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17 16:29:3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文化体系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近几十年来,中国在旅游业的发展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是不可否认的。但是,我们对当前的旅游业的现状也要有一个客观的认识,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的旅游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不是特别理想,根据对旅游经济效益的评分,近几年我国2/3的城市的得分都是负分。较多城市的旅游经济效益还有待提高,当然这并不是某个年份的特殊情况,而是中国旅游业近几年的常态,旅游业的发展在绝大数的情况下都是靠生产力的投入来提高,而不是从效率、管理等方面来提升,这样的增长方式是及其落后的,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旅游业的健康发展。虽然这样的增长方式与我国当前社会发展还能够适应,但绝对不是长久之计。
如果要实现旅游文化创新以及创新能力的提升,我们必须建立可靠的创新体系。现在对创新体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即技术创新和非技术创新两方面。从历史来看,任何的创新体系都是在不断的研究技术创新中完善起来的,这样的创新体系优点是:它以市场为导向,容易适应市场的变化,产品质量得以提高,提升市场占有率,使得经济效益最大化,它的核心是科技与经济相结合,以技术创新为最终目标。但是,随着非技术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创新体系对理论因素给予了更多的关注,虽然研究的目标很大一部分还是技术创新,但这为文化旅游的创新等非技术创新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通俗的将讲,文化旅游的创新的过程是参与文化旅游发展的不同的方面,利用相关的资源,综合作用后产生的旅游产品和服务过程。我们根据这一过程和创新体系的概念,可以得出,文化旅游创新体系是指以文化旅游的所有参与者为主体,在不一样的层次中形成的网络联系。因为文化旅游的种类繁多,比如历史区域旅游、节庆旅游、博物场馆旅游、宗教旅游等,它们所涉及的文化资源和产品也各不相同,但是都和社会文化的发展、创新相关联,以这样为基础形成的创新结构体系在基本的运行机制、目标和性质等方面并并不存在根本差异,表现出了复杂的社会体系。例如,从历史区域旅游创新来看,它需要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其中包括历史遗迹、民俗文化、区域特色等等,但这只是文化旅游发展的前提,如果要创新则要有一定的社会参与度。比如历史区域的原住民是该区域历史文化的传承人,而且是当今社会的组成部分,他们决定着社会文化发展的趋势,有关部门应在不同的体制下发挥不同职能,比如在进行旅游行业的管理、社会各个方面的治理等,都会对当地居民的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文化旅游的教育与研究机构主要任务是培养塑造文化旅游所需要的人才,从而进行文化旅游的理论、观念等各个方面的研究与创新。文化旅游企业提供旅游服务、创新旅游产品等。游客则通过消费体验和进行选择从而产生影响。但是,这些不同主体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更为错综复杂,并且要受到社会宏观因素,例如地方政策法规、社会的文化状况和文化意识、市场竞争、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等的影响。基于对文化旅游的创新实践状况的考察和对文化旅游创新性质的了解,从文化旅游创新体系在运行过程中的机制来分析,它的基本框架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即创新体系的主体和主体间的相互作用的网络体系。创新主体指的是有社会实体结构、承担创新实际功能的实体性创新的因素,包括政府部门、有关企业、当地居民、培训教育机构、文化旅游研究机构及服务企业、游客,以及各个主体所持有的文化旅游观念、思路等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容。文化旅游创新的网络体系是指在创新活动中各种主体行为的相互间作用,和所处的各种政治、文化、经济等不同方面的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整体,这是创新主体在进行创新活动和面临不同外的外部条件的网络联系功能综合体。
创新体系的功能,第一要对已有的文化进行发掘、利用,其次也要基于现实社会的具体需要,进行文化的创造。总的来说,文化旅游创新体系运行的最根本问题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共同存在。在传承原有文化的同时,社会文化的进步发展出新的价值观念,以这种新的观念为基础进行创新和相关社会形态的完善,文化旅游在这样的基础上实现了旅游产品和文化旅游价值的创新,推动了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所以,与其他体系相比,文化旅游的创新体系无论是在结构上还是性质上都存在一定的区别,具体有下列表现:
(1)目标和结果创新的双重性。文化旅游创新体系是以实现文化创新以及文化旅游产品的创新为目标。旅游区域的社会文化是文化旅游发展的前提,而文化旅游产品往往是指是对旅游区域社会文化的利用,文化旅游离开了文化资源,也就不可能产生文化旅游。
(2)二元的创新主体。在以技术创新为目标的创新体系中,市场经济条件影响下创新的主体仍然是企业。然而,在文化旅游创新的体系中,普通意义上的技术创新作用不是很明显,最主要的还是旅游服务和产品形式的创新以及区域文化的创新。区域文化的改变与创新中,当地居民肯定是核心,居民是产生文化创新的根本元素。所以,在文化旅游创新过程中,旅游企业与旅游地域居民共同构成了二元创新主体。
(3)双重价值导向。因为文化旅游的创新目标与成果具有双重性,所以文化旅游创新体系的运行目标指向一定是双向的,导致了体系具有双重价值导向。即在文化创新与发展的体系结构运行中,遵循区域文化价值导向;而在文化旅游产品创新过程中,遵循市场价值导向。
2006年10月27日国家旅游局邵琪伟局长在全国导游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十五’时期我国拥有导游资格证人数由2000年底的14.8万人,增长到2005年底的37.3万人,年均增长20.3%。至2006年9月全国拥有导游资格证的人数达47.27万人,其中执业导游32.05万人。与此同时,我国导游队伍呈现年轻化、平均学历偏低的状况。在32万名执业导游中,30岁以下的占80%。大专及以下学历者占80%。我国导游队伍的整体素质还不能适应旅游业发展需要,与我国旅游产业素质全面提升的要求不相适应,与建设世界旅游强国要求不相适应。”
有关导游素质问题常常见诸报端,业界学界对此也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笔者认为,要全面提升导游队伍的整体素质,首先要从文化素质这一关键着手,其切入点就是要对导游文化知识体系进行研究。以往我们对这一问题有所忽视,或者说研究不深。上至政府行政部门所定的导游行业的准入点,下至高职院校的教学和旅游部门的培训,都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使得这一工作没有了一定的标准和可操作方案。因此,本文将从现行的导游考试、导游教学、旅游发展现状等方面入手,提出对导游文化知识体系进行研究,以期对培养导游的文化知识和提升导游队伍的文化素质有所帮助。
一、现有的导游文化知识体系分析
导游文化知识体系现状调查可以从国家导游资格证考试要求和高职院校培养模式两方面进行,国家导游证考试由四个板块或说四门组成:导游文化基础知识、导游业务、导游政策法规和现场导游等。本文涉及的课题主要是其中的导游文化基础知识,调取四个样本进行分析。高职院校培养模式本文调取两所院校的课程设置为样本进行分析。
(一)导游资格证考试及培训内容
国家导游资格证书考试主要考三门笔试和一门面试,即“导游文化基础知识”、“导游实务”、“政策法规”和现场导游。其中的“导游文化基础知识”考试教材通常采用本省旅游行政部门组织编写的教材,如浙江省采用浙江省旅游局组织编写的《导游文化基础知识》(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年04月第二版)。全省各地的培训中心也采用该书。下面举四例以了解导游文化知识体系现状。
例一,导游基础知识(第三版)――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系列教材
作者: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编 出版社:旅游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05年07月
本书共分为十一章,主要内容包括旅游业发展概述、中国历史常识、中国旅游地理、中国的民族民俗、中国的四大宗教、中国的古代建筑、中国的古代园林、中国烹饪主要风味流派、中国的风物特产、中国台、港、澳地区概况等。
例二,导游文化基础知识浙江省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教材
作者:浙江省旅游局编 出版社: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年04月
本书共分为九章,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历史文化、中国民族民俗、中国旅游地理、中国古典园林、中国古代建筑、中国四大宗教、中国饮食文化、江浙沪旅游、江浙沪名胜诗词楹联游记选等。
例三,云南导游基础知识 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教材
作者:云南省旅游局编 出版社: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6年06月
本书共分为八章,主要内容包括云南历史概述、云南地理概况、云南的民族与民族文化、云南旅游资源及风景名胜、 云南古今名人和重点文物和历史文化名城、云南饮食文化与风物特产、云南经济与旅游业、云南风景名胜楹联与诗歌选读等。
例四,导游基础知识(高职高专旅游与饭店管理专业系列教材)
作者:李文芬主编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3年12月
本书共分为六章,主要内容包括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中国的民俗文化、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的馆藏文物及工艺品、中国的宗教、中国的风物特产与烹饪等。
(二)高校导游专业(或导游方向)开设课程(教学计划)情况
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对导游培养的课程体系比较能说明现有的导游文化知识体系。
例五,某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
在培养高等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指引下,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在不断调整与改革中,构建了科学合理、层次分明的专业课程体系。
公共基础课:略。
专业基础课:中国旅游地理、导游文化基础知识、旅游概论、旅游心理学、英语听力、旅游英语、中国旅游文学等。
专业课:导游实务、杭州模拟导游、旅游政策与法规、华东模拟导游、英语导游讲解、旅行社经营管理、客源国概论(双语教学)等。
实训课:杭州模拟导游、华东模拟导游、英语导游讲解实训、旅行社经营管理实训等。
专业选修课:宗教文化、中国古建筑园林、旅游电子商务、江浙沪旅游文化、商务旅游、旅行社计调业务、旅游美学、市场营销等。
院级公共选修课:旅游新闻实务、影视艺术欣赏、生态旅游、音乐欣赏、旅游景观鉴赏、影视英语、英语报刊选读、新诗赏析、摄影基础、插花艺术、汽车驾驶培训、排球、跆拳道、交谊舞、调酒、特色菜制作、就业指导等。
例六,某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导游专门化方向)教学进程表
公共基础课:略。
专业基础课:旅游概论、礼仪规范、旅游职业道德、管理学原理、旅游心理学、旅游法规
专业课:中国历史文化、旅游地理、民族与民俗、宗教文化、中国古建筑园林、中国饮食文化、中国旅游文学、导游实务、客源国概况、地方旅游文学、模拟导游、旅游英语、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企业财务管理
选修课:公共关系、演讲与口才、旅游美学、旅游摄影、旅行社计调业务、旅游市场营销、旅游电子商务。
实践课: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分析:
第一,就导游资格证考试的《导游文化基础知识》教材来看,四个教材11章到6章不等,其中只有3章是相同的:历史文化、民族民俗、饮食文化。教材不一,表明各地要求不一,同时也说明培养导游的标准不一,是否也说明对导游文化知识体系认同的混乱?如果把四个教材综合而成,是否就是一个统一的体系,那也是值得研究的。有一点可以肯定,有如此大的不同,应该认为是有问题的。
第二,就两个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分析,其培养的目标也模糊的。仔细分析可以发现知识体系混乱导致课程的重复设置:知识体系不明使之课程设置不全。如案例五专业基础课中的“导游文化基础知识”是本论题的核心课程,调查发现该教材目录
中已含盖了9门学科(章节),而专业基础课中的“中国旅游文学”、“中国旅游地理”和专业选修课中的“宗教文化”、“中国古建筑园林”、“江浙沪旅游文化”等都是相同相近的课程。两个院校对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的设置也有很大的区别,都没有“中国传统文化”这门重要的课程。
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不一一分析。问题的严重性告诉我们:无论是一般导游(导游资格证考试)的准入还是优秀导游(高职院校培养)的培养,在其起步之初,就有了偏差和缺陷。究其原因就是导游文化知识体系的建立还不规范,这就影响了对导游的培养,进而也将影响行业的发展。
二、导游文化知识体系建立应以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为依据
其一,1987年12月1日国家旅游局的《导游人员暂行规定》中,对于导游工作的基本职责第二点是这样表述的:负责向旅游者导游、讲解和传播中国文化。1999年5月14日国家旅游局了《导游人员管理条例》(下称《条例》)。该《条例》对导游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第十二条导游人员进行导游活动时。应当遵守职业道德,着装整洁,礼貌待人,尊重旅游者的、民族风俗和生活习惯。导游人员进行导游活动时。应当向旅游者讲解旅游地点的人文和自然情况,介绍风土人情和习俗;但是,不得迎合个别旅游者的低级趣味,在讲解、介绍中掺杂庸俗下流的内容。”该条例对导游的文化知识提出了纲领性的要求:即由人文和自然两大部分,突出传播中国文化、风土人情和习俗。我们可以认作是对导游文化知识体系的原则性要求。
其二,旅游资源是导游文化知识组成的依据,也是导游在工作时所面对的主要范围。所谓旅游资源,在国家旅游局规划发展与财务司、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起草的《旅游规划通则》中是这么定义的:“旅游资源tourism resourees,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均称为旅游资源。”
2003年,国家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该标准将旅游资源分8主类、31亚类、155基本类型。8主类是: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31个亚类:地文景观有综合自然旅游地、沉积与构造、地质地貌过程形迹、自然变动遗迹、岛礁;水域风光有河段、天然湖泊与池沼、瀑布、泉、河口与海面、冰雪地;生物景观有树木、草原与草地、花卉地、野生动物栖息地;天象与气候景观有光现象、天气与气候现象;遗址遗迹有史前人类活动场所、社会经济文化活动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有综合人文旅游地、单体活动场馆、景观建筑与附属型建筑、居住地与社区、归葬地、交通建筑、水工建筑:旅游商品有地方旅游商品;人文活动有人事记录、艺术、民间习俗、现代节庆。
国家制定的旅游资源标准是最具权威性的标准,非常客观地反映了我们目前存在的旅游客体。笔者做过搜索,可以说旅游资源的8主类、31亚类、155基本类型目前都有可游览的目的地。肖星、严江平主编由中国旅游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旅游资源与开发》一书,分19章,其分类方法和几个章节的设立对建立导游文化知识体系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如书中提出“按照属性分类的旅游资源分级系统”为(引至2级分类,3级分类略):
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地文景观、水域风光、气候天象、生物景观等。
人文景观旅游资源: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城乡风貌、现代设施、宗教文化、文学艺术、饮食购物等。
建立导游文化知识体系应以以上两个文件为依据和确定范围。
三、导游文化知识体系建立应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统战研究所在1996年编了一本《中国文化概要》(华文出版社出版),书中阐述了“什么是文化”这一概念,认为“从普及意义说,一般可把文化结构分为三个层次: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主要指一个民族文化的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法律、道德、教育、文学、艺术、美学、哲学、宗教、社会心理、风俗习惯等。制度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制度,如宗法制度、姓氏制度、婚姻制度、教育制度、科举制度、官制、兵制等等。”物质文化“指体现一个民族一定生活方式的具体物质形态,如园林、住宅、服饰、器具等等。”
以旅游资源为范围,以提炼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为准则,可以概括为导游应该掌握的文化知识――即导游文化知识体系。对于旅游文化的定义,目前学术界和行业都还处在探讨过程中,有许多不同侧重的说法,笔者比较赞同的是“旅游文化是与旅游有关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凡人们在旅游活动中遇到的人类在过去和现在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在这个范畴之内。
由此可以说导游文化涉及的学科有政治学、经济学、法学、道德学、教育学、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学、美学、社会学、历史学、心理学、民俗学、博物馆学、考古学、体育学、金融学、人文地理、饮食学、医学、建筑学、风水学、文化生态学、园艺学、色彩学、交通学、公共管理、企业文化、人力资源、市场营销、旅游规划与管理、饭店经营与管理、公共卫生与健康、食品学、茶学、环境与资源、园林学、信息软件等。
这里其实涉及了两个概念,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范畴,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界定。从范畴角度来说,导游涉及的学科太多太广,如果要掌握,其中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做到,更谈何学好,但是,我们可以与旅游资源的标准一起研究,进行分类合并,以掌握学科的文化特点为要求,这应该能做到;从内涵来说,所有涉及的学科,我们都要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来统领,概括出中国文化特质,人们常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越是地方的就越是全国的,越是民间的就越是高雅的。不能像现行考试和培养课程那样,只重知识而轻文化。比如,在讲山水时,我们只讲山水的客体数据,而不讲中国人对山水的认识。忽视了“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那就讲不好中国人对山水的特有的感情;忽视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沫总相宜”,杭州西湖也就成为了一般的蓄水池了。目前,我国导游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知识面较窄,只求一知半解,没有文化层面的高度。有的导游人员只满足于背诵导游词,在讲解时,单调生硬,激不起游客的游兴,更有甚者,竟杜撰史实,张冠李戴,胡言乱语,欺骗游客。这不仅有违导游人员的职业道德,而且也有损于我国导游服务的声誉。不利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文化是旅游者的出发点和归结点,是旅游景观吸引力的渊薮,是旅游业的灵魂。”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这些知识是导游讲解的素材,是导游服务的“原料”。是导游人员知识的看家本领。导游人员要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更要对旅游景点的风土
人情、历史掌故、民间传说等了如指掌,并对国内外的主要风景名胜、景区景点有所了解,还要善于将本地的风景名胜与历史典故、文学名著、名人轶事等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总之,对中国文化知识的综合理解并将其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对导游人员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是一名合格导游人员的必备条件。
就导游文化知识体系来说,有两个问题要解决:一是单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或章节,比如中国传统文化由儒、道、释文化组成,而我们的教材和课程里就缺儒家文化。二是在所有的章节或课程中突出中国传统文化。也就是说知识点要简要,知识点中文化内涵要突出。
四、现代旅游的发展事实是导游文化知识的补充
培养优秀导游是形势发展的需要。未来旅游活动的发展趋势对导游服务将会产生重大影响并提出新的要求,对导游内容的高知识化是未来旅游的必然趋势。
现行旅游产品的种类很多,比如观光型旅游产品、度假型旅游产品、商务会展型旅游产品、奖励旅游(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和现代企业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商务旅游、休闲娱乐与企业文化的结合)、文化型旅游产品、绿色生态型旅游产品、健身康复型旅游产品、猎奇刺激型旅游产品、各类主题公园等等。旅游产品的种类发展和变化虽然对导游知识体系没有多大的突破,但对导游知识的要求却在往综合型发展,也对导游知识和文化提出新的要求,比如自驾车导游,导游对交通知识不熟悉因而胜任不了。再比如笔者有一次在随团往机场的途中导游介绍了该省的公路、高速公路的发展及与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而推论出该省特有的商业文化,使游客受益非浅。这些在导游文化知识体系中都应该考虑进去。
另外旅游者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旅游的本质就是一种追求文化的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旅游活动更加趋向于对文化、知识的追求,人们出游除了消遣。还想通过旅游活动增长知识,扩大阅历,获取教益。这样就对导游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众是指个人在受到群体压力或情景压力的影响下做出了符合公众舆论或与多数人保持一致的行为方式,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领导者可动用一切舆论的力量,利用员工的从众心理,促使员工做出如何组织要求的行为,从而实现舆论与行动的良性循环,对于不正之风,则应果断采取措施进行制止,防止消极从众心理。
(二)激发模仿心理。
社会学习理论的提出者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主要是后天习得,行为习得有两种过程,一种是通过直接经验获得行为反应模式的过程,一种是“通过示范所进行的学习”,也就是观察学习或者模仿学习。模仿对于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一种重要的心理机制,模仿现象发生的前提和依据是榜样,榜样的形式具体而生动,员工易于接受和仿效。在建构新的企业文化体系过程中,如果领导者能做出好的表率,同时大力树立和表彰模范人物,将会产生巨大的示范作用,大力增强企业新文化对员工的感召力,这对企业文化的塑造和健康发展是极其有利的。
二、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原则
企业文化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企业所处行业文化的共性决定了企业文化的基本性质,而个体企业文化则应体现并丰富行业文化的共性。因而企业文化体系在构建时应正确处理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既要体现行业特质和经营特点,融入和延伸行业文化,规范共性,又要结合地域特点、发展轨迹、人文环境、员工个性等设计和塑造企业文化,抓住企业文化精髓,彰显企业的文化个性。此外企业的各个基层单位对于公司的战略使命、经营方式、价值取向、企业精神、管理理念都应该有统一的认识,规范好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要点,并在具体的环境和情景中充分发挥自身部门优势,增强文化建设措施的可行性和操作性。同时,在信息经济和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为保持多样化带来的优势,我们还应在统一企业经营理念和企业目标,促使员工达成价值观共识,并鼓励员工努力实现公司的共同目标和愿景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员工的个性,做到人岗匹配、人尽其才,让员工的创造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三、发展性原则
任何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的形成都是经过了长时期的成长、发展,是一个多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综合产物,因而对于企业文化体系的建设必须兼顾历史、现在与未来的发展性原则,立足于过去的基础,着眼于现状,并放眼于未来发展需求。企业文化体系的构建必须立足于当前的经济环境和文化现状,放眼于未来企业发展战略需求和新形势下的内外部环境的挑战,有计划的规划、提炼、组织、建设、监控并持续改进。此外,科学技术水平和生产力水平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决定因素,由于员工的价值观念、工作习惯和思维方式会一代代的传下去并愈加固化,便可能会出现与生产力水平和科技水平相比而相对保守和落后的状况,从而成为企业发展的障碍,这也是受企业文化的惯性影响所致。因而当企业内外环境发生改变时,企业一定要与时俱进,适时调整、更新、发展企业文化,不断丰富文化体系,创造新文化。
四、以人为本的原则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提倡尊重人、培养人、相信人、激励人、发展人,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我们建设企业文化的目的是为了企业的长远生存和发展,而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又是为了满足人们物质和文化需求,可以说企业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人。人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第一资源,员工自我价值的实现,与企业的发展目标相融合。遵循“南风效应”的原则,将企业文化深层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和伦理道德内化为员工自身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从而把管理制度的强制性实施,改变为员工自觉遵守和执行。这便要求我们主动关心和维护员工的切身利益,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激励政策,鼓励员工积极参与民主决策,争做企业主人翁,把全体员工凝聚在一起,献智献策,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市委、市政府先后制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实施十大民生工程建立十大惠民体系持续推进社会和谐的决定》等文件,为文化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不断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已形成布局合理、功能互补、运作高效的市、县(区)、乡镇(社区)、村户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以满足群众就近便捷参与文化活动的需求。
(二)以设施建设为突破,搭建群众文化活动良好载体
建设丰富多样、功能完善的公共文化设施,是群众文化发展繁荣的基础。新余市在积极争取国家、省里的项目资金的同时,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不断加大地方财政投入力度,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多元投入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新建、维修、改造了一批功能完善的大型公共文化设施,基本形成了以市直城区为龙头,以县(市、区)为示范,以乡镇综合文化站为依托,以村级文化活动中心(文化中心户)为补充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目前,新余市有群众艺术馆1个,县级文化馆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33个,30个社区都设立了文化活动室。一系列大手笔、大投入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创造了好的条件。
(三)以精神创作为龙头,带动全市群众艺术的健康发展
立足新余实际,不断开拓创新,打造有新余特色的品牌文化活动,取得良好成效,创作了一系列在全国全省有影响的少儿艺术文化精品。在江西省第九届少儿艺术节中,新余市夺得了全省总成绩第一,获得了五个一等奖。《快乐奶仔》《小胖胖》《俏皮奶奶》等五个少儿舞蹈荣获中国舞蹈协会“小荷风采”金奖。分宜中心幼儿园幼儿舞蹈《快乐奶仔》荣获了第九届中国艺术节、全国第十五届群星奖,《快乐奶仔》也是江西省唯一入围群星奖的舞蹈节目。此外,新余市少儿小品《神奇的小夹袄》荣获全国中小学生文艺比赛一等奖。少儿舞蹈《我最棒》获得第十六届群星奖。目前新余少儿艺术已成为宣传新余市的一张文化名片。新余市创作的小品《唢呐声声》经过多轮筛选评审,被文化部选调参加北京“大地情深”——全国城乡基层群众小戏小品暨第十五届“群星奖”展演。这是新余市复市以来,小戏小品第一次被文化部选调进京演出。新余市创作的小品《假审》荣获第十一届华东六省一市戏剧小品大赛银奖。新余市摄影作品《技术能手》《望新年》分别荣获第十届上海国际影展金奖、影像亚洲第七届全国摄影大赛优秀奖。胡知敏老师在文化部、中国中外文化交流中心联合开展的“第七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奖’”评选活动中获得“最佳创作奖”
(四)以大型文化活动为重头戏,推动全市群众文化的发展繁荣
一是大力组织举办群众性歌咏比赛。组织工厂、学校、部队、机关等单位工作人员,通过这种共讴歌、齐欢唱的方式,激发广大群众的爱国热情和工作热情。二是精心组织全市社区健身舞大赛。各社区以秧歌、太极、健身舞等不同形式展现了新余市积极向上的社区精神风貌。全市30多个社区都建立了腰鼓队或文艺表演团队,呈现出“天天有活动、月月有重点、年年有”的大好格局。三是积极开展形式各样的广场群众活动。新余市每年举行30多场广场群众文化活动。广场晚会节目新颖,内容丰富,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寓教于乐,品味高雅,迎合了不同阶层不同市民的口味,向广大群众展示了民间文化、企业文化及各节假日的文化内涵,极大的丰富了人民群众的业余生活,提高了市民整体素质,为新余市创建文明城市提供了保障。
二、新余市群众文化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
从调查的情况看,新余市文化事业的发展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上级部门逐年加大文化建设力度与市、县文化事业经费相对投入不足日益明显
近年来,国家和省里逐年加大文化项目建设扶持力度,支持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服务工程建设,但市、县两级财政公共文化设施的投入相对不足。一是项目匹配资金难以到位。二是已建的文化站、农家书屋、村级活动中心及文化中心户等无运行经费保障,开展文化活动必需的水、电设施运行,书籍、报刊购置等费用开支无途解决。三是群众文化活动经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文艺创作经费等专项经费也远远不能满足群众文化事业发展需求。
(二)群众自发开展的一些文化活动和政府组织的送文化下乡活动满足不了群众的文化需要
目前,县、区群众自发组织的文化活动在不断丰富,有舞狮、吹打、腰鼓等,并且日趋活跃。市文化系统组织的送文艺下乡虽然搞得很有特色,深受农民喜爱,但毕竟次数有限;乡镇政府组织的文化活动也非常有限,有教育意义的娱乐性活动很少,很难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三)基层文化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与推动群众文化的发展繁荣不相适应
市、县群艺馆、文化馆等文化单位的现有专业人员年龄大都学历偏低且都在40岁以上,不少人员已经超过50岁,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乡镇文化站文化专干是“一个人,一块牌子,一枚章子”的“三合一站”,而且大多是兼职。农村现有的文化骨干年龄普遍偏大,一些民间文化艺人已是风烛残年,组织群众性文化活动的人才捉襟见肘。
三、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中推动新余市群众文化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不断加强群众文化建设,努力创新文化活动形式,广泛开展群众性文艺活动,用健康文明而又丰富多彩的活动占领群众文化阵地,是新时期推动群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有效途径。
(一)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阵地,消除不良文化在群众中的影响
随着我国阔步迈向全面小康,人民群众对精神生活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用什么样的精神产品来满足这一需求,是群众文化建设必须要关注和研究好的首要问题。加强群众文化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就是要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阵地。一是要加强对群众文化建设的领导,把开展文化活动作为联系群众、宣传群众、发动群众、服务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为改进和创新基层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作为基层宣传工作的重要内容抓紧抓好。二是要大力弘扬时代精神与主旋律。开放的新余,给人们带来的是不断变化的世界,同时也为文化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天地。我们应抓住时代赋予的机遇,把握时代的脉搏,与时俱进,通过举办群众艺术节、群众书画联展、革命歌曲大家唱等促人奋进、激人向上的文化活动,达到教育人、鼓舞人的效果。三是要对打着开展文化活动的幌子却从事封建迷信活动或非法活动的组织,给予坚决的打击,摒弃低级庸俗的不良文化在群众中的影响,使农村群众文化走上健康文明的发展道路。
(二)大力继承传统的优秀民俗文化,着力培育本土艺术文化
群众文化的发展繁荣,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如民间艺术、传说故事、伦理道德等这些看似微乎其微的文化,却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起着影响人、塑造人的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关系和谐融洽。要以全新的视角,着力培育具有鲜明特色的本土艺术,提高群众文化的质量与品位,使更多的书香之家、民间绘画之家、音乐之家、舞蹈之家以及戏剧、曲艺之家有如万紫千红的春花遍地开放,使传统的文化艺术得以继承和发展光大。
(三)不断加强文化队伍建设,为群众文化的发展繁荣提供智力支撑
我国公共文化人才队伍主要由各级公共文化事业机构专职人员、兼职人员、农村(社区)文化活动室的业余文化工作者和文化志愿者组成。文化工作者要大力转变职业理念,充分认识到公共文化人才队伍的组成,加强文化队伍的建设。要充分利用免费开放这一契机,加大对基层文化队伍的培训,大力发挥基层文化工作者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大力发展文化志愿者,建立文化志愿者队伍,充分认识到文化志愿者队伍在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要有计划地吸纳、引导和鼓励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艺术院校毕业生和专业人才到基层从事文化工作,充实和更新基层文化队伍,改善现有文化人才队伍结构。加强农村文化骨干、业余文化队伍的管理和引导,充分发挥民间艺人、文化能人在活跃农村健康有益的文化生活和传承民间文化中的作用。要充分调动文艺工作者和人民群众的文艺创作积极性,激发创作活力,创作出一批反映现实生活,给人以鼓舞和启迪,审美层次较高,为广大人民群众欢迎的文艺精品,为繁荣群众文化作贡献。
(四)切实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为群众文化的发展繁荣提供必要的经费保证
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努力增加财政资金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全市财政支出中文化事业经费支出要逐年提高,确保财政对文化事业经费投入不低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扶持、大型群众性文化活动的组织、文化人才培养、文化精品奖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历史文化研究工程建设、以及面向公众的文化服务采购。
一、文化民生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含义
民生,是人民的生计。文化民生,是指文化层面的人民生计。文化民生建设的目标是让人民群众共享国家经济发展成果的同时, 共享文化发展成果,获得精神生活的丰富和提升。在和谐社会背景下,民生建设的文化目标是通过建设社会主义和谐型民生文化,提升民众在文化层面的福利状况。文化民生作为公民的“文化生存”条件,既包括人民群众的精神支柱,也包括人民群众的文化权利,是公民生存权与发展权的有机组成部分。
公共文化服务,就是公共部门和准公共部门,以满足社会基本文化需求为目的,共同生产和向社会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行为总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政府主办的、非赢利性的、传播先进文化、保障大众基本文化需求的文化机构和文化服务的总和。具有保障公民文化权利、满足公民文化需求、传播先进文化、推动文化创新等功能。
二、文化民生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关系
1.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现实任务
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物质财富的需求已得到较高满足,对精神财富的需求相应上升。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人们的休闲时间大大增加,产生了强烈的精神文化需求。人们不再简单地满足于唱歌跳舞,不再简单地要求建设一两座文化活动中心,而对更加全面、更加系统、更加完善的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出越来越迫切的要求。
2.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保障和实现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保障公民基本文化利益的社会福利事业。在政府主导下, 积累社会各界力量,建设能够服务全体公民的文化服务系统,能够让人民群众充分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保障和实现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归属感、成就感和幸福感, 促进民生的极大改善和全面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要求改善文化民生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加快构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
3.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是文化民生建设的基础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关注民生日益成为一种新的执政理念和社会共识。在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中,关注民生的聚焦点不能忽视文化民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坚持以民生理念为主导, 重在解决群众在文化方面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最能体现文化的民生精神和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它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 加强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探索民生文化建设的新途径与新载体,是文化民生建设的基础。
三、加强公共文化体系,改善文化民生的几点建议:
1.加强政策法规体系建设
随着经济快速增长, 公民权利意识迅速觉醒, 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急剧增长。我们应该抓住机遇, 精心设计, 适时出台各项政策法规,使公共文化服务提供在量上和质上都有一个大的飞跃。以保障公民文化权利为核心,加紧制定、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形成较为完备的公共文化法律体系。依法保障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与利用,扶持优秀作品和重大文化项目,加强文化资源保护,尽快出台文化投入和扶持、社会捐助和社会保障等相关政策,逐步形成科学完善的宏观政策调控体系,使各类主体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进入规范运行的良性轨道。
2.加强公共文化设施体系建设
面向所有社会群体、面向基层, 以农户、居民为对象, 建设城乡文化设施和文化场所。,大中城市要高标准建设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大剧院、音乐厅、美术馆,县要建文化馆、图书馆或综合性文化中心,乡镇要建文化站, 村里要建文化活动室,保证一定人口数量的群众拥有一个公共图书馆( 室)、电影院和文化广场。确保公共文化单位正常运转, 重点保障免费向社会开放的各级博物馆、图书馆、群众艺术馆、文化馆、美术馆以及农村和城市社区的文化活动中心。
3.加强文化产品供给体系建设
要在群众看书、看戏、看电影等方面, 保证人民群众能定期看戏、看电影, 定期参与文化活动等,要把“送文化”、“送科技”下乡等活动制度化、规范化。在保障公共文化产品供应的基础上,以实施“精品工程”为入手,建立健全文艺精品规划、选题、创作、演出、宣传、申报和表彰等环环相扣的工作机制。要激发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创作灵感,发掘他们的创作潜力,多出产品、多出精品,促进创作繁荣。
4.加强人力资源体系建设
人才是文化建设的有力保障,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关键。为此, 要不断壮大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充实文艺骨干队伍,鼓励文艺类大学毕业生到基层服务,鼓励民间成立各种形式的业余文艺团队, 积极发展文化志愿者和文化义工队伍。提高文化活动的覆盖面,坚持在活动中发现人才。充分挖掘农村的草根人才, 通过他们来充分了解群众的文化需求, 向群众输送最需要的文化产品。充分发挥民间艺人、文化能人、文化经纪人的积极作用, 为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础。
参考文献:
首先,我国工业化进程正处于中后期发展阶段。今后几年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两位数左右的快速增长态势。我国城市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大量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工业化城市”和改革开放初期崛起的“集市型城镇”将要向现代生活和消费城市转变。这个时期,公民权利的意识将迅速觉醒,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将急遽增长。
其次,也是在这一时期,一个人口数量较大、相对富裕的中等收入阶层将会出现。这个阶层不仅将成为推动文化消费、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力量,而且将会表现出推动中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参与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更大意愿。
第三,还是在这个时期,政府职能转变成为改革的中心环节。为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越来越多原来由政府垄断的公共服务职能将被释放出来。这就为第三社会部门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更大的活动空间。
因此无论从需求的方面,还是供给的方面说;也无论是从物质准备方面,还是体制环境方面说,实现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新构建目标的条件都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充分。
在这种形势下,我们特别需要精心设计,适时出台各项文化发展、文化体制改革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政策,使我们的公共文化服务提供无论在量上还是质上都有一个较大飞跃。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精心进行制度设计,构建链条完整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我们认为,一个能够保障每一个人充分发挥文化创造潜力,使每一个人都能够充分分享社会、经济、文化进步成果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解决“做什么”和“怎样做”两个方面的问题。目前政府的“执行力”较强,财政资金较为充裕,“做什么”的问题较为容易解决,“怎样做”的问题突出出来。
“怎样做”的问题具体说,就是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按照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构筑一个链条整齐、决策民主、廉洁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首先要建设好公共文化需求表达和搜集环节,以及这些表达基础上的公共选择环节。接下来是建立民主、透明的公共文化预算体系,让预算形成、拨付、分配、执行、审计、验收所有环节成为全程可监督和可问责的。要有效克服对传统体制的“路径依赖”,就要以具体的制度设计来实现决策机制公开化。
2、适当加大公共文化的财政投入比例,使文化支出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例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到中等国家的平均水平。
我国在文化发展上有较长时间的投入不足,历史欠帐需要尽快弥补。有研究表明,目前国际上中等发达程度以上国家文化投入占财政投入1%以上,比我们目前的投入水平(0.4%上下)要高出一倍半还多。在国际比较中,我国各类图书馆、博物馆馆藏水平之低,首先就是投入差距造成的。因此国家应该通过“小步快跑”的方式,在未来几年迅速提高文化财政投入的比重。经过这一段高投入期以后,建立起一个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国家财政能力相匹配、与我国文化大国和文明古国地位相称的、长期而稳定的公共文化投入的预算安排。建议对此首先进行专项研究。
3、以改革的精神,吸取国外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有益经验,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提供格局。
我国目前还是一个处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人民群众迅速增长的文化需求与文化产品和服务(无论是私人品还是公共品)的有限供给之间存在差距的状况还将长期存在。因此,政府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方面必然要发挥主导作用,但又不应全然垄断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而是应该开放公共文化服务领域,鼓励广泛的社会参与。换句话说,政府一方面要直接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另一方面又要制定规划和政策,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使得有限的公共财政资金能够产生放大效应,起到主导和导向作用。这方面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值得借鉴。
4、改革一线文化服务机构,建设更加实用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提供优质文化内容服务。
继续推动作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部门的一线文化机构改革。原国有文化事业单位,应根据其提品的公共属性或商品属性进行区分,根据机构的营利与非营利性质进行区分,让原文化事业单位中更多商品属性的文化产品和营利的文化机构回归市场,成为企业,通过市场机制提供日益丰富的竞争性文化商品,从而使有限的公共文化财政投入“用在刀刃上”。同时要鼓励国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与各类文化产业机构、民间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展开服务效率竞争,并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实现持续的体制机制创新。
现代经济的发展与金融业息息相关,金融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的发展,逐渐成为现代各类资源有效配置以及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工具。当前文化科技领域正面临着深刻变革,无论是传统产业转型、新型产业建构,还是文化科技内部资源配置、外部结构重组,都离不开金融和资本的推动。深入研究一个区域文化科技领域投融资体系建设情况,对推动本地区文化科技产业转型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文章通过电话采访、实地考察、问卷调查、抽样调查、数据分析等方式,对铜陵市文化科技领域投融资体系建设现状进行深入调研,分析铜陵文化科技领域投融资体系建设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1研究基础
国外学术界对于文化科技领域投融资的研究较多,特别是对文化科技领域融资形态、趋势也作了深入研究。PatriciaAberdeen与JohanNesbit(2000)指出文化科技在促进经济发展上具有乘数效应。金禅智(2006)提出基于营利与非营利角度分别制定扶持政策。Berger(1998)认为中小文化科技公司更适合采用债券融资模式,也需私募基金的支持。Riding(2001)提出健全担保体系,确保融资顺畅。Bink-man(2005)认为需要保险公司鼎力支持。我国学者高旸(2010)指出现阶段面临融资渠道窄、金融支撑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葛欣航(2012)提出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职能两种作用的建议措施。钟韵(2011)、王颖(2014)提出加快知识产权证券化、上调文化科技企业外资投入规模等意见建议。黄玉波、刘欢(2014)对版权资产产权化、资本化、金融化进行探讨。张苏秋、顾江(2015)对文化科技金融风险及防范机制进行研究。在地方投融资体系研究方面,赵伟(2018)对北京,陈怡(2015)对浙江,霍明奎、张肃(2017)对吉林等地从资金来源、融资渠道、政策支持、风险控制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
2问题分析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近年来随着文化科技产业快速发展和金融改革逐步深化,铜陵市文化科技领域投融资体系初步建立,投融资渠道逐步走向多元,投融资主体结构趋向合理,金融对文化科技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显现。据初步统计,目前,各类资本在铜陵市共设立产业基金36只,认缴规模179.35亿元,到位资金99.83亿元,投资项目96个、投资额90.83亿元,其中具有较强科技含量、主要投资科技领域的达21只,涵盖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先进结构性材料、半导体等方面,有效支持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的科技企业发展。同时,铜陵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局等立足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精心修订铜陵文化产业、旅游休闲业资金奖补政策,计划每年统筹政策资金870万元,推动原创文化产品创作生产、重大文化旅游品牌建设、文化旅游市场主体扶持,最大程度释放政策的“红利”。但也发现,铜陵市文化科技领域投融资体系建设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短板和问题,需要着力解决。(1)文化科技领域投融资政策体系不健全,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仍然存在,和其他领域相比在一定程度上还比较突出。铜陵市文化科技领域投融资方面政策文件不健全,至今尚未设立政府主导的市级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各级财政资金多采用因素分配法或竞争性分配,“无偿变有偿、资金变基金”的改革尚未迈出实际步伐。大多数中小文化科技企业达不到银行对抵押物和风险控制的要求,或者难以获得融资,或者融资成本过高。(2)融资渠道多元化发展缓慢,债权融资占比过高,以银行信贷、企业债券为主的债权融资仍然是文化科技领域融资的主渠道,现有投融资服务与文化科技领域改革发展需求仍有较大差距,文化科技投融资生态仍需进一步完善。文化领域投融资缺乏亮点,近年来没有投资在5亿元以上的项目落地,在建项目资金短缺情况严重,如浮山风景区年年都列入省重点文化投资项目,年年都完不成投资计划。市文司没有发挥在建初期确定的文化项目实施平台、文化资源整合平台、文化投资运作平台、文化品牌战略平台“四大平台”职能作用。(3)文化科技和金融融合创新不够,文化科技产业众筹融资、投资基金市场持续趋冷。近年来,金融机构虽然在文化科技和金融融合发展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总体力度不大,文化科技金融创新成果不足,成效不显著,个别领域、局部环节还比较保守。特别是“文化+金融”合作机制尚未建立,各家银行为文化企业尤其是小微文化企业服务意识还不够强,对文化小微企业惜贷恐贷现象存在,金融促进和调节文化产业发展的杠杆作用不明显。(4)文化科技产权交易市场发展不充分、中介服务体系不完善,文化科技领域投融资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现阶段,各类评估、登记、质押、担保、托管和机构等相关文化科技投融资中介服务体系很不健全,难以发挥沟通桥梁作用。铜陵市所有中介机构对无形资产进行的价值评估、登记、质押等均缺乏成熟的评估方法,多数从没有接触过相关业务,更没有相关技术和手段。(5)专业人才严重不足,已经成为产业基金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大考验。文化科技领域投融资专业性强、风险大,对专业化投资管理人才的要求较高。铜陵市无论是外部环境、内部待遇还是成长空间对此类人才都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从整体上看,铜陵市专业人才缺乏导致管理力量薄弱,跟不上基金发展壮大步伐,不能为“基金部落”的良性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文化科技领域尤其如此。当下铜陵市产业基金筹资渠道狭窄,资金来源主要是市属国有企业自身发债或信贷融资,一旦资金链断裂,极易引发连锁反应,特别需要专业人才和管理团队在基金运作中发挥专业作用,防范投资损失和潜在风险。
在我国的城镇化建设中,发展经济始终是排在第一位,发展经济没有错,但是只注重经济的发展甚至是为了发展经济而不惜一切代价这就不太妥当。就目前而言,地方各级政府似乎还没有对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引起重视,他们所注重的是经济有没有发展,发展的快不快。当然,对于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他们就没有过多的去关注了,甚至可以说是完全的忽视,对于农村文化事业的投入少之又少,他们认为发展经济才是硬道理,关于农村文化的公共服务体系以后随时都可以发展,这些不合理的观点,极大程度地限制了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
(二)农村公共文化实施十分落后
众所周知,要想很好地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我们首先就必须具备一定的公共文化设施,没有文化设施,就谈不上服务,更不用说开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它是必须的物质条件。但是长期以来,经济建设始终是第一位,公共文化建设不受重视,出现了重经济、轻文化的现象,这就使得政府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上的投资不够,导致一些基础实施资源匮乏,相对落后。就目前来看,在已经实现城镇化的乡村中,除了现代化的楼房,再就只剩下一些废墟或者是大坝了,很少有体育场、篮球场等体育场所,更不用说专门供群众休闲的娱乐场所了,就算有诸如公园类的娱乐健身场所,里面的健身器材也少之又少,还有一些设施由于过于破旧,可能存在安全隐患,更是无人问津。
(三)农村公共文化形式单一,内容过于单调
文化活动形式单一,内容单调也是现阶段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所存在的一个问题。许多乡镇只会在一些传统的节假日来组织一些活动,而且这些活动的质量也不是很高,例如大家一起唱歌,跳舞等等,有时候也会组织一些比赛,例如篮球赛,象棋比赛等等,这些活动参与人数都十分的有限,不能够很好的调动整个社区人员的积极性。我们知道,农民群众们一天的空闲时间是比较多的,这些文化活动都不能很好的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在城镇化建设之后,绝大多数农村家庭都有电视机,电脑等现代化的科技产品,我们处在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因为这些高科技产品的存在,我们不出家门便可了解事实,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通过他们自娱自乐,电视娱乐节目让我们身临其境,很多群众开始迷恋起来,他们甚至可以闭不出户。这对我们顺利发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来说是一个不小的难题,我们不可能限制他们的自由,强迫他们离开虚拟的网络世界,参与到公共生活中来,再加上现阶段农村公共文化形式单一,内容过于单调,使他们更难融入其中。
(四)传统农村文化主体缺失,后继无人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户籍制度的放宽,原本以种地为生的农民群众在失去土地之后,大多选择了去大中城市发展,特别是一批批的年轻人都选择在大中城市工作或者是安家落户,他们原本是乡村文化发展的中流砥柱,乡村传统文化以及一些手工艺都是由老年人所掌握,随着年轻人背井离乡,他们的乡村文化将无法继续流传,最终会慢慢导致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流逝,这对整个乡村文化的建设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更对构建整个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形成了不小的阻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需要传统文化的支撑,没有传统文化的传承,就谈不上文化的建设,因为,我们一直所传承的优良文化才是我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核心部分。
二、在城镇化进程中,我们应该如何去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一)改变观念、提高认识,重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要想做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工作,首先需要我们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一改以前只发展经济而不重视公共文化建设的局面,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我们进一步推进城镇化建设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作为城镇化建设掌舵者的政府机构,应该要切实的行动起来,不能够继续将投资公共文化建设作为空口号,为了城镇化的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加大对公共文化的投入,将一些主要的公共娱乐场所、文化产品以及体育健身场所等等都纳入到政府财政预算,真正实现城乡文化一体化的发展。
(二)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资金的投入,完善基础文化设施
就目前而言,基础文化设施落后、破旧、不齐全是我们发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通过城镇化改建后的乡村,除了一栋栋的高楼大厦之外,就是一片片的开阔地,几乎没有群众文化场所、器材以及设备等等,试想一下我们不可能让农民群众们自己出资来建设公园、文化活动中心以及一些娱乐健身场所,这就需要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具体来讲,我们可以这么做:一、坚持政府为主导,乡村为辅助,逐步改善群众文化活动基础设施,积极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资金投入;二、出台相关政策,政府积极鼓励、支持企业或者是个人对农村基础文化设施的建设;三、我们还可以通过乡村集资的方式来建设农村基础文化设施,给农民群众们做好宣传工作,让他们自愿投资,认识到自己会得到相应的投资回报。
(三)丰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及活动形式
公共文化服务是面向大众的一种文化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的一个重要内容。在2008年全国文化馆工作会议上,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对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做了科学阐述,强调文化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文化馆建设是保障城乡群众基本文化权益迫切需要。从2011年初全国文化馆(站)、美术馆实行免费开放以来,各文化馆、美术馆在探索中前行,各项工作顺利开展。面对党的十“文化体制改革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厦门市文化馆作为一个市、区、镇(街)群众文化的“龙头”,理应强化其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
一、强化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主动性
通过各种途径,扩大文化馆对群众的影响力,强化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主动性。厦门市文化馆馆舍建筑面积27563平方米,有排练厅、教室36间,现有培训项目二十余项,2011年免费培训约4万人次。设有大型现代艺术展厅、平面艺术展厅、精品展厅和多媒体展厅等展览厅7间,2011年看展人数约30万。但就活动对象的广阔性而言,却相对狭窄。也就是说,参与文化馆免费开放项目的总是相对重复的一些群众。从社会影响力和全民参与性来讲,我们必需强化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主动性。
宣传是强化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职能主动性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通过宣传,可以让广大群众认知、熟知文化馆的职能、工作性质及活动范围。如今,网络技术的普及及信息的及时传播,为广大人民群众接收信息的方式呈现多元化态势,传统宣传如电视、纸质媒体、宣传册等方式;现代化宣传如网络微博、qq群、天涯社区、博客、手机短信等途径。针对不同的人群,采取不同的宣传方式,既可以扩大信息接收面,也可以扩大活动影响面。传统媒体宣传也在进行,周一至周五,文化馆的服务群体主要为中老年人,中老年人对网络信息掌握较为匮乏,可以在各社区、街道的活动中心或老年活动中心发放免费培训、最新画展的信息传单;在较有影响力的画展开幕之前,用传真或信件的方式告知各中小学及厦门市各大院校教务组,通知他们预约看展;将文化馆职能制作成图文并茂的宣传册,在热闹街区中山路等地方,进行发放宣传;将本馆的文化服务实、时信息制作成手机报,发送到每位市民的手机上等等。让更多的群众意识到文化馆是他们享受文化服务权利的首选,扩大文化馆对群众的影响力。
二、树立可量化目标,做到最有效的基层文化普及
厦门市文化馆的硬件设施齐全,免费开放项目多,群众基础扎实。现有大排练厅6间,每间可容纳30人,取3间作为培训教室,3间为文艺团队常规排练教室。有专业教室6间,每间可容纳10人。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假设,一对一培训教室忽略不计。培训课时为8课时/天,一年培训天数假设为300天,每年的培训人次=(3间×30人+6间×10人)×8课时/天×300天/年=36万人次。免费培训,重点针对市区居民,思明区人口约为76.8万人,湖里区人口约为47.4万人,两个区的总和为124.2万,在之后的几年中,如果文化馆免费培训达到了假设的满额培训人次36万,就说明在3个群众中,就有1人参与过文化馆的公共文化服务,这将是一个令文化馆工作者自豪的目标。
当然,要做到100%的满额培训需要人力、物力、财力等等各种因素的积极配合。首先,扩大文化馆对群众的影响力是基础。通过前面提到的多层次、多方位的宣传,扩大活动项目影响力,提高群众参与度。其次,我们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树立目标,量化培训人次、安排课程时间等等。如制定目标为每年免费培训人次增长10%。针对每一期培训成果,分析哪些是群众需求量大的培训项目,将群众需求的年龄层分类,量化目标,制定下一期的培训目标,按时完成目标。
三、以点带面地延伸文化活动的覆盖面
厦门市文化馆现有业务骨干36名,直接辅导点:文化活动基地(示范点)15个、未成年人文化活动基地(示范点)13个、农民工文化活动点1个。馆办文艺团队10支。每年常规性针对各区文化馆文艺骨干开展各门类培训班。但这些远不能满足全市人民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文化馆需要通过各种平台,挖掘更多的群众文化骨干,以点带面地对他们进行一定形式的系统的辅导和培训,使群众中的文化骨干更加自觉地为基层文化做贡献。
(一)在本馆免费开放课程中,针对各项艺术培训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充分调动参加培训人员的积极性,从中发现更多的群众文化骨干,也为文化馆储备业余艺术团队后备力量打下坚实基础。
(二)在社区居民中有很多业余文化爱好者,在艺术修养方面都有一定的基础。全市各区文化活动广场,例如中山公园、南湖公园、文化艺术中心广场等等都有许多自发的群众业余活动团队。如果在这其中发掘更多的文化骨干,让其在各自所在的社区组成更多的群众团队,文化馆提供音响、场地等帮助,将这些自发的群众团队加以引导纳入到文化馆的具体工作中,会更加健康有序。
(三)在翔安、同安一些文化活动经费缺乏的镇(街)、村(居),可将武术、舞蹈、健身操等教学视频制成电影胶带予以播放,用最简单的方法延伸文化活动覆盖面。
四、走出去・请进来――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多元化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有时候单靠自给自足是不够的,要参考别人的优秀案例。走出去才能请进来,使之更加有效地强化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可以借鉴、学习其他地区好的方法来更好促进工作的开展,扩大活动的影响面,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
(一)实行“网上菜单式辅导”,将师资力量及辅导内容菜单化。各文化馆(站)可以将师资力量及培训项目菜单化,上挂各单位官方网站,基层单位和群众可根据自身开展群文活动的需求登录网站,在辅导菜单中点击浏览辅导内容、辅导老师,在确定相关信息后与文化馆联系。被选中的文化馆业务骨干根据申请对象的实际情况与具体要求,协助、指导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行业文化建设与职工思想文化建设,引导创新活动策划思路、提升节目编导水平、加强文案撰稿能力等。
(2)建筑遗产(Architectural heritage),包括375000座建筑,建造年代至少100年以上。其中6000个国家级历史建筑受到文化遗产法的保护,包括了中世纪木构建筑和独特的梯级屋顶教堂。
(3)文化环境(Cultural environment),一个古迹或遗址影响的周围较大范围区域或历史环境。这样的文化环境现在已有6处列为保护,还有几处正在被建议保护。例如海岸重要区域的保护,“朝圣之路”的保护等等。
(4)世界文化遗产:7处。
2挪威文化遗产管理机构
(1)环境部(The Ministry of the Environment),负责包括古迹和遗址的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环境部下设文化遗产理事会(The Directorate for cultural heritage),全面负责文物古迹、遗址、建筑遗产和文化环境的保护,指导地方政府和sámi少数民族议会在城市规划建设中行使法律赋予他们保护文化遗产的职责,并主管Oslo,Bergen,Stavanger,Trondheim and Troms等城市的考古博物馆。
(2)文化与宗教事务部(the Ministry of Culture and Church Affairs)负责博物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3挪威文化遗产管理办法
(1)法律法规
文化遗产保护法(the Act of protec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城市规划和建筑法(the Planning and Building Act)
自然保护法(Nature Conservation Act)
特别保护令(Special Protection Orders),
由郡政府官员为国家文化遗产理事会制定。
(2)管理措施
建立档案和登记制度
建立数据库
GIS动态管理
(3)具体规定
根据《文化遗产保护法》,文化遗产中1537年以前的古迹遗址和1650年以前的地面建、构筑物,自动受法律保护。近现代文物古迹和地段受特别保护令保护。1537年标志着中世纪的结束和挪威改革的开始。
Sámi少数民族地区的文物古迹,只要超过100年的历史就应自动受法律保护。
4挪威文化遗产的研究机构
文化遗产理事会并没有专门的研究队伍,文化遗产的研究分散在很多机构里,重要的有:
(1)挪威文化遗产研究所――NINA/NIKU(NIKU―Norwegan research institute for cultural herirage.)该机构在0slo,Bergen和Trondheim都设有办公室。
(2)挪威理工大学――(NTNU―Norweg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rondheim)。
参考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