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13 01:40:1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校本课程计划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二、课程基本理念
1、本着满足学生个性需求,给学生最适应的教育,让学生最快乐的成长,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使他们真正成为一名既能全面发展,又能突出个性的合格小学生。
2、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结合教学内容,采用灵活丰富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满足学生兴趣爱好和发展要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改变学习方式,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经历和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校本课程的兴趣。
4、通过学习,不断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具备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并能获取新的知识的能力。
5、建立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并重的评价体系。形成学生认同,乐于参与的激励性评价形式。
6、为突出校体课程的灵活性和选择性,按季节和时令选择相应授课内容。
7、 课程设计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践为主。
三、课程内容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备日常交往的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现将课程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教学内容
1、习惯养成
2、优秀诗文(国学启蒙)必读
3、名人故事
4、大棚西瓜的种植
5、安全教
四、课程实施及建议:
1、课程教学结构:
创设情境 小组交流 汇报表演 师生评价
2、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制
3、课时安排
每周1课时(两课时安排在一起,让学生有更多的空间)
4、活动地点:
本班教室或根据需要而定
五、具体目标:
1、必背《国学启蒙》。
2、选读书目:中外童话、寓言、成语故事、中外历史故事、名人故事、《爱的教育》。各班根据情况在老师的指导下自选书目,每学期读书至少在两本以上。
3、每学期积累名人名言20句以上,做到熟读成诵,并能讲述两个以上名人故事。4、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课外阅读量不少于30—40万字。
六、课程实施的有关要求
1、制定校本计划(包括阅读目标、内容、措施、考评学生方法),写在教案扉页上。
2、要求学生将成长规划和读书目标写在读书积累扉页上。
3、开展班级图书借阅活动。
一、学生情况分析。
这些活泼可爱、健康向上的孩子们刚开始小学生活,在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方面都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和培养。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自觉遵守纪律的好习惯,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2、对学生进行健康的兴趣爱好,诚实守信、尊敬长辈、爱护花草等生活习惯,培养安全意识。
3、营造吟诵儿歌、童谣的氛围,让学生在耳濡目染的过程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4、会赏析、吟诵一定数量的经典儿歌。
5、通过多种形式表现自己对儿歌的感受,大胆表现自己,积极培养学习儿歌的乐趣和愿望。
三、教学措施。
1、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自立能力,节俭及爱卫生的好品德。
2、将思想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3、通过丰富多彩的诵读形式,引领学生从读诗、背诗、赏诗中培养读书兴趣。
此外,还要结合本班实际及教学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实践活动,活动形式力求生动活泼,富于童趣。
四、教学进度附下表:
教学进度表周次教学内容
一、二、三周
讲文明,懂礼貌
四、五、六周
诚实的孩子人人爱
七、八周
我是家庭小主人
九、十周
爱父母,尊长辈
十一、十二周
课间活动守秩序
十三、十四周
专心听讲
十五、十六周
爱护花草树木
十七、十八周
高高兴兴上学,平平安安回家
一年级校本课程计划二:
本学期仍以学校校本课程为依托,以学生发展为主线,以学生心灵成长需求为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而实施阅读引领学生精神成长。
一、学生情况分析。
这些活泼可爱、健康向上的孩子们刚开始小学生活,在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方面都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和培养。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自觉遵守纪律的好习惯,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2、对学生进行健康的兴趣爱好,诚实守信、尊敬长辈、爱护花草等生活习惯,培养安全意识。
3、营造吟诵儿歌、童谣的氛围,让学生在耳濡目染的过程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4、会赏析、吟诵一定数量的经典儿歌。
5、通过多种形式表现自己对儿歌的感受,大胆表现自己,积极培养学习儿歌的乐趣和愿望。
三、教学措施。
1、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自立能力,节俭及爱卫生的好品德。
2、将思想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3、通过丰富多彩的诵读形式,引领学生从读诗、背诗、赏诗中培养读书兴趣。
此外,还要结合本班实际及教学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实践活动,活动形式力求生动活泼,富于童趣。
四、教学进度附下表
一年级校本课程计划三: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础开发出来的课程,实施校本课程是实现学校的办学宗旨,体现学校特色的有效途径,实施校本课程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还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课程开发水平。
良好的道德修养、道德习惯是素质的重要内容,良好的习惯可以使人终身受益。面对一年级学生,更应该重视良好习惯的培养。他们到底应该怎样规范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学校的生活,确保学习任务的完成,这就需要教师做大量的工作,来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我们开设了《与文明同行.》这门课程,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一、教材分析
教材包括三章;学校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争做一个讲文明,懂礼仪的好学生。
优秀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
二、教学目的:
教会学生为人处世的一般原则,训练他们善于交往、善于合作、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他们乐观豁达、积极进取的个性品质,坚忍不拔、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创业意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提高学生文明素质和思想道德修养,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更好地发挥才能,拥有更多的成功机会,成为合格的公民奠定基础。
1开展一系列的文明礼仪体验性的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切身体验,使之内化为自己的行为。
2、举行丰富多彩的文明礼仪教育主题活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3、通过评选“文明礼仪之星”,树立榜样,促使学生自觉遵守文明礼仪行为规范。、
三、教学安排
(一)三月份:
教学内容:个人礼仪
具体活动:
教师举行讲座。
四月份:
教学内容:家庭礼仪
具体活动:
1、教师举行讲座
2、礼仪知识答卷一次。
五月份:
教学内容:学校礼仪
具体活动:
教师举行讲座。
六月份:
教学内容:社交礼仪
具体活动:
1、教师举行讲座。
2、组织学生礼仪演讲。
三、实践活动:
第一步:学会运弓
先让学生认识二胡,熟悉二胡各部位的名称,然后重点讲授右手运弓的要领,学会持弓、运弓及中弓、长弓的运用,解决能将二胡拉响的问题,使学生打破对二胡的神秘感,使他觉得“我也能拉响二胡”,引起他的兴趣,树立起信心。作业主要是拉空弦练习及内外弦的换弓,技术上掌握运弓要“平、直”的运弓要领。
第二步:学习乐理与指法(要花几个课时):
在学生基本掌握了右手运弓与换弓换弦之后,就要学习左手的按指了,在学习指法之前,要对学生先进行乐理知识的教学,要用形象化地语言讲解音节、音符,我用上楼梯的方法讲解七声音阶,特别要强调34与71的半音关系,好比上楼梯时要上半个台阶,迈步要小,使学生明白指法中遇到半音时,两手指要并拢靠近的道理,因为如今的家庭大都住楼房,孩子们具有直观的形象易于理解,易懂易记。接着要讲音符、节拍,从全音符到十六分音符,并与学生一起象上楼梯那样,打着拍子唱出音高来。明白了基本乐理后,再讲授左手持琴搂指的要领,并按指法要求在二胡上拉出音阶,学会用双手的配合。作业存布置各种节拍的第一把位的音阶练习。这一课时的内容量较大,既教乐理又教左手指法,因此是最为关键的一课!老师要做到讲解生动,辅导耐心,引导师得法。
第三步:拉简单乐曲
当学生掌握了左右手的配合与换弦练习之后,就要趁热打铁,教学生拉几首简单的儿歌乐曲,教材的内容必须结合一年级学生的音乐课本,选择比较简单的适合二胡拉奏的儿歌,例如:小宝宝要睡觉、闪烁的小星、粉刷匠等之类的歌曲,在前两课时的基础上稍加辅导示范就会拉了。这节课也是学生与其家长兴趣最高的一课,他们觉得“我(的孩子)不但会唱,而且也会拉了!”在儿童天生优越感的促使下,无疑提高了他的学习兴趣,增强了自信心。
2、乒乓球校本课是以乒乓球项目(乒乓球入门技术及结合技术、提高技术、基本战术)为练习的主要手段。通过乒乓球选修课教学,能够使学生比较全面的了解乒乓球运动的产生和发展,掌握该运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从而提高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好,提高对乒乓球运动的鉴赏水平,推进乒乓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
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它是学校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课程管理和课程计划,以满足学生需要和体现学校办学理念为目的,按一定程序开发的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是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补充,它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和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学校文化即学校积累和建构起来的价值观、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是包含精神、物质在内的学校意识和经验体系。
裴娣娜教授认为,课程是一种文化现象。校本课程强调尊重和满足学生的差异性特点和多样化需求,继承学校传统并参照学校的发展走向,是学校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组成部分。
高中新课改使学校文化建设进入了课程与教学层面,要求学校文化建设的全部工作着眼于学校的培养目标,围绕教育教学、校本课程开发和课堂教学,而不局限于表面化、形式化、短期性、突击性的所谓“文化活动”,从而使学校文化建设不再游离于学校日常教学活动之外,真正成为教师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生存方式,并使以课程建设为核心的学校文化建设真正成为学校生存与发展的战略:关注学校发展的生命力和创新力,以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校本课程开发在广大教师及研究者的共同努力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是重视不够,理念欠缺。 有的学校不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教师对校本课程的概念认识不清,有的教师甚至认为“校本课程开发就是教师自编教材”;有的学校只强调硬件的气派、现代,却未提出适合本校的办学宗旨和培养目标,而没有这些,是不可能很好地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
二是校本课程开发表面化。 校本课程开发要求重新揭示、确认、彰显课程自身的文化底蕴和学校自主性的文化特色,但现实是,许多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对学校文化的选择与加工完全是技术性的,只单纯地对课程内容进行增减或重新编写,没能使学校文化质变为具有自主性品质的、完整的课程文化,更谈不上体现学校文化的动态性、时代性及整体性。
三是校本课程开发形式化。 在具体开发过程中,有些学校过分注重形式,片面追求数量,认为校本课程越多越好,以多取胜,几百门校本课程让学生眼花缭乱,不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缺乏整体规划,课程质量参差不齐,与新课程改革提倡的“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相去甚远,更谈不上体现学校的办学宗旨和促进学校的长足发展。
三、从学校文化建构的高度开发校本课程
新课程改革是一次教育范式的革命性转换,因此,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深刻领会新课程理论与实践的精神实质,充分理解新课程改革在理论上的创新与突破。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和研制的过程中,首先应考虑学生的需求及学生对学校文化的认可。校本课程虽然可以由众多内容构成,但必须以一个“核心”为纲,将众多的校本课程组成有机的整体,构成课程系统,才能产生应有的教育功效。学校文化就是校本课程系统的“内核”,我们必须从学校文化建构的高度去全面规划校本课程的开发,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将学校文化视为一种固化的、可组合的东西,而且还须关注其超越性、动态性、时代性及整体性的特点,这样才能避免造成校本课程对学校文化的误读。
我校在校本课程开发整体规划中就根据我校的文化特点和办学思想,将高中校本课程开发拟定为三个领域:大文化课程、STS(Science、Technology、Society)课程、荣誉课程。并从学校文化建构的角度去探寻校本课程开发途径。主要做法如下。
一是充分挖掘学校资源。 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基于学校的实际背景、现实需求与文化传承;必须从师生生命成长和学校文化建构的角度去全面规划;学校文化中已有的特色项目、特色活动、特色环境,可经过文化选择、设计、整合,提炼为学校的校本课程。例如,我校对具有学校特色并形成品牌优势的“兴趣小组”和“德育活动”等进行了系统规范地课程设计,通过选修课程模块化,社团活动目标化,德育活动系列化等途径开发出了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圆明园的兴衰》(我校地处圆明园),《企业实战模拟》等。
二是坚持教师为主体的多方合作开发模式。 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但由于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实践的机会有限、经验不足,所以需要专业人士的指导帮助和多方人员的积极配合,在交流中相互启发、达成共识,从而捕捉到具有学校文化的“亮点”,并以此作为开发特色校本课程的“生长点”。我校就利用教师的爱好和特长,经多方合作开发出了《走进陶艺大世界》、《世界各民族礼仪》、《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等校本课程。
四、以文化构建的方式整体融合开发、实施、评价等环节
学校文化构建是一个渐进和复杂的过程,校本课程的开发也如此。校本课程开发是民主、开放的决策过程,需要有一个开放的、动态的评价体系;需要教师、课程专家、学生以及家长和社会人士共同参与;强调各方参与者在自我反思、自我体验的过程中,以主体的身份投入到课程的运行、评价过程中,自主地生成、建构一种内在的文化世界。所以,必须以文化构建的方式整体融合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等环节,在尝试中发现问题,在反馈中及时修正,通过反复实践,精心打造和完善,形成具有学校特色、体现学校文化底蕴的校本课程。只有这样,才能使校本课程真正植根本校、服务本校、体现本校。
五、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将促进学校文化建设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新课程的实施为契机,力图重构学校文化的生存方式:超越“知识本位”和“学科中心”,逐步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逐步形成师生的合作、对话与分享;逐步形成动态的、开放的课程与教学。因此,“基于学校文化建构”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将从课程与教学的层面全面推进学校文化的建设。
为了明确地分析问题,这里需要界定4个关键概念:素质;素质文化;校本课程;课程策划。
素质是个体身心各个方面发展的水平和特征,主要包括性格、气质、价值观、品德、知识、技能、智力、学习力、创造力、实践力、生活力、身体素质等。素质既有先天的成分,也有后天的成分,是先天与后天的“合金”。我们经常说“人的发展”,其基本内涵就是人的素质的发展。
素质文化作为一种现实现象早已存在,而作为一个学术概念,则最近几年才出现。由于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1],素质文化无疑是以人的素质发展为主导价值的[2],文化又会表现为各种相关的形式。因此,素质文化可以界定为:它是以追求人的素质发展为主导价值观并体现为各种相关形式的文化。
校本课程已是教育界所熟知的一个概念,简单地说,它是以学校为本位的课程,是基于学校的愿景、需求和条件,以学校人员为主体而开发的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等相对。也有一些人士将这里所说的校本课程称为学校课程、学校本位课程、校级课程等。
课程策划的实践早就存在,而课程策划却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概念。对于“策划”的概念,不同的策划学研究者有不同的界定,例如,吴粲认为,“策划是对市场信息进行管理、运作、技巧处理或操纵的过程以及对市场进行计划、酝酿、决策、运用谋略的过程。”[3]策划作为一种实践已经运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课程领域,在课程领域就是课程策划。课程策划是指以全面的策略对课程进行系统谋划的过程。在进行课程建设之前和建设过程中,要运用关于课程建设的知识、思路、方法、策略进行谋划,这些谋划就是课程策划。在校本课程建设中开展课程策划,可以避免校本课程建设的盲目、跳动和仓促上马,使校本课程建设有远见、有计划、有条理、有策略地进行,而且在此过程中,人们会运用各种有效策略,因此,有利于建设高质量的校本课程。
二、校本课程策划中学校文化基础的缺失
教育重要而直接的基础之一是文化,教育总是在一定的文化中进行的,受到整个文化的制约,甚至可以说,教育是文化的一个部分[4]。作为教育之重要维度的课程,从文化的视角来看,就是传承与发展文化的过程,是文化生产与再生产的过程[5]。就校本课程而言,它的一个重要基础是学校文化,同时它又是学校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校本课程策划应该以学校文化为重要而直接的基础。近年来,人们已经开始注重校本课程的文化基础,一方面注重基于学校文化建设来开发校本课程,另一方面注重通过校本课程开发促进学校文化建设。
然而,我国校本课程策划在学校文化方面仍存在缺失。这种缺失是多方面的,这里,笔者不准备进行全面分析,而主要分析其中一个特别重要的缺失:受社会过于注重利益文化的影响,轻视素质文化。所谓利益文化,就是以利益为主导性价值追求并表现为各种相关形式的文化,这里的利益,通俗地说就是人们通过社会关系表现出来的需要、“好处”[6],主要包括权力、资格、财富、资源等。在历史长河中,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在社会文化中起特别重要的支配作用的便是利益文化,人们的行为受利益的驱动特别大。基于这种历史,著名哲学家黑格尔就曾指出:人和人类历史背后的原动力,人的热情的原动力,是对个人利害、个人利益等的追求[7]。因此在学校文化建设中,人们也较多地受到利益文化的影响。例如,虽然社会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学校很难摆脱所谓的“应试教育”。在许多人心目中,所谓的“应试教育”内在追求的主要是让学生获得一定的社会资格、社会地位和社会资源。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实施也受到利益文化的影响,因此,在校本课程开发中,虽然有些人注重到了发展学生素质,但是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目标总的来说还不全面、不深入,基于此目标的校本课程策划思路也不够明确、全面、深入。
学校文化上的这种缺失正在产生危害。应该说,利益文化本身是不可避免也无需避免的,但如果过度注重利益文化,人们过度追求利益,就会产生许多危害:一是造成人间过多的争夺和争斗,从而造成社会不和谐,造成过多的冲突和震荡;二是造成利益分配不公和其他不公平,因为在这种社会文化中,强者也受利益心驱动,用力争夺利益,他们可能会占有过多的利益;三是导致许多人过多的失败,因为在利益争夺中,只有强者才能获得大量的利益,而其他许多人只能获得较少的利益;四是导致利己之心过于严重,这些年以来人们已经看到这种现象在中国的存在;五是造成对环境和地球的破坏,因为利益分配不公,强者占有过多的利益,他们当中可能还会有较多的人贪图更多的利益;而弱者难以生存,为保证弱者生存,就需要生产更多的利益,这两方面同时起作用会导致过量生产。
我们必须直面上述情况,弥补校本课程策划在学校文化基础上的缺失。
三、校本课程策划主导性的学校文化应是素质文化
文化驱动着人的活动,尤其是文化中的价值观是人活动的重要的动力源泉和活动方式基础。课程建设要达到课程文化自觉,这是基于课程的历史、课程改革的时代要求和课程研究发展的必然[8]。在策划校本课程时,我们必须关注校本课程所立足的学校文化基础及其特点、发展历程和发展方向,并有意识地积极影响学校文化建设与发展。要弥补校本课程策划中学校文化基础的上述缺失,办法是多样的,其中一个根本性的办法是探寻和建设校本课程策划的主导性的学校文化成分――素质文化。分析如下:
追求素质发展的价值观应该成为人类价值观中的主导性成分,因为人的素质发展在人类生成与发展中起着特别关键的作用。第一,人的素质是人成为世界上最高存在的基本依据之一。我们知道,人是万物之灵,是世界上最高的存在,那么,人是凭什么达到这一点呢?是凭人的素质。第二,人的素质是人的基本的内涵。我们经常说以人为本,而人不是空洞的人,是有实质性内涵的人,基本的实质性内涵就是素质。第三,素质发展是人美好生存的首要的内在条件。人要生存,就需要一定的品德、知识、技能、体质等多方面的素质;人要美好生存,就更加需要较高的素质,如优秀的性格品质。第四,素质发展也是人追求的目的本身。素质发展不仅是重要手段,也是目的本身,因为人都希望自己有较高的素质,如人都希望自己很有智慧,对智慧的追求既是为了生存的需要,也是一种目的本身。也就是说,素质发展本身就是一种终极价值。第五,人的素质发展是社会发展与和谐的首要条件。社会是人的社会,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首先依靠人的素质,包括人的品德、生产能力、生产技术、政治素质、文化继承能力与创造力等的发展,人的各方面素质的美好化是社会变得美好的特别重要的内涵和条件。
学校教育更应以学生素质发展为基本任务。人类社会有多样化的分工,不同社会生活领域的基本任务是不同的。例如,经济生活的基本任务是生产物质财富,政治生活的基本任务是建立、维系和完善政治体系,文化生活的基本任务是继承、建设和发展文化。众所周知,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人,即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以促进学生素质发展为基本任务,这是学校教育的本质特征。违背了这一点,就谈不上真正的学校教育。学校教育由多个维度构成,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课程。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维度,同样应以促进学生素质发展为基本宗旨。
学校文化是一个广阔的范畴,包括多种成分,诸如利益文化成分、素质文化成分等。但学生素质发展是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因此,学校文化虽然具有多种成分,但是应该以素质文化为主导性成分,并形成一种以素质文化为主导的优化的学校文化结构。在这种学校文化结构中,学校各类人员,包括学生,都将积极而有力地追求素质发展。这种价值追求将成为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重要动力。
四、促进素质文化与校本课程策划互动的方略
基于素质文化进行校本课程策划,单方面从素质文化角度或从校本课程策划角度努力是不够的,而应该促进素质文化与校本课程策划的互动,这种互动的基本内涵是:一方面在学校文化范围内加强素质文化建设,为校本课程策划提供重要基础;另一方面明确地以学生素质发展为宗旨来进行校本课程策划,反过来促进学校素质文化的发展。为有效地促进这种互动,我们需要采取多种方略,这里阐述四条主要方略。
其一,探索和充分利用学生素质发展的广阔的可能空间。关于素质文化建设和校本课程策划,有人可能会存在疑问:学生学习国家课程已经精疲力竭了,哪有时间和精力来发展具有学校特色的素质?这种顾虑应该消除。大量事实和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潜能极其巨大。例如,有的学生14岁左右就考上985大学,说明只要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在中小学12年间可以学习非常大量的东西。我们不提倡学生太早就考大学,而是基于对学生素质发展的广阔空间的探索,认识到并利用他们的极其巨大的学习潜能,进行合理的顶层设计,明确地以学生全面而个性化的素质发展为宗旨来策划校本课程,从而让学生实现相对全面、丰富的素质发展。对学生素质发展广阔的可能空间的探索,是建设素质文化的基础之一。
其二,素质文化的文化精神建设与文化形式建设相结合。文化是非常复杂的,这主要是因为它既包含丰富的文化精神,又包含丰富的文化形式[9]。文化精神如价值观、思维方式、知识等,文化形式如器物形式、制度形式、行为形式、语言形式等。文化建设要取得成功,就需要将文化精神的建设与文化形式的建设相结合。在学校文化范围内建设素质文化也应如此。素质文化建设上的这种结合特别要注重:让学校各类成员(包括学生、教师、管理人员、服务人员等)都明确地树立追求素质发展的价值观;在学校范围内传播关于素质和素质发展的知识,形成基于素质发展的思维方式;建立促进素质发展的一些相关制度;开展促进素质发展和展示素质发展的相关活动;树立促进素质发展的典型人物,让他们在学校人员素质发展和校本课程策划中起到榜样示范作用。
其三,加强综合素质课程的策划,促进素质文化建设。素质的结构非常复杂。中小学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作用应该是全面的,而就各类素质的相对重要性和中小学最主要的“可为”来说,中小学阶段的课程最应该起作用的,一是促进学生的学科素质,如语文素质、数学素质等的发展;二是综合素质的发展,如品德、跨学科素质、学习力、创造力、实践力、生活力等的发展。校本课程策划最重要的任务是策划综合素质课程,以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要在综合素质课程中进行关于素质文化的文化精神和文化形式建设,如关于综合素质发展的价值观建设;并使综合素质课程建设制度化、常规化、可持续性,从而形成一种综合素质课程文化,并促进学校的整个素质文化建设。
其四,实现素质文化与校本课程的协同发展。实现这两方面的协同发展,既有助于促进素质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助于促进校本课程的可持续发展。那么,如何实现两者的协同发展呢?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其别重要的是:素质文化建设和校本课程建设都要抓住“素质”这一核心,素质文化的核心是形成和增强发展素质的价值观,而校本课程建设的基本宗旨是发展学生素质(其中包括内化了的知识技能),无论形式如何变化,这样的核心和宗旨始终要明确;课程建设始终要注重价值观的体现和传递,其中主导性的价值观是追求素质发展的价值观,要引导学生关注素质发展,认识到素质发展是人生发展的重要目的和手段,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条件,明确地围绕素质发展来学习校本课程,从而避免学习宗旨上的迷茫或模糊;促进师生共同的素质发展,其中主要是学生在学习校本课程过程中发展素质,教师在建设和实施校本课程过程中发展素质,师生发展相互促进,做到深层次的“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张岱年.文化与价值[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8.
[2]丁念金.素质文化视野中的课堂评价理念[J].全球教育展望,2011(12):4.
[3]吴粲.策划学[M].第6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21.
[4]顾明远.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29-30.
[5]Michael W. Apple. Cultural Production/reproduction[M]//Craig Kridel. Encyclopedia of Curriculum Studies. Los Angeles: SAGE reference, 2010: 168-170.
[6]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第六版缩印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0:1131.
学校制订了《航华二中拓展型课程实施方案》和《航华二中探究型课程方案》,结合校情、教情、学情开展科目设计,因地制宜地开发校本课程。在科目设计时,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关注学生多元发展的需求,开发学生潜能。近几年,学校先后开设了30多门校本课程,其中一些课程已经有了与之匹配的校本教材。
在对校本课程进行探索的几年里,一方面,学校要整合已有的教育资源和教师资源;另一方面,校本课程的选择和开设要与学校办学理念与特色创建保持一致,与学校的文化发展相契合。学校于2012年提出“打造海洋科普教育平台,创建海洋文化教育特色”,并以“海纳百川,自我超越”为办学思想,以“包容自信、乐观向上”为学生的品格导向,追求“博纳、超越”的学校精神和“包容开放、自信挑战”的学校文化。
除此之外,基于初中学校的性质和特点,课程设计还应与基础课程和学校活动全面融合,让更多学生和教师参与并受益。因此,学校把目光从基础型课程的知识视野延伸出去,拓展、探究海洋特色校本课程,内容涉及了海洋政治、海洋地理、海洋与物理化学、海洋与艺术、海上运动以及航海等方面。
二、课程目标:课程实施符合学生认知发展
在“为学生的成人、求知和创新”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学校“打造海洋科普教育平台,创建海洋文化特色”的发展战略,必然要求学校整体思考课程建设,构建系统的特色校本课程。基于对特色课程构建与学生不同年龄段学习特点的考量,学校尝试分年级设计海洋特色课程的基本目标。在通适性课程上,以探究课整班授课方式,做了如下设计:海洋由水构成,低年级段首先认识海水;其次认识海洋生物,并对海洋资源进行认识;在了解人类对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知识后,要知晓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随着学生对海洋认识的加深,高年级要上升到对海洋文化的认识和海洋精神的教育。课程依据梯度设计为“海水特征我探究”“海洋生物我探究”“海洋资源我利用”“海洋环境我保护”“海洋文化我弘扬”“海洋生命我尊重”等。
学校还设计了与海洋教育相关的科普活动和分年级段的德育系列活动。科普活动,设计了以“走向深蓝”为主题的科技节或科技周;德育系列活动有六年级的“浪花一朵朵”,七年级的“海燕振翅飞”,八年级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和九年级的“扬起远航的风帆”。
三、课程实施:课程与课型有机结合
根据基础型课程要全面、拓展型课程要针对性强、探究型课程要系统性强的原则,学校结合海洋文化校本课程内容的实施诉求,寻找最佳的实施途径,使课程与课型有机结合。
1.基础型课程渗透海洋文化精神。基础型课程主要以呼应海洋文化教育特色为主。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海洋精神、品质等方面的价值培养,提升学生海洋文化的知识素养及基础能力。例如,在语文、历史、地理等基础性学科中,在三维教学目标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制定上,凸显海洋文化教育特色,挖掘基础课程中有关海洋文化教育特色的资源,逐步培养学生的叙述能力、识别能力、交互能力等。通过专题形式,提炼、渗透、融合各科知识,逐渐形成单元专题。教师的基础型课程教学,经历了三个阶段:最初以海洋文化相关文本进行特色教学,后来开始提炼海洋文化教育教学案例,发展到现阶段则以“人人课堂”构建教学要求,落实学校“包容、自信、乐观、向上”的培养目标。
2.拓展型课程拓宽海洋文化知识。学校围绕“海洋科普教育平台构建”,共开设了6门拓展型课程,并配备了6名教师承担课程实施工作。拓展型课程采用走班制形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课程由教导处统一管理,主要在六七年级中开设。上课时间固定在周一下午的自主拓展活动课,每门课程的总课时数在30左右。目前,教师可以在课程中使用《神奇的海水》《丰富多彩的海洋文化》《海洋探宝》《海洋权益纵横》《让海洋述说历史》《海洋动物探秘》《蓝色桅影》7本编印成册的校本教材。
3.探究型课程培养学生探索精神。探究型课程是让学生运用探究学习方式,发现和提出问题、探究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与创新精神、研究与实践能力、合作与发展意识,具体实施可以采用主题探究活动、课题研究、项目设计等方式。探究型课程主要在六至八年级中开设,定位于单元教学,即以学校自编的分年级单元教材进行教学活动,课程安排在学校正常课表中。单元主题依次为“海水特征我探究”“海洋生物我探究”“海洋资源我利用”“海洋环境我保护”“海洋文化我弘扬”“海洋生命我尊重”。
四、n程评价:课程实施与育人目标一致
从这件事情当中我认识到,语言环境、语言文化和语言学习三者是密不可分的,语言学习一旦脱离了文化背景和实际环境,其交际的功能就会大打折扣。在随后的英语校本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我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接近于实际情况的语言环境,同时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比较西文化之间的差异。
1营造适当的语言环境以及对英语文化更深刻的理解会促进英语学习,其理论基础是:
1.1"识记材料的性质对识记的效果有影响,直观现象的材料比词的材料好,视觉材料比听觉材料好,有意义的材料比无意义的材料好,有韵律的材料比无韵律的材料好。同时利用多种感观学习能加强记忆。" [1]
1.2张思仲的心理优势论认为:"学生们在学习外语时一旦产生兴趣、热情和动力时就有了巨大潜力。学生是语言学习的主体,对他们的学习方法和自学能力的培养在他们的外语学习中是不可缺少的要素。"而良好的语言环境会使学生对语言学习产生兴趣,而对语言文化的了解和更深层次的理解使语言的学习变得更有意义。
1.3 Krashen 和 Terrel的自然教学法( The Natural Approach )认为学习语言既是生存的需要,又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人们生活在一个富有实际意义的环境之中,在日常生活和交流中,自然"习得"第一语言。"学习"指的是学生在学校里有意识地学习第二语言。课堂教学侧重于语音、语法、句型训练和听写、造句等等。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用"习得"的方式比"学习"的效果好得多。[2]
2在英语校本课程教学实践中我们通过以下途径促使学生更多地融入英语环境和接触英语文化:
通过在校内、校外、课内、课外为学生创设较好的英语环境,为学生多途径、全方位地提供各种生动、有趣、有启发性、有教育意义的英文或中英文双语的学习资料和素材。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强化学习英语的动机的基础上,不断激励、引导、训练学生,使学生形成在休闲时学习英语的习惯,把学英语作为一种乐趣、一种放松,进而过渡到有计划地、自主地利用零散时间学习英语的状态。做到学英语与休闲、休息、放松两不误,学生不依赖教师能够自主学习的状态。在不知不觉中开阔视野,了解英语国家文化,学到成功学习英语的经验,转变不正确的学习方式、学习态度和观念,增强学好英语的信心和决心,更快乐、有效地学习英语,提高英语学习成绩。
3在英语校本课程教学实践中,学生通过体验真实英语环境、感受英语文化学习相对于传统方式学习在以下几方面有更为突出的表现:
3.1在体验真实英语环境、感受英语文化的方式学习英语的学生学习兴趣更高,他们更愿意参加英语兴趣小组的活动,即使在中午或者放假期间也非常乐意参加英语活动。而通过基于传统方式学习的大多数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不高,有时在课堂上打瞌睡或看其他科目的课本。
3.2在体验真实英语环境、感受英语文化的方式学习英语的学生更注重学习策略在学习中的作用。他们不仅对英语学习策略很重视,还对其他科目的学习认真规划。而通过传统方式学习的大多数学生缺乏整体规划,先考什么就先学什么。
3.3在体验真实英语环境、感受英语文化的方式学习英语的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自信心更强。
3.4在体验真实英语环境、感受英语文化的方式学习英语的学生更容易消除学习中的紧张和急躁情绪,学习状态更加自然放松。
3.5在体验真实英语环境、感受英语文化的方式学习英语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更加集中。
3.6在体验真实英语环境、感受英语文化的方式学习英语的学生学习主动性更强,对于教师的依赖性减弱。
3.7在体验真实英语环境、感受英语文化的方式学习英语的学生更善于积极思考,有更多自己的见解。
3.8在体验真实英语环境、感受英语文化的方式学习英语的学生更善于管理学习时间,能够利用零散时间学习。
3.9在体验真实英语环境、感受英语文化的方式学习英语的学生更善于寻找和捕捉在实际中应用英语的机会。
结论:通过研究和实践发现语言环境和语言文化在语言学习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重视语言文化的学习不但可以学习到更地道的英语,还会使英语学习变得更加有实际意义,从而激发英语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同时能增强记忆的效果、减轻学习的压力、改进学习策略、增强学习者的信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93;G6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2-0035-02
2008年秋季,厦门市全面启动了高中新课改。通用技术作为这次课改的一门新课程,课程资源、课程设置等方面的研究是每个学校在课程实施中面临的问题。福建省厦门市新店中学作为一所城镇化中学,以学校实际为基础,着力研究通用技术课程的开发和实施、通用技术课程资源挖掘与整合、通用技术课程校本化实施策略的构建,成效显著。本文对“城镇化中学通用技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进行相关思考。
一、厦门市新店中学概述
所谓城镇化,是指在工业社会时代,社会经济发展进入非农业活动赶超农业活动的重要阶段,城镇人口比乡村人口越来越多,乡村居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慢慢向城镇居民转化的过程。福建省厦门市新店中学正是一所城镇化中学,位于厦门新区翔安区的新兴街,是厦门市翔安区办学规模第二大的完全中学,仅次于翔安一中。现有在校学生2534人,49个班级;一线教师157名,包括高级教师14名,一级教师54名;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1名,本科学历教师97名;拥有省级骨干教师2人,市级骨干教师25人,学校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较强的科研实力。
二、课程提要
通用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创新性及人文与科学融合性很强的新型学科,它立足科学、技术、社会的视野,以学生技术素养的提高、促使学生的个性发展为目标,努力反映先进技术和先进文化,在高中教育阶段努力发展学生以技术设计为基础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概念界定
(1)通用技术。在福建省,根据新课程标准,通用技术是指信息技术之外的,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应用十分普遍,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通用技术课程一般可以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大模块,必修模块一般包括技术与设计1、技术与设计2;而选修模块一般包括电子控制技术、建筑及其设计、汽车驾驶与保养、简易机器人制作、现代农业技术、家政与生活技术、服装及其设计,等等。
(2)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与实施课程的必要条件。课程资源目前可以利用的主要有三部分:一是校内的课程资源,例如通用技术实验室、各种教学设备、实验基地等。二是校外的课程资源,包括市、区及社区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等丰富的社会资源及自然资源。三是信息化课程资源,比如校内信息技术的开发利用、校内外的网络资源等。
(3)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本的课程,是以学校为基础的课程。是指学校在党的方针政策、国家和地方课程计划的指导下,以明确而独特的办学教育哲学为指导思想,以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为导向,在对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需求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社会和学校的课程资源,通过自行探讨、设计或与研究人员或其他力量合作等方式编制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是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重要补充,是国家和地方课程计划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实施通用技术校本课程的思路
(1)注重课题研究,促进课程可持续建设。由学校教研室申报名为“城镇化中学通用技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的课题,该课题得到有关专家一致认可,厦门市翔安区进修学校将课题列为2013年翔安区教育科研课题。学校教研室组建由本文作者为主持人的课题研究团队,初步制订课题研究计划,确定人员分工,并拟出课题研究的目标、基本内容、研究假设、创新之处及难点,计划在两年的课题研究时间中为高中通用技术校本课程的大力推进起到重要作用。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为:探索高中通用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形成城镇化中学办学特色。
(2)深入调查研究,确定校本课程思路。课题组成员在高一年段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在社区、职高了解课程资源的具体情况。通过调研,摸清了学生对通用技术课程的需求状况和学校开设通用技术课程的硬件软件条件。
(3)积极实践,促进课程校本化特色的形成。2008年9月开始,学校对学科进行了一次大调整:通用技术课程每周每个班2个课时,并选派1名教师和本文作者共同担任通用技术课程的专职教师,负责“技术与设计1”和“技术与设计2”的通用技术教学任务,同时负责通用技术校本课程教学工作。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通用技术校本课程紧紧围绕“城镇化”这个特征。经过将近八年的摸索,终于有了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教材《模仿―创新》。回首来路,历历在目。
其一,利用教研日到厦门各大名校参加教研活动。比如2014年10月22日,到厦门双十中学听陆健老师的公开课“神奇的螺旋桨”。他以动画人物哆啦A梦为切入点,为大家展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螺旋桨世界,并引导大家学会竹蜻蜓的制作,为我校接下来的实践课提供了很好的素材。2015年1月8日,到厦门双十中学聆听了李洪金老师的一堂课“桥梁”。李老师展示的极其丰富的世界各地桥梁图片及各种各样的桥梁模型设计,为我校今后的桥梁称重实验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其二,跟岗培训。2015年11月23日―12月4日,有幸参加厦门市翔安区特级教师协会组织的部分中小学校长和骨干教师到岛内名校跟岗学习。通过这次学习,有了很多收获,理念更新了,视野开阔了。在跟岗学习过程中,幸运地听到了很多真实的课,它既没有华丽的外衣,也没有太多时尚的教学手段。这种课堂,让大家体会到一种自然的气息,遵循了学生身心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非常有利于学生各种能力及良好个性的健康发展。
其三,课题培训。2015年12月18日―12月19日,参加了由厦门市翔安区进修学校组织的“厦门市翔安区2015年教育科研培训”。培训会上,分别聆听了厦门市翔安区进修学校张世钦校长的讲座“教育科研的独特价值与教师专业发展”、福建教育学院郭春芳院长的讲座“教学主张:卓越教师的品牌内核”,以及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柯艳瑜老师的讲座“掌握科研小常识 助力专业大发展”。三位老师分别从“教师的规划篇、科研篇”“教学主张对教师发展的重要性”以及“课题研究十要素”等方面,阐述了课题研究的重要性及课题的研究方法,为我们接下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很好的理论指导。
其四,积极开设公开课、观摩课。比如2015年12月4日,作为厦门市翔安区名师的本文作者,在厦门市内厝中学开了一堂区级观摩课“方案的构思方法”。在课堂上,以各种台灯为例,向学生介绍了方案构思的四种方法:草图法、模仿法、联想法、奇特性构思法,以幽默诙谐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握这节课的学习目标,领会这堂课的学习内容,明白其中的科学原理。以这节课为契机,回到学校后的第二周,就着手布置学生准备制作台灯的各种材料,并利用四节课时间反复实践,耐心引导,学生基本上能完成台灯的制作。
五、结束语
总之,开好通用技术课程,是城镇化中学深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是培养高素质的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城镇化中学通用技术校本课程的实施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如今仍然面临重重困难,比如学生的选择、师资不足、设备不齐、课时安排不合理和评价机制滞后等。但是,只要注重更新教育理念,充分开发和利用校园内外的通用技术课程资源,这些问题都将得到妥善解决。在通用技术课程实施过程中,要注重课程的校本化,适合校情学情,使得通用技术课程更具实效性和针对性,从而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志超,靳玉乐.课程政策制订的社会参与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4(01).
[2]安玫.课程环境与课程组织的进化[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1(03).
从整个世界范围来看,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一是课程国际化初始阶段,即单纯开设国际课程阶段,如设立“世界历史”、“国际经济”、“东方文明”、“欧洲法律”等课程,尽管这些课程实际上可能仍然采用中文教材,但它已经基本具备国际学科的特点;二是课程国际化发展阶段,课程讲授中以比较视野增加对国际背景、异域文化等相关内容的深入诠释,主要通过引进国外教材、实行双语或全英语授课等多种手段,将课程国际化内容融入其中;三是课程国际化成熟阶段,即国际课程本土化阶段,开设国际课程以及将国际因素整合到课程的组织和实施中去,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的国际导向成为这一阶段的显著特征,如通过模拟动态教学、远程跨域授课等开放课程技术手段的广泛应用,推动课程国际化的不断深入。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为代表的高等教育发达国家,不仅已经把国际化理念运用到高校课程体系构建中,而且在多数课程的设置和实施上,适应世界一体化趋势的常态化国际课程在整个课程结构中已经占到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国家的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已经推进到第三阶段。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课程国际化兴盛于欧美研究型大学,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而由于历史原因,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步伐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才得以加快,从目前看来,上千所普通本科院校只有数十所国家重点建设的“985工程”、“211工程”院校在课程国际化方面有较为明显的推进,现已推进到上述的第二或第三阶段。譬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多所研究型高校,不仅早已进行课程国际化的探索和实践,而且制定了相应的支持政策和实施措施。而对于我国新办本科院校而言,由于尚未有这类课程开设的要求、受限于现有的课程结构、教师对这类课程的国际化意愿不高、学生对这类课程不感兴趣、学生外语能力不足、经费不足、师资不足、课时所限等诸多方面的制约,其中绝大多数刚刚完成从课程国际化初始阶段到课程国际化形成阶段的跨越。
2.新办本科院校课程国际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与发达国家和地区高校以及我国研究型大学相比,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在课程国际化建设中存在以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1)课程国际化理念的贯彻有待加强。根据课程国际化课题组对浙江外国语学院、安徽外国语学院、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浙江树人大学、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宁波诺丁汉大学等泛长三角地区6大高校的调研,上述高校100%认为课程理念国际化的核心是培养适应国际市场需要的国际应用型人才,并合理实现中外课程的交叉融合。这一调研结果体现了国内高校对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理念的实用化倾向,也说明目前我国大多数新建本科高校对课程国际化的认识已有很大提高。但课程国际化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也不是简单地等同于引进国外教材、开设双语课程等实践手段。课程国际化理念应贯穿在人才培养定位、课程设置、教材运用、教学组织等整个教学过程与各个培养环节之中,而这恰恰是新建本科院校的薄弱所在。在某种意义上,课程国际化理念是高校课程国际化建设的前哨,课程国际化意识与观念贯彻不力是新建本科院校课程国际化进程中的首要障碍。
(2)课程国际化的目标仍有待进一步明确。目前我国大多数新建本科院校,无论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设计,还是课程管理、课程评价,都没有真正确立相应的国际化战略。如果我国许多新建本科高校在很长时间内难以明确课程国际化战略的基本依据,要真正实现课程国际化就变得相当困难。根据课程国际化课题组对泛长三角地区6大高校的调研,除了能在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培养学生了解并掌握某门具体的学科知识和操作能力等两项内容达成一致外,选择强调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强调适应全球化发展需要的能力、与国际对照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等课程国际化目标选项的高校仍占一定比例。可见,我国大多数新建本科院校课程国际化的目标仍有待进一步明确。
(3)课程国际化的师资队伍建设迫在眉睫。高水平的国际化师资队伍是实现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的关键。然而就我国新建本科院校而言,目前师资队伍的国际化现状不容乐观。根据本课题组2013年对泛长三角6所普通新建本科院校的课程国际化调查,在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归纳的九种类型的国际化课程中,其中有通过国际比较和借鉴使得传统课程内容得以延伸的课程、培养学生获取国际专业资格的课程、专门针对海外学生或国际留学生设计的课程等三类课程至今仍然停留在尚未起步或初步规划,其存在落差的原因在于师资不足,特别是不仅具备良好的外语教学能力和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而且能够接轨世界和洞察前沿的国际化师资尤其欠缺。由于受到资金和政策等各种因素的综合制约,教师出国研修的机会相对不多,参与国际科研合作的机会偏少,而聘请国外专家、教授的比例更低,这些都会严重影响到教师参与课程国际化建设。
(4)课程内容的国际化程度亟待加深。课程内容是构成课程的基本要素,反映了不同的课程价值观、课程结构观和课程设计观。课程内容的国际化深度直接关系到课程的国际化程度。针对新建本科院校,课程内容仍然难以反映专业领域的国际前沿和最新动态,从而形成其最显著缺陷。根据课题组对泛长三角6所普通新建本科院校的课程国际化调查,结果显示:与国外某个或某些区域相关的研究课程已经稳定成熟,体现国际学科特征的课程、海外教师讲授的课程基本处于执行发展阶段;致力于培养学生国际职业素质的课程、培养跨文化交流与交际能力的课程正在进行从执行发展向稳定成熟的阶段性跨越,专门针对海外学生或国际留学生设计的课程亦基本处于从初步规划向执行发展的跨越阶段;而通过国际比较和借鉴使得传统课程内容得以延伸的课程、培养学生获取国际专业资格的课程尚未起步或刚刚起步。这些情况表明,我国高校课程内容国际化的发展水平仍居于较低水平。
(5)课程输入和输出的严重不平衡。课程交流的对等性是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的重要特征,发达国家和地区非常注重课程输入和输出的均衡,因而在向其他国家输入先进课程的同时,也向外输出本国优秀课程及其相关内容;在接纳外来文化和科技成果的同时,也通过招收国际留学生或短期交换生等方式,完善国际化课程体系并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譬如成立至今不到30年的台湾树德科技大学,可以为海内外学生量身定制地开辟国际班,开设“国际企业与贸易”等国际化课程。而相比之下,我国新办本科院校在很多方面表现出较大的差距,根据课题组对泛长三角地区6所高校的调研,认为既要保持本国的特色与优势,又要吸收其他国家高校课程中的精华的比例高达100%,而其中仅有50%的高校认为不能再局限于本国传统格局之中,应该主动参与到世界高等教育体系中去。针对全国而言,相当多的新建本科高校仅仅为了招生的需要,盲目地输入国际课程,生搬硬套地引进国外教材,却全然脱离了自身特色和实际。外来课程吸纳过多,而合作交流相对较少,特别是专门针对海外学生设计的课程在所有课程框架中所占比重过低,国际留学生招收工作刚刚起步,课程的输出和输入严重不平衡。
二、推进新办本科院校课程国际化的对策思考
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在课程国际化过程中进行了有益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由于在课程国际化观念、课程国际化战略、课程国际化师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目前课程国际化发展进程相对滞后。提升我国新建本科院校课程国际化水平,要从以下五大方面着手:
1.根据新建本科校情,走特色化的课程国际化道路特色化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正确选择,这一点对新建本科高校更是如此。纵观世界大学发展历程,坚持走特色化道路是许多低起点大学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譬如坐落在威斯康星州首府麦迪逊市的威斯康星大学,由一所在美国名不见经传的小学校,一跃进入世界大学100强之列,并获2012美国大学表现评估中心美国大学排名第3名和2011上海交通大学全球大学排名第19名。威斯康星大学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巨大动力在于:自建校开始一直坚持走面向实际且注重实用的特色化发展道路,可见特色化对高校发展的重要意义。尽管世界各国课程国际化理念有着很大差别,国际化形式和途径也有较多不同,但坚持自身特色是其共同点。譬如美国大学课程国际化历史悠久,到目前几乎全美高校都在实施课程国际化,已经形成相当大的课程国际化规模,并特别注重课程国际化中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在澳大利亚,体现国际学科特征的课程占课程总量的24%,通过国际比较和借鉴使得传统课程内容得以延伸的课程占课程总量的18.4%,构成其高校课程国际化的鲜明特点。因此,根据我国当前国情和新建本科校情,探索并制定出一条满足现实发展需求的特色化课程国际化发展道路,是目前我国新建本科院校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2.以本校优势学科为依托,确立课程国际化战略目标学科是新课程的重要依托,课程的国际化发展始终与学科紧密相联。由于受到人力、物力、财力等多种因素的制约,目前新建本科院校所有学科领域齐头并进的局面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比较现实的路径是:对部分优势学科实行重点扶持,加大投入以加快其课程国际化建设的步伐,让一部分学科及相关课程先“走出去”,再逐步扩大到其他课程领域,从而带动高校课程的全面国际化。可以说,“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始终是一条课程国际化的重要法宝。譬如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斯坦福大学,在20世纪40年代还只是一所二流大学,课程国际化程度非常低。面对极其严峻的发展形势,斯坦福大学依然打破学科平衡发展的传统,实施“学科冒尖”发展战略。如今的斯坦福大学已经发展成为国际著名大学,也正因其具有浓厚的课程国际化色彩,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海外学生前来深造。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应该依托本校优势和特色,明确自身定位,形成发展重点,特别是在课程建设政策、课程建设资金、课程建设资源等方面对优势学科进行扶持,有效加大对先行课程国际化的支持力度。通过优势学科或专业的课程国际化,带动其他与其相关的学科课程的国际化建设,以点带面,循序渐进地实现所有学科课程的国际化,从而全面推动新建本科院校课程国际化发展。
3.做好本土化批判性吸收,建立科学的课程国际化模式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浪潮下,国际化课程意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和沟通能力。拥有这种能力之后,就能够解决不同国家之间在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中产生的隔阂和障碍,这就是所谓的“全球通人才”。但课程国际化并非抛弃本土课程或者与本土课程相背离,本土化支撑着国际化,而国际化又是本土化的升华和发扬,国际化与本土化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应该使本土课程与其他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的课程真正实现交叉融合,,共同发展。在分析、比较、筛选和鉴别的基础上,课程国际化逐步将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和科技精粹融入到本土学科专业设置和国内课程教学实践中来。它不仅强调民族经济文化和全球经济文化的有机融合,更体现在国家民族精华和国际有益知识的兼收并蓄。简而言之,国际化课程的目的不在于培养学生狭隘的爱国情感,而重点在于培养其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目前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课程引进与输出之间的不平衡,这不仅表现在课程模式设置上,而且表现在课程内容安排上,更多地是以发达国家和地区为标杆,通过学习、借鉴和引进他国的优秀课程资源,甚至不少高校直接运用国外原版教材进行教学。在吸收引进过程中,不局限于本国传统格局,应主动参与到世界高等教育体系中去,这一点无可非议。但也应该考虑到中国目前的国情和新建本科院校校情的不同以及学生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知识结构的差异。在课程国际化理论与实践的探索道路上,新建本科院校必须充分意识到该问题,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国际化模式,从而使课程真正实现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