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9 04:21:3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初中家长会班主任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家长会的定义是“学校同家长联系的一种方式”。而召开家长会的目的是要促使家长与教师互相理解和支持,使学校与家庭“向孩子提出同样的要求,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但实际上,家长会常常在家长与孩子之间“交织战火”,教师永远是家长会的主角,学生一概被排斥在家长会之外,父母坐在自己孩子上课的座位上,听孩子的老师讲孩子的事情,等等。调查发现,去参加家长会的家长大都普遍存在“家长会心态”,即既期盼开家长会,以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学校的教育内容,又害怕开家长会,惟恐自己的孩子哪些地方不行落后于人,而那些平素有“问题”的学生的家长就更加把家长会当成心理负担了。这些都违背了开家长会的初衷,不仅不能把“问题”学生带好,而且让学生和家长更恐惧家长会。本文将从“家长会新模式”实验中总结出家长会的多种开法,给正处于茫然中的初中班主任提供借鉴。
1.交流式
交流式是就教育中的共性问题进行理论探索,或做个案分析,或开经验交流会。新型家长会中最重要的是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由以往一个人口干舌燥却常常徒劳无功地唱“独角戏”,到教师、家长或者和学生一起交流;开会时不再是老师站台上家长坐台下,而是围成一圈,相邻而坐。而学生也不再被一概排斥在家长会之外,成为永远的“缺席被审判者”,有些家长会让学生参加,有些家长会的内容还请学生讨论决定。
作为家长,很想知道儿女在学校的表现情况,同样,班主任也想知道学生在家里的某些情况。因此,交流式新型家长会的重要内容是相互交流学生情况。教师要注意引导家长尽量讲一些教师想知道的情况,内容要集中;在向家长介绍学生在校情况时,要注意内容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到某些内容反馈给家长后可能会产生的一些副作用,这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了解程度。
2.对话讨论式
对话讨论式新型家长会是由教师和家长共同确定一、两个突出的问题进行亲子、师生、教师与家长的对话。对话讨论式新型家长会中,学生、家长与教师同为主角,教师与家长相邻而坐,平等对话。此时,亲子、家长与教师不再由教师讲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情况和家长讲孩子在家里的情况,而是由学生自己向教师和家长讲自己在学校和在家里的情况和表现。家长与教师自由交流、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见解,最后由教师对家长的讨论进行总结,并分析、解答家长的困惑,双方形成共识。进入初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慢慢成熟,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见,开始有了逆反心理,父母和子女之间交流开始出现障碍,这使得亲子对话讨论式家长会的召开成为必然。家长听到了孩子的心声,还从别的家长身上学到了好方法,感受到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从自身做起;学生的感受是家长会架起了一座沟通的心桥。
对话讨论式新型家长会为家园共育之车注入了剂。一方面,教师有效地锻炼了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同时他们借此对日常教育进行反思、调整、梳理、小结,增强了对学生和家长的了解、认识,从而使自身的专业水平得到提高。另一方面,家长在宽松的氛围里与教师零距离地交流,有利于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同时,通过相互沟通,家长能更正确地了解、认识自己孩子的特点与不足,以及双方需要共同努力的目标和方向,在此基础上采取合适的家庭教育策略。更重要的事,学生参与其中,而不排斥在外,家长会公开、透明化,也能够让孩子在宽松的氛围下接受自我批评和他人的批评教导。
3.展示式新型家长会
家长会时,教师把家长会办成一个学生作品展示会,展览孩子的作业、作品、获奖证书或学生现场表演等,让家长在班级背景中了解自己的孩子。展示区分为两大部分:
静态的:首先,班主任把学生一段时间以来的学习情况展示给家长,包括学生的作业本、写字本、日记本、英语单词簿等,平时家长只看到自己孩子的本子,家长会的展示使他们可以看到全班孩子的本子,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平时的学习中还存在哪些问题,孩子的综合能力在班级处于什么位置。其次,展出的是一个学期以来孩子们的小制作、图画、手抄报等创造成果。让家长看看浸满孩子们智慧和汗水的小报纸,它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如写字能力、绘画能力、搜集整理资料和使用能力、审美能力、创造能力等综合能力。最后,展示的是孩子们的成功快乐袋,每个学生都有一本成长档案,里面记载着他们一天、一周、一月、一个学期以来的成败得失,包括思想道德表现、学习态度表现、学习方法表现、日常生活表现等。这其中应有学生自己对事件的分析,也应有教师的鼓励和家长的寄语。
动态的:在家长会上,让学生在家长面前展示他们的才华,如采用老师介绍,学生自己展示、表演的形式等,使学生家长更全面地了解学生,让家长对孩子今后的发展起到一个正确的引导作用。这时应特别注重那些文化课成绩不是很好,但在体音美劳信息技术等其它方面有特长的学生,要让他们的才能得到充分展示。这种学生能力展示会,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真正感受到"天生我才必有用",还会拉近同学之间的距离,成绩好的学生与成绩较差但有特长的同学也容易沟通了,更能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4.联谊式新型家长会
联谊式新型家长会教师、家长、学生相聚在一起,用表演等欢快的形式,共同营造和谐的气氛,增进感情和了解的家长会。联谊式新型家长会,适用于学期结束时召开的家长会。家长会的内容比较广泛,形式多样,气氛热烈,家长、老师、学生都在欢快氛围中受到启发和教益。家长会由学生主持。有班主任对班级情况的介绍,有学生代表、家长代表的发言,还有学生的作业展示和才艺表演,包括器乐、歌舞、书画等。会上,学生谈体会,家长讲做法,老师提要求并对学生及其家庭的做法进行点评。
高中部8:30-12:00,初中部9:00-12:00
二、会议地点:学生家长到孩子就读教室参加会议。
三、与会人员:初中、高中学生家长及教师。
四、会议形式:先分学部召开家长视频会议,再分班召开家长会。
五、会议议程:
1、学部家长会:由20xx同志主持,高中部由20xx同志主讲(8:30—9:00),初中部由冯仁春同志主讲(9:00—9:30),通过闭路电视传输会议视频信号,各班主任组织学生家长及科任教师在本班教室收看。
2、评教评学:由教学处、年级组分班组织学生家长在各班教室书面评教评学。
3、分班家长会:由班主任主持召开,邀请科任教师及家长代表交流发言,分班家长会议时间不得少于一小时。
六、会前准备:
(一)学部家长会:
1、会务:20xx主任负责
(1)LED滚动字幕:构建家校共育平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关心孩子的成才过程比关心孩子的结果更重要;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高于一切。(2)中心机房报告席话筒。
2、视频传输:李小琴主任负责 ,会议前安排调试好校园闭路系统和广播寻址系统,确保会议期间的正常使用。
3、教室分布图:蔡景银主任负责,12月7日上午8点前在学府广场设置中学部教室分布示意图。
4、志愿者引导服务:12月7日上午8:00-9:10,团委安排12名学生志愿者在学府广场引导家长进场,各班安排学生志愿者在教室引导家长入座,做好服务工作。
(二)分班家长会:
各学(级)部德育主任于12月2日前召开班主任会,专题布置并培训家长会工作,并在12月5日前检查各班教师、老师办公室的环境布置和家长会课件制作情况。各班主任按照学(级)部要求,精心准备,布置落实。
1、环境布置。(1)干净。安排学生彻底打扫教室、寝室卫生。(2)整齐。桌凳摆放整齐(严禁出现特殊位置);中控桌、讲桌上无杂物;学生书桌、衣柜、床铺整洁,不凌乱。(3)美观。墙壁张贴规范,办好教室前后的黑板报。12月7日上午政教处督查考核。
2、内容准备。各班主任要精心设计家长会活动方案,准备好家长会课件,使用好电子白板。要求内容充实,讲求实效。
(1)班情学情汇报。汇报班级、学生学习情况和思想行为发展情况。
(2)教育方法推介。提前安排家长代表介绍教育子女的经验和方法,并向家长提出具体要求(如:到校时间要求、作业要求、零花钱使用要求、交友要求、行走乘车安全、禁带手机入校要求等)。
(3)家长个别交流。各班主任要全面分析和掌握学生情况,并结合学生实际预设要单独交流的对象、问题及建议。
3、提前通知。各班主任要将开会时间、地点及要求提前通知家长,确保到会人数齐(家长参会率不得低于90%),否则按每班次扣学(级)部0.5分。各班主任要做好科任教师发言时间、顺序的统筹协调工作。
4、学生书信。指导学生以“爸妈,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封给父母的信,信的内容包括自己在校的思想、学习、优缺点、自己对未来的梦想、对父母的建议等,以便学生家长进一步了解学生。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很多行为和思想都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心理变化波动也比较大,这使班主任背上了更多的家长的寄托,希望他们能够帮忙管好孩子。部分家长觉得教育是学校的事情,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教育孩子的事情就全权托付给了教师。这种观念表现出的家庭教育问题令人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新时期的教育。
一、初中班主任与家长合作中的问题
初中阶段是学生性格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学生的思想最复杂、多变的时期。部分学习成绩较好学生家长忽略了学生步入初中大门后发生的变化。学生在初中阶段发生的心理和生理的变化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影响,但是由于部分家长的工作繁忙,或者是平时就疏于与孩子的沟通,促使家长和孩子之间的隔膜也越来越难以突破。家长在这种情况下特别容易将过错归结于孩子身上,焦急却也不知道怎么解决。这时,教师通常容易忽略与家长沟通这个重要的环节,等到学生的某个方面出现一些问题时才想到与家长联系。其实,在整个初中的教学过程中,学校和家庭教育是一个相互依赖、相互帮助的整体,在帮助学生健康发展的道路上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学生的教育是否有成效取决于班主任和家长之间的合作和沟通是否充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目标和内容直接影响着教育的质量和效率,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够健康成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越接近,产生的教育合力就越大,效果就越显著。将班主任和家长紧密联系起来,关注学生的发展变化,及时做好疏通,有利于帮助学生培养健全人格。
二、利用家访来开启班主任和家长合作的大门
家访是班主任和家长沟通的最佳方式。家访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心理,挖掘学生的潜能,也能够帮助加深班主任和家长之间的感情,协调师生之间的关系。但是,在繁重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班主任几乎难以记起家访这一帮助自己协调工作的法宝。
(1)班主任在家访前要准备充分,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家访前,班主任要考虑好要与学生家长交流的问题,事先将思路整理清楚。在家访的过程中,班主任的态度要端正、诚挚,所用的措辞要诚恳。每一个孩子都是家长心目中的太阳,班主任首先要肯定学生,不能一口咬死,将学生形容得一文不值,这样不仅会使家长产生反感情绪,还会将师生关系激化。班主任在提出学生不足的时候,要提出一些帮助学生改进的建议,最大限度地维持学生和家长的积极性,避免尴尬场面的发生。另外,班主任要把握好交谈的时间,随时观察家长的动态,做到恰到好处,既不能蜻蜓点水,也不能冗长拖沓。
(2)新时期的教育形势下,家访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与时俱进的。由于班主任日常工作本来就比较繁重,对于家住的距离学校较近的学生来说,班主任可以抽一些时间到学生家中进行家访;对于一些异地就读的学生来说,到家中家访难以实现的情况之下,班主任可以采取利用电话的形式来进行家访。另外,在部分后进生取得一定的进步的情况之下,班主任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到学生家中走一走,了解学生这段时间的表现,分析进步的原因,并且利用为家长报喜的机会,营造良好的交流气氛。
在学生的家庭遇到困难的时候,班主任要第一时间帮助学生走出心理的困境,帮助学生振奋精神,同时在这个时候进行家访,为学生的家庭带去学校和同学的关怀和帮助,能够将悲愤化为一种动力,帮助学生家庭克服困难。
(3)在家访的过程中,班主任要注意交谈的方式,注意随机应变。无论以上谈到的哪一种家访方式,在交谈的过程中,班主任都要根据家长和家庭的具体情况采取恰当的交谈方式。例如,一些教养比较高的家庭,可以直接请家长提出改进教育的措施,适时地提出自己的合理性建议;对于家长较溺爱孩子的家庭,教师要首先肯定学生的长处,给予一定的表扬,适时地指出部分不足,尊重家长的感情;还有极少数对孩子放任不管的家庭,班主任要适当地多报一些高兴的事,提出孩子发展的重要性,激发家长的责任心。
三、利用家长会把班主任和家长紧密联系起来
家长会能够帮助班主任最广泛地将家长联系起来,共同商讨班级事务,解决学生中存在的普遍性的问题,能够帮助吸引家长积极参与到教育中。在选择家长会召开的时机,考虑到家长的工作时间、家庭居住的距离等,要尽量选择绝大部分家长都能参加的时机,例如开学、寒暑假和法定节假日等。
另外,在家长会开始之前,班主任要有足够充分的会前准备,将会议的主要内容和目标等明确地列出来,充分的利用会议的每一分钟。会议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可以以教师报告会、经验交流会和学习成果展览会等形式开展。
由于地域的限制,有时候家访和家长会不能满足班主任和家长合作的要求,班主任可以通过书信、电子邮件等方式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书面形式能够给班主任和家长冷静和充分的思考时间,一些不适合言语表达的情感,可以用文字来表达,同时还避免了一些学生因面谈产生的负面作用。
四、班主任请家长要有所讲究
请家长是班主任在管理中经常使用的教育手段,不仅对学生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还可以使家长了解孩子的表现,可以促进家长与班主任的合作。由于部分班主任在请家长的时候措辞不当,方法欠缺,言语犀利,导致部分学生惧怕班主任请家长,认为请家长不仅有损自己的面子,还很有可能面对家庭暴力,激化师生之间的矛盾。所以,班主任在请家长之前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学生放下心理负担,明白自己的真正目的,心甘情愿地请自己的父母到学校。班主任在请家长前,要充分了解学生学习、守纪等表现,便于沟通,保证自己所描述的有理有据,防止家长误信学生而对班主任产生误解。
另外,给家长一个好的第一印象是保证班主任和家长长期合作的重要前提。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对孩子的爱好、兴趣和性格等都比较了解,而学生的举止在家中的表现是最自然的,也是最真实的,家长对孩子的评价也是比较真实的一部分,所以班主任也要虚心地听取家长的意见,对于或褒或贬的意见要冷静分析原因,给学生和家长面前呈现出一个真诚、自信、有能力的班主任。
总之,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教学和教育的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由此可见,初中班主任和家长的合作是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班主任和家长在合作中要建立起和谐的关系,相互信任,建立同一目标,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互结合,融为一体,为学生的快速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
参考文献:
[1]
郝若平,崔士军,孟庆茂.论家校教育“双通道”思想与应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8).
教育离不开环境的支持,其中最重要的两个环境就是学校和家庭,在这两个教育阵地中,班主任和家长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必须加强两者的有效合作,避免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脱节,这样才能促使教育模式趋于完整,使学生全面发展。[1]
一、班主任与家长合作概述
第一,必须对班主任和家长的关系进行正确的认识,交流时双向的,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配合,必须首先考虑到班主任和家长双方的重心都是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二,影响班主任与家长能够成功合作的重要因素是双方之间的态度,包括家长对班主任、学校的态度,也包括班主任对家长、学生的态度;再次,在合作的过程中,家长、班主任以及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与情感交流很重要,初中生还正处于一个特殊时期,因此,与他们进行情感上的交流是很重要的;最后,不论是哪种合作都是社会一部分,班主任与家长合作离不开社会大背景,是社会背景意义上的合作。
初中班主任与家长合作的意义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这是保证初中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能够保证初中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全面性发展。第二,可以形成一种“教育社会”。不仅仅使得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协调一致起来,还能够促进家庭与学校相互学习。第三,可以加强学校本身的自我管理。
二、初中班主任与家长合作的方式
事实上,在班主任与家长的合作中,我们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进行二者的沟通,例如电话、家长会等方式,都能帮助班主任和家长达成学生培养的共识,以此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
1.双方进行合作必须做到真诚细心
新学年开始的时候,班主任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及时掌握每名学生的姓名,学生的名字通常都表达了家长们的希望,同时,如果第一次上课的时候,班主任能够准确的喊出每一名同学的名字,不但能使学生感到光荣,也能让每一位同学感受到班主任的重视比如,班主任应该营造一种合作氛围。班主任要想营造一种良好的合作氛围,要做到,第一,积极的诚恳的态度。第二,要有实际的行动。在班主任做到有积极的态度之后,才能接纳家长成为合作伙伴。另外就是要保证合作要有计划性,双方之间的合作不能仅仅是保持联系,还要有共同的教育观念与教育思想,进而使家长与学校的教育保持步调一致,而活动计划是双方合作的基本保证,而系统、周密的计划不仅仅是活动开展的指南,还能够进一步促进活动的实施。
2.双方进行合作的条件是及时的沟通
班主任和家长的合作是平等的,权责也是对等的,共同承担教育学生的责任与权利。班主任与家长必须同时承担起责任和义务,因此双方进行合作的条件是及时的沟通,保持亲密的联系,促进孩子发展。比如,通常情况下,在学期开学的第一天,家长都会到学校,对学生的学习环境以及班主任老师进行了解,这时便是班主任与家长合作的一个契机。
在开学的第一天,家长和学生走入教室,对于班主任的学识、能力、人品等都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而教师也希望通过初次的见面,给学生和家长留下好的印象。这时,如果班主任经过精心准备,将自己的能力和魅力进行充分的展示,则能够使学生快乐地开始学习生活,也能够使家长放心的将孩子交给班主任,从而在心理上就形成了班主任与家长双方的信任关系,这对于日后合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2]
3.通过家长会进行沟通并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
一般来说,学校为了使家长了解学生的教育情况,可以召开有周期性的家长会班主任也应该通过家长会对家长进行教育,通过与家长进行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使日常教学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同时,也让家长能够了解到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促进家长与孩子的沟通。与此同时,我也经常通过家访、家校通的方式来进行深入的学生工作,通过这些方式,使我与学生家长获得了更为深入的沟通,同时,对于能够积极配合工作的家长,我也给予了很多的表扬和激励,希望借此机会能够提升家长对自身教育情况的一个认知程度,通过学校和家庭的有效合作,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3]
4.双方通过电话访谈进行有效的沟通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在进行班主任和家长合作的过程中,可以采取电话访谈进行有效的沟通,它不仅简单而且有效,同时,也能大大节省班主任和家长的时间。通过与家长定期进行电话交流,能够使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一段时间内的学习情况,以及班级和学校的活动等等,使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的状态。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家长了解到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家庭生活的状态,并且能够将其对学生的影响进行深入的分析,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监督,消除不良的影响,使教育更得法,更有针对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班主任于家长的合作对学生教育能够产生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双方必须进行积极的合作,共同努力,解决问题,通过更加有效及时的沟通合作,促进初中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1-0189-01
班级是培养学生的一个重要集体,是锻炼学生能力的一个摇篮。班级管理的好坏,关系到整个学校工作的好坏,也同样影响学生身心的发展。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各不相同,性格、爱好、特长以及学习能力也各有千秋,因此让每一个不同的个体共同融入到一个集体中,就需要班主任做好细致、繁琐的工作。本人在农村初中已从事多年班主任工作,现总结以下几点工作难点:
一、 学生自身学习意识不强,厌学情绪严重
目前,班级只有百分之十的学生能够做到自主学习,其余大部分学生能在老师的督促下学习,但也有少部分学生学习意识淡薄,并存在严重的厌学情绪,存在迟到、旷课甚至抽烟、打架等恶习。学习态度不端正,因为初中教育属于义务教育阶段,所以部分学生由于小学基础不牢固,导致升入初中后成绩逐渐下滑、掉队,不能及时调整心态导致厌学情绪越来越严重。
二、 家长思想观念淡薄,缺乏培养成才意识
由于农村初中的家长自身知识水平较低,所以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甚至部分家长会存在重男轻女、读书无用论等想法。同时很少关注学生的家庭教育,将学习、教育全部责任推到学校,忽视了学生心理健康的成长以及爱好、特长的发展。
三、 学生缺乏心理疏导,思想工作难做
初中学生逐渐进入青春期,自我思想逐渐养成,会出现一些逆反、叛逆心理,而目前农村初中缺少专业的心理教师对其进行疏导,再加上大多数家长对此方面缺少关注。因此,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以及一些违反纪律的学生教育很困难。
针对以上难点,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做好一名优秀的初中班主任:
1.深入了解学生心理,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在工作中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想法、情感、意志和信念等,用自己真诚的心去靠近学生、走近学生、理解学生。同时也要做到“因材施教”,对于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要大力发掘并与父母沟通,发挥特长优势。
通过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组建班级篮球队、足球队、舞蹈队等,开展演讲比赛、朗诵比赛、小话剧等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班级凝聚力,让学生学会交往、学会与人相处。
同时也做好学校与家长、学生间的沟通桥梁,通过家访及个别谈话方式,客观、全面地了解学生心理成长过程,提高教育效果。让家长懂得教育、读书的重要性。
2.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杜绝“偏爱”现象
作为一名班主任,决不能因为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社会背景、学业成绩不一样而采取不平等的对待方式。班主任要平等地对待每位学生,这种平等是一种人格的平等,会让学生的心理得到慰藉及更大的满足。
3.以身作则,做好学生的好榜样
“身教重于言教”,因此作为一名班主任,应时刻以身作则,注意自身对学生的影响,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将会对学生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4.注重沟通,做好与科任老师的交流工作
初中过程中,每个科目都占有相当的比重。因此,班主任在做好自己教学工作的同时,也要多关注其他科任教师课堂,并课后与老师多加联系,了解本班同学在各科课堂上的表现及学习中的短板。这样有利于班主任合理安排自习内容及提高全班的整体成绩。
5.定期开好“三会”,提高班级凝聚力。
(1)班干部会。通过给民主选举出的班干部定期开会,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尽量让每位学生都能各尽其责。在会中既要肯定班干部们取得的成绩,同时也要提出改进的意见。
(2)主题班会。每月举行一至两次的主题班会,同时采取多样化的形式进行,比如演讲、辩论、讨论、畅谈式等,真正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3)家长会。家长会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及意义,同时与会家长要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会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会中要有集思广益的气氛,会后要有畅通的信息交流渠道等。例如,可利用家长微信群,定期与家长沟通,并选举家长代表,及时总结归纳问题并及时解决。
作为一名农村的初中班主任,希望能通过一己之力,使更多的学生及家长明白学习、读书的重要性,体会到读书的乐趣,改变更多人的命运。也许读书不是唯一能改变命运的方式,但读书会让学生们的思维更加广阔、人格更加健全、意志更加坚强,是他们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进入初中,升入新的年级,周围的一切都变了:1)学校是新鲜的,老师和同学是陌生的。这时孩子需要重新适应、重新交友,对环境适应的快与慢、交友是否慎重,对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2)学生面临的课程有增无减,由六年级的两门增加为语、数、外、政、史、地、生七科外加音体美。一天的时间还是那么多,考试科目增加为七门,孩子的应对能力强与弱也会影响到学习成绩。
所以,孩子在学习上如果出现成绩下滑情况,属于正常现象。那么家长应该怎样办呢?我认为家长不要一味去批评孩子,更不应该到学校来质问老师。家长应在开学的前一个月时间里多和孩子谈心,“我最精彩的进球,永远是下一个”家长应不断的鼓励孩子,让孩子忘记过去,面对现在。另外,家长还应多和老师交流。
其次,通过此次家长会,能够和广大家长统一思想,使广大家长能够相信班主任从而能够支持班主任的工作。
1.作为学生的家长,必须要相信自己孩子的班主任,支持自己孩子的班主任。其原因主要有:
1.1 如果你不相信自己孩子的班主任,不支持自己孩子的班主任,那你把自己的孩子放在这个班级,还有什么意义?
1.2 相信自己孩子的班主任,支持自己孩子的班主任,就是相信老师,支持老师;相信自己孩子的班主任,支持自己孩子的班主任,就是相信学校,支持学校。
2.班主任在处理班级事务时,需要家长的理解和配合。
2.1 在实际工作中,班主任老师比其他科任老师面临更多的压力。比如说,某一个孩子或几个孩子在某一个老师的课堂上违反了纪律,致使这位老师恼羞成怒。这位老师很有可能会说:这是什么班!再比如说,班的一个学生因为打架、抽烟,被学校领导或其他老师抓住,他们首先说的一句话肯定是:你是哪个班的?“这是什么班!你是哪个班的?”这些话都是什么意思?这些话暗含有责备班主任的意思。
2.2 作为班主任和其他科任老师相比,工作量更大、工作更繁琐。班上学生出问题了,谁处理?班主任;其他课上学生违纪了,有些老师动不动就把学生交给班主任,班主任把该学生交给谁?还是班主任。总而言之,只要班级出了问题,班主任多少都有责任,你都有义务去处理、去解决,而其他科任老师呢?
一名合格的班主任不仅要有过硬的心理学、教育学和思想政治方面的知识,还需要具有一定的管理和组织能力,班主任在班级的建设和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班主任的工作是否到位,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未来。本人从师范学院毕业后,一直在农村中小学工作,结合在班主任工作中所感所想,提出几点关于如何做好农村班主任工作的体会。
一、农村初中班主任工作的现状
1 农村初中学生组织纪律差
目前,由于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口流动大,农村绝大多数村庄的父母在沿海发达城市打工,许多地方的孩子都是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抚养,缺少父母的爱,因此许多学生的组织纪律差,迟到、旷课、抽烟、上网,甚至还染上吸毒的恶习。上课从不专心听讲,课后作业不认证完成,导致学习成绩非常差。尽管学校的规章制度要求严明,班主任老师也做了大量的日常工作,但任然大量存在厌学、不学等纪律差的学生。
2 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导致大量学生厌学现象。
现在中小学提倡素质教育,但由于社会环境的复杂化,农村偏远地区的师资配备不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方法的相对滞后,使得学生从一开始上学就感到厌倦,没有任何压力和动力,于是出现小学毕业了,就连简单的四则运算的法则都不懂。进入初中后,随着课程的增加,学习任务的加重,学习压力越来越大,成绩逐渐跟不上去,干脆破罐子破摔,形成一种厌学和不学的情绪。
3 班主任本身的责任心有待加强
许多农村初中都进行了分班分层教育,对成绩相当的分在一个班级进行集中授课,对不同层面的学生学习要求和目标都有所不同。但这往往变成成绩好的班就配置学校里面较好的老师,相对成绩差的班就配置一些教学效果差点的学生,最终导致两极分化,差班的班主任只要管好学生不打架、不出事就万事大吉,对学生的学业就放纵不管。因此,班主任本身的责任心需要加强。
4 对违纪学生的管理和教育较困难
农村初中的学生是参差不齐的,学校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违纪学生,班主任教师对违纪学生的教育也是非常的棘手,虽然责任心较好的老师,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效果都不是很明显。
二、基本对策
本人结合多年在农村中学的工作经历,以及做班主任工作的探索,结合农村初中的现状,找出了解决以上困难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可以归纳如下几点:
1 班主任要对学生充满爱
由于每个学生成长的家庭环境不一致,所受到的家庭教育和影响也不一样,他们都有各自的个性和特点。这就要求班主任老师肯定不能用一个模式来对待学生,要根据不同的对象把关爱给他们,首先要深入了解自己所在班级的每个同学的基本情况,教师要敞开心扉跟学生们交流,去融入他们的内心。其次,要学会仔细观察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不足,多鼓励他们的成绩,但对他们的不足也要及时的发现出来并改正。
2 转变农村初中班主任工作的观念
为了适应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要求,一定要转变观念,建立起一种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观念,树立民主平等的意识。初中学生具有较强的自尊心,每个学生都希望班主任能够平等的对待自己。因此,班主任一定要尊重学生的权利和尊严,坚决避免出现一师压人的简单和粗暴工作作风。做好班主任工作目标、内容和方法都要到位,要做到此,班主任教师必然要具有丰富的知识,不断的加强业务学习,不仅在思想上,还是在业务上都要紧跟时代的步伐,这样,工作起来才能够得心应手。
3 充分调动班主任和学生的积极性
班主任本身的工作积极性来自于这份工作的热爱和高度的责任心,只有热爱这份工作,才会全心全意去做好这份工作,有利于班主任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班级的主人翁还是学生自己,要让学生充分体现主人翁精神,因此,班主任要有意识为学生提供这种自我锻炼和表现的机会,比如班干部的轮换制度、班级活动主持人轮换制度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 班主任要不断的反思
班主任工作的实践反思是从事班主任工作一个主要办法,通过班主任结合自己、学生和班级集体管理的实际情况,与成功班级管理的案例进行比对,反思自己的得失,提出修正方式,从而提升实践效果。
5 班主任工作对学生适当时要有严格的要求
班主任工作对学生适当时的严格要求,是在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对学生的教育要准确和及时,不要一味的批评,要帮助学生分析错误和原因,以教育为主,明确处罚不是目的。只要让他们从这件事情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能够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不再出现这样的错误就行了。
6定期召开学生家长会。
定期召开学生家长会,是实施教书育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举措,如何开好家长会,是家长会的召集人和主持人班主任应认真考虑的问题。这样可以使学校和家长实时的掌握并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是一项及时了解学生生活、学习和心理动态的举措。
三 结束语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学生、班主任和学校要根据具体的实情出发,用一颗责任心去把它落实好,一个班级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长,关系到学生的未来。
一、引言
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一个学生的健康、健全成长,仅靠学校或仅靠家庭都是不够的,需要的是两者之间的合力,教育才会有针对性和连贯性。父母的言传身教对于人的品德形成所起的那种潜移默化的作用远不是学校所能替代的,学校在育才方面同样有着父母不能比拟的优势。学生的健康成长除了学校(特别是班主任)的思想政治教育外,家长的熏陶与潜移默化的影响更为重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形成互补关系,就会使我们的班主任工作事半功倍,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学校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与家长的互动与沟通是十分重要的,将成为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二、职高家长与班主任沟通的现状和必要性
就目前现状来看,职高家长与班主任的沟通存在以下几种问题:1. 职高家长由于孩子在初中成绩或表现不理想,因而家长在初中学校也不受重视,与初中老师,甚至班主任沟通较少,因此,到了职高,心理上也或多或少有一些阴影,甚至怕与老师沟通;2. 职高家长与班主任不善于沟通、交流、合作;3.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考上职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梦想破灭了,他们对子女可能有些恨铁不成钢或无所谓的心态,或放弃的念头,也就没有了和学校老师沟通的想法或积极性了;4. 职高学生家庭教育方面有所缺失,“单亲家庭”、“疑似单亲家庭”或“重组家庭”的比例逐渐上升。“失位”体现在有的父母逐渐放弃了教育子女的责任,孩子与父母接触较少,或者家长很少有时间来教育孩子。
沟通,是一种信息的双向甚至多向的交流,将信息传送给对方,并期望得到对方作出相应反应效果的过程。沟通能消除隔膜,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增进相互间的合作。教师与家长沟通,可使家长感受到老师对其子女的关心,帮助他们了解其子女在校的表现,而家长也会把学生的一些信息反馈给老师,使家校形成教育合力,巩固和提高了教育成果。教育学生,家庭与学校本有着自然和谐的分工,家庭厚德,学校育才。但在职高,这种自然和谐的分工已被打破,家庭教育“失位”和“错位”的现象逐渐增多。面对这些,学校教育在恪守职责的同时,必须腾出时间和精力去补位。因此,职高班主任有必要与家长加强沟通,取得学校、家庭的配合,使学校和家庭共同教育好学生,使职高教育做到更好,更有效。
三、职高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方式
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方式可以分为集体和个体两种方式。
1.集体方式
集体方式是指班主任对家长群体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方式。集中召集家长,一便于统一传达、通报,二便于统一思想,三便于集思广益。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集体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
(1) 家长会。通过家长会这种集体方式的家校沟通,向家长介绍学校的概况,师资,介绍学校教育的目标、任务、活动的设置、时间的安排、教学特色等;通过班主任的介绍,了解孩子所在班级班主任的培养管理目标和要求与学期工作重点等。一方面,让家长了解学校的全面发展情况和方向,了解孩子在学校生活的大概情况,另一方面,让家长更好、更深入地了解职高,打消孩子上职高没出息的想法,从而更好地配合学校,配合班主任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作为班主任要巧妙地开好家长会,把家长会变成老师、家长、学生之间的讨论会和交流会,变成学生的成果展示会,特别是学生的专业技能展示会。
(2) 家长学校。定期开展家庭教育讲座等,还可以通过介绍优秀职高生家长的经验以及反映职高学生心声等方式,利用家长学校讲讲当前的职高教育特点,以及就业和升学等情况,帮助家长提高认识。
(3)家长开放日。让家长到学校来参观,看看学生在校学习的情况,展示学生的学习,特别是专业技能学习的成果,让家长直观地看到孩子在校学习情况,亲身体验到孩子的进步和成长,从而增添家长对孩子的信心和希望。
(4)学校或班级简报。通过校报和班级简报,让家长更好地、更及时地了解学校和孩子所在班级的情况,并且了解孩子在文化学习、专业技能和校内外各项文体活动等各方面的情况,展示职高学生各方面风采。
2.个体方式
个体方式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家长之间一对一地沟通与进行工作的方式。此方式适合每个学生与家庭,具有全面性特点。职高学生产生的问题相对比较多,班主任需要经常性的与家长沟通,这是班主任最机动灵活、便于操作的一种与家长沟通交流的形式。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个别方式有很多种:①请家长到学校。② 实地家访。③电话家访。④家校联系本。⑤书信或便条。⑥ 现代网络方式,如QQ,e—mail邮件,微信,MSN等。
沟通的方式有很多种,不同的学生对象,不同的情况,班主任要选择好不同的沟通方式,无论是哪种方式,都要以有效为原则。
四、沟通的技巧或艺术
学校与家庭是学生受教育的两大阵地,班主任与家长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班主任必须要与家长进行有效的合作,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进行有机的结合,才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模式,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培养。
一、班主任与家长合作的意义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身体发育的青春期,这一阶段的学生在心理和生理上都在不断成长,而是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初步形成的时期,对学生日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初中阶段是教师和家长都应当重视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与家长进行有效的合作,对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一,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来自于学校教育。但仅仅依靠学校教育是无法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而是需要学校、社会以及以家庭多方面的合作,才能够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第二,通过学校与家长的合作,能够使教师更加详细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不同的学生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同时也能够使家长从教师身上学到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使得家庭教育更加顺畅。通过教师和家长双方面的努力,使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提高。第三,针对教育问题,教师和家长的合作过程中,双方能够交换意见,家长也可以提出对学校教育的不同看法,教师可以为家长的教育方式提出质疑。在这种互相反馈的模式下,能够使双方的教育质量得到提高,进而不断地改进错误的教育方法,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二、初中班主任与家长合作的方式
在实际工作中,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方式有很多,比如电话沟通、召开家长会等,通过这些合作方式,使教师与家长在针对学生的教育方面,达成共识,以此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
1.有效沟通是双方合作的前提
通常情况下,在学期开学的第一天,家长都会来到学校,对学生的学习环境以及班主任老师进行了解,这时便是班主任与家长合作的一个契机。在开学的第一天,家长和学生走入教室,对于班主任的学识、能力、人品等都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而教师也希望通过初次的见面,给学生和家长留下好的印象。这时,如果班主任经过精心准备,将自己的能力和魅力进行充分的展示,则能够使学生快乐地开始学习生活,也能够使家长放心的将孩子交给班主任,从而在心理上就形成了班主任与家长双方的信任关系,这对于日后合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2.真诚细心是合作的基石
每每接到新一批学生,班主任的工作都会从认真阅读并且了解每个学生的姓名开始。对于学生来说,班主任能够在第一次见面就清晰地叫出自己的名字,是莫大的光荣。而学生的名字中也往往寄托了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比如,在我今年接收的新生中,有个学生的名字叫做叶婕妤,在对学生的资料进行熟悉的过程中,我想起西汉时期有位著名的女文学家叫做班婕妤。当家长带着新生来报道时,聊起孩子的名字,我便假装随意的聊到班婕妤,对这位学生说,你的妈妈希望你以后能够像班婕妤一样,具有超群的才华,老师也相信你能做到的。这时家长便很高兴地说,对对对,是这个意思。于是,原本生疏的谈话则变得友好起来……在后来与家长的沟通中也了解到,这位学生非常喜欢我,喜欢这个学校。由此看来,班主任与家长的合作,并不是简单的互相通报学生的情况,而是需要真正从心底出发,用心对待每一位学生,才能够使学生真正感受到班主任的爱。
3.电话访谈是简单有效的沟通方式
如今,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更紧密的沟通。班主任在与家长的合作过程中,电话交流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式,班主任与家长各自有着不同的工作环境,通过电话交流,则能够减少对私人时间的占用。通过与家长定期进行电话交流,能够使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一段时间内的学习情况,以及班级和学校的活动等等,使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的状态。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家长了解到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家庭生活的状态,并且能够将其对学生的影响进行深入的分析,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监督,消除不良的影响,使教育更得法,更有针对性。
4.多种与家长的沟通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
通常情况下,家长会的召开往往都是为了对向家长汇报一段时间内学生的教育情况,而家长会也是进行家长教育的一个机会。通过班主任与家长的交流,可以对学生近期的生活情况和学习状况进行了解,使教师的工作更具针对性,也能够使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动态,有利于促进家长与孩子的沟通。与此同时,我也经常通过家访、家校通的方式来进行深入的学生工作,通过这些方式,使我与学生家长获得了更为深入的沟通,同时,对于能够积极配合工作的家长,我也给予了很多的表扬和激励,希望借此机会能够提升家长对自身教育情况的一个认知程度,通过学校和家庭的有效合作,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结束语
学生的健康成长,来自于学校与家庭两个主要的成长环境,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班主任老师要加强与家长的合作,通过双方的合作,使教师更加了解学生,在学校教育中能够因材施教,使学校教育更具有针对性,而家长也可以通过与班主任的合作,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与之相适应的家庭教育,消除以往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脱节的现象,真正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葛雅萍.谈初中班主任与家长的合作[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08).
职业学校中,学生来源较复杂,学生几乎都是初中升不了普高而来报考职业高中的,个别学生连中考的成绩也没有。这些学生的文化基础很差,大多数是“学困生”,在习惯养成问题上表现较差,厌学、混学、逃学、辍学现象时有发生。这严重阻碍了职业学校教育目标的达成和学生管理的实施,造成学生管理的“高难度”。而社会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过程中却越来越看重学生的思想品德,社会和家长对学校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形成社会对人才的“高要求”。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新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一、熟悉学生的基本情况,安排好寝室床位
新学期伊始,新班主任要及时拿到该班级的花名册,及时了解学生情况,如姓名、性别、家庭住址、联系电话、初中毕业学校、中考成绩等。在学生报到的时候再次把学生的名字与面孔相对应,以便日后尽快熟悉学生、掌握学生的特点。在新生报到的时候还可准备好家庭信息登记表和自己的联系电话号码,内容可以设置学生毕业的初中学校、以前的班主任、父母亲的工作单位及联系电话等。要注意的是,有的学生只写单亲的,从中可以得出这个学生是单亲家庭,如此可以对学生的家庭基本情况做个全面的“体检”,这也是为以后的学生电子档案做的准备工作。班主任的电话号码是家长与学生主动联系的渠道。
在了解家庭住址和毕业初中学校的基础上再安排寝室。并注意,把原先同一所学校毕业的学生分开安排,可为今后更好的管理班级带来方便。
二、抓住军训与专业思想教育机会,提高自身能力
学生报到后,首先进行的是军训和专业思想教育。班主任可以借助这个平台更深层次地了解学生,知道学生的体质及意志力。在这个过程中,有组织能力的学生也会崭露头角,这为选择合适的人担任班干部提供了有效依据。同时,班主任也可以参与到军训中,与同学们同甘共苦,培养与学生的感情,更好地促进交流。有条件的班主任可以用相机拍下学生在军训中吃苦耐劳的图片,捕捉学生精彩的画面,在军训结束之后与同学们分享。另外,这些照片也可以在以后的家长会上给家长们欣赏,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在专业思想教育中,班主任也可以借此学习专业知识,促进自身专业知识的融洽,了解专业的特点。
三、确定班级的联络员和班干部
班级的联络员设置,其实是为班干部选举做好准备。在班干部未确定之前,确定一个学生作为联络员,可以让他成为班主任与班级之间的桥梁,使班主任及时了解班级的情况。
刚开学的时候,不宜急于确定班干部。班主任可以在班级中说明在什么时间段进行班干部选举,并在规定的时间内举办一些活动(可以安排在军训结束的时候,也可以在其他合适的时机中进行)。在活动中可以观察学生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配合自荐和他人推荐等形式,更好地来选择班干部。
四、班级常规制度的建立
1.常规制度建立是班集体建设的重点
班主任应把建立常规制度的过程作为最初班集体建设的重点。其中重要的是,从建立制度开始到以后的其他班级活动,班主任都应以最大程度地吸引集体成员参与为原则。以慈溪市锦堂高级职业中学为例,可以参照学校7S管理制度来制定班级7S制度、班级公约,班主任布置任务或通知的时候让学生学会记录,建立督促全体学生课堂勤做笔记的习惯等制度。
2.在制度建立中做好常规性工作
在制度建立中还有常规性的工作,如一周总结与计划、半月班干部会议、班干部值日制度记录等。在班干部会议中要有班干部的发言内容和会议记录。另外,一天中班级所发生的事情等都必须记录。有些事情需要放权给班干部,学生能独立处理的事情就让学生自己来处理,这样可以锻炼学生自制能力,最终形成自我管理局面。
五、学会家访
家访即家庭访问,是沟通教师、家长与学生心灵的桥梁,是班主任与家长联系的重要方式,通过家访可以争取家长对学生教育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全面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共同找到解决的办法和措施,确保学生稳定、健康、全面发展。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越接近,产生的教育合力就越大,效果就越显著。要使家长的教育配合学校教育,保持一致性,关键在于班主任与家长的联系,形成学校―家庭的统一战线。
1.注意仪表形象
家访时应主动与家长沟通,创设与家长和谐交谈的气氛,消除家长的戒备心理。家访的主要对象是学生家长,因此,家长对老师的家访是否采取积极合作态度,直接决定着家访的效果。家访时老师应注重仪表形象,力求语言朴实诚恳,举止大方。
2.态度端正,目的明确
家访的目的不是为了向家长告状,或是把责任推给家长,而是为了和家长真诚地交换意见,调动家长教育子女的积极性,取得家长的协助,统一步调,共同把学生教育好。因此,要态度端正,做好访前准备。
3.谈话讲究艺术
教师在家访中要态度诚恳,分寸得当,首先取得家长的信任和尊重,并通过家访使师生之间的感情联系更为密切。教师在对差生进行家访时,不是只讲缺点和短处,而是首先向家长汇报学生的长处和优点,顺便指出其缺点,同时分析学生能够克服缺点的有利因素,使家长和学生都感到满意。教师在介绍学生的情况后,还可向家长建议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帮助家长出主意,共同教育好子女。
4.家访要有耐心
教师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耐心倾听家长的意见,即使意见不一致,也应当互相包容。在与家长交谈时,说话要善于抓住家长的心理特点。一般地说,家长都想从教师那里了解到孩子的优点、长处,特别是后进生的家长,他们非常想从教师那里了解到孩子最近的进步。因此,班主任在家访时,也要“扬长避短”,尽量多谈孩子的进步和闪光点,并把孩子的进步归功于家长教育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