兰从军、造纸术的发明、7岁曹冲称象的故事……在这些看似简单的篇章里,我们看到的是一颗颗赤子之心,看到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而这些需要我们教师及时抓住文本中传统文化的教学契机,触发学生的情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让优秀的民族文化和精神在学生心中扎根、传承。从老庄到孔孟,从屈原到李白,从柳永到苏轼,从陶渊明到王安石……我们掬古典之泉,灌蒙尘之心,我们在偷悦中学会孝敬,学会关爱,学会诚信,学会思考,学会勤奋,学会优美,学会深刻……

6.传承民俗,有效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语文教学的内容丰富多彩,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播者,我们希望通过点滴的渗透,教育孩子传承民俗,取其精华并发扬光大。很多的传统美德在教育过程中都可以用具体的行为来描述,比如对父母为孝,对兄弟为悌,对朋友为信,对国家为忠等等,给孩子打下精神的底子、富有的底子、美好的底子。在日常生活中,总会有很多民俗节日的习俗延留至今,我们可以通过生活中的细节向学生灌输传统文化:端午吃粽子的时候,念一首《满江红》来怀念屈原,九九重阳节的时候要登高并插茱萸。这些内容的教授都能够向学生很好地渗透民族精神的内涵。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它凝结了中华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要敢于担当起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光荣使命,为弘扬民族文化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参考文献:

[1]彭红英.把传统文化融入语文课堂[J].小学语文教学.2006年10期

篇(8)

综合实践课程在我校基本做到了常态化,部分教师基本掌握了四个课型的教学流程,在主题内容选择上尝试过与语文学科整合,与德育活动整合,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根据《宁城县“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相整合”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和《宁城县“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相整合”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为指导,以研究性学习为统领,以与语文学科相整合为先导,将“中国传统节日”设置为课程主题,通过美文、古诗词等国学文化表达出来。以点带面,拓展到各个学科,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构建具有开放、实践、综合、自主和研究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在情感态度、综合知识、实践能力、学会学习、发展个性诸方面得到提高。培养面向未来、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二、工作目标

1、激发学生研究兴趣,积累实践经验,培养综合能力。

2、引导教师理解课程理念,掌握教学流程,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任教学科整合的方法。

3、促进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形成模式和策略,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三、年级能力目标

三年级

1、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的意识,并能提出2---3个感兴趣的问题。

2、培养学生能从问题中筛选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3、培养学生能把问题归纳成主题的能力。

4、学会填写活动计划表。

5、学会小组合作的方法。

6、知道搜集信息的途径:访问、上网、查找书籍等。

7、能明确被采访对象,掌握访问的技能,会制定访问提纲。

8、初步学会整理信息的方法,针对信息能简单地进行筛选。

9、培养学生掌握上网获取信息的技能。

10、学会恰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11、能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汇报成果。

12、培养学生倾听、质疑能力。

13、能总结活动过程中的得与失。

四年级

1、知道活动方案的基本要素。

2、学会从时间序列上安排研究活动的基本阶段内容。

3、能够搜集一定的文献资料,从中得出自己的基本结论。

4、初步掌握保存资料的方法。

5、学会信息的手段和方法:编制简报、手抄报等。

6、能用恰当的方式,完整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7、能对整个活动过程中的某一环节进行反思。

8、加强学生汇报交流能力的培养。

9、在完成主题活动中进一步巩固完善三年级能力目标。

五年级目标

1、理解问题解决对生产、生活的意义。

2、在教师指导下,初步学会自己制定活动方案。

3、根据自身优势,学习组建团队参加活动。

4、能合理地确定调查对象,了解调查问卷的基本要素。

5、对调查所获取的信息能用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整理、统计。

6、培养学生用DV片、幻灯片等信息。

7、会撰写倡议书、社会宣传提纲。

8、对整个活动过程能进行全面的总结与思考。

9、在完成主题活动中进一步巩固完善四年级能力目标。

六年级目标

1、能够从时间、地点、人员分工、具体活动任务等方面设计研究活动程序。

2、利用各种途径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综合利用各种方式方法信息。

3、基本能用调查报告、观察报告、小实验报告进行交流。

4、在总结与交流时,会引用资料区分自己的观点和他人的观点。

5、具备总结交流的艺术技巧。

6、在完成主题活动中进一步巩固完善3—5年级能力目标。

四、主题目标

1、基本了解通用主题“传统节日”的由来、传说故事、民间习俗、文学记述(诗词作品不少于5首)、传承发展。

2、搜集、整理、理解、熟记、默写课外古诗每个主题不少于10首,并能通过不同的形式展示出来。

3、能对中国汉字演变、成语故事产生兴趣,并爱上中国的国学文化。

4、初步了解信息技术对现实生活的影响,清醒的认识给人类带来的方便和危害,并能在今后的学习中趋利避害。

五、课程内容

年级

上学期

下学期

通用主题

个性主题

通用主题

个性主题

三年级

走进教师节

走进李白的(山水)诗

走进元宵节

走进王昌龄的(边塞)诗

四年级

走进重阳节

走进杜甫的(抒情)诗

走进清明节

走进刘禹锡的(励志)诗

五年级

走进中秋节

走进王维的(田园)诗

走进端午节

走进贺知章的(咏物)诗

六年级

走进春节

走进孟浩然的(山水)诗

走进儿童节

走进白居易的(边塞诗)诗

六、课堂教学基本流程

1、课前准备

教师根据学校设置的主题,结合自己和学生的实际,缩小主题范围,确定与语文学科关联、有研究价值的主题,并进行教学设计,特别是引课时的情境设计,能引发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2、课程实施

第一步:主题生成与活动策划

(1)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情境,提出问题,根据问题生成子主题,由子主题生成活动主题。

(2)指导学生填写(制定)活动计划(方案),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方法搜集有关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等。

第二步: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落实活动计划或活动方案。

3、总结展示

第一步:材料整理,策划展示,形成报告。

(1)对调查结果或搜集的内容进行整理、统计;

(2)策划、准备展示的内容和形式。

(3)撰写活动体会(逐渐上升为报告);

第二步:交流展示,活动评价。

七、课程评价

1、评价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监督管理落实情况。

2、评价教师主题活动案例、论文等。

3、评价学生小组研究计划、报告等。

八、保障措施

(一)成立组织

1、领导小组

组长:照日格图

副组长:方国梅

成员:张秀珍于素艳温福德

2、指导小组

组长:方国梅

副组长:张秀珍

成员:全体综合实践课教师

3、指导顾问:于 萍

(二)5月12日前确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三至六年级上下学期各两个,学校会同年级组共同确立,将“中国传统节日”确定为通用主题,根据学校实际再确定8个个性主题,主题与语文学科相结合,与国学文化相结合。

(三)5月12日前根据指导中心实施方案,制定苏木皋小学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语文学科整合”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四)5月下旬召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整合”教学改革启动会议,领导小组、指导小组、实施教师参加,学习两级方案,培训教学流程,并启动第一个主题“走进端午节”活动开展。

(五)本学期内研究制定苏木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整合”课堂教学管理与评价办法,教师、学生进行量化评价,以评促研,以评促改。

篇(9)

【片段1】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图片,你们看――

(出示:一组月亮的图片)关于月亮的古诗有很多,你能背出一两句吗?(生背《静夜思》)

师:关于月亮的神话故事也有很多。你们听说过吗?谁能把故事的题目讲给大家听?

生:我知道“玉兔捣药”“吴刚伐木”的故事。

生:我知道“嫦娥奔月”的故事。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商隐写的一首古诗《嫦娥》,看老师写课题。

出示美轮美奂的月亮图片,给学生无尽的遐想,图片静静地告诉学生,其实美就在身边,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语文的根源本就是“生活”,教师唤起学生学习《嫦娥》的“趣”,由对于“月亮”的“趣”,激发学生对旧知调动的积极性,从而在旧知的知识建构上,画上对新知跳跃的一笔。

师:中秋节的夜晚,我们抬头仰望天空,一轮圆圆的月亮,就像大玉盘。神话故事中的月宫,有亭台楼阁,有阵阵仙乐,有云雾飘渺,景色特别迷人。小朋友,如果你住在这么美的地方,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

生:我感到很幸福。

生:我感到很开心,我喜欢这个美丽的地方。

师:神话中的嫦娥,就是住在这样的仙境里,请小朋友猜猜看,她的感受和小朋友想象的一样吗?我们还是读读诗吧。

几幅画、几句话,为同学们勾勒出美轮美奂的仙境世界,令人向往。被唤起的对美好世界的向往之情,吸引着学生走近嫦娥、认知嫦娥,期待着与嫦娥进行心灵的沟通,探知嫦娥心灵深处的足迹。也对学生深入文本,探求诗中真情,搭建了广阔的愿景台。

二、 观“古诗”文眼促发展

1. 动画演绎,基调显出。嫦娥,又名姬娥,扬州人。神话中的她美貌非凡,嫁于后羿为妻子。《嫦娥奔月》这个故事有两个版本,在苏教版五上的课文《嫦娥奔月》中,为我们展现的是嫦娥发现逢蒙要偷仙药,无奈之下吃下仙药,飞天成仙,居住在寂寥的月宫。而在人教版三下的《嫦娥》中,由诗中最能体现嫦娥心境的“古诗”文眼“悔”字,展现的是嫦娥抵不住诱惑,偷吃了仙药这个故事。为了让学生更快地了解诗的故事梗概,明白诗的背景基调,教学中,我将故事以一个动画片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形象地知道了何为“广寒宫”,何处透着嫦娥的丝丝孤寂,为后面深读文本进行了情感渲染和知识铺垫。

2. 实抓景物,小处着眼。《嫦娥》全诗内容为:“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诗中第一、二两行写景,三、四两行抒情。作者李商隐在写景时,抓住了典型的室内景物“云母屏风”和“烛影”,室外景物“长河”和“晓星”,勾勒出一幅充斥着孤独、寒冷、寂寞气息的画卷。诗中第一、二两行虽为写景,却隐含深情,为第三、四两行诗句抒情推波助澜。紧接着第三、四行的抒情,嫦娥的“悔”显于眼前。这是“夜夜”的悔恨,这是“刻骨”的悔恨,这是“无休止”的悔恨。

【片段2】

师:古人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们一边读古诗一边想象画面。

师:在你想象的画面中,有哪些景物?

生:在画面中,有“云母屏风、烛影、长河、晓星”这几处景物。

师:同学们,“云母屏风”和“烛影”,这是哪里的景物?

生:这是室内的景物。

师:“长河、晓星”又是哪里的景色?

生:这是室外的景物。

师:从室内写到室外。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室内的景色吗?

生:云母屏风上映着幽暗的烛影,银河渐渐隐没,启明星也不见了。

师:你知道这是什么时候的景色吗?

生:深夜的景色。

师:谁又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室外的景色呢?

生:嫦娥后悔偷吃了灵药,每天夜里眼望着碧海青天,心情十分孤寂。

师:银河渐渐隐没,启明星也不见了。你知道这又是什么时候的景色呢?

生:这是拂晓的时候。

生:这是天亮的时候。

师:你知道它代表着什么?

生:说明天快要亮了,一夜又要过去了,嫦娥又是一夜没有睡。我觉得嫦娥很孤单,很不快乐。

在教学中,我抓住了典型的室内景物“云母屏风”的冰冷触感,“烛影”深深的孤独寂寞,慢慢地勾勒着华丽却处处寂寥的月宫生活。在字词教学中,展示了“云母屏风”的华贵,让学生感知了它的不易取得,本应“开心”“快乐”,可是诗中的嫦娥却是夜夜“悔”,富丽堂皇的环境与嫦娥的心情形成鲜明的反差。

3. “悔”字心头,“叹”中体会。嫦娥居住的琼楼玉宇是富丽堂皇的,室内的摆设是弥足金贵的,神仙的生活是逍遥无比的。如果没有动画故事介绍本诗的背景,那么光是想象,都令人无限遐想。然而一个“悔”字,无疑成了本诗的文眼,从这个字中,我们深深体悟着不同于绝色风景的孤独寂寞,再回头看看前两句中的“云母屏风”“烛影”“长河”“晓星”,一股“悔”意涌上心头。那么,怎样才能感悟到嫦娥看似“幸福”中的“不幸福”呢?我实施了以下的教学环节。

【片段3】

师:这漫漫长夜,应该进入甜蜜的梦乡。可是嫦娥却孤独地看着幽暗的烛光,在冰冷的“云母屏风”上摇曳,她寂寞地看着银河和启明星渐渐隐没,渡过了又一个无眠之夜,嫦娥快乐吗?嫦娥因什么而夜夜睡不着觉?

生:她后悔偷吃了灵药。

师:嫦娥偷吃了灵药,不是飞上月宫长生不老了吗?为什么还要后悔呢?

生:因为只有她一个人孤独地生活着,没有亲人陪伴着她。

师:小朋友想想看,每天傍晚时分,你放学回到家里,爸爸妈妈也下班了,你们一家人都在干什么呀?

生:一起吃晚饭,围坐一桌共进晚餐,多温馨啊!

生:一起看书、自己做作业遇到不会的,就和家人一起动脑筋,一起商量,多快乐啊!

生:我会和家人一起看电视,多么幸福啊!

生活中,什么是幸福?三年级的学生也许在第一眼看到我出示的月宫图片时,畅想的是月宫的生活,觉得那里才是幸福。看到“云母屏风”无比华贵时,觉得拥有它们才是幸福。然而“幸福”是多面性的,在嫦娥的“悔”中,学生自发地将之与自己“生活”中,再寻常不过的“拥有”对比后,便不难发现:原来,生活中处处都是“幸福”。“生活味儿”的语文教学,拉近了学生亲近文本的距离,在与生活的对接、对比、反差中,体悟着文本给自己带来的精神冲击、生活感悟、情感波动。嫦娥“悔”字当头,所引发的生活感悟,带来了声声嗟叹,在“叹”中,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着文本中“魂”之所在。在嗟叹中,给整个课堂染上了浓郁的悲切。

三、 品味诗情,深情吟诵

由“悔”字文眼着手,生活对比品悟,学生自是体悟到诗中深情,为这样孤寂的嫦娥而深深叹息。诗人李商隐对妻子的愧疚和后悔也隐含其中。

篇(10)

晨诵一定要是快乐的、自由的,是能让那些尚未苏醒的细胞都开始散发活力的。于是,我们可以挑好玩的读。颠倒歌好玩儿,我们就找上一大堆颠倒歌来读;顶真诗好玩,我们就找出一大堆顶真诗来读;谜语歌好玩儿,我们就找出一大堆谜语歌来读;对对子好玩,我们就找出一大堆对对子来读;问答歌好玩,我们又找出一大堆问答歌来读;绕口令好玩,我们就找绕口令来读……这些内容音韵和谐、朗朗上口,让孩子们感受到音韵之美、修辞之美。

晨诵,作为每天的第一项学习活动,它不需要愁眉苦脸,不需要担惊受怕,只需要张开小嘴,高兴站,就站着读,高兴坐,就坐着读;高兴拍手就拍手,高兴跺脚就跺脚……孩子们一定会读得摇头晃脑、兴趣盎然,每一张小脸都会像绽放的花朵,泛出喜人的红光。他们不仅可以读,还快乐地创作,读了那么多,还怕模仿不出两首像样的小诗吗?当然,还可以快快乐乐地玩起对对子,对得面红耳赤;也可以各自搜集谜语歌,猜猜谜语,猜得眉头紧锁……

诗意

编写《新教育晨诵》的编者们有一个共同的心愿:让每一位读者因为诗歌而诗意栖居。新教育晨诵的编写是主题性的,将单一的诗歌诵读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相结合,贴近儿童的心灵,让儿童与诗歌产生更大的共鸣。

于是,秋天里,我们可以一起诵读“黄豆荚,真可爱,里面住满豆乖乖……”一连读上几个星期,一天一首,天天不重样。有现代诗,也有古诗;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

到了冬天,我们又可以读“冬天到,喜鹊叫,朵朵雪花像鹅毛。”读“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那雪花、冰凌、雪橇,还有那千万孤独的垂钓者便纷纷乘着诗的翅膀飞进了我们的教室。在晨诵的课堂上,我们可以一起在朗朗书声中感受四季轮回的精灵万物。

当然,不仅是四季主题,开学了,我们可以读《上学歌》,读《小朋友们手拉手》;国庆节,一起读《祖国我爱你》《这个家庭叫中华》;

中秋节,各种各样的月亮诗诵起来了;重阳节,“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佳句诵起来了;白露的时候,我们读“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在每一个黎明,我们用诗歌擦亮晨曦,歌咏生活。

曾经读过一本书,讲述了一个女孩从后进生一步步成长为一个北大学生的经历,她谈到自己小学时背《诗经》的经历,她说当时读不懂,可是有人告诉她,诵诗的意义就在于在某一天,面对此情此景的时候,你的脑海中就自然而然地冒出了那么一句诗。

对于这点,我深以为然。每当我们看到夏日西湖的时候,脑海中不是会冒出来那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吗?我们诗经读得不多,且大部分都读不太懂,可是当我们看到一个十分惊艳的女子从我们身边走过时,不是也经常冒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一句吗?当我们看到盛开的桃花,不是会想到“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吗?所以,在带领孩子读诗的时候,我们不必理解得太深,只要那么读读诵诵,大概了解诗的意境,那么就够了。因为,刻在脑子里的诗句,真的会在不期然的时候就冒出来―― 一天,遇到了某个风景、某份心情,就会突然明白那首诗、那句词、那幅画。那种感觉,是穿越千年的心意相通。

润泽

《新教育晨诵》还注意扎根传统,将传统蒙学的优秀成果以现念精心选编,从而润泽儿童的心灵。翻开一二年级的书,我们会看到《百家姓》《劝学》,到了三年级还有《三字经》。

其实,我们班之前还读了《弟子规》。要说读《弟子规》还有一段渊源。记得那天,在乘电梯的时候,正好遇上一个高年级的孩子,高高大大的,却稚气未脱,进电梯的时候,他一下子从我身后窜到前面,率先进了去,然后再笑眯眯地看了看我。看着他高大的身影,一个念头在我心里萌生,是时候该读读《弟子规》了。虽然时常听到有人质疑它,甚至有人把《弟子规》和《三字经》称为“伪经典”,但是我却不以为然。我觉得,对于它们,我们要做的不是一棍子打死,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如今,我们班已经读完了《弟子规》。精华的部分,我们理解诵读;糟粕的部分,我们了解批判。我很欣喜地发现了孩子们的变化。比如说,读了“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他们知道了和师长一起走路,要让师长先行;读了“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他们知道了东西的摆放要有固定的位置,这样便于寻找;读了“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知道了遇事要稳重,既不要畏难,也不能轻率;读了“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他们知道了同属一片蓝天,同呼吸共命运,所以,不要计较太多,要善良博邸…

《弟子规》的诵读,端正了孩子们的品行。其实,其他的蒙学经典亦然。我相信,只要运用得当,它们不仅是很好的晨诵读本,更是不错的德育教本,一定会在儿童幼小的心灵中产生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效果,一定可以培养孩子仁义敦厚和高尚的人格,从而奠定一生高远的智慧和优秀的人格基础。

上一篇: 乡镇自然资源管理 下一篇: 校本课程计划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