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12 05:08:5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生态畜牧业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1.1场址选择要适宜要符合当地总体规划,场区布局科学。禁止在水源保护区、城镇居民区、农民集居点、文化教育等人口集中区域内选址。距铁路、交通要道、城镇、居民区、学校、医院、其他畜禽场等1000m以上。距屠宰场、畜产品加工厂、畜禽交易市场、垃圾及污水处理场所、污染严重的厂矿1500m以上。合理布置办公与生活区、生产区和附属配套区。清洁道和污染道严格分开,互不交叉,利用绿化带隔离。
1.2饲养品种要优良,饲养规模要适度从事种畜禽生产经营行为的养殖场必须持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畜禽质量必须符合国家、地方或企业标准,国外引进的品种参照供方提供的标准。畜禽养殖场的养殖规模要适度。
1.3生产流程要合理,设施设备要先进要有与饲养规模相配套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场区内人员、畜禽和物品等应采取单一流向。畜禽圈舍配有必需的养殖基础设施设备,操作方便、整洁、实用。圈舍配备合适的调温、调湿、通风等设备,配备自动喂料、饮水、清污以及除尘、光照等装置。
1.4档案记录要齐全养殖档案应记载畜禽的品种、数量、繁殖记录、标识情况、来源和进出场日期;饲料、饲料添加剂、兽药等投入品的来源、名称、使用对象、时间和用量;检疫、免疫、消毒情况;畜禽发病、死亡和无害化处理情况等。
1.5投入品使用要规范规范使用兽药,禁止使用法律法规、国家技术规范禁止使用的饲料、饲料添加剂、兽药等。兽药使用应在动物防疫部门或执业兽医指导下进行,凭兽医处方用药,不擅自改变用法、用量。
1.6防疫措施要严格具备有效的《动物防疫合格证》。有完善的免疫制度、休药期制度、卫生消毒制度、投入品采购使用和管理制度、无害化处理制度。生产区四周应建有围墙或防疫沟;大门出入口设有值班室、消毒池等;生产区门口应设有更衣换鞋或消毒设施;圈舍入口处应设置消毒池或消毒盆。强制免疫疫病种类的应免密度达100%,免疫标识佩戴率达100%。具有病死畜禽隔离和无害化处理设施。
1.7粪污治理要有效畜禽舍内配备畜禽粪污收集、运输设施设备;有与养殖规模相适应的堆粪场,不得露天堆放。场区内粪污通道改为暗沟,实行干湿分离、雨污分离。建有对畜禽粪便、废水和其他固体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的沼气池等设施或其他无害化处理设施。畜禽粪污实行农牧结合,就近就地利用,不直接排放到水体,或经综合治理后实行达标排放。
2发展生态畜禽养殖的意见和建议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近年来,湟中县规模养殖步伐加快,如不加以重视和引导,过度、无序发展对人居环境的破坏和影响将会日益严重。但不能因为发展畜禽养殖可能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而否定和限制其发展,必须以超前的眼光、积极审慎的态度去引导畜禽养殖科学发展。
2.1加强生态养殖宣传力度发展畜牧业生态健康养殖,关系到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公共卫生安全,关系到人居环境保护,关系到畜牧业又好又快健康发展,最终关系到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把这项工作作为发展经济、关爱民生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要通过各种途径宣传发展生态健康养殖的积极意义、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全社会形成共识。同时通过农民培训、农民科技入户工程等平台把生态健康养殖技术送到千家万户。
2.2加大生态养殖政策扶持力度为了规范畜禽规模养殖行为,加大畜牧生态健康养殖的推进力度,建议各级政府在今后高效农业规模化、设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生猪标准化养殖补助、规模养殖场畜禽粪便综合治理等项目资金扶持政策落实时,将创建生态健康养殖作为重要内容和必备条件,凡是未达到畜禽生态健康养殖标准的企业不得享受政府扶持政策。
2.3引导已有养殖企业推进生态健康养殖畜禽生态健康养殖企业的标准即是规范畜禽规模养殖行为内容的具体“标杆”,涵盖了畜牧兽医技术和畜牧、兽医、质量安全、环境保护、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内容。任务就是要把这些具体内容落实到每个畜禽规模养殖场。从现在开始,要加大推进力度,每年改造创建畜禽生态健康养殖场的比例要达20%以上,争取用3~5年的时间使80%以上的畜禽规模养殖场达到生态健康养殖企业标准。
2.4加强新建畜禽规模养殖场的规划和管理根据《畜牧法》要求,畜禽养殖用地列入各镇村农业用地管理,畜禽养殖场的选址要符合镇村建设规划,同时要考虑土地载畜量和环境的承受能力。今后,凡是新建的畜禽规模养殖场用地实行审核备案制,动物防疫条件实行行政许可制,凡达不到生态健康选址要求的一律不办理相关手续,不得新建畜禽规模养殖场。
推进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搞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继续加强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明年全省将全面完成117个县的县级动物疫病诊断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完成650个乡镇畜牧兽医中心站建设任务,抓好全省17245个村的3万名村级防检员配备工作,开展“动物监督执法年”活动。
1.1概况
武川县位于中部,是通往北部草原和二连口岸的重要门户。全县辖3镇5乡,93个行政村,964个自然村,总人口17.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4.1万人。全县辖地面积710万亩。其中,耕地面积220多万亩(水浇地占了18万亩),天然优质草牧场373万亩。当地农民历来以种地养畜为生,发展畜牧业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条件。改革开放以来,依托优势,坚持“农牧并举、农牧结合”的发展思路,重视畜牧业生产,逐步实现由靠天养畜向建设养畜转变。2006年以来,结合县域实际,以蒙羊公司为龙头,建立了山区乡和远离公路的丘陵乡村为基地的肉羊产业链。以伊利、蒙牛为龙头,可镇和黑色公路沿线的乡村为基地的奶牛产业链初步成型。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格局已具雏型。2011年6月末,全县家畜存栏达到82.05万头(只),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350元。生态畜牧业已成为全县农村经济的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今后农民增收具有后发优势的特色产业。
1.2发展生态畜牧业优势
1.2.1有基础
1984年以来,县委、政府就提出农牧结合战略,重视扶持畜牧业发展,经过努力,畜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牲畜总量实现了翻番,主要畜禽产品的产量翻了一番,畜牧业生产条件有了明显改善。
1.2.2有潜力
武川县是以农牧为主体的经济区,不仅天然草场广阔,而且耕地面积大,具有退耕种草的条件。此外,粮食和农作物秸秆充足,还有大量的糠、麸、饼、粕、山药渣等农副产品,这些资源目前还没有充分利用,如果科学合理开发利用,饲草料有保障。
1.2.3有市场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动物性食品需求量也会逐年增加。特别是加入WTO后,畜产品以其纯天然、无污染的品牌具有更加有利的竞争优势,市场前景广阔。
1.2.4有政策
保障中央、自治区、呼市均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大力扶持发展生态畜牧业。同时,县委、政府也制定了加快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支持畜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畜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更加有利。
1.3存在问题
生态畜牧业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与区域总体经济飞速发展的形势极不适应,在县域特色经济中还没有完全充分发挥其作用,且所面临的困难和深层次矛盾越来越显露出来。
1.3.1养殖方式
转换发展不平衡多数农民对舍饲养殖认识跟不上,仍沿袭传统养殖、粗放经营,标准化生产程度低。1.3.2养殖技术推广亟待提高生产方式落后,出栏率低,效益差。肉羊养殖科技含量不高,快速育肥出栏少,产业意识薄弱,导致了出栏率低、周转慢、效益差。1.3.3草畜矛盾突出现有退耕地、人工草场科学利用程度较差,人工种草规模小,种草力度不强。1.3.4企业加工能力不足,产品生产链条短没有大型肉羊加工企业,只有几家小型屠宰场,而且其产品以出售整羊为主,深加工落后,羊肉产品单一低档,尚未实现优质优价和优质品牌肉生产,不具有市场竞争力,大部分出栏羊流向外地,在肉羊生产各个环节(如毛、革、下水)不能实现产品多层次、高附加值。1.3.5资金馈乏肉羊产业融资不畅,规模化肉羊基地生产资金断链现象严重,农户融资更为困难。
2发展策略
2.1发展思路
进一步优化农牧业结构,不断提高生态畜牧业在大农业中的比重,继续大力扶持以规模化、标准化、工厂化养殖为重点的肉羊、绒山羊养殖和特种特色养殖。增加科技含量,改善畜种品质,强化草原建设,提高养殖效益,使养殖业真正走上生态保护与舍饲圈养良性互动的高效、科学发展之路。
2.2发展模式
通过龙头企业的示范引导带动及技术支撑,逐步完善以农户为主的家庭农牧场、中心养殖户及单元养殖户、以公司自建的标准化养殖场和以移民区为主的养殖小区5种模式,形成模式化、多层次养殖群,使全县优质肉羊数量迅速上升,肉羊产业上台阶,建成全国最大的优质肉羊基地。
2.3发展对策
2.3.1坚持以草定畜,着力发展草产业加大种草力度,将产量低、效益差的旱坡地退耕还草,恢复生态植被,逐步打造自己的草原,建成避灾型立体网络式生态畜牧业发展格局。要充分利用人均耕地多这一优势,坚持“草当粮用,草当粮种”的思路,调整种植结构,大面积种植高产优质的一年生和多年生牧草,彻底解决畜草矛盾,理顺农牧关系,实现转化养殖增收。
1.2建立生态畜牧业示范合作社在建立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的同时,每个乡镇建立一个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示范点,优先在政策及资金上扶持示范点的建设,大力宣传示范点的畜牧业建设工作,加速完成示范点合作社等配套工程的建设,发挥示范点辐射带头作用,定期举行示范点关于生态畜牧业建设的观摩和培训会,形成以点带面的良性发展模式。
1.3建立一批畜牧业生产基地和龙头企业、加快部分牧民转产转业在完成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建设后,由政府牵头扶持批本地特色产品加工、销售基地和龙头企业,引导、鼓励有能力的合作社进行横向联合,组建更大规模的经济实体,将生产的畜牧业原产品加工成附加值高的特色产品,提高畜牧业产品的专业化、规模化,增加就业岗位和实现农牧民增收。
2果洛州生态畜牧业发展现状
2.1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按计划推进截止2012年底,已完成175个纯牧业村组建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实现了专业合作社覆盖全州,入社牧户18587户,入社率78%。其中,玛多县27个,玛沁县32个,达日县33个,甘德县36个,久治县22个,班玛县25个,已有130个生态畜牧业合作社通过了省级审核,整合草地1915.62km2,牲畜41.28万头(只)。
2.2有效整合各畜牧业建设项目结合游牧民定居工程、设施畜牧业、畜禽良种工程等项目,实现了项目资金利用的最大化,为生态畜牧业建设提供了很好的资金支持。据统计,2011年,累计获得省级补助资金2840万元,购置割草机、打捆机、贮奶罐等农机具288台(个),争取各类补贴资金90多万元,带动企业及合作社自筹资金210万元,下达禁牧、草畜平衡、生产性资料及牧草良种补贴四项补奖资金3.62亿元。其中,草原生态建设直接补助资金35831万元,牧草良种补贴资金335万元。由项目支持带动发展了一批特色加工企业,申请注册了“闹日岗多宫琼”、“玛域冬措”和“雪域依隆”等二十几枚商标,初步实现了生态畜牧业合作社与企业的有效结合。新建了4个大型种畜繁育场、4个砂石场、4个预制场、8个酥油曲拉小包装厂,5个奶制品加工厂;创办了6个土特产品加工营销、2个运输队、4个牛羊育肥点、2个建筑队、5个经板石刻制点、12个藏服加工店,实现纯收入460多万元,转移富余劳动力4856人。
3生态畜牧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3.1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软、硬件建设不协调调研发现,虽然大部分地区已完成了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组建工作,但部分合作社并没有发挥作用:一是由于合作社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多数合作社只是“摆架子”工程。另外,合作社的发展方向不明确,由于合作社缺乏有效的领导,仍然以经营自己的家庭牧场为主,使得合作社缺乏活力,甚至出现“空壳”合作社的现象。
3.2专业合作社示范点示范效果不明显多数合作社示范点的示范作用并不明显:一方面是示范点建设没有起到示范作用;另外,尽管一部分示范点从合作社的建设、草地畜牧业自然资源的整合方面等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但是由于宣传力度,与其他合作社的交流还不够,造成了“点上有典型、面上没推开”的现象。
3.3草地畜牧业产业升级任务艰巨果洛州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气候恶劣,交通不便,科技落后,因此即使果洛州引进了一批龙头企业,但由于畜牧业产业集约化程度低、牧民组织化程度低,使得传统的特色草地、牲畜资源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草地畜牧业产业升级任务艰巨。
3.4资源有限、城镇规模小、产业结构单一、贫困面大、牧民转产转业难度大生态环境脆弱、资源有限、经济社会发育程度低,产业单一,这尤其体现在工业水平低、规模工业少。据统计,果洛州原煤产量到2010年已开采殆尽,而且牛奶、肉类、羊毛、牛羊绒、粮食产量、油料产量等畜牧产品产量自2000年以来都逐年下降(表1),传统草地畜牧业的优势地位下降。城镇人口少、规模小,城乡收入差距大、牧民实际购买力不高。2010年全州的城镇总人口是2.54万人,仅占总人口的13.98%,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据统计,尽管从2000—2010年,果洛州完成扶贫人口数均大幅增加,但是由于贫困人口基数大,扶贫完成比例较低,如2010年,果洛州完成扶贫人口6800人,而当年还有3.36万人的贫困人口,扶贫人口比例仅为20.23%。
3.5草地退化严重、自然灾害频发由于人口增加,草地资源被过度消耗,使得草地退化,草地载畜量大增,造成了部分地区实际载畜量远高于理论载畜量。同时,由于草地灾害预警设施薄弱、气候多变,草地畜牧业易受到自然灾害的破坏,据统计数据显示,从1985—2012年,几乎每年均有雪灾发生,如1993年因雪灾死亡牲畜113.85万头;2008年因雪灾死亡牲畜13.8万头。除此之外,高原属兔和高原鼢鼠的危害近年也呈回升的趋势。
4生态畜牧业建设的思考
4.1加强组织领导,推动生态畜牧业发展生态畜牧业的建设需要多部门的协同合作,有效的组织和领导是生态畜牧有效开展的重要方面,对于合作社“摆架子”的现象,需实行“负责制”,派专人定期下乡镇对生态畜牧业工作展开督导和检查,及时向上级汇报合作社的建设情况。对于现阶段果洛州生态畜牧业建设存在的示范村示范效果不高的问题,必须强化政府监督、落实相关政策,完善生态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建立州、县、乡、村四级科技服务点,而下形成服务网络。重点是建设乡、村两级专业服务队伍,扩大服务覆盖面,使合作社、牧民的草地畜牧业问题能及时得到解决;而对于那些基层服务点人员不能解决的问题,必须备案并及时呈交上级直属部门解决,从而使服务最大化地贴近生产。
4.2发挥政府各级机关服务职能、完善产业发展体系如何建立本地特色畜牧业产业体系,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做大、做强本地畜产品,打造绿色无公害的特色畜牧业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这主要从产品的“质”和“量”上着手,扩大圈窝种草规模,加大饲草种植技术推广力度,实施“良种工程”,提高适龄母畜比例,加强牦牛、藏羊的本地品种选育和提纯复壮,抓好公畜鉴定工作,及时淘汰劣杂公畜,加强良种引进和改良工作,提高本地牲畜品种抗病、抗寒能力;二是高度重视藏羊、牦牛合作社种畜繁育场建设工作,主要打造本地玛多白藏羊、久治牦牛品种。
0引言
我国的经济发展对畜牧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还要传统畜牧业的生产方式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畜牧业的现状,引入了生态畜牧业这一观点,并围绕这一观点展开了对现阶段我国如何发展畜牧业的讨论。
1我国畜牧业的现状及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我国畜牧业也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特别是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更是给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以前,畜牧业是依附于农业存在的,一个极小的分支产业,而如今,畜牧业已经成为可以独树一帜的产业,深刻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下来我们可以列举几组数据来说明这一状况:畜牧业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在这二十多年来翻了一番,各种肉类产值都以较快的速度发展,有些产量甚至名列世界第一,这无不体现着我国畜牧业发展的喜人成绩。虽然我国畜牧业发展取得了令人难以忽视的成绩,但仍在许多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我国虽然各种肉类总产量较高,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依然与发达国家有着较大的差距。除此之外,在畜牧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缺乏对资源的有效利用,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浪费,同时也对环境有着一定的影响,制约了我国畜牧业的良性发展。
2发展生态畜牧业的必要性
人类的需求是无穷无尽的,但资源却是有限的。所以对于任何一种产业的发展来说,都要注重资源的有效、合理利用。特别是基于畜牧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更是要求我们合理利用资源。我国人口较多,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少,提及畜牧业的发展,就不得不提我国耕地和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均呈现极为匮乏的状态。我国目前大规模采取的传统生产方式,就是通过资源的高消耗来实现产出的提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合理利用有限的资源,最大程度上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除此之外,我国由于片面追求经济速度,反而忽视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没有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这造成了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的现状。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土地沙化率以及退化率居高不下,各种极端天气也是层出不穷,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生命安全以及生活质量。所以,发展生态畜牧业势在必行。最后,我国人口基数较大,并且呈现较快的增长速度,这对畜牧业的生产与供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各种资源的有效性,所以只能通过发展生态畜牧业,提高畜牧业生产的效率与品质,才能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
3如何发展生态畜牧业
首先,也是最基础的一点,要提高草原的生产力,大力发展牧草业。对于畜牧业来说,牧草是关乎其发展的最基本的因素,所以要想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就要从改善和保护草原植被入手,为其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我们应当摒弃原有的“重畜轻草”的思想,加大草原环境的保护力度,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可以引进一些新品种,利用好现代科技,对土壤的退化和沙化提供一定的保障。其次,可以开发其他的饲料来源。畜牧业的发展,不能只建立在草原牧区的基础上,应当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开发新的饲料来源,发展节草型畜牧业。例如将作物的废弃部分收集起来,进行特殊处理后供畜禽使用,实现保护草原环境的目的。最后,还应当系统的安排畜牧业的发展季节,做到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这意味着相关人员可以在青草期扩大生产规模,培养出肉质好,生长快的生物。而在草资源较为匮乏的季节,要适当地缩小生产规模,以免对草原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除此之外,还应该完善畜牧业的物流系统,健全生态部门的服务体系。畜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人员以及卫生部门的支持。我们应当进一步明确各服务部门的职能,正确处理他们之间的关系,实现各部门间的协调发展,共同促进,为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系统。
4结束语
实现畜牧业的生态化建设任重而道远,但我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一定可以早日实现我国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云波,李长胜.绿色食品与农业生态环境[J].土壤与作物,2003,19(4):307-309.
中图分类号:F32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8)01-0026-03
1.甘肃省生态畜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甘肃畜牧业呈现稳步发展态势,基本实现了由家庭副业到支柱产业、从短期经济到买方市场、由传统经营向产业化经营的重要转变,畜牧业已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之一。
1.1 畜牧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作为拥有全国五大草原牧区基地之一的甘肃省,其畜牧业经过20多年的长足发展,基本实现了由家庭副业到支柱产业的历史性转变,已成为兴省富民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十五”期间,甘肃省畜牧业产值总量接近翻一番,农民人均牧业收入增长了71.4%,农民人均牧业纯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3%。截止2006年底,全省有45个县畜牧业产值超过农业产值的30%,其中13个县在40%;在21个民族县(市)中、畜牧业在很大程度上挑起了振兴民族经济的大梁;在20个牧业和半牧业县中、畜牧业擎起县域经济的半边天,其中有7个县农牧民达到小康水平。畜牧业生产方式和养殖水平有了新突破,全省畜禽总饲养量增长了40%,养殖小区达到1130个。市场有效供给能力明显增强,全省肉、蛋、奶产量分别增长53.03%、32.41%、169.80%。在城乡居民整个“菜篮子”消费支出中,畜产品所占的份额达到三分之二。产业化发展开始提速,全省各类畜牧产业化经营组织达到721个,带动农户80万户。以草食畜为主的畜牧产业已成为全省重要的支柱产业。
1.2 畜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 草原生态恶化严重威胁着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甘肃省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由于自然条件变化,滥垦乱采,加上草场承包后,因长期超载放牧、管理不善等原因,导致草原退化、碱化和沙化严重。例如甘南州草原的亩均产草量由1980年的374公斤降至2006年的250公斤。草原生产力的大幅下降严重威胁着牧区的生态平衡和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1.2.2 畜群结构不合理。牧民普遍文化水平不高,加上部分牧区存在“牧民富不富,就看牧畜数”的陈旧意识,造成牲畜出栏率低,生产周期长,成年牲畜、老残畜比例过大。
1.2.3 管理方式粗放落后。畜牧业靠天养畜、粗放经营的管理方式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部分牧区大牲畜尚无固定棚圈,甚至有些生产母畜也没有固定棚圈,造成牲畜死亡率较高。
1.2.4 服务体系不完善。甘肃省畜牧业以草畜为主,但目前全省草原水利基础设施几乎空白,良种繁育场少,品种改良手段落后,加上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畜牧产品市场体系和信息体系不完善,特别是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十分薄弱,县乡两级畜牧兽医站经费缺乏、手段落后,很大程度影响了畜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1.2.5 龙头企业少,畜产品加工缓慢。由于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数量少,辐射带动力不强,尤其是省级以下牧业龙头企业受技术、管理、信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规模普遍小、效益低、产业链衔接不紧密,加工水平低,市场竞争力差。
2.发展生态畜牧业的必要性
2.1 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少,要求畜牧业遵循持续利用的原则
畜牧业资源是直接关系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甘肃省畜牧业资源却面临着日益短缺的威胁。首先,可利用土地贫瘠且日趋减少,全省耕地中有三分之二以上是坡地,大部分可耕地较为贫瘠,垦殖率低,其中,坡度大于25度的耕地就占耕地总面积的14.15%。其次,草地退化严重,牧草生长季节短,枯草期长。全省天然草地约有90%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其中达中度以上退化程度的约占可利用草地面积的33%,在现有天然草地中带有荒漠化性质的草地比重高达38.5%。全省天然草地“三化”(沙化、退化、碱化)面积达713万公顷,占全省可利用草地面积的44.4%。另外,在甘肃省的畜牧业发展模式中,有许多模式仍然是依赖资源的过度消耗来提高食物生产能力的,不少地方因资源耗竭而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制约了畜牧业生产的正常发展。因此,只有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充分利用和节约有限的自然资源,实现生态系统内的物质和能量资源的综合多级利用,才有可能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2.2 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要求畜牧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由于长期重开发轻环境保护,忽视生态平衡,致使畜牧业生态环境破坏日益加剧。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和草原退化十分严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城乡农牧业生产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畜禽传染病和人畜共患病时有传播,直接危害人畜的生命安全,限制了畜牧业的长足发展。这些生态环境恶化的现实,迫使战略选择上,必须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以扼制畜牧业生态环境的继续恶化。
2.3 人口压力不断增加,要求选择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模式
由于城镇化等原因,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粮食产量不断下降,人畜争粮矛盾日益突出。为了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和增加畜禽产品的有效供给,保证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力发展节粮型生态畜牧业,是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2.4 甘肃省的农牧业产业特征,促使其走生态畜牧业之路
由于甘肃省粮食生产成本特别是主要农产品粮食和棉花成本高、价格高、运输距离长,与其他产粮、产棉省区相比,缺乏竞争力,利润率低下;另一方面,甘肃省在畜牧业(牛奶和羊毛除外)特别是牛羊肉生产及其皮毛的深加工方面具有比较优势,是全国细毛羊战略重点基地之一,全省细毛羊存栏数,仅次于新疆、内蒙居全国第三位。因此,甘肃省发展生态畜牧业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3.发展生态畜牧业的优势及机遇
3.1 发展生态畜牧业的优势
3.1.1 具有发展生态畜牧业的优越气候条件。甘肃省地处西北内陆,地域跨度大,有独特的气候条件、地理条件和生态条件,属农牧交错地带。很多地区因农业生产主要以传统方式为主,工业污染较小,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等优良,是发展绿色畜牧业和生产绿色食品的优势区域,尤其对于发展以资源、气候为生产基础的生态畜牧业提供了优越环境,发展草食畜牧业的潜力巨大。
3.1.2 具有发展生态畜牧业的饲草饲料资源。一方面,截止2005年底,甘肃省共有牧草地1429.94万公顷,居全国第5位。其中可利用天然草场面积2.41亿亩、农作物秸秆1200万吨(利用率仅为25%左右)。仅此两项,理论载畜量850万个羊单位(秸秆利用率每提高1%,就可多饲养16万个羊单位)。2003年全省人工种草保留面积1540万亩,居全国第一位;人工种草面积年均增长率为11.8%。人工草地生产的优质青干草可饲养2994万个羊单位,基本实现了种草养畜、草畜平衡、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另一方面,在甘肃省农区,农民有饲喂草食家畜的传统。农区和半农半牧区还有大量的天然优质饲料,如玉米秸秆、优质苜蓿、饲用甜菜等,其储量和质量均远远超过东部地区,这也为甘肃省发展牛羊产业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物质基础。况且农区农作物秸秆利用率很低,如果将农作物秸秆和副产品充分利用起来,农区、半农半牧区的草食牲畜将能增加1倍,所以农区畜牧业发展潜力巨大。
3.1.3 具有发展生态畜牧业的品种资源。甘肃省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多种多样,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食草家畜种质资源,如陇东的早胜牛、关山红牛及遗传性状丰富的高原黑、白牦牛等。这些优良品种和特色品种为我省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3.1.4 具有发展生态畜牧业的成本优势。一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牛肉和羊肉市场价格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绝对优势,分别比国际市场价格低84%和57%,而甘肃省的牛肉、羊肉价格又低于国内市场价格。另一方面,从国内牛羊肉分布状况看,南方牛羊肉主要从北方调入。充分利用西部地区剩余劳动力,对我省草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经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尤其是近几年,甘肃省把草畜产业作为一个大产业进行推动,它蕴藏的潜力已经明显地显现出来了。
3.1.5 具有发展生态畜牧业较为完善的人才梯队。截止2005年底,全省拥有畜牧兽医科研教学单位11所,从事畜牧业科研、教学、推广的技术人员1.03万人,另有乡村防疫员1.4万人,形成了省、地、县、乡四级兽医防治、动物检疫和畜牧技术推广体系,能有效地连接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为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3.1.6 中国加入WTO后,国际市场前景更加广阔。甘肃省作为“亚欧大陆桥”重镇,是开拓中亚市场、联系远东的纽带,与东部相比,具有一定优势。与甘肃邻近的俄罗斯和中东地区是世界畜产品主要进口国之一,尤其是中东地区由于内陆多为沙漠地区,粮食和农副产品长期不能自给,各国每年需进羊1500万-2500万只。2001年甘肃省向中东地区出口分割牛肉1000多吨,为甘肃省发展外向型畜牧业带来了生机与希望。其次,中东各国全民信仰伊斯兰教,而甘肃省有150多万穆斯林,在宗教文化、生活习俗各方面都与阿拉伯各国相一致。尤其是素以“东方麦加”著称的临夏回族自治州有70多万穆斯林,2757座清真寺,中东、西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临夏人侨居,可以设想依托“亚欧大陆桥”和空运的便利条件将临夏回族自治州作为甘肃省向中东、西亚地区出口畜产品的基地是很有市场潜力的[4]。
3.2 畜牧业的发展机遇
3.2.1 西部大开发战略及退耕还草的实施,增强了畜牧业在甘肃省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物质基础。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大力扶持西部农牧业的发展,集中科研力量对草畜品种进行改良,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动物疫病防治监控体系。国家动用专项资金治理西北地区草场“三化”问题,各地在保护草原资源,维护草原生态平衡的基础上,以草定畜,草畜平衡,实行“划区轮牧”、“舍饲圈养”等措施,对于特色养殖给予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这些为甘肃省发展生态畜牧业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和物质保证。
3.2.2 生态畜牧业的发展得到甘肃省委、省政府的更加重视,使发展生态畜牧业具有更加坚实的工作基础和政治保障。《甘肃省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01-2010年)》中指出,甘肃省将要实施优质高效草业和畜牧业科技工程,力争把甘肃建成草业大省和畜牧强省,这将必然会促进生态畜牧业的发展。
4.发展生态畜牧业的思路
4.1 结合甘肃实际,实行农牧结合,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甘肃是个缺粮的省份,这就决定了单纯依靠农业致富是不实际的,同时甘肃特殊的地理环境,又决定了它在畜牧业尤其是食草畜产业的发展上有很大前景。因此,甘肃省要把畜牧业与种植业、林业有机结合起来,统筹规划,调整结构,全面发展农村经济,确保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同时,推行三元种植结构,实行农牧、果牧和渔牧相结合,有效配置和利用资源,为畜牧业持续发展奠定可靠的基础。
在农牧业发展的同时,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绿色环保之路。将控制草原“三化”为主,与治理草地“三化”相结合,坚持退耕还草,保护草地生态环境,提高环保意识,消除畜产品生产和加工中的环境污染。
4.2 调整畜牧业内部结构,走优质高效之路
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只有面向市场,才能提高经济效益。选择适合市场的新品种、新技术,控制动物疫病和畜产品有毒有害物质残留,保证畜产品安全;大力发展畜产品加工业,提高产品档次,实现畜产品的多次增值,是甘肃省畜牧业得以长足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在畜牧业内部结构中,要结合甘肃实际,优先加快发展生态型草食畜产业。草食畜产业占甘肃省畜牧业的40%,且在国际上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使其逐步发展成为甘肃省的强势产业,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4.3 大力推广“服务体系+农户”的产业化模式,走产业化经营之路
畜牧业的创新突破,在于畜牧业生产业的发展。有了服务体系的强大支持,才能改变畜牧业在市场化、国际化环境中的处境。小型规模化种养结合的新型农户,在市场化环境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但同时需要建设社会化的畜牧业服务体系,来解决农民单门独户无法解决的问题。没有服务体系就没有新型农户,就没有畜牧的现代化。“服务体系+农户”的产业化模式,是以畜牧生产业做支柱的创新型产业组织形式。在服务体系中,有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性组织,也有公益性的非盈利组织。有政府、工厂、个体户等中介,也有提供资金的信用社等金融机构。这些产业链上的成员,构成了社会化的产业服务体系。它们是社会化的,也是专业化的,通过信息化链接形成有分有合的网络体系。“服务体系+农户”的产业化模式,搭建了一个平台,让社会各方面的资源都能投身进来,使其扮演适当角色,促进生态畜牧业的发展。
甘肃的省情决定了本地区目前只能走农户家庭经营的模式。世界畜牧业强国的国情是地多人少,它们多是土地、资本、技术密集型畜牧业,是以量取胜的大型规模化畜牧业。甘肃省的省情正好相反,是地少人多,在规模上没有竞争力。因此,甘肃省必须走种养结合的小型规模化农户的模式,精耕细养,发展种养结合的小型规模化农户,利用有限的农牧业资源向生产的深度与广度进军,生产劳动密集型的有机食品,生产有传统优势的美味食品,生产多样化的特色食品,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9]。另外,众所周知,畜牧业生产要经历养殖、加工、流通三个环节,其中加工、流通收入占70%,可见增值增收的主要环节在加工、流通上。因此,甘肃省只有以创建名优产品为突破口,瞄准国内外市场的多种需求,促进畜产品向深加工转变,提高畜产品的总体效益。
4.4 实行科教相结合,加强畜牧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走科技兴牧之路
现代生物技术的成就已成为人类彻底认识和改造自然,克服自身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的可靠手段和工具,它的发展将从根本上改变农牧业的面貌。生物技术在畜牧产业化上的开发和应用,不仅可以推动畜牧生产向更高的层次、更宽广的领域发展,而且将会使畜牧业生产原有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重大变化,加快畜牧业产业化、生态化的步伐。当前,许多农牧业发达的国家都已从传统农业向以生物技术为基础的未来农业转变,全球畜牧生物技术正在向产业化方面迅猛发展。据美国国会技术评价办公室估计,今后7年内,美国农牧业因普遍采用生物技术而增加的总产值在1000亿美元以上。因此,甘肃省在将应用技术推广和畜牧管理人才培养作为当前最紧迫的任务的同时,必须将着眼点放在畜牧生物工程方面,科教相结合,加强畜牧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
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畜牧业作为一个朝阳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甘肃省要立足于省情,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以科技为信托,争创名牌,不断开拓国内外市场,促进生态畜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统计年鉴 [G].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384-385。
[2]丁立,胡宝钧.世界贸易组织基本知识教程[G].甘肃省人事厅组编,2001(149):143
[3]丁法稳,尚杰.耕作制度改革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J].中国畜牧杂志,2002(2):41
[4]李占魁.关于甘肃省少数民族同阿拉伯国家经济往来的几点设想[J].甘肃统战理论研究,1991(1):62-70[5]农业部软科学办公室.保障粮食安全与提高农产品质量[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324-331
草原是指具有草原生态功能和适用于发展畜牧业生产的天然草原和人工草地。天然草原包括草地、草山和草坡,人工草地包括改良草地和退耕还草地,不包括城镇草地。
宁夏自治区拥有天然草原3665万亩,占自治区土地总面积的47.2%。由于长期过度放牧、滥采乱挖乱垦等不合理的生产经营活动,全区草原遭受不同程度地退化。《关于加快中部干旱带生态建设和草畜业发展的意见》,决定自2003年5月1日起在全区范围内推行天然草原禁牧封育,长期依赖天然草原放牧的380万只羊全部实现舍饲圈养,降低了放牧对草原的破坏。《宁夏回族自治区草原管理条例》(1994年12月15日通过,2005年11月16日修订)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将草地生态与畜牧业安全生产建设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
1 宁夏草地畜牧业资源现状分析
1.1 发展现状
宁夏土地面积虽然只有5.18万平方千米,但由于处在东部季风区与西部干旱区、黄土高原与鄂尔多斯高原的交汇过渡地带,复杂多变的地形地貌与气候条件,造就了丰富多样的天然草原类型。根据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全国第一次草原资源普查结果,宁夏天然草原面积为4521万亩,占自治区国土总面积的47.2%,2001年新的土地资源普查结果:现存天然草原面积3665万亩,二十年间草原面积减少了855万亩;有饲用植物1290种,可利用鲜草产量约26.7亿公斤,理论载畜量183.2万个羊单位。境内天然草原具有明显的水平分布规律,从南到北依次分布着森林草原、草甸草原、干草原、荒漠草原、草原化荒漠等11个草地类和353个草地型。干草原和荒漠草原是宁夏草原植被的主体,分别占草原总面积的24%和55%。天然草原主要分布在南部黄土高原丘陵区和中部风沙干旱区,是宁夏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黄河中游上段的重要水源涵养与生态保护屏障。
宁夏地处西北农牧交错带,是传统的农牧业经济区。畜牧业既是优势产业,又是重要的民族经济与农村支柱产业。由于其特有的地域特点,畜牧业的发展既具有牧区畜牧业的特点,又有农区畜牧业的优势,近20年来发展迅速。同西北地区乃至全国相比,畜牧业生产虽然在总量上占全国的比重不大,但是其中一些产品的增长速度和人均占有量处于全国前列。近年来,宁夏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积极调整农业和畜牧业产业结构,突出发展牛羊产业,稳定发展生猪和禽蛋生产,积极发展草业,把肉羊产业和奶产业确定为区域优势产业来抓,有力地促进了以牛、羊为主的草畜业的健康快速发展,逐步走上了一条适合宁夏民族特色的节粮型畜牧业发展道路,对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2 草原畜牧业生态环境评价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前提。草原不仅是国家重要的可更新自然生物资源和草地畜牧业最重要的物质基础,而且还具有保护环境、防风固沙、蓄水保土、涵养水源、美化环境、净化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草原在发展持续经济、维护生态平衡的战略地位及其在社会、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巨大作用缺乏认识,在开发利用草地过程中,往往只顾眼前利益、乱开滥垦、掠夺式利用而缺乏有效的建设和保护措施,造成草原大面积退化、沙化、植被盖度不断下降,草原的生态功能被弱化甚至丧失,造成严重生态破坏。西北地区天然草原的破坏在空间上是全尺度的,它不仅发生在温带草原,同时发生在高寒草原;不仅发生在干旱地区的荒漠草原或草原化荒漠,同时发生在温湿与半干旱地区的草甸草原,且退化速度加快。在20世纪90年代初,北方草原退化比例为51%,90年代末发展到62%,西北荒漠草原退化比例达到80%;宁夏退化草原比例则高达97%,其中中度和重度退化面积占75.2%,在中部风沙干旱区,沙化草原面积占草原总面积的24.8%。
草原退化沙化对区域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是极为严重的。它的经济影响主要表现为降低了畜牧业生产力。据中国农科院的监测,80年代以来,北方主要牧区的产草量平均下降了17.6%,下降幅度介于10%~40%;典型草原的下降幅度为20%,内蒙古、宁夏、新疆、青海和甘肃的草原产草量平均下降了27.6%、25.3%、24.4%和20.2%;而同期草食性家畜饲养量却增加了34.6%,按理论载畜量计算,天然草原平均超载36.1%,宁夏超载79.8%;与80年代相比,超载量上升了18%。由于草质和单位产草量的下降,使家畜体型变小、掉膘、死亡率增大、个体生产能力降低。草原退化沙化对人类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沙尘暴,它已成为中国的一个跨地区、跨国界的大气环境问题之源。
宁夏天然草原面积占自治区土地总面积的53.7%,不仅是发展草原畜牧业的物质基础,而且其生态质量状况对整体环境质量的好坏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其中中部干旱带2590多万亩荒漠半荒漠草原和干草原是宁夏天然草原植被的主体,由于干旱少雨、植被稀疏、植被组成成分简单、土壤疏松等自然因素及过度放牧、乱垦滥采挖药材薪柴等人为因素,造成这一地区草原大面积退化沙化,是西部荒漠区沙尘的重要沉降区和沙尘暴向中东部输送的重要沙尘源区。加强草地生态建设,对改善和提高宁夏全区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质量以及为黄河涵养水源,减少入河泥沙等具有重大生态意义和社会效益。
2 宁夏草原牧区生态与畜牧业经济互动途径
在经济落后的区域应该强化国家行为,实行生态购买和生态补偿,明确国家的生态供给权、地方的生态保护权和居民生态经济享有权;在经济发达的区域应该推行更加市场化的方式,推行牧权交易实现生态交易,明确国家、地方和居民的生态权利与生态义务的统一。
2.1 生态购买
通过国家购买生态,牧民实现致富;其初衷是政府收购生态建设的产品,既帮助牧民脱贫致富,又确保生态建设产品的形成、巩固和转化利用;它以生态建设成果(生态产品)为投资管理的重点,确保生态产品形成效率和转化利用速度,使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标志着从生态建设初始和过程要生态(效益)转为向生态建设结果要生态(效益),从向计划和项目要生态(效益)转为向市场要生态(效益),从向工程和技术要生态(效益)转为向制度和管理要生态(效益)。
2.2 生态补偿
牧民既是草原生态环境的破坏者,又是生态环境的直接受害者,如果不改变对草地的这种掠夺式利用的方式,补偿不仅不能起到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作用,而且可能招致牧民扩大牲畜的规模,造成更大的草原生态破坏。
2.2.1 草原生态补偿与草地的利用方式的改变相结合
改变单纯的经济补偿,引导牧民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文明有机结合起来。
2.2.2 以自我补偿为主,发展草原循环经济
发展舍饲牧业、实行禁牧、休牧、轮牧是近年来为达到目标采取的普遍手段,但由于大多牧民经济上无投资能力,解决不了制约牧业发展的根本问题――草料与饲料的缺乏,这些政策在现实中不但无法得到牧民真正的配合,相反还会遭到牧民的消极抵抗,如牧民偷牧等,因而这种单靠行政命令的手段已经很难实行,推行草原循环经济模式,在条件相对优势的地区发展饲料种植业、饲料加工业、技术服务业等以牧业为核心的相关配套产业,形成以农养牧、以牧带工、以工补农的自我补偿的循环经济模式。
2.2.3 改无偿补偿为无偿投资
通过委托专业的投资机构或投资管理机构,国家只提供投资方向,具体的管理经营完全依靠企业自主投资经营的方式,通过市场行为刺激各市场主体,通过利益关系的纽带建立健全草原各市场主体,以增强草原各利益主体的造血功能。
《宁夏回族自治区草原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因建设征用集体所有的草原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土地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给予补偿;因建设征用或者使用草原的,应当交纳草原植被恢复费。草原植被恢复费专款专用,由草原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规定用于恢复草原植被,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挪用。
第二十七条规定:临时占用草原的期限不得超过两年,不得修建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占用者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向草原承包经营者支付临时占用草原补偿费。
(一)生态畜牧业的概念
生态畜牧业是运用生态系统的生态位原理、食物链原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和物质共生原理,采用系统工程方法,吸收现代科学技术,以发展畜牧业为主,农、林、草、牧、副、渔因地制宜,合理搭配,以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统一的牧业产业体系,是技术畜牧业的高级阶段。生态型畜牧业主要包括生态型动物养殖业、生态型畜产品加工业和废弃物的无污染处理业[1]。
(二)生态畜牧业的特征
生态畜牧业的特征,一是系统内的各个环节和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如果某个环节和要素受到干扰,就会导致整个系统的波动和变化,失去原来的平衡;系统内部以“食物链”的形式不断地进行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转化,以保证系统内各个环节上生物群的同化和异化作用的正常进行。二是生态畜牧业是以畜禽养殖为中心,同时因地制宜地配置其他相关产业(种植业、林业、无污染处理业等),形成高效、无污染的配套系统工程体系,把资源的开发与生态平衡有机地结合起来。三是在生态畜牧业系统内,物质循环和能量循环网络是完善和配套的,通过这个网络,系统的经济值增加,同时废弃物和污染物不断减少,以实现增加效益与净化环境的统一[2]。
二、市畜牧业发展现状
市是以肉鸡、生猪养殖为主体的畜牧大市,2010年全市出栏肉鸡3200余万只,生猪32万余头,牛1.5万头,羊4.9万只,畜牧产值14.5亿元。全市现有畜禽规模养殖场941个,其中肉鸡规模养殖场539个,民和牧业大型肉鸡养殖基地1处,生猪规模养殖场269个,蛋鸡规模养殖场104个,奶牛规模养殖场16个,其他规模养殖场12个。540个肉鸡规模场中(包括民和牧业肉鸡养殖基地),有527个实施了网上养殖,占97.8%;269个生猪规模场中有96个实现了生态养殖,占35.7%;104个蛋鸡规模场中有85个达到了标准化饲养,占81.7%;16处奶牛规模场均实现了生态养殖;其余养殖场有9处实施了生态化养殖,占75%。综上述现状,通过分析整理,我市畜牧业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特点:
(一)畜牧业实现由分散养殖向规模化、集约化的转变。家家喂猪,户户养鸡,这是过去的传统。随着农业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市的畜牧业已从原来家庭副业的位置逐渐成长为非常富有活力的、相对独立的产业。畜牧业产销一体化、产业化经营也带动和促进了畜牧业生产的规模化。特别是肉鸡养殖业更易于规模化、集约化发展,2010年,年出栏万只以上肉鸡养殖场出栏的肉鸡已占全市总出栏量的77%以上。规模养殖的发展,使我市的畜牧业走出庭院,建成相对集中的养殖小区,这不但有利于畜禽疾病的防治,而且优化了农民的生活环境。
(二)养殖合作社推动了我市畜牧业的科学化发展。近几年,我市迅速发展了大批养殖、产销合作组织,为农户提供优良种畜、仔畜、饲料、技术指导,采取分头生产、流通合作的形式,内部有了计划性,社区性组织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有效地把分散占有的各种资源整合起来,形成规模生产能力,出现了专业化的生产小区,组织农民进入市场,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整体效益。部分发展比较好的,达到了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化经营。
(三)龙头企业的发展带动了我市畜牧业的产业化经营。我市拥有民和牧业、福润牧业、凤泽牧业、益生、多利六和等一批龙头企业,采用“公司+农户”模式,发挥农户适度规模饲养的优势,让生产者有利可图,同时靠加工增值和销售环节的利润,来扶持生产,极大地带动了我市畜牧业的发展。
三、市发展生态畜牧业存在的问题
根据调查分析,我市在推进生态畜牧业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发展不均衡。主要表现为畜禽种类生态化发展不均衡,形成了肉鸡发展较好,生猪发展稍差的现状。目前我市年出栏3200万只肉鸡,基本上实现了肉鸡网上饲养、粪便堆积发酵,但生猪养殖场目前仅有37.5%采用自然养猪法饲养,虽然近几年发展迅速,但仍需加快步伐。
(二)特色养殖处于起步阶段,未形成品牌效应。我市地处胶东半岛北部,地理条件优越,适合多种动物品种的养殖,目前,我市已经拥有了和圣渤海马场、新港水貂养殖基地等特色养殖产业,但未能根据丘陵地形发展起现代、生态的特设养殖业,我市原有的梅山猪、糁糠鸡等土著品种未能实现规模化养殖,没建立起品牌效应。
(三)实现真正的生态养殖还有很大差距。表面上看,目前实行的粪便堆积发酵、粪便还田等处理方式让畜禽粪便都派上了用场,但这不是真正的生态畜牧业,未能在实际上实现种养综合配套,很少形成循环链条,不是程序化工艺,离高效、无污染、生态平衡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四)沼气产业尚未起到应有的生态效应。沼气的普及面虽然较广,但与畜禽规模化、生态化养殖不相匹配,大多只能服务农民生活,而不能服务畜牧业发展。特别是部分小规模的沼气池,产气夏多冬少,只能夏排冬停,造成了二次污染。
(五)原有小规模养殖场治理难度较大。我市仍有一些养猪场地处村庄内、村边、溪边等,大部分是弱势群体在搞养殖,规模小,生产环境差,资金实力弱,治污不愿投入,养殖污染影响村民生活及生态环境。由于养殖收入已逐渐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关停难度很大。
(六)畜牧业用地的压力较大。虽然各级党委、政府一直大力扶持畜牧业的发展,今年4月1日颁布实施的《省畜禽养殖管理办法》也提到了畜禽养殖用地按农业用地管理,但现实情况是土地流转、征用、租用难度加大,新增养殖用地的报批在部分村非常困难。
四、发展生态畜牧业的对策
(一)加大宣传,提高认识。生态畜牧业是按照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运用系统工程方法,把现代科学、生态技术和传统畜牧业的精华紧密结合,把现代畜牧业与种植业、渔业紧密结合、持续协调发展的一种生产体系,在产出水平上要明显高于自然畜牧业,在畜禽排泄物利用上明显优于工厂化畜牧业。要把发展生态畜牧业的认识提高到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高度,通过示范点建设、媒体宣传等形式加深提高对生态畜牧业发展的认识,从而加快生态畜牧业发展,真正做到畜牧业与种植业、新农村建设协调共进,全面发展现代循环农业。
(二)政策引导,优化布局。推进生态畜牧业建设,必须优化布局,打好基础,关键是要衔接好四个方面:
1、要与政策扶持相衔接。积极争取市政府出台政策措施,重点扶持高效生态养殖项目、创新生态养殖模式;对实施农牧结合的合作组织、养殖场加大扶持力度,对发展生态畜牧业所需的三沼利用管网设施、储肥池等给予财政补助。要争取出台有机肥推广应用补助政策,鼓励种植基地(大户)、农户使用有机肥。充分发挥生态养殖示范场的示范引导作用,推进农牧结合生态畜牧业的发展。
2、要与种植业布局相衔接。要按照畜禽排泄量和外部消纳量相配套的原则,科学规划种养业布局和规模,实现畜牧业和种植业、农村能源等产业的有机结合。
3、要与标准农田建设相衔接。畜牧场的选址要与标准农田相衔接,尽可能通过农田渠系把畜禽排泄物或沼液、沼渣排到田里,培肥地力。对一些地力水平比较差的农田,要有计划地在农田渠系上游划出一些畜禽养殖用地,为农牧结合打下基础。
4、要与新农村建设相衔接。畜禽养殖场的选址要符合新农村建设规划,符合环境保护要求,避开人口集聚区和饮用水源保护区。
(三)依托法规,搞好规划。严格执行《省畜禽养殖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立足长远,对全市畜牧业进行重新规划。
1、科学划定养殖区、限养区和禁养区。在养殖区内优先发展畜牧产业,优先规划养殖用地,推进规模饲养;在禁养区内严禁养殖业的发展,并采取积极措施将养殖户(场)逐步迁至养殖区;在限养区内限制畜牧业的发展,积极推行生态养殖技术,实行无废物生产和无污染生产。
2、推行备案管理。对规模化养殖场实施备案管理,经备案的养殖场、养殖小区优先享受国家和省相关扶持政策。通过政策倾斜大力推进养殖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现代化的发展。规模小的零散养殖业不能备案,无法享受国家及有关部门的补贴及优惠政策,使其要么上规模,要么退出养殖业。
(四)科学配套,发展三沼。在畜牧业由规模化向生态化转型的过程中,沼气池是其中的关键,大力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沼气产业的规模和产能,是实现生态畜牧业的关键。
1、引导农民自行投入建设或组建农民合作社合股建设沼气设施。走“一村建一中型沼气池”或联户型沼气池,方便维护与管理。为使沼气能科学地发展,增强后劲,加大对大中型沼气工程的技术创新支持,依靠科技进步,鼓励科研单位和生产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把大中型沼气工程技术与种植业、养殖业等适用技术进行优化组合,与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建设进行紧密结合。
2、积极招商引资,提高畜禽粪便利用率。沼气综合开发项目是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生态畜牧业发展的高端产业,通过沼气综合开发利用,所产的沼气用于并网发电、沼渣制成有机肥、沼液还田,可以加快实现生态畜牧业的进度。目前,民和牧业的沼气发电项目可以完全消化其养殖基地产生的粪便,其余规模场、散养户产生的畜禽粪便仍有大量产能,我们正在积极招商引资,尽早让沼气综合利用项目落户,以真正实现畜禽粪便的零排放、零污染。
(五)扶持龙头,带动农户。
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调整和优化资源配置,满足市场需求,加快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同时,草地生态畜牧业是壮大农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有利于加快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既能解决人畜争粮的矛盾,优化畜牧业内部结构,又可拉动农村相关产业发展,增强农村发展后劲。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和扶贫攻坚战略的实施,特别是毕节实验区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使威宁县喀斯特草地生态畜牧业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加快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步伐,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增加农民收入。为此,威宁县结合实际,利用草地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同时抓住有利时机,实施退耕还草工程,以项目为载体,走产业化的发展路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笔者对该县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旨在为威宁县草地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威宁县基本情况
1.1自然概况
威宁县属亚热带高原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低纬度高海拔季风气候特点,年温差小,昼夜温差大,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冬春干旱,秋天多雨,雨热同季,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0.4℃,极端低温-15.3℃,极端高温31℃,年日照时数1800h,≥10℃积温2486℃,年降水量960~1100mm,无霜期195d。其位于黔西北乌蒙山脉腹地,东经103°36′~104°5′、北纬26°30′~27°25′之间。东接贵州省六盘水市,南、西、西北与云南省的彝良、鲁甸、会泽、宣威和昭通相邻,东北与贵州省赫章县相连,属贵州省西北的乌蒙贫困山区;地势从东南向西北缓平抬升,平缓开阔,有较完整的高原平地,平均海拔2200m,素称“贵州屋脊”。威宁县是长江上游乌江支流的发源地,也是长江和珠江的分水岭。全县南北长105km,东西宽116km,总面积6295km2,是贵州省面积最大的县;海拔2300m以上的凉山地区约占全县总面积的27%,分布有较大的天然草场和人工草地,是全县畜牧业的主产区;海拔2000~2300m的半凉山地区约占全县总面积的37%,是全县马铃薯、玉米的主产区;海拔2000m以下的河谷地区约占全县总面积的36%,这些地区水热条件好,气候温和,但山陡、峡谷深,是全县玉米主产区。
1.2社会经济状况
全县辖35个乡(镇),620个行政村,3872个村民组,总人口12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4万人,占总人口的95%;全县居住着汉、彝、回、苗、布依等18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占25.2%,为贵州省少数民族自治县之一;全县耕地面积221.7万hm2,占总面积的35.2%;林地211.3万hm2,占总面积的35.1%,畜牧用地117.5万hm2(国土部门数据),占总面积的18.7%。据统计,全县2009年农业总产值27亿元,其中畜牧业产值1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2%,农民人均纯收入2553元,其中畜牧业人均纯收入1207元。威宁县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基础设施差,人民生活贫困,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经济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
二、威宁县草地生态畜牧业的发展现状
2.1草地资源状况
威宁县天然草地资源丰富,在建国初期草山草坡面积36万hm2,占全县土地面积的56.98%;1959年由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草山草坡面积减少到30.7万hm2,占全县土地面积的48.53%;1985年经县土壤普查资料统计,草山草坡面积20.9万hm2,占全县土地面积的33.22%。到目前为止,全县天然草地面积为19.1万hm2,主要分布在凉山和半凉山地区。全县境内牧草种类繁多,常见的有35个科,150多种牧草品种;有丰富的玉米、荞麦、豆类等农作物饲料;灌丛放牧地4.3万hm2。威宁县天然草地和灌丛放牧地平均鲜草产量为4.5~6.0t/hm2;人工草地平均鲜草产量45~75t/hm2;天然草地上的主要牧草有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羊茅、细叶苔草、西南委陵菜、画眉草、早熟禾等,而人工草地种植的牧草品种有多年生黑麦草、一年生黑麦草、白三叶、红三叶、紫花苜蓿、聚合草、鸭茅等。全县人工草地保苗面积达1.877万hm2。多种类型的草地资源与独特的气候特点,形成了威宁县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潜在优势。
2.2草地生态畜牧业生产状况
威宁县畜牧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享有“畜牧之乡”的美誉;“威宁火腿”享有盛誉;威宁四堡黑山羊,肉质细嫩且无膻味,广受欢迎;威宁黄牛是贵州省的优质地方品种;威宁还是贵州半细毛羊的主产区。畜牧业是农村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也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在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威宁县把草地生态畜牧业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来抓,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据统计,2009年全县各种牲畜存栏206.6万(头、匹、只),其中,大牲畜存栏36万头,出栏6.5万头;猪存栏92.7万头,出栏65.9万头;羊存栏47.9万只,出栏29.3万只;家禽存栏202万只,出栏168万只;肉类总产量7.97万t;禽蛋产量0.24万t。
2.3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状况
威宁县受地理环境、气候等因素影响,粮食生产受到一定程度地制约。一直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草地生态畜牧业的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逐步成为农村经济的主要来源,农民对草场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及种草养畜先进的管理技术已有初步认识,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有良好的社会基础。
“六五”期间,国家农业部在威宁灼甫飞播牧草取得成功,此后连续5年飞播牧草达0.7万hm2,威宁县承担了国家“南方草山草坡建设和发展畜牧业”的有关项目。国家科学院院士任继周教授、甘肃兰州草原生态研究所蒋文兰博士等在威宁灼甫进行了国家“六五”、“七五”、“八五”草地畜牧业发展的多个科技攻关课题研究,并创建了南方种草养畜的著名“灼甫模式”,将科研、示范、推广有机结合,建立以专业户为主,实行独立自主经营、分户核算、自负盈亏的经营管理模式;在威宁实施“粮—经—草”三元结构种植,使“以草定畜、划区轮牧、刈割饲养、绵羊宿营改良草地”等先进的种草养畜技术深深扎根于农户中。“七五”以来,先后引进国际凯尔组织、香港乐施会的发展项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新西兰政府援华的草地绵羊生态农业系统项目。近年来,“天然草原恢复与建设”项目、“国家科技扶贫草地生态畜牧业”项目、“岩溶地区草地治理试点”项目、“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项目、“优质肉羊”项目、“贵州黑山羊保种”项目、“生猪标准化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优质家禽养殖基地建设”项目等重大项目先后实施。在这些项目的拉动下,通过人工种草、天然草地改良、以草定畜等技术,使草畜配置更加合理。全县草地生态畜牧业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更进一步促进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
三、威宁县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存在的制约因素
3.1规模化程度低
威宁县属典型的喀斯特山区,农户居住分散,长期以来形成的小而全、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仍没有根本改变,散户饲养较为普遍。全县规模养殖场(大户)牲畜饲养量占全县牲畜饲养量比重很小,效益较低。
3.2养殖水平不高
养殖农户文化素质低,接受能力差,良种良法普及率和工业饲料入户率低;饲养方式落后,深坑圈比例大,牲畜商品率低,畜禽个体生产性能不高。
3.3产业化发展缓慢
一是规模养殖比例小,集约化程度低,生产基地发展缓慢,存栏量不足,生产能力弱;二是畜产品加工发展滞后,龙头企业少。创品牌、带农户、闯市场的能力弱;三是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市场体系不健全;四是缺少品牌,市场竞争力弱,产业链短,制约了产业的发展壮大。
3.4基础设施薄弱
良繁体系设施设备简陋、陈旧;动物防疫体系装备不齐,设施不完善;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设备短缺;饲草饲料基础设施不配套。
四、威宁县草地生态畜牧业的发展对策
威宁县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要深入推进草地生态畜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立足全局看待草地生态畜牧业,用扎实的工作推进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要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方针政策,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发展原则,以解决“三农”问题为根本,努力提高草地生态畜牧业竞争能力,进一步优化草地生态畜牧业结构,不断提高组织化程度,强化支撑服务体系建设,转变监管服务方式方法,在畜牧业产量增长的同时,不断提高质量,增进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实现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4.1制订草地生态畜牧业产业带发展规划
①肉牛产业带:主要在草地资源丰富、土地宽广、农民养牛经验丰富、积极性高、经济意识强的乡(镇)开展。积极推广冻精输配、胚胎移植等技术,以西门塔尔、安格斯等肉牛养殖和短期育肥为主,提高肉牛出栏率和商品率,使肉牛生产形成集约化、规模化,进而带动全县肉牛养殖的发展。②肉羊产业带:在地势开阔、气候凉爽、灌木林和宜牧草地较多、群众养羊经验丰富、养殖水平较高、羊存栏较大的乡镇)开展。要搞好品种选育,利用优质肉羊品种波尔山羊,有选择、有计划地对本地山羊进行改良,增强个体生产性能,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加强贵州黑山羊品种选育,建立核心繁殖场,保存优良基因,保持贵州黑山羊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无膻味的特点;加强饲养管理,提高出栏率和商品率。③贵州半细毛羊产业带:主要规划在凉山地区,重点是加快贵州半细毛羊的发展步伐,争取国家资金投入,扩大县种羊场种羊核心群的数量,增加种群体系,进一步加快对全县绵羊的改良程度,提高个体生产性能。④商品猪产业带:大力推广混合饲料,以饲养瘦肉型品种为主,力推以杜洛克为父本,生产“杜×可”二元杂交母猪,再以长白或约克为父本生产三元杂交商品仔猪,满足全县河谷地带育肥的需要;同时进一步抓好本地可乐猪的保种与扩繁,扩大内三元生猪养殖面。
4.2抓实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基础
①夯实优质饲草饲料基础。首先要抓好人工种草和加大对已退化的天然草场的改良力度,实行林草间作、粮草间作及“粮—经—草”三元结构种植;其次,充分利用冬闲田土种植优质饲草小黑麦、绿肥及地方优良牧草品种洋萝卜,以解决冬春季节草料短缺问题;另外,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的青贮、氨化、微贮等,提高农作物秸秆的科学利用力度。②实施优良畜禽品种工程:坚持自繁和外引相结合,积极培育良种繁育体系,鼓励农村养殖大户、民营企业兴办良繁场,开展有偿服务,业务部门加强品种改良步伐,逐步形成县有良种场,乡有良繁场,农户有核心群的良种繁育体系格局。③建立或引进龙头企业:以建立基地为重点,因地制宜推行“市场+业务部门+协会+基地+农户”等多种经营模式,确保发展资金到位,达到种畜“放得好、管得住、收得回、滚得动、做得大、致富快”的目标。在优势产区培植一批大规模、高水平的龙头加工企业,按照国际通行标准要求组织畜产品深加工,生产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牌产品,真正把资源优势变成产业优势。④加强动物疫病防治:在全县动物疫病疫情防治网络、防疫队伍建设、动物防疫责任制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治等方面加强管理。⑤增强投资拉动: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招商引资等,积极加大对草地生态畜牧业的投入。创新投资机制,逐步形成以政府投资为引导,金融贷款、社会投资、农民和企业投资相结合的多元化的融资体制。⑥抓好项目示范: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建立示范基地,借助项目实施,集中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确保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体现项目的带动辐射效应,增强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后劲。
五、小结
草地生态畜牧业不仅是威宁县大农业生产的主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整个农业结构调整的热门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亮点产业,发达的畜牧业体现了农业的完整性。威宁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由于受地理环境的制约,经济相对落后,县委、县政府提出由畜牧业大县向畜牧业强县的发展战略目标,充分发展畜牧业在全县的支柱产业作用。“十一五”期间,威宁县草地生态畜牧业以养殖小区、养殖专业村、畜牧强村建设、扶贫养殖等项目为载体,着力抓龙头,建基地,抓大户,积极实施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一体化服务,努力实现草地生态畜牧业的大转变、大发展、大提升,进而促进全县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加快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进程。
六、参考文献
[1]崔关苑,周明秀,张生庆.果洛牧区草地生态畜牧业建设的思考及对策[J].青海草业,2003(2):19-21.
1.养殖结构
内蒙古草食牲畜的养殖结构,1990年中的大牲畜和羊的养殖结构为17:83,到2011年中其养殖结构变为12:88,大牲畜的养殖比例在下降,羊的养殖比例逐渐增加。大牲畜中,牛的养殖规模逐年递增,驴的养殖规模基本维持不变,而马、骡和骆驼的养殖规模逐年递减,牛、马、驴、骡和骆驼的养殖结构由1990年的56:22:12:7:3,变为2011年的81:7:9:2:1。羊的养殖规模逐年递增,但其绵羊和山羊的养殖结构变动幅度不大,由1990年的69:31,变为2011年的71:29。
2.养殖方式
内蒙古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通过大力推行舍饲、半舍饲生产模式,以生态保护为主线,加大禁牧、休牧等措施力度,把草地资源的保护、建设、合理利用与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内蒙古草食牲畜主要在农区和牧区进行养殖,农区畜牧业与牧区畜牧业是按畜牧业资源、牲畜构成和畜牧业经营方式等地区差异划分的。农区畜牧业主要是利用种植业生产的大量作物秸秆、粮食以及饲料植物,采用舍饲、半舍饲经营方式,以饲养家禽、耕役畜和育肥牛羊为主的畜牧业。
3.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畜牧业的迅猛发展也带来了畜产品加工企业的增加,2008—2012年间全区规模以上农畜产品加工企业的数量和就业人员数呈现先递增后递减的变动趋势,但企业产值和利润逐年递增,2012年产值和利润分别为2926.13万元和200.93万元,较2008年相比增长了79.25%和195.33%。
(二)草食畜牧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对草原生态环境的影响
长期以来,随着内蒙古农村牧区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对草食畜产品需求的不断增加,加之当地农牧民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利益,不断地增加对牛、羊、马饲养数量,使草场载畜量加大,超载过牧及草场过度开垦现象严重,进而导致草地植被遭到严重的破坏,草地退化严重,使草原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同时,草地的草群种类发生变化,原有优势种或伴生种植物,在草群中逐步衰退以至消失,而一年生植物和某些杂类草或有毒有害植物相继侵入,在严重退化地段甚至上升为优势种地位,草群中优良牧草的生长发育因生长环境条件恶化而明显减弱,覆盖度降低,加速了草地沙化速度。
2.对自然环境污染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的规模化,有机肥的使用逐渐转向化肥、无机肥,使大量牲畜粪便等有机肥积压浪费,畜禽养殖在不同程度上形成了一个环境污染物的生产场。虽然近年来,内蒙古草食畜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方式转变,但草食畜牧业生产模式仍是千家万户的小规模饲养,牲畜产生的粪便及加工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也日趋严重。据统计经过科学处理的粪便量不足10%,由于处理能力和贮运能力不足,在每年雨季及非用肥季节,牲畜粪便随意露天堆放,粪水四溢,直接导致农牧民生产、生活环境的恶化。随着草食牲畜饲养量的增加,牲畜排泄的粪便总量将不断增多,环境将难以承载。
二、生态环境保护对草食畜牧业生产发展的影响
(一)生态保护政策对草食畜牧业生产的影响
为扭转草原地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恢复草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从2000年开始国家加大了对西部草原保护建设的投入,实施了一系列的草原保护建设项目,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草原退化、草原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使受损的草原生态系统得到了一定的恢复,草原保护建设取得了较好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内蒙古草原生态保护工程包括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生态移民工程及草原生态奖补工程等5大类30个小项的生态保护政策。这些政策不仅让内蒙古草原重现勃勃生机,也逐渐改变了蒙古族这个“马背上的民族”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
(二)对农牧民收入的影响
随着草原生态建设工程的实施,进一步促进了草原畜牧业的发展,牧民传统的放牧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利用围栏建设实行禁牧、休牧、轮牧,这为科学饲养奠定了基础,改变了单一放牧的经营方式,饲养方式正在向舍饲、半舍饲转变,促进了以用为主向建、管、用相结合的转变,发展了集约化的现代畜牧业生产方式。畜种改良和品种选育加强,优良畜种比例明显提高。配方施喂、分群管理、短期育肥、四季出栏等适用技术全面推广,畜牧业生产效率也得到提高。在项目带动和政策扶持下,购买饲草粮加工机械,配套基础设施,打井、畜舍棚圈建设,草料储存等进行国家投资,为牧区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供了有力保障。
从整体来看,我区草原牧区现代畜牧业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靠天养畜、粗放经营的局面仍未得到根本改变,牧业增产、牧民增收仍主要依靠增加牲畜头数来实现,这必然导致草原超载放牧,并不断加大草原生态建设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加强草原生态的保护建设,就要减人、减畜,实行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和草畜平衡制度,围封制度及舍饲禁牧给很多农牧民带来了困难,原来的放牧经营可以利用天然草原节省很大的饲养成本,舍饲就要用大量的金钱来储备饲草,致使他们增加了在牲畜养殖上的成本,这又势必会使草原畜牧业生产成本上升,导致农牧民增收缓慢甚至收入下降。在日益恶化的自然条件下,农牧民意识到不能过度依赖草原进行经济发展,这样的草原利用和畜牧业生产经济回报会很低,纷纷转向到农业或外出打工来维持生计。
三、草食畜牧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建议
(一)分区发展,合理布局
由于长期以来对草原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以及自然条件的限制,目前内蒙古草地资源退化等现象较为严重,影响了草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内蒙古草食畜牧业应该分为三个大的区域发展。一是在草原退化普遍较严重的地区,严格控制草食畜牧业进一步的发展速度,使这些区域的草原退化得到充分控制和治理;二是在草原生态功能相对稳定的地区,严格执行草畜平均制度,巩固和保护现有的草原生态屏障功能;三是在农区或农牧交错地区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节约使用草地资源,释放草原的生态功能。
(二)转变传统畜牧业生产方式
在草畜和环境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由传统单个的粗放型生产方式向家庭牧场集约化畜牧业转变,是内蒙古草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家庭牧场集约化畜牧业更容易对大部分草场,通过季节轮牧、划区轮牧及对荒漠化草场轻度利用,以减缓退化速度,从而更加促进农牧民增收。家庭牧场和集约化的畜牧业更容易形成配套的生产养殖模式,从而提高各种资源综合利用的效率,促进环境优化。
(三)大力推广和应用先进技术,加强人工草地建设
通过提高畜牧业生产的科技含量的办法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人工草地建设、饲草料开发为中心,各项技术相结合的科技应用体系,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尤其是建立人工草地技术的开发,建立人工草地是减轻草原压力,治理退化草场,改善草原生态环境的必要措施。通过开展人工种草,扩大牧草来源,提高牧草产量,储备充足的饲草料。最终通过科技进步,强化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提高要素使用效率,才能从根本上改变靠天养畜、受制于自然的被动状况,才能使畜牧业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