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浪费调查报告汇总十篇

时间:2022-11-05 17:50:3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水资源浪费调查报告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水资源浪费调查报告

篇(1)

摘要:

(一)xx月xx日:

在过年前的这段日子里,各地掀起了一股“装修旋风”,装修材料不是别的,而是“够气派的”的黄金,对此人们有着各色的争论……

(二)xx月xx日:

前几天过新年的热闹气氛,随着人们投入到工作中去而慢慢退散了。可是,令人吃惊的是家家户户所剩余的过年礼品、糖果……

(三)xx月xx日:

今天在网上冲浪,一条标题为《100吨水在途中消失了37吨》的公益广告,显眼地出现在互联网上。因为好奇心驱使,我在搜索栏上打上了“浪费水资源”,结果出现36,200多条相关信息!其中包括“湖南的地水资源缺乏”,“中国治理水资源浪费低效”,“餐饮业水资源浪费严重”等等。

调查报告由于近年来人们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节约”一词在人们的心里已日渐忽视和淡忘了。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种种的浪费现象如果继续下去的话,其后果是很严重的!13亿人口,全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如果每人每天浪费1元,一年全国就浪费了4745亿元;如果每人每月浪费500克粮食,一年全国就浪费了65万吨粮食;如果每人每月浪费1吨水,一年全国就浪费了156亿吨水!积沙成堆,积水成河。如果我们每天都能够节约一点点的话,就不会出现这些巨大的浪费了! 春节诚然是个喜庆的节日,我们在玩闹的同时,也不要忘记节约。

据调查显示,人们春节期间的浪费竟是平时(非节假日)的10倍!这些数字真要算起来也可说是天文数字了。人们种种的浪费现象,水、电资源与食物资源的浪费尤其严重。“节约用水,从点滴做起”的广告虽然随处可见,但是并没有得到人们的真正重视。我国是有大量的“水”,但好的水资源毕竟是有限的。如果人们再没有节制地浪费水资源和污染水资源,只靠污水处理是难以扭转缺水这一局面的!

现在,让我们一起看看最新的水资源十大浪费现象:

1、刷牙时不关水蛇头;

2、洗澡涂肥皂时不关水蛇头;

3、自来水管发生漏水或爆管未得到及时修理;

4、用过量水洗车,洗车的水未能循环使用;

5、随意开启消防蛇头用水;

6、老式便器水箱容量过大,大小不分档;

7、洗衣服时不用手搓而只用水冲;

8、直接用自来水冲洗道路;

9、在公共浴室洗澡后“人离水未关”;

10、解冻海鲜使用“自来水常流法”。

篇(2)

二、联系生活实际,引导思考探究,有效加强环境教育

知识源于生活,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紧扣教学内容,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融入生活实例,加强环境教育,灵活渗透环保理念,提倡绿色生活,让学生从生活小事做起,为节能减排尽绵薄之力,增强学生的环保责任感.比如学习《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呈现有关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系统的材料、图片或影视资料,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人类存在哪些影响全球的破坏活动?如水资源浪费、酸雨、土壤荒漠化、沙尘暴、汽车尾气、湖泊河流受到严重污染、工厂废气的随意排放而造成温室效应;乱砍滥伐,导致森林植被破坏等.然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面对上述问题,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加以治理?让学生畅所欲言,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深化巩固知识.接着,设计小活动,合作讨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请你观察人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小习惯可能会影响甚至破坏生态环境?请你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我为环保献一策”的活动,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这样,通过思考、探究、合作、归纳、总结等活动,让学生明确人类的哪些活动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哪些活动可以破坏生态环境,认识到保护生物圈的责任,自觉形成环境保护意识,激发学生关注生物信息的兴趣,提高学生收集和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三、注重实践活动,强化亲身体验,全面践行环境教育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打破课堂教学局限,注意拓宽教学渠道,开展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学习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通过亲身参与、实践体验,感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从自我做起,从点滴做起,形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全面践行环境教育.第一,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校园环境进行仔细观察,对学校受污染情况和环境绿化情况进行深入分析、调查统计,并指出其存在的环境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和方案.第二,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走向课外,开展实践学习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在实践体验中切实体会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如组织学生开展公园、社区植树造林和水资源短缺、害虫鼠的危害、环境污染等情况实践调查活动,并撰写相关调查报告,以展示学习成果.第三,可以借助某些特殊日子,诸如2月2日“世界湿地日”、3月12日“植树节”,3月21日“世界森林日”、3月22“世界水日”、4月2日“世界地球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10月4日“世界动物日”等,开展环境保护相关专题讲座,通过手抄报、演示文稿、校报、墙报、板报、网络论坛、贴吧等形式加大环境教育知识宣传度,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迫切性,提高学生环保意识和责任感.或开展“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生活”的主题班会或者辩论会,组织“变废为宝”的环保创意制作比赛、“低碳生活科普知识”竞赛、“环境保护,从自我做起”演讲比赛等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环保教育,树立环保意识,共建绿色生活环境,提倡健康有机生活.

篇(3)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是地理新课标最基本的理念。在作业中揭示知识应用价值,让学生体验地理就在我们身边,让学生真切意识到地理知识的实用价值,可大大提高学生作业兴趣和认识水平。通过作业设计,把学生引向家庭、社会、生活,倡导设计有关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具有实践性和开放性的作业。

设计的作业内容不应拘泥于课本知识,可以是教学相关内容和贴近生活的信息,也可以是课本内容的延伸、扩展及实践。作业的完成可以是小论文、调查报告、资料收集、画图拼图、地理演讲、手工制作和手抄报等。作业可让学生独立完成,也可鼓励学生通过合作完成。

例如,①在乒乓球上绘制经纬网:通过这一制作可以更加清楚经纬线的含义、经纬线之间相互关系以及经纬度的分布规律,巩固课本知识;②绘制家庭或学校平面图:学会自己设计图例、标明注记,选择适当比例尺等;③体验生活中辨认方向的方法:如太阳、月亮、影子、树冠、房屋朝向等;④设计一个假期与父母同行的旅游方案:收集与旅游相关的图片、资料和信息;根据自己的喜好确定旅游目的地;设计旅游路线和要准备的相关物品;⑤让学生坚持观察并记录每月风向的变化,理解季风的概念等。

在日常生活中,地理知识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利用地理知识可指导自己的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探究生活中的地理问题,也就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2.走出“题海”,走进充满趣味的地理情境

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是一个情感体验的过程,而机械重复的“题海战”学生是不会感到成功与快乐的,只会苦不堪言,丧失地理学习的热情。兴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亲切、有趣的情境作业具有一定吸引力,能使学生乐于接受,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智力水平。教师设计作业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体现新颖多样、生动灵活,突出趣味性、实用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

例如,学习中国的区域地理内容,可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课前布置作业让学生分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区域收集资料,课堂上让不同组别的学生分别扮演南方人、北方人、西北人和青藏人。饮食方面:南米北面、南甜北咸、东酸西辣等;服饰方面:居民的藏袍、傣族妇女的筒裙等;民居方面:北方房屋墙体厚,屋内有火炕,南方人习惯睡木床或竹床……充分展现学生自已收集的地理资料并分析人们的生活习惯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讨论生活在各个区域的利弊。这样的作业轻松有趣,不需任何强制,学生也会因作业本身的乐趣而自觉、积极、主动地投入并产生自主作业的心理需求。

3.关注差异化,设计弹性作业

学生在个性、认知水平、学习能力等方面都存在差异,但传统作业“一刀切”的现象往往无法顾及各层次学生的认知要求,限制学生个性发展。从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心理负担着手,精心设计 “超市型”作业,让不同水平的学生自主选择,给学生作业的“弹性权”,实现“人人能练习、人人能成功”,使每一层次学生都会在原有基础得到发展。

作业量分层。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适当减少作业量,减轻作业负担,除基础性练习外,一些拓展性练习,可以选做或不做;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多增加一些提高题,进一步拓展其学习能力。适量、适当的作业要求,更容易使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培养自信心。

作业难度分层。如果作业问题太难,学生会望而生畏;太容易,学生会不屑一顾。布置作业时同一问题尽可能多角度设问,设问的梯度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单一到综合。应树立“弹性”意识,考虑每类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差异,为各类学生设计难易适度的作业,促使他们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并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例如,教学自然资源的作业可设计为以下3组题。

A组题:调查日常生活中所用到的自然资源以及它们的来源。

篇(4)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c)-0026-01

1 开发校本课程,深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开放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没有丰富的校本资源的广泛支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难以顺利进行。我校对校本课程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并充分利用当地社会和学校资源,开发出可供学生选择的多样校本课程。这些课程是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1.1 实施“1加1”工程,开发以综合实践为主的校本课程

为了落实校本课程的开发,我校成立了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吸纳学校领导、教师和部分学生家长共同参与,以指导、审定、评价、支持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

学校实施了“1加1”工程,即要求每位教师除教授本专业的一门课程之外,在根据个人专长申报开发一门校本课程。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在广泛征求学生及其家长意见的基础上,依据当地的人文历史、地方特色、学生发展需要和教师个人特长等综合因素,开设了陶艺、等20多种。这些校本课程的开展,为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及审美能力奠定了基础。

为提高校本课程教学水平,我们组织力量重点研究课程目标和教学方法。把20多门校本课程分为六类,分别确定每类课程的总目标和子目标。总目标力求清晰、合理,子目标力求具体化、可操作。同时根据校本课程目标,组织教师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经验、兴趣和学习条件等选择确定教学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做一做、试一试、想一想、记一记、画一画,培养学习兴趣,在趣味盎然的学习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1.2 采取“1选1”措施,实施校本课程

为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学校根据师资及学生实际情况,采取“1选1”措施。

1.3 依托学校科技节,搭建“1展1”舞台展示

为提升综合实践活动效益,为学生提供展示才能的舞台,学校每年开展科技节活动,为学生搭建“1展1”舞台,即要求每位学生在“科技节”中至少展示一项所学才艺,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2 拓宽学习空间,构建综合实践活动的广阔平台

2.1 课内外整合,拓宽学习空间

综合实践课的基本理念之一是推进学生自我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和体验,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此,我们倡导多种学习方式,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走进家庭,走向自然,精心设计形式多样的活动内容和形式,充分利用课堂外的“课本”,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做,在活动中想,推进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

走向自然。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重视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能力培养。通过一系列的调查探究活动,学生对于植物的生存状态及前景产生担忧,激发了学生的忧患意识和对环保问题的关注,从而养成了孩子们的社会道德责任感。

走向社会。坚持以知识性、科学性、实践性、趣味性为指导,通过看、管、查、做等方式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走入社区,进行环保宣传和实践活动。

看:组织学生有目的地参观,了解自然环境,感受环境与人类健康的密切关系,激发热爱大自然之情,加深关心环境、爱护环境、保护地球意识。

管:广泛开展“环保小卫士、爱心大队”活动,组织学生清除白色污染,清扫卫生死角、管理学校草坪、树木;参与管理人民广场草坪、树木,保持清洁卫生,懂得“一棵树木一个生命”的道理,并在这个过程中间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尊重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查:环保大队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开展环境科技调查和研究活动;利用暑假对市区汽车保洁公司的用水情况进行调查,发现新市区汽车保洁公司水资源浪费严重,他们撰写节约用水的调查报告,提交给市环保局,充分体现了学生热爱环保、勇于创新的精神。

做:开展“保护环境,从我做起”活动;在家庭栽种花草,美化家园,向亲友、邻居宣传环境知识;写信劝导亲友戒烟,与家人一起制定“家庭绿色行动计划”,提倡家庭绿色文明等。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养成环保好习惯。

走向生活。结合传统的节日对学生进行爱父母、爱家庭、爱社会、爱祖国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结合植树节,开展了“认养小树,我和小树一同成长”的活动和“五一”劳动节的“我是家庭服务员”活动等。

2.2 与竞赛活动相结合,构建学生实践活动的广阔平台

我们努力为学生搭建展示才能的平台。将科技教育融入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1)学校每年组织一次创新作品大赛,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创新作品的舞台。(2)组织学生兴趣小组活动,如七巧板、国际象棋、机器人、四驱车、航空航天、航海模型、气象、科幻画、种植等,开展科技教育“七个一”活动,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创新大赛。(3)每年组织“科技节”活动,引导学生参加科技实践活动:进行科技小制作、小发明、小创意,撰写科技小论文、调查报告,绘制科学幻想画;制作科技手抄报、剪贴报、和搜集科技名言,编写科学家故事集。(4)参观考察博物馆等校外科普教育基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5)组织学生围绕“我身边的科学”开展谈论、调查,提出合理化建议。

在综合时间活动实施中,我们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时间、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让有效的资源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绽放奇葩,让资源浸润学生的绿色童年,让“稚嫩之花”开得更加绚丽多姿!

参考文献

篇(5)

我国以占世界不到10%的耕地,6%的可更新水资源,3%~4%的森林资源,养活22%的世界人口,到2020年我国人口预计达到14.5~14.9亿,经济总量将达到35~36万亿,压力比现在还要大。如果延续传统发展模式,环境负荷将是2000年的3.6倍,仅二氧化硫排放量将超过环境承载能力1.6倍。我们的国土是难以承受的。中国的发展不会停止,也不能停止。如何使用有限的资源,使脆弱的生态环境承受住快速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呢?从中国的资源环境看,发展循环经济有其必然性;从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和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看,发展循环经济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国内外的实践表明,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对生态环境的免费使用必然达到极限。人类要继续发展。客观上要求我们转换经济增长方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并对被过度使用的生态环境进行补偿,循环经济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循环经济是对传统的粗放型经济的变革和挑战。传统经济是以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为特征,以人类征服自然为进步的标志,以支持当前发展和当代人经济和利益的最大化为特征,以高经济增长、高消费、最大限度的创造社会财富为目标,忽视生态环境的要求和限度,是一种不可持续的线性发展模式;而循环经济以人类与自然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为目标,在生态环境允许的范围内,实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统一,是一种与生态系统类似的多层次的网状闭环结构,即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生态型的生产和发展模式。

循环经济是在生态环境成为经济增长制约要素,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一种公共财富阶段的新技术经济模式,是建立在人类生存条件和福利平等基础上的以全体社会成员生活福利的最大化为目标的新的经济形态。

循环经济的技术经济特征之一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生产过程的资源、能源消耗。

循环经济的技术经济特征之二是延长和拓宽生产技术链,将污染尽可能地在生产企业内进行处理,减少生产过程的污染排放。

循环经济的技术经济特征之三是对生产和生活用过的废旧产品进行全面回收,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的排放。

循环经济的技术经济特征之四是对生产企业无法处理的废弃物的集中回放、处理、处置,扩大环保产业的资源再生产业的规模。

从实践来看,循环经济通常可在3个层面展开:

企业层面:企业推行清洁生产,选择清洁生产工艺,建立生产全过程的环境管理系统,减少产品和服务中物料和能源的消耗量,实现最终排放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促进产品生态设计。

篇(6)

“综合性学习”《节约用水》专题学习网站,是将教材中有关内容整合起来,突出多媒体创设情境和网络资源信息量大的特点,帮助学生从不同的层面了解水知识,学习与“水”有关的成语、故事、诗歌,欣赏节约用水的环保口号、标语,旨在让学生学习课文的同时,既培养语言文化素养、信息素养,又能培养环保意识。

一、主题的提出

水是生命的源泉,生命最早出现在水中,水是文明的摇篮,著名的河流和湖泊往往孕育着人类辉煌的文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离不开水,水是自然赋予人类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地球上的水似乎取之不尽,但实际上,只有淡水才是主要的水资源。人类目前利用的淡水,主要是河流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这部分水储量很少,仅占全球淡水总储量的0.3%,相当于全球总水量的十万分之一。无数的河流湖泊为人们提供水能、航运、灌溉、矿产、水产、蓄水泄洪和各类用水的便利,也是人们游泳、划船、垂钓、观光的良好去处。河流湖泊施与人类无限的恩惠,为人类作出无私的奉献。

但人类对保护淡水资源的认识不够,保护措施不力,人类在利用水资源的同时,把一些有毒有害的物质排入河流湖泊,使水体受到污染,造成水质恶化,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了不利影响。另外,大家的节水意识不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用水习惯或多或少地浪费了水资源。

二、活动目标的定位

1.在能力目标上

能对水的污染和水资源的浪费情况进行简单的考察、调查和实验,并写成简单的考察报告,通过做一做、算一算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和研究问题的能力及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计算能力。

2.在情感态度上

让学生懂得防止水资源浪费和破坏是我们每一个人、每个家庭、每个学校、每个单位的责任。通过调查,激发他们对节约水资源,保护水资源不受污染的责任感。

3.在知识目标上

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不仅加剧了水资源的危机,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水资源的污染还会损害人的健康,危害动、植物的生长。

三、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

教师依托本专题学习网站,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课堂的学习、实践、课后的阅读、交流、探究中,将本专题相关知识点,甚至相关学科内容进行融会贯通,对相关知识进行重组创作,不仅让学生获得知识,而且能够使学生进行知识重构和创造,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信息素养,并为学生认识水,了解水,激发对水资源的探究兴趣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专题学习网站本身就是一个信息资源的海洋,是一个泛资源,但它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体现知识性;必须给它准确的定位――为学科教学服务。我们在构建中,始终围绕这一学习专题,将学生可以查询到的相关的各类信息整合在一起赋予对事物立体、多面的认识,这是一个获取、分析、综合和创新知识的过程。同时,专题学习网站建设更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师生根据需要和应用实际,共同完善专题学习网站。利用专题学习网站进行课堂教学,教师必须树立学科意识,突出学科特点,让网络环境更好地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服务,不做网络的奴隶。

四、《节约用水》专题学习网站各模块简介

该专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饮水思源”“积水成渊”“杯水车薪”“细水长流”和“如鱼得水”。模块文字的表达,都取用了与“水”有关的成语,并根据相应的内容来选定,第一视角,就吸引学生,就以知识性、趣味性来“吊”足学生浏览、阅读文章、积极参加互动的“胃口”。

“饮水思源”模块提供了丰富的与水有关资源的学习资源,收集、整理与专题学习相关的拓展性学习素材,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发挥学生学习的潜能,拓宽学生学习的知识面,深化学生的学习结构。

“积水成渊”介绍了与水有关的古诗、诗歌、故事、传说等,精彩的文章与精妙的图片融为一体,有些还提供视频等多媒体资料。

“杯水车薪”模块提供了大量介绍水资源危机、短缺的资料。

“细水长流”模块是展示学生才华的园地。网站上提供良好的资源上传工具,将学生研究的成果,如水资源现状的调查报告、节约用水的宣传图片、宣传动画、宣传标语、电子小作文、学习感悟或演示文稿上传,供其他学习者评价与共享,把课程学习内容转化成为信息化的学习资源。

“如鱼得水”模块,则提供了练习测试。

五、《节约用水》专题学习网站的应用

专题学习网站有着专题性、综合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的特点,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分析、讨论、评议等的在线平台,使学生能通过这个平台,充分运用庞大的网络资源进行自主的、探究性的学习。

1.教师的教

(1)充分利用资源,展开语言训练。信息技术的运用,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起着特殊的作用,但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停留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更不能将直观生动的画面欣赏来代替语言文字的训练,而应该用信息技术来促进语言训练,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

(2)运用信息技术,展现开放性。基于语文学科的特点,我们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为语文学习开辟更广泛的空间,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尽可能多地提供相关资料,指导学生进行自学,不但强调课内师生、生生、生机的活动过程,也强调课外的延续与拓展,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的优势,进行课外学习,做到立足课内、放眼课外,课内辐射课外,课外拓展课内。

(3)运用信息技术,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我们强调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利用网络提供的多层次、全方位的资源,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探究式学习转变,利用网络创造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把学生的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教师在放手让学生尝试和探究的同时,要善于扮演好六种角色:问题情境设计者(设计与学生活相联系、富有挑战性、有研究价值的任务)、资料线索提供者(避免学生漫无目的上网)、合作分工指导者(合理安排组内分工,提高学习效率)、探究过程促进者(使学生不偏离学习的初始目标,并提供必要的方法指导,促进学生对问题的深度研究)、交流反馈组织者(使交流有正确的方向)、成果评价参与者(使学生学有所获,思想得到升华,并获得参与、成功的喜悦)。

2.学生的学

在网络教学环境下,以“学”为中心的交互式教学方式有了得天独厚的土壤。

(1)对于难度不大的问题,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主动获取信息,并分析加工,进行自主探究、有个性地学习。如:对课文中生字难词的学习,超链接到它的拼音、结构、字义、笔顺、组词和造句进行探究学习。学生在识字探究时,对学习顺序的选择、学习时间的分配、重难点的认定、训练时机的把握和训练量大小的安排,都因不同的学习主体而有所不同,而教师则利用相关的网络教室管理软件进行实时监控,给予帮助、点拨,实施个别教学。当然,对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问题要进行广播,引导全体学生进行讨论。

(2)有一深度的问题可采用小组教学的方式组织学生协作学习,通过小组中同学之间的协作学习、会话商讨,在思维的碰撞下达到知识学习、意义建构的目的。因为学生的学习不可能整齐划一地在一个水平线上,教学恰恰可以凭借学生的差异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素质。学习小组成员的选择就要利用这种差异,选择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组成小组,充分发挥各小组成员的个体优势,创设既有合作又有竞争的小组模式,并给小组每一个成员分工,他们中间有管理者、组织者、发言者等角色,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信息搜索、筛选甄别,一起共同讨论完成某个课题。

(3)对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可以利用论坛功能实现延时交流,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查找资料,形成自己的观点。

六、收获与反思

1.努力凸显学生的主体性

网络课堂上,教师的关键作用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促使学生自己去感知体验、实验观察、探究研讨。学生不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一个充满主动精神的主体,师生之间是合作的关系,共同投身于对水问题的研究过程,共同享受成功的喜悦。

2.有效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专题学习网站教学能激发学生创造性地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能最有效地培养学生搜集信息、选择信息、管理信息、分析信息和加工信息的能力。我们教师要帮助学生完成知识和能力的意义建构,使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真正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3.专题学习网站的内容要符合学科的教学要求,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篇(7)

一、调查目的和意义

随着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政府对机动车的扶持长春市机动车数量大幅增加。据交管部门统计,2017年底长春市的机动车保有量159.3万辆,较2016年增长了10.8%,与之相伴而来的就是遍布全区、蓬勃发展的洗车行业。由于洗车经营是投入少、成本低,且简单劳动又需求量较大的行业,很多洗车点都是无照经营,这些洗车店虽然方便了洗车需求,但由于违规或不规范经营,给城市管理和形象带来许多问题。很多市民反映,一些洗车店造成的环境污染,影响了市区环境和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要求监管部门对洗车业加强管理,取缔无证经营,规范洗车业秩序。如何进一步引导和规范洗车行业,提升我区环境形象及人民生活便利水平,是摆在监管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借此机会我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洗车行业进行了一次简单的调查。

二、调查过程 

调查时间:本人于2018年5月6日至6月6日,历时一个月,进行相关调查。

调查地点: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

三、调查结果分析

在调查的100人当中,62位男性,38位女性,在外面洗车的被调查者占90%,自己洗车的被调查者占10%;有70%的被调查者选择低档位的洗车点进行洗车,有20%的被调查者选择中档位的洗车点进行洗车;在被调查者中普遍认为水资源浪费比较严重,还有就是占道洗车、妨碍交通、设备简陋、环境脏乱差、排水问题;在被调查者都说到了要建立健全的制度,对洗车点进行登记,对无照洗车严厉查处,加大对洗车行业的监管力度。

(一)当前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洗车行业发展概况

目前,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工商部门登记的正规洗车站点共39家,还有很多洗车站点是无照经营或属超范围经营(有些汽配件、维修店及加油站也兼营洗车)。这些洗车点虽然方便了洗车需求,但由于违规或不规范经营,给城市管理和形象带来许多问题。按照营业面积和员工人数来划分,大致可以分为高档、中档和低档三种类型。高档:营业面积在100平米以上,员工10~20人,共有5家,约占总数的13%;中档:营业面积在40~50平方米,员工6~9人,共有18家,约占总数的46%;低档:营业面积在20平方米以下,员工3~6人,共有16加,约占总数的41%。这些洗车行业多数从2010年以后起步,少数由原来不规范的路边洗车点发展而来。

(二)目前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洗车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洗车行业中存在的问题比较复杂,管理难度较大,特别是一些规模较小、档次较低的洗车站点,问题尤为突出。

1.破坏绿化及公共设施 许多待洗车和已经洗好的车辆随意停放在绿化道和人行道上,而且洗车人员直接在这些公共设施上洗车,附近的绿化往往遭受严重破坏,一些设备简陋的洗车点在缺少必要的排水设施的情况下,仅靠一根皮管、一块抹布、一只塑料桶就冲洗车辆。长期的汲水和洗车液等化学物质的腐蚀使路面遭到破坏,引起地砖的松动、破损,给行人带来不便。

2.污染环境 大多数洗车店没有污水处理的配套设施,洗车的污水和着油污直接排放,以致洗车后污水横流,一些污水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排放到下水道或内河,不仅影响市容市貌,也成为城市环境新的污染源。

3.浪费自来水资源 洗车店一般用一根水管连接到居民家或者小店的水龙头上,直接使用自来水清洗,支付居民用水的低价格;有的店甚至偷接消防栓上的水。洗车业不仅增加了整个城市的供水压力,而且浪费了自来水资源。

4.违规用水,严重浪费水资源 据调查,有的洗车店设备简陋,还在沿用高压水枪作业方式,自来水仅冲洗一遍就白白地通过地沟排走了,这样消耗了大量自来水,造成了资源严重浪费。由于居民用水收费标准远远低于经营用水标准,有的洗车点为节约成本,擅自接上居民家中的自来水用于洗车,给国家带来巨大损失。据了解,使用自来水冲洗一辆车需要200~300升水,用水量为循环式洗车装置的20倍。有关部门曾经统计,如果洗一辆小轿车用水200~250升,长春市每年仅洗车的耗水量,至少相当于两个南湖的蓄水量。

5.影响居民休息 有的洗车店设在居民区附近,洗车的高压水泵整天轰轰作响,车辆来来往往,夜间的洗车声、吵闹声影响了附近居民的正常休息,造成小区居民的诸多意见。另外,在冬季,这些洗车店收工后地面积水结冰,给早晨急匆匆赶路的上班外出的人们带来不安全因素。

四、对策建议

加强对洗车行业规范管理,解决影响和制约洗车行业科学发展的瓶颈问题,丰富破解重点、难点问题的有效途径,我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严格准入制度,推进行业管理 面对目前洗车行业发展迅速、行业自律性差、行业标准缺失、管理标准不统一的现状,相关部门应根据本地的特点,制定出相应的洗车行业规范要求。一方面,可以提高洗车行业的操作流程更加透明,使车主能真正做到放心消费;另一方面,执法部门在执法时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依法办事,从而解决了法规不系统的问题。明确主管职能部门的分工责任。要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洗车业统一规划,把洗车业的管理纳入整个城市的管理。建议由城市管理部门牵头,工商、公安、交通、建设、环保等部门配合,落实相关责任,齐抓共管。

2.扶植连锁企业 加强对洗车行业的扶植,进一步收紧审批权限,督促各类洗车点规范经营。加强政策扶持力度,作为用水大户,规模化、节能化、环保化是洗车行业今后的发展的有力之举。所以,建议政府要从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角度着手,对我区中水管网建设予以研究,加大投资力度,在方便群众生活的同时,降低洗车行业用水成本,改善洗车行业发展态势。

3.加强洗车业的管理和审批 制定规范洗车业的行业标准,严格审批和管理洗车业,明确提出几个不准。指定允许洗车店设置的路段,限制洗车店的无序经营。提倡室内洗车,污水地下排放,规定洗车场地的面积、洗车设备、洗车耗水标准等相应的要求。逐步淘汰一块抹布,一只水桶的洗车方法,引导和鼓励采用新技术洗车,如蒸汽洗车、电脑洗车、无水洗车和循环水洗车等新型节水防污洗车技术,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最大化的有效利用。

4.做好宣传引导,普及法律知识 一是充分发挥好宣传平台,利用信息网络和各种媒体,宣传洗车行业正反两方面的典型。并确定若干洗车行业示范单位,宣传推广先进经验和做法。对经验非洗车的企业,在坚决取缔的同时在媒体上曝光。二是加强政策法规宣传力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长春市市容环境卫生条例》和《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等法规、规章和标准,编写宣传手册和通俗易懂的宣传资料,向洗车站点经营者统一发放,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使广大商户自觉遵守相关法规,规范经营,维护洗车站点周边的市容环境秩序。三是加强对群众的宣传教育。制作宣传材料,利用多种渠道向群众发放和宣传,争取到群众对洗车行业治理的理解和支持。

篇(8)

我校以学生发展为本,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和经验,因地制宜地开发“我与家乡”校本课程,教材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知我家乡》,第二部分《爱我家乡》,第三部分《建我家乡》。教材以知家乡、爱家乡、建家乡为主线,立足本土特色,尽最大可能反映本地区的人文色彩,实现地域资源教育化,力争体现综合性,实践性和动态性,鼓励学生亲自实践、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关注自然、社会、生命和关爱家乡的人文精神,现已完成三部分内容的编写。内容已经走向课堂,我校迎来了难得的机遇和挑战,爱水行动项目组来到了我们阿尔山市,使我们有机会接触到项目组的专家,并积极将我校校本课程申报了爱水行动项目,得到了专家的首肯与指导,我校有幸成为自治区项目成员学校。在专家的指导下,我们走出了许多误区,解决了许多迷茫与困惑,深刻理解了课程的概念,领会了爱水行动的精髓所在。我们申报的项目由于选题宽泛,不容易把握,做起来缺乏深度,在项目组的指导下,为了使校本课程开发向纵深发展,结合家乡资源“神泉圣水”的显著特点,学校确定了“让神泉圣水永远流芳”这一课题。

阿尔山矿泉历史悠久,得天独厚,为世界第一大功能矿泉群,迄今开发利用已有150余年的历史,据文献记载,满清入关前,“罕王”游猎发现了矿泉,阿尔山由此得名。阿尔山全称“哈伦阿尔山”,蒙古语意为“热的圣水”。

阿尔山矿泉是在其特殊的地质条件背景下形成的集饮用、洗浴、治疗于一体的多功能矿泉群。它与德国、俄罗斯、土耳其、南斯拉夫等国家著名的矿泉相比,水类型齐全,水质上乘是独一无二的。因此被称为“天下第一奇特大泉”。阿尔山疗养院矿泉群属于火山性矿泉,有别于世界上众多的循环水性矿泉,其形成与古老的火山运动有关,地理结构独特,既有土质肥沃的新第四纪产物,又有原始火山喷发后的流纹岩和花岗岩。矿泉区地层中各种稀有矿藏丰富,地下水自然净化程度高,常年洁净。

阿尔山矿泉群在长500米、宽70米,海拔1026米的狭长地带内呈人体状分布48眼矿泉,5℃―24.9℃ 的冷泉24个;25℃――37.9℃ 的温泉15个;38℃―48℃ 的热泉8个;48.5℃ 的高热泉1个,矿泉分为南北两个泉群,南部为冷泉群,主要是放射性氡泉和偏硅酸泉,北部为冷泉、温泉、热泉、高热泉相间的温泉群,主要是重碳酸钠泉、放射性氡泉、偏硅酸泉等。神奇的是,有一眼泉患者洗浴其中,五脏六腑哪有病,哪就有反应,简直就象高明的大夫一般,被人们称之为“问病泉”。更奇特的是冷泉、热泉共存一处,相距仅0.3米,一泉热气蒸腾,温度高达40摄氏度,另一泉则寒冷彻骨,只有2摄氏度。矿泉的用法上分别有含漱、冲洗泉、饮用泉和洗浴泉,温泉系地下水渗透并汇聚于花岗岩的断裂裂隙内,经过长期的矿化和循环作用,在压力的作用下,沿有利部位出露地表,形成矿泉群。百余年来,已治愈了无以数计的患者,另外,在保健养生方面亦不失为上上之选。每年不但吸引全国各地数以万计的患者,周边俄罗斯、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的疗养洗浴者也不断增多。有机会来到阿尔山一定要真切的感受一下它的神奇! 阿尔山矿泉是大自然留给人们的最后珍藏,也是阿尔山远古送给现代的圣洁礼物。

不知是泉水增添了阿尔山的灵性,还是阿尔山衬托了泉水的神奇与美丽。总之,置身于这座小城,体味泉水的疗效与甘甜的时候,内心涌动着从未有过的情愫,而这脉脉情愫伴随着泉水的悠悠不息。但让我们痛心的是神泉圣水之城却存在着浪费神泉资源,污染水环境等一系列环境问题,为了提高广大师生、市民及游客的环保意识,因此学校确定了“让神泉圣水永远流芳”这一研究课题。

一、在对温泉的研究方面

在对温泉的研究中,课题组教师认真制定课题研究计划,明确研究的意义、目的,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认真实施活动计划,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课题组成员带领学生到阿尔山温泉疗养院去调查、了解、研究温泉的水质,各种矿物质的含量。使学生对矿泉有了本质的认识,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接着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对来自全国各地疗养的患者、游客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在阿尔山的温泉洗浴的疗效情况,进一步使学生认识到阿尔山温泉的神奇,使学生更加热爱宣传美丽神奇的家乡阿尔山。在活动中学生们到实地调查统计数据、请教矿泉专业研究人员,掌握了第一手材料,培养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也丰富了学生作文(我的家乡、神奇的温泉)的内容。

在欣赏大自然的赐予的同时,学生们同时也发现了不尽人意的现象:废水处理不当问题、水资源浪费问题、垃圾乱扔等问题。活动中,学生们通过调查发现了因为水资源浪费、湿地破坏、地质破坏等原因造成了泉水水位下降、自涌量降低,甚至个别泉子枯竭情况。

在世界水日这一天,课题组成员带领学生来到了市区西河边的排污口,学生们发现阿尔山温泉洗浴废水及居民生活废水直接排入河流,使刚刚从发源地流出的没有一点污染的河水受到了破坏。河边有随意被倒掉的垃圾,加重了河水默默深深的、无可奈何的叹息――叹息!看到这种现象,学生们痛心疾首,纷纷在日记、作文中抒发自己的愤慨――神泉圣水养育的应该是高度文明的人,文明从我做起吧… …在调查中学生们了解到一些温泉水位在不断的下降,学生们针对这一可怕的现象进行了走访、调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破坏湿地、破坏地质。这是大自然对人类不文明的惩罚。在整个活动中学生认真收集资料装订成册,学生把了解、发现的问题撰写成调查报告。

二、五里泉水质研究方面

5月份,在课题组成员带领学生们分两个小组来到了五里泉,因为步行来到五里泉,他们亲身体会到五里泉名字的由来(因离市区五公里而得名)。在五里泉,学生们用自制的打水工具打水品尝泉水的甘甜,了解五里泉泉水的水质、日流量及水温等。学生们观察打水人大多来自何处,估计打水人次,并随机采访打水人询问打水的用途及饮用后的感受。在活动中学生们对五里泉周围的环境进行了观察和拍照。同学们提出了很多值得深思的问题:五里泉对我市带来哪些经济效益 ?五里泉自涌量减少的原因是什么?五里泉的污染应怎样治理?作为小学生我们应怎样保护五里泉?带着这些问题,参与课题研究的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又开展了以下一系列活动:

活动一:组织学生再次来到五里泉,观察五里泉周围的环境,然后分小组进行调查研究:观察打水人的行为,可能对五里泉造成哪些危害;采访打水人,打完的水都是如何用的;观察泉水都流经何处?教师随机介绍什么是湿地、湿地的用途。

活动二:师生自制保护五里泉的标语、宣传单来到五里泉进行爱水宣传。在五里泉学生们打出了“保护水资源生命真永远” 的条幅,并现场对游客及打水人进行宣传、散发宣传单。

活动三:参观矿泉水厂,了解矿泉水的生产及销售情况。询问五里泉泉水的利用情况,销售量、销售地及面临的环境问题。

活动四:协助环卫工人到五里泉周边捡拾垃圾。

三、活动的扩展

篇(9)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2-0033-01

我国人口多、资源有限、资源浪费严重,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已严重影响到国家的发展和经济的振兴。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与物理相关的环保课题,在向学生传授物理知识的同时,渗透节约和环保意识。这样,既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物理知识技能,又能培养学生的节能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一、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节约与环保意识的渗透

课堂是教师教学开展的主阵地,学生主要是通过课堂获得知识、接受教育的,学生将来的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等都与课堂教学有关。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向学生有效渗透各种节约环保意识。例如,在教学“浮力”一课时,将鸡蛋放入水中,在清水中加盐使沉在水下的鸡蛋上浮,从而让学生猜想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后教师可以将盐水保留并贴上标签,准备以后用在探究晶体的凝固点与盐的浓度关系和测量液体的密度实验中,这样,可以节约盐和水。在“探究声音的特性”教学中,研究声音的响度与哪些因素有关,上课前要让学生将门窗全部关上,防止上课时带来声污染,影响校园秩序。在探究液体能否传声的实验结束后,水不要直接倒掉,而是收集起来洗手、浇花,让学生知道要珍惜每一滴水,为水循环的教学提供素材,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电学实验中,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学习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时用到的小灯泡经常会烧坏,很多教师会把它们扔掉,其实可以很好地回收利用。小灯泡的金属部分加热电阻阻值改变,是一个很好的热敏电阻,也可为探究电阻大小与温度关系的实验提供免费的“宝贝”。玻璃泡可用来探究玻璃的导电性以及半导体特点的教学。这样,可以不用买导线、玻璃,节约时间和金钱。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当成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独立个体,引领他们体验到节约的乐趣,并深入挖掘,把课堂变为养成学生节约习惯的乐园,让学生乐于在课堂中参与,在课后大胆实践。

二、在实验中率先垂范,身体力行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它不能脱离实验而独立发展,而实验教学作为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科学探究手段,对学生物理学习以及物理思想的养成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要利用好每一次实验的机会,为学生渗透节约和环保意识。例如,在乙醚的压缩体积液化实验中要做好密封工作,防止泄露,以免造成空气污染。在电学实验中,废旧的电池、导线、体温计摔碎后的水银容易产生固体污染。在学习光学内容时,光在传播能量的同时也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光污染。激光灯不能对着同学,尤其是同学的眼睛。在做平面镜成像、小孔成像、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要用大量的实验器材如蜡烛、火柴等,会造成很多资源浪费和气体污染。如果改用LED灯,既能让资源重复利用,又没有空气污染,更重要的是亮度颜色可调节,做到效果好、成本低。在探究音调与空气柱长短的实验中,会剩余很多短吸管。用完的吸管不必扔掉,可用来做流体的流速与压强关系的实验和自制温度计的实验,这样既节约又省了很多麻烦,不必再去剪吸管花费功夫。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从实验中得来的这种教育作用较之于学生掌握一些具体的知识和技能更为重要,对于提高学生的节约意识和环保素养具有重大意义。

三、在课后活动中积极拓展

物理是一项渗透到人类生活各个领域的学科,课外活动要比物理课堂教学具备更大的灵活性和更多的选择性。学生的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学习方式,对课堂学习是一个很好的补充。例如,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组成小组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设计方案、编写调查报告、进行科普宣传,尝试使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在“水循环”一节中,开展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的科普调查活动。让学生到工厂、农村、酒店等,走向社会、深入生活,感受水的重要,积累节约水的好方法,让节能环保变成终身的生活方式。在电磁波与现代通信的讲解中教会学生如何使用电子产品、穿防辐射服、手机接通后再放耳边不容易对身体产生伤害,将科学防辐射污染当成一种好习惯来培养。鼓励学生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小制作并展览,让学生有成就感。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以保护地球环境为主题的创意大赛,让学生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并制作出新颖独特的太阳能电动车、风能发电机等等,使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想象能力和创造实践能力。物理课外活动能很好地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可以通过多彩的课外活动丰富物理教学的内涵,使物理教学活动更完备,增长学生的见识,开阔学生的视野。

四、结束语

总之,物理教材涉及节约意识的内容,教师不能视之为可讲可不讲,更不能认为是政治课或其他学科的事,而是要有意识地进行渗透和延伸,把物理知识的学习和节约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把环境保护教育作为一项德育目标去实施,使得学生关注生活、关爱社会、走进自然,使得节约意识在学生心中扎根生长。

篇(10)

中图分类号:K9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283(2011)05-0132-05

收稿日期:2010-10-18

作者简介:唐亦功,女,吉林梨树人,理学博士,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水是生命之源,水资源是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它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目前,全球很多城市都面临着水资源的短缺,而中国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尤甚,被列为全世界13个人均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之一。同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数量的持续增长,我国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也势必迅速增加,从而导致“水荒”问题日益突出并成为关乎国计民生的严重问题。

西安是闻名世界的文化古都,它地处内陆,年平均降水量、人均地表水资源量都远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临界值。据统计,古城西安的水资源近年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人均地表水资源量约为408.5m3,仅相当于中国人均占有量的16.7%,世界人均量的4.5%,陕西人均占有量的65.6%,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城市。在上世纪90年代中叶,西安就曾出现过严重的水荒,致使数十家工厂因无水而停产,居民在缺水中恐慌度日。其间,政府曾采取了一系列开源节水和修建黑河水库等措施,使这种状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是,近年来由于西安市人口数量的剧增,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在生产、消费等各个环节中存在着的严重浪费现象,使得水资源依然供不应求,“水荒”成为了制约西安城市发展的重要瓶颈。因此,如何优化配置水资源,对资源性缺水的西安市来说尤为重要。

一、西安市水资源概况

西安市位于我国黄河流域中部的关中盆地,东经107°40'-109°49'和北纬33°39'-34°45'之间,属暖温带半湿润的季风气候。夏半年受东南气流影响,高温多雨;冬半年受西北气流控制,寒冷少雨。西安降水量的年际变化较大,且年内分配不均匀。据西安肖家村站40年降水资料统计,西安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44mm,最大降水量为903.2mm(1983),最小降水量为312.2mm(1995),最大值是最小值的2.89倍。年内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这期间的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57%,且降水量少的年份多于降水量多的年份,干旱灾害多于洪涝灾害。可以说,降水量较少且年际变化量较大,是西安地表水资源量较少的主要原因。

西安城区主要地表水的来源目前主要有渭河、泾河、灞河、沣河、河、涝河、河及河等。但这些河流受区域地貌控制,一般汇水面积较小,河道流程较短,故水量有限,且年内和年际随大气降水的多寡,变化很大。在年内分配上,2月份枯水期径流量平均只占全年的1/50左右。而在9月份丰水期,径流量可占到全年的1/5―1/7,年际变率极大,一般丰水年径流量是枯水年的4-7倍。再加上河水泥沙含量较大(如渭河),水质污染严重(如灞河、河等),可供城市利用的水资源相当有限。目前城市供水主要靠黑河水利枢纽工程引水,日供水120万m3,虽然部分缓解了西安城市的“水荒”状况,但仍满足不了城市发展的需要。

西安城区地下水资源亦是城区主要的水源之一。长期以来,由于城市大量依靠地下水源供水,使得地下水严重超采。这不仅引起了城市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还造成了市区多处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等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如:市区地面下沉了100mm,累计沉降量超过100mm的地面沉降面积达100km2之多,出现13条地裂缝,最长的已达12.8km。

二、西安市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 人口剧增导致水资源供不应求

随着西安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数量的迅速增加,需水量也相应的有了较大的增长。如2000年西安市的需水量为8.11亿m3,其中生活用水2.64亿m3,工业用水3.37亿m3,年缺水量达到1.8-2.1亿m3。2010年,西安市的需水量增加到17.06亿m3。据有关专家预测,到2030年,西安市总需水量将达到51亿m3,而市境内的水资源量仅为23.6亿m3,可提供的水资源量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缺水量将增至27.4亿m3。而在维持现行生育政策不变的情况下,西安市的总人口仍将以每年8-11万的速度增长。2020-2030年,其常住人口将分别达到1003万和1063万,其用水量将会是目前的2倍。如至2020年,即使水资源可利用量达到23亿m3,年缺水量仍将达到6.4-8.5亿m3;而至2030年,全市总需水量将达到51亿m3,缺水达20多亿m3。人口数量的剧增将会使西安陷入更为严重的水荒之中。

2 水资源重复利用率低,中水使用尚未普及

在西安,再生水(中水)利用还处于初级阶段,仅仅集中于一些耗水量较大的工业、企业及具有一定条件使用中水的高级住宅区,景观园林的中水利用也仅限于丰庆公园和环城西苑等为数不多的几家。由于目前中水销售面较窄、利用率较低,进而造成了中水处理设备的大量闲置和资源的大量浪费。如,作为西安市惟一一家面向社会服务的中水供应单位――西安清远中水有限责任公司,综合生产中水能力为16万m3/天,但供水量却仅为2.7万m3/天,80%的生产能力几近闲置。

另据调查,西安市各区县都相继铺设了自来水管道和地下水管道,但中水管道的铺设量却很有限。由于建设一次性管网和水处理设备的先期投资数额比较大,一般需要投入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资金,因此也影响了相关企业修建中水管道的积极性,使得大多数企业“望水却步”。因此,中水管道铺设问题一直是制约城市中水利用发展的重要障碍之一。此外,城市污水处理设施落后,中水利用管理法律不健全、政策细则规定不明确等,也是阻碍中水利用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问题。

3 输水、用水设施落后,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近年来,西安市的用水工艺虽不断更新,但与国内外一些用水工艺领先的城市相比,仍存在着很大

的差距。首先,西安目前的输水设备存在着较大的缺陷。如西安供水管网的跑、冒、滴、漏现象十分严重,日跑、冒、滴、漏竟达5万m3左右。以目前自来水2.9元/m3的价格来算,一年光漏掉的水就达到5千多万元。其次,一些行业的用水工艺也亟需改善。如西安目前的洗车点,80%均采用耗水量很大的高压喷水枪直接用自来水喷洗汽车,且一次性使用后就排放出去;而大多数园林用水和市政用水也直接取自自来水,用水管进行大面积的冲灌,这些都造成了水资源的极大浪费。此外,市民用自来水洗拖把、洗车的现象随处可见,而自来水龙头关闭不严,造成的“长流水”现象也屡见不鲜。如在有些公共用水点,由于用水量的费用主要由大家公摊而非按个人计费,致使水资源浪费的现象十分普遍。另外,在西安众多的洗浴中心,其水资源的浪费更不可忽视。据了解,西安市大多数浴场都使用自来水,洗浴方式是淋浴,且洗浴时间不受限制,从而造成了水资源大量浪费的严重现象。

4 管理体制有待继续完善

目前,西安市制定了《城市供水价格改革五年规划》,实行陕西省新的水费征收标准:即地下水由过去的0.08元/m3调整为0.5~3元/m3,超采区另加收50%;污水处理费由0.16元/m3调至0.8元/m3。对自来水用水大户、自备井、地热井实行超计划累进加价制度,初步形成了有利于节水的价格调整机制,使节水工作初见成效。但是仅靠这种单一的价格调整来达到节水的目的,始终是治标不治本。此外,政府作为城市水资源管理机构,与相关企业、工业的沟通渠道也欠畅通,从而影响了节水工作的市场化运行,而未能获取更大的节水效益。

三、关于西安市水资源可持续

利用的措施方略

1 进一步推进水费制度改革,实施多样化的水价机制

为了促进节水计划的进一步开展,西安市在实施现有价格调整机制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借鉴一些国内外城市的先进经验。如山东潍坊市对“一户一表”居民用户实行了阶梯式水价,确定了每人每月3.3m3的计量基数。超过基数100%以内部分加收50%水费,超过基数100%以上部分则加收100%水费。而对于还未进行“一户一表”改造的用户,则继续实行定额管理,超计划加价收费制度。对工业用再生水(中水)则实行了反阶梯式计量水价,即收取费用随着中水使用量的增多而减少,以期促进中水在工业中的推广使用。相信借鉴实施这样的水费价格调整,使用水量与经济利益紧密结合,则相应地跑冒滴漏现象将会逐渐减少,同时亦会促使居民、企业单位等探索各种有效的节水措施,可谓一举多得。

2 积极推广中水处理技术,实现中水利用多元化

对于目前中水利用单一且利用率较低的状况,可采取中水利用多元化措施,在农业灌溉、园林景观、河流补充等方面大力推广使用中水。首先,农业用水作为主要用水之一,对水质的要求并不高,一般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即可用于农业灌溉。因此,应改变目前采用地下水的灌溉方式,逐步推广使用中水灌溉。这样既可确保农业灌溉水质和灌溉水源的稳定性,也可进一步促进中水利用的效益化。如在以色列,占全国污水处理总量46%的中水就直接回用于农业灌溉。此外,城市的景观用水也可大量使用中水。如在日本,城市污水处理回用主要有两个渠道,一是用做工业冷却水和冲洗水,另外一个就是用于园林及河流景观。而以色列每年有20%的中水,美国每年大约有62%的中水均被用于灌溉和景观用水。另外,中水还可用于地下水回灌,以补充日益缺乏的地下水,进而解决地下水严重超采而带来的水位下降问题。

面对目前中水推广的问题,政府可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如在开发区,政府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积极铺设中水主要支线管道,为企业建设配套中水设施,并将建设配套中水设施与政府审批制度等联系在一起。如天津市规定,新建住宅区必须按照规定设计并使用中水供水管道或自循环中水处理系统,未按规定实施住宅中水供水系统的工程,将不予竣工备案,这是一个非常可取的、值得借鉴的措施。西安可以结合城市具体规划,对一些集中用水量较大、可集中使用中水的区域进行优先中水管道铺设。如西安的东郊和西郊是主要工业区,用水量较大,因此可以加大资金投入,优先进行中水管道铺设。而在城市建成区,则可以考虑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西安目前有条件使用中水的大都是一些高档社区及写字楼等。因此,可以先在这些区域建立单独循环方式的中水回用系统,在有条件的小区域也可建设区域性的中水回用系统。例如日本电气大楼、北京劲松宾馆等就使用了单独循环方式的中水回用系统;而日本八王子市多摩新城区、千代田区、大手町地区等则实行了小区循环方式的中水回用系统。与此同时,政府还可以对使用中水的企业和社区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如可酌情减免污水处理费,合理确定和调整回用水价格,以提高人们使用中水的积极性。另外,在没有条件使用中水的区域则可设置中水销售站,利用价格优势刺激居民消费中水。

3 广泛推广使用节水智能卡

在人们的日常用水中,经常会出现“人走水流”的现象,而操作方便的智能卡则可以很好解决这一问题。如西北工业大学所使用的集洗浴、吃饭、超市购物等于一体的校园智能卡,不仅使用方便,还能起到很好的节水作用。如在学生浴室,安装插卡式感应器,将学生通用的IC卡插入,喷头便会流出水来,感应器上的现金数额便随用水量而减少。拔出卡,则水流戛然而止,节水效果十分明显。据统计,使用“智能卡”后,西北工业大学的学生人均洗浴时间可由过去的近一个小时缩减到平均15分钟。人均用水量男生由过去的286升缩减到156升,女生由过去的520升减少到195升,一年可节水8万m3,节省费用30万元。另外,学校开水房等也设有智能卡感应器,有效地防止了“人走水流”的现象,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西安是一个高校众多的城市,有“西部大学城”之称,在这些高校中推广智能卡以达到节水的目的具有很大的实施空间。此外,城市的很多公共场所如企事业单位、居民小区、公园、餐厅、旅游景点等,都可以运用这种智能卡感应器来有效地达到节水的目的。

4 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加强相互间的交流与合作

水资源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如何保护和有效合理的利用水资源,是世界各国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对此,各国政府在节水方面也积累了不少先进经验。西安应顺势而动,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例如,日本在富士山旅游区使用了一种日本大阪“关西BGS株式会社”研发的最新技术――循环型冲水厕所“Bio-mass Toilet”。这种厕所只要首次注入一定量的水,

这些水就会周而复始,永久循环,既无需添注新水,也不向外界排出任何污水。这使得高海拔且又无排水系统的富士山,彻底摆脱了旅游高峰期人满为患时的“出口”之忧,实现了“四无两省”:既无臭味、无污染、无排水、无药物,又省能源、省管理维护人工成本的目标。目前,国内的一些城市也走在了积极建设节水型城市的前列,如北京、上海、深圳、昆明等,都根据各自的情况探索出了有效的节水渠道,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如北京依托首都科研优势,积极加大节水型设备和器具的推广力度。截至2009年,北京市公共场所已基本普及节水器具,家庭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了85%以上。从2001年至2008年,北京已通过采取这一措施,使全市用水总量从每年的38.9亿m3下降到35.1亿m3(其中使用再生水6.2亿m3),节水成效显著。因此,西安市应在探索自己的节水途径中,加强与这些城市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其宝贵的经验和技术。

5 建立与工业、企业合作的长效机制

节约工业用水是节水的重点之一,政府一方面应加强对工业企业的节水监管力度,督促其积极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另一方面,可以对其实施一些优惠政策。如对那些水资源循环利用率较高的工业企业给与一定的奖励和优惠;同时为了推广再生水(中水)的使用,可以实行普遍的低于传统用水的价格并免征节水税,而且对于愿意使用再生水等替代水源的行业,政府也可以提供相应的补贴。

此外,建设节水型城市也需要热心环保事业的企业的大力支持,以确保新的技术快速的市场化和规模化运行。因此,为了提高其参与的积极性,政府也应该相应的推出一些优惠政策,如少征收污水处理费,对贡献突出的企业给予实质性的表彰与奖励,在税赋上给予大幅度的减免等。

6 政府应完善监管体系,改变经营理念

在节水管理中,西安市可以借鉴江苏淮安市的节水统计月报制度,按月对主要用水户的节水用水情况进行统计汇总,及时了解取用水情况,提高全市计划用水率。此外,还可以借鉴美国洛杉矶市的做,法。为了鼓励人们节水,水电局的水费帐单中可列出用户当前的用水量及与上年用水量的比较,对于那些用水量增加太多的用户,可以提醒他们是否有漏水或其他浪费用水的问题;还可以在帐单上提醒用户夏季的水费标准要高一些,需要特别注意节水以及不要过量用水。随帐单还可以寄一些介绍节水的窍门和通告特殊的节水计划,使得节水措施更加人性化。当然,城市水资源问题的解决肯定得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这无疑会给政府增加财政负担。因此,除了专项拨款外,政府也可以通过一些其他的途径来筹集资金,改变目前单一投入、全部买单的状况,可采取多渠道筹措资金。如可通过发行节水彩票刺激广大市民关注水资源、为节水事业筹集资金。同时,逐步由目前单一的政府投资和管理走向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形成营建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营主体企业化、运行管理市场化的开放式的污水管理运营机制。如青岛市通过引入资产经营和资本运作模式成立的青岛海湾中水有限公司即是范例。它由青岛国信实业公司、青岛城市建设公司、青岛市排水公司共同组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公司主要经营中水的生产和销售中水设备安装等,目前效果显著。

7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节水意识

上一篇: 物业监控员工作总结 下一篇: 销售管理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