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06 17:15:4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我的空中楼阁教案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现代信息技术促成了网络的飞速发展,网络上拥有海量的资源、最新的信息,这些大可为职教语文教学所利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开展学习。
如在新课预习环节,学生便可先在互联网上收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事先了解作者资料、写作背景、文化底蕴等;对于不理解的生字生词进行自学,对于文章涉及的写作技巧、思路、目的等进行了解;对于不理解的地方,可在家里通过学习论坛或学习群组进行网上交流、讨论、质疑。如此,每个学生在上新课之前就会掌握丰富的信息和资料,教学时必定会令教师大为惊喜。在课堂上教师只需适当点拨和引导,即可让学生快速掌握与本课相关的知识,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质疑讨论的好习惯。在教完每一单元后,教师可让学生上网下载和完成作业。对于本单元的拓展延伸部分,也可让学生借助网络资料自主学习,从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丰富知识量,提升理解能力。此外,网络上的海量资源,以及多元的见解,促使学生学会甄别信息、辨别真假,最终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二、营造情境氛围,促进理解掌握
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快速地将各种生动的图片、严谨的数据、优美的文字、形象的音效,以及直观的动画集合在一起,共同为语文课堂教学服务。这样就会创设出不同的教学情境,给死气沉沉的课堂增添几分活力。学生在活泼的氛围下增强对知识的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促进知识的掌握和内化。
如学习散文时,要求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散文中的意境,品味其中的韵味,从而理解作者优美文字背后的深刻寓意。像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茨威格的《世间最美的坟墓》等,它们看似写景写物,实则是作者借景抒情、寄怀于物。要真正品味其中的韵味,欣赏其中的文美,理解其中的意境,就必须通过创设形象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去感悟、去体验、去品鉴。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我们提供了可能,可下载与散文景致相似的视频供学生欣赏,通过适合的音乐营造氛围。学生虽身在课堂上,心却仿佛飞到了宁静的荷塘边欣赏唯美的月色,看到了故乡秋天里飘舞的落叶,来到了奇妙的空中楼阁,欣赏到白雪皑皑静谧的冬景……信息技术为语文课堂营造浓浓的意境,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和掌握,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提高。
三、实现互动交流,提升探究能力
一次,我做申报职称教师典型课例教学的评委。听几天课让我身心疲惫,感慨颇多。一些语文教师基本功不扎实,“两字一话”(硬笔字、粉笔字和普通话)不过关。一些授课者基本教学能力欠缺,或教学目标不明确,或教法单调,或缺少学法指导。上好公开课要苦练内功,不断“充电”。
二.摒弃三满,力避俗套
“满堂灌”、“满堂问”、“满堂电”(多媒体)都不好。不搞大而全。应以生为本,密度适中,容量合理,给学生咀嚼、品味和质疑的时间。要指导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以学生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要问得有价值,有梯度,有角度。问得过多,或不给学生思考和回答的时间就将答案和盘托出,这种提问意义不大。多媒体在创设意境、增加信息量、让学生全感官参与学习等方面能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语文教学主要是通过听、说、读、写来实现“三维目标”,多媒体的使用密度不能太大。花里胡哨,晕!
俗套一,依赖名师教案。等于把名师的东西当“套子”,自己做“套中人”,不能因材施教。讲课时背名师的优秀教案,循规蹈矩,无感情投入,就像流水线上的操作工。甚至叠用几位名师的教案而不会“割爱”。一节公开课或导语过长,或面面俱到,或蜻蜓点水,或虎头蛇尾。越俎代庖,喋喋不休,自我陶醉,极有可能导致拖堂,而拖堂是上公开课最明显的失误。
俗套二,依赖众人包装。学科组群策群力,讨论出一个方案,公推一人对外上公开课,这本是好事。但过度“包装”,甚至共同参与“掺假”就不好了。若提问什么,提问谁,答案是什么,诸如此类的事情都提前安排好,上公开课就失去了意义,等于大家共建“空中楼阁”。有些授课者拘泥事先讨论好的板书设计。为了完成板书,硬要把学生的思路纳入自己的思路,屏蔽异议,束缚思维。非要问到和自己事先完成的板书吻合为止,这样做不好。
三.设计创新,灵活自如
“我行我素”,不拘一格,语文公开课应上得异彩纷呈。
我用我法。要符合新课标理念。把精读课文上成略读课是偷懒,把略读课文上成精读课招人烦。“五马分尸”式的讲解很无聊。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心中有法,用法自如。要敢把名师的好法“拿来”,更要挑选创新,因地制宜,我用我法,我的地盘我做主!重点突出有步骤,难点突破有招数。关键在于激励兴趣和氛围,优化提问,让学生在互助探究中不断提升。公开课就是要看授课人如何让学生从不会到会,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如何开发潜力陶冶情操。一位初中语文老师教读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阿长与〈山海经〉》。精彩的导入,声情并茂的片段范读之后,老师让学生找出描写阿长肖像的句子——“她生得黄胖而矮”,“况且颈子上还有许多灸疮疤”。然后老师提纲挈领地提问:“生得不好看”的阿长有哪些“伟大的神力”?鲁迅童年时对阿长“发生敬意”说明了什么?学生分组探究,讨论发言;老师及时点拨补正,把讨论不断引向深入。这节课老师能充分利用课后作业资源,在听、说、读、写几方面落实教学目标,质优效高。最大的特点是重点突出,注重学法指导,激发学生情感共鸣。
纠错无痕。心中有教案,眼里有学生。要根据课堂教学的态势灵活调整教读方案。一节课要上得一气呵成,不能有明显的疏漏、断层和错位。发现问题,巧妙补正。有一次听说课比赛。有一位老师讲柳宗元的诗《江雪》。课前我看了他的教案。教学设计环环相扣,方法得当。导入精彩,题解精当,又用多媒体创设意境;教读结合理解诗意之后讲到这首诗抒发的感情时,他和我都意识到忘了介绍作者。这位老师从容应对,机智设问:作者为什么在诗中渲染如此幽僻清冷的气氛呢?这肯定与作者的人生经历和现实处境有关。然后老师补充介绍作者,着重讲了柳宗元被贬永州时孤独郁闷的心路历程。心境与诗渲染的氛围吻合,纠错天衣无缝。
1、为用而用。教师往往抱着“不怕胡用,只怕不用”的心理,强拉硬扯,将多媒体拖进课堂。有位教师在教学《致橡树》时,将《梁祝》中的“化蝶”一曲引入课堂。尽管“化蝶”与《致橡树》都涉及爱情这一相同的题材,但《致橡树》重在表现一种现代爱情观,即木棉(女性)在橡树(男性)面前的独立和自尊;而缠绵悱恻的“化蝶” 则表现了人在追求自由爱情而不得那种无奈和伤感。细细比较,两者相去甚远。再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我的空中楼阁》时,请美术教师画了大量意在表现“空中楼阁”独特意境的图片。笔者认为,图片的表现力并不能与文字所能提供给读者的无限想象空间相比。实际教学中,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教师往往出于狭隘的功利主义,运用多媒体来迎合某些已走入形式主义的标准,而全然不顾所选乐曲是否与课文的主题合拍,所用图片是否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这种强扭的硬用,只能使课堂徒增无效信息,干扰学生的注意力,不仅不能促进教学,反而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
2、盲目“拿来”。目前,真正能利用计算机制作课件上课的语文教师并不多。在这种情形下,教师想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怎么办?当然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现在市场上、互联网上的课件很多,有心者自然可手到拿来。平心而论,在多媒体辅助教学起步的初级阶段,能主动拿来,应该是值得肯定的。问题的关键是有些教师对制作课件缺乏必要的认识。一个成功课件是制作者在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分析学生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其教学理念、教学环节安排等诸多因素设计制作而成,它不可避免地凝聚着制作者的教学习惯、教学思想、教学风格,以及他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学习水平的认识等主观因素,就这个角度而言,课件是个别的,不可移植的。教学中,对象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教师不同,课件的内容、流程也应不同。如果忽视了这一点,盲目引进的结果只能是造成机械、僵化、缺乏个性。
3、课件违背语文教学规律和课改理念。 按照全新的教学理念,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通过合作探究式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生活能力,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尽可能真实的情境。但教师在注重发挥多媒体的强大信息功能的同时,却无意中把教学过程程式化了,固定的程序控制了整个课堂。在一个多媒体课件中,教师设定了一个固定的程序,体现的是教师上课前已有的教学构思,教师在课堂里做的只是顺着这样的程序去操作、演示、教学!要学生按教师的“圈套”发展,就得引导学生“上钩”,一旦学生“不配合”,就只好代替他们回答。这种课件的程式,无法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学生的探究能力、审美能力何谈提高?在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声色俱全的诱导下,学生便很少有兴趣、有时间来关注课文本身,用心体悟文章的语言文字,留在学生知识库存里的只是被教师“咀嚼过了的面包”。作为一个语文工作者来说没有比这样的教学更乏味的了,谈何来的探究式教学呢?什么东西都是按部就班的进行,没有了语文课堂的灵活、机智、生动、活泼,这是有悖于先进的课改理念与课改精神的。
所以必须理认清,(1)多媒体其实是一种工具、一种方法、一种手段。因而,多媒体教学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辩证关系,不能盲目利用。(2)多媒体是手段,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手段是为实现目的服务的,因此,制作课件时,既要进行教学手段性的思考,更要进行教育目标性的思考。同时还要注意多媒体与主媒体的关系:课件是多媒体,课本是主媒体,课件的根据是课文,我们必须以大纲为主,以课文为主。(3)我们要弄清电脑与人脑的关系:人脑为主,电脑为辅。人脑决定电脑,电脑多媒体的使用,要掌握得适时、适处、适量、适度,力求科学、合理、生动、有效。(4)不可盲目一味的依赖多媒体,合理正确运用多媒体教学,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关键。选准中学语文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最佳结合点,是提高语文多媒体教学实效性的关键。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7-0017-02
这是我校信息技术学部教学法培训的一个场景,大屏幕上显示着培训的主题:《信息技术学部集体备课自主设计亮点展示》。在每一张PPT的幻灯片上,凝炼了老师们原创的一个个教学亮点,有关于难点的突破策略,更有将知识内涵与学生组织有机融合的妙招……在每一个亮点的下方赫然显示着创作者的名字。比如,繁冗、零散的知识经过关联和整理,概括成了一个简单的图示,这种方法被概括为“化繁为简、抓住要点”;难以记忆的知识点被编成了一句口诀,这种方法被概括为“创新记忆”;还有用“比较鉴别、高度概括”的方法区别易混点等等。
一个个亮点蒙太奇式的在老师们的眼前一一翻过,大家的心情也随着此起彼伏,微笑占据了面庞,会议室的空气轻松而甜润起来。就在此时,课件显示出一句话:“世界上最重要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达尔文。”
这是信息技术学部实施集体备课的一个培训推进会。自从2年前信息技术学部成立以来,大家逐渐认识到,要想使学生学会知识和技能,教学内容固不可少,但没有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学目标根本无法达到,尤其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更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集体备课这种备课方式应运而生了,由一名教师单独主备教学内容,其他教师则重点负责教学法的自主设计,以这种分工合作的方式进行备课的改革。作为备课组长,我负责每天批阅老师们自主设计的教案和每天坚持听课,发现了一个非常集中的问题,那就是教师师方法单一、肤浅,如在教案和课堂中多处采用“重点强调”或是“强调重点”这两种所谓的“方法”;在课堂实践中,当学生遇到难点时,这种肤浅的“强调”计策更加急燥地表现出来。知识内涵挖掘得不够,学生组织缺乏,这两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结果,学生兴趣激发得不够,导致课堂有效度不高。
怎样才能使教师认识到“方法”的重要性,使他们认识“方法”的“方法”又是什么?――这成了我长期以来思考的一个问题。直到有一天,从彭兴顺老师所著《做卓越的教师》一书中找到了答案。他说:“教师每天的工作,即是一座金矿”!于是,我开始在这座金矿中――在批阅教案中、在听课中发现、总结每个人的闪光点,并留心地记录下来。经过那一次的培训“推进会”,我又开始了每天的教案批阅和听课,结果发现,“重点强调”这种伪计策在悄悄地减少,各种小妙招在一点点增加,或联系对比、或总结归纳,或旁征博引,而且更可喜的是,他们在深入分析教学内容的内涵,并努力使之与学生个性和学生的组织巧妙地结合起来。从前眉头不展的老师一天天变得神采奕奕起来。我在暗暗为自己鼓掌的同时,认真总结了一下自己小小的“成功”之处:一是以“亮点展示”代替“大道理说教”培训,从正面强化了教师的“方法”意识,强化了“正”效应;二是将教师自身行之有效的事实提炼为各种方法,使之作为培训的生长点,使教师在享受自身成果的同时下意识地、潜移默化地体会到“方法”的生命力,使认识和理念得到了升华;三是以课件的形式展示老师们的亮点,活泼新颖、大方正式,足以引起大家的认同和共鸣。同时,作为科研处主任,我还担任着全校教师的培训工作。回想起从前的一个场景……这是一个《生本课堂》培训的场景。有关“生本课堂”的内涵解读,在我的操作下,由PPT课件系统地进行展示着,老师们皱着眉头思考着。但渐渐地,目光渐行渐远,远离了我,远离了课件。之后在教学中践行“生本课堂”的效果可想而知……那次“远离”的培训啊,就是因为培训的内容远离了教师,它几乎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看似高深、科学的理论成了一座“空中楼阁”,可望而不可即!看来,要想组织一次成功的培训,了解并抓住教师的“最近发展区”是何等重要!我们在教学中主张以学生为主体,在师训的课堂,何尝不是这样――以教师为主体!
预设和生成,并非井水不犯河水,而应是水融,和谐共生。生成,离不开科学的预设;预设,是为了更好地生成。既然如此,如何“预设”,如何应对“生成”,怎样处理“预设”与“生成”在课堂教学中的关系,使“生成”与“预设”共舞,是我在教学中一直关注的问题。本文就谈谈我在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一、要为“生成”而精心“预设”
生成与预设是教学中的一对矛盾统一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生的差异和思维难以预料,实际教学中总会有些不期而遇的问题。面对这一现象我们必须做好充分的预设,才能“临危不乱”。在教授八下Unit 3 Reading 部分Do you remember what you were doing 时,原先教案设计是想问同学们当9.11事件发生时,你们都在干什么。当我拿出一张图片问同学们“what is the building? What happened in the picture?”时,全班居然没有一个人举手回答,只听见有人用中文在那里议论,这么高的楼怎么会起火了呢?我接着又问“Do you know when it happened? Don’t you know anything about it?”我瞪大了双眼惊讶地问,还是鸦雀无声。看来,我真的是对学生一点都不了解,又怎能谈得上灵活应对呢?从上面的例子中还可以看出,我们有些教师,备课时只圈画了个大路子,把更多的课堂空间留给教学生成。试想,如果我们课前备课时没有对教学方法、途径精心选择,没有充分考虑学生会出现哪些情况,每种情况如何处理,接下来需作出哪些相应的安排,我们怎么希冀学生课堂教学顿悟和灵感创造出无穷的精彩呢?所以我们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既要吃透教材,考虑到所教内容的知识点、逻辑关系,可能引起学生争议或难以理解的问题等,又要对学生可能出现的言行进行充分预设,做到心中有数、临场不乱。
二、及时调整预设,创造精彩生成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预设再周全,它毕竟是预案,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顺学而导,必要时要调整原先教学预案,促进教学预设与动态生成的和谐发展。一次听七(下)Unit 4 I want to be an actor Period 1 时,上课教师要求同学们看图就A:What do you do ? B:I’m a ……,进行 pairwork,当叫到最后一对学生站起来,就图上内容student 对话时,B回答道“I’m a teacher.”显然B回答错了,这位教师只是纠正了她的答案you’re not a teacher, you’re a student. 然后为了引出 I want to be a ……做了如下过渡: I know you’re 14 years old now. You’re students. But after 10 years, you will not be students. I want to know what do you want to be. You can say I want to be a teacher. 课后我们对她的这一过渡提出了意见:她完全可以从B学生的回答I’m a teacher下手,直接引出I know you want to be a teacher when you grow up. 而不用费那么大的力气,按照原先设计好的预案,绕了一个大圈子才引出I want to be a ...这样显得课堂教学既流畅又节省时间。但是我们就是很死板,不知道及时调整预设,创造精彩生成。所以在实施预设教案的进程中,教师只有随时捕捉学生的疑问、想法、创见等精彩瞬间,甄别优劣,选择恰当的问题作动态生成的“课眼”,因势利导选择原来的教学程序或内容,自然地变为动态生成,让课堂教学在健康有效的轨道上发展,才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促进课堂生成。
三、珍视生成资源,超越预设目标
我们知道,教学过程和学生的理解过程都处于动态的发展变化之中。每个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维习惯与兴趣,经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尝试、推理、交流等活动探索知识,由于学生的差异,可能生成不同的见解和方法。珍视这些生成资源,合理组织、利用,可以更有效地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丰富学生的认识成果。比如在我的一节校公开课八(下)Unit 3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 Period 3 教学时,首先我让学生就书上的Part 4 做了一个调查,然后 make a report: ××× was doing at 9:00am last Sunday,为了引出下文3a中的几个生词,我做了如下过渡:I think you all had usual experience, That isn’t amazing. But Ted had an unusual experience last Sunday. Can you imagine what happened to Ted? 于是我就引出了unusual experience, amazing , imagine 四个生词,教同学们读了单词之后,我就让同学们阅读3a的文章了。课后老师就对这一步骤提出了意见:为何不珍视这几个生成的单词,培养同学们发散性思维能力,让大家一起分享他们的unusual experience. 我可以这样接下去问:What does unusual experience mean to you? What’s your unusual experience? You can say it like this: I had an unusual experience. It is when...这样既可以充分开动同学们的脑筋,增强学生学习热情,促使他们更积极地使用英语,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因此在教学实施阶段,一方面要对课堂上无价值的生成予以正确引导,一方面又要对极富价值的创造火花予以引燃,使意外的信息生成宝贵的教学资源,从而超越预设的目标。
开放对应于封闭,生成对应于预设,教学是预设和生成、封闭和开放的统一体。深陷在“预设”的窠臼,统得过死,就会把学生引入幽深的峡谷,而纯粹的“生成”也属空中楼阁,矫枉过正。因此,我们应在预设基础上追求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与主动建构,更多地关注师生共同的生命历程,让“预设”与“生成”共舞,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的学科性质定义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语文课标也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对学生思想感情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吸纳语文所蕴涵的丰富的人文精神,滋润灵魂,陶冶情操,提升人生境界,形成健全人格。所以,语文课程应凸显教师的人文关怀,把人文精神的养成作为课程目标的一种课程价值取向,立足学生成长,使学生在语文课程中受到真善美的熏陶,使他们自身的体验和个性心理特征受到尊重。
当今社会,是一个浮躁的社会。在物质条件不断改善、不断满足的同时,却日益感到精神上的空虚。究其根源,乃是教育上长期以来缺乏人文内涵,许多受教育者"只有技术,没有文化",缺乏社会理想和人文关怀,对社会、伦理、生态、文化等方面缺乏应有的认识和重视。康德说,教育的目的是使人成为人。说,教育是成就人格的事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使人更加和谐和持续地发展,从而更有价值地生活。
在强烈倡导人文教育的大背景下,处于新课改前沿的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唤醒学生的人文需要和人文追求、培养学生基本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将成为语文教育的核心内容并伴随语文教育活动的始终。然而,在教学实践中,语文教育实现人文性却成了海市蜃楼、空中楼阁,可望而不可及。语文教学过于强调工具性,教的是字词句段篇,考的是听说读与写,关注度是知识的传授,成绩的提高,想尽一切可能的办法去提高学生的各种语文能力,而很少去注意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在教学中,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课堂上哪有人文光芒的闪烁?
人文主义认为,教育应专注于人的世界、人格的世界,把培养独立人格和独特个性当作优先追求的目标。而人格和个性的培养应是在"润物细无声"般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呢,下面,谈一下笔者的看法。
一、"我的眼中只有你"――以人文本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情感和个性,营造一种自由、平等、和谐的人文课堂氛围。
老师是许多学生的偶像和崇拜者,老师的言行举止、人文素养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教师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自己丰厚的人文素养去影响学生,要摒弃师道尊严,多一些"微笑"与"温暖",少一些"冷眼"与"无情",容许学生自由活动,容许学生提问质疑,打破教师的"权威",把学生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只有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用关爱呵护学生的心灵,用时代的人文精神和个人的人格魅力去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才能迸发出创造的潜能。教学中要站在学生健康发展的高度,为学生的发展而教,依照学生的学习规律设计教学,真正发挥教人以生命智慧,给人以健康心灵的教化作用,引导并促进学生自由、全面、和谐地发展,为生命个体的发展撑起一片自由、和谐、明朗而多彩的天空。
二、"得来全不费工夫"――注重生成
叶澜教授曾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
课堂生成是“无法预约的美丽”。生成的课堂,教师不是在执行教案,不是把心思放在教材、教参和教案上,而是在观察学生,倾听学生,并与学生积极互动,根据实际随时调整教学。面对在教学过程中涌现出的新的超乎预设的生命信息,教师应该关注和尊重学生在过程中的经历和体验。
1、关注细节,渗透人文
每一个细节都可能生成一次精彩。细节体现教育智慧。教师要做有心人,要有一双“发现”的慧眼,关注细节。
我们在公开课中经常可以看到,哪怕有一个学生没读完,老师也会耐心地等待他读完,甚至把话筒对着他,把他(她)的朗读声扩出来予以鼓励。这些细节,真正凸显了教师的人文关怀。
在教学《信任》一文时,当学生产生信任危机时,教师通过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当学生默写生字出错时,老师一句“我相信你下次一定会默写正确”用信任取代了惩罚,从文本演绎到了生活,以人为本,抓住细节,充分利用生成资源,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信任的内涵,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凸显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此时无声胜有声。
2、捕捉情感,彰显人文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心中不知不觉的做出相应变动。学生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笑一颦,都蕴藏着教学的资源,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情感的变化,智慧处理,巧妙引导,发挥教育机智,促进有效生成。
在进行《我很重要》的教学时,教师用心倾听,用情感受,用灵动的教育机智敏锐地捕捉到课堂生成的契机――-学生朗读时情感的欠缺,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对学生巧妙地进行了生命教育,防止学生在成长中迷失,不仅关注文本,更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心灵,充分彰显了人文精神。
3、挖掘本质,体现人文
要形成一个良好的数学教学风格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坚定数学信仰,教师要树立积极向上的数学价值观,坚信数学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数学教师的数学信仰从教学中自然的反应出来,这对学生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教师的数学信仰表现在:喜爱数学、敏锐的观察数学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善于表达数学,在课堂中具体表现为了解数学历史,向学生灌输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数学所起的作用。初等数学应用于农业社会;高等数学应用于工业社会;现代数学应用于信息社会。当前高速发展的网络信息技术处处离不开数学。在课堂上引入数学概念或讲解数学方法时,应自然的把数学概念化、具体化,讲数学方法与社会某一方面的进步联系起来,更要不断的追求新知识,调整自己的知识体系,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适合时代要求。把数学的学习横向联系,而不仅只局限于数学一科内。教师首先要尽可能的学习数学在各方面(科学、工业、农业、生活、市场等)的应用。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当今,经常组织数学应用的教学,重视课本上实践、活动课的教学,让学生感觉数学不是空中楼阁、纸上谈兵。并能主动利用信息知识手段辅助教学。只有发达的数学才能造就发达的社会,这些都是数学信仰的有理见证。
二、数学教育观念要适合时代的发展。当前课堂教学决不能是教师的一言堂,一定要树立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已不是教师怎么能教好,而是教学生如何学好。所以要树立民主的数学教育观念――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及自由思想)。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和学生做朋友,了解学生对数学教学的感受、体验。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数学问题,拉近师生的感情距离,让师生在数学教学中能产生情感共鸣,唤起学生对数学的美好感情,这对挖掘学生的数学潜能起很重要的作用。数学教师要努力培养全体学生的数学能力,引导学生对数学方法的掌握,真正领会学生是掌握知识的第一动力的价值。
三、数学教师要具备高雅的数学气质。具体表现为:简洁的语言、深刻的道理、广博的知识、精湛的解释、严谨的推理、直观的图示、美的板书、历史的出处于沿革,这些都是高雅数学气质的体现。如对勾股定理的讲授,让学生了解它是与平行公理、三角形的内角和均等价的重要命题,它直接导致无理数并引发第一次数学危机;它还是我国辉煌数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对这个定理的教学要同时兼顾三种价值:传授集合知识,培养知识能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正是因为这个定理十分著名,应用非常广泛,所以这个定理的教学历来是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如何从数以百计的证明中选出一个来给中学生讲解呢?教师可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展现自己的风格,这些都是数学教师高雅的数学气质。
四、数学教师要重视“自我”的讲述。热情洋溢、清晰的语言、丰富的表情、沉默与思考、有计划的重复、读写与材料、视听教具,这些都能反映教师的教学风格。物理学家杨振宁曾评价他的两个导师狄拉克和海森伯的不同教育风格:狄拉克表现出简单、直接、原始的逻辑性,他的工作没有任何渣滓直达深处,直达宇宙的奥妙,正如“秋水文章不染尘”;而海森伯岁表现的朦胧不清楚,但总能给人很多思考的线索。所以高层次的教学是一个完美的自我设计,具有独特性、个体性,是具有风韵魅力的教学,优质教学成功的教学经验是理解教学方法,不盲目追求一种教学方法,创造独有的自我。
五、设问手段应做到标新立异、寓趣于问、层层递进、静中设疑、因人施问、灵活多变;提出新问题、有价值的问题、高难问题、兴趣问题、歧义问题、反问问题、多样性问题、制造问题链、激活关键点,鼓励学生对对知识问题的反馈,引发学生发表个人意见澄清问题,生成共同探讨问题的环境,避免教师一言堂。并根据学生本身的差异进行设问,让不同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和成功的喜悦,使其在各自现有的水平上都有所提高。
六、使用刺激的手法,指导发现酝酿概念,迎合学生口味,鼓励大胆探索,传播“数学是进行探索和创造的学科”的概念,诱导学生开拓思路,奖励独创思维,对于学习中学生的创新思维、方法及时提出表扬、推广,提倡独立思考的精神,向传统文本挑战。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一、反思传统法律教学的缺失
在传统的法律教学中,教师的授课方式是近乎刻板和僵化的,通常都要逐一讲解各种法律名词的概念、分类、基本原则、构成要件,然后再进行必要的法理分析,自始至终,教师都处于绝对的中心地位,照本宣科,自行其是,学生只能唯唯诺诺,照单全收,本应充满灵性的教学过程变成了枯燥的单向灌输,缺乏生机与活力。不能否认,很多教师教学态度极为认真,他们精心准备教案,辛苦筹划教学环节,唯恐不能将所知所学一股脑传授给学生,但是,有好的动机不一定有好的效果,正如同志所说:“一个人做事只凭动机,不问效果,等于一个医生只顾开药方,病人吃死了多少他是不管的。又如一个党,只顾发宣言,实行不实行是不管的。试问这种立场也是正确的吗?这样的心,也是好的吗?……我们判断一个党、一个医生,要看实践,要看效果。”这段话深刻揭示了动机至上、枉顾效果的危害。
在法律课堂上,从理论到理论,从条文到条文,也许教学计划会如期完成,但学生能得到多少收获,受到多少启发,却是要打问号的。其实,任何课程的教学都不应脱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这一纲领性文件为所有高职院校指明了方向,它们与本科院校不同,培养的是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其中,特别强调“应用”二字。那么,在法律教学中,也应努力贯彻这一宗旨,我们要培养的,不是只会埋头做笔记的速记员,而是勤于思索、乐于探究、勇于参与的多面手,有自己独立的见解,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通过学习与实践全面提升个人素质。
二、让法律走向生活,实施生活化教学策略
1、巧妙提问,重现生活。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当它以条文形式呈现时,语言极其精炼,概括极为抽象,对非法律专业的学生而言,要深入理解其内涵和本质,难度不小。我们应该明白,法律并非凭空搭建的空中楼阁,它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来源于生活,提炼自生活,制定法律的目的是规范人们的行为,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老师所要做的,就是让法律回复到它最本真的状态,即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状态。如果把课本上的法律比喻为一棵徒有枝干的大树,老师就是点石成金的魔法师,手挥目送间,丰满其枝叶,肥沃其土壤,最后,令其蓊蓊郁郁,蓬勃繁茂。
教师必须创造性地设计教学,用开放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导到与所学知识密切相关的环境中来,让他们产生真切的感性认识。所谓开放性问题是指限制条件少、结论并不唯一的问题,它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去固守现成的答案。比如,“衣衣不舍”服装店在销售羽绒服时,故意抬高原价,虚假打折,然后谎称门面到期,亏本促销,问此种行为违反了何种法律规定?这就属于那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能把前后知识贯穿融通,鼓励学生去寻找其中隐藏的线索。有同学反应很快,说该店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禁止欺诈经营的规定,有的说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禁止作引入误解的虚假宣传的规定,还有的说违反了《民法通则》和《合同法》关于诚实信用原则的规定,所有这些表述都是正确的。在即兴问答中,学生丰富了自己原先的理解,法律知识也由生硬死板变得鲜活灵动,逐渐内化于大家心中,教学目的由此得以实现。
2、创设情境,体验生活。学生有两个世界:一是囿于课堂,由老师、同学、教材共同组成的狭小的世界;二是课堂之外“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广阔的世界,而生活,更多是在窗外,在那片更宏大更宽广的天地里。教师应该充当引领者和开拓者,努力创设情境,拓展资源,让学生飞得更高,看得更远,在教室里就体验真实的生活。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把富有思想性的生活同教学结合起来,依我看,这就是学校里人们常说的,也是大家所期望的和谐。”
例如,在讲授婚姻法律规范时,可引入在天涯社区备受关注的热帖来说明父母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北大博士殴打岳母六次惊动110》,此案曾被央视《今日说法》予以跟踪报道。具体做法是: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板块,原告诉讼人,被告诉讼人以及主审法官,每个板块的同学自由组合,形成团队(3~5人左右),然后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通过网络搜集资料。原告诉讼人要写出民事状,包括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要求条理分明,格式正确;被告诉讼人则根据对方诉状写出答辩意见;主审法官的工作是精研法律条款,查阅相关判例,做好充分准备。一切就绪后,三方同学就在课堂上展开模拟审判,最终要明确的是,子女对父母经济上的必要帮助和精神上的关心照顾是无条件的,相应的,父母也应尊重成年子女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在模拟法庭中,老师不是袖手旁观的看客,而是把握庭审进程的“裁判员”,随时指正实体法和程序法的应用谬误,对学生的表达与沟通保持高度关切,之后,点评各人表现,总结经验教训,让大家真正理解法律,体验生活。
3、积极组织,参与生活。如果说模拟审判是在泳池里戏水,那么到武汉各级法院观摩真实庭审则是到大海里搏击,更直观、更精彩,也更有冲击力。学生的视角可以转向更广阔的社会,由一个个正在发生的案例去感悟法律精神,培养法律素质,在实践中检验课堂知识。另外,学习《道路交通安全法》时,可让学生走上街头,担任义务交通协管员,他们在提醒行人遵守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的同时,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升华自觉守法的境界。再如,讲完《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可组织办报比赛或演讲比赛,主题是――“我的网络宣言”,启发大家注意网络自律,健康进行网络交往。与课堂教学相配合,还可组织《民法通则》抢答赛,《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辩论赛――“是否赞成餐厅禁止自带酒水”,策划《环境保护法》宣传周――“我们只有一个地球”,鼓励学生争当“环保达人”。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扩展知识技能,完善求知方法,构建立体知识体系,最终达到让法律教学超越课本、走向生活、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作者单位:武汉民政职业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何洪.对话:课堂教学的理性境界.素质教育大参考,2006.1.
作为教师,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敬业和执著,同时还要正确认识自我的地位与价值。现阶段,各种浮躁、利己、拜金等不良风气在我们教师周围蔓延,教师如何看待自身的社会地位与待遇,直接影响教师能否热爱教育,忠实于教育,奉献于教育。因此,教师要有独立的人格,独立的思想。而这种独立的人格和思想,往往就体现在教师对教育的爱和责任上。
教育是爱的事业,这种爱高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爱,是严与爱的结合,是理智的科学的爱,更是积极主动的爱。爱自己的职业,把自己的职业当作事业来做,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教育工作中,以教师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使学生亲其师,进而信其道。我们说,热爱教育就应热爱学生,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是学生情感的需要,是教育的感情基础,是培养学生高尚情操的主要因素,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有了爱,就会使师生关系达到高度的和谐。反过来,学生也会在爱的呼唤中,把教师视为自己的贴心人,对教师产生由衷的感激之情,从而产生了强烈的爱的电磁波,这也会成为促进教师不断成长和发展的强大动力。总之,爱是连接师生情感的纽带,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二、加强业务修养,勤练内功
新课标下的教师,应具备全新的教育理念、精深的专业知识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因为新课程赋予了课堂教学新的内涵,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是新课程理想课堂教学的核心理念。有怎样的教育理念就会有怎样的教学方法,教育理念对教学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只有在教育理念的统领下,才能充分发挥功效。教师的教育理念反映的是教师对教育工作本质的理解,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育态度和教学行为,甚至还间接地影响着未来教育的发展。
教学,一切源于课堂;课堂,一切服务教学。要能灵活地驾驭课堂,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较高的教学水平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要精通学科基础知识,明确基本观点,了解最新进展。如何加强自身的业务修养,我认为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勤读书,勤读专业理论的书籍
作为“一头挑着学生今天,一头挑着祖国未来”的教师,必需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教师唯有博览群书,才能有广博的知识,才有一颗充实而又空灵的心,识得书中真味,不被红尘世俗所充塞。多读专业书,能让我们在这块沃土上吸收丰富的专业营养,使自己的研究和探索进行得深入,使自己在学科领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有自己的教学个性、风格和特色。
当然,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仅读的是某一领域的专业书籍,还应当了解其他领域的基础知识及研究方法,这样才更有利于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全面提升其综合素养。
2.加强与校内同行之间的交流,实现互助成长
《礼记・学记》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我们身边每一位同事都有他的闪光点和才能,我们要以欣赏的眼光学习和借鉴他们的实践经验,学习他们的长处,以弥补自己的不足。要主动参与学校组织的教学公开课、教学论坛、专题讲座等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与同事一起分享教学的信息,交流教学教研方法。
3.加强名师对话,向名师学习
加强名师对话,向名师学习,有利于增长自己的见识,有利于自己在教学中少走弯路,有利于树立自己赶超的目标,并激起与名师比看齐行的欲望。虽然我们与名师面对面的交流的机会较少,但我们可以通网络搜寻,找到名师的博客,从他们的博客中,分享他们的成长经历和优秀成果,让自己摆脱孤独处境,助推我们的专业成长。当然,向名师学习,不能盲目跟从,一定要站着,不要跪着,一定要思考着,不要瞎忙着,要善于结合自己的教学积累去细细地品味、感悟和消化,不能一味地“拿来”,使自己的头脑,自己的课堂变成别人的跑马场。
4.提升科研素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师成为研究者”已是时展的必然要求。“学习―教学―研究―教学―再研究―再学习”也必将成为教师的理想工作模式。
搞不搞研究,会不会研究,是“教书匠”与“名师”的分水岭。纵观一些名师的成长,都与他们积极地从事教育教学研究有关。教育研究,能引领我们教师专业成长;教育科研,一端连着教师的业务学习,一端连着教师的教学实践,是教师发展的核心。
进行教育科研,是教师的职责;进行教育科研,是教学方法的需要;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是探索教学规律的需要;也是促进自己不断成长的需要。
教学和研究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只教学不研究,终年在事务中打圈,教学迟早会陷入高原;只研究不教学,时常在空中楼阁上跳舞,研究最终会成为无源之水。我们一线教师只有将教学和研究有机结合起来,我们的业务素养和业务水平才能得到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成长才不会成为空谈。
三、加强自身对教育教学的反思
加强自身对教育教学的反思,要时常做到自省、慎独。“没有反思的教师,不会成为有思想的教师。”
魏书生说过:“一件事有一百种做法。”语文开讲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独特的导入方式,下面就把我经常运用的几种导入方法公布于此,与广大同仁分享。
1 温故导入
孔子云:“温故而知新。”温故旧知识是导入新课的常用方法。我给《我的空中楼阁》所设计的导语是这样的:“初中时,我们学过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陋室铭》,这间‘陋室’在作者眼里是怎样的呢?(学生回顾:‘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磬。’‘可以调素琴,阅金经。’)破旧的陋室,在刘禹锡眼里却充满了清幽雅静的情趣。今天,我们再去参观一间山涧小屋,去欣赏李乐蔚笔下‘陋室’的意境。”简单的一个问题就引起了学生对初中知识的回忆,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新知识产生探索的欲望。
2 故事导入
在语文课堂上,老师可利用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先叙述一个与课文内容相联系的生活实例或故事,使学生产生学习新课的兴趣。例如,教《拿来主义》这一课可以这样设计导语:“天津有位作家叫冯骥才,他访问法国时,在一次欢迎宴会上,外国记者接二连三地向他提问。其中一位记者问:‘尊敬的冯先生,贵国改革开放,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东西,你们就不担心变成资本主义吗?’冯先生回答:‘不!人吃了猪肉不会变成猪,吃了牛肉不会变成牛。’他幽默机智的回答,博得了满堂喝彩。是的,我们学习资本主义的东西,不会变成资本主义,同样,继承文化遗产时,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原则,就一定能成功,这个原则就是‘拿来主义’。”这时学生立即问“什么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于是我便乘机导入课文的学习。由于导入语的故事已引起了学生对“拿来主义”的兴趣,这节课当然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悬念导入
借鉴说书人“且听下回分解”的奥妙术,其奥妙就在于讲到最扣人心弦的时候,有意避而不讲,吸引听众非听完不能满足心愿这个要害处。说穿了,就是善于设置悬念,紧紧吸引听者的注意力。这种技巧运用于新课的导入之中,以悬念作为学生好奇心的触发点,也会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欲望,而一经造成这种欲望,就非要扒根究底,弄个水落石出不可。这种导入法,也很适用于通讯报道、报告文学、小说、戏曲等课文。总的来说,设置的悬念要做到三个字,即“精”、“新”、“奇”,一下击中学生的兴奋点,促使学生构成学习掌握知识的意图。具体而言,在内容上要突出主要人物、主要事件;在手法上可以浓缩全文,也可以从中截取片断;在技巧上必须发人深思,留有无穷余味,能引人入胜。
一位教师在讲授《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书目》这篇说明文时,说道:“据说,德国柏林图书馆大门口,写着这样一句话(板书):‘这里是人类知识的宝库,如果你掌握了它的钥匙的话,那么全部知识都是你的。’这里所说的‘钥匙’是一个比喻,人们把书目看成‘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板书标题)。那么,什么是书目?现代书目有哪几种?为什么书目能够像钥匙一样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呢?请仔细阅读课文。”
这一连串的设问,造成了一个个悬念,从而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促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细心钻研课文。
4 歌曲导入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上老师的导入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节课已经成功了一半。中学生大多爱听歌曲,许多学生都随身携有MP3、MP4等,利用课余时间听歌,有时甚至两人合用一个听。鉴于此,在教戴望舒的《雨巷》时,就从歌曲《丁香花》入手,使学生对丁香花有一定的了解,从而理解作者的“丁香情结”。教《鸿门宴》时,让学生听屠洪刚的《霸王别姬》,音乐响起,学生立即被歌曲中所传达出来的项羽对虞姬的万丈柔情以及英雄末路的无奈深深吸引,然后再问:“曾经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怎么会沦落到如此下场呢?让我们共同走进司马迁之《鸿门宴》。”这样便将学生的思维引入了恰当的轨道,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角色。
5 应变导入
日常教学中,有时也会出现一些特殊情况,使课堂气氛变得严肃、凝重,影响教学效率。这就需要教师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灵活多变的引导方法。特级教师钱梦龙有一次在武汉给近千名语文老师上示范课,学生和听课老师早就在静静地等着,看上去课堂是那样严肃、紧张,这时,只见钱老师一脸轻松地走上讲台,亲切地对学生们说:“我让大家猜个谜语,好不好?”学生先是全都一愣,随即又都同意了钱老师的提议。“虽然发了财,夜夜想成才。打一人名,同学们认识的人。”偌大的课堂静得出奇,不一会,一位大胆的同学举手示意,信心十足地回答:“钱梦龙。”顿时,全场欢笑,紧张气氛一扫而空。接下来,教学就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