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7 06:01:2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鹬蚌相争教学设计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的视听结合优势在音乐教学中越来越显示出独特的魅力。《新课标》也指出:“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扩展了音乐教学的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在音乐教育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音乐教师应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视听结合、声像一体、资源丰富等优点,为教学服务。”由于信息技术可将悦耳的音乐、迷人的画面、优美的歌声完美地融为一体,使学生能直观感受音乐所表现出的美。因此,把信息技术的视听结合优势融入音乐课堂并配合多种教学方法,是音乐教学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运用这种教学手段,可以激活音乐教材内容,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还能创设情景,唤起学生的音乐作品的情感共鸣。并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如七年级上册《长江之歌》,歌曲旋律激昂,歌词大气磅礴,感情亲切而热烈。学生学会演唱歌曲不难,难的是能用激昂、赞颂的情怀唱出对长江的依恋和赞美。可是学生中真正见过长江的不多,即使见过也是在长江大桥上远远的看过平静而宽阔的江面,他们很难体会和表达歌曲内涵。于是,在课堂教学中笔者节选了纪录片《话说长江》的片头,当学生看到画面上“冰川滴下的水珠,之后是奔涌的江水,还有长江三峡的落差造成江水汹涌澎湃,以及片尾中浩瀚的长江入海口。”这时,无需老师过多的言语引导,学生自然会用深情的演唱来表达他们所看到的长江。多媒体的使用不仅能引起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并很快地能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歌曲的距离,使学生融入歌曲的情境中去。
借助动画演示提高学习效率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也是情感的一种流露。音乐教育要求“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情趣,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然而,音乐是抽象的、模糊不定的,所以对于音乐作品中蕴涵的美与丰富的情感的感受与表达,由于缺乏应有的表现手段,会显得空泛和苍白,以至于学生对音乐作品没有相应的热情。心理学家认为:动态刺激远大于静态刺激,给人留下的印象也最深刻。如果在教学中能够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作或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动画,不仅使教学内容生动活泼,学生们喜闻乐见,还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如在欣赏鼓乐《鹬蚌相争》时,笔者发现学生对于欣赏这样只有节奏没有旋律的鼓乐作品时非常困难。不少学生反映:只听到长长短短的鼓声与木鱼的声音,其它什么都没有,不知道作者想要表达什么。于是,笔者又从作品题目和这个寓言故事出发,先讲故事再来欣赏音乐,可是效果依然不好。后来,笔者通过查找,找到了一段《鹬蚌相争》的动画,欣赏时,结合动画与鼓乐,学生一下子明白了音乐中强弱变化、节奏长短所要表现的鹬蚌相争时的情形。这时教师过多的言语分析表述倒显得有些多余了。
运用网络改变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12B-0060-0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同时,对语文学科的教学,做出了这样的阐述――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打下基础。相对而言,在培养人、培育人性方面,语文学科承担着较多的任务。但审视我们当下的语文课堂,就会发现在教学中,不管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手段,有时候因为把握不准或意识不强,存在着一不小心给“负能量”开门的现象。下面,将结合具体的课例,从教什么和怎么教两个维度谈一点浅薄的看法。
一、 教什么:抓住文本的重点,警惕对比性文字中的“负能量”
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文章采用了对比的手法。这些对比性的文字将好和坏、善和恶、美和丑这样的对立揭示出来,给学生深刻的印象和启示。教材编写者这样编写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真善美和假恶丑的对比中学会明辨是非,读文悟理,在阅读中获得情感的滋养和人性的熏陶。如《学棋》一文中,专心致志的学生和“走了神儿”的学生对比,《九色鹿》中美丽善良的九色鹿和背信弃义的调达对比……不少老师在这类课文的教学中容易偏离重心。
【教学案例1】《学棋》(苏教版语文第四册)
师:谁来读一读课文中描写另一个学生的句子?生:另一个学生听着听着就走了神儿,他好像看到一只美丽的天鹅,不由得做起了拉弓射箭的动作。师:当一个学生在专心听讲的时候,另一个学生在干什么呢?生1:他没有专心听讲,而是走了神儿。生2:他开小差了,还做出拉弓射箭的动作。师:是呀!用书上的话说就是走了神儿。老师想请两个小朋友合作,一个读课文,一个做动作。(指名两组学生上台表演,师在一旁指导,下面的学生兴致勃勃地观看表演,哈哈大笑。)
【我的思考】“专心致志”和“走了神儿”究竟孰重孰轻?细读这篇课文,我们会发现,虽然课文花了不少笔墨写“走了神儿”的学生,甚至比作者意图要宣扬的专心致志的学生还要多,但是很明显,这篇文章在人文方面有非常明确的方向。《学棋》这篇课文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要求一定是“让学生通过读文知道专心致志的重要,养成上课专心听讲、不开小差的习惯”。老师将“走了神儿”的学生作为教学的重点,教学内容失重了,带来的必然是学生对“走了神儿”印象深刻。虽然这部分内容是学生们感兴趣的,但是下课后,留给学生的又是什么呢?“专心致志”没有学会,反而对“走了神儿”印象深刻,为了迎合学生的心理,挑选学生感兴趣的,课堂气氛容易调动的内容浓墨重彩,看似热闹,却背离了教育的初衷,一遍遍强调假恶丑,与真善美渐行渐远,最后只能是得不偿失。
这样的课文究竟应该怎么教呢?
首先,抓住重点,突出正向内容。面对这样的文本,我们在教学中重点应该放在哪一方面?毋庸置疑,真善美的一面应该是我们大力弘扬的,语文学科在人文性上的要求就是引导学生向善向上向美,这是我们教学的重点之一,教学的方向不能错。作为教师,在课前预设的时候还是应该以“真善美”的内容为抓手,对学生坚持正面教育为主。落实在《学棋》这篇课文上,笔者觉得就应该是以“专心致志”一词为中心词,体会一个学习专心致志,最终能够远近闻名的棋手。这个词甚至可以贯穿学习的整个过程,课堂上学生课文读得好是专心致志的结果,问题答得好是专心致志的结果,字写得好也是专心致志的结果。这样在读文、悟理的过程中,“专心致志”就如同烙印一样深深地刻在学生的心底。
其次,科学取舍,淡化负向情绪。可能有老师会问:这类课文中描写假恶丑的内容是不是应该舍弃,不碰了。当然不是!只是在教学中注意时间的分配和正确的引领,强化正面的内容,淡化负向的情绪,落实到《学棋》这篇课文的教学,我觉得在教学“走了神儿”的学生这部分文字时,可以节奏快一点,把时间更多地留给“专心致志”的学生。更重要的是,要把握好教学时的情感浓度,我们要引导学生在意的不是“走了神儿”的学生是怎么做的,而是要引导学生发现这种行为的不好后果,让学生明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让“正能量”在学生心中升腾。
心中常想一句话:做正确的事比正确做事更有价值。因此,教师拿到教材,究竟应该教什么?哪个部分重点教?不仅要从语文的角度去思考,还要关注教学内容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人们常说:幼学如漆。我们小时候接受的教育会在我们一生的精神成长中打上烙印。
二、怎么教:抓住教学的重心,警惕“诱人形式”后的“负能量”
完整的语文教学,在进行理性思维训练的同时,还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能认知、理解、体会其中的感情。不用说,学生们在这一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为这些感情所浸润、陶冶。这就是语文教学中的情感熏陶。但有的时候,诱人的形式后面尾随的是意想不到的“负能量”。
【教学案例2】《鹬蚌相争》(苏教版语文第六册)
师:鹬和蚌互不相让,你来我往,相互争斗,你觉得它们还会怎么争斗呢?请大家发挥想象,也来说一说。生1:河蚌把壳关得更紧了,鹬的嘴巴都被夹疼了。生2:鹬不甘示弱,把河蚌高高举起,然后重重地摔在地上。……(学生发挥想象,想出种种相争的场景,老师表扬学生能够大胆想象。)师:像这样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就是“相持”,这样的争论一直持续了好久。同学们,让我们体会着鹬和蚌的心情分角色读一读鹬和蚌的对话,我们读三次,第一次站着读,第二次坐着读,第三次趴着读。注意情感的变化。(学生三次读,一遍比一遍没有力气。)
【我的思考】诱人形式和情感导向究竟孰重孰轻?在文本空白处进行想象说话练习是语文课堂上常用的教学手段,很多老师也在课堂上这样做,我们希望学生思维发散,说得深入。在上面的教学设计中,似乎学生说得越狠,相互争斗的办法越多,表明学生的思维越深入、越发散,学生的回答也就越精彩。但是没有想到这样的训练与教材强调的情感走向已经背道而驰,南辕北辙的教学只能让我们离原来的目标越来越远。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要警惕“负能量”的侵袭。
1.放弃也是一种美丽。
有人说,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应该问问自己: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发展――这是我们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教学追求――你有没有考虑到,我们的学生是不是变得越来越有爱心,越来越有同情心,越来越有责任感,越来越有教养。如果不是,请及时喊停,哪怕这个环节的设计对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在上面的案例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不断地将彼此间的“战火升级”,他们接触的是不断的争斗,学会的只能是互不相让。所以后面的环节中,按预设应是揭示寓意的时候学生依然在相互争斗就在情理当中了。和感情反方向的拓展必然会带来这样的教学后果。我们怎能让学生一边体验着相互争执、欲将对方置之死地而后生,一边却要懂得遇事不能争执不休的道理呢?这个时候,放弃也是一种美丽。
2.换一种方式的精彩。
《鹬蚌相争》试教之后,结合课堂上的实际和听课老师的反馈,我不断思考,想找到一个到达学生心灵深处的途径。既然原来的路行不通,那么能不能换一种方式呢?在第二稿教案中,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后,教师话锋一转:争论不休、争执不止,它们就是这样相持的。如果不是这样相持呢?换一种方式,相互让一让,可以怎么让?结果又会怎样呢?于是,学生的思维方向发生了改变,由原先的“互不相让”转变为“退一步海阔天空”。有了这个地方的铺垫,到后面让学生说说“篓子里的鹬和蚌又在说些什么”的时候,学生的情感认识已经到位,相互之间的对话就直奔主题了,教师随后的寓意揭示也就显得水到渠成。学生道德的建构,需要正确的形式作为支撑。正确的形式不仅有利于语文学习,还有利于学生心灵与人格的健康发育。正如惠特曼所讲: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作为教师,就要在一开始让学生看到对的东西。
教学预设不是简单的、单维的、死板的、封闭的、主观的教学设计,而应该是多维的、灵活的、开放的、动态的设计。我们每在设计教学时,可在重要的教学环节旁边另外开辟一栏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应对策略,根据自己对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特征等的预先深入的了解,充分预想课堂中可能出现的每一个问题,然后将每一个问题的应对策略附于其后。甚至设计几种不同的方案,根据课堂的随机生成灵活穿插应对。这样有了充分的预设,教师就不会手足无措。例如,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按什么顺序来教学面积单位,就可能做出几种预设:①先教学平方厘米;②先教学平方分米;③先教学平方米。这就要从学生本身的认知水平,对生活的理解来结合生活实际选择自己熟知的先切入,进而拓展学习。
二、课上的生成不单单属于学生
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总是想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主学习,但由于受教学活动计划性、预设性的影响,学生的思维与活动总是被限制在教案的束缚中。动态生成的教学不再是教师主宰。而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伴随着生成随时调整教学过程,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受到环境、学生等的影响,也会随机产生灵感,形成即兴的教学思路,从而对原来的教学设计进行完善和必要的补充。例如。在教学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时,设计“+”时,想让学生说说怎样计算,估计正确(等于)与错误(等于)的算法会同时出现,然后在抓住认知冲突,展开讨论。但结果却是,学生在尝试计算“+”时,无一例外都是等于。针对这―情况,我灵机一动,改变原定思路,设问“+”中,1+2=3,7+7=14,所以老师认为“+”应该等于,你们觉得呢?如果认为老师不对你用什么来证明?面对我的问题。学生展开了积极的讨论,并用绘图、实物切割等多种方法向我证明他们的结论是正确的。本节课学生的学习兴趣异常浓厚,情绪高涨,分析问题专心投入,切实有效,我为之深受触动。
三、动态的课堂需要教师的睿智
真实的课堂是动态的课堂,更是丰富多彩的课堂。动态的课堂不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更是一个充满创新与开发的过程。学生是充满情感的生命体,是富于想象的生命体,在课堂上,它不可能完全按预定的轨道运行,生成这样或那样的意料之外在所难免情理之中。实际教学中的生成往往会令教师应接不暇。不知所措。所以,要避免过于理想化的倾向,沉着应对,既不能挫伤学生创造的积极性,又不能急于求成。曾在《人民教育》上看到有位老师在教授寓言故事《鹬蚌相争》时,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老师你看,书上写鹬威胁蚌说:‘你不松开壳儿,你就等着瞧吧。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没有了水,你就会在这河滩上!’你想呀,鹬的嘴正被蚌夹着呢,怎么可能说话啊?”于是,老师抛弃了原先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向教材挑战,学生就在这样的自由讨论中度过了一节美好的语文课。
其实,这种现象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并不罕见。因此,这一问题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引发如火如荼的讨论,当在情理之中。许多教师在讨论中都提出应全面理解和把握课程与教学的三维目标,认真掂量课堂活动的意义、价值及其达到目标时的效率,尽力提高理性思考的自觉程度,去掉盲目性和形式化,在鼓励不同见解和保护学生积极性的基础上,坚持不懈地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有效学习。
四、谨慎把握生成资源
我真诚地感谢这位教师对我的关心与指点。但,要放回教学的真实状态,我还是愿意踏踏实实去钻研教材,去想象课堂,最后在那一节课上尽情挥洒。精彩也好,失败也罢,都算是常态课堂的一部分。我在接到这次公开教学任务之后,把教材反反复复读了十多遍,法布尔可爱淘气、酷爱昆虫而无比执着的样子深深地印入我的脑海。我该怎样教学呢?再读文本,课题一下吸引了我,“装满昆虫的衣袋”,在法布尔的衣袋里,表面上装满了昆虫,其实还“装”着什么呢?不就是他对昆虫的热爱与对兴趣的执着追求吗?如果就从课题切入,把这个问题作为统领教学的核心问题,那么就能引领学生进行从表面到深层的阅读感悟。想到这里,我不禁兴奋起来,一遍又一遍地想象着课堂教学情景。随着细节一个个饱满起来,教学语言一句句清晰起来,我不仅不觉得疲倦,反而特别期待这节公开课的到来。就是带着这份期待,我走进课堂,这大概就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高峰体验吧!而事实上,这节课上也有不少的瑕疵,比如一些引导的语言指向还不太明确,PPT字体颜色影响学生阅读,有个别课后问题没有落实,等等,这大概就是真实课堂的常态吧!
在不少教师眼里,上一节公开课而不试教一两次,跟没备课就去上课的感觉也差不多。不可否认,试教能让我们从课堂上了解更多学生真实的状态、想法,也会让我们在教学设计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暴露出来。但我总觉得,每一堂课面对的学生都是不一样的,每一堂课都有无法预约的精彩。有位著名主持人,凭借自己主持的电视节目积攒了大量粉丝与超高人气,前两年也成为春晚主持人之一。但大家看后,总觉得他说的那个幽默不是原来的味道。为什么呢?其实很简单,春晚的“幽默”那是经过彩排出来的,而不是临场发挥的。相反,他在自己节目中的主持,不管是串词报幕,还是跑个龙套,甚至是插科打诨,都是那么精彩,因为那是现场发挥的啊!可见,比起上裸课的那份独有的期待与体验,试教的价值也是有限的呀。
培养一名合格的动画工作者有三大需要:第一,“动画是画出来的运动”,是影视美术,创作者必须有良好的美术造型和表现基础;第二,动画是影视艺术,创作者必须有视听语言的基础;第三,动画是靠形象的运动和动作表达情感的,创作者必须掌握人物、动物和自然现象等的运动规律。对于在动画素描教学中如何挖掘和深化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和积极性,如何组织和设计课堂教学才能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素描课与动画专业的结合:
一、在速写中强化训练的内容
1.对动势的理解
动画中的动作设计要体现出动作,动作要想精彩,就得把动作的动势做足。动势是一个动作开始前的能量累积,是一种蓄势待发的状态,它有一种预知性,看了这个动势就会知道下一个动作怎样发生。在动画中还有很多准备动作,如跑前的准备动作、生气前的准备动作、跳跃前的准备动作等。
2.对动态线的理解
要把角色的动作画足,就必须找准角色的动态,这样单幅的特写画面会很美,特写的情况也经得起推敲。动态线对单幅画面和定格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作品《鹬蚌相争》最后一幅定格画面,渔翁双手抓住鹬鸟的动作的定格处理,动态线画得非常舒展,画面让人感觉美极了。
3.对一个人物特定动作的过程的理解
动画专业的速写训练增加了新的项目,那就是对一个人物特定动作的过程的反复观察与理解。要画好这组动作,就要把整个动作过程看清楚,包括起止的动作在哪里、动作的转折在哪里,重要的还有对时间的把握,看动作究竟用了多少秒等,一定要多次记录下来,与画好的原动画在填摄影表时作一下对比,感受动画中时间的概念。
二、结合软件的功能和特点进行教学
1.结合作业讲解对单幅画面的理解
单幅画面在这里是指一帧的图片信息量,而画面质量的好坏决定了动画片的视觉效果。一幅优秀的单幅画面包含了适宜影片风格和情节的构图、符合情节意境的色彩基调、指定人物的动态设计、关键角色运动的起止动作(原画),背景也是单幅画面。
2.结合作画步骤说明对图层的理解
图层是电脑编程者为了更好地体现动画设计的最终效果而设定的一个菜单文件名称。作画也有一定的科学步骤,有了方法,绘画就变得有头绪,软件也是如此。在软件中制作无纸动画时,在时间轴左边有一个图层文件夹,打开时就可以看到很多图层,如动作图层、背景图层、物件图层等。作画是一步一步完成的,软件也是一个一个图层做出来的。
3.结合人物整套动作的速写讲解对帧的认知
在速写课的授课过程当中,教师会给学生安排单个人物整套动作的速写训练,在训练过程中结合软件的功能进行讲解。如,无纸动画制作软件中就有一个绘图纸外观轮廓按钮,当用户打开这个模式后,可以看到其他相关帧上的图形轮廓。就好像把诸多画好的人物动态的动画纸放在透光台上一样,所有的人物运动轮廓都清晰可见,并且人物的运动轨迹可以在帧上对应,这样就会使学生对帧有进一步的了解。
三、课堂实践作业与创作作业结合创新教学模式
第一,把透视课作业训练从教室中搬到楼道里,让学生画楼梯楼道,提升学生对场景的认识和对透视的运用能力。在画室里讲解透视的基本原理,作业训练则搬到楼道中进行,学生在可以看到大的透视线缩减的同时,也可以选择角度画楼梯和楼道,这使学生在掌握和运用透视知识的同时也对动画场景有了一定的认知。第二,把头像的课堂作业转换为严格的人物造型头像转面的训练,提高学生对角色造型的认识。在头像的训练课中,不应单纯地把模特请来让学生画头像,而应紧紧结合动画的造型转面重新组织课堂教学设计。把课堂作业按教学设计展开,按规定的课时画一个固定模特的八个面,这样就可以为学生下一阶段的造型设计课学习做好准备,起到了很好的课程衔接作用。第三,把课后作业布置为绘画日记和多格漫画日记,提高学生对分镜头用画面叙事的认识。作业的布置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它既可以巩固课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也可以使新的教学理念和专业模式在学生作业中得到延伸。动画专业的教学目标直接决定了学生的专业学习方向,所以作业布置不再是单纯的量的问题,而应紧紧围绕能够提高专业水平的思路进行。如,布置绘画日记和多格漫画日记,这样定时定量,一个教学周期做下来,效果特别明显,学生组织画面的动手能力必然生成,用画面叙事的能力也具备了,自然就为画出画面分镜头台本打下良好的基础。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10B-0040-02
语文作为贯穿初、中等教育学段的一门学科,在学生的学业生涯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语文新课标颁布和实施以前,语文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为考试服务的。为此语文教学在方法上、内容上也逐渐变得单调和乏味。课堂中教师为了追求教学的效率常常越俎代庖,长此以往,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缺乏兴趣和热情,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在任教的小学语文学科进行了以读促教的教学策略探讨。
一、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个过程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教学的实践经验中,教师们不难发现语文教学的成败取决于阅读是否有效落实。从某种意义上讲,重视和加强阅读在教学中的分量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
关于阅读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多数老师所用的方式是看阅读在课堂中所占的时间,或者是学生阅读课文的嗓门,或者是阅读的数量。这些重视阅读的方式并非完全不可取,但是,阅读最重要的还是学生的体会、感受,就像一个好演员演戏需要走心,让学生进入文中,激发对阅读的渴望才真正发挥了阅读的作用。
阅读的重要性还在于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把阅读转化成悦读,阅读仅仅是一种学习课文的方式,但是悦读是学生的一种兴趣,一种内在的需要。学生从自觉到如饥似渴地阅读,并从读中获取知识,从读中得到提升。
二、“以读促教”的教学策略
(一)寓教于乐的阅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第一时间接触的阅读应该是汉语拼音,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并没有注重汉语拼音在阅读过程中的“再加工”,仅仅是带领学生一遍一遍阅读朗诵,熟能生巧达到预期效果。其实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将汉语拼音编成儿歌,让学生在朗朗上口的句子中学习。以教材中“g k h”的教学为例,汉语拼音“g”在发音上与鸽子发出的声音很像,以此类推,通过比拟形象记忆。
例如,“鸽子送信”g、g、g,蝌蚪戏水k、k、k,小孩喝水h、h、h等类似的儿歌。
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对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快速接受并能对学习汉语拼音有很强的积极性。
除此之外,寓教于乐的阅读还可以延伸到一般的课文中,如教学《数星星的孩子》时,教师可以从儿歌导入,用轻快具有韵律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要学的知识。
例:汉朝有个小张衡, 夜晚仰头数星星。
无数星星撒玉盘,奶奶说他傻得很。
爷爷走来忙提醒,星星之间有距离,
一组一组起了名,北斗七星绕着北极星。
张衡果然看清楚,刻苦钻研成了名。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在儿歌中体会到学习课文的快乐,还能在儿歌中受到激发,对即将学习的课文产生学习的欲望。
(二)入情入境的阅读
在语文教学中几乎每一课都有一个教学目标,那就是有感情的朗读。关于有感情的朗读对于教学作用,莫过于让学生入情入境,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能够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同时入情入境的阅读也能帮助学生理解老师对课文的分析。例如,在课文《鹬蚌相争》中,关于鹬蚌的对话,老师在学生阅读之前会让学生先揣摩“威胁”应该是什么语气,还有“恼羞成怒、气急败坏”应该是什么语气。经过老师的提示,学生在阅读之前会有一个走心的过程,在阅读的时候自然就能进入情境,达到预期的效果。再如在课文《狐假虎威》中,学生在阅读前教师应提醒学生重点揣摩课文中描述的“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扯着嗓子”“老虎一愣”。通过这些动作描述体会课文中两者的思想变化,从而将其体现在阅读的过程中。
入情入境的阅读还可以延伸到古文的阅读中,在阅读之前老师在教学设计中可以用语言铺垫和烘托气氛。以《伯牙绝弦》 的阅读为例,老师可以在学生阅读之前给学生讲讲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让学生感受两人的友谊之情,并向学生解释“知音”“知己”“高山流水”的含义。经过老师在阅读前的精心铺垫,就能增强文本情感熏陶的力量,从而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三)品赏共用的精读
在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展开想象,感受语言的优美”“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辨别词语的感彩;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 (下转44页) (上接40页)推测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表达效果”。阅读要使学生达到这一层面就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设置精读品味的环节。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在精读品味的过程中首先要品的是文章的题目。课文的题目也称作题眼,它往往能概括文章的内容或是点明文章的中心。通过对课文题目的品味,让学生产生阅读的期待。以课文《穷人》为例,这篇课文用《穷人》为题,但是通读全文,从未出现“穷”的字眼。但是,深入字里行间,学生又会发现文中的人物是极其贫穷的,这是作者匠心独运之处,也是课文题目为读者揭示的主旨。此外,精读就是选择课文中的词、句子品味。例如在课文《白鹅》中,作者多次用反语表达对白鹅的感情,在文章中“我们的鹅老爷”“架子十足”“非有人伺候不可”,这些词和句单独拿出来看有贬义,但是在文章中传达出的意思完全相反。通过让学生精读并品味课文,让学生体会反语这种修辞手法的语言魅力。
三、结束语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源泉,在教学中无论是加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感受,还是以课文为载体让学生走向运用文字进行创作的阶段都离不开阅读,关于阅读有很多方式,但是无论用何种方式,教师使学生从阅读走向悦读的境界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以读促教”的教学理想。
参考文献:
[1]李倩倩.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中的价值观问题及对策[J].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4).
1 首先, 要根据教学目标设计问题教学目标是问题设计的核心,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总揽全文,把握文章的主旨和训练点,层层展开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把握课文。传统阅读中的主要形式是教师将目标化成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理解文章的过程。在建构性阅读教学中,这种方式受到了质疑,有人认为带着目标读书使得学生还是在跟着教师的思路走,思维受到极大限制,应该提倡自然阅读,让学生在不带任何先见的情况下介入文本的阅读,得出自己的结论。其实,任何方式都不是绝对的,教师在进入课堂之前,必须确立一堂课的目标,以及具体而适当的问题,然后选择恰当的时机,恰当的切入点,实现目标的教学。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5 课由五首诗词组成,分别是温庭筠的《望江南》、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李清照的《武陵春》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王君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从培养学生鉴赏能力的目标出发,确立了“ 问君能有几多愁”的教学主题,将五首词进行了整合,提出问题,让学生以愁为主题进行分类。以此为切入点,让学生体味词中不同的愁绪,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对词有了深刻的理解,对婉约词风与豪放词风也有了深入的了解。文学鉴赏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主体部分,从培养文学鉴赏能力的角度来看,比较阅读不失为一种适当的切入点,它可以通过对异同的比较,进行更为深刻的理解。如有教师将祥林嫂与杜十娘放在一起让学生分别从抗争的方式、抗争的结果、抗争的意图等角度进行比较,从而让学生对不同时代不同阶层的妇女的地位与意识有了更为厚重的了解,也更加了解了祥林嫂这个悲剧人物。还有老师让学生将崔莺莺与林黛玉进行比较,抛出一个二者身上都有重爱情反抗封建礼教的思想光芒的问题,原因是崔莺莺说过“ 蜗角功名,蝇头微利”“, 这般并头莲,不强如状元及弟”的言语,但学生通过对文本的仔细阅读,得出了崔氏的蔑视功名是建立于“ 你与崔相国做女婿,妻荣夫贵”的基础之上的。通过对人物的共同性和不同性之间的比较阅读,使得学生加深了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必须有针对性,针对目标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
2 其次, 要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问题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在进行教学时,必须注意到儿童现有发展水平和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维果茨基把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为“ 最近发展区”。它表现为“ 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凭借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最近发展区的理论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使新的认识能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得到同化或者顺应,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因此,教师在设疑的时候,应力求使问题能够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打破原有的认知结构,在更高的层次上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如学习《刘胡兰英勇就义》一文时,有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些问题:师:今天我们学的谁的故事啊?生:刘胡兰师:你怎么知道的啊?生:课文题目说的师:刘胡兰是哪里人啊?生:云周西村的⋯⋯这样的一问一答有意义吗,没有,教师和学生的一问一答不过是对文本信息的简单的重复性的归纳,表面看起来是进行了对话教学,但对话教学的实质意义即自主探究的目的没有达到。
教材是课堂教学教与学活动的重要载体,是落实三维课程目标的重要教学资源。在教材的开发与使用方面要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1.教材并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不论是教师和学生,都不能把教材奉为《圣经》而耳提面命,唯命是从,要有敢于质疑和挑战“权威”的胆识和勇气。出自《战国策》中的寓言故事——《鹬蚌相争》有这样一个情节:蚌夹住了鹬的长嘴,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渴死你!”蚌说:“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饿死你!”它们互不相让,最后一同被渔翁捉去了。学生问:“蚌一直用壳夹住鹬的长嘴,它又怎么能说话呢·”在此,传统文化经典、教材得到学生的质疑和挑战。正如亚里斯多德所说的那样:“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2.教材是“范例”,是师生交流与沟通的话题
叶圣陶先生讲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记得有位教师也讲道:“单靠教材学好语文很难。”可见,教材并不是学习内容的全部,并不是唯一的学习资源。教学内容既要源于教材又不囿于教材,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对典型范例深刻领悟,要通过“范例”所提供的“话题”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和知识储备,充分利用各种有价值的学习资源进行必要的补充说明,丰富、拓展“话题”的内容,并引发学生向更宽泛的学习领域延伸,激发探究的兴趣和愿望。
《春天》一课,是一首歌词,并配以树、花、小溪这样的画面,可以说这是“窄化”的春天,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教师一句“谁能从生活中的其他途径找到春天”。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思维的大门打开了,从人们衣着的变化、时令蔬菜水果、乃至流行病等多个角度去“活化”了春天。如果再进一步让学生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去探寻,他们对春天的感知将会更加深刻。
3.主动地对教材进行开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的编写有一定周期性,相对于社会生活和科技的发展又有一定的滞后性,统一的内容相对于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学校、班级又有一定的差异性。照本宣科显然是不行的,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因此,教师要学会创造性地、灵活地使用教材,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改动乃至增删。室外雪花飘飘,教师可以将描写雪景的课文调至今天来讲;课文内容为了解北京的名胜古迹,可是学生从没去过北京城,可以改为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科技又有新发展,考古又有新发现,教师可以对原有内容进行删除,并增加新内容。
二、有效利用课堂教学中稍纵即逝的生成资源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鲜活的、创生的过程,因此,教师必须摒弃“走教案”或用教案“框”学生的现象,打破课前预设性教学设计统治课堂教学的局面,坚持计划性与生成性课程资源的有机结合,教师尤其要耳聪目明,善于倾听和观察,善于发现、挖掘和提升,发挥那些稍纵即逝的生成性教学资源的重要作用,让课堂教学充满灵性和激情,迸发出生命的活力。
1.从教师层面看
一是处理好突发事件。课前,教师想得再周全,策划得再周密,也总有始料不及的事件不断发生,这是十分正常和必然的。面对窘态和僵局,是手足无措,还是凭借自己的教育智慧和教学机智沉着应对,显然是后者。
某教师讲《雨》一课时,正想用电脑演示小雨漂洒的画面,忽然外面下起小雨,学生不由自主把目光转向室外。此时,教师放弃原有的教学计划,干脆让学生走出教室,尽情去享受、体验雨淋的滋味,去品雨、赏雨,然后回到教室说雨、论雨,课堂上弥散着欢乐、畅快的气氛。
二是正视自身的错误和不足。“师不必贤于弟子”,由于自身的失误或准备知识的不足等种种原因,课堂上教师出现错误或让学生问得语塞是在所难免的,此时,教师是高高在上、盛气凌人·还是搪塞、遮掩·显然都是不对的。应该正视现实,教师不但要有承认错误和自身不足的勇气,更要有引导学生挖掘错误原因避免错误再次产生的探索。字写错了,可以让学生说说怎样改;自身不了解的知识,可以让大家畅所欲言,集思广益;大家都不知道,可以引导学生课下通过各种途径,采取不同的方式共同去解决。
2.从学生层面看
一是鼓励学生的奇思妙想。面对万花筒般的世界,遐想翩翩、异想天开、标新立异是儿童的天性,同时,这也是儿童的权利。想象是创造力的翅膀,是扼杀还是鼓励·当然是后者。教师让学生填空:雪化了,变成了 。标准答案是“水”,一个同学填了“春天”,教师判为错,认为这学生跳着走路,简直莫名其妙。孰不知,这种跳跃性思维想象出的画面是多么富有诗意。也许,今天教师“枪毙”了几个自认为有悖常理、不可思议的句子,明天社会就可能失去几个极富表现力、创造力的诗人。
二是善待学生学习中的错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尚处于发展阶段的学生·面对错误是回避或训斥,还是宽容善待,把错误当作一个不可多得的可资利用的教学资源·不言自明。因为个体的错误之中可能孕育着共性的东西,也往往是教学的重点、难点或关键,加以剖析和开掘,寻根问源以解之,每每会有意想不到的十分有价值的收获。
某教师上语文观摩课,学习《惊弓之鸟》,课文最后更羸说了四句话,可有个学生偏坚持说有五句话,且不愿坐下。教师为保护他的自尊心,并了解他错数句子的原因,于是让他请四个同学读课文,每人一句,他本人读第五句,结果可想而知。片刻,这个同学惊喜地说:“我知道错哪里了,我把分号当成句号了!”他很体面地坐下,并赢得了一片掌声。这一过程,尤其是最后的掌声,不是很耐人寻味吗·
三是珍视学生的个体体验。对某一事物的认识和理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一千个读者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某教师讲《雨》一课,让学生做一下小雨落下时的动作,多数学生双臂上下挥动表现小雨洒落的景象,可有两三个学生不断地蹦跃,教师视而不见,置之不理。事后专家问这几个学生为会么这样做,答曰:“我表现的是小雨落地后溅起来的景象。”这种切身体验独特而有见地,独辟蹊径,怎么就不能得到认同呢·
三、教师和学生也是重要的教学资源
教师的文化底蕴、人文素养、人格魅力等对于学生来说本身就是一种丰厚的教学资源。教师饱学诗书,出口成章,学生沉迷于读书,出口能诵;教师笔走龙蛇,学生龙飞凤舞,这种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熏染和浸润,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