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26 03:07:2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芙蓉楼送辛渐古诗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2、《芙蓉楼送辛渐》原文及翻译: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所谓“文如其人”,其实,诗也如其人。绝大多数的诗人,都是在借诗抒情或借诗寄意的。中国石油大学附小的陈晓梅老师在全国首届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大会上的演讲中强调:“要有滋有味,传情达意,感动自己亦感动他们地诵读一首古诗词,不可不先理解诗人,了解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这样才能解读诗词的内容。”由于各个历史时期的环境、政治、气氛不同,文风自然不同;时代不同,造就了不同风格的诗人;在了解了诗作的时代背景后,还应了解诗人的生平才更有利于我们理解诗作内容。例如著名的北朝民歌《敕勒歌》,如果对“南北朝”这段历史时期不理解的话,那就很难体会这首传颂千古的描写草原风光的诗歌的广阔意境。同样,也只有知道汉朝的一些风土人情,才能更好地理解“汉乐府”《江南》在低吟浅唱之中所描绘的婉丽风光。
二、细读文本――字词语句教学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古诗文教学离不开对字词语句的理解。有时字词理解了,就理解诗意,体味到作者的感情了。
1、抓诗眼:例如王维的名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只要抓住一个“独”字,就更能理解“异乡”“异客”的感情了;只要抓住一个“独”字,就知道“倍思亲”时的孤单了,更能理解诗人见到别人团圆而自已只影形单的寂寞了。
2、抓词语:例如,同是写送别的诗《芙蓉楼送辛渐》和《送元二使安西》,只要抓住诗句中的重点词,就能体会到诗人送别时的感情是不同的。《芙蓉楼送辛渐》写到: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其中用到了“寒”“夜”“孤”“冰”等词,从中可以看出作者送别辛渐时心中充满了伤感与凄凉,到底送别的辛渐是何人呢?为何这样悲痛呢?一定与诗人的“亲友”有关。而《送元二使安西》写到: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前两句写景,写到“朝”雨与“轻”尘,写到客舍“青青”而柳色“新”,用语轻快,一派为送别故人而洗扫一翻的新气象。从中可见,作者送别故人并不像《阳关三叠》那样凄婉哀伤,因为他们虽然有可能生离死别,可毕竟只是“故人”,有可能几十年没见面了碰巧在这儿遇到,送他一程,向他敬酒,劝他“更”尽一杯。所以,作者还能带着轻松的心情像一个主人送别客人那样看看周围明丽洁净的景色。
3、抓诗句:一首诗,每每有两句是重点句,有些甚至成为了名句。那就抓住其中的重点去理解就行了。例如《登鹳雀楼》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静夜思》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题西林壁》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抓诗题:有些诗,从它的题目,就可以知道整首诗到底写的什么内容。例如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从题目就可见作者在西湖上饮酒(欣赏风景?赋诗?)碰到了开头是晴朗的,后来下雨了这样的景象。又例如《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如果不看题目,一读而知是写的夏天的荷花。可要是结合诗题细读全诗,你就会发现作者是借物抒情,写下了对林子方上京为官的无限祝福。
三、解读作品――作品内涵教学
文如其人,诗也如其人。一首古诗,要么是诗人的托物言志,要么是诗人的触景生情,诗人性格、命运的差异对他的诗歌创作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如教学李贺的《马诗·大漠沙如雪》时,课前通过查阅资料,我们才了解到这个短命的“诗鬼”竟是皇室宗亲,他的远祖是唐高祖李渊的叔父郑王李亮,只是到了他这一代已时隔近两百年,故虽为皇室宗亲实则极为疏远,但他自己却时常以此自居,因而他在很多诗中都极力地描写皇室奢华的宫廷生活,连想象中自己的战马都佩戴“金络脑”,以显尊贵。有资料说此人虽满腹才华但相貌实在不敢恭维,且自幼孱弱多病、穷困潦倒,而更不幸的是他为避父讳而无缘科举,他纵有远大志向,奈何无处施展……了解了这些,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诗歌的感彩,更深刻地感受诗人在现实与理想的巨大反差中所遭遇的悲壮。
二、把握背景
每一首诗都与作者的思想、经历密不可分,而作者的思想、经历又无法脱离社会这个大背景、大环境。如曹植的《七步诗》,据古书记载曹丕因为嫉恨弟弟曹植的才华,更担心弟弟会跟自己争夺王位,就命令他在七步之内写出一首诗,如写不出来,就要对他施以酷刑,而这首诗正是曹植在七步之内完成的,诗人向他的兄长发出了“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责问,深刻地反映出封建社会统治集团内部排挤斗争的残酷,从中也不难看出曹氏集团最终走向灭亡的必由之路。再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如果不了解李白之前所遭受的劫难,很难理解他离开那个伤心地的迫不及待。了解这些历史背景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诗句的理解。
三、研读词句
古诗的教学离不开对诗句的理解,有时甚至理解了字、词,就理解了诗意,体味到了作者的感情。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其中有名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只要抓住一个“独”字,就知道“倍思亲”时的孤单,就更能理解“异乡”、“异客”的感情,更能理解诗人见到别人团圆而自己形单影只的寂寞了。再如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对诗中“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进行仔细地研读,我们从诗句的表面意义进行进一步的挖掘,就会发现这句诗同样还揭示了“是金子终究会发光”、“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道理,从而使学生获得人生的启迪。
关于古诗词的手抄报图片(1)
关于古诗词的手抄报图片(2)
关于古诗词的手抄报图片(3)
关于古诗词的手抄报图片(4)
关于古诗词的手抄报图片(5)
关于古诗词的手抄报的内容:经典古诗名句
1)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3)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4)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5)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6)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7)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8)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9)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0)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
关于古诗词的手抄报的资料:五言律诗
1、《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推荐其他主题的手抄报资料和图片作为参考:
1.有关于古诗的手抄报模板图片
2.有关古诗手抄报的模板图片
1激发思考——悦读的动力
“悦读”体现阅读的动力,阅读要成为习惯,必须让学生投入地读,兴趣盎然地读。如果要真正从“悦读”始,就必要要寻找到一个“最佳突破口”, 让学生思考起来,享受思考带来的愉悦。
1.1抓诗题: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的教学中,我以题目为突破口,切入点。在学生读通诗题,理解题目意思的基础上(一个秋天的黎明,诗人走出篱门,迎面吹来阵阵凉风,遥望北方,心中感慨万千。)引导学生思考:根据诗题,你有什么要问问诗人吗?经过师生共同梳理,主要有以下三个问题:诗人为什么睡不着觉?走出篱门干什么?心中有什么感慨?这样即营造了学生的阅读期待,他们很想知道问题的答案,有的甚至急着从诗句中开始寻找,小声读了起来。
王国维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杜甫的《春夜喜雨》显然属于“有我之境”。题中的“喜”字正是对王国维这句话最好的诠释。一“夜”字,点出雨来的时间,多么善解人意,在万籁俱寂时到来,丝毫不影响白天的游玩、工作;一“喜”字,让诗中表达的感情“呼之欲出”。我在上这一课时,直接出示题目,然后以“喜”字为切入点,抓“好”字来理解诗句:诗人喜从何来?在此基础上创设一种情景:温暖的春天终于来了,柔和的春雨在静夜里悄悄地洒落。这春雨,会给大地带来什么变化?在交流中,学生明确了春雨的“好”。仁厚再加以引导和渲染,于是学生调动自己头脑中的相似经验,在一遍遍的品读中,一个活生生的诗人形象站在了面前,他们感受到了诗人对这场春雨的喜悦,并且也被这种喜悦所感染。
1.2抓诗眼:例如王维的名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只要抓住一个“独”字,引导学生思考:从“独”字中感受到什么?学生在一遍遍的读中很容易就明白了“在异乡”“为异客”的感情,知道了“倍思亲”时的孤单,理解了诗人见到别人团圆而自已形单影只的寂寞。
1.3抓词语:例如,同是写送别的诗《芙蓉楼送辛渐》和《送元二使安西》,只要抓住诗句中的重点词,就能体会到诗人送别时的感情是不同的。《芙蓉楼送辛渐》写到: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其中用到了“寒”“夜”“孤”“冰”等词,从中可以看出作者送别辛渐时心中充满了伤感与凄凉,到底送别的辛渐是何人呢?为何这样悲痛呢?学生经过讨论,最终达成一致:一定与诗人的“亲友”有关。而《送元二使安西》写到: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前两句写景,写到“朝”雨与“轻”尘,写到客舍“青青”而柳色“新”,用语轻快,一派为送别故人而洗扫一翻的新气象。从中可见,作者送别故人并不像《芙蓉楼送辛渐》那样凄婉哀伤,因为他们虽然有可能生离死别,可毕竟只是“故人”,有可能几十年没见面了碰巧在这儿遇到,送他一程,向他敬酒,劝他“更”尽一杯。所以,作者还能带着轻松的心情像一个主人送别客人那样看看周围明丽洁净的景色。学生彻底明白了诗人送别的对象、送别时的感情,朗读时就更容易还原诗人当时的心境。
2培养语感——悟读的关键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正确、灵敏、丰富的感受力。它是理解一切文字的基础。郭沫若先生曾说过:“大凡一个作家或诗人,总要有对于言语的敏感。这东西,‘如水到口,冷暖自知’……这种敏感的培养,在儿童时代的教育很重要。”
2.1在反复吟诵中培养语感: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吟咏、诵读)不仅可以使学生“不待解说,自晓其间”(朱熹语),而且可以在“读”中感受形象、意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出于口,明于心”的语感。我国古代诗歌,讲究平仄押韵,对仗工整,读来朗朗上口,极富音乐感,最适合朗读。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诗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浣花溪草堂”外的明媚春光。全诗一句写一景,组成一幅动静结合、错落有致、色彩明丽的画卷。在教学时,教师可通过示范朗读及领读,指导学生抓住语句的停顿、重音,注意语调的高昂、舒缓、婉转等变化,读出诗的节律和音韵,让学生口、耳、眼、心并用,在反复吟诵中感悟诗句所蕴涵的形象、色彩、声音、情感和内在的意蕴,从而陶醉与诗人所描绘的大自然美景之中。
2.2在品味佳词妙句中培养语感:
培养语感,离不开语言文字训练。我国古代诗歌,讲究炼词炼句。根据这个特点,在古诗教学中,可抓住作品中的佳词妙句作为语感培养点,进行比较、揣摩、欣赏,使学生感受诗人炼字炼句的精妙。
比如《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的“尽”“又”二字,用得颇为传神。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思考: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了金兵一连串的马蹄声,践踏在人们的身上。
师:你看到哪些人倒在马蹄之下?
生:老人。
生:妇女、孩子……
师:他们还有泪吗?
生:没有了。
师:你从哪里看出?
生:“遗民泪尽胡尘里”的“尽”字,说明他们已经没有眼泪了,真是欲哭无泪。
师:苦难的百姓除了哭泣,还能做些什么呢?
生:什么也不能做,除了受奴役,就是等待。
师:他们等了多少年?
生:很多年。
师:从哪里看出?
生:“南望王师又一年”的 “又”说明是一年又一年,而不是一年。
师:“又一年”是多少年?六十五年呐,一年过去了,读!
生: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五年过去了——
生: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十年过去了——
生: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六十五年过去了——
生: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学生通过读,“又”字深深植根于他们脑海中,诗人陆游对百姓的同情,对金人的愤怒,对南宋小朝廷的失望也深深地烙在他们心间。
2.3在情景想像中培养语感: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古诗不仅语言优美,结构精巧,而且意境深远。如何使学生“入境”而“悟其神”?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必须驱谴我们的想像,才能够通过文字达到这个目的。”因此,教学中,要善于启发学生根据诗意展开合理的想像,让他们在自己头脑中像过电影似的浮现一幅幅生动活泼的立体画面,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比如,教《宿新市徐公店》一诗时,可启发学生根据诗句,结合课文插图,想像儿童追蝶,寻蝶的情景:“捉住它,捉住它!”一群小孩子奔跑着追逐一只金蝴蝶。那蝴蝶忽高忽低,忽左忽右地飞着,似乎在和孩子们戏耍。孩子们左追右追,眼看就要追上了。谁料那蝴蝶飞进菜园里去了。孩子们赶紧打开篱笆门跑进园里去寻找,只见满目金黄——油菜花开得正旺旺呢。他们在菜花丛中瞧呀瞧,瞧得眼花缭乱,哪里找得到蝴蝶的踪影!……学生通过想像,把自己带入诗句所描绘的情景,在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感受中得到语言文字的感悟和意境美的陶冶。
3化整为零——多读的捷径
古诗文教学注重诵读训练,大学者都是从小就背下四书五经的。鲁迅在15岁时就差不多背下十三经;郭沫若曾经说过,儿时背下的书,像个大冰山,入肚后将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融化,到那时候,可就是笔大财富了。语文教师“课堂”观念一定要淡薄,不一定只在课堂教学中学习古诗文,可以化整为零。
3.1通过开展竞赛,激发学生的热情。每周中用一天中的十分钟时间的诵读课,举办擂台赛,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进行诵诗竞赛,来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擂台赛的内容可以是各种角度的归类对诗,可以是诗句接龙,也可以是你问我答,或者是对诗竞赛,或者是各种古诗方面的游戏。
3.2开展课前一吟,熟读成诵的活动。为减轻学生背诵古诗的负担,教师要提倡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各班要充分利用每天语文课前一两分钟时间,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
3.3开展举办诗社,学以致用的活动。即吸收对古诗文兴趣特别浓的学生为诗社学员,并由艺术教师组织他们开展作诗绘画、改写古诗、活用古诗、欣赏古诗、创作儿童诗等活动,引导他们学以致用。
有写小雨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的“天街小雨润如酥”,写出了早春微雨如酥的细滑、润泽万物;《江南春》中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我仿佛能见到烟雨笼罩着寺庙那朦朦胧胧的景象,为江南增添了几分迷蒙的美;《渔歌子》里的“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渔者的喜悦和欢乐洋溢在雨中、诗中;还有“渭城朝雨?徘岢荆?蜕崆嗲嗔???ldquo;也是描写小雨的;有描写大雨的:《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白雨跳珠乱入船”,一个“跳”珠,可见雨有多么大;而《滁州西涧》里“春潮带雨晚来急”,“急“也是描写大雨的。
22.古诗三首之《芙蓉楼送辛渐》
年 级
四年级
科 目
语文
课时安排
第二课时
授课教师
教师
学习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能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能用填空的方法默写课文。
能感受诗句表现的精神品格。
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难点
能感受诗句表现的精神品格。
教学方法
以读促悟、启发式教学等。
教学准备
图片、PPT课件、视频、默写单。
导学过程
学案
导案
设计意图
课前活动:听歌曲《送别》
一、导入
1.思考:猜猜取这个笔名的原因?
2.朗读人文主题。
3.齐读题目两遍。
4.看课件,知道课时目标。
5.说说知道哪些学习古诗的好办法。
二、知作者
了解作者。
三、诵诗句
1.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1)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个人展示。
2. 读出诗歌节奏,韵律美。
(1)自由读,读出诗歌节奏。
(2)汇报。
(3)听教师范读。
(4)跟读。
(5)齐读。
(6)多形式展示读。
(7)吟唱古诗。
四、明诗意
合作学习
1. 默读古诗,运用小贴士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小组交流、汇报。
2.带着感受朗读古诗,想象: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全班交流。
3.汇报。
五、悟诗情
1.观看视频。
(1)谈谈感受。
(2)交流汇报。
2.进一步认识作者
(1)谈谈新的体会。
(2)把体会读出来。
3. 全班有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配乐朗读
(2)背诵古诗
4.填空式默写古诗
六、拓展延伸
1.延学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七、谈收获
八、板书设计
播放歌曲《送别》
一、导入新课
1.导入新课:一片冰心在玉壶。
2.介绍单元主题。
3.引导读课题。
4.介绍课时目标。
5.引导回顾学习古诗的方法。
二、知作者
介绍作者。
四、诵诗句
1.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1)出示朗读要求。
(2)组织汇报,正音、评价。
2.读出诗歌节奏,韵律美。
(1)出示朗读要求。
(2)组织汇报,评价。
(3)范读。
(4)带读。
(5)师生齐读。
(6)组织学生多形式朗读。
(7)组织吟唱。
四、明诗意
布置合作任务
1. 提示:借助小贴士内容理解诗意。
2. 巡视指导。
3.组织汇报,评价。
4.梳理方法。
五、悟诗情
1.组织观看背景介绍视频。
(1)师引导。
(2)组织交流汇报。
2.介绍文字材料,补充背景知识。
(1)组织汇报。
(2)指导朗读。
3.播放音乐
(1)组织朗读。
(2)组织背诵。
4.发放默写单。
六、拓展延伸
1. 布置学习任务。
七、总结
创设离别情境
回顾旧知识
紧扣单元主题
明确课时目标
揭题
初读诗歌,读准字音
初步感受韵律美。
激发学习兴趣
学会理解诗意方法
走近诗人内心,拉近文本距离。
当堂熟读成诵
1、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2、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3、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4、纳清风台榭开怀,傍流水亭轩赏心。
5、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7、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8、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9、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10、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11、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12、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13、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14、槐柳成阴雨洗尘,樱桃乳酪并尝新。
15、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16、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17、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1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9、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20、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21、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2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3、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24、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25、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26、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27、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28、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9、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30、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31、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32、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描述自然风光的诗句精选(二):
关于雪的诗句
1.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8.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9.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10.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关于云的诗句
1.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2.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3.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岛《寻隐者不遇》)
4.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5.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6.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6.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8.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杜牧《山行》)
9.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10.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关于风的诗句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王维《观猎》)
3.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塞下曲》)
4.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自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随风潜入夜,滑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7.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9.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10.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关于江的诗句
1.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3.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4.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
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6.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7.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8.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9.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0.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关于柳的诗句
1.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愈《寒食》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3.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4.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6.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8.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陆游《钗头凤》)
9.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10.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降》
关于花的诗句
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孟浩然《过故人庄》
2.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独酌》)
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5.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6.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8,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9.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
10.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关于雨的诗句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螟》)
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4.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5.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人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8.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9.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10.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描述自然风光的诗句精选(三):
关于草的诗句
1.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2.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5.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塞下曲》)
6.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7.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陶渊明《归园田居》
8.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韦应物《滁州西涧》)
9.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0.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关于河的诗句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经关雎》)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4.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5.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木兰辞》)
6.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夏完淳《别云间》)
7.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8.蒌篙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题惠崇〈春扛晚景〉》)
9.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10.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关于树的诗句
1.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3.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4.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
5.忽如一夜春风来,干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灏《黄鹤楼》)
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8.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9.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10.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
描述自然风光的诗句精选(四):
《燕歌行》作者为魏晋南北朝文学家曹丕。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翻译】
秋风萧瑟,天气清冷,草木凋落,白露凝霜。燕群辞归,大雁南飞。思念出外远游的良人啊,我肝肠寸断。思虑冲冲,怀念故乡。君为何故,淹留他方。贱妾孤零零的空守闺房,忧愁的时候思念君子啊,我不能忘怀。不知不觉中珠泪下落,打湿了我的衣裳。拿过古琴,拨弄琴弦却发出丝丝哀怨。短歌轻吟,似续还断。那皎洁的月光啊照着我的空床,星河沉沉向西流,忧心不寐夜漫长。牵牛织女啊远远的互相观望,你们究竟有什么罪过,被天河阻挡。
《别董大》作者是唐代文学家高适。其全文古诗如下: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翻译】
满天黄云,太阳被笼罩得昏昏沉沉,北风吹来,大雁在纷飞的雪花中向南飞去。不必担忧您前去的路途没有知己,(凭着你的琴声、你的音乐修养)普天之下谁会不敬重你呢。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志和。其古诗全文如下: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翻译】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的翱翔,江上黄绿色的鱼儿欢快地游着,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样的鲜艳。江岸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的箬笠,披着绿色的蓑衣,沐浴着斜风细雨坐在船上,他被美丽的江南春景迷住了,久久不愿回家。
《游园不值》作者是宋代文学家叶绍翁。其古诗全文如下: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翻译】
也许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他那爱惜的青苔,轻轻地敲柴门,久久没有人来开。可是这满园的春色毕竟是关不住的,你看,那儿有一枝粉红色的杏花伸出墙头来。
描述自然风光的诗句精选(五):
《别董大》作者是唐代文学家高适。其全文古诗如下: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翻译】
满天黄云,太阳被笼罩得昏昏沉沉,北风吹来,大雁在纷飞的雪花中向南飞去。不必担忧您前去的路途没有知己,(凭着你的琴声、你的音乐修养)普天之下谁会不敬重你呢。
《望庐山瀑布》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李白。其全文古诗如下: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翻译】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三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江畔独步寻花》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杜甫。其全文古诗如下: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翻译】
黄四娘家周围的小路上开满了缤纷的鲜花,千朵万朵鲜花把枝条都压得低垂了。蝴蝶在花丛中恋恋不舍地盘旋飞舞,自由自在的小黄莺叫声和谐动听,美妙无比。
《古朗月行》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李白。其全文古诗如下: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和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翻译】
小时候我不认识月亮,将它呼作白玉盘。又怀疑是瑶台仙人的明境,飞到了天上。在晚上观看月亮,能够先看到有仙人的两足开始慢慢地出现,之后一棵团团的大桂树也出现了。传说月中有白兔捣仙药,请问它是捣给谁吃的又传说月中有一个大蟾蜍,是它蚀得月亮渐渐地残缺了。以前有位后羿,是他将九个太阳射落了,只留下了一个,才使得天人都得以清平安宁。的沉沦蛊惑,遂使月亮失去了光彩,便再也不值得观看了。对此我觉得忧心十分,凄怆之情,真是摧人心肝啊。
《江南春》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杜牧。其全文古诗如下: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翻译】
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
描述自然风光的诗句精选(六):
《咏柳》作者是唐代文学家贺知章。其全文古诗如下: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翻译】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先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鹿柴》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维。其古诗全文如下: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翻译】
空寂的山中不见一个人,只听到一阵人语声。太阳的一抹余晖返人深林,又照到林中的青苔上。
《题西林壁》作者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其古诗全文如下: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一样。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翻译】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一样的样貌。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早发白帝城》是唐代文学家李白所著。其全文古诗如下: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翻译】
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送元二使安西》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维。其古诗全文如下: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翻译】
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盖有青瓦的旅舍映衬柳树的枝叶显得格外新鲜。我真诚地劝你再干一杯,西出阳关后就再也没有原先知心的朋友。
《绝句·迟日江山丽》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杜甫。其全文古诗如下: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翻译】
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描述自然风光的诗句精选(七):
诗中雪
1.草枯鹰眼急,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8.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9.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10.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诗中草
1.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2.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5.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塞下曲》)
6.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7.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陶渊明:(归园田居))
8.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韦应物:(滁州西涧》)
9.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0.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诗中柳
1.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雄《寒食》)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3.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4.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6.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8.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陆游:《钗头凤》)
9.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10.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诗中树
1.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3.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4.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
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8.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9.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10.‘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
诗中鸟
1.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4.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盂浩然:《春晓》)
5.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6.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7.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8.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9.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10.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描述自然风光的诗句精选(八):
诗中风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王维:《观猎》)
3.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塞下曲》)
4.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7.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9.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10.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诗中花
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孟浩然:《过故人庄》)
2.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独酌》)
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5.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6.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8.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9.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
10.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诗中雨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4.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5.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8.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9.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10.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描述自然风光的诗句精选(九):
诗中日
1.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汉乐府陌上桑》)
2.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
4.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6.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8.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9.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0.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诗中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
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6.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9.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描述自然风光的诗句精选(十):
诗中山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7.相看两不厌,仅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9.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诗中水
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3.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9.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10.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 ·
· ·
· ·
· ·
· ·
· ·
· ·
小学古诗文教学,要尊重两个逻辑:一是要尊重古诗文的内在逻辑,使古诗文得以以一种粘连的方式呈现在孩子面前;二是要尊重孩子学习古诗文的内在逻辑,使古诗文以一种更加自然、更富有童趣的方式走入孩子的内心世界。
因此,必须对推荐的古诗文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推荐的必背古诗词,实际上构成了一个“选本”,也就是从中国古典诗歌中选择了经典的、足以代表中华民族精神气质与文学创作成就的,同时又符合儿童接受水平的诗歌,作为一个选本提供给当代中国孩子,从而希望建构当代中国孩子的历史胸襟与精神地图。
选本的优势在于能以比较小的篇幅让读者接触更多的作家作品,但选本同样有劣势,不利于学生全面深入了解作家及其作品。鲁迅在《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七)》中指出: “倘要论文,最好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也就是说,真正要理解一首诗,需要了解一个作家尽可能多的作品。否则对于某个作家、对其诗歌的了解免不了浮光掠影。当然,对于小学生而言,选本的形式是必须的,不可能要求儿童阅读作家全部作品。所以,这一个特殊的选本在小学阶段以何种总体上的思路进行教学,体现了小学古诗文教学的文化自觉。
从尊重儿童学习古诗文的内在逻辑出发,一般的思路是以难易为序,进行递进式的教学。这种教学思路符合儿童的接受水平,但是容易使教学比较零碎,不利于学生形成对中国诗歌历史的大体印象,同时对于诗歌难易的判断也是来自于语言文字,而对诗歌情感等元素缺少关注。
从尊重古诗文的内在逻辑出发,形成了这样一些教学思路:
一是以作家为单位进行逐次式教学。这种教学思路便于整体地了解作家,问题是由于总体上只有160首的篇幅,最多的作家也只能分到六七首,不足以深入了解作家。
二是以创作年代为序进行。这种教学思路便于学生了解中国诗歌发展的历史与进程,但这种思路比较僵化呆板,往往与实际的教学有比较大的冲突。从小学的实际来看,也并无必要。
三是以内容题材类型进行结构化的教学,如咏物、送别、旅思、乡村,等等,这一思路符合诗歌的表现内容,也与中国传统诗歌鉴赏的路子相吻合,但缺点在于诗歌个性迥异,把几首诗歌整合到一起来教,往往很难在风格等因素方面协调。
可以看出,上述思路具有浓郁的“文学史”的影子,满足了对文学发展的表现,但对于儿童学习古诗文的心理机制缺乏满足。
因此,我们需要建立一种合宜的教学思路:这种教学思路既要符合儿童认知的发展规律,又要符合中国古典诗文的内在规律,也就是说要形成一种“文化地图”。
为此,我们提出这样一种教学思路:以故事和意象作为结构化的主要工具,整理古诗,形成若干个单元,以故事的方式将这些单元凝聚成整体并进行教学排序,同时也可以按故事的走向进行诗歌补充,以意象的方式进行结构化的教学。这一个教学思路,较好地协调了古诗教学的内部关系,即关注诗之间的内部关系,同时也较好地协调了古诗教学与儿童接受之间的关系。
二、故事:古诗文教学的“童年逻辑”
童年时代,儿童接受文学最为重要的方式是故事与歌谣。然而中国古典诗歌音韵和谐,语言高度凝练,从某种角度来看并不是儿童接受的最佳文学样式。但是儿童又是诗性的存在,儿童天然地与诗联系在一起。所以,在古典诗歌的面前,儿童就是如此矛盾而又神奇地统一在一起。由此,在古典诗歌的教学中,只有将教学内容进行故事化改造,才更加符合“童年逻辑”。
1.以“故事”改造古典诗歌解读中的“知人论诗”传统
中国古典诗歌,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常常以简洁的文字抒发深沉的个人情感,所以古诗词表现出极大的跳跃性,往往留下巨大的空白地带与想象空间,形成独特的“空灵”“计白当黑”等美学特色……所以只有了解作者生活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反映在传统教学中,即“介绍时代背景”。然而,这种介绍时代背景的教学方式往往无所不包,常常着眼于政治、经济、社会等元素,缺少对作家情感的关注,缺少从儿童的角度认识作家,落入“宏大叙事”的窠臼。为此,需要将这样一种传统方式变革为儿童可以接受的方式。
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春夜喜雨》《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等诗均为杜甫在“草堂”居住期间创作,都是“安史之乱”后杜甫在成都度过的相对宁静的一段生活的写照。笔者曾听过上述三首诗的教学,课堂上无一例外地都要介绍“安史之乱”,然而“安史之乱”仅是这些诗歌的总体上的大背景,至于每一首诗背后诗人不同的境遇、不同的心境,都缺少关照,为此,需要将其进行故事化的改造。
2.以“故事”作为背诵诗文教学回归生活情境的路径
在推荐古诗文中,有一批可以与儿童产生共鸣的诗歌,如“忙趁东风放纸鸢”“牧童骑黄牛”等,充满了儿童情趣。但大部分古典诗歌离学生的生活遥远,要让古典诗歌的学习回归学生的生活情境,需要具体的落脚点。
一首优秀诗歌是一位诗人某一个生命节点上的体验的全部写照,它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而是与诗人的具体境遇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可以从故事出发,联系与作者境遇相关的诗歌,达到开放教学的目的,使诗歌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有意义的学习模块,从而提升诗歌学习的效益。
如《乐游原》一诗,从字词的理解来看,教学并没有多大难度,但如果仅仅知道了“夕阳”非常深沉而美丽,就是接近黄昏,学习这首诗的意义就不大了,为此,结合《忆秦娥》(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与《天净沙・秋思》两首古诗,进行结构化的学习,让孩子更好地了解“乐游原”,有了对乐游原的了解,理解本诗就有了一个基础。
3.以故事作为儿童学习古诗文的一种“探究方式”
在新课程理念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对于语文探究,既缺少好的研究,也缺少好的实践。
中国古典诗歌是以汉字为载体的语言艺术,它保留了中国原始文字的图画性。文字直接表示事物,就像L・R・帕默尔所说的“汉字不过是一种程式化了的简化了的图画的系统”,或者像E・庞德所惊诧的,汉字就像一幅幅连缀起来的画面。为此,作为诗歌的语文探究,就小学生而言,就是要在文字与画面之间架起桥梁,而故事正是“画面的连续”。
在教学《芙蓉楼送辛渐》一诗时,学生初步了解诗歌大意后,我根据故事的发展找到了同样题为《芙蓉楼送辛渐》的诗:“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这首诗实际上是王昌龄在前一天晚上与辛渐在芙蓉楼送别的记录,结合“寒雨连江夜入吴”的诗句,学生发现王昌龄一夜没睡,由此,提出“王昌龄晚上会想些什么”,使本诗的学习有了较为浓重的故事探究的味道。
三、意象:古诗文教学的“诗性逻辑”
故事是一种连续的画面,意象则是画面的聚焦。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是一种意境的艺术,而构成意境的最重要元素则是意象。意象是承载了意义的物象,小学阶段的诗歌教学的内容,不是诗歌鉴赏,更不是诗歌考证,而是要在儿童的心目中种植下诗歌的种子,寻找诗歌阅读的内在逻辑与儿童这一诗性存在的关联,引领儿童亲近作为传统文化的诗歌的精华之所在。
1.以意象使学生学习用情趣的方式体验诗歌
读诗歌,就是要体验诗人独特的情趣,因为诗言志,是情趣的化身,但是诗歌作为一种艺术,从来不会直接地表达情趣,而是运用意象作为情趣的载体。克罗齐在《美学》中说过:艺术把一种情趣寄托在一个意象里。
著名的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有一个非常独特的现象,即出现了三个地名:安西、渭城、阳关。这三个地名实际上构成了三个意象:安西是目的地,渭城是出发地,而阳关则是一个必经的路口,三个意象相互关联,又层层递进。在教学中,首先通过诗题与资料让学生了解安西是一个怎样的地方,体验安西是一个人迹罕至、气候恶劣的边陲,明白本诗的诗题是记录了一个送别事件,为此,本诗通行的诗题是《送元二使安西》;接着通过让学生学习前两句,体验渭城是一个风景秀美、雨水滋润的地方,引发学生体验留恋之情,因此,本诗又名《渭城曲》;最后在反复吟诵、想象本诗第三、四句中,领悟阳关是诗人心目中的一个“间隔”,一个亲情与友情的“间隔”,因此本诗又被人改编为《阳关三叠》。
2.以意象使学生学会用直觉的方式把握诗歌
中国古典诗歌以意象的方式决定了语句的意指,限定了话语的语意范围,呈现着意义,保存了从语言直接抵达思维的简略性。因此,朱光潜指出:诗的境界是用直觉见出来的。教学中,当学生对意象有了一种“熟悉”的感觉之后,阅读古典诗歌就有了一种直觉的把握能力,这也就更加符合诗的逻辑。
“风”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李峤的《风》可谓是将“风”意象的意蕴集中得以表现的一个作品:“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教学这个作品,有利于建立起学生关于“秋风萧瑟”“春风温情”等意象的直觉。于是,在学生阅读《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春眠》(春眠不觉晓)、《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等诗歌时,对其中的“风”意象就能做到直觉的把握,减少了理性的分析。
3.以意象使学生学习用文化的方式感受诗歌
2.通过“送别”“思乡”的古诗词归类,学习整合归类古诗的方法。
3.通过诵读“送别”“思乡”的古诗词,进一步培养珍惜友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课件、贺卡
【教学预设】
一、导入
知道刚才听到的这首歌叫什么吗?(送别)再过一个多月,大家就要离别母校,离别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了。一说到要离别,总让人感到难舍难分。你们知道诗人离别时往往会干什么吗?(写诗)
二、复习回顾
1.送别意
师:是呀,“离别”是诗人们歌咏的永恒主题,诗人们书写了大量的送别诗,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板书:送别)
大家还记得哪些关于送别的古诗词呢?能背一背吗?
出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赠汪伦》唐·李白、《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王观、《别董大》唐·高适、《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这些诗有课堂内学过的,也有课外积累的。从哪里可看出这些是送别诗呢?
①诗题:你真善于发现。一般情况,送别诗的诗题中往往含有送、别、赠字眼,以及送别的人。
②诗句:诗句中也有直接的提示(故人西辞、平明送客、又送君归去等)
③诗意:那你知道诗人写这些诗要表达的是什么吗?比如说这两首:
出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
看看这两首诗,李白想表达什么?从哪里可以看出?
小结:是啊,送别诗的内容表达的是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所以我们把它们归为一类。
2.思乡情
过渡:同学们,“送别”是诗人们歌咏的主题,思乡是诗人们歌咏的另一个永恒的主题。(板书:思乡)那么你又积累了哪些表达思乡的诗呢?
出示思乡诗题:《静夜思》《泊船瓜洲》《秋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夜书所见》《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长相思》《忆江南》。
为什么这些是思乡诗呢?
小结:这些诗都表达了远在异国他乡的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我们把它们归为思乡诗。
同桌相互背一背。
三、积累运用
第一关:诗句对对碰:
1.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____。(题目:___________诗人:___________)
2.风一更,雪一更,___________。(题目:___________诗人:___________)
3.___________,天下谁人不识君?(题目:___________诗人: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能不忆江南?(题目:___________诗人:___________)
第二关:是非辨辨清
1.“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诗句中的“妻子”指杜甫的夫人,全诗突出了一个喜字。( )
2.“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诗人没有写写信的具体过程和具体内容,只撷取家书就要发出时的这个细节,正显出他对这封“意万重”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千言万语,唯恐遗漏了一句。( )
3.《赠刘景文》是一首送别诗,是诗人苏轼送别刘景文的古诗。
( )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诗句中没有错别字。( )
第三关:快乐填填看
出示练习纸,学生自行填空后校对。
课件一:教师结合视频叙述:在宁静的夜晚,一位久别家乡的诗人,望着皎洁的月光不禁吟起了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课件二:“钟灵毓秀、山摇地动、只争朝夕、隔墙有耳、数不胜数、重见天日、山清水秀”,这七个成语中藏着王安石的一句诗,是钟山只隔数重山。它的题目是《泊船瓜洲》。诗的最后两句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你知道这首诗中哪一个字用得最传神?为什么?
课件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诗圣”杜甫的作品,诗中描绘了诗人听到河南河北被官军收复,不禁大喜若狂,遂生青春做伴,乘舟返乡的遐想。于是诗篇就有了第三联:“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诗人把内心的狂喜之情,作了进一步的渲染与升华,从而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
课件四:《泊船瓜洲》王安石的乡愁是融于满目的春色之中,(春风又绿江南岸);《静夜思》李白的乡愁是由皎洁的明月唤起的;《秋思》张籍的乡愁是由萧瑟的秋风引起;《长相思》中,诗人纳兰性德所描写的关外将士的乡愁却是由北方的风雪勾起的。
师:可见,同是表现诗人的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所借的景是不同的。
四、拓展写话
过渡语:同学们,再过一个多月,我们也将离开我们生活六年的母校,告别朝夕相伴的同学,走向初中生活,让我们也来写几句。
出示:1.在这依依惜别之际,给哺育我们的母校、亲爱的老师或朝夕相处的同学写上几句临别赠言。你可以适当引用一些诗句加以表达。
先出示,你可以用上下列诗句: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
2.再过二十年,也许我们同学天各一方,每个人也有了不同的家,也许你的家在繁华的大都市,也许你的家在偏僻的小山村。也许你会想起家乡,想起儿时的同学、老师和母校。请你选择恰当的诗句把你的思念写下来。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写后交流,相互读读修改。同学们可以保存作纪念,也可以送给老师或同学。
五、欣赏歌曲
同学们,古诗词语言简洁,意义深厚,不仅可以吟诵,还可以歌唱。
(欣赏古诗视频歌曲:明月几时有)齐唱古诗。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主要复习了送别诗、思乡诗。根据内容分,还有山水田园诗、爱国诗、哲理诗等,如果你能把小学生必背的80首和书本上学过的古诗词进行分类,再背下来,肯定会终身受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