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晋升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2-02-22 16:30:1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医学晋升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医学晋升论文

篇(1)

二、中国近代艺术歌曲在声乐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一)有助于增强学生的音乐艺术修养

近代艺术歌曲是诗歌、文学相结合的艺术产物,其歌词多以名作诗词为主,如唐诗、宋词等,因此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同时,在歌曲的二次创作中,既要从文学内容上进行理解和表达,又融入了西方音乐理论知识和作曲方法,从而营造出极富民族特色,拥有时代艺术特征的歌曲作品。在声乐教学中,将近代艺术歌曲融入到歌唱中,让学生能够从歌曲的音高、节奏、调性、调式等知识上来把握歌曲的曲式结构,同时从歌词的认知中把握文化的脉络,从而增强学生的音乐艺术修养。如在歌曲《大江东去》中,从填词中来理解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从文化、历史等方面来体味苏轼被贬黄州后的内心情感,从而借助于“一樽还酹江月”来寄托情思。

(二)有助于增强学生对民族历史的深厚情感

一首歌曲与其所处的时代具有一致性,中国近代艺术歌曲同样是历史文化的产物,无论是歌词创作上,还是题材的选择上,都融入了近代艺术的历史烙印。在声乐教学中,借助于近代艺术歌曲的学习,从思想上来了解作品所记录的历史时代,用歌唱来寄托作曲家对社会、对生活的感慨。同时,作曲家所处的历史背景与其创作风格是相关的,对于特定环境下创作的音乐作品,不仅抒发了财政的情感,更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歌唱要从作品所处的历史背景中,去领悟歌曲的内涵,并用情感来诠释歌唱,从而增强爱国情怀。

(三)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演唱自信,巩固歌唱力

声乐教学离不开心理的激励与成长,学生在歌唱中,不仅要掌握歌唱技巧,还要从自身的心理调适上来增强歌唱能力。一方面要结合相应的曲目来发挥自身的嗓音条件;另一方面要从歌曲的调式及旋律变化中来克服自身的发声障碍,中国近代艺术歌曲的运用,让学生能够从呼吸、发音、共鸣等问题中,既可以纠正咬字、吐字等缺点,又能够在驾驭艺术歌曲过程中,激发对声乐的学习热情,增强歌唱的自信,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发声习惯。

(四)为声乐教学提供丰富的歌唱教材

声乐教育家沈湘曾指出:“呼吸是歌唱的基础,气息是歌唱的动力”,对于声乐教学中的气息控制能力的训练是歌唱的基础,中国近代艺术歌曲,从结构和音域上相对短小、适中,在帮助学生训练气息时具有较好的平稳性,特别是随着歌唱者声音的长短,对节奏、音调等具有较好的把控力。如萧友梅的《问》,赵元任的《听雨》等,都是学生进行气息训练的有效素材。

篇(2)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3-0-01

一、前言

大学毕业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众,是国家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具有较高素质和能力,承载着新技术、新思想。大学毕业生集聚的地方往往有更高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人才,大学毕业生作为后备的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是各方争相引进的对象。当下我国正值经济转型发展时期,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研究如何引进大学毕业生具有重要意义。温州是改革开放前沿城市和民营经济发源地,近几年经济社会发展遇到一些新问题,为加快转型发展,对于如何更有效的吸引、留住大学毕业生在温工作,更是实际面临的迫切问题。

二、温州大学生就业现状

据温州政府部门统计,温州籍大学毕业生档案回温数2014年至2016年呈增长态势,2016年更突破3万份,但回温率连年下降,2015年已跌破60%,年均近2万名温籍大学生外流。另据温州统计部门调查,温州本地高校温籍毕业生中80%-90%留温工作,外地生源仅10%左右;外地高校温籍毕业生回乇壤不超过50%。

近三年温籍回温大学生中平均约84%在非公企业就业,超过13%毕业生进入机关事业单位,2.5%毕业生进入国有企业。从学历层次分析, 95%以上博士、64%以上硕士进入事业单位,加上流入国有企业的,该比例将更高,可见高学历毕业生在非公企业就业占比明显偏低。外地生源毕业后在温州工作人数平均在3000多人,其中:绝大部分博士、近50%硕士进入事业单位。另外从毕业生素质分析,毕业于名牌院校毕业生在温州就业人数偏少,且主要流向金融行业、国有企业等。

三、毕业生外流原因分析

据相关机构调查,大学毕业生最看重薪资待遇、发展空间、企业文化和地域等方面。当前温州转型发展,加大引进人才力度,但未改人才外流趋势,人才需求与供给间矛盾依然突出。

1.薪资待遇缺乏竞争力。自中西部人才回流至今,温州薪资水平有明显提升。根据2016年浙江省统计年鉴,温州2015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2013年1.14倍。但在浙江省仅列第七,增长率也仅高于台州。另据温州宁波人社部门近三年的分学历工资指导价,硕士学历平均年薪宁波为温州1.8倍,本科学历1.4倍,大专学历也达1.1倍。可见温州薪资水平在浙江省内缺乏竞争力,与杭州宁波等地差距更在扩大。加上温州生活水平较高,特别是高房价,许多人才即使工作多年依然选择离开。

2.缺乏人才发展平台和空间。首先,人才缺乏好的发展平台。温州企业大多处于产业链中低端,加上技术、产业升级上投入不足,发展空间有限,以致缺乏人才发展的良好平台。结果是外地毕业生难引进,高学历、优秀温籍毕业生也不愿回温。其次,对外来人才重视不够,空间有限。温州以民营企业为主,虽然民营企业能够不拘一格使用人才,但外来人才往往很难升到中高层岗位,发展面临瓶颈。

3.外来人才较难融入当地社会。温州开放较早,思想也活跃,一度是创业热土。然而外来人才与本地人之间的隔阂使其难以融入当地社会,这无形增加了引进人才难度,也加剧了人才流失。

四、引进大学生的一些措施

引进大学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用人单位、全社会共同努力,政府要做好政策引领、为引进人才提供支持;关键是要发挥用人单位主体作用,为人才提供良好平台和发展机会;全社会要营造尊重人才的氛围,特别是要关心关注外来人才,让他们能够安居乐业,无后顾之忧。

1.进一步完善政府招才引智政策措施

为引进高学历人才,温州出台了专门政策,给高层次人才提供奖励和补贴,奖励引才的单位,还解决人才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问题,让人才无后顾之忧。高学历人才主要集中于各院校研所,为使更多人才和单位能够享受到政策红利,应扩大政策对象,特别是纳入紧缺专业、优秀大学毕业生群体。鼓励企业引进紧缺、名牌院校大学毕业生,并在住房、社会保障等给予政策支持和补贴,如提供廉租房、公租房,鼓励企业自建员工宿舍等,落实大学生住房补贴政策。

2.统筹规划,做好人才引进和培育

由政府部门牵头,基于人才规划和产业规划,编制引进大学毕业生规划。编制引进大学毕业生紧缺、亟需专业目录和院校名录,引导高考专业填报,指引各在温院校专业设置和人才培育。并从中观层面,协调人才供给与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

进一步完善人才交流平台,在已有人才市场、人才网站、校园招聘会等平台基础上,整合大学生就业信息,实现一站式就业服务。加强与人才集聚地区人才交流平台的合作,特别是长三角地区城市,如杭州、上海、南京等,将毕业生需求信息到大学毕业生身边。

3.加大宣传引导,转变就业观念

要解决大学生就业结构性难题,除大学自身改革外,离不开家长、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大学毕业生就业交由市场已经十多年,但不少人就业时还是“崇国轻民、重脑轻体”,不愿到民营企业和基层一线就业。

4.鼓励企业提升管理,打造人才发展平台

引进大学生的关键和主体是用人单位,90后大学生除看重薪资待遇,也愈发关注企业文化。温州不少企业已经自觉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和宣传,增强企业吸引力。但多数企业企业文化建设还处于低级阶段,亟待提升企业文化,建立以人为本的文化氛围。

五、结语

本文以温州为例探讨了引留大学毕业生,尤其是紧缺、优秀毕业生的一些举措,认为不仅政府要有政策支持和引导,社会和个人也要树立尊重人才、尊重劳动的意识,更需要用人单位提升管理、为人才提供好的发展平台和空间。希望通过对相关措施的探讨助益温州招才引智工作,进一步壮大温州的人才队伍。

篇(3)

中学生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后进生对课堂教学中要求回答的问题有时全然不知,有时似懂非懂,却不能用自己的语言完整地表达出来,加之他们由于缺乏应有的自信心,没有足够的勇气参与讨论,被教师提问往往显得胆怯和紧张,这时教师一定要先给他们打气和鼓励,待他们情绪稳定,有足够的信心时,再诱导他们回答,这时既要注意顾全他们的面子,又要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怎样才能做到两全其美呢?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人只有在和谐愉快、积极进取的心理状态下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从而创造性的开展工作。求知的中学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只有尊重他们的人格,于批评与表扬鼓励之中,才可使他们在课堂上不显得尴尬,而且自我尊重的需要得到了满足,会产生一股奋发向上的力量,久而久之也会使他们逐渐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

二、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量力而行,稍对就给予肯定和鼓励

后进生对要求回答或讨论的问题大多不能准确地回答,但总会答对一部分,这时不能求全其美只要在某一点上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就要及时地鼓励,是他们在点滴的成功中得到积极的体验,有时更要主动地创造条件,有意识地激发他们思维的火花,在提问和讨论中一旦发现他们跃跃欲试有发言的欲望时,一定要给他们机会并及时地给予鼓励。

苏霍某林斯基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因此,如果我们把教学过程变成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即使学生有一小点进步也给予表扬和鼓励,扶持他们继续攀登,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抓住课堂教学的时机,进行鼓励

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了解他们每一点细致的进步,特别是后进生,教师及时而准确地鼓励往往能促进学生更大的进步。“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一切的人,无论是城市的还是乡村的,富贵的还是贫贱的,聪慧的还是笨拙的。”(朱永新语)我深深地认识到,对后进生如果只是无休止的批评,往往不能凑效,他们反而会对教师的批评采取消极对抗,甚至出现“顶牛”的现象,对于教师,鼓励不是教育过程的结束,而是教育过程的新起点,不要为鼓励而鼓励,应预想到鼓励的效果。

四、利用课堂教学的内容,鼓励后进生奋起直追

篇(4)

近期的思路十分明确,5月17日是变盘点,牛熊线的白色线有重压,要提防向下变盘,向下确认的标志是3085点。今天确实是跳空低开,深幅震荡后最终收于3090点,还有一线生机。

沪指除了受到牛熊白线压制外,还受到了20天均线的精准压制,出现回落,实属正常。从MACD指标看,现在出现了第一次金叉,它所能带来的行情往往是上涨时间短,上涨幅度小,通常还会创新低。也就是说,现在创新低是大概率,创完以后,再出现指标与指数的底背离,然后再出现二次金叉的时候是很好的中线抄底机会。

如果指数向下跌破了3085,这种论断就最终确认,下一个变盘点是6月2日。这种可能性挺大,但现在还没有确认,我们要在轻仓的情况下做好这种准备。

巧合的是沪指三十分钟的黄色线的最后一根线也是3085点,如果此位失掉,则是确认信号。如果此处支撑有效,则可以继续向上攻击。

 

与沪深指数一样,证券,软件服务,建材,煤炭,化工,汽车等一大批的板块都受到了20日均线的压制而出现调整,它们至少不是大盘向上的有利力量,而是需要防范的做空对象。

今天雄安领跌,河北宣工、韩建河山、先河环保、青龙管业等前期龙头股都出现了跌停,对人气杀伤力很大。好在我们通过五大战法提前测算出了股价的目标位,基本做到全身而退。虽然个股出现大跌,但是板块指数并没有跌破周关键K线的1903点,中线还没有完全走坏。

 

如果大盘想在3085处撑住发动反攻,主要的依靠力量还是雄安与次新,昨天让大家关注的雄安+次新+一带一路+建材的长线品种,今天继续调整,在26元的支撑位处没能有效撑住,但它仍旧值得关注,什么时候受到重要支撑收出阳线就是此类股的建仓良机。

篇(5)

现阶段,我国在英语教育方面取得了非常显著的功效,可在一定程度上仍满足不了世界整体发展的多元化趋势跟国际间交流持续增多的需要。培养优秀的适应社会发展趋势的人才作为教育事业最终的目标。最近,对英语新课程实施的改革重点强调的就是培养学生整体综合性的语言运用力,并且这一改革首次将文化意识当作综合性语言运用力主要组成部分中的一项。

一、培养学生在文化意识方面能力的重要意义和急迫感

以全球化时代为背景条件,国与国间的交流日益紧密。可现实却是,文化差异所引发的失误、矛盾及冲撞,使我们有种距离虽“咫尺”却“隔天涯”的感觉。有时候一句话在一种历史文化背景中是礼貌友好的表达意思,可在另一种历史文化下却被认为是没礼貌的。在2003年,国家教育局就颁布过指令:“文化意识在综合性语言运用力中是一项重要的组成,同时也是合理运用语言文化的一项保障。”然而实际上,因为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理念及评价系统等各种因素的干涉,高中英语课程文化在教学实施的进程中仍存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学生整体的文化意识还是很薄弱的。由此可知,在高中英语改革进程里,培养学生文化知识意识变得尤为紧急。

二、培养学生在英语新课程里的文化意识

1.老师是培养学生在英语课程中文化意识能力的一大关键

1.1调整老师教学理念

(1)重点培养学生英语文化意识。因为一直受到语法翻译办法的干涉,在英语教学过程里,老师总是过分强调单词记忆及语法的讲解上,认为学生主要的任务也就是必须掌握每个单词拼写和语法运用。这种教学理念致使英语课堂过于重视语言而轻视了文化,直接阻碍了培养学生文化知识的教学意识。在英语新课程实施改革的进程里,老师必须要及时调整传统教学理念,在课堂上多加入一些文化知识教学,进一步重视对学生在文化意识方面的培养。

(2)重视学生情感。将高中英语新课程实施改革的其中一个关键点就是要重视学生情感变化,使每位学生都保持积极向上的学习心态。包含在情感中的因素主要有动机、学习兴趣及自尊心等。另一方面,渗透一定的英语文化知识,更有利于调动起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1.2多加使用多媒体教学

在多媒体信息的社会,老师应尽可能地利用各式各样的多媒体工具,例如:互联网,投影仪,多媒体,书籍和杂志等,将之加入一些英语文化知识进行教学。有时候老师可以多用计算机给学生们放映一些有关课程内容的视频或者一些非常经典的有历史意义的影片,举例:The Titanic, Gone with the wind,罗琳的 Harry potter, The lords of the Rings等,并且让学生们在观看的同时注意主要人物对话的内容、方式及历史背景,仔细观察其表演姿态、表情及行为模式等,从而了解到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性。老师还可以让学生们集体阅读英文版书籍和报纸,比如:China Daily, Longman’s English stories, Crazy English 等。

课后,老师可以让学生多收看英语节目。比如《洋话连篇》的内容分类较为详细、精确;其语言也非常生动、形象;整个情景设计得幽默、诙谐;还有十分丰富的英语历史文化背景让学生接触。同样地,学生也能利用互联网观看欧美电视,大众最喜爱的《成长的烦恼》,可以让学生从国外真实的生活环境里体会并理解国外的社会文化。

2.学生是培养其文化意识的保障基础

2.1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主性

学生才是整个教学活动最初的出发点和终点,培养学生英语文化意识应落实在学生学习英语的方式上面。在21世纪,信息网络增长速度较快,更新的频率也较高。传统学习模式早已满足不了人们对知识文化的需要。每个人都应该要与时俱进,所以及时获取知识是必要的,这才是终身学习的良好心态。

高中是学习英语的一个关键阶段,学生自身学习英语的自主性对整个英语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理所当然,学习英语的自主能力不可能是与生俱来的,是需要通过后天加以培养获得的。学生因为是学习的真正主角,所以要更加重视培养自己学习英语的积极主动性。学生只要有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就会主动预先确定学习的目标,设定学习计划,筛选学习资料。文化知识整体信息量大,涉及的面较广,如果单纯依靠老师课堂上的教学是肯定不够的。由此可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学生在高中英语新课程下的文化意识。

2.2在日常英语沟通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尽可能多地举办学校的或班级内部组织的文化知识活动。就如每天在课前读读News repot, English corner,看看英语版的手抄报,举办英语沙龙比赛或英语文化知识讲座等。并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里去,使他们在多样化的活动里愉快地吸收文化知识,提高英语文化意识。

三、结束语

在英语新课程实行的过程里,教师必须高效率地运用课堂,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措施培养学生自身的文化意识能力。学生才是学习教育的真正主人,要知道培养英语文化意识能力的重要意义。同样地,专家、学者也应积极出谋划策,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篇(6)

在刚执教英语时,我就注意用英语歌曲来调动和刺激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因为感受音乐是人类天性.利用歌曲这种音乐形式,把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转换到英语学习上来.这就不自觉地运用了教育学心理中的“有意迁移”原理,即把孩子对歌曲的兴趣转换到学英语上来。如利用字母歌IcansaymyABC来教字母,利用TenlittleIndianboys来教数字,用Sunday,la,la,la来教一周七天的名称,用欢畅的旋律Jan—uayr.February等教学十二个月份。教学效果令人满意,全班学生大多数都能掌握该课的内容,原本枯燥的单词,孩子们都能脱口而出,伸手会写。孩子在体验音乐美感的不自觉中,享受音乐,习得英语,而且印象深刻.教学效果良好。从后来的教学成果来看,利用歌曲学英语,不失为一种调动学习的好方法。

随着学生知识的积累,像歌曲Comeandsee,myfamily,我就用它来教学有关家庭的短文,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而Morningcomesearly和Twinkle,twinkle,littlestar,以及OldMcDonaldshadaturkey又把学生带到了一个境界。渐渐地.学生非常喜爱上我的英语课。我也尝到了用心教学的甜头:本班学生的成绩,一直居全年级之首。

苏教译林版教材中有好多脍炙人口的英文歌曲。如Mybonnie,One hundred miles away,Moonriver,Susanna,Yesterdayoncemore.Auldlangsyne等。这些歌曲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乐学”的平台.而且为教师提供了“多角度”(听、说、读、写、唱)教学的材料。

一、用英语歌曲进行教学的作用

(一)正音。

因为一首歌曲要想唱好,必须多次反复练习。其中单词重复许多遍。就没有读不准的道理。天长日久,很多词学生口熟于心,能听懂,会默写。

(二)练习朗读技巧。

歌词中含有大量的朗读技巧,如:连读、失去爆破、重音、意群等,这些技巧只有在反复操练中,才可掌握。如果教师单独地训练这些技能,无疑学生会感到厌烦。但是如果把它放在学歌曲的场景下,学生不但不会觉得乏味,反而会把它当作学习的必须条件。一般来说.唱英语比说英语难,说英语比读英语难.读句子比读词组难,而读词组又比读单词难。这是因为读词组比读单词多了连读和不完全爆破,读句子比读词组多了语调、停顿和重音。说英语比读英语多了自然流畅,而唱英语又比说英语多了节奏。因此,为了学好一首英文歌曲,学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进行训练,但因为有兴趣,就会不觉得难,效果会很好,这也就证明:读不好就唱不好。利用兴趣迁移,可以变难为易。

(三)进行单词教学。

因为歌词是由单词构成,记住歌词就等于记住了单词。即便歌曲中含有学过的词短语和句型,也是很好的复习。

(四)进行语法教学。

要想正确理解歌词含义,仅会单词是不够的,文中所含的名词的数、格.动词的时态、语态、语气,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以及句型结构等语法现象都必须弄清楚。否则,就不能理解其含义。

(五)感受英语文化,接受他民族文化熏陶,唤醒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

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形式,歌曲是各民族所共有的文化形式。因为这些歌曲中都含有各种各样的文化背景,自然就包含作者的情感态度,学生可以从中了解外民族的悲欢离合情感。如:Mybonnie,Susanna,Myheartwillgoon等是歌颂或表达爱情的;Onehundredmilesaway,Moonriver等是歌颂家乡及表达离别之情的;Bequicktogotothemountains,braves是表达爱国之情的:Comeandseemyfamily是表达爱父母之情的;Twjnkle,twinkle,littlestar是表达童言童心的;Auldlangsyne.Themorewegettogether等是歌颂友谊的。可见。文化是相通的,只不过语言的表现方式不同而已。一旦文化意识被唤醒而且情感产生共鸣.那么,学生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其中的障碍,从而由兴趣自然产生动机。利用歌曲,能产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效果。

二、具体的做法

下面我以“Yesterdayoncemore”为例,谈谈我平时的做法。在学生听完这首歌以后,我向他们介绍:此歌是美国获得奥斯卡金像奖同名电影(Yesterdayoncemore)的主题歌,由已故美国著名歌星卡朋特(Carpenter)演唱。这是一首怀旧抒情歌曲,加上卡朋特那低沉哀婉的歌喉,深受世人喜爱,因此,数十年久唱不衰。学生兴趣盎然,我于是就再放一次录音。再次听完后。他们纷纷表示愿意学习。我利用他们学歌心切的心理,先叫他们找出生词,再布置他们查字典,预习生词,我帮他们解决个别疑难生词,再叫他们逐句翻译,有问题再讲解:W hen1wasyoungI’d listentotheradio.W aitingformyfavoirtesongs.此句是时间状语从句。Waitingofrmyfavoritesongs.是伴随状语,是修饰动词listen的,此句意思是“当我小的时候,我常坐在收音机旁.等候着我最喜爱的歌”。whentheyplayedI’dsingalong,此句也是时间状语从句,意为“当它们演唱时,我也跟着唱”。Itmademesmile.此句是主谓宾补型的简单句,意为“这让我微笑”。ThoseweresuchhappytimesandnotSOlongago意为“这些都是快乐的时光,相去并不遥远”。HOW1wonderedwherethey’dgone!是感叹句.意思是“我多么想知道它们去了哪?”再如,HOW1wonderwhatyouare!Butthey’rebackagainiustlikealonglostmend意思是“它们像久违的老朋友又现身了”。A11thesongsIloveSOwel1.此句为定语从句,A11thesongs是上文所提到的Those和they所指的对象。意思是“所有我非常喜爱的歌曲”。EveryshalalaeveryWO’wostillshines.此句意思是每个沙啦啦和喔喔还是那么震撼。Everyshing—a—ling—a—lingthatthey’restatringtosingSOfine的意思是每个嘻啉嘻啉的音符还如当初那样悦耳。

待学生明白歌词的大意,我就指导他们进行读的练习。以第一句为例:When1wasyoungI’dlistentotheradio,Waitingofrmyfavoirtesongs,其中WhenI为连读,I’d为不完全爆破,划线部分为重读.让学生反复练习直到熟练。当学生读熟练歌词以后.我再逐句教唱.这样便易如反掌。

“兴趣是个体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呈现为个体对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见叶奕乾、何存道、梁宁建主编的《普通心理学)336页)对学生而言.兴趣是学习之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应成为英语老师一个重要的课题。

“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转移到另一种活动的现象”。(见叶奕乾、何存道、梁宁建主编的《普通心理学》79页)兴趣影响注意的分配,兴趣当然也可以转移。

三、兴趣的迁移

篇(7)

比如现在医生考评制度要求既重视临床,又重视科研和学术文章。在各大医院,一些医生在临床实践方面得到患者和同行认可,但是由于缺乏科研成果和足够的学术论文数量就很难晋升。

“所以,现在在医院出现了不会做手术的外科博士,不会看病的内科专家。”范利说,他们靠大量的科研论文获得各种职务头衔,但是一进病房面对病人和具体的临床问题他们却不会看。

在范利看来,现在医疗机构对医生的晋升职称考核体系是一种以医疗和科研并重的考核体系,但实际上逐渐演变成了“唯科研、唯论文”论。很多医院把论文、科研成果作为医师晋升的必备条件,而缺乏临床能力的量化指标。

范利认为,医师的职称应该反映的是临床工作能力,主要看其处理疾病的娴熟程度,诊断救治的技术水平,对待病人认真负责的态度。一个胜任工作、深受病人欢迎、具有敬业精神的医师,其能力不能单用外语、论文、科研成果来证实。

如果医生的职称评审脱离临床实际,将严重挫伤医生临床工作的积极性。其结果是逼迫临床医生忙于从事科研写论文而导致医疗质量滑坡、科研急功近利、论文造假泛滥、医生队伍不稳等严重危害。

与此同时,由于一部分医务工作者过于倾向科研而忽略临床,导致近年来我国医疗安全形势不乐观,医患矛盾非常突出,“从某种程度上与医生没有足够的心思和精力对患者进行精心诊疗和人文关怀及沟通有关。”范利说。

范利建议,临床医师职称晋升考评,总体思路应该是大大增加临床能力考核的权重,以临床能力为主,科研学历为辅,侧重实际工作的能力,即处理疾病的能力,看其是否能够胜任相应的职称要求,完善对医生实际临床水平的考察标准,建立科学的绩效考评体系。

另外,临床医生并不是不重视科研,好的临床医生必须懂基础、善思考,在临床工作中搞科研,在科研中指导临床工作。

范利建议采取单位聘任和职称晋升相结合的方法,针对不同岗位的医务工作者,套用不同的职称晋升制度,更实用,更易操作。职称作为医生临床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其标准首先是看得好病。

篇(8)

实际上,此次涉嫌抄袭的医生多来自县一级的基层医院。唯一承认自己抄袭的那位医生对记者坦言,这样发论文跟评职称有关系,小医院没有更多的科研条件,只能依托于临床。问题是,有时候通过抄袭发表的论文也不能换来职称,因为评委看过以后也会觉得“没价值,过时了”。

尽管并不认同抄袭者的做法,那位被抄袭的医生仍然对这些同行表示理解。“这个问题是体制造成的。”她说。在上世纪90年代,只要发表3篇文章就能评上副高。结果后来有同事发表了6篇,那再后来就要写9篇,才能在积分上超过同事。这种竞争关系导致过去两三百分就能晋升,现在有的临床医生要攒到三四千分才能晋升。该医生认为,科研确实可以提高医生的临床水平,但如果作为晋升的门槛,没必要太苛刻。她甚至提出可以改革现有体制,让医生选择两条路,一条走科研,一条走临床。“医学工作者大多对现在的体制有很多意见。”她说,大家都很羡慕从高校出走的艺术家陈丹青,因为在学术领域,这些弊端是共通的。但是谁也不敢真的像陈丹青那样洒脱。

这或许能解释,为什么对医学界这些学术不端现象的举报,最终是由尚未走出校门的医学院学生的。

篇(9)

[中图分类号]R-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6)12(b)-0162-03

《科學引文索引》(ScienceCitationIndex,SCI)是享誉全球的文献检索工具[1],其作用是帮助科技人员查阅最新科技文献,跟踪最新学术前沿,了解最新学术动态。然而,近年来相关文献[2-3]纷纷报道我国科技领域逐渐把SCI泛化、异化,以SCI收录论文数量来衡量单位或个人科研学术水平的高低,并作为职称晋升的重要评价指标,出现了前所未有的“SCI热潮”。就连国外Nature杂志也报道SCI在中国学术界存在不良现象和弊病[4]。本文就SCI在医院的价值定位进行相关调查和讨论。

1资料与方法

其一,选择河南和山东14所医院、2所疗养院、2所卫生研究机构为单位调查对象,采用电话咨询所在单位是否将SCI论文列为职称晋升的重要指标,是否对SCI论文有重奖措施。其二,选择上述两省4所三甲医院221名医疗技术人员为个人调查对象,采用匿名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对SCI论文的看法、对SCI论文引入评价指标(职称、学术、奖励)的看法、对SCI论文收录数量与医疗水平关系的认知、SCI论文能否实践转化的认知。

2结果

2.1单位调查结果与分析

18所医疗单位均将SCI论文定为职称晋升的重要指标。在奖励措施上,18所医疗单位在2013年前全部有经济奖励。之后,14所医院取消了经济奖励,而是在职称晋升上加大了分值,说明纯洁学术风气正在医院兴起,4所医疗单位仍有经济奖励。

2.2个体调查结果与分析

4所三甲医院发放问卷240份,收回有效问卷221份,回收率92.1%。其中,本科42人,硕士141人,博士38人,分别占19.0%、63.8%、17.2%;医类152人,药类21人,技类48人,分别占68.8%、9.5%、21.7%。

2.2.1对SCI论文的看法从选项统计看,“为职称晋升做准备”占50.7%,与单位调查中“SIC论文列入职称晋升指标”相符,说明被调查人员在某种程度上背负着单位指标的压力。其次是“为医院科研做贡献”占12.7%、“为临床服务”占7.7%、“提升自己能力”占4.6%,其他为多选次数占24.3%。

2.2.2对SCI引入评价指标的看法从选项统计看,选择“有合理性但不是唯一”占59.3%,说明多数被调查人员能理性看待SCI。其次是“不合理”占13.2%,“合理”占7.2%,“不做评判”占4.5%,其他为多选次数占15.8%。

2.2.3对SCI论文数量与医疗技术水平关系的认知从选项统计看,“SCI论文数量不能反映医疗技术高低”占45.2%,“SCI论文数量与技术无关”占39.3%,說明多数被调查人员明白SCI论文与临床实践的区别。其次是“SCI论文数量能反映医疗技术高低”占6.8%,“SCI论文数量多技术越好”占4.2%,其他为多选次数占4.5%。

2.2.4对SCI能否实践转化的认知从选择统计看,“不知道”占49.7%,说明多数人对SCI的认知还停留在只是发文,没有理解其实践转化的意义。“没有转化”占19.9%,说明SCI论文并没有完全运用于临床实践。其次是“转化”占17.3%,“个别转化”占13.1%。

3讨论

3.1SCI论文在医院价值认知调查反映出的问题

其实,“SCI热”之现象是全球性的,并逐渐蔓延和加剧[5]。但是,在SCI论文价值认知上,国外多数医疗机构没有刻意将SCI论文设定为指标,而是更加注重通过SIC论文对某种疾病、某项研究的评估,注重其实践转化[6]。本次调查并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发现以下问题。

3.1.1以SCI论文论英雄国内多数医疗机构把SCI推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医院之间的竞争、个人进步的评价,都与SCI紧紧捆绑,把SCI论文列为“刚性指标”[7]。在临床上有相当一部分能看病、能解决疑难病症的医生,只是没有SCI收录的论文,在职称晋升中被甩在后面,严重挫伤了积极性。这种以SCI论文论英雄,必然在医院造成本末倒置的现象。

3.1.2对SCI基本概念的认识不足不少医院盲目“崇拜”SCI,对其发展历史、收录特点、评价方法并不了解。本次调查中的某院对全院科主任进行考评,把SCI列为评价指标,结果管理、信息、情报、工程等科主任排在末尾。这就暴露医院管理者对SCI基本概念认识不足。SCI是一种文献检索工具,收录的重点是自然科学,也就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而信息学、情报学、管理学属于社会科学。这种“一刀切”式的评价不科学、不合理、不公平。

3.1.3SCI价值本质的扭曲2013年前多数医院对SCI论文给予经济奖励,吴咸中院士报道有的医院SCI论文可得到几万乃至十几万、二十几万的年终奖励[8]。此外,也有根据影响因子系数进行奖励,如影响因子系数0.3奖励3000元,系数1奖励1万元,以此类推。这种诱惑式奖励条件,扭曲了SCI的科学价值定位,把医务人员引向金钱的误区,最终导致医院以救死扶伤为己任的价值观的滑坡。

3.1.4优质论文相继外流国家自然基金成果都是以论文形式呈现,各类基金成果对SCI收录的论文给予优先,加之各医院优厚的奖励条件,导致优质论文大量外流,造成国家花钱资助的研究成果被外国人享受,受益的首先不是中国人[9],导致国内核心期刊高质量论文组稿困难,影响力较低,最终使国家科技实力受到影响。

3.1.5由SCI论文引发的学术造假在国内把SCI论文过度化的影响下,带来的是SCI产业链,出现了一批打着知识创新的网站,明码标价提供从、翻译、刊用“一条龙”服务。于是,造假、剽窃成风,学术腐败、欺骗泛滥成灾。有报道2009年国内销售额达10亿元[10]。试想,脱离了临床实践的论文,谈何促进医学创新的发展。

3.2SCI的价值定位

3.2.1充分肯定SCI在医院的作用价值其一,我国科研成果产出形式之一是,所以,医院SCI论文产生得越多,科研成果获奖率相对就高,对医院科研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二,把论文投向被SCI收录的国外医学期刊,既可得到国际专家对论文的指导,也有助于英文写作水平的提高[11],对提升个人素质有一定的帮助。其三,在同等条件下选拔人才,必须有一套评价系统为依据,以体现公平公正,SCI作为评价指标之一具有合理性。

3.2.2SCI论文要有但不是唯一国家应积极推进科技政策导向的改制,SCI论文要有,但不是唯一。不能将SCI论文成为逐利的工具,作为衡量医务人员的砝码。提倡开展医疗绩效评价方式,SCI要有,但临床实践、业务能力和医疗安全不能忽视,才能充分调动各层次医务人员为临床服务的积极性。

3.2.3科学了解和评价SCI2014年,韩启德、吴孟超、吴咸中等33名国内著名医学专家联合倡议“正确对待SCI,盲目热衷有弊病”[12]。其实,SCI自身也存在弱点和缺陷,如影响因子就是造成评价偏倚和失真的例子。影响因子是指该期刊被引用情况的相对均值,并不是某篇论文的影响因子。期刊影响因子为4,并不代表论文的影响因子为4。因此,在正确了解和认识SCI的同时,取其精华,融合本国特色制订出更加科学、合理、公正的评价标准,使评价机制回归本源。

3.2.4遏制由SCI引发的学术造假2014年某网站报道了《科学美国人》杂志对国际期刊进行抄袭调查,结果所调查的百人名单中,96篇来自中国[13]。当然,学术不端的行为并非我国特例,国外学者报道2047篇被撤销论文中,抄袭和伪造占撤销论文总量的67%[14]。上述现象应该引起我国科技领域的深思和注意。首先,医院要加强科研的规范化管理,遵循科研伦理,注重医务人员的学术道德教育,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有效预防。其次,政府要整顿网络,取缔论文中介组织,坚决遏制学术造假的不良风气。

3.2.5明确SCI论文与医疗实践的相互关系SCI论文的终极目标不是奖励刺激,而是能否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医疗实践,在临床上得到推广应用、解决疑难病例,为人类生命健康作出新的贡献。如果只是为了SCI论文去科研、去提升职称,就是混淆了SCI论文与医疗实践的相互关系。因此,SCI论文在医院的价值定位关键在于将研究成果进行医疗实践转化,提高临床疑难病例的诊治和预防水平。

“SCI之父”Garfield博士曾说,SCI是一个国际标准数据库,用这个标准衡量科研人員,或以收录论文数量评价科学研究不合适[15]。虽然SCI对促进我国科研学术、衡量医务人员学术水平具有参照价值,但是国家科技领域应注重政策导向宣传,医院也要辩证看待SCI利弊,制订出科研与临床绩效相结合、定量和定性相结合、成果与转化相结合的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多维性的评价体系。值得欣慰的是,随着国家反腐倡廉的深入,医疗机构正在逐步整顿,通过调查笔者看到不少医院取消了对SCI论文的重金奖励,而是更加注重临床实践与成果转化。“以SCI论英雄”的局面必将得到改善,医院的学术风气也将逐渐正本清源。

[参考文献] 

[1]杨勇,栾嘉,冷怀明.以学术影响力为中心的办刊策略——以《第三军医大学学报》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 26(5):532-536. 

[2]殷忠勇.告别SCI崇拜:重塑文化自信和变革评价制度[J].医学与哲学,2015,36(1):10-14. 

[3]姜莹.SCI论文过热带来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探讨[J].医学与哲学,2014,35(12):91-92. 

[4]Lai DY.Rule on papers puts China′s PhDs at risk[J].Nature,2011,476(7359):152. 

[5]刘雪立.SCI及影响因子用于科研绩效评价的局限性[J].眼科新进展,2008,28(9):654. 

[6]张超杰,肖蔷,张志功.SCI论文在医疗领域价值的思考[J].医学与哲学,2014,35(7):1-6. 

篇(10)

1做好编制外人员的职称晋升工作的几点体会

1.1更新观念,建立编制外职称管理体系卫生部在2000年印发的《关于加强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的通知》(人发[2000]114号)中明确指出“要坚持按需设岗、按岗聘任、平等竞争、择优上岗,逐步建立政府宏观管理、个人自主申请、社会合理评价、单位自主聘任的管理体制。”北京市人事局2003年《北京市人事局关于深化职称改革试行社会化职称评审的意见》(京人发[2003]49号)文件中提出“拓宽职称工作服务领域和范围,打破身份和所有制限制,使在各种所有制单位中工作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学术技术、管理水平和能力业绩得到公正评价和社会认可,拟在职称评审中推行个人自主申报、社会统一评价的社会化评审方式。”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导下,依据上级部门文件要求,第一门诊部经过多年实践摸索,制定并完善聘用制人员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聘任规定,在职称晋升方面逐渐打破传统的专业技术资格限制,实行考评相结合的双轨制。鼓励更多人自觉地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努力去争取获得更高一级的专业技术职称[1],并坚持北京大学的学术标准,坚持学术水平第一的原则,坚持总量控制及结构比例控制原则。严格落实“坚持标准、全面考核、总量控制、择优晋升、按岗聘任”的方针,强化按需设岗,按岗聘任原则,严格掌握任职条件,优中选优,保证评审质量。根据岗位设置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任职资格及工作业绩,做好考核、评聘工作。实践证明,建立编制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管理体系是可行和有效的。

1.2明确流程,协助编制外人员完成申报医院编制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申报工作已步入社会化,中初级职称晋升与国家政策一致,实行以考代评的方式。按照《初、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报名条件》,每年在网上直接报名,参加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还需要参加职称外语及计算机能力统一考试。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中实行考试、答辩与评审结合的评价方式[2],晋升前还必须完成到基层卫生单位累计工作服务1年或到乡镇基层卫生单位累计工作服务8个月,以及每年必须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提供对口支援不少于15天的服务。人事部门作为职称评审工作的管理职能部门,需要及时了解、掌握职称晋升相关政策,制定职称评审流程及时间表,组织、指导、协助编制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认真准确的完成申报工作。同时还要与医务、教育、科研、护理等职能部门提前作好协调沟通工作,妥善安排下基层服务、继续教育及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等。

1.3量化指标,客观评判编制外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对于申请晋升高一级职称者,最需要考察的是与任职职称相对应的实践能力、工作业绩、管理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医德医风、服务水准乃至个人的心理素质等,以及概念较为清晰又可操作的资历、外语、论文等指标[3]。人事部门对编制外申报晋升人员要进行晋升临床医学专业技术资格量化考核,考核项目包括基本情况、论文水平、本专业工作经历、本专业工作业绩、教育及科研等。考核要素及评分标准细化并明确每项考核项目,有利于审核小组操作。人事部门需要征求科室意见,对申报人查房能力、会诊能力、教学能力、科研能力、操作能力等进行综合评议。继续教育考核是根据学分卡从网上查寻审核学时学分情况。医德医风考察需要从相关部门获取服务考核情况,包括规范化、服务问卷调查、廉洁行医、来信来访、纠纷处理、服务管理等指标。量化指标无疑能更科学地、客观地评判与认定每一位编制外申报晋升人员的水平。

1.4严格把关,认真执行编制外职称管理规定近年来国家对职称评审政策逐步放宽,对符合条件的编制外人员不设置具体的岗位指标,不因岗位指标而限制有条件、有能力的职工进行申报[4],激发了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但是,人事部门在申报材料过程中必须按照北京市考评中心的要求,执行国家规定的能力、业绩、学历、资历等任职条件,保证评审质量,严格审核、批准申报人员的报送材料。单位审核小组通过后,人事部门将申报卫生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的情况,包括平均每年参加临床工作的周数、承担的技术工作与工作量、医德医风、论文、到农村或社区基层服务的时间和地点及继续教育情况等进行一周以上的公示,确保申报工作的公正、公开、公平性。第一门诊部在职称晋升方面给予编制外人员构建了良好平台,极大的促进了他们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提高业务能力,真正调动了他们的竞争力,使其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才能,从而推进医院分支机构整体医疗质量,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我们的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对医院发展,人员稳定,吸引人才起到了关键作用。2002~2010年,第一门诊部编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共有18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晋升了高级职称、12名晋升了中级职称、25名晋升了初级(师)职称,见表1。

2编制外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晋升评审工作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上一篇: 企业行政工作总结 下一篇: 供电公司后勤工作思路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