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道德教育汇总十篇

时间:2022-07-19 05:13:0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学术道德教育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学术道德教育

篇(1)

知识产权意识是人们关于知识产权的思想、观点、知识、心理和情感等的总称,它是知识产权制度的内容、形式等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它体现的是人们对知识产权法和知识产权法律现象的主观心理感受和认知把握状况。知识产权意识是一个多层次、多领域、多种成分的复杂体系。不同层次主体的意识,对知识产权制度的影响也是不同的。立法者、司法者、执法者以及律师的意识固然重要,广大公众的知识产权意识的强弱和正确与否,对于知识产权制度价值的实现作用也是显著的。提高公众的知识产权意识是我国知识产权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公民知识产权意识写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为提高高校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2004年11月,教育部、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知识产权工作的若干意见》。该意见指出,要在高校普及知识产权教育,高校要在《法律基础》等相关课程中增设知识产权方面的内容,并积极创造条件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单独开设知识产权课程,以提高广大师生的知识产权素养。《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亦明确要求,在高等学校开设知识产权相关课程,将知识产权教育纳入高校学生素质教育体系。《2013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推进计划》指出:“鼓励引导高校加强知识产权专业建设,开设知识产权相关领域的辅修课程,开展知识产权普及教育。”但由于相当一部分高校对知识产权意识培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并不重视,所以我国高校的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工作虽然不能说是空白,但是力度确实极其有限。这直接导致了当前高校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淡薄。笔者所在的课题组,为对高校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以及学术道德状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进一步研究二者之间的有机联系,选取了山东省部分大学的在校研究生(不包括法学专业)为调查对象,在山东高校中进行了调研。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学生对知识产权的总体认知水平不高。学生中总体上认为自己对知识产权知识相当熟悉的仅占3.1%,认为自己对知识产权知识有些了解的占35.0%,略有耳闻的占55.3%,几乎毫无所知的占6.6%。可见当前高校研究生的知识产权知识普遍比较贫乏。

2.高校学生中与知识产权相关学术道德失范现象比较普遍

学术道德失范行为作为一种世界性现象由来已久,近年来在我国愈演愈烈。高校作为科学发展的火车头,文化创新的策源地,其学术道德失范现象更成为一个突出问题。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杨玉圣先生认为:包括北大在内,没有一个高校的教师没有发生过抄袭剽窃问题的,没有一个高校的学生不存在抄袭剽窃情况的。郭世佑先生则认为“凡是在我国学术界存在的学风不正与学术失范现象,无论是低级错误,还是‘高级’错误,在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中,都不难找到可以对应的根据。”可见,高校学生中学术道德失范现象比较普遍。通过文献分析可以归纳出当前高校学生中广泛存在的学术道德失范行为主要有:1、抄袭、剽窃他人学术成果;2、伪造或者篡改调查、实验数据;3、论文署名搭便车及不知情的挂名;4、一稿多投、多发;5、不当注释等。笔者所在课题组的调查显示,当前研究生在学术论文撰写及发表或完成论文作业中,87.4%的同学曾有抄袭行为;32.3%的同学曾有修改、伪造实验或调查数据行为;63.7%的同学曾引用他人观点而不注明出处;35.8%的同学曾没有参加创作在他人作品上署名;18.0%的同学曾一稿多投。上述数据显示,排在前三位的学术道德失范行为分别为“抄袭(剽窃)”、“引用他人观点而不注明出处”、“没有参加创作在他人作品上署名”。而这三者都和知识产权紧密相关,既是违反学术道德的行为,同时又是违反知识产权法主要是著作权法的违法行为。所以,笔者认为知识产权意识缺乏是当前高校存在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重要原因。

二、当前的学术道德建设研究忽略了知识产权意识因素

国内外有关学术道德问题和知识产权教育的研究较多,但是,把知识产权教育与学术道德建设二者结合起来研究的则很少,几乎是空白领域。已有研究偶有提及,也往往是一带而过。笔者认为,当前学术道德研究忽略了知识产权意识因素。检索相关文献,可以发现,计算机之父、英国科学家查尔斯.巴比吉(1791-1871)在1830年发表《对英国科学衰落的思考》一文,最早对学术不道德行为做了研究。国内对于学术不端行为的关注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以邹承鲁院士为主的科学家的联合推动。2000年以后,学术道德问题引起社会高度关注,相关研究逐渐增多。随着国内关于学术不端前期研究的逐步积累以及对其关注越来越多,相关的论文、专著和译著数量快速增加。分析已有研究不难发现,关于研究生存在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原因,当前学者们一般从主观因素和客观环境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如傅立民、孙中华认为,“造成当前研究生学术失范的不但有个人因素,也有制度原因,更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学术政治化和经济化是社会大环境,学术共同体内部激励机制的功利化和约束机制的弱化是社会小环境;而部分学生学术价值偏离和道德失范既是学术失范的结果,也是学术失范的原因。”关于主观因素,学者们一般认为主要是“研究生个体价值观念扭曲,诚信意识缺失,学习目的功利化”。更多的学者则归因于客观环境因素的影响。首先,是探寻制度性因素。如评价机制不合理,学术规范制度不够完善,监督制度缺位等。其次,是社会环境因素。如整个社会诚信氛围的不足,社会环境的急功近利以及官本位等传统意识的影响。我们认为,知识产权意识缺乏是当前高校存在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重要原因,当前学术道德研究忽视知识产权因素是一重要缺陷。

三、加强知识产权法制教育,重建高校学术道德

既然知识产权意识缺乏是当前高校存在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重要原因,为重建高校学术道德,就必须大力培育高校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如何培育高校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呢?根本在于教育。知识产权意识不能自发形成,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实现知识传授和观念教化的双重目的。知识产权法制教育是提高学生知识产权意识的重要途径。所以,知识产权法制教育应当成为高校学术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提高学校对知识产权法制教育的重视程度。

从国家知识产权局对全国12所重点高校进行的知识产权教育情况调查不难发现,大部分高校对知识产权普及教育不够重视,甚至认为它可有可无。重点高校尚且如此,其他普通高校就更可想而知了。因此首先要提高学校领导的知识产权意识,使其认识到知识产权法制教育对于重建高校学术道德的重要作用,加强其对知识产权法制教育的重视程度。

(二)明确知识产权法制教育的目标

学术道德视野中的知识产权法制教育,不同于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教育的博大精深,属于通识教育范畴,具有自身特殊性。知识产权法制教育的目标应设定为:通过传授必要的知识产权基础知识,使大学生初步了解知识产权制度,认同知识产权的私权属性,牢固树立知识产权意识。

(三)关于教学内容。

确定教学内容时应针对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努力实现针对性、普及性、实践性、新颖性的统一。具体讲,在内容选择上,首先,应注意针对性,重点突出学术道德相关的著作权保护制度。其次,不必求全求深,应以普及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精神为主。最后,在内容表达上,应深入浅出,并大量引入案例,以案说法,增强吸引力。

(四)关于教学方式。

根据教学内容和对象特点,教学方式应突出灵活性、多样性和趣味性的特点,并注重实效。可考虑选择多种方式,如列为必修课、选修课、开设专题讲座、经常举办知识竞赛、问题答卷等。

篇(2)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3-0238-02

通过近些年的调查发现,研究生在学风建设和学术道德培养上总体上是好的。大多数研究生能够明确和树立正确的科研观,掌握最新的研究方法以及具有高尚的科研品格,在学习中踏实认真,在科研中一丝不苟,拥有符合当今社会要求的科研精神。但是,由于受到社会环境、学校教育体制和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也出现了“学术造假”现象[1]。在很大程度上损坏了研究生的名誉和质量。出现这一系列现象的原因,不仅要从研究生自身素质找原因,而且也要充分考虑社会因素和学校教育问题。

研究生学风建设和学术道德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必须多方面协调推进,稳扎稳打,坚持常抓不懈,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学术不端行为的出现,同时营造一个和谐纯洁的科研气氛。通过对高校研究生的现状调查与分析,指出了出现学术不端行为的原因以及如何防止。同时围绕学风建设和学术不端进行了实证分析,从科研工作、就业形式以及社会环境为突破口,认真分析导致学术不端行为出现的原因[2]。通过建立研究生学风建设和学术道德教育平台,引导学生端正科研态度,营造纯洁的研究氛围,提升导师的示范作为。推动研究生的学风建设和学术道德建设。

一、研究生学风和学术道德现状、问题及其原因

(一)研究生学风建设和学术道德现状分析

对于研究生的学风和学术道德建设的现状分析,主要通过实证分析和理论论证两方面进行。在实证分析方面,主要采用的是调查问卷法,通过对我校研究生群体的问卷调查,发现一些研究生的一些学风建设和学术道德现状。调查结果显示,有61.3%的研究生为了找到一个心仪的工作,16.2%人为了继续向上学习或出国深造,14.5%的人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4.5%人是家庭需要,仅仅3.5%人为社会做贡献。通过数据分析,超过90%以上的人是为了自己今后的发展而选择读研,仅仅不到10%的人对科研感兴趣,为国家做贡献。

在学风方面,由于研究生的学习时间比较自由,没有固定的学习任务,出现了一些不容乐观的现象,通过一组调查数据可以看出,有52%人认为研究生阶段学习不重要、29.3%人认为考试抄袭很正常、17.3不用按时去课题室学习。这些数据表明,研究生在学习方面过于懒散,没有形成正确的学习风气。

在学术道德方面,很多学生认为抄袭和篡改实验数据是一种普遍现象,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学生自身没有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没有树立起正确的学习目标,导师监管不力,社会利益关系影响,以及学校监督体制不健全。另一方面各大高校不注重学术道德教育培养,没有把自律性培养放在研究生培养的关键环节。

(二)研究生在学风建设和学术道德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

在学风方面:首先,社会就业压力变的尤为突出,用人单位更加注重研究生学习成果,通过一些学术论文和获奖来评定优劣,导致研究生在校期间,为了发表更多的学术文章,从而出现学术不端行为。其次,学习出现功利化,学习目的不纯洁,为了得到某种奖励而去学习,缺乏奉献精神,甚至出现勾心斗角的现象。最后,研究生本身对科研工作投入不足,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挣钱交友上。学校科研设备不健全,导师研究方向不明确,也是研究生科研积极性不高的原因。

在学术道德方面:由于学生学习心态浮躁,学习态度不端正,出现了许多学术造假现象。抄袭剽窃、弄虚作假、等学术不端行为,严重影响着研究生的质量。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社会过多的追究利益化,学生们急于求成,蒙混过关,弄虚作假现象层出不穷,这种学术失范现象,是一种学术准则的缺失,更是一种科研态度的缺失,严重影响研究生的科研精神的培养,给研究生的声誉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二、学术自律性培养作为研究生学风建设和学术道德的切入点

(一)研究生学术道德与学风建设切入点的论证

研究生学术自律性培养就是将学术道德品质转化为研究生的学术自律行为,将学术道德问题上升到社会道德的层面,突出其重要性,使研究生从内心养成维护学术尊严的习惯。以学术道德为主导的自律性养成是学术道德与学风建设的关键,思想领导行动,确立和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才是引导正确行为的关键。大量研究生普遍缺乏学术道德方面的知识,自律意识淡薄,认为抄袭文章是一种借鉴,通过伪造数据来得到实验结果。这些行为表明只有让类事件的发生。自律性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广大研究生对学术道德和学术规则产生认同和拥护,并自主把制度规范转化为内部准则。

以学术诚信意识为根本的自律性养成是学术道德与学风建设的价值取向,是研究生们充分的认识到学术诚信的必要性,将学术诚信作为一种人格培养的升华。对学术活动行为要自我要求、自我监督、自我批评和自我践行,使学术自律性变成一种平常的习惯,从内心去遵守和捍卫。将学术责任感作为自律性养成的基本条件,当受到外部利益驱使时,一定要强化自己的意志力,不要为了一些小的利益,使自己误入歧途。加强责任感的培养十分必要,它能转化为一种自觉的行为,能够指导和调节正确的学术行为,把责任心的培养变成行动上的指导策略,这样当代研究生才能真正具有较强的自制力,学术行为更加纯洁,在利益面前总能把握合适的度,并能时刻把责任感作为行为的第一指导思想。这样我们的科研环境才能得到升华,才能真正培养出符合我国发展需要的人才。

(二)加强研究生学术自律性培养的对策

自律性培养是道德规范的一个软约束力,除了研究生自身的觉悟还需要外部的引导,所以需要各大高校协力合作。首先,高校应加强学术自律性教育,反思现有教育体制的弊端,认真分析和面对当前出现的学术问题,把德育工作摆在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3]。将优秀研究者的优良传统引入到研究生教育中,使同学们培养出科研精神,自觉抵制各类不文明行为。其次,要不断提高研究生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发挥导师的导向作用,导师可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定制符合研究生自身发展的培养计划,使学生充分发挥其长处,同时也能调动学习积极性。同时学校应尽量配置完整的实验设备,建立科研交流平台,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不断的增加研究生的自信心,良好的学习气氛必定会提高科研能力[4]。最后,要建立合理的学术奖罚机制,将学术成果同合理的评价体系相结合,同时建立学术行为的监管制度,从制度上制约,从行动上规范,从根本上消除不良学风现象。

三、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防治

(一)加强高校学术道德建设

学术规范教育是研究生培养的一个必要环节,学术不端行为严重违背了学术规范。为了提高研究生自身的学术道德水平,必须狠抓学术教育,将学术道德作为研究生培养阶段的必修环节,对其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讲述科学研究规范知识,在科研过程中,导师应监督指导,在制度和管理上要严格要求,对一些投机取巧、心存侥幸心理的学生给予处罚,杜绝此类不良事件的发生。高校应开展学术诚信教育,将我国的传统美德,贯彻到每一个人心中,培养学生们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意识。与此同时高校应切实加强学风建设,建立自由健康的学术风气,应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的示范作用,开展学术批评与自我批评之风。

(二)利用多种社会媒介加强监督管理

发挥社会舆论监督引导作用,社会应大力弘扬实事求是的学术道德风气,把求真、求善、求美的品质作为高尚学术道德的评价准则。加强学术出版界的监管,评审专家必须按照严谨,务实的学术规范去评阅文章,不能因为个人情感降低标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净化科研风气。

(三)研究生自身应树立正确的学术观

当代研究生需具备正直、谦虚、务实、无私的科研精神,对学术研究应具有强烈的责任感。要树立不怕失败,实事求是的科研态度。坚决抵制一些不良诱惑,尊重前人的成果,积极学习学术规范方面的知识,做到学术道德自律性。总之,学术研究的实践性、真实性、纯洁性,要求我们必须严格遵守学术道德,只有好的科研态度才能指导正确的科研方向。因此,研究生应该树立正确的学术观。

参考文献:

[1]杜瑛,刘念,冯小明.论研究生学术行为的引导与规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8):43-46.

篇(3)

在道德教育本质与现实关系方面,一些学者认为,道德作为人类一种精神活动,是对可能世界的把握,所反映的不是“实是”而是“应是”。它并不是人们现实生活的摹写,而是把这种现实行为放到可能的、应是的、理想的世界中加以审视,并且用理想的标准对现实行为作出善恶的评价。这种“应是”与“实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运动构成了人类的道德活动并且推动人类向至善的方向前进。个体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自我完善、自我超越。也有些学者提出道德教育现实与超越性本质的立足点是什么的问题。认为,道德的超越性必须建立在现实性的基础上,应该使超越性追求与现实性规范辩证统一。

道德教育在面向现实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必须回答其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也就是说,在当前社会转型道德的“应是”是什么。学者们认为,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为政治、经济、文化等制约是不容置疑的。市场经济必然要求有文明的人际关系来强化和维持自身模式运行。市场经济必定要求社会具备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的道德规范体系。因此,当前的道德教育及其理论困惑正是这种体系改组转变的阵痛反映。有学者提出,道德问题必须放在社会环境中去考察,没有纯粹的道德。还有学者提出,德育的内容不是自身规定的,它首先取决于社会规定。当前市场经济尤其是转型期环境有很多不利于道德教育的因素必须加以克服。在当今社会背景中,道德教育必须有自身特有的强有力的适应机制。

二、对传统道德教育的批判与继承

有学者提出,在建立当代道德教育体系的过程中,要以民族化为基础,强调民族性与世界性。道德传统是民族文化的积淀,其核心是群体价值观。民族性的道德传统又是在不断发展的,只有在原有的传统基础上不断更新,才能逐步建立当代道德教育的理论体系。离开了传统的现代化是不可能存在的。有学者进一步指出,对中国传统道德教育进行研究,不仅应该重视其内容,更要注意其方法。从总体来看,它与西方的理智主义道德教育倾向有明显的区别。中国传统的道德教育所走的是情理合一的道路。道德情感的陶冶与修炼在道德人格形成中既作为中介和动力又作为评价机制起着核心作用。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方法上,中国传统的道德教育思想都具有现代转型的社会价值。如果说跨世纪人才素质培养需要立足于民族和传统这块根基上的话,那么,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的精华为这种外在要求提供了内在的根据。历史证明,道德教育如果忽视民族文化的根基——道德传统,那只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如果说上述观点主要是从传统教育思想中挖掘宝藏的话,那么另一种观点则侧重在对传统道德教育的“批判”。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道德教育基本上是消极的。它是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趋于保守和愚昧,压抑着人的主体精神。尽管传统的道德教育思想对当代道德教育体系的建立有一定影响,但其意义究竟有多大令人置疑,而且对传统的道德教育支离破碎的理解,在研究思路上往往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有学者还通过对传统文化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分析,认为应该现实地、具体地看待传统,诸如亚洲四小龙经济腾飞与儒家文化并非极度相关。还有学者认为,几千年来,以儒家为代表的道德体系是依靠政治制度来维持的,与其说是道德毋宁说是一种社会约束机制。因此,我们必须客观地、实事求是地研究传统道德教育,决不能在现代道德及其教育体系中简单位移传统道德教育。

尚有一种观点认为,对传统道德教育思想的全盘否定或接受都是不妥的。在内容的选择上应考虑现实条件,即便是精华部分尚有现实的可行性以及方式、方法问题。不能因为西方有学者“关注”我国传统文化而“弊帚自珍”,也不能因为有人“否定”而“全盘抛弃”。应该从现实社会条件出发,充分认识到现代社会并不完全排斥传统的道德内容,而且现代道德教育的花朵只会开在由传统道德教育这棵树根生长出的枝条上,关键是“改良”和“嫁接”。此外,有学者提出应该挖掘革命传统教育中的道德内容和方法,其中的合理性因素是不能忽视的。

三、对西方道德教育思想的借鉴

大多数学者认为20世纪以来西方道德教育理论及其研究对我国当前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有学者指出,道德和道德教育是历史性概念,作为历史的是可变与不变的统一。不变的是道德的永恒精神即自律精神,人类自律是超越自然性的自由。而具体的道德原则、规范在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是可变的。不同的民族有其不尽相同的道德价值体系。另外,就其可变而言,其变化发展又是有规律可循的,一定的道德价值、规范体系总是社会条件尤其是生产方式、经济体制的反映。我国作为现代化的后发展国家既不可能跳越西方工业化所走过的道路,又应当避免西方现代化过程中的偏差。有些学者研究并阐发了西方道德教育的发展过程,认为20世纪以来西方的道德教育理论是发展变化的,它与社会背景、历史条件相对应。60年代以来,道德理论及其教育中的否定极权主义和相对主义与二战后人们认为道德是相对的有关。而60年代以后的主情道德教育又是与民主化运动、人本主义等密切相关的,出现的反对灌输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微观操作模式研究,也是与之一致的。尤其是最近一二十年来西方道德教育理论中反对价值观念自由,“回归规范教育”的动向特别值得引起注意。新晨

四、关于德育的现实操作与德育学科的理论建设

篇(4)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0-0062-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10-029

[本刊网址]http://hbxb.net

一、我国大学生学术不端行为问题的现状

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科技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可以说大学教育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将来的发展。但是我国的高校教育比较重视对科学技术本身的知识和技能教育,对于影响大学生将来发展的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普遍涉及较少。这就导致了目前很多大学生出现了学术不端的行为。

实际上根据相关的统计调查,目前相当一部分大学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学术不端行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个是由于互联网的普及,导致信息查找非常方便,很多大学生在完成课后作业甚至毕业论文的时候,都会直接从网络上获取相关学术资料;另一个是考试作弊,考试作弊虽然是一个无法根治的顽疾,但是目前大学生考试作弊的比例有所上升,有的是为了获取奖学金有的则是为了“考试不吃亏”;第三个是论文的一稿多投和“搭便车”署名问题,随着本科生对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发表学术文章,为了提高发表概率,很多人一稿多投,而为了提高个人发表文章数量,会相互“搭便车”署名。

这些学术不端的问题在高校表现的越来越突出,尤其是毕业论文抄袭的问题,近年来经常被新闻媒体曝光。这一方面说明了我国高校的大学生普遍存在科学道德有偏差、学术不规范等问题,另一方面也说明了高校对引导、教育学生坚守学术操守方面不够重视。实际上我国大多数的高校都没有设置学术规范教育的相关专业课程,因此总的来看,这是由于科学道德教育缺失导致的。在这种情况下,研究学生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并提出相应措施是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的。

二、进行大学生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的必要性

近几年国内为相关媒体对于我国的学术造假问题曝光相当多,这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我国学术界的风气和国际形象。但是在全社会都将注意力集中在专家教授学术造假的情况下,对于基础的本科学生学术道德问题却鲜有关注。作为未来学者的摇篮,大学对学生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的教育情况将会对未来我国学术界产生重要影响。也只有从大学生开始抓起科学道德教育,提升学术规范程度,才能在根源上解决我国学术造假和腐败的问题。

(一)学术道德教育缺失的危害。大学生的学术道德教育缺失危害巨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个是对学生个人的长远发展造成不良影响,青年时期个人的观念价值形成之后,将会在未来很长时间内影响其行为,若是大学生形成了学术造假的价值观,其个人事业发展将会收到很大影响;另一个是对我国学术界的长远发展造成不良影响,现在的大学生将来会成为我国学术界的主力军,如果在他们刚刚踏入学术界的时候就开始造假,那么将来学术界的造假和腐败情况将会愈演愈烈;第三个是对社会风气和道德情况造成不良影响,由于大学生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因此大学生和学术界相对于社会来说具有一定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如果大学生造假成风那么势必会影响社会风气和社会道德情况。

(二)开展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的意义。纵观世界上学术风气优良的国家可以发现,这些国家都有一个典型的做法,那就是对学术后备人员进行严格的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对大学生进行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可以提高大学生的个人修养,将来不管是大学生从事学术工作还是其他工作,这都是一笔无形的财富,可以帮助大学生发展;另一方面,这不仅可以有效地减少大学内的学术不端行为,从长远看来也可以在根源上纠正我国学术界的各种学术腐败行为。

三、大学生产生学术不端行为的原因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大学生学术不端行为,这说明这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问题。产生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有这么几个。

(一)学生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由于我国的高等教育制度的原因,学生在高中毕业考上大学之后各种压力都瞬间减少,初入社会的学生很容易受到各种不良风气的影响。不仅仅是在学术领域,甚至在普通社会道德方面也有非常明显的表现。实际上当学生看到社会上各种造假行为不但没有收到惩罚反而获得巨大利益的时候,很难克制住自己不产生学术不端行为。

(二)学校对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不够重视。经过对几十所高校的课程列表进行研究发现,只有极少数学校开展了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的专业化教育(如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开设有“学术创新与学术规范”课程)。这种教育的缺失很大程度上让大学生不知道什么是科学道德,对于很多不明显的学术造假行为也不够了解。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更容易从个人利益的角度考虑问题,而非坚守科学道德的底线。

(三)清查和惩戒机制不完善。虽然目前新闻媒体不断的报道各种学术造假行为,但是由于学术界和高校对于学术造假的清查和惩戒机制不够完善。很多研究生和大学生的学术不端行为没有受到应有的惩戒。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学生“有样学样”的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跟风效仿,这是导致大学生学术不端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学生对自我的教育不够重视。道德修养高的人基本不会出现学术不端的行为,这说明了学生个人的自我教育和道德修养不足也是导致学术不端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正是由于这种修养和教育的不足,很多学生甚至不知道伪造、抄袭就是学术不规范行为。

四、如何更好地在高校当中开展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

要有效地在高校当中开展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杜绝大学生的学术不端行为,应当构造一个广域的教育体系,充分利用校园、课堂、导师、学生自身开展相关教育工作。

(一)利用校园文化开展潜移默化的教育。高中生走进大学之后,相当多的精力都会放在各种校园活动当中。这时候校园文化会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此时应当充分利用大学的各种社团活动、课外活动,构建一个以诚信和创新为主题的校园文化环境,使学生可以在无形当中树立起良好的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价值观念。

(二)利用思想政治课堂开展启发和渗透教育。思想政治课是所有大学生都要进行的必修课,而这类课程恰恰可以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进行良好的教育。因此要善于利用这类课堂的教育内容和风气,对学生开展科学道德和学术诚信教育,积极的利用各类正反面案例和学术名人故事开展教育。

篇(5)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7-0343-02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过,生活即教育。大学图书馆作为大学生们学习、交流、生活的重要场所之一,毫无疑问地肩负着道德教育的重任。近年来,学者们逐渐认识到图书馆在高校德育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体现在自2000年以来相关逐年增多,但是大学图书馆在进行道德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反道德现象却尚未引起高校工作者的足够重视。

一、反道德现象的内涵和体现

道德教育是指影响个体道德形成和发展的教育活动。然而现实中,由于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教育材料不当,教育者自身等多种原因,极有可能出现德育没有达到效果,反而对受教育者的道德形成起到了消极作用,这就是道德教育中的反道德现象。高校图书馆作为一个育人机构,其德育功能不可忽视,但实际中的反道德现象却比比皆是。

近期杭州师范大学图书馆分别对图书馆馆员和大学生群体进行了不文明行为的问卷调查,要求受调查者从20项不文明行为中选出自己认为最不文明的十项行为。共发放学生问卷300份,馆员问卷24份。所列出的每一项不文明行为都有人投票,结果显示图书馆的德育现状不容乐观。

学生问卷得票前四位的分别是:情侣在阅览室里过分亲昵,得票240,比例80%;手机铃声不调为振动,在阅览室内接打手机或在阅览室外过道里大声接打手机,得票236票,比例79%;在阅览室里吃零食、讨论、聊天或是小声读外语,在阅览室外过道里谈笑打闹,得票220,比例73%;乱扔杂物,把使用过的面巾纸堆放在阅览桌上,乱倒茶叶水等,得票220,比例73%。

馆员问卷得票前四位的分别是:同时占用多册书、刊,阅后乱放,得票22,比例92%;以书、包等物品占位,得票19,比例79%;乱扔杂物,把使用过的面巾纸堆放在阅览桌上,乱倒茶叶水等,得票19,比例79%;把自己想要看的图书馆的书藏在书架顶部或者插在其他书中间,得票19,比例79%。

二、图书馆反道德现象的分析

1.图书馆馆员缺乏“教师意识”

一般观点认为,大学图书馆是支持学校教学、科研的辅助部门,其地位远不如教学部门和实验室,在学校教育中被人为地边缘化,导致图书馆的教育功能被许多高校管理者所忽视。这种外在的因素导致图书馆馆员普遍缺乏“教师意识”[1],而这种身份认同的缺失直接导致管理员在实际工作中很难意识到自己为人师表、身为正范的职责,意识不到自己的言行对学生产生的巨大影响,进而影响了图书馆整体德育功能的实现。再者,由于高校对图书馆地位的定位不准,导致图书馆将日常工作的重心集中于图书资料的管理,而忽视了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笔者认为,“重物轻人”的这种反道德现象日趋严重,已经成为激起图书馆与学生之间矛盾的根本原因。教育者意味着一种资格,是能够根据自己对于个体身心发展及社会发展状况或趋势的认识,来引导、促进、规范个体发展的人。图书馆馆员“教师意识”的缺乏不仅影响了正常的秩序,而且对大学生产生了负面榜样的消极作用。

同时,图书馆馆员“教师意识”淡薄也带来了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缺失。信息素养教育是图书馆员的常规工作,提高大学生们的检索能力是图书馆教育功能的主要体现。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道德教育也已成为图书馆的职责之一。而实际上,目前大学生的信息道德教育主要来自信息技术课程,图书馆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教育作用,仅仅是在毕业论文提交时告知大学生们不得剽窃他人学术成果、不得侵犯创作者版权,或是针对毕业生举办一两次以“抵制学术不端行为”为主题的讲座,远没有将这项工作日常化、规范化。

2.图书馆自身建设不足,无法发挥隐性德育功能

一个优秀的图书馆包括丰富的藏书和优质的阅读环境两个部分,而这两个方面恰恰是当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硬件建设的短板。

一方面,图书馆拥有大量的馆藏纸质文献,尤其是人文类书籍,对大学生的心灵塑造、品德提升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一些图书馆过于重视支持学校科研和教学,忽视了人文类馆藏建设,即使学生提出来采购某种书籍的想法,也因采购过程缓慢,往往需要两三个月时间才能到馆上架,无法达到及时教育的效果,使德育作用也大打折扣。另一方面,良好的阅读环境离不开必要的物质保证。图书馆阅读环境不再简单的是书架与桌椅,更要与其他硬件设施相配套。但是在现实中,这些隐性德育资源没有得到充分挖掘。环境布置充满随意性、偶发性,使得读者体会不到在图书馆阅读的一种特殊氛围,降低了图书馆对读者的吸引力,也弱化了图书馆对读者的德育功能。

3.图书馆是陌生人空间,缺乏对道德行为的监督

教室、宿舍、图书馆同属公共空间,是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主要活动区域,三者具有相似点,又各具特色。教室作为日常教学的主要场所,是一个由熟悉人组成的公共空间,学生会自然地接受集体的纪律约束和道德监督,同时尽力表现出完美的道德形象,以获取他人的认可。宿舍与教室类似,属于由熟悉人组成的公共空间,同时还具备私人空间的特点,因此宿舍比教室表现出更多的随意性,但学生仍然会自觉接受集体的道德规范要求。图书馆同样属于公共空间。但是相对于教室和宿舍,图书馆所涉及的人员多、流动性强,属于由“陌生人”组成的公共空间。在这种情况下,个体心理上就会潜意识地放松自己对自己的道德要求,认为“反正做了什么不恰当的事情也没有人认识我”。正是因为缺乏这种外在的道德监督和内在的心理道德约束,导致图书馆出现了许多诸如随意接打手机、乱扔杂物、同时占用多本书册、涂污损坏书籍的反道德行为。

三、加强图书馆德育功能的建议

1.突破传统观念,明确图书馆作为大学学习中心的地位

图书馆里哪个地方最受学生欢迎?不是畅销小说的I类藏书地,也不是休闲杂志的阅览处,不是疯狂英语的藏书架,也不是上机的电子阅览室,而是自习室。这说明,图书馆目前仅仅是发挥了一个提供集中自习场所的功能,离发挥德育功能还有很大距离。在传统观念中,高校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研提供服务的,但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大学图书馆的功能逐渐增多,它不再只是一个藏书楼,而是蕴含了无尽的教育意味,更肩负着大学生的道德教育重任。大学不应只注重教学、科研水平的发展提高,强调学院、实验室的建设,却忽视了图书馆的教育功能。图书馆应作为学校的教育中心,承担起全校师生的信息素养教育、终身学习教育、自我教育的使命。

2.改革人事体制,提升图书馆员队伍的素质

由于传统的图书馆管理员工作对人员素质要求并不高,这种工作方法和工作环境已经与时代要求的求新求变、开拓进取完全脱节,无法取得进步。笔者曾对部分高校的图书馆人员学历结构进行了调查,硕士以上占总人数比例最高为34%,最低仅10%,这说明高素质人才在图书馆极为缺少。因此图书馆馆员队伍中也需要引进一些高素质、高水平的年轻人才,来引领和带动图书馆员的发展,促进整个图书馆形成蓬勃向上、积极创新的工作氛围。同时也需要引入竞争机制,改革考评制度,对在工作中做出成绩、用心服务读者的馆员给予奖励,对工作态度马虎了事、消极怠工的馆员进行惩罚,优胜劣汰,在图书馆形成良性竞争、个个有干劲求上进的环境。只有图书馆馆员的队伍素质提高了,图书馆才能发展地越来越好,只有图书馆馆员意识到了自己是一位“育人者”而不是“管书者”,图书馆才能发挥出它的德育作用,进而影响学生们的道德发展。

3.多管齐下,构建图书馆全方位德育体系

图书馆建设是多方面的,除了人的因素,在硬件建设、课程设置、管理思路等方面都有许多亟待改进之处。首先,通过图书馆的墙壁来创设教育环境,利用电子公告栏、书签、展示柜等作为人格教育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诚实品质,通过图书馆志愿者的途径来进行教育[2]。其次,举办讲座、展览,开设信息素养教育课程,加强人文类馆藏资源建设,注重环境的德育功能,这些都是图书馆进行德育的有效途径。第三,作为高校管理者,应该正确认识图书馆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努力将图书馆教育功能最大化。综合运用这些方法,构建一个全方位、全过程的德育体系,使得大学生们在图书馆这个空间体会到美德无处不在,自觉提高自身道德素养。

四、结语

图书馆是一个公共空间,这里有美也有丑,有善也有恶。大学生们从刷卡入馆的那一刻起,在这里所看、所听、所感都将成为教育资源,对其思想道德有一定的影响。进入到图书馆这一个物理空间之后,他在这里看到的宣传展板、标志、通知,听到同学在阅览室的轻声说话、在过道接打手机的聊天对话,看到阅览桌上遗留的废纸和被摊开的书所占据的座位,从楼层管理员处找到了昨天丢失U盘的兴奋心情,因忘记带门禁卡和门卫发生的不愉快经历……这些场景、这些情绪每天都一幕幕的发生在图书馆这个场所,年轻的大学生们在这里或激动或哀怨,或愤怒或感激,图书馆作为高校德育的重要阵地,让学生们体验着真实的生活,尽可能地提供学生最大的自主空间。因此,作为图书馆员,要充分认识到这些资源的德育意义,辩证地看待图书馆德育的正负向功能,只有这样才能有目的、有方法地让大学生们在这里幸福地成长、成才。

篇(6)

一、技术道德概念的提出及其意义

何谓技术道德?这需要我们从道德的本质以及产生的社会条件去探求。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它是依靠社会舆论、人们的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调节人与人(包括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集体、社会集体与社会集体)、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伦理关系的行为原则、规范的总和”。“社会道德的本质来源于社会的经济关系,乃是道德学说的一个基本观点…。而社会的经济关系又与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性质相适应。技术作为一般形态的生产力,渗透于生产力的各个实体性要素之中,从而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因此,可以将技术道德理解为一般社会道德在人们认识技术本质、参与技术活动、享受技术成果等过程中的体现。它主要起着调节技术人员以及技术人员与自然、社会之间利益关系的作用,是技术人员职业行为规范的总和。

值得注意的是,有必要将技术道德从笼统的科技道德范畴中区别开来,这是由科学和技术的本质区别所决定的。科学和技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反映了人类活动的不同领域。科学活动的目的在于认识自然,其重要成果是“发现”。技术活动的目的是改造自然、创造人工自然,其重要成果是“发明”。尽管科学和技术的关系十分密切,但是从根本上说,“科学规律只指出了解决技术问题的可能性,而技术的发展方向、速度则取决于社会因素,即政治、经济、军事上的需要,以及资金、政策、人才等方面的条件”。简言之,在科学活动中考虑更多的是“是非”问题,在技术活动中考虑更多的是“优劣”问题。因此,人们在科学活动和技术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道德准则和伦理关系应各有侧重,笼统地称作科技道德则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

人类技术发展的历史早已证明,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人类在享受技术文明所带来的成果的同时,却发现其自身也陷入自己挖掘的技术陷阱中。技术至上主义及其功利性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的道德伦理危机、生存安全危机和生态环境危机,使人类社会的发展陷入前所未有的困惑与矛盾之中。人们在沉痛的反思后重新把目光投向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科学与技术必须成为教育事业基本的组成部分;科学与技术必须同一切儿童、青年或成人的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以帮助个人既控制自然与生产的力量,也控制社会的力量,并从而控制他自己,控制他所作出的决定和行为。最后,科学和技术还必须帮助人类养成科学精神,因而使他能促进科学而作出的决定和行为。能促进科学而不致为科学所奴役。”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引导大学生以理性的思维、哲学的方法考察技术的利弊,对他们进行技术道德教育、优化人文素养和知识结构、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当前大学生技术道德教育的缺失及其成因

1.技术道德自身的概念及其标准的确立仍未完成。技术作为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发展而成的集实体要素、智能要素、工艺要素于一身的操作方法,以及包括相应的生产工具在内的各种物质设备,自近代社会以来发展迅猛,已经成为推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源。特别是自十八世纪中叶至今发生的分别以蒸汽动力的改革和应用为特征的技术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特征的技术革命,以及正在进行的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技术革命,推动着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并从工业社会逐渐过渡到信息社会。在现代社会,技术进步在社会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已经居于首位。但是在技术自身迅速发展的同时,一方面,一些先进的技术已经给人们的生产生活短期内带来了福音,但还需要经受长时间历史周期的考验。另一方面,一些先进的技术手段是否可以用于改善人类的生产生活还有待科学的论证。上述情况表明,由于技术自身正处速发展之中,有些技术的应用最终对社会发展、人类生活的作用是利、是弊,还是利弊共存,都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此外,社会政治、经济因素的不良影响也使科学和技术的开发与运用过程产生不公平的现象,从而影响了技术道德的健康发展。因此技术道德的准确概念及其相应标准的确立还未完成,由此也影响了高校面向大学生开展的技术道德教育。

2.技术道德教育滞后于技术伦理学的研究与实践。技术作为现代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已经引起了广大伦理工作者的极大兴趣。工业革命以来的两百多年间,既是科学与技术迅猛发展的时期,也是科技伦理学、技术伦理学发展的黄金期。在围绕技术到底“为善”还是“为恶”,以及技术如何能“从善”、“避恶”等问题上,以马克思为代表的一些哲学家通过对社会制度的分析而对技术进行了批判。其中以海德格尔为代表的技术哲学家通过思考技术本质的形而上学性而对技术进行了批判。还有一些学者通过反思生态环境恶化对技术进行批判所形成的“技术批判主义”,对于人类反思自身由于不当运用技术造成的灾难,以及在改造自然、创造人工自然过程中采取的“向地球开展”、“向大自然进军”等种种单向度举措,更好地体现了技术服务人类发展的目的,在实现人与自然生态和谐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尽管技术批判主义、技术悲观主义有其不合理的内核,但它们“毕竟是严肃学者们认真思考得到的学术观点,应当作为一个学派被接纳和研究。技术悲观主义思想确有合理的内核和有益的忠告,决非只是危言耸听或无稽之谈”。应该说,在从伦理学的角度研究技术的本质与存在价值方面,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但是,在技术伦理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应用方面,特别是发挥技术伦理学在培养具有未来意识和生态意识的现代公民方面,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都非常欠缺。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高校德育工作者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技术道德教育的难度。

3.高校德育工作的关注点还未向技术道德领域转移。进入新世纪以来,广大高校德育工作者积极应对世情国情党情民情的变化,积极转变德育工作理念,不断丰富高校德育工作的载体与实现途径,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高校人才培养的实际工作中,由于连年扩招、专业设置不尽合理、教学安排与用人单位需求有所脱节等原因而导致的社会就业压力日益加重,使得绝大部分在校大学生将上大学作为谋取“饭碗”的一种手段。在大学期间,大学生往往偏重于自身专业理论和技能的学习,而忽视相应的技术道德教育,表现出专业素质优良而技术道德与职业道德相形见绌的情形。这不论在理工农医类毕业生群体还是在文史哲毕业生群体身上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由于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增大,导致高校对学生的关注重点也有了相应的转移,许多工作都围绕学生今后的出路着想。这一点本无可厚非,但是过于直接地将人才培养的标准与社会用人单位对人才的硬性要求相匹配,会导致一些人才培养的软指标得不到很好的保证,这对于在大学生中开展技术道德教育无疑是很不利的。

三、加强大学生技术道德教育的实践途径构想

篇(7)

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发展和专业化程度的不断增强,整个社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中职学生毕业后能否履行工作岗位职责和发挥应有的作用,不仅要看其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的高低,而且要看其对待工作态度的好坏和责任心的强弱。由此可见,在专业学科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下面,笔者以电子技术课程为案例,谈谈在专业学科教学中如何渗透职业道德教育。

一、加强专业学科与政治学科间的整合,达到职业道德教育的最佳效果

中职学校开设政治课的主要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培养学生对工作的热爱之情和敬业精神,是为学生学好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胜任工作岗位服务的。而专业学科教学也为职业道德教育提供了一个知言行合一的实践平台,因此,必须将二者有机地整合在一起,通过制订并实施行之有效的教学计划,发挥出职业道德教育的最佳效果。

二、在专业学科的教学活动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教育可以渗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任意一个环节,在操作实施中既不要占用专业课堂大量的时间刻意去做,也不要刻板地拘泥于形式,更不要走过场,重点是在教学计划的指导下,有选择地在教学环节及教学过程中创设一个适合于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的氛围和情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真正形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

1. 在教学目标中凸显职业道德教育

德育目标是教学目标中的重要组成,是教学与社会需要发生联系的“中介”,社会需求和教学活动都与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密切相关。所谓“凸显”,就是使职业道德教育在教学中起到引领教学、服务教学的作用。在教学目标环节中,教师应当在研究学生的兴趣、动机、意志、知识和能力水平以及社会需求上下工夫,使得在教学活动中明确追求什么目的,要达到什么结果,使学生产生要达到目标的愿望,激励学生向既定的目标努力学习,使职业道德教育在教学目标中引起共鸣。

例如2011级电子(1)班的学生大部分都有强烈的表现欲和虚荣心,又有争强好胜的心里动机,喜欢动手操作,满足于成就感,但缺乏团队合作意识。“音箱的制作”是一次需要互相合作才能更好、更快地完成任务的实训课,根据学生的特点,我将“知荣辱、共进退 ”确定为德育目标,目的是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积极向上的精神,达到让学生知道“以团结协作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的效果。因此,笔者将课堂活动以4人为一组,哪一组做得最快、最好、音质最佳即为优秀。上课伊始,首先明确德育目标,学生很兴奋,各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最终这堂课学生不但知识、技能掌握得好,而且学生的职业道德行为表现更是令我眼前一亮,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2. 在教学过程中巩固职业道德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是形成学生职业道德的基础。19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了“教学的教育性”这一命题,他说:“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一般说来,任何知识体系都渗透着一定的思想、政治、道德的因素,具有潜隐的教育性;同时科学性的知识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中职学生职业道德的发展依存于对知识的传授,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坚定不移地执行既定的德育目标,努力创设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的氛围和情境,使职业道德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巩固。

笔者在讲授“二极管整流电路”时,将“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确定为德育目标。根据知识的特点,笔者打破常规教学思路,创设“一切为了企业和消费者利益”的教学情境,以产品的“性价比”为线索展开。例如在电解电容的参数选择上,若容量选得过大,则冲击电流大,影响元件的使用寿命;若耐压值选得过大,则成本高,如若其他元件的选择仍然不合适,就会造成产品的性价比过低,使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下降,影响产品的知名度和企业的效益;同时,也会降低产品的使用寿命,给消费者造成一定的不便或经济损失。这样,在授课中就让学生深切体会到,产品的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产品质量低下,企业就没有信誉可言,消费者也会感觉受到了欺骗。因此作为企业的一份子,要做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

3. 使职业道德在课外作业中得到提升

社会实践是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根本途径。离开社会实践,学生既无法深刻领会职业道德的内涵,也无法将职业道德品质和专业技能转化为造福人民、奉献社会的实际行动。课外作业就是一种很好的社会实践活动,教师组织得好,不但能使学生的知识、技能在活动中得到发挥,而且会使学生的职业道德得到展示和检验。例如笔者在“五一”黄金周之前,根据实际情况布置了课外作业——推销电子产品。此次活动既要面向商家,又要面向消费者,对学生而言,做好这项工作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有很高的职业道德素质。所以,笔者要求学生亲自联系一些销售家用电器的商家,指导学生写推销计划,根据产品特点设计推销方案,面对消费者进行培训等,争取使学生把学到的职业道德知识和规范运用到实践中去。在活动中,笔者以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指导学生的实践,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并引导学生利用专业知识,努力做到对产品的宣传要合乎实际、童叟无欺、实事求是,一言一行要达到职业礼仪的基本要求,让他们用自己的才华服务社会、感动社会。可见,课外作业会给学生一个在实践中推销自己、展示自己的舞台,让学生感受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从而躬行践履,提升他们的职业道德素质。

4. 在实习期间自觉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

实习教学是一种可以促进学生自我教育的教育活动,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学生走向职场前的一次“彩排”。学生会通过实践转变观念,增强岗位意识,增强社会经验,当然,学生能否在职场这个“舞台”中做得更好,笔者认为学生在“彩排”中能否促进“自我”,自觉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是非常关键的。因此,我们在实习期间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资格,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创设一个适合于学生“自觉”发展的空间。例如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笔者在2010级学生实习前的动员大会上主要提出了几个问题:(1)你在实习中感觉缺少了什么?(2)你在实习中获得了什么?(3)你为企业做了哪些小的贡献?(4)实习结束回校后,你再准备做些什么?问题不多,压力不大,创造了以学生为主体、令人欢欣鼓舞的自我教育氛围,学生既感兴趣,非常乐意接受,又能深切感受到实习的目的、意义和老师的殷切希望,有利于学生完成“自我”,积极、主动、自觉地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

总之,在专业学科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真正精心营造出一个适合于学生成长的环境氛围,不仅需要教师的辛勤劳动,还需要各方面的相互协作、相互支持、相互影响。笔者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就一定会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德技双馨”的高素质人才。

篇(8)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6-0123-02

研究生整体水平和学术研究的好坏,是推进我国经济发展繁荣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证。如何有效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研究生学术道德与诚信教育的作用,促进研究生学术道德和诚信意识的培养,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人才,成为高校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研究生学术道德与诚信现状调查分析

(一)调查对象及方法

本次调查对象是东北某高校在读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调查对象涉及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材料物理与化学等相关专业,采用网上答题的问卷调查方式,对研究生学术道德与诚信的认识进行调查。本次总共参与网上答题人数214人,有效答题175人,有效答题率81.78%。在被调查的学生中,硕士一年级学生占65%,硕士二年级学生占28%,博士研究生占7%。

(二)调查内容与结果分析

1.当前研究生关于学术道德与诚信教育方面的认识情况。从调查看出学生对教育部关于学术道德和学术诚信教育方面的宣传总体还是了解的,对了解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积极性和认同度还是很高的。调查显示,90%以上学生认为有必要去了解和规范研究生学术道德与学术诚信教育。

2.研究生针对学校开展学术道德与诚信教育的认识。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导师在学生的学术道德与诚信教育方面的整体作用还是比较大的,也得到了学生的认可,但是也体现出了一些导师对学生的疏于指导,比如说导师指导研究生的数量是否影响研究生失范行为、导师对学生是否有过学术道德方面的指导,两个方面的欠缺率已经达到近21%和12%。

3.研究生对于导师在学术道德与诚信教育中所起作用的认识。这是从学生方面进行调查,显示了是否当过、是否抄袭、是否搭过便车、是否篡改和伪造数据等方面,同时还调查了这些行为产生的原因。从调查结果看大部分的学生表现良好,但是也有一部分的学生运用以上手段来。从分析原因来看,学生在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意识不强、对学术规范了解不够、为获得利益置规范不顾、评价制度不合理等方面造成的认可都很高。

4.研究生针对学术道德与诚信教育中不良行为的认识。这方面体现的是当前研究生关于学生道德与诚信教育的认识,从调查结果看,大部分的学生对学术道德与诚信教育的相关知识还是了解的。这说明我们这个方面的教育有一定效果。

(三)研究生学术道德与诚信教育现状分析

1.对知识的认识不够深刻,科学研究中自律性差。近几年伴随着研究生的扩招,研究生的组成成分、年龄、背景、社会经历等各个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和区别。有一些学生上研究生只是为了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对科学研究和学习新知识漠不关心,对导师布置的科研任务、课程作业敷衍了事,这类学生往往对专心搞科研提不起兴趣。与此同时为了使自己能够获得更多评奖、评优等机会,而在考试、或者要求发表文章时,只是一味地追求结果,这样就会导致这类学生把研究生的学术规范置之度外,运用各种手段获得利益。

2.在科学研究中弄虚作假,剽窃他人成果。研究生作为我国选拔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途径之一,是要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学术研究,突出“原创性”的一个过程。但是随着研究生数量的不断增多,由于多种原因,研究生在科研过程中,为了使自己能够达到学校的要求,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弄虚作假、抄袭和剽窃他人的研究成果、找人代替撰写论文等。更严重者,一些研究生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运用重金主动找一些论文等。都是严重有损学术道德、学术诚信的恶劣行为。破坏了学术研究的规律和健康机制,使学校建立的一系列考核标准、督促手段产生的作用大打折扣。

3.管理体系不完善、机制不健全。当前很多高校都在积极探索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但是很多高校在学术和研究生管理方面没有一套详尽学术道德和诚信教育的机制。从表面看,多层管理的机构和人员已经存在,学术道德的管理和推进正在展开。但是从实践看,研究生工作部门对研究生管理是侧重业务管理,至于研究生个体的学术道德与诚信问题没有具体办法展开有针对性的教育工作。同时制度规定仅仅停留在墙上、文件里,规范条文贯彻不到位。并且对导师来说,在学生的学术道德与诚信教育中是起决定作用的,导师的言行对学生都有深刻的影响,但是现在的研究生导师对学生关于学术道德与诚信方面知识的宣传和教育还不重视,不积极,认识不深刻。

二、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改善研究生学术道德与诚信教育途径

(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培养健康学术道德与诚信意识

在研究生的学术道德和诚信教育中,充分认识到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把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对提升研究生学术道德和诚信意识放在突出位置。研究生的学术道德和学风问题归根结底是理想信念问题。我们必须在研究生中开展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理想信念教育。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多开展学术规范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开学教育、专题讲座、主题学习、征文活动、签名活动、签订承诺书、主题班会、典型案例以及在学校网页及学生生活公告栏的显著位置上设置有关学术道德和诚信问题的专题,以提醒和告诫学生学术失范和学术不端的危害,并且增加学术诚信教育、科学精神教育及相关法律教育等;另一方面为研究生开设包括学术道德和诚信问题在内的学术规范课程,让硕士生充分认识学术道德和诚信的重要性。增强研究生的学术道德和诚信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培养他们学术道德和诚信意识,形成一种健康的学术氛围。

(二)健全奖励和惩罚机制,树立良好学术道德与诚信风尚

研究生学术道德与诚信是确保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因此在研究生科研中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学校和学院不断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内容,把研究生的培养、日常管理和思政教育统一起来,同时要把研究生学术道德与诚信教育纳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规划。对在日常学习和科研中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精神上和物质上表彰和奖励,对于那些采取不正当手段获取科研成果的学生,建立研究生道德和诚信库,并给予严厉的惩罚,让学生能够意识到后果的严重性。在全校内形成业务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局面,树立良好学术道德与诚信风尚。

(三)加强多方管理,发挥导师作用,注重学术道德与诚信教育实效

研究生是一个分散而又集中的群体,他们不但要在导师的领导下进行学习和科研,又要在学校、学院的体制内进行思想教育管理。因此在研究生学术道德和诚信教育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强思想教育主管部门、辅导员等管理体制内的学术诚信教育,从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入手,管理机构要不断创新研究生学术道德的培养建议,组织多样性的学术活动,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学术环境,辅导员应注重研究生学术道德平时教育工作,及时了解研究生的学风状况和思想动态,对学术道德教育做到警钟长鸣;另一方面应该加强导师在学生学术道德和学术诚信教育方面的作用,导师在教育过程中要经常给学生灌输在科研中的学术道德、学术规范、学术诚信知识。同时,完善和健全学术评审制度,是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前提,是促进科技成果及时转化为高效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建立科学合理的专家遴选和监督制度,这对学术评审活动起到了制约和监督的作用。

在新时期,高校必须在研究生的学术道德与诚信教育中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才能够培养出职业素养好、实践能力强,科研水平高的高素质的学生,才能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才能促进研究生自觉遵循学术规范、提升学术道德水平、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 参 考 文 献 ]

[1] 丁力.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创新及其途径[J].思想理论教育,2007,(9).

[2] 李国涛.胡艳芳.浅谈加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2).

篇(9)

随着现代网络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网络已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交流思想情感的主要途径之一。网络在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校园生活的同时,也给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并引发了大量的严重失范行为。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应充分发挥教育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重要作用,教育大学生正确认识网络道德失范的严重性,引导大学生合理运用网络,使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行为健康发展,努力创建一个健康、文明、和谐的校园网络环境。

一、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

所谓道德,即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规范是在人类长期生存于发展社会实践需要中产生的促进人的善性的规定。而网络道德是调整在以网络为媒介的社会环境中,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行为规范的总和。网络道德不仅是调整网络社会中人们行为的规范,而且应当是调整由网络所引发的现实社会环境中人们行为的规范。

道德与网络道德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网络道德隶属于道德范畴的一种特殊形式。由于网络社会是一个缺少管理的社会,网络社会中的秩序更多地依靠网络个体按“良心”行事。因此,网络道德在缺少管制的网络个体身上把人们应有的道德行为开始扭曲,其表现形式为多样化。

1.网络价值观念不清

网络给人们提供了“绝对自由”的虚拟空间,传统的道德在这个虚拟的空向里似乎失去了约束力。据有关资料显示:有55.1%的大学生认为在网上聊天可以欺骗人,但只能以保护自己的隐私为限;有13.2%的大学生认为网上聊天谁也看不见谁,互相欺骗是很正常的事;对于不文明语言的使用有22.4%的大学生认为网上可以使用,但现实生活中不能使用,有10.6%的大学生认为网上和现实生活中都可以使用;有35.1%的大学生不认为在网上复制、抄袭他人文章是不道德的行为;有16.1%的大学生不认为在网上使用别人的账号是不道德的。这些数据表明,多数大学生认识不到自己的网络失范行为,说明他们的网络价值观念不清。

2网络言行放纵,网络文明程度差

信息网络使得大学生的思维空间和行为空间有了极大的拓展,道德行为的自由度和灵活性显著增强,这就为大学生放弃道德责任提供了可能。由于网络发言的匿名性,一些大学生把网络当成了“情绪公厕”,借助论坛对他人或团体进行恶意攻击。正是因为高校大学生缺少网络道德教育,使之网络言行放纵,网上不文明行为和不道德现象日渐增多。

3.信息法律意识淡薄,利用网络犯罪

由于网络具有虚拟自由的特征,使大学生放松了网络道德意识的约束,在这个特殊的虚拟环境中忽视了他们网络犯罪的行为,淡化了法律意识。比如:少数大学生利用自己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侵犯他人隐私及版权,偷窃他人的网络财富,偷窃他人的QQ号,假冒合法用户发表文章等,使网上违法犯罪行为屡有发生。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1.网络道德教育是时展的需要

当今时代,日新月异,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社会信息化、网络化已成必然,网络信息已是当今社会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网络给当代大学生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空间,同时也将大学生带进了一个新的道德领域,对大学生的道德自律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信息社会中,网络道德教育已成为高等学校德育教育的新课题,对传统思想教育模式也提出了挑战。探索新时期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是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

2.大量信息垃圾在网络中泛滥对大学生的思想造成严重侵蚀

青年时期既是大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黄金时期,也是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大学生既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但又缺乏对社会和现实生活的认识与了解;既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但又缺乏对事物的鉴别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计算机网络是一个信息宝库,同时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学术信息、娱乐信息、经济信息以及各种各样的黄色、暴力信息等五花八门混杂在一起,使网络信息鱼龙混杂。由于网络信息具有开放性、多样性特点,这些信息中涵盖了很多不利于大学生思想道德健康发展的因素,包括对中国传统道德的批判以及对革命传统教育和优秀文化的颠覆等,这对大学生的思想造成了严重的侵蚀。

3.大学生是网络道德失范的高危人群

大学教育是大学生形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要阶段,也是最易受各种思想影响的时期。网络正以巨大的广度和深度渗透到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着大学生的思维、生活、人际交往,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政治态度、心理状况、道德观念和行为模式。网络道德规范是非强制性的,其道德约束力比传统的道德约束力还要弱,传统道德的社会行为导向能力也在网络社会中被弱化。在网络世界里,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舆论、道德传统、道德信念都要依靠自身的道德自律能力来实现。而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阶段的大学生道德自律能力正处于构建之中。因此,在高校开展网络道德教育,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迫在眉睫。

三、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1,高校图书馆的育人功能

教育性是图书馆的主要属性,教育是现代图书馆的主要职能。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离不开图书馆的作用,他们在图书馆可以阅读和浏览古今中外各种书籍,在书刊所展示的异彩缤纷的知识海洋中,汲取多方面的营养,快速增长知识,从而达到陶冶性格和情操的目的。大学生还可以在图书馆通过计算机阅读电子期刊、电子图书、多媒体光盘以及在因特网上浏览网络图书等。通过图书馆现代优美环境的感染和健康知识的学习,以及图书馆条理分明的管理制度,熏陶着大学生的情操,唤起大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校园的情感,使大学生树立文明、健康的思想道德意识,以避免网络道德失范现象发生。 2.充分利用图书馆的网络信息资源,发挥电子阅览室的教育职能

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网络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电子阅览室的建设和开放。电子阅览室的主要服务功能在于进行馆藏资源的开发与宣传,为大学生提供电子读物的阅览与下载、网络信息资源的检索和查询、读者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等。电子阅览室已经成为大学生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的主要场所。因此,高校图书馆必须明确电子阅览室开展信息服务的宗旨,充分利用电子阅览室的资源优势,加强对大学生电子阅览的管理和指导,重视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应用网络信息资源的自我管理和约束力,主动抵制各种不良的黄色、迷信等错误思想的干扰和侵袭。同时,要发挥管理人员的技术优势,开发相关软件和应用网络新技术,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技术上的筛选和过滤,建立安全屏障,最大限度地防止有害信息的侵人和无聊游戏软件的泛滥。图书馆还应利用文献检索课,注重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质教育,包括信息传播意识、信息保密意识和信息守法意识教育等。让电子阅览室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道德行为教育的大课堂。

篇(10)

高校教育是一种全面的、系统的和科学的教育事业,艺术教育尤其是舞蹈艺术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舞蹈艺术教育课程的设置和开展有利于丰富大学生对生命、社会和世界的审美体验和感知能力,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然而,由于历史因素和现实诸多条件的共同制约,当前我国高校舞蹈艺术教育的发展仍然远远落后于大学生对舞蹈艺术和自身发展的强烈需求。本文结合徐州某应用型高校大学生艺术团的发展状况,对此展开具体分析。

一、舞蹈艺术教育的基本内涵与特性

舞蹈艺术是以提炼“加工”的人体动作为基本表现手段,综合运用舞蹈语言、节奏、表情和构图等多种要素,塑造出具有直观性和动态感的舞蹈形象,借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舞蹈艺术教育是艺术教育构成中的特殊形式,有利于培养受教育者对舞蹈艺术的兴趣,以此引发对其他艺术的广泛兴趣和爱好,促进受教育者形成健康的个性心理;有利于强化受教育者的观察力、记忆力、感知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对于受教育者的智力开发、心灵培育和审美取向等都有较强的教化和塑造功能。舞蹈艺术教育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特性:

第一,在教育形式上,舞蹈艺术具有生动的形象性、互动的愉悦性和强烈的感染力。因此,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人格培养的问题上,以舞蹈为媒介的教育形式要明显优越于空洞抽象的理论说教,更能提高受教育者对事物的直接观感,使之更好地接受这种寓教于乐的教育形式。舞蹈艺术教育还具有“说理移植”功能,可以将思想道德教育的具体内涵进行生动而形象的移植与转化,促进道德内容的抽象灌输转化为人性美的形象化展示,从而利于有效唤醒受教育者的同步感受与生命认知,促进他们的心理意向明朗化,实现道德知行的有机统一。

第二,在教育效果上,从艺术实践上来看,舞蹈艺术教育是追求身心和谐、团队协作的教育形式。在这种强化密切协作的教育模式下,通过激发参与者的表现诉求,有利于塑造和培养受教育者的动作协调能力与生命感知能力,有利于增强个体的责任感、认同感和集体荣誉感与团队协作精神。通过对舞蹈作品的体悟和感知,能够有效缓解压力、愉悦身心,并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真、善、美的艺术熏陶与感染,全面提升与发展自我。

二、舞蹈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原因探析

应用型高校是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为扩大高等教育内涵,适应市场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多方面要求而产生的,主要是培养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促进知识、技能和职业的结合,直接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高校。本文以徐州某应用型高校为例,分析并总结目前我国应用型高校大学生舞蹈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1.缺乏专业的舞蹈课程和训练场所,舞蹈教育覆盖面不大。目前,舞蹈艺术教育仅限于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更多的是通过参加各类演出和比赛来学习舞蹈作品,多为短期集训形式,没有固定成系统的舞蹈训练,校园普及的软硬件基础都不具备。突出表现在学校舞蹈艺术社团规模较小,只能覆盖到有一定舞蹈基础的学生,对于大多数普通学生,虽然他们内心向往,但缺乏足够的组织容量,特别是理工科专业学生,能接触并被纳入到舞蹈艺术社团的更少。据调查,徐州某高校在校学生中,有9%的学生喜欢不同种类的舞蹈艺术形式,其中,有5%的学生对舞蹈艺术非常感兴趣,希望接触并学习舞蹈。然而,该校大学生(不包括艺术学院音教系的艺术生)中,在入校前接触过舞蹈艺术或者曾有过舞蹈学习经历的学生仅占0.1%。虽然该高校已于2001年成立了校大学生舞蹈团,但是至今都没有专业的舞蹈课程设置和专门的舞蹈训练场所。学校只是以选修课程的形式在体育学院和艺术学院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了体育舞蹈形体课、健美操和舞蹈形体等5门相关课程,远不能满足学生对于舞蹈艺术的追求。

2.舞蹈艺术的内容定位不够准确,形式单一,与其他学科的融合贯通度不高。目前,我国非艺术类高校的舞蹈艺术教育,在教育内容上多以舞蹈形体课、健美操课程为主,鲜有开设舞蹈欣赏课程,更少有开设中国舞、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课程。在教育形式上多以选修课为主,这种课程选修体制又以任选课和限选课为基本方式,因而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据调查,徐州某高校从未开设过舞蹈欣赏课程,其所开设的舞蹈课程都是体育舞蹈类和其他舞种(国标、瑜伽、肚皮舞等),更没有开设中国舞、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课程,缺乏对传统舞蹈艺术的正确认知和准确定位。舞蹈艺术不仅是肢体动作的形象展示,在更大程度上也是一种情感表达的基本方式,是一种情感构造、抒发和情感体认的过程,是一种教育主体双方有效互动的艺术欣赏过程。因此,舞蹈艺术的教育应该与美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建筑学等融合贯通,综合转化为独特的艺术感受力,进而促使大学生将自己的独特感受拓展和延伸到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中,达到丰富和完善艺术素质教育的目的。在这方面,我们的工作还有差距,突出表现在舞蹈艺术教育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脱节的现象比较明显,活动组织过于独立,活动实施过于分散,活动效果不高。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从思想上看,对舞蹈艺术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受传统“知识教育”观念的限制,高校在教育内容的选择方面,更注重文化知识的学习,一定程度上轻视了舞蹈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至今很多应用型高校还没有正式成立大学生艺术教育中心,这必将影响和制约大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艺术修养的提升。

第二,从条件上看,缺乏有力的资源支持和制度保障。当前,各应用型高校的现有资源很难满足舞蹈艺术教育的发展需要,其现有的文艺团体普遍缺乏专业的舞蹈师资队伍和舞蹈设施。以徐州某应用型高校为例,该校仅有舞蹈教师1人,没有专门的舞蹈训练场所和舞蹈训练器材。此外,由于课程设置等制度性因素的存在,直接导致了舞蹈艺术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氛围的匮乏。

三、高校发展舞蹈艺术教育的措施选择

1.统一思想认识,加大舞蹈艺术教育宣传普及力度

要端正舞蹈艺术教育的指导思想,加强教育宣传力度,统一家庭、社会和学校的思想认知,促进师生同心协力、校社共建,树立正确的艺术审美教育观,共同营造舞蹈艺术教育的良好氛围。具体到高校自身,要在校园内通过各种方式营造舞蹈艺术的学习氛围,做到讲座与交流融合、活动与演出并举、比赛与学习同步,加强并支持新闻宣传报道,最大程度地激发理工科学生对舞蹈艺术的热情和参与度。

2.构建“三位一体”的舞蹈艺术教育驱动机制

21世纪的艺术教育尤其是舞蹈艺术会被提升到与语文、数学、历史等核心课程同等的地位,不仅如此,舞蹈艺术课程将从单一的舞蹈教学演变成综合的艺术欣赏课程。为此,需要构建一种以学校管理为前提、以培育师资队伍为核心、以培养艺术骨干为关键的“三位一体”的长效机制。一是学校领导思想重视。领导重视并给予制度保障是舞蹈艺术教育发展的前提。二是充实舞蹈师资力量。挖掘高校内对舞蹈艺术感兴趣,并有较丰富的舞蹈活动经验的教师,鼓励他们承担起舞蹈艺术教育的重任,发展舞蹈艺术教师队伍。三是注重骨干培养。在普及舞蹈艺术教育的同时,选拔并培养有一定舞蹈艺术特长的学生,对其进行素质拓展与能力开发,培育强劲的学生舞蹈力量。

3.在舞蹈艺术教育的实施上坚持“三步走”战略

根据徐州某应用型高校舞蹈艺术教育现状,“三位一体”的长效驱动机制需要分阶段进行,不可一蹴而就,可以分三步实施:

第一,“请进来”战略。引进国家、省、市级高水平的各类舞蹈艺术团体来校演出,有组织、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舞蹈审美教育。邀请专家学者讲解艺术与人生的关系,普及舞蹈艺术欣赏,将舞蹈艺术请进校园,培养学生的兴趣与爱好。

第二,“深扎根”战略。一方面,鼓励专业的舞蹈教师与其他教师通力合作,采用各种方式和渠道,在校园内普及舞蹈艺术教育;另一方面,调整课程结构,把舞蹈艺术课程纳入学校总体教学计划。在文科学院的全体学生当中,开设舞蹈形体基础必修课程,逐步推广为理科学院乃至全校的舞蹈形体必修课程;在全校范围内开设舞蹈欣赏选修课,尤其是中国舞和民族民间舞的选修课。

第三,“走出去”战略。鼓励师生多与社会进行文化交流,形成以进校园为主、学校和社会互动的“舞蹈艺术审美教育”新格局。要加强舞蹈艺术教师的队伍建设,将具有一定舞蹈基础的教师外送学习和深造。此外,要将爱好舞蹈的学生与有基础的学生糅和在一起,加强日常训练,提高舞蹈队整体水平。积极创造登台表演的机会,在更高的平台上展示艺术特长,拓展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陶国富,王祥兴.大学生审美心理[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

上一篇: 小学期末工作总结 下一篇: 调研活动工作计划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