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方案设计汇总十篇

时间:2022-05-21 05:08:2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实验室方案设计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实验室方案设计

篇(1)

金融工程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学、金融学、金融工程和金融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理财、投融资、以及风险管理方法与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设计、开发综合运用各种金融工具创造性解决金融实务问题的基本能力,开展金融风险管理、公司理财、投资战略策划以及金融产品定价研究,能在跨国公司和金融机构从事金融财务管理、金融分析和策划。

一、金融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背景

金融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是保证实验实习教学的最基本条件,实验室建设跟不上去,加强实验实习教学就无从谈起。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要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强技能训练”。学校的实验室工作必须以此为导向,大胆探索,努力实践,创造性地走出一条结合自己学校实际、适应新世纪要求、具有特色的实验室建设之路。学校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反映了人们认识的发展。实验室的建设既以学校总体发展规模为依据,又适应培养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实用型人才的目标。不断探索实验室的建设,更好地服务于实验实习教学,为社会培养输送更多的复合型技能人才,是高等学校发展的重要职责。

二、金融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方案设计基本思想

实验室方案的设计,主要是为了高等学校金融工程的教学需求,并在一定的数据支持的基础上,满足金融工程、高级计量经济学、数学建模、金融衍生品定价与分析、外汇市场分析与检验、金融工程模型策略的构建等实验课程的教学需要。

在实验室的软件资源配置上,以数理金融和计量经济学分析等高端课程的教学开展为主要目标,用高度仿真模拟的撮合机制检验模型构建的准确性并进行回验修正,以股指期货套利分析模型的分析和理论课程的分享,把学生的理论教学与实战演练想结合,充分满足教学、科研和培训拓展的要求

三、金融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方案设计

创新金融综合实验室的建设以与证券交易所的真实对接为主要的方式,连接货币市场、外汇市场、资本市场、商品市场和衍生品市场的实时信息,在资讯信息上,满足全球市场的实时行情展示,提供全球的对比分析及数据处理;同时,利用国际知名的全球行情资讯展示及金融分析平台,为金融创新产品的分析提供基本的支持。

(一)金融基础实训

基础实训作为实验教学的主要任务和要求,以证券投资分析演练、业务实训模拟、证券投资分析等模拟为基础,通过与MINI 交易所的结合,嵌入高度仿真的撮合交易机制,满足债券模拟投资实验、股票模拟投资实验、基金模拟投资实验、权证模拟投资实验、股指期货模拟投资实验、证券投资组合实验、股指期货套利分析实验、《证券投资分析》、《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风险管理》等多项实验课程的开展。

(1)智能实验室管理平台。 配合中心实验室的规模建设和实施,为实现专业实验室的科学化、系统化管理和运作,提高实验资源的有序管理和高效应用,通过配置开放式、门户式实验管理平台,有助于中心实现统一化的实验软件管理、硬件配置、课程安排、实验监控,是为实验室量身定制的资源整合共享、实验系统管理和风采特色展示的智能化管理系统。

(2)金融实时资讯和分析平台。充分运用了全球领先的国际化投资分析理念和金融工程分析技术,为金融市场基金管理者、机构投资者及研究者提供覆盖全球六十多个国家的股票、债券、期货、外汇、金融衍生品等上万种金融产品行情、资讯、数据,全面掌握国内外市场动态,培养学生金融投资嗅觉和资产系统化管理意识。同时,可根据证券行业投资重点关注资讯,结合智能多屏幕/大屏幕管理技术,实现特色化的金融信息创新集成展示,全面提升了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整体水平与现代科技性。

(3)金融商品投资模拟交易平台。虚拟交易系统采取与证券行业真实交易规则一致的模块设计,从下单的流程到交易的撮合机制,以及现金比例和持仓明细的限制,每一步都以真实的证券规则来要求和限制学生,使学生在实验时能真正感受到与证券机构相同的竞争和操作机制,从实验过程的每个步骤都规范学生的操作,目的是为了培养基金经理,而不是小的机构投资者。

(二)银行业务模拟模块

根据传统商业银行各项业务系统,由整合的实训系统平台内嵌: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系统、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系统、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业务系统、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系统四大模拟实训资源工具,全面模拟仿真了商业银行所有传统业务类型与流程,实现了实验教学与真实工作内容的无缝衔接。

(1)商业银行综合业务系统。为学习提供一个身临其境的实际操作环境。系统充分考虑银行业务操作的特点,贯彻银行“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账户管理的相关理念。通过系统操作,直接体验如何掌握客户的信息、如何实现客户理财等业务。

(2)经营管理业务模拟教学系统。通过实际分析商业银行的相关指标,配合相关数据,让新员工了解到银行的财务管理、资金管理和内部管理等多方面的管理指标,以及这些指标在银行是如何应用,并可体验银行是如何从宏观上了解市场以及如何分析内部经营。

(3)信贷管理业务模拟教学系统。系统是建立在银行会计核算处理系统和柜员交易系统之上的后台业务处理和管理系统。功能主要涉及四个方面:客户信息管理、贷款全过程管理、贷款风险管理、报表查询。系统不仅全面包括银行现有的信贷业务,还可根据需求灵活增加信贷品种,同时对某些业务的处理能提供多种灵活的方式和个性化的服务。

对于专业的院校来说,金融基础实训只是实验教学的简单基本要求,从学科的建设和长期规划来看,实验室的建设必须把高端的数据分析、金融工程、量化投资等与真实的金融业界机构相结合的案例包含进来,便于实验室的拓展和层次的提高,为学院的研究生和老师的课题研究和学术成果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篇(2)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4-0030-03

Abstract The computer lab building of construction specialty can optimize the mode of teaching, curriculum system and improve tea-

chers’ professional standards, training students’ practical and inno-vation ability. Through a lot of research, the paper sets forth that mastering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cost computer lab need to have

the basic functional service, whereby the main contents about com-puter, professional software, networking, multimedia, and system protection card are designed, concerned with the computer lab deve-lopment scheme of project cost specialty.

Key words computer laboratory; project costs; construction plan

1 引言

工程造价专业建设目标是面向建筑与装饰、市政、安装、园林等建设行业,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途径,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掌握工程计量与计价的方法和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原理,可以编制工程量清单文件、招投标文件、项目合同管理文件等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员。工程造价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大部分课程需要进行实操实训等实践环节,同时,工程造价专业用人单位也要求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因此,工程造价专业计算机实验室的建设对于工程造价专业来说显然是重中之重。

2 工程造价专业计算机实验室的需求分析

工程造价专业计算机实验室建设之前进行大量调研,征询相关专业教师与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意见,工程造价专业计算机实验室作为工程造价专业实训室,应该具备为学生提供进行工程计量与计价、预算组价、招标文件的制作、招标文件答疑、投标文件的制作、评标、开标、合同的签订等一系列过程的功能服务。

计算机及办公软件 实验室在规划建设的时候由于经费限制,首先考虑满足教学的眼前要求,同时要考虑计算机实验室的前瞻性和可扩展性,要让实验室在一定期限内达到最大利用率。按一人一台计算机加上教师用机(可兼做服务器),则至少要有61台计算机,全部计算机需要安装常用办公软件等。

工程造价专业软件 为了实现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预算组价、招投标文件管理等功能,要配套相应专业软件,包括工程造价软件、计算机辅助绘图软件、ERP软件、项目管理软件等。

完善的网络功能 工程造价是一个紧密联系现实社会的专业,时效性要求比较高,需要随时掌握各种各样的一手造价信息,因此,具备Internet浏览功能是工程造价专业计算机实验室必不可少的功能。

多媒体教学功能 多媒体是文本、声音、图像、计算机数据这些信息载体混合成的一种便于传送信息的媒介。工程造价专业计算机实训室能够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交互性、信息传送的多样性,通过多媒体更加直接直观地介绍建筑工程实体与施工过程,让师生能够更直观、更形象地交流,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动性。

高效的管理功能 学生在实验室实操实践过程中,控制使用计算机的时候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严重的话甚至让计算机瘫痪,所以计算机实验室应该具备恢复到指定还原点的相关安全防护功能。

3 工程造价专业计算机实验室建设方案设计

按照教育部关于“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评价与企业评价相结合,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的要求,计划通过建设工程造价专业计算机实验室,在优化传统教学模式、课程体系、教程、教具和教师专业水平的基础上,迅速紧跟教流与用户市场紧密接轨,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与开拓创新能力。通过工程造价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学生可以在模拟的企业环境中学习,了解企业运营过程,便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本文根据需求分析,设计了工程造价专业计算机实验室建设方案(如图1所示)。

算机及办公软件 工程造价专业计算机实验室要满足使用工程造价软件、计算机辅助绘图软件,尤其是3D绘图软件功能,计算机配置至少需要满足的条件包括:Intel i5 CPU,Intel H61主板,DDR3 4 G内存,集成显卡(VGA+DVI)/集成声卡/集成千兆网卡,500 G硬盘(7200 RPM),标准键盘/带滚轮鼠标,19英寸LED液晶显示器;安全环保要求产品要符合CEC颁发的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40万小时;售后服务要求主机含显示器3年以上原厂标准保修服务,供货时需提供生产厂商出具的服务承诺函。

工程造价专业计算机实验室要满足学生完成工程造价、预算组价、招投标文件编制等功能,还要配置目前社会最常用的Windows系统及常用办公软件。每台计算机计划安装一个WindowsXP系统,两个Windows7系统,每个系统都安装Office2003、Office2010、PDF阅读软件等。

工程造价专业软件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类专业软件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建设符合运行各类专业实训、仿真、实习软件的工程造价专业计算机实验室,并使学生成为紧跟现实发展脚步的技术人才。工程造价专业计算机实验室的建设能够解决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专业实训、社会实践及企业实习问题,让学生完成工程造价的全过程教学,掌握工程造价的专业技能。

工程造价专业计算机实验室将配置广联达、斯维尔、易达和鲁班等工程计量与计价及招投标管理软件,提供企业运作的仿真环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真实的企业工程预结算、招标投标、工程合同管理等业务管理的运行平台。其中,广联达工程造价软件包括广联达土建算量软件、广联达钢筋算量软件、广联达计价软件等,斯维尔软件包括斯维尔清单计价软件、斯维尔3D算量软件、斯维尔安装算量软件等,易达软件包括清单大师、招投标软件等,鲁班软件包括鲁班造价、鲁班BIM算量软件等。另外,工程造价专业计算机实验室将配置建设工程辅助软件,配合工程造价专业知识的学习。实验室的每台计算机都将安装AutoCAD2014简体中文版、天正建筑、3D MAX、CAD看图软件、招标文件阅读器及项目管理软件等。

网络布置 工程造价专业计算机实验室内部既有自己的局域网,又可通过校园网上互联网。这样既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网资源,如图书馆的馆藏电子资源,又可以通过信息防火墙实现与Internet的安全互联,满足师生登录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上传下载电子招投标文件、获取工程造价最新市场价信息的需求,使师生能在课堂内外通过网络按需获取工程造价信息资源。

工程造价专业计算机实验室网络运行状态要求比较高的稳定性,因此,在综合布线中线缆、设备和主机都应该优先考虑稳定性问题。工程造价专业计算机实验室是以60个工位为基准单元的实验室,将配备3台24口的二层交换机,每台二层交换机通过超五类双绞线接入工作站,再经三层交换机连接到带路由及NAT功能的硬件防火墙,所有计算机都通过这个接口连接外部互联网。

多媒体教学系统 多媒体教学系统可以将抽象的内容表达得形象化、丰富化,将课本上的某些枯燥内容生动地展示出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识点。工程造价专业计算机实验室应该具有下列多媒体教学功能。

1)屏幕广播:在屏幕传输技术上可以快速广播普通屏幕画面,并且可以快速直接屏幕广播教学视频、上课课件、实操演示等。

2)在线考试:随时出题测验、即时统计分析考试结果,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知识点掌握程度。

3)遥控学生:教师可以同时遥控全部计算机桌面,也可以同时遥控全部计算机安装一些教学软件,帮助学生完成教学任务。

4)断网锁屏:上课的时候难免有些学生调皮爱玩耍,私下拔掉网线企图玩游戏,这个功能可以锁住屏幕让学生不能得逞,进而认真听讲。

5)封锁游戏:有些学生在上机实操的过程中会起玩游戏的念头,通过本功能可以封锁游戏程序,让这部分学生回到学习上来。

保护卡系统 保护卡系统可以保护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转,当计算机发生修改、增加或删除系统文件和程序的时候,保护卡可以让计算机及时恢复正常。工程造价专业计算机实验室担负进行日常教学、专业实训和课程设计的繁重任务,它的正常运转关乎专业的日常教学。在学生进行上机实操实训或课程设计的时候,难免会遇到安装或删除程序、修改或删除系统文件的事情,甚至在正常使用中计算机系统也会遇到蓝屏死机的状态。有鉴于此,工程造价专业计算机实验室选择配置局域网计算机维护系统,该系统集数据保护、磁盘分区管理和局域网计算机部署三大功能于一身,而且是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界面设计的,这样保护卡系统的易用性可以得到保障,实验室的管理员跟上课教师都能够快速掌握保护卡的使用要领。

其他设备安装 工程造价专业计算机实验室除了上面的主要设备之外,还需要一些其他设备的安装,配合使用才能满足工程造价专业功能,比如多媒体讲台、电脑桌、白板、投影设备、音响设备、电源系统、照明系统及空调等。

4 结束语

计算机及工程造价专业软件的安全、定、高效运行,是工程造价专业计算机实验室工作的基础。工程造价计算机实验室建设成功之后可以开展工程性、综合设计性教学,全面提高师生的工程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有利于吸引更多横向课题及合作课题,有助于增强学校综合科研能力,提高科研水平,加快转化科技成果,创造更高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篇(3)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006-02

一、原有设备落后,实验效果差

PLC原理及应用课程是电子信息、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等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该课程为一门应用学科,实践性非常强。目前,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开设PLC原理及应用基础实验的PLC实验室使用的是天津源峰科技公司的TVT-90A3型箱式PLC训练装置,该实验箱配备的是松下FP1-C40主机,此主机高级指令少,程序存储空间小,可扩展性差,随着行业的发展,松下的主机在国内市场应用中已大幅减少。学院新采购的MPS柔性系统、电梯、机械手等综合实训教学设备在PLC主机选配上主要是西门子和三菱的主机,所以为了方便教学,需要对PLC实验箱进行更换主机的改造。

二、实验箱改造方案设计

TVT-90A3箱式PLC实验箱采用模块化设计,由主机区、主机接口单元与指令训练区、实验单元板三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图1 改造前的TVT-90A3 PLC实验箱

为了减少投入成本,充分利用原来落后、淘汰的资源,经论证得出:只要将原主机更换为符合功能需求的新型主机,完善主机接口单元线路,保留原实验单元板,即可满足实验教学要求。

(一)PLC的选型

PLC按照I/O点数分为:小型(128点以下)、中型(129~512点)和大型(513点以上)三类,根据实验教学项目分析,小型PLC的I/O点数、指令功能和存储容量等性能指标都能满足要求,选定时,可依照如下过程来完成。

第一、确定厂商

对中、小型PLC的目标用户而言,市场上主要生产厂商的PLC产品均能满足其要求,所以在产品选型时,价格是十分重要的因素。日本产品在该领域一直占有优势,但西门子在推出新一代小型PLC产品S7-200后,其价格与日本产品相差不大,已经与日本主要产品(Mitsubishi和Omron)在小型PLC领域取得了类似的市场地位。近年来,由于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中国台湾的部分PLC厂商在小型PLC领域也抢占了一部分市场。相比各家厂商,西门子的市场占有率更高,其产品功能强大、运行稳定、可扩展功能块较多以及适用多种人机界面和监控组态软件。近年来,学院新采购配备有PLC的教学设备中,也以西门子的产品为主。综上所述,为了保证实验教学所使用PLC主机的一致性,确定使用西门子的产品。

第二、通过I/O点数确定主机具体型号

1.需求分析

TVT-90A3实验箱主机接口单元I/O点数为:输入24点,输出24点,4个A/D点和4个D/A点。根据所有实验单元板所需I/O点数分析,PLC主机 I/O点数为24DI/24DO可以完成基本实验和综合实训。实验箱接口单元虽然有A/D、D/A接口,但没有可以与其配合使用的实验单元板,所以此功能将在下一步的S7-200产品参数对比中分析是否选配。

2.S7-200产品参数对比

通过表1所示,CPU 224xp与CPU 226两款主机I/O点数较多,结合表2和表3按照需求分析得出:

方案1:CPU 224XP+EM 223 DI16/DO16=DI30/DO26

方案2:CPU 226+EM222 DO8=DI24/DO24

两种组合方案都可以满足要求,但方案1中CPU 224XP主机虽然集成了A/D功能,但其模拟量输入输出点只有2/1,而且实验箱内没有与之对应使用的实验板,使得该方案所有I/O点不能全部有效利用。而方案2总的I/O点数与需求点数正好相同,并且市场报价低于方案1,组合后的整体尺寸相对较小,方便今后增加功能模块。所以最终确定使用方案2的组合。

(二)主机与接口单元接线设计

三、实验箱改造实施及测试

1.更换主机,并按照图2所示完成I/O接线焊接,实验箱改造后主机区如下图所示:

图3改造后的TVT-90A3 PLC实验箱主机区

2.使用PC/PPI电缆将PC机COM口与实验箱主机通讯端口连接,并在PC机安装STEP 7 - MicroWIN V4.0编程软件,编写如下测试程序:

下载程序后,使用导线连接输入/输出公共端,依次连接开关SA0和输入端CH0~CH17,HL0发光管和输出端CHO~CH17,拨动开关SA0,HL0发光管和主机面板上对应的Q0.0~Q2.7指示灯会依次点亮,表示主机工作正常,线路连接正确,改造完成。

参考文献:

篇(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有机化学实训课程是高职化学制药、材料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学生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环节,主要培养学生实验操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实验创新设计的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肃认真、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其对学生相关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起着技能储备和规范养成的基础性作用。但目前的有机化学实训课主要采取传统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实验课题的选择、实验步骤的制定以及仪器设备的组织准备等全部由负责实验的教师根据实验教材挑选完成,学生几乎都不参与,学生只需在实验时按部就班地进行操作即可,没有想象和思维的空间。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主要依据实训中学生的表现和实训报告质量评判学生的实训成绩,因此未能很好实现机化学实训课程目标。只有充分重视实训教学、进行实训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一、有机化学实训考核普遍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有机化学实训考核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考核内容层级单一。目前的有机化学实训以考核学生的出勤率和撰写实训报告为主,缺乏递进式的设计,考核项目的目标区分度不够,不利于发挥考核对循序渐进教学的牵引作用。基础好的学生会觉得实训内容过于单一,缺乏满足感,学习毫无动力;基础差的学生缺乏自信心,在实训中常常袖手旁观,错失实践机会。

(二)考核指标要素单一。缺乏多要素观测点的融合,例如缺乏文明操作的安全意识;遵纪守时、严肃认真的行为习惯;科学严谨的有机基本操作规范;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等等。有机实训评价指标大多偏向机械性的操作程序,教师很多时候凭印象打分,缺乏明确的考核指标要素,未能与实训目的紧密结合。

(三)考核过程形式单一。有机实训考核缺乏对高职学生的针对性,也没有引入竞赛机制,没有从自主设计和创新提高等角度来激发学生个体思考、团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减弱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实训效果不尽人意。

(四)缺乏考核反馈机制,实训结束后,教师和学生缺乏及时有效的总结交流,实训反馈机制缺失,因此实训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也就得不到及时解决,削弱了教学效果。

其结果是:学生觉得实训内容过于单一,缺乏满足感,学习毫无动力;基础差的学生缺乏自信心,在实训中常常袖手旁观,错失实践机会,成绩也不理想。久而久之,此种传统的实训考核方式减弱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实训效果不佳,不能有效实现有机实训课程的教学目标。

二、构建指标完善、系统科学的“三阶六环”有机实训考核方案

(一)“三阶六环”有机实训考核方案构建的指导原则

1.将竞赛与考核相结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验安全知识考核,以知识竞赛的形式进行;有机化学实训操作技能考核,以技能大比武形式进行;分别设立奖项和奖品,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2.评价主体多元化,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实训成绩的评价主体不再是由教师一人构成,而是由教师、项目组长、学生三者构成。在原有教师对学生考核的基础上增加学生自评、项目组互评以及项目组组长对成员考评等方式。学生的成绩构成由小组得分和个人得分两部分组成,这种考核评价形式表现得更为精细化、人性化和合理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3.对实训考核结果进行总结反馈。通过实训考核分析反馈,让教师找出实训内容和考核方案的问题,改进实训内容和考核方案;让学生发现实训中的问题与不足,相应地调整学习策略和方式方法。

(二)“三阶六环”有机实训考核方案的设计

针对以往有机化学实训考核方面存在的考核内容简单、考核评价主体单一、考核方式单调、考核指标模糊以及缺乏实训反馈机制等与有机实训教学目标不匹配的问题,从“实训安全知识教育一有机化学操作技能练习一有机综合项目实训”三个阶段,以及从“安全知识调查、有机安全知识竞赛、有机操作技能大比武、实训方案设计交流评价、实训实施和成果评价和总结反馈修”等六个环节,构建内容丰富、系统科学(包含知识、技能和创新设计等)的实训考核评价体系。

1.根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教学规律,按照“安全知识教育一基本操作技能练习一知识技能综合应用能力训练”三个层次,将有机化学实训分为“实训安全知识教育一有机化学操作技能练习一有机综合项目实训”三个阶段来实施。实训安全知识教育阶段主要对学生开展实验室安全守则、实验室常见安全标识、有机实验安全操作规程以及实验室安全急救常识等安全知识的教育,以培养学生实训中的安全意识;有机操作技能练习阶段主要让每个学生对有机实验中常用的操作技能(如蒸馏、回流和萃取操作等)进行集中训练,基础好和基础差的学生都能有机会实践操作,从而掌握和熟练这些基本的操作技能。有机综合项目实训阶段,以项目化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师只给出实训题目(如茶叶中咖啡碱的提取与纯化、乙酸正丁酯的合成等),学生分组查找资料独立完成实训方案的设计,各组将实训方案交流修改后,按组进入实验室开展实训,得出实训成果。通过综合项目实训,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培养其知识的获取和应用能力、创新设计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等。

2.按照有机化学实训课程考核涉及的态度、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等多个指标,从“安全知识调查、有机安全知识竞赛、有机操作技能大比武、实训方案设计交流评价、实训实施和成果评价和总结反馈”等六个环节来设计指标丰富、评价方式多样的有机实训考核方案。安全意识调查,主要是对学生的实验室安全守则、实验室常见安全标识等方面实验室安全知识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对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有机安全知识竞赛是以竞赛的形式对学生的危险化学试剂的使用和防护、实验室安全守则、有机实验安全操作规程以及实验室常见伤害的急救常识等进行考核。有机操作技能大比武是对有机实验常用的蒸馏、回流和萃取等操作技能按照评分标准进行考核。实训方案设计交流考核主要对学生设计实训方案的知识获取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等能力进行考核,有教师和项目组长一起评分。实训方案实施和成果评价主要对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知识和技能的实践应用能力进行考核,由个人自评、组长评价和教师评价三项构成。通过实训考核分析反馈,及时找出实训内容和考核方案的问题,改进实训内容和考核方案;发现学生实训中的问题与不足。

(三)“三阶六环”有机实训考核成绩评价指标量化表的设计

篇(5)

“卓越计划”对专职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广博的工程科学知识。“打铁还需自身硬”,青年教师的自身综合素质和专业知识需要全面提高,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主动涉猎多个学科知识,触类旁通,才能融会贯通。②扎实的工程实践能力。青年教师需要弥补自身能力缺陷,长期投身于生产和生活实践之中,积极参与各个实践环节,不断增强发现和解决工程实践现象和问题的能力。③强烈的工程创新意识。创新是引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第一动力[4],青年教师首先应该从主观上具备强烈的工程创新意识,更加“接地气”地深入企业和社会,积极寻找工程问题中的创新点。④突出的工程解决能力。青年教师不能“纸上谈兵”,需要通过参与工程实践,积累工程经验,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固有教学模式,教学相长,不断提升自身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⑤先进的工程教育理念。“卓越计划”强调“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5],青年教师需要打破传统教育观念,学习世界上工程教育强国的先进国际化工程教育理念,完善工程教学方法。⑥科学的工程教学方法。青年教师要敢于借鉴科学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及亲身实践,提升自身的工程教学能力素质。

2青年教师队伍工程教学能力现状分析

现有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主要是80后的一代,他们经历着时代转型期的各种多元社会思潮和压力的挑战,形成了自己鲜明的思想特点:学历层次较高,具有坚定清晰的理想化追求目标,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创新意识强,能够高效完成工作任务。但是,青年教师面对课题申请、职称晋升、家庭生活等现实问题时,理想不得不屈从于物质生活的追求。无法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经历到教学之中,导致课程内容缺乏更新,甚至照本宣科,也限制了教学能力的提高。此外,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一直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病,因此从象牙塔走出来的青年教师缺乏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即使当前青年教师更加重视科研的形势下,在评职条件和学校政策的指引下,他们往往更加注重纵向课题甚于横向课题的研究,更喜欢发挥自己擅长的理论研究特长,封闭在实验室内,在学术期刊和著作中探寻创新的思想。极少一部分青年教师能够长期投身于企业的交流沟通,安心的深入企业之中,虚心听取现场工人的意见和建议,很难正确反映工程实践中存在的各种现象和问题,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教学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

3“卓越计划”专职青年教师培养方案设计

经过研究与实践,结合我校青年教师实际,设计了以下相关层面培养方案。

3.1院系培养方案

①实行导师制。所在单位要为青年教师配备一名思想政治素质过硬、教学科研实践经验丰富的中老年优秀教师作为其导师,通过以老带新进行传帮带。②纳入团队培养计划。推行“学科带头人+学术团队”的人才组织和培养模式,帮助青年教师参与科研课题的调研、申报、研究及实验等环节,扩展工程实践视野和创新能力,使其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更好体会理论知识的工程背景和物理意义,有助于工程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③搭建交流平台。加强青年教师学术和教学经验交流,资助优秀青年教师参加国内外各类学术会议,组织青年教师进行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改进工程教育教学理念、方法和模式;鼓励参与国内与中外合作工程教育项目,提升青年教师国际化工程教育能力。④实施课题支持计划。鼓励青年教师参与和主持课程改革建设,明确所承担课程的定位,准确理清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教学重点及教学难点等环节,深入地掌握课程知识体系结构,促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⑤优先资助出国研修。分批推荐和资助青年教师出国进修学习,开展合作研究或从事博士后研究,参与国际学术活动、跟踪学科前沿、开阔国际视野,提高参与国际竞争的工程科研能力。

3.2学校培养方案

①完善岗前培训。高校应该适时改善岗前培训的方式和内容,为不同类型的青年教师量身制定培养方案,鼓励和监督青年教师成长过程中的教学能力培养,培养终身学习的观念和习惯。②优化教学能力评价体系。适当减轻青年教师在考核中科研的比重,改变过去单纯侧重理论研究成果和科研论文,逐步转向侧重工程项目设计、专利、产学合作和技术服务等,鼓励青年教师潜心教学,建立起满足“卓越计划”培养要求的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考核和评价体系。③增强校内实践教学。鼓励青年积极参与实践教学,参与指导实践环节的体验和创新过程,长期积累工程实践经验和能力。此外,通过吸收青年教师参与实验室和研究室平台建设,增加工程实践设计和操作能力。④配套激励机制。明确给予政策扶持和倾斜,鼓励青年教师扎根企业挂职锻炼,青年教师回校后,考核与津贴分配上切实保障青年教师职业规划健康成长。

3.3企业培养方案

①配备现场导师。建立工程训练中心和实践基地,为挂职青年教师配备富有工程实践经验的现场导师,通过言传身教,指导青年教师提高工程实践经验和能力。②安排工作任务。让青年教师亲自承担适当的企业工作任务,参与企业生产相关专业的设计、加工、安装、调试及修理等各个实践环节,提高青年教师工程问题解决能力。③提供科研项目合作机会。充分利用校企之间良好的合作关系,努力创造和提供青年教师承担和参与科研项目研发和制造的机会,增强青年教师创新意识和开阔工程实践视野。④选送“双师型”青年教师。加强校企合作,积极拓宽教师渠道,企业选送青年专业技术人员来担任专业的“双师型”兼职教师,同时利用高校良好的教育资源和学习氛围,不断拓展“双师型”青年教师的工程科学知识,回到企业后,也能够更好的为企业生产服务。

4结语

建立一支满足“卓越计划”人才培养要求的高素质专职教师队伍是该项目顺利实施的关键和首要问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更是重中之重,它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需要院系、高校及企业等不同层面的协同规划、合作与大力支持。

作者:唐友福 丛蕊 徐艳 李治淼 张强 单位:东北石油大学工程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周绪红.中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现状与展望[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1:1-4.

[2]胡珊明.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2.

篇(6)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4-0274-03

一、引言

实验教学是学生从学习理论知识到走向社会的桥梁,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1]。特别是主干课程的实践教学,它是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关键环节[2]。课内实验是指与理论课相捆绑的实践教学,即嵌入到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内的实验实践教学[3]。它是与理论教学并行实施的实践教学环节,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所学的专业知识。

数据结构是随着处理对象的复杂性不断增加而发展起来的一门课程,作为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链条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4-7]。数据结构主要研究数据在抽象视图和实现视图中的表示和处理方法[8,9]。抽象视图涉及的是数据结构的理论性部分,实现视图主要体现的是数据结构的实践性,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支撑理论,因此设计有助于课堂理论教学的实验教学方案是非常有必要的[10]。它可以解决学生对所学知识缺乏必要感性认识的问题,将知识传授、技能训练、能力培养融于一体,使所学理论知识在实验中得到验证和应用[11]。

栈和队列是两种非常重要的数据结构,它们有非常多的实际应用并且是实现其他复杂结构的基础,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并灵活运用这两种结构,本文给出一种栈和队列的实验教学方案。该方案的设计思路也可以应用于其他数据结构或课程的实验教学方案的设计。

二、认识两种重要的数据结构――栈和队列

栈和队列是两种运算受限的线性表,它们的插入和删除运算都被限制在表的端点处进行,只是具体的受限规则不一样[12,13]。

(一)学习对象

栈(stack)是运算受限的线性表,它被限制在表的一端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能进行插入和删除的一端称为栈顶,另一端称为栈底。正是由于它插入和删除操作上的限制使得它具有了一种独特的“后进先出”(LIFO)的特性。栈的LIFO特性使得它具有非常多的应用,如:符号平衡问题、中缀表达式转换为后缀表达式问题、后缀表达式的计算问题、函数调用的实现(包括递归函数的实现)、在股票市场中查找划分、Web浏览器中的网页访问历史、文本编辑器中的撤销序列等。此外,栈还是其他很多算法的辅助数据结构和其他数据结构的组成部分。

队列(queue)也是一种运算受限的线性表,它被限制在表的一端进行插入操作,在表的另一端进行删除操作。进行插入操作的一端称为队尾,进行删除操作的一端称为队首。正是由于它插入和删除操作上的限制使得它具有了一种独特的“先进先出”(FIFO)的特性。队列的FIFO特性使得它具有非常多的应用,如:操作系统中的作业调度、异步数据转换、多道程序设计等。此外,队列还是其他很多算法的辅助数据结构和其他数据结构的组成部分。

(二)学习目标

学习这两种重要的线性结构需要学生重点消化的知识点有:(1)栈/队列的概念、类型定义及基本操作的定义和实现;(2)栈/队列的结构特性;(3)栈/队列的灵活应用。

为了配合栈和队列的理论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上述知识点,我们需要精心设计栈和队列的实验教学方案。

三、栈和队列的实验教学方案设计

(一)实验题目设计

根据栈和队列的学习目标和遵循循序渐进的学习和教学原则,实验题目被分为以下三个层次:基础型实验题目、设计型实验题目和加强理解型实验题目。

所谓基础型实验是指围绕课程讲授的栈/队列的物理实现和其基本运算的实现来设置的实验题目。设计基础型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实践的方式验证课堂上讲授的重要知识点,给学生切身的感受,摆脱“纸上谈兵”的感觉,这种立体的感受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设计型实验要求学生能分别运用栈/队列解决简单应用问题。这类实验题目主要是用来引导和加强学生对栈/队列的灵活运用。设计加强理解型实验的目的是强化学生对栈和队列的结构特性的理解和体会。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加强理解型实验题目的设计思路有两个方面:(1)引导学生去思考并解决这样两个问题:能否利用栈的LIFO特性来实现队列的FIFO特性?能否利用队列的FIFO特性来实现栈的LIFO特性?(2)让学生实现其他更为复杂的栈和队列。

在栈的理论教学过程中可以开设栈的基础型实验,在栈的理论教学结束后可以开设栈的设计型实验,在队列的理论教学过程中可以开设队列的基础型实验,在队列的理论教学结束后可以开设队列的设计型实验和加强理解型实验题目。表1给出了具体的实验安排。

学生必须在相关内容的理论教学过程中利用自己的课外时间完成全部基础型实验题目,教师根据学时安排选择1~2道设计型实验题目让学生在上机课上完成,未选择的题目应向学生提供完整的源代码和设计说明。相关内容的理论教学结束后,学生必须利用自己的课外时间完成加强理解型实验题目中的第1题和第2题,剩下两题可以选做。

(二)教学方法

因为三种类型实验的要求、难易程度不同,因此在学生参与形式、教师参与程度、教师参与方式等方面需要区别对待。表2给出了对三种类型实验在上述这几个方面的设计。

基础型实验要求每位学生利用课外时间独立完成,教师全程参与指导。所谓全程参与指导是指从算法基本思想到算法实现的各个环节(包括编程技巧、程序调试与测试等)都要参与指导。参与方式多种多样,例如利用QQ等即时通讯工具进行指导,约定时间和地点进行答疑,等等。

设计型实验要求每位学生在上机课上独立完成,教师前期参与指导。所谓前期参与指导是指教师参与学生在算法设计环节的讨论,教师可以给出提示,同时鼓励学生设计不同的算法。参与方式是面对面的交流。

加强理解型实验要求每位学生利用课外时间独立完成,教师后期参与指导。所谓后期参与指导是指教师在收齐学生提交的源码和设计报告后,对其进行分析总结,并将总结结果以班级为单位采用面对面的方式反馈给学生。

(三)考核方法

对三种类型的实验采用不同的考核办法。表3给出了这方面的设计。

对基础型实验不做专门考核的原因是学生基础型实验完成的好坏会直接影响设计型实验和加强理解型实验的完成,因此对其他两种类型实验的考核间接考核了基础型实验。

对设计型实验的考核分两个部分:一是本次上机课上实验的完成情况,包括程序是否调试成功、程序的运行结果是否正确,代码编写的质量等;二是本次上机课结束后提交的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包括内容是否完成、书写是否规范等。

对加强理解型实验的考核主要是考核学生提交的源代码和设计报告的完成质量。

设计型实验的成绩占总实验成绩的70%,加强理解型实验的成绩占总实验成绩的30%。

四、结语

数据结构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理论教学环节与实验教学环节相辅相成。栈和队列是两种重要的线性结构,为了提高它们的教学效果,增强实验教学对其理论教学的促进作用,本文提出了一种栈和队列的实验教学方案。该方案的设计思路同样适用于其他数据结构或课程的实验教学方案设计。

参考文献:

[1]朱金秀,金纪东,周妍,等.实践教学与就业能力培养相融合的研究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4):105-107.

[2]荣瑞芬,闫文杰,李京霞,等.实践教学课程考核评价模式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3):232-234.

[3]张纯容,施晓秋.问题与案例驱动的课内实践教学分级模式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1):145-148.

[4]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专业能力构成与培养[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143-147.

[5]董丽薇.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方法的改进[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0(2):307-309.

[6]刘城霞,董宛,蔡英.数据结构中基本教学案例的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0,(03):144-146.

[7]韩建民,钟发荣,赵相福,等.基于ACM-ICPC训练模式的数据结构实践教学探讨[J].计算机教育,2013,(10):103-107.

[8]沈华.数据结构、算法和程序之间关系的探讨[J].计算机教育,2013,(04):58-61.

[9]沈华.数据结构入门教学中的实例法[J].计算机教育,2013,(24):64-66.

[10]沈华.数据结构课内实践教学方案[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10):396-400.

篇(7)

[中图分类号] R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5)02(b)-0156-05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design quality of adverse events monitoring in clinical drug trial of Ji'nan Military General Hospital (“our hospital” for short) and to promote normalization design of adverse events protocol. Methods The Ⅱ-Ⅲ period clinical drug trial protocol from 2007 to 2013 in our hospital was investigated, in comparison with score criterions of design quality for adverse events, the average scores per year and the score rate of items were analyzed. In addition, the score rate of items and the missing rate of each score point from 2012 to 2013 clinical drug trial protocol were also analyzed. Results The design quality score of adverse events in clinical drug trial protocol of our hospital, as well as the score rate of items, increased year by year. However, there were still some defects in 2012-2013 clinical drug trial protocol. The missing score point of design items, with the missing rate more than 50%, were shown as follows: pregnancy events, exclusions of adverse events, monitoring time of adverse events, criteria for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experimental test value, the methods of association evaluation between adverse events and trail drugs, reporting requirements of significant adverse events and adverse events which caused the withdraw of subjects, the source file record requirements. Conclusion Establishing of a complete and comprehensive monitoring plan of adverse events in protocol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assessment guality of project safety. By the discussion in details to each step of adverse events monitoring plan, normalization design of adverse events monitoring protocol is proposed.

[Key words] Clinical drug trial; Adverse events; Design quality

药物安全性一直是药物研发过程乃至上市后的临床运用中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临床试验中监督试验药物的安全性是临床试验最重要的目标之一。不良事件的监测及管理是药物安全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3年了《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1],从试验方案的设计、实施和记录等各方面对规范不良事件的监测和管理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药物临床试验方案是指导临床试验实施的纲领性文件,根据GCP要求,试验方案中应对不良事件的监测和管理进行详细的阐述,以指导研究者和申办者进行相应的安全性评价[2]。试验方案制订的好坏是药物临床试验是否能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为了探索不良事件管理的方案设计质量,笔者探索并建立了不良事件的方案设计的质量评价标准。对照评价标准,回顾性分析总医院(以下简称“我院”)2007~2013年药物临床试验方案中不良事件管理的设计质量,探讨设计中的不足,旨在切实提高我院临床试验中不良事件的方案设计质量。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检索2007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的专业科室进行的Ⅱ~Ⅲ期药物临床试验。

1.2 方法

1.2.1 资料收集方法 从我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检索Ⅱ~Ⅲ期药物临床试验,调查其不良事件监测的方案设计情况,调查材料主要是试验方案和研究者手册。

1.2.2 不良事件方案设计的质量评分标准 根据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及文献调研[3-5],制订药物临床试验不良事件方案设计质量的评分标准,实行百分制,分为8要素:已知的不良反应事件(4分)、不良事件严重性评价(14分)、不良事件的收集(12分)、不良事件的处理及随访(15分)、不良事件的评价标准(10分)、不良事件的报告(19分)、不良事件的记录(24分)、不良事件的分析汇总(2分)。详细评分标准见表1。

1.2.3 观察指标 ①项目年均得分:对照评分标准,统计各试验项目的不良事件设计质量的得分,年均得分=年各项目的得分之和/年项目总数。②各要素的得分率和年均得分率:对照评分标准,统计试验项目中各要素的得分率(某要素的得分率=项目中某要素的得分/该要素的标准评分×100%),计算各要素的年均得分率(某要素的年均得分率=年各项目中某要素的得分率之和/年项目总数×100%)。③要素得分点的缺失率:对照评分标准,统计试验项目中各要素得分点的缺失率(要素某得分点的缺失率=缺失某得分点的项目数/项目总数×100%)。

1.2.4 指标比较 ①为回顾性了解我院试验项目的不良事件设计质量,统计2007~2013年各项目的不良事件设计质量的得分情况,计算项目的年均得分及各要素的年均得分率,比较不良事件设计质量的逐年变化。②为集中分析目前我院不良事件方案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统计近两年(即2012~2013年)项目中各要素的得分率以及各要素得分点的缺失率,以分析我院目前存在的核心问题。

2 结果

2.1 2007~2013年不良事件方案设计质量得分情况

由表2可见,我院不良事件方案设计的质量得分逐年增加。2007~2011年得分较低,位于及格线以下。从2012年开始,得分大幅度增加,至2013年已增加至80分,为2007年均得分的2倍。为进一步分析不良事件方案设计的各要点情况,对各要素的年均得分率进行统计(表3),总体来说,各要素的年均得分率亦逐年增加。截至2013年得分率不足60%的要素有1个,为不良事件的收集(54.2%)。

2.2 2012~2013年不良事件方案设计中各要素的质量得分情况

结合不良事件的评价标准,集中分析2012~2013年项目各要素的得分率以及各要素中质量得分点的缺失率,以评价目前我院方案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①已知的不良事件,得分率为80%。作为试验药物的安全性信息,各项目研究者手册中均无缺失,在药物标签说明书中有40%的项目缺失该部分信息。②不良事件严重性评价,得分率为81.43%。其中,存在缺失的质量得分点为重要不良事件的定义、不良事件严重性的评价标准、非不良事件的特殊事宜说明和妊娠事件的处理要求,缺失率分别为20%、30%、30%和50%。③不良事件的收集得分率最低,为48.33%,该要素中的缺失率也最高。对不良事件的开始及结束监测时间,90%项目方案中未做明确规定。实验检查值的临床意义判定标准,即不良事件判定标准,40%项目未做明确规定。④不良事件的处理及随访,得分率为70.67%。各质量得分点(不良事件的处理措施、不良事件的随访、严重不良事件(SAE)的随访和妊娠事件的随访)均存在缺失,缺失率分别为30%、20%、20%和50%。⑤不良事件的评价标准,得分率为82%。其中,存在缺失的质量得分点为不良事件的严重程度评价标准和关联性评价方法,缺失率分别为10%和75%。⑥不良事件的报告,得分率为81.05%。各方案中均说明SAE的报告时间窗、报告方式、报告对象和报告流程,但仍有10%项目未提供报告对象的联系方式,10%项目未详细提供EDC系统的SAE报告流程。重要不良事件及导致受试者退出不良事件的报告要求和药物安全性报告/周期性安全性报告的缺失率较高,分别为70%、50%。⑦不良事件的记录,得分率为75.42%。该要素中缺失得分点集中在不良事件的源文件记录上,80%项目说明了不良事件及SAE的记录内容及要求,但70%项目对源文件记录未做明确说明。⑧不良事件的分析及汇总,得分率为100%,各项目中该要素信息完备。

3 讨论

3.1 本次调研发现问题

本文将试验方案中不良事件的安全性监测计划分为8步:已知不良反应信息的告知、不良事件的定义告知、不良事件的收集、处理及随访、评价、报告、记录和统计分析。不良事件监测工作的每一环节均影响监测质量,申办方和研究者应充分认识到每一步骤的重要性。只有试验方案中制订完善而周全的不良事件监测计划,才能保证项目中监测工作的顺利实施及实施质量[6]。本次调研发现,近年来虽然我院项目方案中不良事件安全性监测计划的质量逐年提高,但截至2013年仍存在一些关键信息的设计缺失,而这正反映出申办方和研究者对不良事件安全性监测警戒意识较薄弱的环节。缺失信息集中体现在:方案中未对妊娠事件的处理流程、非不良事件的特殊事宜说明、不良事件的开始及结束监测时间、实验检查值的临床意义判定标准、不良事件与试验药物关联性评价方法、重要不良事件及导致受试者退出不良事件的报告要求、不良事件的源文件记录作出明确的规定(缺失率>50%)。另外,部分信息在方案中的规定不够细致及完整,如不良事件的收集方式,各项目阐述深度有差异,有的项目中为研究者提供了多样化的收集方式,以保证收集的完整性,而有的项目中只简要介绍标准化提问方式。另外,多数方案中对源文件记录内容的要求并不完整,试验项目信息和受试者鉴别信息是常见的缺失内容。

3.2 方案中不良事件监测计划的规范化设计

不良事件作为临床试验的重要安全性信息,在试验方案的安全性评价中,其监测和管理通常被单独列为一个章节,予以详尽和准确的阐述[7]。结合本次调研发现问题,通过对不良事件监测计划的各步骤细节进行探讨,为完善和规范试验方案中不良事件监测计划设计提供参考。

3.2.1 已知不良事件的告知 申办者应提供该药物的临床前安全性研究资料及其他与安全性有关的资料,包括已知的不良反应,列入研究者手册或药物标签说明书中。

3.2.2 明确不良事件的定义 在方案中应对涉及到的术语做出明确定义,如不良事件、重要不良事件、SAE等。对于不良事件的判定和严重性分级也应在方案中明确说明。根据不良事件的严重性,一般分为SAE、重要不良事件和一般不良事件。不同性质的不良事件,有不同的后续处理流程。方案中应尽可能给出各级不良事件的处理标准操作规程,尤其是SAE,可附录中予以说明。对不良事件的认知有时会受到研究者主观意识的干扰,因此,对不良事件作出明确的定义,对研究者更具有指导意义。对于不属于不良事件的特殊情形[8],在试验方案的安全性监督和报告部分应当予以预先定义或描述。例如,年度体检的行政性入院、在进入试验项目前就已计划或安排的手术或住院程序等“住院事件”通常不需要被当作SAE而进行监督和报告。对于妊娠是否应当被视为不良反应事件以及如何跟踪妊娠结果在试验方案中应当有明确的规定[9]。临床试验中,任何妊娠后的受试者通常应当被立即终止参加试验项目,并在获知后的第一时间里完成妊娠事件报告,上报申办者。对妊娠的后续跟踪监督视对妊娠结果的要求而定,有些到婴儿出生为止,有些需要继续跟踪婴儿的成长直至成年。

3.2.3 不良事件的收集 方案中应明确规定不良事件的监测时间窗。一般对不良事件的监督从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或第1次服药之后开始,直到他们完成或退出试验项目或最后1次服用研究药物或最后1次访视后的30 d[10]。不良事件的收集方式,应明确列在试验方案中。常见的收集方式有:建立标准化提问表、建立症状检查清单、研究者开放式提问、日志记录和同期服用药物询问。根据项目特点,尽量采用多样化收集方式,才能避免不良事件监测的遗漏。如针对长期口服试验药物的门诊受试者,可让受试者把访视期间的不良事件经历记录在受试者日记卡中,当访视时,研究者与受试者一起回顾日志信息,并当场澄清任何不良事件的疑问。同期服用药物的询问,常常也能够牵扯出新的不良事件。根据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指标而收集不良事件,常常需要与试验方案规定的基线相比较[11]。因此,方案中应明确规定指标异常变动的临床意义判定标准。若判断为异常有临床意义,即为不良事件。若未进行明确规定,则需研究者根据行医经验、行业标准判断是否有临床意义。

3.2.4 不良事件的处理流程 在临床试验中,一旦受试者发生不良事件,均应按照医疗常规进行积极适当的处理。方案中应根据不良事件的严重程度,给出建议的处理措施。对不良事件的处理措施一般分为:未采取措施、调整药物剂量、暂时中断试验、服用伴随药物、非药物治疗、永久停药,退出试验、住院/延长住院时间。在双盲试验中,还应明确紧急破盲的标准操作规程。研究者有责任对不良事件进行治疗或监视,跟踪直至有最终结局。试验方案中应明确不良事件及SAE的随访方式、随访频率及随访终点。需强调的是,试验结束仍未解决的SAE一般应被监督到下列情形之一出现为止:事件解决、事件稳定、事件回到基线状态、事件的继续监督变得无法完成(如与事件当事人失去联络等)。如果申办者希望执行所有这些继续监督的要求的话,就应当明确把它们列在试验方案安全性监督部分中。

3.2.5 不良事件的评价 方案中应明确不良事件严重程度的等级评价标准。严重程度常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亦可根据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常见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分级标准》分为4度,在NCI毒性标准未列出的不良事件,可另附等级判断标准。不良事件与试验药物的因果关系是另一个需要评价的方面,应当对试验方案予以定义,包括关联性评价的分级标准(如5级标准或7级标准)以及评价的方法(如时间挂钩法、滞后期效应法、排除法等)。不良事件与药物的因果关系常常难以判断,特别是当不良事件不符合已知的药物安全性信息时,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的确定,可使研究者有据可依,更利于评价。在临床试验中,药物不良反应的安全性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和报告,因此,如何判断不良事件是否属于药物不良反应,在试验方案中应明确。在临床试验阶段,所有与试验药物及其任何剂量有关的有害和不期望的反应都被视为药物不良反应。它与研究药物有可能存在一定的内在关系,即药物与不良反应事件的直接关系不能被排除。已知的不良反应在研究者手册中已经进行说明,在试验中尤其应重视未知不良反应事件/非预期药物不良反应。申办方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处理及报告要求在试验方案也应明确列出。

3.2.6 不良事件的报告流程 根据GCP规定,若发生SAE,要求研究者在获知24 h内向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申办者和伦理委员会报告。对于多中心大规模临床试验的SAE,一般还需要申办方立即向参加试验的所有中心通报,以使其他研究者提高警惕。因此,在试验方案中应明确规定SAE的报告时限、报告流程、报告对象以及提供相应的联系方式[12]。此环节中需强调的是申办方若使用临床电子数据采集系统(EDC),应明确SAE报告流程。在EDC系统,研究者需要以SAE报告封面页的形式在获知SAE后的24 h内通告申办方有关SAE的发生。若EDC系统具有完全的SAE报告功能的话,申办方可在接到SAE信息通告后直接将SAE报告或表格,从EDC系统中提取出来,直接提交相应的SAE报告。如果EDC系统不具有SAE报告功能的话,研究者仍需要完成书面SAE报告,并打印和附上相关SAE表格作为支持信息,一并上报。对于重要不良事件以及导致受试者退出的不良事件,因其临床重要性,应定期向申办方报告。若大规模临床试验且持续时间较长,普通不良事件要求每季度向申办方汇报一次。诸如此类对上报的时间及频率有要求的,应在试验方案中明确规定。

3.2.7 不良事件的记录 受试者在试验过程中发生的所有不良事件,均应详细记录在源文件中并转抄至病例报告表中。源文件的记录是试验实施中常见的薄弱环节[13]。明确而全面的记录要求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研究者清晰地完成不良事件的描述。首先,方案中明确源文件及其记录内容,包括试验项目信息(试验药物信息、试验方案、研究机构编号)、受试者鉴别信息(受试者随机号、姓名缩写、性别、与不良反应事件有关的病史、同期服用药物情况)、事件诊断、事件描述、严重程度、关联性、处理措施、事件结果。另外,SAE还要求记录事件上报情况(上报时间、方式及对象)。其次,指出记录注意事项,如记录不良事件到源文件中时应尽可能采用受试者的原叙述(原话)。在输入病例报告表时由研究者根据医学判断转换成相应的医学名词或术语以及相关的事件归类。

3.2.8 不良事件的统计分析 在试验方案的统计分析部分,应明确指出对不良事件的统计分析策略,以评价试验药物或研究产品的总体安全性。

4 结语

安全性评价作为临床试验中与疗效评价同样重要的一个方面,应引起足够的重视。随着我国药物临床试验与国际接轨,有必要提高我国安全性评价的规范化水平。首先在临床试验准备阶段应当制订良好的项目安全性监测计划[14]。只有通过试验方案制订详细而周全的不良事件监测和管理的安全性评价计划,才能指导研究者和申办者尽可能全面地对不良反应事件的面貌予以了解,以便给患者提供足够的药物安全信息或警讯,并做好管理和预防药物风险使用的工作[15]。

[参考文献]

[1]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S].2003-09-01.

[2] 刘川.临床试验方法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257-279.

[3] Prady SL,Richmond SJ,Morton VM,et al. A systematic evaluation of the impact of stricta and consort recommendations on quality of reporting for acupuncture trials [J]. PLoS ONE,2008,3(2):e1577.

[4] 邢建民,李迅,刘建平.药物临床试验安全性报告的规范[J].中国药物警戒,2010,7(4):202-205.

[5] 李少丽,颜敏,吴晔,等.药品临床安全性评价与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的相关要求[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3,12(1):1-6.

[6] 唐雪春,宋苹,张勋.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对临床试验中不良事件的监控[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6,25(3):228-231.

[7] 任明,商洪才,张伯礼,等.临床试验中不良事件的管理[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8,25(5):452-457.

[8] 范大超.临床试验安全性通报的常见问题[J].中国处方药,2010,6(99):70-71.

[9] 范大超.新药临床试验安全性通报及监测[J].中国处方药,2010,6(98):70-71.

[10] 胡晓民,吴磊.临床试验中不良事件的监测和管理体会[J].广州医药,2005,36(5):66-67.

[11] 袁延楠,姚晨,阎小妍,等.临床试验中实验室检测数据的可视化评价[J].中国新药杂志,2012,21(4):402-430.

[12] 汪秀琴,熊宁宁.临床研究不良事件的伦理审查[J].中国新药杂志,2010,19(15):1299-1301.

[13] 沈玉红,张正付,李正奇.我国药物临床试验实施问题及对策[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3,16(2):173-176.

篇(8)

半枝莲、95%乙醇、盐酸小檗碱对照品、蒸馏水、盐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碘-碘化钾试剂

仪器:

722型紫外分光光度计、电子分析天平、电热恒温水浴锅、数据超声波清洗器、微型植物粉碎机、PH计、加热板、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

实验方法:

超生波提取法、半仿生法、正交实验、生物碱的鉴定方法

实验步骤:

一、药品、仪器的准备

二、对照品溶液的制备、波长的测定、标准曲线的制作、推算出回归方程

三、样液的制备

四、用半仿生法提取半枝莲中生物碱

1、单因素实验

(1)温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2)酸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3)碱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4)料液比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2、因素、水平的确定及进行正交实验设计:

由单因素温度、酸度、碱度和料液比作为正交试验的四个水平

进行正交实验以确定半仿生法中最优的提取条件

五、超声波辅助半仿生法提取半枝莲生物碱:在上述半仿生法得到的最优提取条件下进行超声波提取

1、单因素实验

(1)温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2)提取次数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3)酒精浓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2、因素、水平的确定及进行正交实验设计:

由单因素温度、提取次数、酒精浓度作为正交试验的三个水平进行正交实验以确定在超声波辅助半仿生法提取中的最优条件

六、在超声波辅助半仿生法提取的最优条件下提取半枝莲中生物碱

七、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上述提取到的生物碱的吸光度,与标准曲线进行比较,计算出生物碱的量及产率。

八、生物碱的鉴定:

生物碱沉淀反应

1、碘化铋钾试剂反应 取渗漉液1ml,加碘化铋钾试剂1滴~2滴,生成棕色至棕红色者为阳性反应在。

2、碘-碘化钾试剂反应 取渗漉液1ml,加碘-碘化钾试剂1滴~2滴,生成棕黄色沉淀者为阳性反应。

3、硅钨酸试剂反应 取渗漉液1ml,加硅钨酸试剂数滴,生成淡黄色沉淀者为阳性反应。

实验方案设计范文二一、【实验题目】:

印刷条件对预涂膜覆膜质量影响探究

二、【实验设计思路】:

影响覆膜质量因素主要分为两类,即覆膜工艺的影响和印刷条件的影响。覆膜工艺的影响无疑是覆膜的温度、速度、压力三种因素。往往现在对于覆膜质量影响因素大多是考虑到覆膜工艺(温度、速度、压力)的影响因素如出现:打皱、起泡、卷曲、出膜、亏膜、搭边痕的质量因素。而很少考虑印刷条件对覆膜质量的影响。而往往有些时候就是由于印刷条件的因素才影响了覆膜的质量。基于如此这次试验研究的方向就是在规定一定的覆膜条件,通过改变样张印刷所需条件进行打样并将其做预涂膜处理。最终的实验结果是为了探讨印刷条件是如何影响预涂膜质量,是否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最后以此为依据确定印刷品覆膜所适宜的最佳印刷条件。

三、【实验仪器及材料】:

(1)IGT印刷适性仪、预涂膜覆膜机、剥离强度仪;

(2)油墨、铜版纸(确定规格,ph值)、BOPP预涂膜。

四、 【实验准备】:

在IGT印刷适性仪进行试验打样,确定一般印刷打样的印刷条件范围。(温度、速度、压力大致范围)。

五、 【实验原理及步骤】:

(1)采用覆合强度指标考察覆膜质量, 覆合强度的测量参考GB2T2790-1995标准进行测量。对于每个试样, 从剥离力和剥离长度的关系曲线上测定平均剥离力, 以N为单位, 记录下至少100mm剥离长度内的剥离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并计算相应的剥离强度值。

计算公式如下:

180 = F /B

式中: 180 为剥离强度(N/mm); F为剥离力(N); B为试样宽度(mm)。 利用上式, 计算所有试验试样的平均剥离强度、最小剥离强度和最大剥离强度, 以及它们的算术平均值

(2)利用IGT印刷适性仪在铜版纸上面进行打样。

1、在一定的墨层厚度、印刷速度、印刷压力的情况下进行印刷实地打样,打样后将样条放在正常的印刷环境中进行干燥(干燥时间受纸张、温度、湿度的影响)。通过对不同印刷时间间隔(0.5h、1h、1.5h、2h、2.5h、3h、3.5h、4h、4.5h、5h、5.5h、6h、6.5h、7h)的样条在预涂膜覆膜机上面进行覆膜( 覆膜的压力在6. 8mPa, 温度为90 e, 覆膜速度为100r/min)。然后在剥离强度测定仪上测试各样条的剥离强度记录数据,确定最佳覆膜时间间隔。

2、在第一步所确定的最佳印刷时间间隔的条件下,印刷压力、印刷速度一定,改变印刷墨层厚度进行印刷实地打样,对不同墨层厚度(0.5-4.0Lm)下的印刷样条进行同上覆膜处理,在剥离强度测定仪上测试各样条的剥离强度,记录数据。确定覆膜的最佳墨层厚度。

3、在前两步所得到的最佳印刷时间间隔和最佳印刷墨层厚度的情况下,控制印刷压力一定,改变印刷速度(0.1、0.2、0.3、0.4、0.5、0.6、0.7、0.8、0.9、1.0m/s)进行印刷实地打样,对不同印刷速度下的印刷样条进行同上覆膜处理,在剥离强度测定仪上测试各样条的剥离强度,记录数据。确定最佳的印刷速度。

4、根据前三步的实验所得的最佳印刷时间间隔、最佳印刷墨层厚度、最佳印刷速度的情况下,改变印刷压力(200-800N)进行印刷实地打样,对不同印刷压力下的印刷样条进行同上覆膜,在剥离强度测定仪上测试各样条的剥离强度,记录数据。

六、【数据处理】:

七、【实验结果】:

八、【参考文献】:

齐晓堃, 印刷材料及适性北京 :印刷工业出版社 20xx.1(普通高等教育印刷工程本科规划教材)

许文才,包装印刷与印后加工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xx.8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规划教材)

冯瑞乾,印刷原理及工艺 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 1999-4 (高等学校印刷工程类教材)

GB- T2790- 1995,胶粘剂180b剥离强度试验方法挠性材料对刚性材料[S]

实验方案设计范文三一、实训目标

毕业论文设计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集中实践环节。

通过这一环节的实施,指导学生掌握论文写作方法,学会调查研究,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与写作,并在论文写作实践中得到锻炼,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创新意识和专业素质,成为一名善调查、懂研究、能说会写的合格的毕业生。

二、论文设计指导小组

组长:徐先海、鲁伦文

组员:唐娟、李向萍、温晓琼、邓君瑞、卜剑莉

三、论文设计(写作)要求

毕业论文是学生毕业前必须完成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在校所学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技能工具与方法等,研究和探讨实际工作中的相关问题。它是综合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操作能力的重要手段。在论文写作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

1、 应在实事求是、深入实际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写出具有一定质量的毕业论文。

2、 毕业论文选题应在所学专业范围以内,其形式为学术论文、研究报告或分析报告。

3、 毕业论文应做到观点新颖、明确,有独创性;材料翔实、有力;结构完整、谨严;语言准确、通顺流畅。

4、 毕业论文按统一版式的规范化要求(参见系部统一格式),正文字数要求10000-15000字。

四、论文设计实施环节

1、组织动员

时间:20xx年4月27日

地点:二教(501)

对象:国贸08级全体同学

方式:集体动员会

班主任(辅导员)要协助做好组织动员工作。

2、学生报名分组

毕业论文为学生必修环节,不得免修。11届毕业生要在5月1日前提交报名申请。根据报名情况对其进行分组。每位指导教师指导一组学生,原则上每组不超过18人。

3、指导教师聘任

毕业设计指导教师以对口专业,具有本科学历,且实践能力较强,有一定教学经验的专职老师来担任。指导教师负责学生毕业设计的全程指导工作。

指导教师的职责有:

(1)指导教师应认真履行职责,指导学生组织好毕业论文设计的全过程;

(2)指导教师对论文的选题方向、思想观点、结构格式及文字质量负指导责任,并负责在论文定稿的指定位置按要求签署评阅意见;

评阅意见包括的主要内容有:选题是否恰当,论文主题是否明确;结构是否合理,表述是否准确、流畅;选用资料是否恰当、充分,是否具有代表性;论述的逻辑性是否合理等。

(3)指导教师应督促学生及时与老师联系,按时提交写作提纲、初稿、修改稿和正稿。

(4)指导教师须将指导意见记录在工作纪录本上;

(5)指导教师对每学生的论文指导时间不低于5学时/周。

4、学生设计(撰写)论文

学生在指导老师指导下确定选题。选题要求:

(1)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不应脱离专业范围,要有一定的综合性,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2)题目大小适中,对实际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3)应结合当前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思考,鼓励解决实际问题;

(4)选题一经确定,一般不再作变动。

在论文设计(撰写)过程中,指导教师应帮助解决学生在设计(写作)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论文完成后,指导教师须写出符合整个论文设计过程情况的初评成绩与评语。

5、时间安排(共5周)

布置动员、确定选题阶段:4月27-5月10日;

拟定论文大纲阶段:5月10-24日;

设计(撰写)论文初稿阶段:5月25-6月24日;

修改阶段:20XX年6月25日-20XX年6月

提交论文及论文成绩初评、答辩阶段:20XX年6月底-7月。

五、论文设计成绩评定

毕业论文设计成绩以百分制体现,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写作态度和论文质量给出。分优、良、及格、不及格四等。

1、优(90分以上)

(1)符合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

(2)论文选题明确,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对经济工作或学术问题的研究有一定的独到性与现实性,并有一定的新意;

(3)论文中心论点突出,论据充足,论证过程逻辑性强,文章结构合理,表述流畅,层次清楚。

2、良(80-89分)

(1)符合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和政策,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观点明确,分析比较深入;

(2)论文选题明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能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经济问题;

(3)论文中心突出,论据较充足,论证过程较有逻辑性,文章结构合理,层次清楚,表述通顺。

3、及格(60-79分)

(1)符合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和政策,基本上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但内容欠充实;

(2)论文的论点较明确,尚能联系实际经济工作;

(3)论文资料尚充足、具体,但比较陈旧,缺乏新意,论证不够充分,缺乏说服力。文章有一定的条理,文字尚通顺。

4、不及格(60分以下)

凡具有以下条款之一者均为不及格。

篇(9)

考查的重点在于对化学实验中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实验原理的掌握、过程与设计能力。实验细节和中间环节,命题的趋势由设计实验向评价实验优化实验方向转变,而一个完美的实验必须保证实验原理、操作程序和方法正确,也就是实验方案的科学性。用药及操作要注意安全,注意环境保护等问题,也就是实验方案的安全性,更要满足中学现有的实验条件,也就是实验方案的可行性,还要使装置简单、步骤少、药品用量少、时间短,即实验方案的简约性。

高考中运用已有的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去设计实验方案,是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对知识迁移能力的很好的考查,并能实现对实验题多方位多层面多角度的考核。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化学实验设计题的解答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明确目的

也就是审题要细,这是一切学习解题的关键步骤,明确命题的实验目的要求,新命题中往往是没有直接系统实践过的,必须弄清题目有哪些新信息,从信息加工角度分析解答时,还要能够敏捷地从题目中获取信息,分析评价信息选择调用已储存的相关知识,通过类比,迁移分析从而明确实验目的。

二、设计原理

通过对新信息的加工及知识的迁移明确指定的设计要求,从设计的要求选定实验方法,这是从宏观上对实验的要求,因为实验方法主要受制于实验原理,并受实验条件的制约,再就是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设计,装置和操作属于实验方案细节的设计,其重点在考查实验技能。这就要求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积累扎实的实验知识、经验。

三、仪器、药品的选择

了解以上实验要求后,根据实验目的中设计的装置和操作选择合适的仪器和药品,注意反应物和生成物状态以及能否腐蚀仪器,反应是否需要加热及温度是否可控制等。

四、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的设计,力求合理、最简,但细节不能忽略,通常要考虑以下细节:(1)气体参与反应的装置气密性的检验;(2)加热操作先后顺序的选择;(3)有没有必要设计冷凝回流装置;(4)冷却装置的选择;(5)实验中有加热操作的要防止倒吸,如气体易溶于水的要防倒吸;(6)还有一些改进装置作用的分析;(7)拆卸装置时的顺序要注意科学性和安全性。

五、现象及结论

篇(10)

2013年的高考临近,如何开展高效的复习,如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让学生把该拿下的分数顺利拿下,老师们使出纷身解数,就各类高考试题一研究再研究,意图从中找到突破口,找到一定的方法,一举拿下高分。而从每次的考试来看,实验题的解答成了学生无法抹去的“痛”,有分拿,却得不到高分。就这一现状,今天通过查阅资料以及同行的沟通,自我的小结,特撰写该文,与大家共享。

1.培养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能力的重要性

其实从2012年的高考题来看,我们不难发现全国卷的高考题分别从物质的量(12题6分)、离子反应(7题6分)、化学能与热能(9题6分)、原子结构、化学键(10题6分)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27题15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8题6分)、电化学(11题6分)、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碳和硅(28题15分)、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29题15分)、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28题15分)、有机化学基础(38题15分)。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试题的背景素材大多比较新颖,增加了试题的陌生度,重视学生能力的考查,体现了以知识为载体、以考查学生能力为目标的命题指导思想。其中第28题就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考查的内容就是铜粉中CuO的含量。首先跳出学生视线的是甲酸与浓硫酸作用制备CO,这一反应在教材中未出现,这就要求学生有拓展思维,有举一反三的能力;接下来要求写出实验现象及操作步骤,这是初中化学就涉及到的(初中就详细的讲解了CO还原CuO反应的步骤、现象、原理、注意事项等),而接下来的样品中单质铜的质量分数的计算以及新的实验方案的设计难度也相对不大,但要求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设计理念,也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夯实、基本技巧的运用要求更高。学生要求掌握浓硫酸、浓硝酸与Cu或CuO的反应,同时务必巧妙的运用稀硫酸只与CuO反应而与单质铜不反应这一简单原理,而这些都源于教材。

2.如何培养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的能力

2.1 了解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流程。

(1)设计实验方案:①明确实验目的、实验要求;②构思实验方法与步骤;③选择实验仪器和药品。

(2)实验并收集资料:①观察实验现象;②收集实验数据;③处理实验问题。

(3)分析、得出结论:①整理资料,数据处理;②分析概括,得出结论;③写出实验报告。

2.2 了解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1)科学性:实验原理要科学,操作程序、方法要正确,不得随意编造。

(2)安全性:要避免有毒药品的使用和危险性实验的操作。

(3)可行性:在条件允许、效果明显、操作方便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快捷、明朗、有效实验方案。

(4)简约性:尽量做到装置简便、步骤简短、完成实验时间短。

我们常常以实验室制取O2为例来讲解以上原则,在选择药品时要针对实验原理,可选择KClO3、KMnO4、H2O2等药品针对要求实验的可行性和简约性我们选用H2O2来制取O2是因为它凸显了其操作快捷,现象明显、装置简便,步骤简短,完成时间短等基本设计原则。

2.3 设计基本思路。

在高三的实验复习中,务必注意以下几点:①回归教材,分析每一个实验的实验程序、分析实验中的每一个步骤的作用以及各步骤之间的联系,从中学会研究事物、解决问题的方法;②基于教材而高于教材具备相关的实验操作技能、具备验证相关实验事实的能力,能有效的对实验现象和结论进行分析处理;③通过提升具备对一些实验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性研究,理解对实验仪器、实验材料选择的理由,实验步骤的合理性,从整体上把握实验的要求和目的。

2.4 实验设计的程序和方法。

解答实验题与其他试题有许多共性,但实验题有其特殊的程序和方法。一般来说主要表现为:①严谨审题,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②构思实验方法、步骤;③选择合理的实验仪器、药品;④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⑤分析实验现象和有关数据,得出结论。

3.实验方案的创新设计的几种方法

通常化学实验方案的创新性可以从两方面考虑:一是实验原理的创新设计,凡是物质间满足“反应易发生”“速度快慢适当”“产物比较纯而且易分离”的反应均可以用于制备所需产物;二是实验装置的创新设计,根据现有的仪器,考虑题目给的药品状态、反应条件以及仪器用途等可以大胆的改进制备装置、净化装置、收集装置、除杂装置,体现创新精神。比如设计过程中务必要考虑尾气处理装置的设计、防污染安全装置的设计、量气装置的设计。在尾气处理装置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装置是否符合能充分吸收气体、不倒吸、与大气相通等特点。例如氨气的尾气吸收 往往要考虑用浓硫酸或水来吸收,但完全吸收后又要考虑防倒吸,所以通常在水中加入CCl4而导管直接伸入CCl4液面下。考虑的就是氨气极易溶于水儿不溶于CCl4溶液;或者改进装置,把直导管该成球形管或倒置的漏斗等。

4.实验方案的评价

4.1 评价角度。

根据实验原理,通过比较、分析和综合的方法,从①化学实验原理;②试剂与仪器的使用;③实验基本操作和顺序;④实验步骤等方面对实验的科学论证和评判,并能在必要时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

例如,制取Cu(NO3)2有以下三个方案:①Cu+浓硝酸Cu(NO3)2、②Cu+稀硝酸Cu(NO3)2、③Cu+O2——CuO+稀硝酸Cu(NO3)2.以上三个方案中制取相同量的产物,方案;③所用硝酸最少,节约试剂而且方案;③不产生污染环境的氮的氧化物等有害气体。所以方案③为最佳方案。

4.2 评价试题中的常见类型。

上一篇: 建筑承包合同 下一篇: 产教融合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