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观念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2-03-29 12:46:3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大学生就业观念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大学生就业观念论文

篇(1)

关键词: 大学生;大众教育;就业观念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public education;concept of employment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29-0270-02

0 引言

当今大学生的就业形势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盘点过去的2013年,“史上最难就业季”是一个出现频率颇高的关键词。教育部公布的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699万,是建国以来高校毕业生最多的一年。而来自用人一方的数字显示,招聘岗位与往年相比下降约15%。这一增一减,使得2013年的就业形势变得异常严峻。

而就在2013年的699万高校毕业生还没有全部落实工作的同时,2014年的几百万毕业生就已经提早涌入了就业市场。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较去年将再增28万,达到727万,再创历史新高。在社会转型时期,高校的扩招等一系列政策变化使得毕业生的竞争压力逐年增大,这样的就业形势就决定了当代大学生必须尽快调整就业观和择业观。

1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

21世纪上半叶我国开始了高校学生扩招的工作,这一举措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学生上学难的问题,可是在十几年后的现在,大批量的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造成人才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

从官方统计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达680万,而2013年达到699万,2014年更是突破了700万,达到727万,是建国以来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而云南省2014年应届高校毕业生达15.5万人,比去年增加约1.7万人。

如今的现实情况是,大学生毕业人数呈跳跃性增长,人数的增加导致大学生这一高素质群体的就业已经不再是上世纪精英教育的包分配制度,大学生就业难已经得到国家高度重视。

2 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让越来越多的适龄人群有机会到高等学府进行学习和深造,为国家储备了更多的优秀人才。但同时也给大学生就业带来诸多困扰和问题,其中以大学生在择业时其就业观的滞后影响其就业尤为突出。

2.1 对大众化教育现状认识不到位 在对云南财经大学各年级学生的问卷调查中,从对问题“大学生择业时的标准”的回答可以看出,有49%的大学生选择“工资、福利好”,有23%的大学生选择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只有14%的大学生选择“符合自己的专业”。说明当前有部分大学生,已经把自己融入到现实社会中,反映出部分大学生对大众化教育就业观的认可。但是,仍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对大众化教育认识不到位,大众化教育就业观还处于比较淡薄的阶段。这就要求大学生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下摘下头上的“精英”高帽,真正把自己当成普通劳动者,主动投身到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参加就业。如图1所示。

2.2 缺乏对基层服务的奉献精神 近年来,国家为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帮助大学生及时就业,先后推出了“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大学生村官”、“特岗教师”等鼓励大学生投身基层建设基层的政策,但却收效胜微,部分大学生愿意选择到基层工作并不是发自内心的,而是因为无路可走。通过问卷调查,云南财经大学有43%的学生不愿意到基层工作。

2.3 大学生存在对就业竞争的恐惧 如今,各大高校都涌现出一波又一波的考研热潮,然而,这些考研的大学生并不是为了投身教育科研而考研,而是因为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无奈的选择了加入考研的队伍,以逃避就业压力,把考研当成了“避风港”。

在调查问卷中,对 “在当前就业难的环境下,你会做何种就业选择?”的调查统计分析显示,云南财经大学有 29%的学生选择“先考研延缓就业”,这些人中当然也有不是为了做学问而考研的。而有34%的学生在就业选择中,选择了考公务员,但是真正考上的却微乎其微。就业形势的严峻,使一些大学生选择了逃避工作,说明大学生对就业竞争存在一定程度的恐惧,不敢面对现实带来的压力。

3 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大学生的就业观念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大众化教育的发展也在发生变化。然而,观念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在我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初级阶段,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正处于一个转型期,必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成为这一时期影响其就业的主要原因

之一。

3.1 缺少明晰的就业自我认识,就业意识模糊 根据问卷调查分析,很多大学生在校期间,不明白自己所学与将来职业发展存在怎样的联系,不了解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甚至对个人的能力和性格,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因而没有对自己的未来发展进行定位,没有对自己的职业发展做出规划,更没有对自身做过全面的分析与

评价。

3.2 无法摆脱精英意识,就业期望值过高 高等教育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已经由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这就要求大学生摆脱精英意识,降低就业期望值,到大众化的普通劳动者的岗位上去工作,不仅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转变不过来,连学校家长社会舆论环境都不能一时转变过来;而且由于高等教育的投资较大,大学毕业生在职业价值取向上趋向收入高待遇好的大城市工作,不愿去小单位小城市工作。

3.3 职业标准“货币化”“稳定化” 金钱至上观念的升温使大学生在择业时,价值观出现了扭曲,简单的将工作的选择“货币化”。大学生的普遍心理是希望找到一份高收入的工作,但是单纯的将职业物化为一定收入,必然会给用人单位造成一种唯利是图的印象。而以经济收入和待遇作为择业唯一的或最重要的标准,会导致毕业生在择业时摇摆不定,最后只会到处碰壁。

3.4 缺乏开拓精神,创业意识不强 如今面临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创业已经成为开辟大学生就业途径的有效方式。在我国的各项调查中显示,大部分的大学生都有创业的愿望,但在实际参与创业活动中,真正做到自主创业的却很少。大学生在毕业后首要选择的就是就业,其次是考研和出国,选择独立创业的人寥寥无几。

这说明大学生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对于创业却保持着一种观望态度,缺乏创业的勇气和信心,更不愿意承受创业的艰辛和风险,缺乏开拓精神。

4 转变大学生就业观的对策与建议

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能够在充分考虑社会的需求状况,社会的就业形势后,再结合自身的特点、职业发展前景和需要,能够在一定时期内社会所能提供的岗位中选择最适合发挥自己能力和特长的职业和职位。

4.1 制定职业规划,明确就业目的 大学生要制定好自己的职业人生规划,使职业目标更加明确具体。目标规划者可以通过认真分析自己,针对个人职业规划来逐一寻找与自身发展相吻合的职业,这样有了明确的方向,人生才会有巨大的动力。所以,只有制定合理的职业配置和规划选择,才能使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和意义得到实现。

4.2 树立多层次、多渠道的就业理念 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既为大学生提供了许多生存和发展机会,也带来了各种问题。大学生进行择业时,要学会灵活就业,淡化在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业端“铁饭碗”吃“皇粮”的观念,不断拓宽就业视野和就业渠道,到中西部、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去,以实现多种就业渠道,使大学生做到充分的多层次

就业。

4.3 强化自主创业观念 随着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许多有想法的大学生会选择创业。成功的创业活动,可以在解决自己就业的同时吸收更多的人就业,缓解就业压力,而且可以锻炼大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增加社会经验。

通过各种渠道树立新的创业观念,鼓励大学生创业,激发他们的创业欲望,开发他们的创业潜能,打消他们的创业恐惧,为他们的创业提供高质和高效的帮助,促进大学生积极创业。

4.4 调整职业预期,改变就业心态 大学生活即将结束,要面对现实,充满信心,要调整就业理想和价值取向,降低预期值,保持良好的职业心态。在求职过程中,大学生应根据客观情况,调整自己的心态,要经得起磨炼,冷静的总结经验教训,合理地调整就业期望值,摆正求职心态,只有这样,大学生在就业时才能作出正确的抉择,才有可能在自己的人生航程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5 总结

在充分了解就业政策法规、广泛收集就业信息、全面掌握就业渠道的基础上,及时调整自己的职业方向和就业观念,做好就业形势的分析预测,进而制定出符合现实,自己满意的个人择业标准;另一方面,要提高学生适时调整自己职业理想和就业观念的能力,拓宽就业视野,以正确的就业观念指导就业选择。因此,在当前大学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高校大学生要想走出就业的困境,改变就业难的现状,就必须摒弃传统就业的思维定势,纠正落后的就业观念,树立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相适应的就业观念,以全新的思维方式,开辟崭新的就业渠道。

参考文献:

[1]彭国柱.当代大学生就业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信息,2010,30.

[2]占永琼.大学生创业理论与实务[M].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9,7:300.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R]. 新华社,2010,7,29.

[4]廖海华,邹燕娇.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观的误区及引导.衡阳师范学院,2012,4.

篇(2)

当前,大学生就业在高校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如何扎实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是广大思想教育工作者的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因此必须重视大学生就业工作,那么如何将此项工作更好更扎实地落到实处,我认为最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必须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贯穿在大学生就业整个过程中,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必要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1 当前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形势及其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高校扩招,高等教育向大众化教育阶段飞速迈进,然而由于社会需求的紧缩,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全社会高度重视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外部环境

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社会经济受到了严重冲击,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就业,2008年下半年以来的经济危机,对2009届毕业生就业影响巨大,虽然政府、学校采取了各种措施促进就业,但是整个社会环境对就业的影响是无法改变的,随着经济危机的逐渐缓解,2010届毕业生就业从表面上看,形势良好,但是就业率仍旧不高,其根本原因就是经济危机产生的负面影响。

1.2 自身原因

首先是就业观念陈旧,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但是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并没有跟着时代的要求而发生改变。对工作的期望值过高,对自我价值过分看重,思想狭隘,有大的局限性等等都是目前大学生对就业认识的错误思想。其次是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不强。由于在大学期间并没有好好积累自己的能力和知识,在就业过程中,特别是与用人单位沟通过程中,很容易暴露出自身的一些缺点,大大削减了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1.3 高等教育滞后的体制

大学生就业已经面临着一个划时代的局面,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也要与时俱进。当前,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重点应当转移到教育学生如何转变就业观念,如何提高自身竞争力以及调整就业期望值这方面上来。这就需要在整个大学阶段特别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教育到位,就业工作也会顺利开展。 转贴于

2 针对目前的就业形势,如何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严峻的就业形势让我们对就业工作有了深刻的认识,做好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就必须有的放矢地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1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贯穿于大学生就业整个过程中

有人认为,大学生就业只是大学生大学四年级阶段要做的工作,其实不然,大学生就业工作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大学期间。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不是一定要在大学生毕业的时候去搞,而是要在大学生入学伊始就要加强这方面的教育,要让大学生一入学就有一种就业的危机意识。具体来说,应该在以下几个阶段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在大一阶段,抓好专业思想认识,让大学生热爱自己的专业,并针对自身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大二、大三阶段,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加强思想教育,为将来的就业做好思想准备;大四阶段,做好就业专门的思想教育,针对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和困难,要在思想上帮助大学生解决,特别是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做好这些,大学生就业才能达到一个完美的结果。

2.2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当前的社会形势,审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首先要引导学生树立吃苦的意识,到西部去、下基层去、到艰苦的岗位上磨练自己,都是需要在思想上对大学生加强教育的;其次是根据新形势,接受新观念。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响应政府有关部门的号召,“先就业,后择业”,先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通过不断的积累、锤炼,提高自身素质,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再重新选择职业。

2.3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针对自身的特点,塑造自己,磨练自己,为将来的就业积攒能量,只有通过强化内功,加强自我修炼,才有可能在就业的时候找到自己合适的工作。

2.4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别是要在大四阶段要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是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强有力的保证

在大四阶段,一部分学生考研,一部分学生就业,要针对不同的群体,耐心细致地做好就业指导工作。针对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心理问题要一一疏导,在就业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要一一叮嘱,思想上重视,措施上到位,就业工作一定会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篇(3)

随着高等教育的逐年扩招,我国高等教育也由多年来的精英型教育模式开始步入大众化教育的新时期,在满足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的同时,使高校毕业生的数量迅速增加,大学生就业面临着新形势,据统计2010年全国有630万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日趋严峻。近四年来,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本科与专科相比优势明显,专科相对来说受到冷落,一次性就业率低下。为破解就业难题,我们可采取下列对策:

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应该随着社会发展及市场经济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而进行适度的调整

大学生择业时用人单位对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能、裁判员等级、计算机与外语水平、人文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的重视程度逐年增加,同时也是中学体育师资对新时期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基本需要,这也是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整个社会对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的新要求、新标准。由此可见,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能、一定程度的计算机与外语水平、深厚的人文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是新时期中学体育师资对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基本要求。因此,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也应从注重技术知识的学习转向重视人自身内在能力的建设。当今社会需要的是一专多能的复合性人才,只懂一种专业知识和技能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要求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学习一些相关、相近专业的知识,把眼界放得更宽更长远。要接纳新事物,总结新经验,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成为用人单位满意、社会需要的优质人才。

二、加强改进学生就业思想教育工作,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从主观上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先就业、再择业,鼓励提倡学生自主就业和创业

在现阶段,毕业生“自主择业”不等于“自由择业”,就业必须在国家就业政策规定的范围内有序进行。伴随着国家高等教育法的颁布与实施,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尤其是师范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生,进入市场后的择业竞争日趋激烈,培养和树立正确的就业意识,对于毕业生的成功就业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在推进就业制度改革的同时,要继续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和职业道德观,构建合理的价值取向,把个人愿望与国家需要、与就业现实结合起来,引导他们自觉服务社会需要,积极转变就业观念,多渠道就业,鼓励他们自主创业,到能发挥自己能力和特长的岗位去建功立业。

三、高校要帮助学生积极实现自我角色转换,适应新的工作生活

从现实情况看,为数不少的体育教育毕业生走出校门,离开了熟悉的校园环境,置身于陌生的社会之中时,由于周边环境变了、条件变了、工作和生活变了,难以进入新的社会角色去获取一份满意的工作。为了使体育教育毕业生顺利的完成这个从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完成从一名大学生到教师的转变,这就要求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努力地从各方面提高自身的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从而主动、积极地去了解社会、适应社会、适应工作、适应角色,完成自身校园化向社会化的转变。要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评价、自我定位意识,积极宣传国家有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政策。要帮助学生对就业形势和自身优势进行客观的分析,同时,帮助毕业生拓宽就业渠道,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的计划、乡村特岗教师计划、应征入伍等,到基层、到能发挥自身特长的地方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学习、充实自我是谋求改变和发展的前提。

四、高校要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整个大学教育过程中

就业指导是学校重要的功能之一,就业指导应全员、全程、全面进行,将就业指导延伸到大学教育的每一个阶段和每个方面。一年级要让学生接触和了解就业状况及专业状况,要切实抓好学生学业规划和职业生涯设计,要在科学分析学生的性格、兴趣、爱好、特长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认清专业方向和职业方向;二年级着重抓就业观念和成才意识的教育培养;三年级注重在求职技巧的学习和日常的训练,并加大社会实践活动的力度;四年级重点抓国家就业政策的学习,并为学生就业提供尽量可能丰富的就业信息。

五、期望值过高是许多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不能顺利就业的重要因素,从大学毕业生自身来说,应客观评价自我,务实就业

涉世不深、对社会缺乏了解、社会阅历少是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普遍现象,再加上受社会、家庭的影响,大多存在定位过高或超前、相互攀比现象等,这就势必影响到毕业生选择职业去向的合理性与准确性。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是大学生,当时高考的目的就是为了毕业能找份体育教师工作。高校毕业生自身素质直接决定着他在社会中的竞争,也直接决定着其所找工作的优势、待遇的高低。在高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情况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尤其要重视基本技能的培养,应珍惜大学学习机会,合理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并积极参加专业实践和科研活动,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实现优质就业。

当前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逐渐向综合能力的方向发展,这是今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也是新时期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适应社会发展所必需的要求。所以,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应在加强专业素养的基础上提高综合能力,增强自主意识,强化就业观念,充分了解社会的就业形势与环境。在客观的基础上评价自我,定位自身,对适合自己发展的生活空间作出客观、及时、准确的判断,只有这样,才能很快的适应新的环境,取得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成坤.高校构建新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的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4,(8):44-46.

篇(4)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指导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就业不仅是高校自身的问题,也是复杂的社会问题。造成地方院校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毕业生就业意向、择业标准的误区等思想上的问题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推动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开展,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更好地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地方院校大学生就业的误区

1.功利主义的就业思想。当前地方院校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主要把求职地点集中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这一方面是受经济利益的驱动,许多大学生缺乏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意识,不愿意到基层、到西部为去工作;另一方面是受改革开放的影响,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迅速,能够给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且在经济收入方面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2.社会责任意识和道德意识淡薄。造成地方院校大学生社会责任和道德意识淡薄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与学校教育有着直接关系,地方院校大多不在中心城市,这使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与大中城市院校的大学生存在一定的差异;另一方面是经济利益的诱惑,许多大学生为了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在求职过程中夸大成绩、伪造荣誉证书和英语证书、填写虚假简历等。

3.心理承受能力不强。当前,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一部分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了种种心理偏差。一是由于地方院校许多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目的不明确,对于就业缺乏自信,出现了部分毕业生盲目就业或者不能就业的情况。二是由于部分地方院校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盲目选择、盲目竞争,对自身的评价不够准确,往往忽视了自身价值的实现,常常以其他同学或者重点高校大学生的择业标准来要求自己,产生严重的心理负担。

二、地方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不足

地方院校由于在就业机会、社会认可度方面都与大中城市的高校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加强地方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地方院校依然按照计划经济时代的模式,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不够重视,人员配备不足,指导者无法集中时间和精力进行就业指导的日常工作,指导教师的专业素质有待提高。具体来说,主要表现为:第一,指导者往往注重列举成功就业的事例,而对在就业过程中遇到困难时的应对措施谈论得比较少;第二,大学生就业讲座多注重讲大学生如何找到满意工作,不注重讲找不到满意的工作该怎么办;第三,高校就业指导部门提供的信息多,但缺乏就业观念方面的教育;第四,多为“临阵磨枪式”的择业指导,缺少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就业指导;第五,多为泛泛而谈的训导,缺乏个性化、人性化的指导。

三、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推动地方院校大学生就业的途径

针对在地方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加强地方院校大学生就业思想教育:

1.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事业观。当代大学生在就业观上的偏差,正是不良或不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就业问题上的反映。因此,在就业指导中加强就业观教育,要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相结合,针对部分学生在就业时过分强调自我价值,置国家需求及社会利益于不顾的错误倾向,给予适时引导,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自觉地把个人前途同祖国命运结合起来。具体说来,可通过“两课”、举办爱国主义教育报告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帮助大学生全面了解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地方经济发展的情况,正确分析就业形势,树立“行行可建功、处处可立业”的就业观。

2.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时期,由于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部分地方大学生表现出自我意识越来越强,个人主义的价值取向日益突出,诚信意识、法制意识淡薄。但在就业过程中,用人单位挑选人才时多以学生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作为招聘人才的重要标准。因此,在就业指导中,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敬业精神,加强大学生公德心、责任感、职业伦理和敬业精神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其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具体来说,一方面可以通过开设职业道德教育的理论课程,使学生对职业道德形成一定的理性认识,并将专业课程教学与职业道德教育紧密结合,使其融入对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中去;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大学生社会实践、毕业实习的机会进行实践教育,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水平。

3.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法律意识。法律意识是大学生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然而,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一方面往往会出思想松懈,纪律观念淡薄,甚至违法乱纪的情况;另一方面由于毕业生缺乏社会经验和法律知识,其自身的合法权益也容易受到侵犯。针对这一情况,第一,高校要通过开设法律基本课程、举办法制讲座、印发法律宣传资料等措施来加强对毕业生的法制教育,特别是加强对《劳动法》的宣传。第二,要进一步完善对毕业生的奖惩制度,严格的纪律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和法律意识。

篇(5)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在高校扩招、就业制度改革和毕业生逐年增加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生总体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大学生就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也随之产生了一系列矛盾和问题。

1 大学生提升就业能力存在问题

1.1 从自身来讲,大学生就业困难源于缺乏对就业观念的正确认识。尽管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有所认识,但大学生还是普遍对职业有过高的期望值,加之大学生在多数情况下对自身的情况缺乏客观的认识,不能对自己做出合理的评价。因此,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首先要从自身思想上有所转变。另外,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和专业知识参差不齐也是影响其就业的重要因素。

1.2 从学校方面来看,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诸多问题。就业指导工作在当前高校的教学任务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影响着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而当前部分高校缺乏应有的就业指导或者就业指导不到位等问题:表现为高校教学工作中实践环节相对不足造成学生实践技能相对较弱;高校人才评价体系和机制有待改革;学生的就业课程指导和心理健康教育,这都是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因素。

1.3社会环境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具有较大影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够发达,产业结构发展不够平衡等一系列的因素都加大了毕业生就业的难度。这就需要社会引起足够的重视,要把大学生就业工作落到实处,真正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为大学生就业工作起到应有的作用。

2 大学生提升就业能力对策分析

2.1高校大学生要从根本上扭转就业观念,培养科学合理的就业意识。在就业观念的培养上,既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严峻的就业形势,也不能让学生感受到太大的压力导致其对未来工作产生消极情绪。要使学生充分地认识自身状况,理性地分析社会需要,培养学生科学合理的就业观念是落实就业指导工作的首要任务。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需要对自己有一个整体的认知和把握,需要对社会环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在就业过程中部分大学生依赖社会关系或是学校等方面因素,而忽视自身能力去选择适合的岗位和职业,不能靠自己的真实能力来解决问题。因此,大学生要对自己的综合素质有一个正确的认知,要树立符合自己、符合社会市场、符合就业的择业观,实现多元化就业过程。同时,大学生还要对自身有一个科学的、系统的评价,对就业环境客观分析,对自身的能力进行综合评估,正确认识自己,确定好自己的职业方向,并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特长、优缺点等因素进行就业。

2.2高校应在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上起主导作用。高等学校是人才培养的基地,高等教育是实现学生从学校向社会转换的过渡阶段。它通过系统的、全面的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来培养、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高校在对人才进行培养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社会需要,要把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发展定位同社会实际需求相结合,充分考虑到自身优劣势和社会各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形成并逐步完善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好的指导和帮助。

高校还必须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对学校的专业课程内容不断进行优化处理,制定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保证人才培养工作高效率开展和实施。为大学生提优质的就业服务,大力加强和改进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为大学生不断取得进步更好地为将来踏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做好必要的准备。

2.3在高校就业形势普遍严峻的情况下,社会要加强责任意识。教育、人事、劳动保障等相关的主管部门,应当加大对高校的监管力度,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责任和积极性,提高大学生的就业适应性。这就要求整个社会充分重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积极搭建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平台,以多种形式、多种渠道来参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体系的建设,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强大的政策支持。

高校大学生就业是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针对当前大学生所处的就业环境和就业形势,从社会、高校以及大学生自身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寻找问题所在,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构建以学生就业为主体、各方面通力协作、全方位齐抓共管、立体化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

参考文献

[1]肖强.高校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探析[J].福建: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

篇(6)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7-0144-02

一、豫南??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的田野考察

人类学由最初以研究异民族及其文化为特色,随着人类学研究范围的推广,人们开始用同样的方法研究自身民族和文化。豫南??大学实际上就是研究者自身文化的所在地,研究者研究自身的文化与大学生就业。

(一)豫南??大学概况

豫南??大学是河南省重点建设的本科师范院校之一,坐落在信阳市贤山北麓、杆之滨,被誉为“河南省最美的校园”“中国最美的大学之一”。学校自1975年创建以来,逐步发展壮大。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教师教育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拥有河南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和河南省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是河南省本科高校中唯一连续两次获“全国文明单位”的高校。

(二)豫南??大学生源情况

2013年,学校在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招收本科生5 702人,其中,省外801人,省内4 901人;招生专业57个。生源成绩全部在该省二本分数线以上。新生报到率98.33%[1]。

(三)豫南??大学生就业现状

2013年,学校应届毕业生5 153人,获得毕业资格的学生5 079人,毕业率98.6%;授予学士学位的学生5 050人,学士学位授予率98%。2013年,学校应届毕业生5 153人,各专业参加考研并被录取的人数为1 066人,考研录取率20.68%。近年来,豫南??大学就业质量进一步优化,2013年,本科毕业生5 153人,初次就业人数3 146人,初次就业率达81.74%;考研录取率达20.68% [1]。

学校大力加强大学生自主创业平台建设,投入专项资金建设成1 500 m2的就业创业教育大厅和200m2高标准的创业孵化基地,全力扶持大学生就业创业。通过实行创新创业学分制度、设立大学生创业奖励基金、组织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举办创业指导系列讲座和大学生创业培训班、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和大学生科研基金项目研究等措施,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二、豫南??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问题“深描”

阐释人类学关注文化符号的破译和对文化行为的深描及阐释。《理性与文化之间》是典型的阐释人类学的深描之作,它有共时的研究,也有历史解读;它具有社区情境,也有理论范式。格尔兹强调:一种立场――土著的眼光,一种认知视野――地方性知识,一种符号手段――深描。深描注重描写的情境化,微观而深入,要求有长期的社区参与观察、历时和共时研究。基于人类学“深描”对高师院校大学生就业问题原因进行剖析。

(一)高校扩招带来的就业压力

扩招带来的不仅是教学质量的下降,而且基础设施也跟不上。1999年,北大扩招致使宿舍紧张,有些学生需要自己解决住宿问题。2002年,北京教育委员会对50所学院做了一项调查,65%的学校由于教师资源短缺没有能力继续扩招,86%的学校是因为硬件的短缺和资金匮乏。

扩招后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收到社会各界普遍关注。他们面临的明显问题是工资低和就业难的问题。除就业的需求量巨大外,教学质量不断下降,各专业的设置和课程结构的安排不尽合理都是扩招带来的问题,而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则成为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二)人才培养模式单一

高校扩招以后,大学生的素质普遍降低。高师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一样,而“自我教育是学校教育中极重要的一个因素,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2]。缺乏特色的学校无法保证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具有一定竞争实力的人才。如果教师仅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培养出来的学生的能力是相当有限的,不利于日后对其他学科知识的迁移,在以后的就业竞争中也不会占据优势。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社会发展需要的是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而高师院校传授的教学内容存在知识面不够宽广和知识结构比较单一等问题,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这样就不利于高师院校的毕业生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三)毕业生就业观念滞后

当今大学生就业呈现出“高不成低不就”的状况。高师院校的毕业生表现得尤为明显,他们都想到条件好的县、市级学校就业,而不愿到乡镇、特别是村里教学。许多毕业生对工作和薪酬的期望值高,出现追求“大城市、大企业、薪资高、待遇好”的现象。尽管政府机构和大中型企业的竞争是如此激烈,但只有较少的毕业生选择去人才需求量大的小企业中去就业。高师院校的教育学毕业生必须转变固有的思维模式,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毕业生必须客观地认识自我,合理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

(四)教师资格证“国考”带来的挑战

2013年9月3日,教育部宣布,2015年起教师资格认证考试不再由地方组织,将首次实现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证实行“国考”将剥夺师范类学生原本能直接被认定教师资格的“免考权”,使其和非师范生一样统一纳入考试范围。只要拥有教师资格证就可以应聘教师岗位,使高师院校毕业生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

三、高师院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的对策思考

人类学功能主义认为,社会各部分就如自然和生理机能的各部分一样,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一部分出问题都会对其他部分和整体产生影响。为了使地方高师院校大学生较顺利就业,基于地方高师院校大学生实际,需要采取依靠政府的扶持、学校的改革和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自觉及其通力合作。

(一)完善自主择业制度和法规:基于国家的思考

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基本上是“双向选择、竞争上岗、择优录取”。“统包统分的就业制度已经基本失去其作用,但是自主择业配套的制度体系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还没有建立起来,于是出现了社会资本的替代制度真空,地方性法律法规往往带有区域保护主义,维护区域权益,用人单位钻法律漏洞,不法分子违法犯罪等影响了社会的稳定。”[3]

当人力资源市场遇到一些人为的设置而进入壁垒,国家应该颁布和实施相应的法律进行有效干预和制止。2008 年1 月1 日实施的意在促进就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呈现出概念界定和判定标准不够清晰、法律责任和救济不够明确、实践性不强等问题。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在2015年4月得到修改,但还存在表述不够明确等问题,如第60条:“劳动行政部门应当对本法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建立举报制度,受理对违反本法行为的举报,并及时予以核实处理。”只有国家规范相关就业法律法规,才能切实促进就业,实现教育公平。

(二)构建富有特色的培养模式:基于学校的思考

高师院校需要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人才培养模式,可采取分流培养方案:一是培养部分“学术型人才”,鼓励和支持考研考博,以便利于学术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培养部分“师资型人才”,高师院校学生已具备了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为参加教师资格考试奠定了知识基础;三是培养部分“应用型人才”,培养“应用型人才”是解决高师院校毕业生就业日趋激烈的竞争境遇的有效措施等。此外,分流培养应该是开设起步早、长期性、阶段性、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课,从而帮助学生了解全程的职业动态。

学校特色的构建不能忽视与外校及企业的联合。学校应加强与企事业单位保持密切的联系,学校本来就是为社会和企事业单位等提供人才的基地。大四的实习生可以到与学校联系密切的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锻炼的机会,另一方面便于加深企事业单位对学生的了解,为以后招聘奠定基础。

(三)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基于毕业生的思考

师范生毕业步入社会,寻求自己生存和发展空间应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正确的就业观念是指在就业之前要认真地衡量自己各方面的特点,衡量自己的综合素质有多高,衡量自己的专业知识有多少、实际操作能力有多强等,根据自身的实际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这样不仅有助于提升自己应聘成功的概率,同时也有助于发挥自己的实际潜能。

师范生科学就业观的树立应做到:第一,师范生在学好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广泛涉猎其他学科知识,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努力拓展自己的见识和人际关系网。第二,基于严峻的就业形势,要善于抓住就业机会。一有机会就业就要珍惜,即使有些岗位不是自己非常满意的,但若这个岗位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就应积极就业,为以后就业积蓄力量。第三,应积极主动择业和创业,敢于推销自己,树立流动就业观念,开展终身学习,具有就业竞争观念。此外,还应树立就业战略步骤,刚毕业缺乏就业资本就应“先就业”;积累一定的就业资本后实现“再择业”;就业资本成熟进行“创业”。三步走战略不仅能使毕业生摆脱“啃老”的尴尬,也是毕业生价值实现的有效路径。

政府相关政策法规的完善是大学生就业的重要保障,学校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是大学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条件,正确就业观念的树立是大学生充分就业的根本。

参考文献:

篇(7)

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4-0078-02

一、目前大学生就业的基本情况

面对全国每年有几十万、上百万的大学本科毕业生需要实现就业、准确找到适合自己工作岗位的就业问题。多数人发出了“大学生就业难”的感叹,也有部分学者认为,“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总量还是供不应求,大学生要找个工作并不难。”事实上,从毕业到就业,对于今天的大学生来说,要承受比过去更多的心理压力。因此,我们既不能肆意扩大“大学生就业难”的事实,也不能盲目乐观“大学生找工作不难”的现状。为了系统、全面地分析和了解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可以从就业人数、就业结果、就业观念、就业倾向、就业渠道、就业专业、就业学历、就业服务等方面进行管窥。

1.就业人数:逐年增加,就业竞争日渐激烈。随着高校连续数年的扩招,近年来,中国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200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145万,2004年增加到280万,而2006年却增加到413万。2006年大学毕业生人数是2002年的2.8倍多。大学生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加,冲击着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稳定机制,造成大学生就业与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矛盾显现。可见,在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攀升的情况下,大学生就业竞争不断激烈。

2.就业结果:初次就业率持不断下降趋势,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有统计资料显示,2001年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平均为70%,其中本科生超过80%,专科生40%。2002年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平均为65%。2003年,由于受非典影响,高校毕业生签约106万,签约率仅为50%,其中研究生约80%,本科生60%,专科生仅为30%[1]。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大学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持不断下降趋势。

3.就业观念:(1)就业方式的非理性。由于受传统就业方式和就业观念的影响,多数大学毕业生面对竞争日渐激烈的就业环境,难以根据已有的认知经验正确地选择各种带有时代价值和潮流意义的职业观念系统,茫然之中感到无所适从,甚至表现出一种随心所欲的非理性心态,一些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中唯恐丧失良好的就业机遇,但面对风险,又犹豫不决,裹足不前,唯恐自己一次错误的选择造成终身遗憾。(2)择业目标的“求稳攀富”。“求稳”是指大学毕业生盲目寻求稳定性较强的职业岗位;“攀富”是指大学生热衷于工资高、津贴高、待遇高、地位高的职业岗位。显然,大学毕业生求稳攀富的择业观念有悖于人力资源的公平公开的配置方式和合理有序的流动过程。(3)就业价值的“个人主义”。经济体制转型使一些大学生服务人民、贡献社会的心理防线日益崩溃,强调个体权力、权益维护的市场经济使其陷入本位主义、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的价值误区。(4)就业过程的“盲目随意”。一些大学生对就业程序一知半解,对用人单位的招聘过程全然不知,将求职过程简单地描述为“递简历、答问题”,甚至将知识、能力和素质等同视之,误认为只要学习成绩好就能顺利找到理想工作。

4.就业倾向:多数人希望到经济发达程度较高的大城市就业。2003 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显示,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及一些中心城市对毕业生需求旺盛,中西部地区的需求有所增加,而一些边远省区及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需求仍不足。越来越多的学生把就业区域限定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由此造成众人同挤“独木桥”现象非常严重,挤不上的学生对其他地区岗位则“不屑一顾”。在被调查的毕业生中,选择大中城市的占44.7%,到县城的占20.2%,到乡镇和农村的分别占7.7%和0.9%,还有26.6%的毕业生表示对地点没有特别要求,而已经就业的毕业生中到大、中城市就业的比例达到76.6%[2]。

5.就业渠道:以参加就业招聘会为主。有调查显示,在当前大学毕业生的求职方式中,参加招聘占51.1%,电话联系占17.1%,发E-mail占15.1%,邮寄简历占14.1%,登门拜访占10.0%。大学生就业可以寻求的最主要的资源是招聘会(28.9%)、学校和老师(26.1%)以及家庭的力量(24.7%);而新闻媒体和互联网络(9.1%)、同学与朋友(6.6%)、社会中介机构(2.0%)次之。可见,招聘会在大学毕业生求职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3]。

6.就业专业:冷热不均,需求有别。近年来,随着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国家对能源新技术、新材料技术、航天技术、生物技术和海洋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研究投资力度加大。与此同时,社会对跟这些技术领域相关专业的需求呈现供不应求的态势。例如,计算机类、通讯类、电子、机械、自动化等专业的需求量较大,而数学、物理等理科基础理论专业和文学、哲学等文科基础理论专业的需求量较少。

7.就业学历:本科学历基本持平,专科学历就业较难。研究生教育的扩招直接带来了研究生毕业人数的增加,加大了本科生就业的竞争程度,提高了专科生就业的难度。实际中,一些用人单位不顾及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盲目提高对从业者的学历要求,排斥专科毕业生,使诸多素质优秀、实践技能较高的专科毕业生面临就业难的困境。这不仅造成了单位人才结构的失衡,而且也导致了人力资源的浪费。

8.就业服务:学校就业指导开展时间较晚。大学四年级的最后一个学期可以说是大学毕业生最为紧张的一个学期。大学毕业生既要参加实习,又要准备毕业论文,还要联系工作单位。然而,多数学校却将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安排在大学四年级的最后一个学期。这无疑造成了学生实习、毕业论文准备与就业之间的相互冲突。

二、目前大学生就业现状出现的原因

针对目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现状,理论界和学术界已经有过专门研究,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结构调整“快”与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慢”之间的矛盾。“十一五”期间是中国劳动力增长和供给的高峰时期,大学生就业和全社会就业两股大潮汇集成规模宏大的就业潮流,冲击着劳动力就业市场。与社会劳动力需求量相比,大学生数量还未达到供过于求的格局。导致大学生就业现状不容乐观的原因,不仅仅是扩招所致,更主要在于高等教育结构调整节拍落后于产业结构调整速度。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孕育生成了众多的高等教育新理念。在这些新理念、新思想的感召下,国内多数高等学校紧紧围绕高等学校改革的方向进行了全面深刻的讨论和孜孜以求的探索,明确了改革的方向,大大促进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但改革的力度并没有触及到高等教育的神经末端,整体上看,高等学校内部结构与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产业结构之间的生态链接依然薄弱,高等学校内部结构各组分之间互相牵扯、互相妨害的情况仍比较严重,集中表现为专业结构狭隘、课程结构呆板、队伍结构失调、组织结构臃肿等方面。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滞后直接导致人才培养模式的守旧,造成大学生理论知识涉猎面过窄,知识整合能力偏弱,工作经验不足,实践创新能力较低等。面对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具备一定工作经验”的从业要求,多数大学生会遭到用人单位的拒绝。

2.就业政策的制定与落实之间的矛盾。近年来,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措施,主要有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工作、鼓励各类企事业单位聘用高校毕业生,对企业跨地区聘用的高校毕业生,省会及省会以下城市取消落户限制、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这些政策无疑对促进大学生就业具有积极意义。然而,由于地方保护主义根深蒂固,户籍准入和管理制度依然存在,尤其是档案在地方和各城市间不能自由流动,缺乏毕业生人才服务机构;由于不能及时化解日渐增多的就业毕业生,加之常设性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缺失,各种人才市场和中介机构规范化管理的淡薄,进而造成一些以赢利为目的的商业性人才招聘活动的出现[4]。这样就使得有利于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政策、制度的良好初衷与预设目标大打折扣,反而不利于就业机制的完善、就业指导政策的落实、就业市场的优化、就业信息的透明以及人才资源的合理流动。

3.大学生就业心态与就业制度改革之间的矛盾。双向选择就业模式的实施,调动了学校办学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用人单位选拔人才的能动性。然而面对从过去社会精英身份向普通劳动者身份的快速转换,多数大学毕业生沉浸在身份转变的苦恼之中,而没有及时地调整就业心态,转变就业观念,在心理上也承受了无比巨大的压力。在教育经济学的理论视阈中,教育是人力资本形成的最主要途径,而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形成的物质基础 [5]。教育层次越高,教育产品的生产周期相对越长,需要的个人教育投资越多,付出的实际成本和机会成本也就越大。个人教育投资无论是消费意义上的判断,还是生产意义上的认识,或是消费生产兼容意义上的界定,都具有一定的对象指向性,即个人或家庭是教育投资行为的实施者。高等教育学费作为个人教育投资的主要内容,已从1989年最初的100元~200元涨到了如今的5 000元~10 000元不等。有统计资料显示,现在的大学学费比1989年增加了25~50倍,而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只增长了4倍,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3倍,大学学费的涨幅几乎10倍于居民收入的增长。面对高等教育学费逐年的持续攀升,多数家庭虽显得力不从心,但为了获得预期的高等教育产出――儿女成才,多数家庭都尽全力甚至举债供子女读大学。

当“希望子女毕业顺利就业,谋求高收入工作”的美好期望与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社会事实发生冲突、碰撞之时,对于热衷于高等教育投资的大多数家庭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一些大学毕业生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现状,既幻想回到上大学就有铁饭碗的时代,又希望得到社会精英的评价;既向往高收入、高福利的工作的获得,又苦恼于紧张的就业环境。多重就业心理的交织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转变的滞后。

参考文献:

[1]王建英,邹清.浅谈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对策[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0,(3):77-80.

[2]金喜在,朱志强.中国大学生就业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经济纵横,2005,(1):17-20.

篇(8)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加速,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经成为一项现实而紧迫的社会问题,面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特别是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其不仅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就业与高校的生存和发展,更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创新高校贫困生就业工作,提高贫困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1.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内涵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指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战胜竞争对手、找到适合才能发挥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即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能力。

2.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构成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要素包括知识结构、心理素质、表达能力、反应能力、气质修养。其中,知识结构是基础。只有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求职者才会显得“有内涵”。心理素质是否过硬,已越来越成为“双向选择”成与败的关键。自信成就了不少人,自卑也使不少人痛失良机。

二、新时期影响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

1.外在原因

(1)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由于近几年的高校扩招,高校规模在短短几年内成倍增长,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可以享受高等教育,高等教育不再是精英教育,大学生数量的增加,使大学生不再是稀缺人才,毕业生的质量出现了下滑的趋势,大学生就业将会越来越难。2009年我国有611万大学毕业生,比2008年增加52万。此外,截止到2008年,尚有150万已经毕业的大学生没有找到工作,他们将和应届毕业生一起寻找就业机会,这使得大学生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

(2)高校与社会供需结构性矛盾加剧。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具有转型性和结构性的特点,大学生就业受供求总量、制度架构、个人就业意愿和行为、企业及其他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等众多因素影响,而结构性供需矛盾这一因素尤为突出,这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目前,尽管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和待业大学生人数逐年递增,出现了大学生找工作难现象,但与之相对,社会上很多用人单位却招聘不到急需的人才,屡屡出现“有工作无人干、有岗位无人去”的怪现象。

2.内在原因

(1)择业观念陈旧落后。很多大学毕业生认为大学毕业了就一定要去事业单位、行政机关,认为只有这样才有依靠,对于所在工作城市的选择也是存在着很大的误区,大多数贫困生都有迫切改变家庭贫困落后状况的需求,所以贫困生在选择工作时,大多数学生认为要去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即使在一个小地方有再好的发展前途也不去。还有的学生家长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必须要找个离家很近的工作单位,方便了家长对学生的帮助,也助长了学生的依赖心理,缺乏面对困难的信心和勇气,缺乏自主创业的意识和精神。

(2)就业期望值过高。对于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毕业生来说,找到理想中的工作为最终目标。有的大学毕业生认为自己在校成绩优异,很多贫困大学生在校期间有过勤工助学的工作经验,他们对自己的工作有着更高的期望和憧憬,他们希望一毕业就一定要找到一个非常好的单位,挑个容易做的事儿去干,还要工资高一点、待遇好一点,这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而已。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导致许多自命不凡的大学生在其他学生已经纷纷就业的时候,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一部分毕业生好高骛远,理想与现实脱钩,过高地估计自己,没毕业之前总是认为自己干什么都行,但往往实际能力却不尽人意。

(3)资源相对匮乏。贫困生经济的贫困使他们承担了巨大的求学压力,本应该和其他学生一样享有同等发展的机会,但在大学,除了经济条件外,贫困生还在许多方面无法和其他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比如由于家庭条件的不同,贫困生基本上没自己的兴趣爱好,在英语运用能力、电脑操作、手机使用、人际交往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这些技能在现实的求职过程中都会发挥很大的作用,但这些技能的缺失又将使他们失去一些与同龄人竞争就业的机会。

(4)就业心理压力大。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和家庭,每个人的社会背景和家庭经济条件不一样,贫困生由于各种因素的局限性导致综合素质低,从而在求职处于弱势,又缺乏各方面锻炼,兴趣面窄,也无特长。一部分贫困生经历了家庭贫苦的磨练,深知自己身上的责任,变压力为动力,在校期间表现积极乐观,对前途充满信心,愿意到基层、到边远地方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远大理想;而另一部分贫困生则由于家庭贫寒,使他们存在消极自卑心理,因为没有经济基础,没有广大的社会关系网,在学校也没有尚佳的表现,在强大的就业压力面前显得那么力不从心,不能正确的看待就业竞争。

三、新时期提升贫困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途径

1.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就业期望值

大学生就业是一个社会问题。加强就业形势与政策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学校应该通过各种形式,有针对性地进行就业政策的宣讲和就业形势的教育,引导贫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开设专门的就业指导课,向贫困生们讲清当前面临的严峻就业形势以及原因,让学生学会如何就业,掌握技巧;引导学生树立就业地区多元化的思想观念,教育贫困生正确为自己定位,不能够好高骛远,要摆脱就业一定要在大城市的思想,应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能够发挥专业特长的工作岗位,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低工资及各类基层工作,引导并鼓励贫困学生先就业、后择业、再立业的观念。

2.坚定理想信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在就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仍然有大部分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理想中的工作,这部分学生都能摆正心态,正确的给自己定位,并且始终认为只有德才兼备才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事实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让自己有更多的选择机会。比方说,面临毕业,可以选择考研究生、考取国家公务员、参加事业单位考试、考取双学位、还可以出国深造等等,同时也可响应国家号召,报名参军报效祖国,到最需要大学生的基层、农村和西部去,当村官,还可以自主创业等等。只要改变就业观念,就业岗位就在眼前。

3.培养综合素质,提高求职竞争力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用人单位在招聘的时候,除了观察大学生的在校表现外,也会看学生的综合素质,仅靠单一的专业知识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大学生要成为既懂专业基础知识又通览各方面知识的复合人才。因此,贫困生在校期间要认真学习,不断优化和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积极参与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培养自身综合能力,如语言表达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

4.加强就业心理素质教育,破除心理障碍,提高就业竞争力

首先,根据贫困大学生的种种心态,结合他们的思想实际和接受能力,给予正确的引导,针对因就业方式改变、就业竞争激烈而给学生带来的压力、忧虑、恐惧等情绪,通过谈话等形式的交流和沟通,及时关注他们的心理动态,要帮助他们做好心理疏导,建立克服困难的勇气、提升抗挫折的能力。其次,教会学生如何对待压力,让他们明白压力并非来自外部环境,而是自己施加给自己的,要学会控制自己的压力,以压力激励自己去积极进行就业选择,以积极健康的心态迎接未来的挑战。

参考文献:

[1]管明清.当前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J].管理观察,2010,(28).

[2]马远.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23).

[3]高凡茜.大学生就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3)

[4]何海燕.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8,(3).

篇(9)

【中图分类号】G640

基金项目:防灾科技学院教研教改项目(2013B27);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311775023)

引言

就业力(employability)这一概念大约在上世纪50年代提出,又称做可雇佣能力[1,2]。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定义,就业力是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以及应对工作生活中出现变化的能力[3]。但是,不同发展时期,就业力的内涵和研究视角各异。从时间上划分,大致有以下几个阶段[1]: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就业力主要关注下层民众的就业态度与形象,并有政府干预,以实现充分就业目标;到70年代,致力于政策层面的宏观研究;80年代,转移到公司或者组织层面,研究员工管理组织的弹性以及人力资源的最优化使用;90年代直至现在,就业力研究主要集中在个人层面,如何提升个人的就业竞争力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主要对象。

防灾科技学院是以防震减灾为特色的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我院于2008年开始设立大学生创新项目以来,批准立项148项,目前已有63项通过验收,累计培养大学生达到500余人。为了研究和总结大学生创新项目对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影响,对我院参加大学生创新项目并且已经毕业的学生进行了侧重于就业和考研情况的问卷调查。大学生的核心就业力主要由四项能力构成:基本工作能力、持续学习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寻找职业能力[4]。调查围绕对这四项能力的影响,进而分析对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作用。

1.对基本工作能力的培养

高等教育大众化使大量毕业生被“抛上社会”,虽然我国近几年总的就业岗位数量呈不断增加的趋势,但是,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越来越不乐观。麦可思《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调查结果显示,无论是本科毕业生还是高职高专毕业生,毕业时对基本工作能力掌握的水平均低于工作岗位要求的水平[5]。这说明基本工作能力较低成为制约大学生就业和任职发展的主要原因。防灾科技学院作为新建的应用型本科院校,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培养大学生的基本工作能力,有多种途径,其中实践、实习活动尤为重要。大学生创新项目就是很好的实践活动。通过参加这项活动,尤其对那些克服各种困难,成功完成预期目标的学生来说,许多基本工作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为参加创新项目后,一些基本工作能力是否有提高的调查结果。

2.对持续学习能力的培养

上大学关键是要学会学习,即掌握一种自主学习、自我学习的能力。部分大学生学习能力不强,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学生在参加创新项目时遇到的许多问题,跟学习能力低有关。例如,确定研究题目后,不知如何开始,即不懂研究流程或不掌握研究方法。文献搜索和阅读能力、撰写研究论文或研究报告的水平极低。造成以上现象跟传统应试教育的教学理念和培养模式有很大关系。我国高校传统的教学方式只重视传授书本知识,忽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引导。

创新项目实际是一个完整的研究过程,通过参加创新项目,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系统的训练。参加创新项目的多为二、三年级的本科生,他们需要学习的课程很多,很多专业课程甚至公共课程正在开设或者还没有开设,相关知识还没有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体系,因此他们需要具有很强的独立学习、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调查发现:97.1%的学生认为参加创新项目后掌握了更规范的研究方法;百分之百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文献搜索和阅读能力有提高;95.7%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论文写作技巧和规范有提高。许多教师反映,指导参加过创新项目学生的毕业论文,明显比指导其他学生容易且效果好。

3.对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包含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与创新技能。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突出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积极探索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途径和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竞争的不断加剧,用人单位越来越认识到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学生对创新项目与就业、创业的关系调查情况。需要注意,我们调查的对象都已经毕业,并且都参加过创新项目,他们的认识与在校学生、与未参加创新项目学生的认识肯定有差异。可以看出,参加过创新项目的学生普遍认为创新项目训练和就业、创业的关系密切。

调查发现,参加创新项目最重要的影响是唤起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国家、社会和学校都在提倡创新,大学生们虽然对这个词语很熟悉,但对它的理解很不到位,有很多认识上的误区。

4.寻找职业能力

可以通过多种能力的培养,来提高大学生的求职技能。我院参加大学生创新项目的学生,普遍认为与求职相关的技能,如沟通能力、社交能力、心理素质、社会适应能力、团队意识等等,均得到提高。并且一部分学生调整择业心态,改变了不合理的预期。14.3%的大学生认为参加创新项目后,自己的就业观念有很大改变,40.0%学生的就业观念有改变。一些学生还在参加完创新项目后,制定了清晰的、与自己能力、特长相匹配的职业生涯规划。

5.结论

综上,对参加创新项目的大学生来说,构成核心就业力的基本工作能力、持续学习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和寻找职业能力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可以说,大学生创新项目是一个培养优秀创新人才的良好机会。对很多本科生来说,他们缺的正是这种机会,这是让他们主要靠自己的能力解决一个具体问题,或是探求某项发现或发明的机会。大学生把握好这个机会能够最大程度地锻炼自己,丰富和充实自己宝贵的四年求学时光,为自己成才赢得更多就业机会。当然,我院的大学生创新项目也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相信通过不断完善项目运行管理机制,大学生创新项目在培养学生科研兴趣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将发挥更大的作用,进而为大学生就业力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4-0149-02

引言

2012年11月29日,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阐释了“中国梦”概念,远见卓识地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历史使命。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不断深入时期,不同社会思潮的洗礼与浸染,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加之家庭环境、个体身心发展的差异,使得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中国梦视域下,根据社会形势的变化,抓好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引导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正确的就业价值观,不仅关系到大学生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以及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与进步,而且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实现。

一、中国梦与大学生就业价值观

就业是民生之本、和谐之基。大学生就业是青年一代实现职业理想的重要途径,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保证。就业价值观,是人们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在就业过程中自觉地将个人的人生目标、人生态度与职业选择相结合而表现出来的对职业的认识以及对职业目标的向往与追求。就业价值观与人生观、世界观紧密相连,与理想、信念息息相关,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和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理想状态下,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应当既符合个人发展需要,又符合国家宏观政策和社会发展需求。就业价值观引导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而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引导教育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作为时下谈论的热点话题,“中国梦”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统一,是民族梦和个人梦的统一,彰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宏伟愿景。正如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提到的,“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是我们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大学生是实现 “中国梦” 的重要后备力量,加强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引导,既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实现“中国梦”的迫切要求,二者是相辅相成、密切统一的关系。

二、当前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存在的问题

1.就业期望值偏高。大学生应根据自身专业知识结构和现实社会发展的需要,合理选择就业岗位。但当前的现实情况是,部分大学生在就业时存在着一定脱离实际的倾向,不能客观认识自己,就业期望值偏高。他们过分追求物质利益,在选择就业岗位时往往趋向于高薪资水平、高社会地位(如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等)、工作环境好的热门工作,而不愿意从事那些脏、累、苦、险以及被认为有失体面的普通、低工资岗位。面对当前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如果大学生不能给自身一个准确定位,就业必然会陷入一定的困境。

2.功利化倾向严重。随着大学生就业主体意识的不断增强,很多大学生在确定自己的职业理想时,过于注重自我价值与自我发展的实现,表现出一定的功利化倾向。一方面,拜金主义盛行,将薪酬高低作为求职的首要因素,只考虑自我需要和未来发展,而忽视了社会价值的实现。另一方面,多数毕业生还是向往在大中城市就业,边远地区、基层单位人才难招、难留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功利化倾向已经严重影响了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实现,更可能影响大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

3.存在较强的盲目从众和攀比心理。目前全国绝大多数高校都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多数大学生仍缺乏足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尚未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以及对自身就业和发展的重大意义,对未来比较茫然,就业目标模糊不清。这导致大学生在就业时存在较强的盲目从众和攀比心理,没有认真考虑自己是否适合这个职业以及自身能力和兴趣,无法清醒认识自己的就业方向和求职目标。盲目以“大家认可”为标准,而非以“适合自己”为标准,最终将导致以后的发展受限,制约大学生社会价值最大化的实现。有些大学生看到条件不如自己的同学找到一份很好的工作,心理不平衡,自己就非得找一个更好的单位不可,否则就会觉得很没面子。“高不成低不就”,往往错过了就业的最佳时机。

4.依赖性强,缺乏诚信。调查显示,有六成以上的大学生希望依靠学校或家庭以及社会关系实现就业。这反映了当前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首先不是自主就业,而是依靠学校和家庭,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借助学校和老师的推荐,通过参加校园招聘会等形式,有40%左右的学生最终通过学校实现就业。与此同时,靠拉关系走后门就业已成为一种影响就业公平的不良途径,这将错误地引导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

此外,为了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一些大学生通过虚构学生干部和社会实践经历,伪造各类等级考试证书和荣誉证书,篡改学生成绩和排名等手段以获得用人单位的认可;很多学生求职心切且缺乏必要的职业定位思考,在签署就业协议时缺乏信用意识,在遇到更好就业单位后随意违约,丝毫不考虑用人单位利益和学校声誉,使后续毕业生就业工作受到很大冲击。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诚信缺失现象,既扰乱了正常的就业秩序,也制约了大学生正确就业价值观的形成。

三、中国梦视域下加强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引导的对策建议

就业价值观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就业目标和就业方向,进而影响其以后的发展道路。要针对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变化的特点,在中国梦思想指引下,积极探索采取多种措施,发挥政府、高校和大学生家庭的合力作用,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就业能力,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

1.政府加强宏观指导,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在促进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政府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一方面,出台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大学生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支持创办小型企业,进一步拓宽就业领域和就业渠道。另一方面,规范就业市场,优化就业环境,扫除就业障碍,促进就业公平,为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2.高校加强思想引导,把中国梦伟大理想作为就业价值观教育的基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深刻而丰富的内涵,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作为承担大学生培养任务的高校,应顺应时代变化,不断丰富两课内容,把中国梦的伟大理想作为就业价值观教育的基础。通过开展中国梦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和远大的职业发展目标,把个人价值的实现同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秉承良好的职业精神和职业操守,主动投身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深化教育改革,进一步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创业教育,做好就业创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低年级学生侧重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和就业创业主体意识的培养;高年级学生侧重于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通过贯穿整个大学生活的就业及创新创业教育,帮助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传授面试技巧,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3.重视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影响。大学生就业压力除来自学校和社会外,家庭的就业期望值过高也会给大学生造成心理负担。部分家长靠找关系等非正常化渠道帮助子女就业,则会导致大学生独立意识缺失以及错误就业价值观的产生。因此,家庭一方面要关注当前的就业形势,转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传统观念,降低对子女的就业期望,不提不切实际的要求,营造宽松的家庭环境,减轻毕业生就业压力。另一方面,家长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注重对子女情商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开发,培养其服务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对子女的就业少干预、多指导,不当“保姆”,鼓励子女自主择业,自主创业。

4.大学生加强自我调适,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就业能力。作为就业主体,大学生要努力加强自我调适,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转变就业观念,摒弃攀比、从众心理,合理确立就业期望。坚持正确的就业价值取向,把“个人梦”和“中国梦”结合起来,个人发展同国家需要紧密结合,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明确未来职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加强社会实践,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就业心理素质,为就业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潘昌伟,高亮,马晓君.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核心与基础[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12-14.

上一篇: 监事辞职信 下一篇: 小学体育工作计划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