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06 03:09:5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大学生德育个人总结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就这样实践团经过一系列详细组织和工作准备后,等待七月暑期的来临。
七月流火,当同学们开始沉醉在暑期欢乐时,“三下乡”实践活动正式出发的钟声在我们团已经敲响。7月4日到9日,各组各项准备工作再次确认启动,同时各项文娱节目要进行再次熟悉排练,宁愿多发时间,也不得出现错误。7月8日,同是“三下乡”的我院赴广西平南团出发。10日,经过一系列准备工作的再次确认后,我们赴惠来实践团启程。
整个实践行程上面已有所述,个人觉得,其中社会调研、参观中国移动惠来分公司、小学支教最难以忘记,颇有收获。
10日下午我们怀着踌躇满志和几分新鲜好奇心到达惠来一中,此时,我们赴惠来团60多人分成两小支队,一队赶赴前詹镇西浦村小学驻扎,另一支队则驻扎在惠来一中,而我被分到县城小支队。11日早上我们一部分参加了在前詹镇政府举办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仪式后参观了义修队义修家电器,同时我们县城小支队迎来了华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洪杰、黄媛淳、林锦源三位新成员。
11日下午我们进行了社会调研。当日下午调研的主题是“惠来基础教育设施调查”,主要访问对象是小学、初高中学生和家长。我和华农的y.c.(即黄媛淳,英文名简称y.c.)分为一组,任务是两个钟内至少完成十份问卷。任务看似简单,其实内涵很深。我们并不是单单简单叫人填完问卷,而是要采用访问式方法做调查,做调研时要与做问卷对象交流、聊天,以问卷里问题为主,然后将话题拓展出去,每个问题要延伸3~4个涉及话题,总的来说,质量首选,数量其次。这样一来每访问一人所发精力、时间就颇多的。自然,我们所得的信息和资料也很丰富。前期我们一人主要负责记录,另一人主要负责交谈,分工明确、条理,相互配合,做调研进行得很顺利。但当做完第四份时发现以这样速度是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的,所以两人分开独自各做三份。这样一来,考验我的时候到了。由于以前曾参加过调研比赛,有些经验,所以完成任务并不困难。但其中自己的缺点——不善言辞、不懂速记还是深深影响了调研质量,与学生交谈时本可以再拓展深层一些,然而记录速度太慢,出现自己在记录,学生无声站立一旁的尴尬场面,同时言辞上有些僵硬,令交谈中出现生硬的气氛,也颇令人尴尬的。
该次社会调研收获颇丰,具体另有调研总结。所得其中信息令我惊奇的是惠来作为一个临海县,地理环境挺有优势的,但其经济情况却令人失望。从所得调查教育设施情况得知,其教育建设甚至比粤北一些地理位置相对较差的城市更不如,教育情况令人担忧。就拿其中一点来说,当地县城小学大部分每班都是超过百人,已远远低于国家标准,而且大部分教室不配有灯管的。县城如此,更不用说乡镇的了。
参观中国移动通信惠来分公司乃此行一大亮
点。我们是信息工程学院学生,毕业后如果能在中国移动通信工作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所以众人对此行程充满期待,都希望能很大收获。而惠来分公司也不负我们所望,即使我们只是一个学生团体,也热情欢迎和接待我们的参观。惠来分公司秉承中国移动通信的核心价值观“正德厚生,臻于至善”,热情洋溢地为我们详述了该分公司的基本情况——公司介绍、企业文化建设、社会责任营销活动,并演讲后根据我们所提出的一个个疑问作出详尽的回答,尤其在我们专业市场、就业方向上,分公司主管们根据自己经历,尽可能传授他们所得经验。可以讲,此行每人都满载而归,个个都称赞中国移动。其实,作为信息类专业生,对国内通讯类公司都有一定了解,如中国电信、联通、移动等等公司必定在我们视野内,事前已了解到在国内类似领域公司中,中国移动通信在服务态度、企业文化建设方面上是数一数二的,但毕竟多数只是听说,而经过此次参观,我们终于体会到中国移动的魅力,果然名副其实。
最后一大活动是压轴的小学支教。虽然我们组织上组别分明、明确,但我们县城支队与西浦支队不同,西浦那边义教组负责支教,调研组主要负责调研……人员互不参杂。而我们这边则不同,分工已不分组别,要求每一活动每人尽可能都参加,尽可能锻炼自己,体悟不同项目。而我在支教中得到三次讲课机会,由于是临时受命,自己又不属于义教组,对小学知识体系只能根据记忆,自己组织讲课材料,并且个人认为义教组事前准备不足,所备资料难度过高,所以直至第一次真正走上讲台前,心里都是忐忑不安。然而,当自己走上那神圣讲台,面对众多炯炯有神的眼睛,纯粹、真挚的目光,心里一切不安云消雾散,脑中剩下的仅是教材内容。令我值得高兴的是,一向不大善于言辞的自己在整个讲课过程中授课流畅,言辞清晰。当然,有喜自然也有忧,所备教材难度果然高了些,讲课中只见前面一些同学点头应是,而后面大部分同学基本一片漠然。事后和同学们交流中了解到授课内容果然难了些,很多同学只是小部分内容明白,甚至有些没学过。
经过一次授课后总结一些经验,到第二次讲课时,效果明显提高了很多。所受内容同学们都能掌握,而且后面一部分授课内容是新知识,但同学们都能理解掌握。当时我体会到作为一位教师的欢乐悲愁,体会到就是做一位单纯的科任老师,要做到负责任、
作者简介:张立忠: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党委书记,副研究员河北石家庄050018
多年来,高等学校坚持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等全方面教育,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相对于智育、体育的评价手段与体系而言,德育的评价体系相对薄弱。如何评价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效果,是长期以来摆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问题。
为了对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进行全面考核,检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效果,完善学生德育的评价体系,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开展了德育答辩活动。实践表明,德育答辩不失为构建大学生德育评价体系的重要平台,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益探索。
一、德育答辩的实施过程
德育答辩是指应届本科毕业生将自己在大学学习生活中接受政治、思想、品德、法纪、心理等教育的效果,按照规定的格式,以总结报告的文体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形成个人德育状况论文,并以班级为单位,通过答辩会的形式,向班级的同学、答辩委员会成员宣读,同时接受提问,回答问题,由同学和答辩委员会就其德育表现作出评价。
(一)精心组织、严格要求,确保德育答辩教育效果
为了上好德育答辩这堂“课”,理工学院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了德育答辩实施方案,成立了由院领导、学工部(团委)负责同志、学部书记、辅导员、“两课”教师为成员的毕业生德育答辩委员会。按照学院的总体部署,德育答辩分为撰写论文、审核评阅、现场答辩三个阶段。
撰写论文阶段。学院要求每个毕业生认真回顾自己四年的学习、生活,对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进行全面总结,寻找并弥补不足,调整发展方向,达到树立正确价值观的目的。2010届2196名毕业生全部撰写了德育论文。
论文评阅阶段。学院专门安排了德育答辩论文导师,对毕业生德育论文进行指导、审核、评阅,并写出评阅意见。大部分学生结合自身实际,从思想认识、道德品质、人际关系、未来发展等方面做了认真总结,写出了有质量的论文。
现场答辩阶段。在德育答辩会上既有毕业生们的真情告白,也有献给学校建设发展的合理建议。学院毕业生德育答辩委员会成员分组深入各学部,听取学生陈述,进行现场提问,根据德育答辩评分标准评定现场答辩成绩。
(二)根据学生在校思想政治表现,评定德育答辩教育成绩
学生德育答辩的成绩由现实表现、书面总结、现场答辩、毕业离校期间表现四部分成绩组成。其中,现实表现的成绩占50%(辅导员打分)、德育论文的成绩占20%(指导教师打分)、现场答辩的成绩占30%(答辩评委打分)。
德育答辩的成绩分为四个等级:优(90分以上)、良(75分以上)、合格(60分以上)和待考察(60分以下)。对于成绩评定为待考察的学生,指导教师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帮助,进行二次答辩;二次答辩不及格的,按结业处理。
2010届有2196名毕业生,其中有248名毕业生因工作需要(顶岗实习)不能回校答辩(但均提交了德育论文),在校答辩1948人,占毕业生总数的89%;有81名学生第一次答辩成绩不合格,进行了二次答辩。
(三)发动低年级学生参与,延伸德育答辩教育效果
现场答辩阶段,学院鼓励低年级学生旁听。对于毕业生本人来说,这是对自己大学四年的总结和人生的升华,而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这是最好的心灵鸡汤,为他们的大学之路指明了方向。答辩结束之后,德育答辩委员会评选出优秀德育论文,将其集结成册,提供给在校学生阅读,进一步扩大德育答辩的影响力。同时,学院围绕德育答辩成果开展新生入学教育,使毕业教育和入学教育首尾相连,把优秀毕业生在德育答辩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感悟传递给新生,进一步促进了学院优良学风、校风在高低年级间的传承。
二、德育答辩的实际成效
实践证明,德育答辩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德育工作的有效方式,是对大学德育实施效果的全面检验,是对毕业生在高校学习阶段的最后一个综合性、总结性的考核评价环节,是对学生在校期间思想状况的全面考核,是大学毕业生德育状况评价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一)德育答辩成为加强毕业生离校教育工作的有力方式
相对于专业答辩,德育答辩形式更加灵活,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因此更具吸引力。这种新颖的毕业教育方式在毕业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一位毕业生的感触颇具代表性:“在离校前夕,能有这么一个机会与教育、帮助、关心我们四年的老师进行一次坦诚的沟通,实在是很难得。老师们不仅帮我分析了优缺点,还给了不少中肯的建议,对我走向社会大有益处。”
通过德育答辩,学校全面考核了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政治表现,进一步掌握了学生的成长轨迹,全面检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效果,进一步提高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学校德育答辩工作还吸引了其他专业课教师和“两课”教师,德育答辩的过程成为师生真情话别共叙情谊的过程,进一步密切了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增强了教育的感染力和亲和力,及时疏导了离校前学生中存在的各种不良情绪,2010届毕业生成为历年来毕业离校期间表现最好的一届毕业生。
(二)德育答辩成为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
为学生提供一个量身定做的教育环境是德育答辩工作的出发点之一。按照教育规律,大学教育是通过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相互作用,最终以学生自我教育来实现的。而毕业生德育答辩活动的形式特点是,它从毕业生的思想和行为特点出发,充分反映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体验。答辩会的时机、内容及形式为毕业生的思想教育提供了一个个性互动的教育环境。学生有机会自我总结、交流、答辩、阐述,使学生在浓郁的人文氛围中自觉地投入。经过学生入脑、入心的理智思考获得的心灵体验、思想升华的效果是任何灌输式、说教式的教育方式所无法比拟的。
同时,学校注重将德育答辩理念加以推广,发动低年级学生现场旁听毕业生德育答辩,以德育答辩成果开展新生入学教育,使德育答辩成为贯穿所有年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纽带,成为学校德育教学和学生德育实践的载体,成为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有效途径。
(二)德育答辩成为构建大学生德育工作体系的重要载体
如果说专业答辩是学生完成学业的检验,那么德育答辩就是对学生思想品德的综合考核,是学习期间思想状况的展示和总结。通过德育答辩,学校增加了一道“出口”检验关,改变了以往学生重专业、轻德育的思想。与专业答辩相比,德育答辩更多的是一种思想与实践的总结和展示。通过这种“出关”,更增强了大学生理性思考的能力,更增添了大学生毕业走向社会的信心。
按照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的安排,在2010年毕业生德育答辩的基础上,已组织新生结合入校以来的所感所想,在辅导员和个人成长导师的指导下,撰写德育论文开题报告,认真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为自己4年的大学生活打下基础,也为学习4年后的德育论文答辩积累资料。从入学教育时的“德育论文开题”到毕业教育时的“德育论文答辩”,毕业教育和入学教育首尾相连,同时辅以二、三年级德育论文的阶段答辩,一个完整的本科生德育工作体系正在该校逐步形成。
事实表明,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以德育答辩为载体,以学校德育理论教学和学生德育实践活动为核心,以学校教师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为支撑的模式,成为评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平台,“下得去、上手快、用得上、留得住”,成为学院毕业生的普遍特点。学院2010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4%,受到社会、同行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广泛肯定。
三、德育答辩的实践启示
科学合理的德育评价对于高校优化育人过程、提高育人效果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然而,目前不少高校的德育评价缺少人性化、动态化和多元化,影响了评价结论的客观性、全面性、合理性和公正性,进而影响了德育的实效性,高校德育评价体系亟待改革。河北科技大学德育答辩工作的实践表明,德育答辩正是实现高校德育评价体系改革的重要平台。
(一)德育答辩能够实现德育评价的人性化
重视人的差异性,突出人的主体性,这是人性化评价理念的基本要求。德育答辩认可了个体的差异性,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德育论文的开题报告、中期答辩、毕业答辩组成一个完整的道德评价过程。这个过程立足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通过评价前、评价中、评价后的全过程跟踪管理,激起学生的主体参与积极性,提高他们自我检查、自我分析、自我教育的能力,促使学生由对德育的外在要求转化为内在的动力,促使评价活动成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调节的有效载体,最大限度地发挥德育评价的导向功能、调节功能、启动功能和激励功能,实现德育评价育人育才的真正意义。
(二)德育答辩能够实现德育评价的动态化
长期以来,高校德育评价注重静态取向,重视的是评价的判断和鉴定功能,并进一步异化为片面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作用,以终结性评价结论来区分学生道德素质的高低,而忽视了大学生的心理与生理还处于成长的动态过程中。因此,教育者必须以发展的目光、前进的观念来看待每位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与行为表现,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只看最终结果,而应关注其成长过程中取得的每一点成绩,指引他们看到自己发展过程中的成功方向。通过对学生阶段的、单元的和局部的道德发展水平评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全面发展,也能对德育工作进行不断调整,改进德育体系及其手段方法,甚至重新构建。这样,在学生自我发展和学校德育评价的互动中,学生不断取得进步,德育工作目标也能够最终实现。
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德育教育问题已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话题,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高校大学生德育教育面临新的考验,许多高校存在德育教育本质把握不准确,教育内容安排不科学的问题;许多大学生缺乏对自身的教育,这一方面与他们所处的国际国内大环境有关,另一方面与他们的社会、家庭、学校等方面的教育有关。
一、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的影响
(一)、大众传媒对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影响。在网络等大众传媒迅速发展的今天,大众传媒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和交流情感的桥梁。大众传媒正在改变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交往、思维方式乃至行为习惯,影响其思想观念的形成。大众传媒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为高校德育教育提供新方法,但另一方面,国内外一些错误落后的文化借助大众传媒迅速传播。“开放的网络环境,从质和量上不断地冲击着传统的德育教育工作。生活在网络时代的大学生深受低俗文化的影响,对大学生的德育产生消极甚至有害的影响,不利于其高雅情操的培养。”⑥
(二)、市场经济负作用对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影响。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之间的交往趋于利益化,实用主义成为衡量人们之间关系的标尺,这使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受到冲击,致使一些学生为达到自己的目的做出有悖于伦理道德的事情。一些大学生过分追求个人利益,高度关注自我,诱发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作风,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等传统的优良中华美德被淘汰。做好事帮助他人是出于良知而是为了金钱或出名,所谓的“防火,防盗,防老太太”是对当前社会德育现状的一种揭示。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种社会存在必然或多或少的产生及时行乐,唯我论和极端的个人主义等不良社会风气。
二、学校环境对大学生德育教育弱化的影响
(一)、德育教育方法缺乏创新。在很多高校中,德育教育的方法跟不上学生思想的变化,方法滞后,缺乏现代性、发展性和灵活性。众多高校采取的是传统的灌输方法,而这种方法教学效果不佳,跟不上社会变化的需要,脱离社会现实。高校德育教育不能从实际出发,方法单一,缺乏创新。纯粹理论的教学方式缺乏吸引力,导致学生失去兴趣,使德育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二)、德育教育缺乏实践性。在众多高校中存在着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的问题,首先,德育教育的内容过于抽象,不贴近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其在学习过程中感到理论知识的生硬枯燥,学生不能真正运用所学的道德知识教育自身。教育内容重理论轻实践,过程抽象空洞,学生普遍缺乏道德实践,行为能力弱,进而出现道德认知与行为相背离的现象。此外,目标缺乏层次性,目标设定过于远大,严重脱离了学生自身状况和生活实际,缺乏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教育目标不明确缺乏针对性,多数学校存在着德育教育目标理想化的问题,不能够对多元文化的负面作用做出理性的认识。
三、家庭教育环境相对落后的影响
(一)、家庭教育方式与内容不科学。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父母的教育观念也在发生变化。部分家长重智育轻德育,从小教育孩子把政治家、科学家、教育家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采取一切的有效方式,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一些家庭父母过度溺爱孩子,包办一切,落后的家庭教育无疑是孩子走向社会的一大障碍。
(二)、家庭成员缺乏自身道德修养的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一方面家庭成员自身的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高度直接关系到子女正确的道德观念的形成,另一方面,家庭成员自身的不道德行为给子女的道德情感和认识产生消极的影响。家庭氛围、经济状况以及儿童经历等都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影响。在一些家庭,家长不注意自身行为和言行,无法形成正确的道德观,畸形的人格、错误的观念、扭曲的是非观等都是家庭教育的产物。
四、大学生自我教育缺乏的影响
唯物辩证中指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和谐背景下当代大学生道德情感的缺失受社会、学校、家庭的教育环境的影响,但究其本质,能否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养和德育水平关键取决于大学生的自我教育。
(一)、大学生道德情感的缺失。当前的社会处于社会转型期,旧的社会体制已经瓦解,新的社会体制尚未形成。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当代大学生面临着更大的就业压力和市场竞争。当代的大学生把时间精力多花在专业知识上,参加各种考试,适应社会,实现自身价值。忽视道德情感的培养,对社会上的不良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避免不必要的麻烦,甚至出现情感冷漠症。
(二)、大学生道德行为和道德认知相分离。在高校中,一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对现代社会的准则和规范熟记于心。但在现实的、生活中不能自觉参与实践,使个人的道德行为和道德情感出现偏离。殊不知多数大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只是皮毛。道德意志薄弱,选择和判断能力不足。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及时行乐等错误的价值观冲击着校园文化,侵蚀学生的心灵,使他们做出错误的选择和判断。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是检验认识这一真理的唯一标准”。德育教育的研究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产生实质性的结果。对于当前大学生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每一个大学生和德育教育者都要进行深刻的反思。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方法,为高校德育教育注入新的血液和活力,从而真正提高德育教育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伴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不同文化的高度融合使当代大学生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德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要加强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构建与经济全球化趋势相适应的高校德育工作体系,就必须首先深入探究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
一、全球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双重影响
全球化对于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引导他们开始逐步全面深刻的认识社会,使其不断吸收不同文化价值精髓。但同时也易使他们崇尚个人主义,拒斥集体主义;追求现实功利,忽视内在精神。作为价值主体的当代大学生正是处于全球化的这样双重影响,主观与客观矛盾之中。
(一)全球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积极影响
首先,当代大学生价值观从单一走向整合。全球化背景下,各种文化思潮的激烈碰撞和融合,使当代大学生开始以不同的角度去审视、以不同的标准去评价整个社会及自身,并在这种多角度、多维度、异思维审视与评价过程中,他们对于成功与失败、善于恶、美与丑、好与坏的评价标准不再单一,而是走向多元文化价值维度的整合。其次,促使当代大学生崇尚实效与开拓创新。在全球化氛围中,年青大学生勇于探索、开拓进取的天性得到了极大地激发。因此,他们能够刻苦学习,积极参加各种学科竞赛、技能培训以及社会实践活动。最后,主体意识增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当代大学生注重全面充实自己、完善自己,努力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力求在社会的激烈竞争与残酷挑战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全球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消极影响
首先,价值观念选择上凸显个人本位主义。“在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冲击下,集体主义、奉献精神遭到拒斥,一切以获取利益的多少来作为价值判断评判的依据。”个人利益的得失成为许多青年学生进行道德评价、处理日常事务的准则。不考虑自己对社会、国家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只热衷于个人利益,考虑个人的才能和个性的发展。其次,价值目标的短期化、功利化,轻视个人道德品质修养。
二、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特点
(一)大学生价值观选择更加理智、积极,由单一走向整合
“随着经济文化全球化的推进,当代大学生视野更加广阔。”他们关注世界各个领域的发展、变化,价值标准趋向于理智、宽容、多维化。他们讲自立、讲竞争、讲效率、讲法制,既以为社会贡献来考虑自我价值取向,也会在追求个人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二)当代大学生价值观选择上同时也具有矛盾性与双重性
首先,崇尚自我实现,但缺乏自我规划能力。“他们渴望自由,渴望摆脱应试教育给予他们的单一价值评价方式以及家长对其人生的规划设计,坚持走自己的路。”但是多数学生的自我实现仅仅是停留于意识阶段,没有付诸于行动。崇尚自我实现,而对于怎样实现自我,怎样才能更有意义这类深层次的价值观念缺乏信念引导。其次,往往以集体主义的标准要求别人,对自己却采取利己主义的价值标准;在观念上认同集体主义价值取向和社会本位的观点,在行动上却主要从个人利益出发;对自我采取肯定性评价,对他人却采取否定性评价。
三、构建、完善具有时代特色的德育体系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为指导,体现时代精神
构建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为指导,使他们确立崇高的人生价值追求,进行客观、科学的价值判断,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引导他们将价值目标确立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上来。
(二)拓展大学德育内容,凸显价值导向功能
“新时期的大学德育工作必须彰显与时俱进的时代性,以人为本的主体性。”长期以来,大学德育教育内容往往忽视学生现实需要,落后于时展需求。大学德育必须立足于全球化背景下,既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中的价值思想精髓,又要不断吸收世界文明成果中的积极因素。同时,还必须将其融入到新时期的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网络道德教育、学风建设教育、就业观念教育、日常行为教育等诸方面,使德育工作不再停留于理论、口号,切实融入到学生生活细微之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大学生指正在接受高等教育,年龄处于18~24岁之间的群体。受其年龄的限制,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不完善。经常有不成熟的行为和想法,影响自身发展及人际关系,造成不良影响的原因,除自身个性追求偏差,还有社会因素。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社会复杂多变,信息量层出不穷。若没有一双“火眼金睛”,难免在物欲横流的社会“大染缸”中沾染不良习惯。进入大学是他们走向社会的缓冲阶段,因其所存在的可塑性若是能进行良好的引导和规范其行为,可以更好地为社会输送优质的人才。
一、高校大学生德育水平
高校德育工作的修正及完善需要先了解和研究现代大学生德育水平所处的阶段。不能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笔者从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大学生公德意识及公共场合行为习惯
公共生活较私人生活最大差别就在于,在公共生活中的个人行为会对社会其他成员产生或大或小的联系。大学生在公共空间所进行的行为具有开放性和透明性。当今世界不仅仅是地域上的密切联系,更有互联网时代所特有的公共生活的渗入。大学生日常活动范围已经大部分时间仍是以校园生活为主。大部分大学生在助人为乐及保护环境方面态度漠然。主要体现在:食堂就餐后垃圾不能自我处理;寝室交往及卫生习惯,对于公共物品爱护欠缺。对于校园绿化设施及教室教学设施的不爱护。有一部分有“公家的东西”不用爱惜的错误想法。大学生除了校园生活,还拥有社会生活。在公共场合,对自我约束力较差,做出了不符合大学生形象的行为,引起了社会的重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较差,因立场不坚定做出损人不利己的事情,不能在集体的利益与个人的利益发生冲突时做出合理的判断从而做了错误的选择。公德意识淡薄,没有较强的公德心是上大学生在社会公德方面的体现。
(二)大学生在家庭关系中所表现得情况
目前,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他们从出生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拜金主义、溺爱子女、家庭暴力及漠视老人等问题影响大学生人生观及价值观的形成。大学生是否能正确处理家庭关系,即与父母,兄弟姐妹的关系,在此过程中与家庭成员相处模式有很多问题。如,情绪不自控,向父母乱发脾气,父母没有满足的不合理要求,不从自己检讨反而责怪父母。对于祖父母关系淡漠,任性而为。(三)大学生个人品德状况在进入大学校园之前,对于大学生活的初步判断仅局限于上大学之后可以“自由自在”的态度上。进入大学后,窝在寝室打游戏,看电视剧,饿了定外卖等等线上活动占据一天大部分时间已经成为大学生活的常态,学习上以“60分”万岁,不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休息时间黑白颠倒,跟随“不逃课不大学”的大流。没有自己的目标和学习计划,生活上惰性极强,遵循“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生活态度。学期末,妄图通过其他途径获得及格。大部分学生不能严格要求自己,检讨自己,修正自己,提高自己。在不良社会风气及不正确价值观的影响下,失去了目标和追求,放低了对自己的要求,跟随大流,失去了不甘落后的斗志。
二、哲学指导新时期的德育工作
(一)学校更正教学中出现的错误心态在大学教育中,老师不认识同学,同学记不住老师的姓名这一现象已经成为常态。老师在教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德育水平知之甚少,在一些场合发现的学生不好的行为,先入为主,武断的判断学生的综合情况,这种做法有失偏颇。应当予以更正。
(二)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刚进入大学的学生,都经过了高考残酷的筛选。在十几年的学习生活中,学生学习是主业,也是生活的全部。大多是同学在生活习惯上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选择较少,除了学习之外,父母包办已经见怪不怪。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也将学习放在了第一位,对于孩子的家庭教育,如自理,自立的养成并没有过于重视。按实际情况来说,并不需要过于重视。但进入大学之后,学生面临种种选择,来自生活、学习方面的压力纷至沓来,长期的生活习惯使得他们在独立生活时,似乎困难重重。新时期的德育工作需要抓住学生在这一时期的实际情况,根据马克思之主义哲学-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理论。借力使力,首先,对刚进入大学学生的德育水平进行评估分析,将最为普遍的问题提取出来讨论解决方法。因材施教,对于即使纠正自己所不良习惯的同学予以肯定,而对于那些思想上不进步的同学要多关注。平时要注重宣传道德教育对国家,对社会,对自身的重要意义。
(三)坚持用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看问题
哲学之指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和普遍的。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本性,它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对大学生德育水平现状的看法是人们头脑中的联系观念,不过是对客观世界普遍联系的反映。这种现状存在有其特有的时代性,如果否认联系的客观性,用主观随意的联系来代替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这就是唯心主义。学校在为提升学生德育水平而努力的时候,要尊重其客观性,前人的经验固然重要,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引导学生道德水平向前进步时,应当明确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体。没有现代社会的对于学生成绩,学历的追求也不会有这些问题的发生,学校德育工作所面临的问题有其时代特色。任何一个事物都是这个统一体中的一个部分、成分或环节。学校德育工作应当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改进。总之,世界上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人类的实践和科学的发展雄辩地证明了联系的客观普遍性。学校德育工作应当改革创新,不能拘泥于形式。
(四)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学校开展德育工作出发点是为了学生,德育工作的必要性要求学校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校开展德育工作要在肯定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承认和发挥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这是根本点,也就是说,学校在进行德育工作时要采取各种方法,来推动学生发挥主观能动学校要正确认识,并且要严格遵循客观规律,只有从实际出发,把握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心理的规律,并且要遵守学生在分析思考问题时的思维规律,才能形成正确的意识;只有在正确意识的指导下,学生自觉地进行符合客观规律的行动,才是正确的行动,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如果学生不能正确地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将会遭到客观规律的惩罚而一事无成。世界是发展的,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若不尊重客观规律,对学生来说,小则遭受挫折,大则葬送前途。学校教育要立足于物质性的实践活动,通过讲座,授课等形式将物质转化为意识,而意识转化为物质的桥梁与途径,是由客观引出主观,并使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性活动。用理论化的语言说,离开实践,高校德育工作将是一盘散沙,不能形成强有力的力量,鼓舞学生自发的改进自己。除此之外,学校要为学生提供一定的物质技术条件和手段,用来为学生进步提供基础。因此,要通过宣传等手段,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自发的注重道德水平的提升。
(五)量变与质变
对于高校德育工作的改进是量变转向质变的过程。是事物发展的两种不同状态。量变是指事物量的规定性的变化,是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或场所上的变更,表现为不显著的变化。它表现为事物的稳定、平衡、均势、静止等状态,体现了事物的连续性。高校在改进学生德育工作时所设计的方案,是量变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做基础。而质变是事物质的规定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表现为稳定、平衡的破坏,统一体的打破等形态,体现了事物的非连续性,是事物连续性的中断。高校德育工作要想实现飞跃,不能急于求成,要脚踏实地的改进。量变和质变都是由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引起的,学生对于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有很多不理解及问题。其次,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相互依赖。学校德育工作取得进展,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因为质变不是凭空出现的,它需要一定的量变为基础。这说明了事物变化总是从量变开始的,只有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发生质变,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另一方面,量变也依赖质变。质变体现了和巩固量变的成果,只有质变才能使量变得以完成。质变是原来量变的终结,又是新的量变的开端,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又进行着新的量变。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正是这两种状态的循环往复、相互交替,才构成了事物永恒发展的过程。在学校工作取得进展时,要继续改进,不能将成果功亏一篑。
三、总结
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不仅要总结经验而且要尊重客观规律。在工作取得较好进展时,注重量的积累,为质变打好基础。在一系列工作中,要积极推动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让学校德育工作得到较好的发展,为社会输送道德水平的较高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金炜.论高校体育的道德培养功能[D].北京:北京化工大学,2015.
[2]卢晓霞.90后大学生道德建设问题探究[D].长春:长春师范大学,2013.
[3]丁洁.传统道德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力探析[D].合肥:安徽财经大学,2012.
[4]张玲.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道德情感的培养[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2.
品德是评价一个人道德品性的重要标准,品德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它影响着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大学生是我国未来事业的建设者,其品德的高低直接影响我国事业的建设质量。因此,高校必须要重视思想教育中的品德教育,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意识,从而为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人才保障。在高校中开展品德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
一、实施情感教育
在大学生中开展品德教育,说到底是对人的教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感。因此,在教育中,应该注意运用情感因素,做到以情感人。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解决。
1.以身作则
当教育者对大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时,首先需要教育者自身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要做到言传身教。因此,教育者自身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给大学生中树立良好榜样。与此同时,教育者必须要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比如对前途事业的自信乐观、对真善美的推崇、对理想信念的坚定不移等,从而让学生耳濡目染,这些都是隐性的品德教育。
2.真诚待人
教育者在开展品德教育时,运用情感因素时,还需要以诚待人,这样便于教育者和大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上,老师应该多关心学生,以一种朋友的态度来予以帮助。当大学生遇到困难时,教育者要善于运用自己丰富的阅历、真诚的谈吐来打动学生,多多鼓励学生。此外,教育者还要以一颗宽容的心来包容学生的错误,不能一味地批评指责,而是应该做到以情感人,让学生自己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真正做到诚心悔改,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优良道德品质。
二、结合学生特点
个体都是独立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因此,老师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还需要结合每个学生的特点,采取有力的措施,着力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
1.善于总结群体特点
现在的大学生都是90后,老师要善于发现90后学生的特点,比如追求时尚、个性比较强等。因此,教育者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就要认真分析学生群体特点,了解学生德育教育的需求,帮助大学生解决情感危机,塑造良好的人格。比如现在90后学生都比较喜欢研究星座,那么老师就可以拓展星座知识,迎合学生的需要,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保障教育效果,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
2.善于发现个体差异
教育者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除了要总结大学生群体的特点外,还应该在充分尊重共性的基础上注重个性的发展,即结合每个大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教育工作。这就需要教育者平时多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趋势,分析每个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当发现个别学生出现不良的心理时,要提前预防,引导他们树立良好的思想观念,培养他们形成乐观自信、活泼开朗的品质,杜绝他们的思想向更坏的方向发展。
三、发挥学生自主性
受传统教育方法的影响,很多的教育者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采取的是一种“我讲你听”的方法,学生的参与性不强,大多处在一种被动的地位,严重降低了德育教育的工作效率。因此,教育者必须要转变教育方法,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德育教育活动中。一方面,教育者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重视学生的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坚持以人文本的教育理念。因此,教育者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应该转变为引导者的角色,让学生充当学习的主体,自主接受教育、自主学习知识。另一方面,教育者要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手段,激发学生接受教育的欲望。比如综合运用演讲、辩论赛、参看视频资料等手段,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让学生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无形中接受教育。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品德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教育者综合分析各种影响因素,采取有力措施,比如实施情感教育、结合学生特点、发挥学生自主性,从而有效保证德育教育质量,提高大学生思想品德境界,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提供良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蒲小飞.当代大学生家庭品德教育探析[D].天津师范大学,2012
前言:
对大学生德育教育教育进行创新可以促使我国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更上一层楼,可以促使我国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焕发出新的活力,更好的迎接这崭新的时代所带来的挑战。
1.德育教育创新的必要性
创新是一民族进步的源泉,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对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国广大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在学生教育上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力争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
教育学生就去盖楼房一般,如果地基打的不够牢固,装修的再豪华,也终究会经不起风雨,有轰然倒塌的那一天。由此可见,打好学生人生的地基有多么重要。那么到底该如何打好学生的人生地基呢?我个人认为学生的人生应用道德做地基,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停留在要求学生考高分层面,还要注重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要做到一手抓学生的学习成绩,一手抓学生学生的道德教育,力争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德才兼备之人。
除此之外,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电子产品和网络游戏的大量涌现,学生面对着巨大的诱惑和考验,如果没有注重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学生在当前社会如此多的诱惑面前很有可能失去抵抗力,深深陷入泥淖中不能自拔,何谈为祖国建设出一份力,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由此可见,道德教育有多么重要。
目前我国教育的现状是很多家长都忙于工作,希望给孩子创造更多的物质条件,更好的生活,平常很少有时间陪着孩子,就别提教育了,长此以往学生将很难懂得感恩,并不会理解父母的辛苦和不易,还会造成学生精神空虚,进而酿出更多的祸患。
2.如何实现大学生德育教育创新
2.1创新德育教育理念
理念作为行动的行动的先导,对于行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要搞好对学生的道德教育,首先要对德育教育理念进行创新。为此,要树立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多样的人才观以及开放型的德育理念。
树立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是说,教师和家长要对学生进行全面考量,不能单一的盯着学生的分数,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灵是否健康,行为是否符合学生行为规范,是否具备一定的道德素养。德育为先落实下去是要先要教会学生做人,使学生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在有一定道德的基础上在教会学生做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等等。
接下来,在说说如何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说要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放手让学生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那么什么是多样的人才观呢?当代大学生学习能力强,接收新生事物比较容易,对待当代大学生应树立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理念,在对学生进行道德素质培养的过程中,也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需要,量身打造符合其发展的培养计划,也就是对学生进行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最后,再说说什么是开放型的德育理念。要让学生在相对开放的环境中接受道德培养,要培养学生具备从容面对社会上出现的各种挑战的能力,而不是让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2.2创新德育教育内容
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因此,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要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开始。如果德育教育的内容可以随着时代的前进以恰当的形式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久而久之,习惯才能成为自然。美德的养成根本取决于其内容是否符合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所需求、个人成长和人才竞争所必备,尤其是要符合受教育者的实际状况。
那么什么是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所需要的道德品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十个公民道德规范,赋予了传统道德以新的符合时代要求的内容。因而,在高校德育教育过程中要突出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的教育,同时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学会关心、学会相处、学会学习、学会生活、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以及关注可持续发展等等,以促进道德规范内化为大学生的道德良心,由“他律”逐渐转变为“自律”,使他们在走上社会之前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2.3创新德育教育形式
学生作为德育教育的主体,应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德育教育的积极性。为此,要改变以往的德育教育教学模式,由教师讲解转变为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除此之外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还应充分吸收心理学、管理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采用信息论,对策论、协同论等科学方法论,形成现代化的德育教育体系,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不应当仅仅停留在课堂上,更应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来,教师应当加强和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便于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帮助学生解决在生活中遇到的困惑等等。
2.4创新德育教育体制
搞好学校德育教育并非某一位老师的事情,而是需要学校各个部门通力合作,共同努力。这就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德育教育体制,保证德育教育工作能够顺利开展起来。德育教育体制的建设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从学校的长远发展出发,建设的德育教育体制要便于执行,能够有效发挥作用。德育教育体制的有效运行离不开学校广大教职工和各部门的努力,因此要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各个部门通力合作,相互协调、监督,保证德育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结语:
高校德育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搞好高校德育教育工作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要依靠广大教育工作者长期耕耘、努力的结果。创新可以使得高校德育教育的开展焕发活力,因此,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创新。祝愿我国高校德育教育工作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辛勤耕耘下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2是高校的历史使命首先,高校是先进思想、优秀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是为社会发展培育合格人才的重要阵地。高校教师传播孝道,和学生一起参加孝道方面的社会实践,在一定程度上传承和发展孝道文化,可以增强学生的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其次,通过对孝文化与当代大学生德育实践的研究,还可以丰富我国高校关于德育的研究,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和精神动力。另外,将孝道教育渗透到素质教育之中,将孝道传承与大学生的德育教育相融合,并随着时代的发展去伪存真、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不断增添新内容、新视角和新途径,这不仅会大大丰富高校德育教育的内涵,而且对大学生的生命感、责任感缺失等现实问题的预防和解决有着重要意义。因此高校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应该做好“孝”这篇文章。
1.3大学生成人、成才的需要1)从个体来讲,孝道是修身养性的基础。通过践行孝道,每个人的道德都可以完善,否则,失去孝道就失去做人的最起码的德性,因此,儒家历来以修身为基础。在今天,倡导孝道并以此作为培育下一代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稳定则社会稳定。儒家非常重视家庭的作用,强调用孝道规范家庭,规范人伦秩序,要求人们做到长幼有序,促进家庭和睦的同时心怀爱心,有担当、有责任心、有公益心、回报社会。在校大学生经济没有独立,生活花费仍然靠父母支持,所以还谈不上赡养父母,现在能做到的就是从精神层面去敬爱父母,对父母有孝敬之心,有尊重的行为。有些大学生因为学业、工作、人际交往等压力无法释放而不思进取、自甘堕落、违法乱纪,甚至不珍惜自己身体乃至生命,这不仅让父母担心焦虑,甚至受辱。对自己的父母造成极大的伤害,这是对父母最大的不孝。所以,大学生应做好当下,不断完善自己,努力学习积极进取乐观向上,体贴关心父母,态度温和地和父母交流,这就是在尽孝道。所以,孝与感恩是中华民族的最基本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人传统美德形成的基础,也是政治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的基本元素,更是当今政治文明、经济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不可忽视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力量。因此,立足时代需求以及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在系列实践活动中做好孝道传承与德育教育相融合的策略研究工作,以期获得德育教育的实效性、长远性,是借鉴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积极道德因素,强化大学生的道德教育研究的重大课题。
2孝道传承与德育教育相融合的策略分析
2.1充分调研,广泛宣传开展以“孝”为主题的问卷调查。我们对常州科教城6所高校1800名学生就“孝经知多少”、“新时期如何孝敬父母?”“、你孝敬父母吗?”“、社区居民如何养老?”等问题开展抽样调研活动,以此来调查大学生对孝道认知及实践状况。在对大学生的问卷调研的基础上,学校各团支部、各班开展“尊老、敬老、爱老”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通过演讲、讨论、访谈等活动,要求他们能了解父母的生日、职业、工作量、业绩和收入;讲述父母的艰辛和父母对自己的爱;介绍自己名字的含义,讲父母对自己的期望;讲述父母孝敬长辈的事迹,谈自己的体会;号召大学生通过给父母及长辈写一封感恩信、制作一份感恩贺卡等形式,表达对长辈尊敬之心、感恩之情,争当尊老敬老的实践者和传播者。
2.2构建平台,讲求实效自2011年开始,我院组织教师编印孝文化方面的校本教材,开设相关的选修课程,至今学生受众达3000余人。模具技术系的许西惠老师因此被常州市永宁书院“弟子规”、“孝道”夏令营聘请为讲师,也成为常州市文明办的“道德讲堂”的成员。此外,利用校园网络、闭路电视、校园广播等媒介,组织学生收听收看与孝道有关的亲情教育片;通过“孝道”专题墙报、橱窗、手抄报;悬挂行孝名人画像、行孝名人名言;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孝道文化的魅力。
2.3言传身教,模范引领“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思想教育的“活水”就是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我院师生志愿者组成“孝道宣讲团”,引导师生阅读研究《孝经》、《弟子规》、《道德经》等传统文化经典。自2012年开始,在常州市南大街安阳花园社区、戚墅堰区花苑社区、河海社区、永宁书院及江苏伟业等社区或企业开设“孝经”、“弟子规”、“道德经”等传统文化讲座30余场,这些活动深受社区、企业的欢迎。我们力求通过孝道宣讲、模范引领、社团推动等各种形式,从思想深处变革理念,真正将“孝道”作为实践准则,使德育教育落到实处。旨在立足时代需求以及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在系列实践活动中做好高职院校孝道传承在德育教育中的研究工作,以期获得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同时,我们对有关学生德育工作、社区教育、企业培训的做法、经验、存在的问题等进行总结、分析、归纳等,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群体,整合讲课内容,开拓孝道传承与德育教育融入的新载体。通过系列实践活动,宣讲团成员之间的互相取长补短,并且与校内外的教师、学生及社会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讨道德讲堂开展的方式和方法,不断吸取新的教育理念,传递文明正能量,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道德基础。
注重学生的自我发展和独立教育。学生在实践中和在心理上能有自己的经验,就可以将德育知识与实际生活衔接起来,获得对德育的彻底理解和真情实感,使德育内容由内而外地成为学生自身的道德素质的一部分。所以学校不仅应该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的培训,更应该大力促进学生自我思想道德修养的发展。如今在很多高校,作为评价学生学习道德教育的关键环节———德育考核,主要测试的是学生的德育理论成果,却轻视了学生在平常生活中的个人道德表现;以一纸单纯的考试成绩为参考,仅简单地观察了学生在学习期间的表现情况,却不考察德育课考核结果的好坏;还有的只是看学生参与活动的表现来决定学生是否应该在德育课得高分等。如此行事,最终导致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两种考核的隔离,从而分裂了德育考核体系的完整性。
2.重视结果,轻视过程
高校的德育评价方法主要有:等级评定法、加减分评定法、综合测评法,等等,这些都是考核评价常用的基本方法,其特点显而易见,具有可量化、易被学生接受、导向性明显等优势,可是其优势却不见得大于劣势。这类评价方法往往过于侧重学生的知和行,没有过多在意学生的民意,太强调他律,没有看重评价对象的自律。还有就是,此类评价方法正常来说会在每学期的期末开展一次,由于评价周期长,无法对学生的日常行为准则做出及时评价,不能使经常性评价与阶段性评价紧密结合。此类评价方法只是把目光放在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结果上,在极大程度上忽略了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太侧重评价的总结,忽视了评价的形成,未能把教育与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且,每个学期评价工作得出的结果也不能快速地反馈给学生,使学生不能更全面地认识自我的优缺点,没有明确的对未来的努力方向。
3.重视成绩,轻视能力和态度
一些高校特别喜欢将评价的结果与奖学金等奖惩机制相结合,把德育考核的框架建立在评优评奖之上,导致一些大学生过分看重德育考核的分数,仅仅为了一个好看的数字而忽视了道德教育的具体作用。这扭曲了德育评价本身的意义,与素质教育本身也是背道而驰的。对于德育评价的结果,学校往往采用公布分数、排名次等方法,处理方式过于草率,也难以发挥德育评价的教育导向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轻视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自我能力的提升。
4.重视现实,轻视发展潜能
我国高校教育中虽然重视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但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中缺乏创新。面对性格迥异的各种学生,学校还是以简单粗暴的教师板书学生抄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德育教学的内容也不能登大雅之堂,教学环境可以说是十分单调乏味。随着年龄的增大,学生在面对道德教育时,不可避免地产生了逆反心理。
二、关于大学生德育评价的创新
1.强调个性发展
澳大利亚一所小学每天学生点名就像做游戏一样,教师不仅要求大家随意答“到”,还有一个“苛刻”的要求,就是每个人不能和前面一个的回答一样,于是,哼唷哟嗨呵哈吧啦,鸡鸣狗吠狼嚎等等各种奇葩的答“到”方式充满了整个课堂,学生们感到无比的有趣。小学尚且做到如此,那么无论是在德育还是其他各个方面都是一样,当代的天之骄子大学生的教育更应该注重其个性的发展。当代学者王元化先生认为,当年之所以意义深重,是因为其最大成就不是提出了科学和民主,而是其张扬了个性解放的大旗,挑战了中国儒家传统轻视个性的信念,引发了民族的觉醒。
2.综合考评大学生德育考核是对学生进行综合考评的一条途径
考核不单单包括对大学生的学习方面的评价,还含有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方面的评价。德育理论考试的分数,这个简单的数字已经不足以作为衡量大学生的唯一标准,我国高校还必须增设学生在校期间担任的干部、参加过的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加分项目。在对受着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进行德育评价的考核时,如果高校一直采用定性思维,那么大学生的创意也无法得到一定的发挥。所以要求高校逐渐转变观念,更多地由定性评价转到定量评价,一改往日对个人进行印象的主观定性评价,而侧重从多方位、多角度定量地评价学生。德育的综合评价对个人和学校都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并为高等教育的评价提供了依据,综合学生的各项基本素质,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客观的评估和认可,同时也是对学生的一种负责的态度。
3.提供导向作为大学生德育考核的一个重要功能
导向作用是指让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向着社会所期望的良好方向发展,充满正能量。学校在对大学生德育评价工作中,若想给学生提供正确的导向作用,就不得不重视教师和教学资源的利用。教师和学生朝夕相处,学生受教师的影响最大,因此教师必须以身作则。可以尝试着每天自我反省或者每天要求自己做到一些正确的事情,比如:教师每天进教室之前可以先检查卫生,若发现教室存在垃圾,可以自己先把垃圾捡起来或扫进垃圾桶里,然后以第一视角来告诫学生应该爱护环境。所以,教师在提供导向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4.进行激励激励
在德育考核中同样也是鼓励学生的重要方法。在心理学中,激励又被称为期望理论,就是指一个人被激发出来的力量,它往往等于目标价值与期望概率之积。道德教育是使大学生拥有正确行为规范的准则,所以其考核与大学生的奖学金评定、研究生保送、学生干部竞选、就业推荐等方面密不可分,牵连到学生的切身利益,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了大学生对德育的学习。我国高校应当科学而严格地进行德育评价,以评价结果作依据,对于评价成绩优异的学生可以资鼓励,对未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进行通报批评。评价结果一旦公布,在德育这门课程中表现良好的学生会有所成就,便激励自己继续努力;而成绩不是太理想的学生也将激励自己迎头赶上。如此一来,整个学校集体也将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促成学生之间的良性竞争。同时,激励的手段也不局限于奖学金等利益关系,还可以通过一定的正面教材,对学生今后的人生发展进行启迪。在平常的课堂上,教师也可以通过视频、影视资料等为学生展现出一些激励人们不断成长的真实事例。比如:学校可以在每周五快放双休假的时候定时播放《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节目,每次播放不同的获奖人物,每次播放的主题都与人物相关,并且每次都要求更换新的主张。在这样充满正能量的电视节目中,学生可以亲切地感受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下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从中学习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终身受益的知识。
第一,尊重主体——道德教育的本质从人的本性而言,实现人之为人的自由性、自觉性、自主性,教育应为实现人的这些“本体价值”服务。中国高校长期以“灌输”方式使学生被动接受道德知识,不能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而德育活动要获得良好效果,关键在于是否把学生的道德需要放在第一位,根据学生自主性发展特点,调动学生内在动力,积极主动地参加德育活动。因此,提出大学生道德的自主性课题,研究自主性内涵、水平及其表现,以及采取何种方略合理提升学生的自主性,促进大学生道德领域自主性的发展,为解决大学生道德发展开拓新视域。
第二,提升社会认知区分能力——道德教育的创新道德领域理论的最新研究表明,个体会对社会规则进行自主性思考,主动将之界定为道德问题、社会常规问题或者是个人问题。而在面临一个具体情境时,个体会对情境中不同的道德成分进行衡量,最终做出某种行为选择。大学生具有更为成熟的领域区分的观点,能够区分现实道德生活的不同复杂成分,更好地处理道德事件与其他事件的冲突,协调地权衡不同事务中不同成分的竞争关系、比重。对于建构复杂性的社会和道德推理来说,对于非道德成分的优先考虑十分重要。在领域区分的基础上看待大学生道德发展,可以更加真实和完善地了解其道德推理过程,更加有效地根据不同的道德领域特征制定相应的教育策略。
第三,发展自主性——道德教育的途径高校德育教育者应该着力理解大学生自主性的内涵,从自主性的角度出发,充分调动大学生道德自我教育的意识,并在教育者的引导下,使他们最终成为独立自主的自我教育主体。自主性概念界定是一个多个学科领域都涉及的一个论题,大学生道德自主性是其再道德认知、道德判断、道德行为等方面的自我选择和决定权。皮亚杰早就提出所谓道德的自主性是自律,是自我道德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加,社会认知能力的提升,使他们已经能够从成熟的自我中寻求心理能量来支持自己做出选择,更专注自我的权利与判断。任何道德理论与教育,不通过大学生真正的“内化”,转变成内在自我的判断与行为,都无法取得真正的教育效果。要想取得理想的道德教育效果,必须通过大学生内在的自主性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