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总结汇总十篇

时间:2022-03-30 17:55:2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高二地理总结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高二地理总结

篇(1)

1、支持学校工作,积极完成任务。

刚刚过去的一学期,高二地理备课组圆满地完成了学校和年级组分配、布置的各项任务。全组老师积极支持学校工作,群策群力制定教学计划;认真按时按质进行集体备课;积极落实教务处和年级组组织的教学观摩和教学研究活动,积极开设教学公开课,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2、认真制定工作计划。

在开学初针对高二、高三的学科特点,制订详细的授课计划。高二本学期是复习和学习《世界地理》的相关知识以及选修5《自然灾害及防御》的所有内容,学习任务较重,所以必须要认真详细地制定时间计划,划分时间段,并控制好各时间段的用时计划,现在一个学期快结束了,事实证明我们的计划比较科学和成功。

3、坚持集体备课,不断钻研教学。

本备课组的成员都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吃透课程标准,精心备课,既备教法又备学法,落实好各项教学常规和教学计划。本备课组坚持按时集体备课,讨论授课的方法,能够做到目标,进度,作业,测试的统一,在中心备课人备出详案的基础上,讲述对教材的理解,教学重点及难点,选择恰当的教法和学法。然后大家研讨、交流,最后集思广益,确定统一的教案,再由各个老师针对班级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备课。通过集体备课,我们相互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4、发扬团体合作精神,注重相互交流探讨。

本备课组的老师无论是谁在网上收集到的或在别处得到的教学资料,都努力做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备课效率。为了深入推动课堂教学改革,高二地理备课组坚持相互听课,当面或利用集体备课时间实事求是的有针对性的交流意见,提出改进教学的建议,共同探索更好的教学方法和路子,形成教学的互动,实现教学相长。我们组内的教研气氛非常浓厚,除都能按时参加组内的正常集体备课活动外,我们还在平时利用课余时间碰在一起讨论问题,研讨教法,互相切磋,共同提高。同事们通过讨论,不但提高了对许多模糊问题的认识与理解,而且还进一步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

5、注重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刻苦钻研教材,充分利用教学专业报刊和互联网,了解学科最新动态,提高理论水平和修养,高质量的完成地理课的教学任务。在教学环节别重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教学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标”的教学原则,按照《教学大纲》、《高考考纲》精心备好课,提高个人的好课率和备课组的好课率。地理课是一门很实用和很社会化的学科,所以要把地理课与社会相结合,不但使用课本中的案例,还增加有说服力的案例,便学生理解和自学,更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课堂上,各位教师注重科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尤其是适合地理学科的“直观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自学讨论教学法”等。

6、注重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能力。

本备课组的老师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心血,利用辅导课和其他课余时间,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把学生“你不教我不懂”引导成“你不教我也懂”,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查找资料、自学教材的习惯,提高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7、立足高二,着眼高三,目标明确,稳打稳扎。

高二区域地理部分内容属于高考的重要内容,因此在教研、教学过程中,我们高二备课组始终坚持为高考备战的原则,不仅在教学过程中强调思维习惯和解题能力的培养,严格按高考要求讲授知识、考核学生,而且开创性地提出旧题新考,强化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消化理解,扎扎实实抓规范。

8、重视定时训练,强化学生的考试能力和技巧。

本学期根据学校教导处的统一安排,双周星期一下午的第3节课作为地理的定时训练时间。为了认真培养、锻炼学生的考试能力和技巧,检测学生的学习状况,备课组十分重视,每次定时训练前均要通过集体研究、讨论,确定命题内容、试题难度值,精心命制,确保质量。本学期在扣除节假日、阶段性考试时间外,共进行了8次定时训练,命题格式均按高考要求来进行(即12道选择题,2道综合题),定时训练后即时批改、即时评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存在问题

1、由于历史原因和分班的某些个中原因,文科班存在两极分化的现象,或者是整体学习的积极性不够的情况。

2、开放性题目学生的解答能力欠缺,学生的自觉性有待提高。

3、学生获取生活经验的途径较少,学生分析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的有机结合的能力仍有待提高。

三、今年努力的方向

1、更好更严格地抓好备课组建设,特别是从备课组成员的思想入手,要不满足于现状,做到精益求精。同时,要认真研究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利用多种手段(包括电化、多媒体等)改进地理课教学。

2、强化对课程改革的有关方针和政策以及有关资料的学习,掌握更多的信息,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3、使备课组内的教研、讨论气氛进一步浓厚起来,通过讨论、交流,使备课组成员的知识、理论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4、加强同事之间的团结互助、互相关心,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再作不懈的努力。

总之,本学期我们高二地理备课组全体老师都在竭心尽力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且大胆推陈出新,在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备课组将始终坚持不骄不躁的优良作风,不断创新,将工作做得更好,为乐山一中明天的辉煌再做贡献!

高二地理老师下学期教学工作总结范文2

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有得也有失。为了更好的搞好以后的教学工作,现对本学期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教育教学任务完成情况

1、教学成绩本学期在我和全体学生的合作和努力下比较圆满的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我所教的高二三个理科班和两个文科班的地理成绩不断取得进步,学生对《自然灾害和防治》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有了明显的提高。

2、课堂教学状况

本学期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心理特征研究,了解他们的知识、能力基础,从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因生施教,并且根据他们的反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安排。同时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学习困难的学生,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给予了耐心帮助,鼓励他们通过一系列的探索活动去发现结论,如地理名称、概念、事实、原理等,使他们基本达到教学要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采取研究性学习等多种方式,培养他们的创造和探索能力。如涉及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技能、方法策略的形成,即地理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等,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学生素质发展情况

本学期教学中,在课堂教学方面下了很多功夫,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积极创设学生的求知情境,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参加学习过程,并且注意将知识内化为不同的层次,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取得成功。同时,鼓励学生自由想象,提出各种假设和预见,充分尊重他们的思想观点,使学生敢想敢干,富有创新精神。高中地理教学要以读图、分析为基础。引导学生联系身边的实际进行分析,能够使学生对地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通过一学期教学,使学生的各方面素质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思考能力、识图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提高迅速。

5、作业完成情况

大多数学生能够及时按质按量按时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作业,但也存在个别学生作业完成不及时质量不高甚至拖沓的情况。今后应注重思想教育,加强辅导,端正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本学期的作业分了好几部分:填图、绘图、课堂作业、同步练习以及训练卷的形式给学生增加做题方法和技巧。

6、日常考核

本学期学生考核除进行月考外,也注重了新课标要求下的形成性评价的实施,从多个方面考查学生,而不是只盯在学生的成绩上。

7、教材使用分析

本学期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了教材内容,做到了充分发挥教材的功能。同时也注重对学生进行教材知识的拓展和深化。

8、参加教研情况

本学期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一直按时参加无一次迟到早退或缺席现象。另外还参加国培,培训成绩突出,被评为“优秀学员”。获东方市教学论文二等奖。并积极总结经验。

二、主要成功教学经验和教训

1、在教学中注重方法的传授。地理概念和规律是地理知识的核心内容,培养学生关注地理现象,引导其从现象的观察、分析中形成地理概念,学习地理规律。既而对规律的发现过程产生兴趣,避免靠单纯机械记忆的方式学习地理,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对重点的概念和规律要使学生学的更好一些,并且充分发挥他们在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方面的作用。但是,知识的理解、能力的培养都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要求其过高过急。

2、重视地理知识的应用

教学中应注意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帮助学生通过熟悉的现象理解所学地理知识。如气温在冬夏季节的分布规律,降水的分布,天气预报等等。让学生知道地理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科学试验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和信心。

3、应通过读图、学生练习和课堂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应用地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在讨论中,教师要做必要的讲解。做练习时,要求学生弄清地理事实,独立思考,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能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判断。

4、考核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检查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在重视考试的同时也要形成对学生多方面的评价而不是仅停留在成绩上。

5、教学中注重培养、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这是高中地理课程改革的一个重大特点,我在教学中经常围绕这一主题来展开教学,发挥地理教育的功能。如: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资源观和自然灾害和防治意识。以课本中的地图各类图表为素材,进行探究,并对课本知识进行了拓展。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地理读图分析技能,又发展了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方法措施

当然,在教学中,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如学习困难生的转化工作,一节课下来,总觉得原来会的还会,不会的还不会。另外,并不是所有的地理知识都教的有新意,有时内容讲解不灵活,没有吸引力,致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在以后的教学中,努力做到:

1、以学生为主体,注意基础知识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加强教学改革,引入新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重视地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方法。

4、重视地理知识的应用。

5、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

总之,我要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更好的完成地理教学工作。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争取在新的一年,取得好成绩。

高二地理老师下学期教学工作总结范文3

不知不觉已经到高二下学期了,在这学期里课程较重,但我还是合理安排时间,好好做好教学相关工作,主要负责高二13、14、15班的教学工作。具体做法如下:

一、认真阅读地理课标,认真备课,积极参与备课组备课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1、认真钻研地理课标,将疑问的地方圈出来,并且在备课组备课过程中提出,虚心请教。

2、认真观察学生,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3、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等。

二、抓好课堂,重视课外时间

在课程上多引生活实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重视引导学生自身思考问题,然后以评价的语言来激励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多关注新闻时事,用新闻中的相关地理知识来激发学生把握最新信息,最新动态,也让他们学会自主搜集相关资料的能力。课上还会以一些幽默的地理语言来调动课堂的兴趣度,减少学生走神的时间,提高课堂效率。在课外,重视学生及时反馈的课堂情况,并且针对一些疑难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究,同时加强与后进生的沟通交流,让他们认识到学习地理的有趣性,实用性。

三、经常听课,虚心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篇(2)

1、积极支持学校工作,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本学期高二地理备课组圆满地完成了学校和年级组分配、布置的各项任务。全组老师积极支持学校工作,群策群力制定教学计划;认真按时按质进行集体备课;积极落实教务处和年级组组织的教学、教学研究活动,积极开设教学公开课,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付出必有回报,在学校组织的三次视导课中,我组成员的课堂教学得到了领导的认可和表扬;在全县组织的期中考试中,高二地理取得了全县第三的好成绩;在与兄弟学校—鸿翔中学的联考中,我们取得了第一的好成绩;在刚刚结束的学业水平合格考试中,同样地理合格率领先于其他学科;本学期高二地理组成果累累。

2、认真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

针对高二、高三地理学科特点,在开学初制订详细的授课计划。高二本学期重点学习了《选择性必修一》的知识内容,本部分属于自然地理,是高中地理教学内容中最难的部分,学习任务重,学生接受能力差,所以必须要认真详细地制定时间计划,划分时间段,并控制好各时间段的用时计划,现在一个学期快结束了,事实证明我们的计划比较科学和成功。

3、坚持集体备课,不断钻研教学。

本备课组的成员都能认真钻研新考纲和教材,吃透课程标准,精心备课,既备教法又备学法,落实好各项教学常规和教学计划。本备课组坚持每周两次按时集体备课,讨论重难点内容和授课的方法,能够做到目标,进度,作业,测试的统一,在中心备课人备出详案的基础上,讲述对教材的理解,教学重点及难点,选择恰当的教法和学法。然后大家研讨、交流,最后集思广益,确定统一的教案,再由各个老师针对班级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备课。通过集体备课,我们相互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4、发扬团体合作精神,注重相互交流探讨。

本备课组的老师无论是谁有好的资料,都努力做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备课效率。为了深入推动课堂教学改革,高二地理备课组坚持相互听课,当面或利用集体备课时间实事求是的有针对性的交流意见,提出改进教学的建议,共同探索更好的教学方法,形成教学的互动,实现教学相长。我们组内的教研气氛非常浓厚,除都能按时参加组内的正常集体备课活动外,我们还在平时利用课余时间碰在一起讨论问题,研讨教法,互相切磋,共同提高。同事们通过讨论,不但提高了对许多模糊问题的认识与理解,而且还进一步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

5、注重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篇(3)

1、教学成绩

本学期我担任高一年段四个班的地理科任老师,其中2个文科班2个理科班。课堂上落实学生做好笔记,养成认真听讲等良好的学习习惯。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成习惯的培养,学生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气氛。大多数同学对地理基础知识掌握很好,成绩较为优秀。

2、课堂教学情况

只有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状态,经过认真的分析、思考,才能体会教材中蕴含的知识,产生探索地理世界的兴趣,理解所学的地理知识,获得相应的能力。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我注重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鼓励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指导他们学会适宜的学习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教学时尽量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来激发学生兴趣。

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从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同时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学习困难的学生,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给予了耐心帮助,鼓励他们通过一系列的探索活动去发现结论,如地理名称、概念、事实、原理等,使他们基本达到教学要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采取研究性学习等多种方式,培养他们的创造和探索能力。如涉及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技能、方法策略的形成,即地理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等,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积极创设学生的求知情境,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参加学习过程,并且注意将知识内化为不同的层次,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取得成功。同时,鼓励学生自由想象,提出各种假设和预见,充分尊重他们的思想观点,使学生敢想敢干,富有创新精神。高中地理教学要以读图、分析为基础。引导学生联系身边的实际进行分析,能够使学生对地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通过一学期教学,使学生的各方面素质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思考能力、识图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提高迅速。

3、作业完成情况

大多数学生能够及时按质按量按时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作业,也存在个别学生作业按时完成作业,甚至抄袭作业现象。今后应注重思想教育,加强辅导,端正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

二、主要教学心得

1、教学中注重方法的传授。地理概念和规律是地理知识的核心内容,培养学生关注地理现象,引导其从现象的观察、分析中形成地理概念,学习地理规律。既而对规律的发现过程产生兴趣,避免靠单纯机械记忆的方式学习地理,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对重点的概念和规律要使学生学的更好一些,并且充分发挥他们在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方面的作用。但是,知识的理解、能力的培养都需要一个过程,不可急于求成、走捷径。

2、重视地理知识的应用

教学中应注意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帮助学生通过熟悉的现象理解所学地理知识。让学生知道地理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科学试验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和信心。

篇(4)

高二文科地理学习方法注意各小节间的联系

高中地理选修教材主要的知识内容是概念、影响因素贺类型、规律,以及实例分析,人文地理占大部分,自然地理比例低。在学习过程中要抓这几条知识线索进行学习,注重知识的要点学习,过多过细反而记不住;同时要注意各节之间的知识联系、文化区贺文化扩散的联系等。弄清这些联系不仅有利于理解,同时有利于知识的记忆和运用,有利于把握知识重点。

加强网络知识的梳理

高二选修教材虽然概念多,知识点多,但每章节内部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这种联系形成了知识网络,通过梳理网络层次有利于同学们在运用知识时轻松自如,不易忘记,同时又有利于知识迁移运用。

而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知识载体,地理的原理、规律、分布以及考试的方式都集中在地图上,所以掌握了图中的知识,就把握了知识的主干,既懂得用图释文,又懂得从图中掌握课文知识也是学习的好方法。

高中地理学习中记忆能力的培养一、记忆在地理学习中的重要性

地理学科是在大量的地理事实和地理现象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门学科。在区域地理的学习中,要记忆大量的地理事实,诸如地理事物的名称、物产等等,成为区域地理主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形成地理思维能力的关键。在系统地理的学习中,也仍然免不了对具体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记忆,因为它们是理论的实证部分。因此面对大量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必不可少地要加强训练学生的地理记忆能力。

二、记忆的一般过程

根据Melton的研究显示,记忆有三个基本环节:编码—贮存—提取。记忆实际上是由“记”和“忆”两个不同的部分组成,前者是知识的编码和贮存过程,后者是知识的提取过程,它们的综合含义是知识在大脑中的保持程度。“遗忘”则是记忆的反义词。人的记忆有两个层次,一是对基础知识的记忆,二是对思维过程的记忆,后者等同于学生对知识的分析、运用过程。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按照《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对地理知识要求的不同层次,从“了解、说明、分析和运用”四个层次考虑对地理基础知识的处理。尤其对要求“分析和运用”的知识点,则必须采取一些科学的方法,力求让学生切实掌握。

三、对学生记忆能力训练的主要途径

1.形成地理知识结构

不同层次的结构组成了地理学科的整体。美国著名教育家布卢姆认为:(1)如果懂得了基本结构中的基本原理,有助于理解其它类似的事物;(2)把一件事物放进构造好的模式里,就不易忘记。地理科学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而“结构”则是系统的基本特征。从某种角度看,学生的学习实际上主要是对地理知识结构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应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获得一定的地理知识结构,促进地理知识的系统化,以达到最终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的目的。

2.重视地理图像

图像是地理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工具。教师应充分应用地理图像,努力在学生大脑中建立一定的地理知识表象,以加强学生的记忆效果。

3.利用地理技巧

大量的研究实践证明,按照生理学和心理学的规律归纳总结出来的科学记忆方法在地理学习中会产生巨大的作用。就像训练其它技能一样,记忆能力也可以经过训练而达到快速、准确、持久的目的。在地理教学中,许多教师也先后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了许多可贵的记忆方法,例如口诀、歌谣、谐音等记忆法,都是些很成功的记忆方法。在地理教学实践中,教师可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训练,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果。

4.重视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自信心、愿望和兴趣等。对于生理健康的人,都有记忆能力,而且潜力巨大,但善于利用它的人很少。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利用不同的地理教学手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以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只要学生愿意学,主动去学,那么记忆地理知识的潜能就能够得到充分挖掘。

5.及时复习和练习

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我们:遗忘总是先快后慢。这就要求教师及时组织复习,利用课前提问、阶段测验等方式反复加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记忆。

知识只有在运用以后,才可能加深理解,而理解是记忆的前提。教师在地理教学中,适时、适当地设计些适应性练习,让学生在地理练习中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强化记忆,不断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

高二学生怎样提高地理成绩1、高二学生想要提高地理成绩,要打好基础。

基础知识方面,整理好课本和老师讲的内容,要学会打框架或是学会画知识网络图,及时整理知识点,这样有利于复习,也有利于高二学生整合地理知识点。

2、在高中地理的学习过程中,考察空间类的知识点很多。

那么,怎么培养空间定位能力呢?就需要学生们去多看地图,多画地图。对于地图基础差的高二学生来说,他们往往一看见地图就会恐惧,甚至是厌恶,想要改变这种情况,就需要考生们每天坚持去看一些地图,看的多了,自然能适应地图,同时也能或多或少的记住一些主要地理事物的位置,空间概念也就能慢慢的培养起来了。

3、总结和归纳是学习地理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只有勤总结,时常归纳才能掌握地理学习规律。

将知识整理归纳形成主干。高中地理主要还是属于文科内容,适合采用文科的学习方法。学习时要多看书,熟悉和掌握知识要点。要多思多想形成自己的看法。

篇(5)

参与式教学模式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师和学生都置于主体地位上,让师生双主体在教与学之间相互参与、相互激励、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和相互统一,充分发挥教师“教”和学生“学”两个主体的作用,使师生在互动过程中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方法。参与式教学模式中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参与式教学模式的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使学生能独立思考,寻找新的解题方法。

二、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实施

“工业区位”是中图版地理必修二的内容,工业区位因素既是这节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又是学习“工业地域”以及“世界主要工业区”的基础。但是传统教学下的学生总是掌握不理想,上课效果欠佳。为了使学生充分掌握该内容,我们尝试用参与式模式开展教学,其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课前准备

为了活跃课堂气氛,促使学生参与课堂,我设置适当的问题并将全班分成五组:原料导向型组、市场导向型组、劳动力导向型组、动力导向型组和交通导向型组。学习小组并不是自然分组,而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来划分,让学习能力不足的学生能在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的带动下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

除了教材中提供的我国制糖业等区位资料和案例外,每组学生分别搜集相关的资料和案例。教师根据数量与质量对学生收集的资料进行打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然后将资料进行分门别类。

2.小组汇报――组代表讲解

在小组汇报环节,组代表利用收集的资料和案例组织讲解和班内讨论。第一小组:通过我国的制糖工业以及我国钢铁工业的分布解释了原料型工业的分布。在解释过程中讨论了原料和产品的运输成本。第二小组:利用我国西南地区的有色金属工业和加拿大炼铝厂的分布的资料和案例讨论了这些工业的生产过程,从而解释了动力型工业的分布。第三、第四和第五组使用同样的办法解释了其他主导区位因素工业的分布。

在小组汇报期间,教师认真聆听学生的发言,仔细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深入了解学生对地理概念、地理区位因素的理解和运用,并及时给予激励性评价和点拨引导,把讨论引向深入,直到完成学习任务。

3.教师总结

教师通过认真听取小组汇报的内容,一定会从中发现一些不足和问题,或者是学生解释过程中遗漏的一些知识点,对此进行总结。同时学生在解释过程中可能会使本节课的知识点有点混乱,所以教师还需要对其进行整理。

篇(6)

一、高中生地理批判性思维的现状调查

本文在研究地理批判性思维时编写了调查活动类问卷。问卷共有二十几个细节问题,跟其相关的维度有以下几个:好询问性、自信性、寻求真理性、系统性、分析性、思想开放性和成熟性。在真正进行调查前,已经在江苏省盐城市高级实验中学选取了40名高一的学生进行了预测,接着根据预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对问卷中存在的模糊的、有歧义的少量问题进行研究和修改,变得更简洁明了。稍微修改后的调查问卷最终确定成为真正的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最终确定后,还在江苏省盐城市高级实验中学抽取了160名高中学生作为被试对象。其中高二80人,高一80人。共回收问卷156份,问卷回收率为97.5%,其中有效问卷14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2.9%。调查结果显示:

1.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状况不是太好,令人不满意

问卷有一题:教师习惯试着对一个地理问题进行扩展与延

伸。高二学生有20.3%完全同意,有41.9%完全不同意,有37.8%部分同意,高一学生只有4.1%的人完全同意,而有43.7%的人完全不同意,另有42.2%的人部分同意,这说明学生的思维习惯得不到良好的指导和培训。问卷第11题:地理问题解决后,会仔细地重新进行反思。高二学生有29.7%完全同意,有28.4%完全同意,有41.9%部分同意,高一学生有28.2%完全同意,有29.7%完全不同意,有42.2%部分同意,这表明学生做题大多满足于答案的得出。

2.高二与高一比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稍好

从调查结果分析出,高二与高一比,高二的批判性思维稍好,这说明高一新生刚刚初中毕业没多久还不能适应高中的新环境,许多方面还处于适应期,如新的学习环境、新的学习习惯、新的教学风格,所以导致批判性思维的情况不是太好。同时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通过培训和指导又是可以进一步改善和提高的。

二、高中生地理批判性思维缺失原因分析

面对目前中学地理批判性思维培养不太好的状况,努力找出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缺失的主要原因也是至关重要的。为此,通过与学生交流和访谈的形式,总结出影响学生批判性思维的主要原因如下:

觉得进行批判性思维是不尊重师长的行为;其他同学没进行时如何才能进行呢;说得不对可能被嘲笑;跟老师意见不一致,老师肯定不喜欢;批判性思维怎么进行都不知道;书本和老师讲的肯定对,是毫无疑问的;作业还来不及完成,哪有时间做这样的思考;爸妈平时教育要听老师的话;进行什么批判性思维啊?成绩考好就行;不喜欢出风头。

1.认知方面

受中国考试制度影响,学校家长都认为只要学好知识,考得好成绩就是好孩子,却不知道,考试制度鼓励的是较低的认知方面的知识,却很难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比如,江苏省小高考制度影响下,为了应付它,教师必须在有限的一点时间内,将与考试有关的基础知识教给学生,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理解,对地理知识的批判可能性就比较小。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人们对地理教学的关注还只停在关心考分上,而且是唯一标准。时间一长,学生形成了缺乏变通的思维方式,形成了顺从式的人格特征,这样就不利于地理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提高和培养。

2.心理方面

从众和畏惧心理也是学生不敢进行地理批判性思维的重要原因。由于批判性思维不是一蹴而就的思维过程,而是非常艰苦的思维过程,大多数学生看到别人没进行也就不会主动去进行

了,省的动脑筋。也有一些学生怕被嘲笑而不敢发表个人观点。而批判是不畏权威的,是存在风险的。因为在你质疑某种观点时,你肯定成了赞同这种观点群体的反方,你就可能是孤立无援的或是触犯众怒的人了,必然引起周遭的围攻。

3.教育方面

长期以来,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是采取“顺之者奖,逆之者罚”的方法,时间一长,“听话”“顺从”就成了学生的行为准则了,却无情地摧残了孩子们批判性思维的萌芽,这样何谈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呢。书本和老师讲的肯定对,是毫无疑问的,学生对书本知识和教师所讲的东西从不怀疑,怀疑就是被视为藐视老师、不尊敬老师,会被惩罚。学校老师家长只看成绩,不看其他,却不知这样大大抑制了学生思考问题的变通方法,一律机械化,这样又何谈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呢。

参考文献:

篇(7)

二、活动方法调查法和文献法。

三、活动对象

丰县中学高二(1)科类:物理—地理班、高二(19、20)科类:历史一地理班,共计156名学生。

四、活动实施

根据江苏省高中地理学科课程标准及地理教学大纲的规定,拟出课题要求: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有助于学生的能力发展和创新思维发展。归纳总结学生主要提出的以下几个方面的课题:①交通中的地理:可从道路线路铺设的选择、道路铺设对环境的影响、交通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等方面考虑。②农业中的地理:可从农业对环境的影响、如何发展观赏农业、如何发展庭院农业、依据当地气候如何发展特色农业等方面考虑。③工业中的地理:可从工业对环境的影响、工业如何布局、依据当地的自然资源如何发展当地工业等方面考虑。④生活中的地理:可从生活垃圾如何处理、天气预报与地理、自然灾害与地理等方面考虑。学生可以自由组合(每组不多于6人)或独立研究某一课题,利用周末通过走访调查相关部门,利用学校图书馆、网络收集、查阅资料,相通课题研究人员相互交流心得等方式开展活动,最大化地提高活动效率。

五、活动成果及意义

1.活动成果

(1)从内容上看,涉及日常交通、生活、生产、环境等问题。(2)从形式上看,有调查报告、论文、配活动图片的资料总结等。(3)从质量上看,绝大部分资料来自调查、总结归纳后写出的作品。交通方面:学生们关注丰县工业园区的交通对经济发展所起的促进作用,了解丰县最近几年交通的发展状况,分析物流成为徐州三大支柱产业的原因等一系列问题。生活方面:学生们了解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如假期旅游中涉及地理问题、食品中的标识问题、丰县城区的垃圾处理问题、县护城河水污染等问题,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农业生产方面:丰县是农业大县,学生绝大部分又来自农村,因此他们对农业兴趣更大。活动中他们了解了化肥的正确使用方法、合理使用化肥与农药的重要性,丰县芦荟快速发展的因素、丰县牛蒡产业园蓬勃发展的原因等问题。工业方面:丰县工业基础比较薄弱,学生研究分析得出薄弱的原因及今后应该发展的方向、丰县工业园区分布在县城东北部的原因等工业问题。环境方面:学生们关心水质情况、土壤污染、大气质量等问题,以及产生环境污染的原因,侧重于探讨解决问题的策略。

2.活动意义

(1)任何课题的研究均需要学生查阅资料,学生在查找资料、接触一些新知识时只能通过自己阅读来分析问题,这无形之中增强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了学生的预习和自学能力。

(2)活动中学生了解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拓宽了知识面,如购买安全食品、化肥的种类与使用、自然灾害的预防等。

(3)活动中学生进行实地走访、调查某一部门的相关人员,无形中增加了学生了解社会的机会,提高了其人际交往能力。

(4)学生调查的很多问题涉及环境保护,体现地理学科特点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5)活动以学生自主开展为主,因此活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调查或查阅资料时会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自觉地将地理中涉及的生活、生产、环境、资源和能源等社会问题进行综合学习、分析、判断,提高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

(6)由于活动的开展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因此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篇(8)

敏捷的思维,我想这点可以通过上竞赛课来很好的培养,从高一起,我坚持学习化学竞赛,到了高二发现数学已经变成拖后腿的一科,于是决定参加数学竞赛。暑假上了半个月的竞赛课,的确体会到它的难度,但也感到了其中思维的巧妙。我想高二我会尽可能坚持这两科竞赛的学习,尽量开发智力,学习多种解题的思维方法。

认真的态度。我想这个一指学习态度,二指心态。高二高三的学习中,我要尽可能再多勤奋一点,(文章转自kt250.com) 克服爱说话的毛病,多挤出时间来学习。学起来心无旁骛,平时不去多关注与己无关又意义不大的别人的私事。而在平时的生活中,要以积极友好的心态与同学老师相处,并且以积极的心态追求学习的过程,以平和的态度看待结果,以享受的心态体验学习的乐趣。

合适的方法。学习要注意良好的预习习惯,听课习惯和反思总结回顾习惯。预习这一环节我一直做的不好。预习可以提高自学能力和理解能力。听课是我认为学习中最重要的一环,要积极主动理解老师讲的知识,善于思考分析,同时高二我要注意认真记下老师讲的每道例题,课余慢慢地理解吸收,这是我高一做的不够的地方。听课后的总结回顾也很重要,先回想老师讲的知识再做习题,做题时对于不会的题一定要仔细琢磨或请教直到弄明白为止。

篇(9)

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我与备课组其他老师顶高温冒酷暑在暑期7月31日至8月2日奔赴泉州市泰和大酒店参加了高二地理学科新课改培训。三天培训期间,通识培训,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进行了解读;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的专家从教材编写方面对人教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地理2》、《海洋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的设计思想和教材内容作了介绍;广东省的一线教师介绍了课改实验区的教学经验和教训;省地理教研员对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地理学科的开设时间、方式、课时安排、教学和教研等提出了指导意见;科学的培训使我们对国家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背景、理论、目标、策略、步骤等方面有了一定的认识,理论学习的加强是走进新课程的第一重要关口。。

二、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及高一地理备课组长的工作

本学期切切实实做好高中地理会考工作,力争全部学生达标,重点做学习困难学生的工作。注重对高二文科班打好基础及培优,

组织高一备课组成员做好下列工作:

1、学习地理课程标准,做好新课程培训工作认真学习和钻研学科课程标准新教材,对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反思与调整,力求实现突破课改中的重点和难点。

2、安排每一个星期的教学进度、课时安排,每堂课的大致上法,从而保证十个班级的教学进度一致。高一备课组内,每位科任老师上俩次公开课,取长补短,教学相长。

3、做好期中、期末复习工作、认真学习考试说明,探讨复习教学策略,做好期中、期末考试的组织、阅卷、分数统计和阅卷分析等有关工作。 

4、抓教学常规 组织有关学习活动,多研究探索教法,不断提高课堂效益,研究学法,将如何引导学生改善学习方式,促进学习方式多元化,为研究重点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主要措施:

培养良好的道德规范和学习习惯,在教学中多采用启发式创造性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动脑思考、大胆想象、主动参与。课堂上精心设计各种丰富多彩“任务性”活动,设计各种真实的活动,通过各种实践,达到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的目的。

三、投身单元备课活动,研究新课标、把握新教材

为了更快更好的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早在暑期培训期间高一地理备课组就拟订了针对必修《地理1》的备课畅想,开学后及时制定了周密详细的计划并已把任务落实。安排我承担第一章三、四两节与第五章的集体备课主讲任务。备课组采用“个人精备-集体研讨-个人修改”的备课新模式,发挥了个人的优势和特色,整体提高了备课效率。通过举办组内备课活动,老师之间的交流、研讨、相互借鉴的机会增多,对更好的把握、驾驭新教材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通过几次集体备课活动不仅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教师的研究视野也开阔了,目光更明亮了,把握新课程的能力增强了。此外还积累搜集了大量的可共享交流的课程资源。

四、寻求理念与课堂的最佳契合,发现问题、找出困惑

新课改实施各种各样的问题不断涌现,经过多次认真分析总结,本学期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明显问题:

1、课时紧张与教学任务繁重的矛盾

2、理念与现实之间的落差较大,“一言堂”“满堂灌”仍然存在

篇(10)

比较法是学习区域地理的重要方法,既可通过横比由已学知识推及新知识,找出不同区域间的区别和联系,又可通过纵比获知区域演变历史,探究其发展趋势,最终把握区域地理特征。

案例1中国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①指导学生查阅中国地形图,找出秦岭――淮河,并确定其大致的纬度位置;②指导学生分别查阅中国地形、一月平均气温、年降水量、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等图比较秦岭――淮河南北地形和气候的差异并分析河流水文特征的差异;③查阅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农业生产等图比较秦岭――淮河南北农业生产的差异;④展示相关的景观图比较秦岭――淮河南北文化景观和文化行为的差异。列表如下:

通过对秦岭――淮河南北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比较,使学生对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环境有了更深入全面的认识和了解,能更好、更快地把握我国南北两大区域的区别和联系。同时,学生还可通过与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比较,更加全面了解我国东西部地区的差异。

二、运用地图分析,建构地理空间思维

地图是地理科的“第二语言”,是区域地理学习中各地理要素重要的载体。每个区域都有自身独特的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植被、土壤、人口、交通和资源等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学生在读图中不单要掌握各地理要素的特点,还要弄清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这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重要表现形式。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建构地理的空间思维。

案例2中国的西北地区

①展示西北地区图,学生根据图中坐标系(40°N、45°N纬线和80°E 、90°E经线)判断其空间位置和范围;②读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等相关地图分析西北地区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③指导学生分析西北地区“干旱”气候与其他要素之间的联系和影响;④归纳西北地区区域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可用图1体现。

以图导学,“看图说话”在区域地理教学中能充分提高学生的读图、判图能力,是锻炼其获取信息能力的极好机会。学生应养成“左图右书”的良好学习习惯,遇到不确定或不知道的区域应及时翻阅地图,循序渐进,熟能生巧,才能在日积月累中建构心理地图,实现胸怀地图的基础和自信。

三、绘制思维导图,明确区域发展方向

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是学习区域地理的核心,学生从区域的区位条件出发,分析其有利和不利条件,进而明确发展方向或预测发展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思维导图能将章节内容用关键词、线条、图形、色彩整理成一张联系图,实现复杂内容简明化、关联内容系统化、隐性内容可视化等效果。学生在区域学习中若能自主绘制思维导图,则不仅能加深对区域的理解,还能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进而开启大脑的无限潜能。

案例3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本课教学至总结环节,教师可引导学生设计一幅思维导图。图2和图3为两位学生的成果。

学生1能就本节内容做出思路清晰的小结,学生2则做出更高层次的本质总结,无论绘制的思维导图水平如何,只要是出自学生自己之手,定能在夯实基础之上,激发其创造性思维。

四、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批判创新能力

区域地理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感性认识置于理性思考中,反复辨析,提出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案例4比较我国南北方传统民居特色

①展示我国南北方地区传统民居的景观图,指导学生从方位观、屋顶坡度、房檐、进深、屋高、门窗大小和构造、墙体厚薄、楼间距离等方面分析比较我国南北方的传统民居的差异。

②走出课堂,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探究评价学校高一、高二、高三年级三幢教学楼布局设计的合理性和不足,并提出建议。以下是学生开展合作探究学习成果记录:

教学楼座向评价:三幢教学楼大致为东西走向,教室坐北朝南,东西连廊把三幢教学楼连在一起,使东西两端的教室夏季时不会太晒,也方便各年级不同楼层的教学联系。评价:合理

三幢教学楼楼间间距评价:为保证教学楼底层教室的采光条件,教学楼之间的最小楼距是否合理。学生运用正午太阳高度(H)计算公式(H=90°-纬度差)和教学楼之间的最小楼距(L)公式(L=h/tanH,其中h为南楼高度,H为当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 来计算评价。学生先丈量楼距和楼高,此时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来解决问题:有的用脚步数量算楼距,有的用地板砖块数计算楼距;有的用楼梯级数计算楼高,有的用外墙饰砖块数计算楼,有的用黑板、教室门窗作参照物计算楼高(楼距最小处约22米,层高约3.9米)。接着验证:算出潮州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H=90-(23°26′+23°26′)=43°08′(取特殊值45°),最小楼距L=3.9*5/1=19.5(米)。实测楼距22米>19.5米,评价:合理

上一篇: 研发转正述职报告 下一篇: 集团公司办公室工作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