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9 10:55:0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五年级学生学过近三年科学课,他们愿意合作交流,能自己动手实验探究,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高,这就需要我们科学教师引导。本课就是在学生认识形状与承受力关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动手制作活动,研究形状与承受力、结构与稳固性的关系。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活动,也会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学会用三角形增大支架牢固程度的方法,会设计和制作立体支架。
知识与技能:知道不同的形状结构,稳固性不同,知道三角形结构不容易变形。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自主设计、自主发现的乐趣,意识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知道不同的形状的结构稳固性不同。
教学难点:
搭建承受力大的立体支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陆老师去上海旅游的时候拍了这两张照片,认识这个建筑吗?
出示:东方明珠电视塔图片
简介:东方明珠塔高约468米,塔身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其设计抗震标准为“7级不动,8级不裂,9级不倒。”
师:想知道这样美丽、雄伟、坚固的高塔是怎样建成的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通过搭支架来解决这个问题。(板书课题:搭支架)
二、搭建平面支架
1、支架的定义:
支架:是指起到支撑作用的构架。
2、支架的形状:
出示:三角形、正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平面支架
提问:你认为哪种形状的支架最稳固,最结实?(学生猜测)
通过实验验证猜想。
实验方案
1、实验材料:大头针、吸管
2、操作步骤:
(1)每人搭建不同形状的支架(注意安全)
(2)测量支架的稳固性(往两边拉拽)
(3)填写实验记录
小组动手操作,填写实验报告,上讲台汇报。
师:大家初步了解了三角形的稳定性,下面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更深入的了解有关三角形支架的知识。(播放视频)
再次出示:东方明珠电视塔。问:说一说东方明珠电视塔为什么如此坚固吗?
3、支架的稳定性
想一想:
用什么办法可以使易变形的支架变得稳定、牢固呢?我们来试一试。
分组动手操作,指名汇报。
出示:不稳定的结构可以通过架梁的方式增加其三角形结构,使它变得稳定。
师:老师这儿也有个正方形支架,试着用同学们的方法拼了拼,可问题来了(吸管作为对角线长度不够),那怎么解决呢?
学生上台展示,教师出示成品。
三、搭建立体支架
1、演示立体支架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支架,这和我们前面认识的支架有什么区别?我们来看看这个立体支架它的稳定性。哎呀,它怎么倒了?你能帮老师把这个立体支架变得稳定吗?咱们今天来了多少小组?那咱们来个搭支架比赛怎么样?
2、稳固立体支架
搭支架比赛:以小组为单位,搭建一座最结实、最稳固的立体支架。
提问:(1)怎样搭才坚固呢?(小组汇报)
(2)怎样检验测验立体支架的稳固性,我们需要考虑些什么?(将科学书放于立体支架的顶部,检测其承受力。)
学生动手搭建立体支架。
3、检验立体支架
(1)检测立体支架的承受力
在立体支架的顶部一边放科学书一边仔细观察。
(2)分析各组支架的优缺点
成功的喜悦,失败的苦恼。展示成功的立体支架分析它的优点所在,出示失败的立体支架对其提提建议。
(3)完善本小组的立体支架
听了大家的评价,取长补短完善自己的支架。
四、知识拓展
科学概念:
1、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2、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
3、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简单的猜想、验证活动获得数据,转化为证据并得出结论,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2、整理所学的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形成科学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物体的沉浮现象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我们认识的。
【教学重点】
经历“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活动。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明确物体的沉浮与同体积液体轻重的关系。
【教学准备】
学生(每组):1个钩码、一个马铃薯、一个弹簧秤(量程1N)、一杯清水、浓盐水、糖水、(酒精)、自制溢水桶、天平、250ml烧杯3只、100ml烧杯一个。
教师:马铃薯2个(体积相同)、烧杯、
自制溢水桶、食用油、清水、浓盐水、酒精、试管(2个)、比重计、体积相同的正方体塑料块三个、自制糖浆、软木塞、鹌鹑蛋、橡皮。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老师现在遇到了一个小麻烦,我分不清哪杯是清水,哪杯是浓盐水了?谁能到前边来用上节课学到的知识,帮我区分一下哪杯是清水?
二、新课
(一)测量钩码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
1、同一个马铃薯在不同液体中出现不同的沉浮情况,浮力是否有大小之分呢?
在清水中的浮力怎么测?
在浓盐水中的浮力又怎么测呢?
2、看来测马铃薯在这些液体中的浮力要用到多种方法,比较费时。为了便于研究,我们用钩码来代替马铃薯,因为钩码在这些液体中都是下沉的。所以只要选用下沉物体的浮力测法即可。
即:
浮力=空气中的重力—液体中的重力
3、实验前我们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老师也有几条建议。
课件出示
1.调零。
2.测量时钩码要全部浸入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3.读数时手要拿稳测力计待示数稳定后读数。
请各组组长检查一下实验器材:一个测力计、一个钩码、一杯清水、一杯浓盐水、一杯浓糖水+记录单
4、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重点对数据估读予以指导)
5、请学生汇报,教师将实验数据录入到汇总表1。
清
水
浓盐水
浓糖水
酒
精
受到的浮力
受到的浮力
受到的浮力
受到的浮力
受到的浮力
6、根据实验数据师生得出结论:同一个钩码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是不同的。
7、浮力为什么会不同的呢?启发学生猜想。
教师出示同体积的水和食用油,(体积予以强调)将水倒入装油的试管中,水下沉到试管底部。
水为什么会下沉?(水比油重)
教师补充:(板书)
水比油重
下沉
相同体积
油比水轻
上浮
所以马铃薯在清水中下沉可能是:……(生补充)
马铃薯在浓盐水中浮可能是:……(生补充)
教师随机把板书改为
马铃薯比水重
下沉
相同体积
马铃薯比浓盐水轻
上浮
三:推测与验证
1、这只是猜想,如何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呢?(可以称一下)
在称之前,如何使马铃薯、清水、浓盐水三者体积相同呢?
教师出示溢水桶,做好演示。(排水法)
2、测出与马铃薯同体积的清水、浓盐水后,接着怎么做?(用调好的天平比较质量)
3、组内检查实验器材:一个马铃薯、一个溢水桶、三个相同的烧杯、清水、浓盐水、竹签、天平(无砝码)、实验记录单
实验一:同体积的马铃薯和清轻重的比较。
马铃薯
清
水
轻
重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
请生汇报实验总结结论:相同体积的马铃薯比清水重,下沉。
实验二:同体积的马铃薯和浓盐水轻重的比较。
马铃薯
浓盐水
轻
重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
请生汇报实验总结结论:相同体积的马铃薯比浓盐水轻,上浮。
4、现在你能解释马铃薯在浓盐水中浮的原因了吗?
(相同体积的马铃薯比浓盐水轻,所以上浮)也就是说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板书)
那马铃薯在清水中下沉的原因就是……(相同体积的马铃薯比清水重,所以下沉)
也就是说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板书)
5.现在你发现物体沉浮的秘密了吗?(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
四、判断塑料块的沉浮。
(应用)
1、塑料块放入清水、浓盐水和食用油中,它的沉浮情况会怎样?
学生根据浮沉原因先判断,师演示再次验证
2、出示书中的两张图片,请学生推测同体积物体的轻重。为激发学生的兴趣,第二章图片教师进行课堂演示。
3、简单介绍比重计
五、总结
1、经过一个单元的学习,我们来总结一下: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1、怎样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来解释物体的沉浮现象?
2、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有什么规律?
3、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有怎样的关系?
4、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有怎样的关系?
六、板书
8.
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物体比液体重,
下沉
相同体积
物体比液体轻,
上浮
七、实验单设计
钩码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
钩码在空气中的重力为
N
清
水
浓糖水
浓盐水
酒
精
在液体中的重力G/N
受到的浮力F/N
同体积的马铃薯和清水的轻重比较
马铃薯
清
水
轻、重
同体积的马铃薯和浓盐水的轻重比较
7、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课题背景:
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不仅仅有物体本身的重量和体积(密度),而且还有液体的密度。学生经历了本单元前六课的学习,了解物体的材料特性会影响它在水中的沉浮状态。本课将展开对影响沉浮状态的另一个变量,即液体进行研究,向学生展示一个新的探索项目。
本课主要研究当物体放置的液体改变了,或不同浓度的液体,对马铃薯沉浮状态是否有影响。调制一杯能使马铃薯浮起来的盐水,可以使学生感知:在液体中溶解足够多的食盐时,马铃薯才能浮起来。在学生的实践中渗透改变液体密度会影响物体沉浮的概念。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2、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
过程与方法:
1.
经历一个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
2.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制订比较完整的探究计划,初步具备实验设计的能力和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帮助学生形成严谨的思维习惯和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
2.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
教学重点:
经历一次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发现规律,理解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教学难点:
在尊重证据的前提下,分析原因,再次观察、实验,以事实为依据作出判断: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
演示实验:马铃薯,清水,浓盐水,镊子,纸巾。
小组实验:马铃薯、培养皿、镊子、食盐、勺子、塑料片、烧杯、100毫升清水、筷子、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情境:光头强如何取出沉在缸底马铃薯的故事。
2、引出本节课的探究主题——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二、活动一:盐水是否能改变马铃薯的沉浮状态
1、问题:盐水能否改变马铃薯的沉浮状态?(分析:盐水能改变马铃薯的沉浮状态)
2、介绍实验步骤
(1)把马铃薯轻轻放入清水中,观察它的沉浮状态。
(2)把马铃薯从清水杯中拿出、擦干,轻轻放入盐水中,观察它的沉浮状态。
3、学生演示实验,其他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4、归纳结论:盐水能改变马铃薯的沉浮状态。
三、活动二:放多少食盐溶解在水中,才能改变马铃薯的沉浮状态
1、问题:食盐溶液要达到一定的浓度才能改变马铃薯的沉浮状态?
2、分组讨论,设计实验。
3、学生发言,表达设计思路。
4、看操作步骤图,整理实验步骤,提示学生需要注意的事项。
①100毫升水
②取1平勺盐
③放入水中搅拌至完全溶解
④用镊子夹马铃薯放入水中
⑤记录马铃薯在水杯中的位置
⑥用镊子从水中取出马铃薯,放置于培养皿中,重复实验。
5、分组实验活动,时间10分钟。
6、实验结束。
①收拾桌面
②上交实验材料
③整理实验结论
7、学生分享交流实验结果。
①放了多少平勺食盐溶解后,马铃薯的沉浮状态开始改变?
②放了多少平勺食盐溶解后,马铃薯开始露出水面?
③我们的发现是:当盐水浓度增大的时候,马铃薯受到的浮力也增大。
8、从实验现象和结果分析盐水浓度和马铃薯受到浮力大小的关系。
四、拓展和应用
1、情境:光头强在没有食盐的情况下,还能取出沉在缸底马铃薯吗?
2、任务:应用课堂上的方法,和父母一起调制糖溶液(或其他),看是否能让马铃薯浮起来。不局限于用糖做探究实验。
板书设计:
7、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活动一
发现:盐水能改变马铃薯的沉浮状态。
活动二
发现:当盐水浓度增大的时候,马铃薯受到的浮力也增大。
附件:
活动二记录表
水的量
食盐的量
沉浮情况
100毫升
(
)平勺盐
100毫升
(
)平勺盐
100毫升
《植物的一生》一单元四课按照自然顺序编排,从播种到收获,从发芽到结果,依次展开对植物生命过程的观察与记录,对植物各部分形态和功能进行观察与探究。本课《植物结果了》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是学生在经历了前面较长时间种植后,交流分享的一课,在这一课学生要学会自己整理前期记录的种植记录表,再来课堂上做交流。通过交流与比较西红柿和黄瓜的生长过程,概括出它们的共同特征。紧接着通过找西红柿和黄瓜的种子,初步认识果实的构造,懂得辨别果实,辨认植物的可食部分,巩固对植物各部分的认识,最后要让学生了解到人们对植物的利用情况,认识植物对人类生产生活的价值。
【学情分析】
本课是三年级学生学习的内容,学生在经历了一年级《多姿多彩的植物》这样一课对植物形态特征的初步认识和二年级《栽小葱》这一课对植物生命需求的初步探究后,对探究植物已有一定的基础和热情,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一生》让学生对植物构造、功能、生命过程、植物资源的利用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本课《植物结果了》更是带领学会认识了植物完整的生长过程,学生在这一课会很有成就感。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植物生长过程的共同特征有发芽、生长、开花、结果。
2.知道果实由果皮和种子两部分组成,花、果实、种子是植物的繁殖器官。
3.知道我们通常食用植物的哪个器官。
4.认识植物资源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科学探究:
1.通过回顾植物的生长过程,找出西红柿和黄瓜生长过程的共同点。
2.能利用果实的特征辨别果实和非果实。
科学态度:
1.对自然现象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
2.能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调查身边特殊的植物资源。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了解周围的植物资源,认识到植物的价值。
【教学重点】
知道果实由果皮和种子两部分组成。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找出果实的共同特征。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视频。
学生材料:各种植物的部位。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导入
1.师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植物的一生都经历了哪些过程吗?能不能按顺序说一说?
学生发言
2.揭题:是的,植物的一生开始于一颗种子,发芽,生长,开花,最后结果,那么你们种下的西红柿和黄瓜结果了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观察《植物结果了》。
二、成果展示
1.谈话:同学们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种植和记录,一定有不少丰硕的成果想要跟大家分享,下面我们请小组来展示一下他们的成果
小组展示种植记录
2.谈话:同学们的种植记录都非常的精彩呢!下面我们选取了两组种植记录,请大家认真再看一看,小组讨论一下,西红柿和黄瓜的生长过程有没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小组讨论汇报
三、探究植物的果实
1.谈话:西红柿和黄瓜都经历了发芽,生长,开花,结果这样一系列的过程,之前我们已经研究过了他们的种子、根、茎、叶,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观察他们的果实。
出示西红柿和黄瓜
2.活动一:观察果实的内部结构
谈话:请同学们从中间切开果实,认真观察,说一说,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小组实验汇报
3.教师补充:切开西红柿和黄瓜我们会发现种子就包裹在果实中间,而包裹在种子外面的,生活中我们叫做皮和肉的部分,科学上我们统称果皮,所以果实是由果皮和种子两个部分组成的。
4.提问:那么如果西红柿和黄瓜要繁殖后代,你们觉得那些部分是必不可少的呢?
学生讨论发言
5.小结:植物通过种子繁殖后代。花、果实、种子属于植物的繁殖器官。
四、应用
1.提问:你们是不是都掌握了果实的特点了呢?你能不能从下列食物中找出哪些属于植物的果实?
多媒体展示甘蔗,胡萝卜,花生,苹果,香蕉,蚕豆,豌豆荚等
小组讨论分类
2.谈话:看来呀,植物身上并不一定只有果实才能作为我们的食物,你们能说说,多媒体上的这些食物它们分别是植物的哪个部分吗?
小组讨论发言
五、拓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分类、绘制、制作等活动,学会制作植物的根标本。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初步知道植物的根生长,知道植物根的形态有直根系和须根系。
情感与价值观:培养爱护绿化的意识,爱惜珍惜绿色植物的情感与行为。
教学重点:知道根的多样性;绘制、制作简单的根标本。
教学难点:知道根的多样性;绘制、制作简单的根标本。
教学准备:菠菜、小葱、大蒜、芹菜
、卡纸、透明胶、PPT、视频资料等
教学过程:
活动一
根的作用
活动目的:通过讨论,初步知道植物的根具有向地性、固定植物、吸收水分和输送营养物质。
活动器材:图片
学生活动
教师指导
讨论:植物的根往哪个方向生长?(向地性)
交流: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呢?
小结:根据有向地性,可以吸收输送水分养料,固定植物。
师出示图片,请学生观察讨论根生长的方向与本领。
活动二
不同的根
活动目的:初步知道植物根的形态有直根系和须根系。
活动器材:菠菜、葱等植物的根的标本或实物,视频
学生活动
教师指导
观察:植物的根实物标本,认一认,分一分?
分类:它们是什么蔬菜?你根据根的形态进行分类吗?
(小组讨论操作)
交流:为什么这样分?
视频:认识直根系与须根系。
分辨:直根系与须根系。(变态根)
绘制评价:须根系和直根系。
教师可利用根标本和实物根(菠菜、葱)给学生提供直观感受,区别植物的根的不同,了解一些特殊的根。
活动三:根的生长
活动目的:通过实验探究,初步知道植物根的来源。
活动器材:图片,视频
学生活动
教师指导
观察:植物的根从哪里来的?
交流:植物根的生长。
录像:根的生长。
这个实验在课堂短时间看不出结果,在课前实验,课时进行交流。
活动四
标本制作
活动目的:初步按照操作流程图,学习制作植物的根标本。
活动器材:图片,蔬菜实物,纸卡等
学生活动
教师指导
观察:根的生长标本与整株植物标本图片。
观察:教师演示简易标本制作。
操作:将蔬菜实物制作成标本。
讨论:野外采集植株制作标本。
(通过制作植物的根标本,让学生体验植物根标本的制作过程,比较植物的根的形态,了解不同植物的根形态不同,激发学生探究植物的根的兴趣。)
小结:
教师介绍挖掘植物的根的过程:1、准备挖掘铲;2、把整棵植株挖出来;3、用水冲洗;4、压制做成标本。
板书:
根
(向地性)
作用:
固定、
吸收、
输送
水分与养料
形态:
直根
主根
芹菜、菠菜
侧根
知识与能力:通过多媒体欣赏了解松树的构造及组成部分,并能够学会并掌握国画干笔中锋勾勒及墨色的变化,提高学生国画的鉴赏能力及绘画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照片和国画松树的对比,了解国画松树的表现方法,并通过教师演示,掌握竹子的绘画方法及绘画步骤。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表现国画松树,探索用水墨自由创松树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创造精神。通过画松树,感受并学习松树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顽强、挺拔、刚毅的品格。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美好愿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松树干、松树麟以及松针的画法。
教学难点:巧妙运用各种国画技法表现有创意的“可爱的动物”并能画出有一定意境。三、教学策略
通过上堂课写意动物的学习,学生基本了解了国画的基本用笔用墨的方法,但是由于国画这种艺术形式不是一招一式便能掌握的绘画技能,它需要长时间的反复练习巩固,这样就需要一种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容易,更轻松的掌握其方法和技巧,所以在本册国画教学中我采用“欣赏——演示——尝试体验——小组分析——尝试创作——欣赏提升”这样的教学策略及模式,让学生了解国画课的流程,并从中学会掌握国画用笔用墨技巧方法,为以后创作更多类型的国画做铺垫。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接诗游戏
师:上课前请同学们和我玩个游戏,叫接诗游戏。我说上句看看同学们能不能猜到下一句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你知道这句诗是赞美什么的诗句?
生:“松树”。那这句诗说明松树有什么样的性格呢?(顽强、挺拔、刚毅的品格)
师:那今天我们一起用国画的形式画一画松树
引出课题——学画松树
多媒体出示松树照片与国画松树的对比,提出问题:
1.现实中的松树与国画松树有什么区别?
2.国画松树是怎样表现的?
3.你觉得国画松树的绘画步骤是什么?先画什么?然后呢?
利用真实的松树和国画写意松树做比较,分析其中的区别,让学生了解国画画面是怎样描绘真实实物,初步感受中国画给人们带来的独特艺术魅力。
观察欣赏
1.
一般以扇状、车轮状、马尾状来表现同一单元的密集松针。以“品”字形结构合成一组松针。
2.
画松针时用笔要挺劲,有疏密变化,并有浓淡层次感。
通过教师演示,能够让学生直观的观察欣赏国画写意松树是怎样表现的,包括它的绘画步骤及用笔用墨的方法以及松树的枝干及松针
的绘画方法。为下一步学生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尝试体验
通过刚刚欣赏教师演示,让学生尝试体验其中用笔用墨的方法。(包括中锋运笔、侧锋运笔,两者相结合的方法。用墨汁调出不同深浅的墨色,焦、重、浓、淡,轻。)教师巡视指导并提出问题。你在尝试中遇到了哪些问题?
你觉得松树哪部分比较适合运用中锋运笔?侧锋运笔呢?(叶子适合中锋干笔,在后面的染色环节可以运用湿笔侧锋来画)
初步用国画用具尝试在生宣纸上创作,体验国画艺术魅力的同时,提高学生在国画绘画中用笔,用墨的技巧方法。解决重点。
欣赏分析
欣赏
师:请同学们欣赏国画作品,小组交流讨论回答下面的问题。
(教师把班级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放置一幅国画松树。)
分析所欣赏国画松树的作画流程。1.分析运用了哪些松针的表现方法。2.画面中还运用了哪些颜色?在你的国画颜料中找一找叫出它们的名字。(藤黄、花青、曙红、赭石、三绿、酞青蓝等。)学生分析时引导学生可以对照画面举例分析。
通过欣赏作品,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让学生再次通过观察直观的了解国画的绘画步骤及用笔用墨的方法,欣赏的同时激发学生创作欲望,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及分析能力。
联想创造
通过前面所学及尝试得到的经验,在生宣纸上临摹或写生一幅松树画面。教师巡视指导。
通过学生创作作品,提高学生的国画绘画能力,动手能力。
自评互评
教师请学生展示最后完成的绘画作品,并请学生说说对自己作品的想法。其他同学给他好的建议,教师做最后指导评价。
培养学生学会美术评价语言,能够从美术的审美角度评价作品。
拓展欣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类,知道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生了新物质。
2.知道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过程与方法:
用筛网分离混合物、用蜡烛给白糖加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养成细心观察,及时记录的习惯。
2.
体会到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细致并实事求是地汇报观察到的现象,对于得出正确结论是非常重要的。
二、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观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过程,并找出它们之间的区别。
2.
难点:对实验过程的细心观察和概括。
三、
教学准备:
教师:纸张、火柴、金属汤匙、蜡烛、白糖、豆子、沙、水、烧杯、筛网、记录表等。
学生:观察周围物质的变化。
四、
教学过程:
1、趣味实验导新课
教师出示一张纸,谈话:老师这里有一张纸,下面请同学们也各取一张纸,跟老师一起做试验。
1)将纸整齐地折叠几次,然后伸展开。
2)将这张纸团成一团,然后伸展开。
3)在将这张纸撕成几条
教师提问:刚才我们让这张纸发生了变化,这张纸发生了哪些变化呢?纸本身发生变化了没?
学生根据试验得出:纸在形状,大小等发面发生了变化,但纸本身没有变化。
教师谈话:下面老师再跟同学们做一个试验。
实验演示:取刚才撕的一张小纸条,用火柴点燃纸条,观察现象。
教师提问:实验过程中同学们看到了什么现象?变化过程中物质本身是否发生了变化?
学生观察得出:纸燃烧后产生了灰烬,物质本身发生了变化。
教师谈话:世界是有物质构成的,物质总在不断地变化。物质的变化各种各样。这节课,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物质的变化。
板书课题《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2、师生互动学新课
活动一:观看视频《炝炒青菜》,观察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交流:盐溶解了,青绿色的菜变成了黄绿色。
活动二:混合沙和豆子
教师谈话:今天,老师也给同学们带来了两道“菜”,第一道“菜”:“凉拌”沙和豆子。
(出示沙和豆子)谈话:这是豆子和沙,将它们混合后会不会发生变化呢?要想知道这些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
师生交流并达成共识:豆子和沙原来的样子,豆子和沙混合后的样子。
教师谈话:下面我们就来观察豆子和沙原来的样子。
学生分组观察:从杯中取出少量沙和豆子,分别放在纸上观察,看看沙和豆子本来是什么样的。把观察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中,并留一小部分豆子和沙为后面的对比使用。
教师提问:现在请同学们简单描述各自观察的结果。
师生交流并达成共识:每粒沙,没颗豆子的形状、大小不尽相同,但它们都是沙、都是豆子。
教使提问:混合沙和豆子,会不会发生变化呢?
学生猜测。
教师提问:混合后,有什么证据证明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呢?
师生交流:运用“用筛子筛”的方法分离混合物,然后对分离后的豆子和沙进行比较。
多媒体出示实验步骤:
取样
混合
搅拌
分离
对比
教师谈话:下面我们一起交流沙和豆子混合后是否发生了变化。
学生交流。
师生小结:混合沙和豆子,我们观察不到它们的明显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这样。这道凉拌“菜”就做完了。
活动三:观察白糖的变化
教师谈话:做完了第一道菜,接下来我们做第二道“菜”“铁板烧”白糖,混合沙和豆子,我们观察不到明显的变化,那加热白糖会怎样呢?下面请同学们预测并把实验前的白糖特征记录下来。
学生观察、预测并记录,教师引导学生交流预测。
教师谈话:这些不仅仅是猜测。我们需要通过实验获得证据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再次老师要强调一下,这个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请同学们先认真观察老师带来的演示实验。(出示白糖加热的小微课)
教师:看完了视频,同学们认为在实验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师生共同交流,最后教师总结注意事项。
1)在勺子内放入少量白糖,大约占勺子的1/3。
2)用蜡烛的外焰加热,脸不能距离蜡烛太近。
3)加热时仔细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3)加热结束后,把勺子放在玻璃片上。
5)不能用手直接摸加热的部分,小心烫伤,注意安全。
各小组开始给白糖加热,并及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做完后,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观察到的白糖变化。
师生交流讨论实验现象,最后达成共识:白糖在加热过程中,首先由固体变成液体,再继续加热后又变成了有焦味的黑色固体。
教师提问:黑色固体是不是原来的白糖呢?
教师谈话:我们知道,白糖能溶解在水中,且使水变甜。下面请同学们将白糖加热后成的黑色固体放到水中,看能否溶解在水中。
学生活动,交流现象:黑色固体不能溶解在水中,说明黑色固体已经不是白糖。
教师谈话:这种黑色固体不是糖,那它是什么呢?科学家早就通过实验证明了这种固体是“炭”。
活动四:总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特点
教师谈话:刚才我们做了两道“菜”,两道“菜”的变化分别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交流汇报。
教师总结:像撕开纸片,混合豆、沙,只改变了物质的形状、大小、形态等,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称为物理变化;像白糖加热、蜡烛燃烧那样会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
活动五:分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总结两者的本质区别
教师: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刚才实验过程中我们所使用的蜡烛也在发生着变化呢?蜡烛燃烧变成了什么?
学生交流汇报
教师:科学家已经证明了蜡烛燃烧后变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即也生成了其它物质。
教师提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本质的区别是什么呢——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活动六:说一说生活中的一些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学生自由发言。
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有相同和不同之处。
一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一些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过程与方法:
用举例、分析、综合、概括的方法,对物质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分类。
通过具体的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可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不断变化着的。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能通过具体的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
【教学难点】:间接感受抽象物质的存在性以及物质的变化。
1.我们的教室里有很多物体,你知道它是由哪些材料组成?(板书:书、桌子……)
2.发现我们身边的物体都是由不同的材料组成的,而且这些材料都有一个特点,都能够直接观察到、实际存在的料。在科学上我们这些实际存在的东西叫做物质。换一句话就可以,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板书:看物质(实际存在).
3.我们的教室其实不仅存在这些可以看的见摸的着的物质,还有我们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东西?比如:出示“空气、电、火、声”这些是不是物质呢?要求学生列出证据和理由。
4.用什么方法证明它们的存在呢?有一个塑料袋抓空气,实际存在;电、火、声存在吗(打雷、点燃火柴、对话)?都是实际存在。(空气、电、火……)
5.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整个教室由什么组成呢?(物质)向外看整个世界什么组成呢?(物质)(板书:构成世界)
同学们我们知道了什么是物质,那么物质在不在变化呢?你认为,有没有一层不变的物质呢?你能举例说一说吗?(板书:变化?)
同学们认为物质总在在变化,是不是所有的变化都相同的呢?如果让你来分分类,可以分成几类呢?
(1)活动一:
观察易拉罐被压扁和水结冰现象。(形状、体积、状态发生变化,组成的物质没有发生变化)
1.课件:易拉罐图(用什么物质做的),把易拉罐压扁图,发生了什么变化?(形状、体积发生变化)。
2.再看一幅图,一杯水变成了冰,什么发生了变化?(形状、体积、状态发生变化)。
3.易拉罐压扁、水结冰,这两种物质的变化有相同之处吗?(形态、大小发生了变化,易拉罐压扁前它的材料是铝合金做的,压扁后它的材料还是铝合金做的,还是原来的物质!水结成冰后,物质有什么发现变化,冰其实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水),物质也没有发生变化。所以相同点就是物质都是没有发现变化)
板书:形状、体积发生变化
。(没有产生新物质)
课件出示形态、大小发生了变化,还是原来的物质
(2)活动二:
观察火柴燃烧,铁钉生锈现象。(产生了新的物质)
1.生活中还有一些变化现象,火柴会燃烧,铁钉会生锈。这两种物质的变化能在我们课堂上实现吗?(火柴可以,铁钉的变化需要在空气中长时间氧化才能实现)
2.同学们想做一下火柴燃烧的实验吗?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做两个实验。
提出实验要求,课件:
①火柴燃烧实验:
点燃一个火柴,观察火柴燃烧过程中的变化。注意安全。
②
比较生锈的铁钉和没有生锈的铁钉实验:观察铁钉生锈发生的变化。
③
物质变化记录单
第(
)组
物质名称
发生了哪些变化
相同点
火柴
燃烧的火柴
铁钉
生锈的铁钉
3.组长整理好实验器材,哪个小组愿意来分享?他们分享的时候,我们其他小组应该怎么做
?
4.刚刚我们观察的火柴燃烧和铁钉生锈,这两种变化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都产生了新的物质)板书:产生了新物质。(如果回答不出来,引导提问一根火柴由哪些物质组成?燃烧后它组成的物质还有什么?铁钉由什么物质组成?生锈的铁钉由什么组成?它们的共同的地方是什么?)
1)我们知道了物质是变化的,有些是自然的,更多的是人为因素造成的。老师准备了一些材料,纸、蜡烛、火柴。你有办法让纸、蜡烛发生变化吗。
课件:让物质(纸、蜡烛)发生变化(实验)
1.
试一试用不同的方法让纸和蜡烛发生变化
2.
把变化的情况记录在实验记录单上
3.
提示:实验中要合理分工,合理使用各种实验材料,注意安全!
学生活动,教师指导,填写记录单
让物质发生变化记录表
第
小组
物质名称
使用的方法
发生了哪些变化
产生新物质
纸片
蜡烛
(2)汇报
1.
一共要拿12个苹果,选出下图中最合适的两盘。
我拿第(
)盘和第(
)盘。
2.
看图按要求写四个组算式:
3.
看图列算式。
-
=
(枝)
4.
填表。
原有
18个
15支
14把
卖出
7个
6支
5把
还剩
(1) 个
(2) 支
(3) 把
5.
【填算符】在 里填上>、
14+0
11+2
11-2
15-9
4+1
6.
填一填:
比11少2的数是 ,比9多1的数是 。
7.
用3、11、8写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3+
=
8+
=
-3=
-8=
8.
解决问题。
-
=
(个)
吃了 个。
9.
小明有14支彩色笔,小刚借走了5支,小明还有 (1)
支。
10.
看图列式计算。
-
=
11.
妈妈买了12个苹果,小华吃了4个苹果,还剩 个苹果。
二、计算题
12.
算一算,看谁算得又快又正确!
10-7=
12-4=
11-6=
14-8=
2+9=
13-9=
13-5=
14-9=
6-6=
5+6=
7+8=
10+4=
15-8=
4+9=
11-2=
6+9=
9+5=
16-8=
7+7=
9+9=
13.
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5+=11
+3=16
-9=5 12-=4
5+6-9=
8+8-7=
14-6-2=
三、解答题
14.
看图写算式:
=(朵)
=(只)
=(只)
他们还剩下几朵?
15.
看图列式计算
16.
鸡有12只,鸭有9只,鹅有7只。
(1)鸭和鹅一共有多少只?=(只)
(2)公鸡有5只,母鸡有几只?=(只)
17.
看图列式。
(1)
-=(个)
(2)
+=
-=
+=
-=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气孔的分布状况、结构及其作用。
(2)了解气孔的张开与闭合。
(2)能完整地描述水、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路径。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植物气孔数目和分布的探究,理解植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生活中常见的叶进行科学探究,让学生体会到科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气孔的分布状况、结构及其作用。
【难点】
实验证明气孔的存在。
教学过程
知识点 水的散发结构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154~156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在蒸腾作用中,水是从叶的
上、下表皮
中散发出来的,下表皮散发出来的水分要
多于
上表皮散发出来的水分。
2.叶的表皮细胞排列非常
紧密
,其中呈半月形的细胞是
保卫
细胞,两个保卫细胞之间的小孔是
气孔
。气孔不仅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
气体交换
的“窗口”,而且是
散失体内水分
的“门户”。
3.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根毛
根中的皮层细胞
根中的导管
茎、叶中的导管
叶肉
气孔
叶外。
4.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土壤中的无机盐溶解于水中,它们被
根
吸收后,随着
导管
中的水流,被运输到植物体的
茎、叶
等器官中。
5.植物能通过
气孔的开闭
来调节蒸腾作用的快慢,使植物体内始终保持着适量的
水分。
【教师点拨】
1.当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气孔张开;当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时,气孔闭合。
2.植物体叶片表皮的气孔数目、分布和位置常常随植物的种类以及植物所处的生态环境的不同而不同。
3.通过气孔蒸腾是植物散失水分的一条主要途径(约占95%),水分也可以通过茎上的皮孔和叶表皮细胞的角质层进行散失。
【跟进训练】
1.气孔是叶表皮上一对保卫细胞之间的空隙。下列不能通过气孔进出植物体的是
( A )
A.无机盐
B.水
C.氧气
D.二氧化碳
2.叶片中调节气孔开放和关闭的结构是
( B )
A.表皮细胞
B.保卫细胞
C.叶肉细胞
D.叶脉
3.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会受到气孔开闭影响的是
( C )
①蒸腾作用;②光合作用;③呼吸作用;④水分的吸收和运输;⑤无机盐的吸收。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