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教学汇总十篇

时间:2022-11-01 15:37:5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实训教学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实训教学

篇(1)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9-0264-02

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是至关重要的,它决定着学生的就业前途,也影响学校的生存与发展。现结合我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实际情况,谈谈如何克服电子专业实训教学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训能力。

一、存在的问题

1.经费、设备有限,实训难以开展。如“电热电动课”,虽有此实训室,但器材却少之以少,老师在上电磁炉、微波炉等内容时,因为没有实物,有时只能照本宣科,在做无米之炊。为了训练学生的技能基本功而耗材大,如果让学生凑钱购买却担心搭上乱收费之嫌,只能放弃。实训设备如此有限,很难实现学生个人独立完成实训项目的教学任务,多数学生只能看热闹,实训效果不理想。

2.教学手段单调、无吸引力。实训教学按部就班,操作演示不够全面、细致,实训组织乏力,学生兴趣不高。老师虽然非常辛苦,但真正掌握的学生没有多少,造成教学效果不理想,这样的实训课难免有“走过场”之嫌。

3.教、学、用脱节。老师、学生缺少企业实践,老师依照教材脱离实际地教、学生被动地学,导致学用脱节,学无所用。

4.班级人数多,设备套数少,实训课配备老师少,费时费力,教学效率低。

5.高投入、低收益。教师投入的时间、精力多,而职校多数学生因多方面的原因,没有兴趣学、不认真学,被动消极地接受知识,导致老师的实训积极性也不高,形成教与学的恶性循环。

二、改革的对策

1.小班化授课,弥补设备场地的不足:设备、老师与学生数之间的数量矛盾,要上好实训课较为不易。如果我们推行小班化教学,学生课堂上动手动脑及与老师交流的机会大为增加,应该说能很好地弥补因设备场地不足给实训教学带来的不利影响。

2.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手段,提高实训效率。教师陈旧的教学观念和手段,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会造成教师死教,学生死学的现象,缺乏灵活性。如果我们用多媒体课件来演示一些实验原理、仪器仪表的使用读数方法,因形象逼真、一看就会,大可以提高实训教学的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能开发采用一些技能考核的软件,也大可以缩短对学生技能考核的周期。为全面综合地训练学生的技能,我们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模块教学法,通过一个理论知识、操作技能需综合应用才能完成的电子产品项目,达到全面提升学生实训能力的目的。

3.抓专业基本功,以自备实训器材或虚拟仿真软件来弥补设备的不足。理论方面基本功,主要是识图能力、分析能力的培养。操作方面的基本功主要是各种仪器仪表的使用、各种元件器的检测、印制PCB图的设计、焊接、电路参数的测量、电路故障的分析判断处理等。目前,我们往往把上面各项割裂开来,没有系统综合地训练。为此,我们可以开设一门理论技能紧密结合、综合性强的课程,如“电路的设计与制作”,由学生自己购买器材,按照省技能大赛的训练方法面向全体进行教学,以点带面,能全面地培养学生的基本功。设计的实训内容要考虑到直观性及实用性,也尽可能有声、光、电的现象,以此激发学生实训兴趣。实训设备的不足还可以用虚拟仿真软件加以弥补,因为虚拟仿真实验是利用计算机创建一个可视化实验操作环境,其中的每一个可视化仿真物体代表一种实验仪器或设备,通过操作这些虚拟的实验仪器或设备,进行各种实验,达到与真实实验相一致的教学要求和目的,如我们现在使用的Multisim仿真软件。

4.确立以实训技能为主的学生成绩评定方法。对用人单位来讲看重的是技能,学生各种考试须突出技能的重要性。这样,更能促进学生技能培养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驴是马牵出来溜溜就知道”,如果要易于操作,省时,可以让学生制作、装配一个电子产品,以完成的电子产品的功能、工艺、时间及在制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实训态度、工作速度、安全、纪律等来确定学生专业技能的成绩。

5.加快“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我校电子专业的老师,多数是从初中的物理老师或师范类物理专业毕业生中选拔,应该说在动手操作能力或理论功底方面都有不足之处。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最大区别在于其鲜明的职业性,这一区别决定了职校老师须具备“双师”素质。因此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加强学生实训能力教学的有力保障。所以,我们要采用一些优惠的措施,构建专业教师的校本培训及到企业轮训的长效机制,并且培训制度要创新,要激发教师学习的动力,拓宽培训的渠道,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对教师的考核中也可以加进专业技能的内容,促使教师本人技能水平的提高。

6.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创新课程体系。课程教材设置,要让学生在校所学与就业有必然的联系。其中理论性课程要遵循实用性、先进性和前沿性的原则,特别要重视专业性较强的应用理论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舍弃一些烦琐的理论推导、计算与证明,即淡化理论知识系统性和完整性,突出实用性、应用性。为了建立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及电子电工知识的内在联系,组织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编写有职业学校特色,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模块化教材,如现在的项目训练式综合教材,理论技能一体化教材。为了保证专业技能教学的课时,必须削减文化课,在课表的编排方面要给予配合,并要有一定的稳定性。

在职业学校中必须以能力为本位来组织教学,通过各种办法克服电子专业实训教学中目前存在的问题,从而全面地加强实训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训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柯中炉.以虚拟仿真技术提升高职实践教学有效性的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5).

篇(2)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3-0141-02

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具有专业职能的专业人才。因此,无论是对于任何一门专业,都要以掌握技能,方便就业为主要目标,在会计专业中亦是如此。中职会计教学上,一味地空讲枯燥、抽象的理论是行不通的。因此,要重视会计教学的实训教学,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从而有效的实现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1 开展会计实训教学的必要性

会计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学科。因此,单纯的理论教学难以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会计实训教学是指将会计理论教学和实践运用联系起来,让学生边学边操作,手脑并用,巩固课堂知识。通过模拟练习,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还能增强他们的职业意识。教师还能从实训教学中观察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发现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间的差距,及时调整教学方案,确保教学实效。

2 传统中职会计实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培养目标不明确 在我国的中职教育中,已有不少学校意识到有必要重新认识何为中职教育。中职教育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从而为中职学生的就业提供基础和条件。然而,仍有少数中职院校虽然明确自己的教学培养目标,但是,在真正的教学中,依旧是只注重学生的知识培养,忽视、乃至忽略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偏重理论教学,不注重实训教学,教学不合理 在会计的教学课堂中,不少中职院校课堂上偏重理论教学,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理论,而不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从而导致培养出的学生既没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不具备相应的实践技能。

会计实训内容单一,实训课时偏少,达不到实训效果 一些中职院校虽总是强调实训的重要性,但在实践上实训仅停留在方案设计中,在实际的课程安排上依旧偏重理论教学,致使实训课时少,不能够充分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去,以至于达不到实训的效果。

教学手段简单,缺少“双师型”教师 要想提高中职教育中会计实训的教学质量,就必须有相应的能够提高实训教学质量的课堂。在大多数的中职会计教师中,多数教师一般都是刚刚踏出校门,没有相应的工作经验和实践经验,再加之课堂上,老师的教学方法单一、传统,导致了会计实训课堂质量不高。

3 提高中职会计实训教学效果的策略

正确定位中职会计培养目标 提高中职学校会计实训教学质量,首先就要从根本上确立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即在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上,更要具备娴熟的专业技能。同时仅仅确定目标是不够的,还要在实际的教学课程中,加大会计实训教学的课时,重视会计实训教学的考核。

提高会计教师的实际操作技能,重点培养“双师型”教师 提高会计实训教学的质量,除了要求教师认真备课外,还应该提倡会计教师在外兼职,或利用寒暑假时间进行挂职锻炼,从而提高会计教师的实践能力。做到不仅能够教好会计专业课,还能做专业的会计人员。只有学校具备了这种“双师型”教师,才能更好地提高会计实训课的课堂质量。

改革课程模式,实训经常化和多样化,提高会计实训的实效性

1)单项模拟实训。以理论教材的章节为实训单位,按教学进度分别组织实训,加深对会计理论知识的了解。如在基础会计的教学过程中,可分别开展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实训、记账凭证的填制、审核和传递实训、会计账簿的开设和登记实训、结账和错账更正实训等。

2)阶段性模拟实训。阶段性模拟需要在会计专业的每门课程完成后都进行实战模拟。这种阶段性模拟实训不但能够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将理论知识很好地运用到实践中去,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很好的巩固所学的课程,从而在今后的从业过程中,对每一阶段的专业要求都能熟练掌握。

3)综合模拟实训。综合模拟实训通常来说是在会计专业课程基本完成以后进行的。这种实训方法需要将会计从业所需的各项知识加以实习运用,从而提高学生作为一名会计人员的综合能力。作为一名会计人员,需要的是会计的综合知识。只有综合知识和技能掌握好,才能做好会计工作。

4)电算会计模拟实训。一般来讲,会计工作的完成大部分是通过计算机完成的。电算会计模拟实训,能够很好地使学生将课本中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体验会计运用计算机的先进和快捷。

5)将会计实训纳入整个教学计划。一般的中职学校都会将会计实训课作为会计专业内的一部分课程。而为了提高会计实训的教学质量,各中职院校有必要将其单独设为一门学科,提高其重视程度的同时也能加强会计实训教学质量的考核。

开展实训技能竞赛,培养“技能见长”尖子生 提高实训教学的质量不仅要靠实训考核这种硬性的考核制度,同时,也可以开展实训技能竞赛,并且使这种竞赛活动成为每学期的重要活动之一。通过这种竞赛形式,不仅能够验证学生实训的成果,同时,更能够提高学生对于会计专业学习的兴趣。

贴近实际,完善会计实训教材体系 我国现有的中职会计教材虽然已经具有一定的基础,但在某些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这些不足严重地影响了会计专业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中职会计教材中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我国会计制度与以往会计制度相比有了比较大的改变,然而,会计教材没有针对这些改变来重新修订教材,使得一些学生所学到的还是旧的会计制度,不能满足现代会计工作的需求。另一方面,会计教材的一些内容与实际脱节,部分教材中所列举的事例并未采用现实中使用的会计账页和记账凭证,通常用表格作为记账凭证。因此,很多学生在实训后仍会填错会计账页、会计凭证等。针对上述问题,在实训教学中应选择最新修订的会计教材,有条件还可根据会计学的发展、制度的变更开发补充性的校本实训课程教材,弥补教材的不足。

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 提高会计实训教学的质量不仅要在教师上、课堂上等多个方面进行提高,还要在校内建立虚拟的工作单位,比如会计师事务所、企业等,做到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实践,从而为学生提供相对比较真实的工作环境,为学生踏入社会、进入工作岗位提供一定的适应性支持和准备。在校内建立模拟实训基地的同时,还应在校外建立实训基地。因为,就算校内的模拟实训基地再逼真、再形象,也同社会上真实的会计工作有很大的差异。要想让学生真实体验到现实的会计工作,建立校企合作是一条不可或缺的途径。学校要下功夫寻求与适合的企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支持实训类教学,为学生提供真正的会计工作环境。

4 结束语

在中职教育的会计教学中,提高实训教学质量是十分重要的。因此,中职院校应转变观念,对实训予以高度重视,教学实践上药注意从传统的会计实训教学中找出所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找出更适合于提高中职学校会计实训教学质量的方法和途径,为我国广大的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提供坚实的基础,为我国培养出更多实用型的会计人才。

篇(3)

教师是教学的灵魂,教师的素质水平决定着学生的质量。高职院校文科专业普遍存在“双师型”教师队伍薄弱的现象。具有企业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或参与教育部组织的教师专业技能培训获得合格证书、资格证书,能全面指导学生的专业实践实训活动“双师型”教师十分匮乏。绝大多数院校距离教育部要求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占60%的要求还有相当的距离。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途径概括起来为“内培外聘”。“内培”即紧跟时代脉搏、社会动向对本校教师进行最新理论、实践技能培训,使教师能不断吸纳国内外新理论、新观念,能够掌握、运用现代实训教学手段进行实训教学;“外聘”即从相关单位、企业中聘请现场高级技能人才作为学院的兼职教师,通过他们将最新的技术成果、新工艺、新技术带到课堂,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实训教学。

另外,在选择实训基地管理教师问题上,也要在全校范围内选择那些实践动手能力强、能够胜任实训教学任务的教师,让他们在管理实训资源的同时承担起实训教学任务。

二、修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教学的风向标,指引着教学的方向、侧重点。要搞好文科专业实训教学,首先要从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入手。对专业,理论学时与实训学时比例一般应接近1:1。特别是对每个专业的核心课,一定要保证实训学时的比例。要根据各专业对应的职业资格证种类,定出相对应的课程,使专业课程与职业资格证相结合,提高职业资格证的含金量。

另外,我们还可以打破文科类各专业的界限,将各文科专业的共通性结合在一起,创建文科综合实验实训课程。将办公自动化实训、礼仪实训、公关沟通实训、管理实训、普通话实训、销售实训等有机结合,形成一整套综合仿真模拟实训课程。使学生在实用的课程中,掌握社会技能。

三、实训基地建设

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职业技术能力的基本支撑条件。高职院校文科专业实训基地建设要有系统的观念。首先要紧密结合需要大量人才的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发展,统筹规划学院的实训基地建设。其次,要资源共享。所谓资源共享,就是在定位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功能时,对基地的所有教学资源进行全面科学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教学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使这种基地的所有教学资源都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资源共享不局限于校内各专业资源共享,还要想方设法与校外兄弟院校进行资源共享。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物流、销售、酒店管理、餐饮知识、人力资源管理、文秘办公、礼仪等实训技能,还兼顾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高职院校文科专业在实训基地建设中,可能在实训基地建设与运用中不能与理工类高职院校相比,但可采取多元化的投资策略,努力开辟政府、院校、企业多元化的投资渠道,多种方式筹集资金来建设实训基地。除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外,积极寻找校外实训基地,也是文科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重要手段。学校应开拓思路,“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校企合作,联合办学。一方面,能够充分利用这些公司与学校先进的设备、实训教师,使优质资源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益;另一方面,解决了学院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上的诸多问题。与单位、企业广泛联合,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建设,是学生在学期间最早接触社会工作岗位、实现与社会工作“零距离”接触的良好途径,也是对高职院校文科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的一个补充。

篇(4)

在模块化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是同步进行的。理论指导实践,通过实践验证理论知识,学生手脑并用,注重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学中可以先讲授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操作;也可以从实训实践操作开始,先接受感性认识,再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归纳和总结;同时还可以在实训教学中,就遇到的实际问题从理论上进行辅导,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模块化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更加有针对性。每位学生对每个模块课题的操作水平是不同的,有的学生气保焊操作水平高而焊接电弧焊差,有的学生焊条电弧焊操作水平高而气保焊差。实行模块化教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操作水平,来灵活调整模块学习的时间,集中时间和精力,强化弱项。同时开设的课题有几个,学生在工位观察学习的机会多,实训时与其他学生比较也会产生紧迫感。操作能力强、领悟快的学生可提前选修其他实训模块,对于学习散漫的同学也可起到鞭策作用,逐渐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

2焊接实训教学模块的建立

焊接模块化教学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根据培养目标的职业标准要求,以技能训练为核心,确定该项技能所需的知识内容体系,按照技能的特点和分类,建立若干个教学模块。教学模块的建立和完善,需要不断积累,需要在实训教学中不断反馈更新,不断探索、创新。

2.1确定模块。将不同的焊接实训课题分成一个大的模块,在大模块的基础上设立小模块,以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可以选择。

2.2设置模块教学内容。根据模块内容,把每个模块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确立模块教学目标,强调知识的实用性和系统性。

2.3每个模块能力目标的设立要根据大多数学生的情况设置,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可适当设置高目标模块,以满足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的学习需要。

2.4注意模块的更新,教师要经常深入企业调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淘汰旧的不实用的模块,创建新的模块,实训模块使学生掌握实用可行的技能。

3焊接专业模块化教学的师资问题

模块化教学对老师提出了“教学理念更新、知识能力更新、教学方法更新”的新要求。专业课程的模块化教学需要理论精、操作熟的“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就是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较高的操作技能水平和丰富的实际教学经验的一专多能人才。在教学过程中,既能循序渐进、深入浅出的传授理论知识,又能传授熟练的操作技能和技巧,还能及时解决现场随时出现的问题,使得学生能够在实训的过程中将理论和实践操作结合起来,既能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又能培养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证明理论”。

建设一支这样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必须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培养,逐渐形成。对于原来的专业课程理论教师,要求进入到企业进行生产实习,多深入生产第一线,加强实践,提高操作技能水平;对于原来的实训指导教师,则需要进一步提高文化和专业理论水平,钻研教材和教学理论,进一步掌握这种教学方法,最终都能成为优秀的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师。

3.1校内交流式培训。即通过制定阅读书目并开展交流讲座、辅导讲座、观摩听课的方式,大力开展培训,主要是转变教育理念和提高教学方法。

3.2脱产上岗式培训。即暂停校内教学任务,将教师送往相应的工作岗位见习,主要是让教师深入生产一线,熟悉企业实际生产情况,提高自身的实际操作能力。能够解决生产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将理论知识能真正和实践结合起来。

3.3带队实习式培训。学生进工厂上岗实习时,安排带队教师同往,既负责实习生管理,又随实习生接触实际工作,强化了自身综合素质与操作技能,并将之应用到本院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中。

4模块化教学与校企合作

在就业压力非常大的今天,就业是学校的头等大事。教师调研、“老生”反馈、企业需求告诉我们:要解决好学生的就业,就必须真正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具备能满足企业生产需求的实践动手能力。我船舶与海洋工程系与南通市多家大中型企业都有“订单式培养”合作,应该利用这样一个契机,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将焊接专业实训模块化教学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

为了更好的实现招生与就业的良性循环,应该加强与“订单式培养”企业接触、沟通,在新生入学初,请企业派有经验的人事管理人员参与“订单式”新生的面试与考核,与基本符合用人要求的学生签订订单,组建焊接专业“订单”班。首先组织教师深入到企业生产第一线,对生产过程、经营管理认真研究,熟悉具体工作岗位对于知识的要求和技能水平的要求;同时邀请企业专家、技术管理人员共同商讨理论课程、实训教学模块设置,将实训模块同企业的需求结合起来,将企业理念、企业文化融入到实训教学过程中。根据企业生产需求变化,及时更新实训模块内容。在模块化实训结束后,组织学生参加劳动社会保障局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职业资格证书”鉴定考核,获得相应技能证书。以便学生毕业后就能持证上岗,增加就业竞争力。

5总结

焊接专业实训实行模块化教学是切实可行的,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我们要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契机,使实训模块反映企业需求,使学生获得从业技能,培养符合企业生产需求的焊接专业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南通市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一点贡献。

参考文献:

[1]周杏芳.职业技术教育中“模块式”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

[2]许志安主编:《焊接实训》.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

篇(5)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GDP总量在去年终于首超日本,位居世界第二。经济的发展大大刺激了国内汽车销售,随之而来的是汽车营销方面人才的紧缺。为紧跟社会潮流,培养受用人单位欢迎的高素质人才,运输商务系与时俱进,设立了汽车营销实训课程,同时还建立汽车营销实训模拟基地,并依托南京交通技师学院汽车专业软硬件优势,在职校汽车营销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了宝贵的探索。我认为汽车营销实训教学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建立理论基础

在最初的半年时间里,学生们应以课堂模式集中学习汽车专业知识以及营销专业知识。在这段时间里,学生主要掌握汽车技术,了解汽车的发展趋势、汽车文化以及汽车发展历史,熟悉营销的基本概念,在理论上先打下坚实的基础。要达到以上要求就必须突出基本知识,减少不必要的公式推导和论证,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目的(营销方面的公式可以简单了解,不必过分精通);精选教学内容,通过整合,优化课程结构;打破学科壁垒,组织复合性课程(即汽车和营销知识结合起来讲);同时注意吸收新技术新成果。另外,还应拓宽专业面向,加强辅课程建设,拓宽专业面。拓宽专业面的关键是要按专业方向建设好辅助课程,供学生选择进修,这样既满足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也满足了行业多方面的人才需要。要实现这一点可以以兴趣小组的形式开设辅助课程,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参加,没兴趣的也不勉强。可以开设的课程有心理学(在与客户交流时可以更好的把握客户的心态)、驾照考试(可以更贴切的了解客户对汽车性能方面的需求)、汽车修理课程(可以更准确的知道不同车辆之间的优缺点,在向客户推销时可以扬长避短)等。

二、建立汽车营销理念

理论基础打好之后,学生们已经基本掌握汽车的主要技术知识和营销概念。此时安排一些汽车营销方面的专家教授和有经验的汽车公司营销人员以讲座、案例分析等形式为学生们建立汽车营销的理念,在此之间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定期不定期进行讨论和研究并递交交流研究报告。比如说可以让学生了解以下几种营销理念。服务营销,即企业为充分满足消费者需要在营销过程中采取的策略。网络营销,即再网络上宣传自己。绿色营销,即在消费者日益提高的环保意识上做文章。关系营销,即再企业盈利的基础上,建立、维持和促进与客户或其他伙伴之间关系,以实现参与各方目标,从而形成一种兼顾各方利益的长期关系。这样可以开拓学生的思路,让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走的更好。

三、实战阶段

经过以上两个阶段的学习训练,学生们对汽车营销已经有了一定深度的理论认识。因此在这个阶段可以对学生进行实战训练。实战训练分为几个部分,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1.大型经典案例或实际问题分析解决,主要是以比较成功的汽车营销案例为分析学习对象,或者以目前汽车企业的实际状况作为分析研究对象,提出解决方案。2.模拟市场环境,假象一个市场环境,让学生在这个环境中提出自己的营销策略和方案;实战阶段的形式可以是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或者研究报告,由汽车营销专家和人员共同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四、实训阶段

篇(6)

许多职业技术院校都开设有外贸类专业,该专业方向是培养具有扎实外语基础、掌握必要的国际商务活动的知识和具有较强的业务实际操作能力的应用型的人才。因此,探索如何建设和改革外贸类专业的校内实训课程,有效地培养出满足社会用人单位需要的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一、外贸综合实训的概念和特色

外贸综合实训是指在学习主要基础课和专业课基础上,结合外贸主要工作岗位从事的主体业务操作内容,对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训。这种培训是职业教育“课程整合”的实践形式和教学模式,具有鲜明的特色。

1.专项实训与综合实训并存。外贸综合实训首先是分学期展开专项实训,包括外贸函电实训、单证制作实训和商务谈判口语实训等,不断强化对学生各门课程的应用能力。最后再展开综合实训,以进出易基本过程为主线,以具体交易为背景,实训过程涉及交易的各个环节、多个岗位,能力要求上体现了多门专业课程综合,是一个集成化的实训项目。

2.仿真性与真实性并存。建立多个外贸实训实验室,使学生置身于特定情境之中,直接切入不同外贸岗位的不同工作,学生通过不同岗位角色的扮演,从而掌握各种业务技巧。而真实性则表现在实训中所采用的产品、单证资料大多直接来自于企业或相关部门。

3.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并存。校内实训基地主要是结合所学课程以动态的、仿真的情境提高学生对外贸工作的感性认识,同时对学生进行外贸岗位的岗前培训,帮助他们获得职业资格证书。而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则通过多方联系外贸企业,让学生分批进企业调研、实习。这样既便于学生对即将从事的工作有较深刻的认识,也便于企业从中发现和选拔人才。

二、外贸综合实训内容探索

(一)构建外贸仿真实训室。

必要的硬件实施是开展外贸模拟仿真操作的前提和基础。建立模拟实体公司及与其有关联的部门机构,让学生体验真实的工作氛围。以实践教学为例,我校在校内专门设置了多个实训间,如接待处、样品间、谈判间和办证间等。

(二)主要实训内容设置。

(1)交易前准备阶段。该阶段主要以产品的整理、和推广为目的。学生首先成立工作小组,在样品间分配交易的产品,合作编制产品货号、插图目录表和价格表,并探索准确描述产品的方法;然后利用计算机制作幻灯片做产品演示。这个阶段,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并动手实际操作,从而具有进入真实企业的感受,并开始熟悉相关产品,为下阶段的实训做好准备。

(2)交易磋商阶段。该阶段实训以出易磋商的完整过程为主线,以具体产品交易为背景,主要针对出口贸易中的外贸函电草拟、商务谈判、合同签订等业务的实训。这个阶段学生分出口商、进口商两个角色,对上述业务过程进行实操,最终达成交易并拟定合同或确认书。

(3)交易履行阶段。该阶段学生主要对合同签订后履行过程中的各个重要环节实训,主要有信用证审核与修改、出口货物订舱、报验、通关、投保以及各种相关单据的制作与审核。通过该阶段实训,学生在一个在连贯的业务操作中熟悉出易基本程序和操作技巧,加深了学生对外贸各种单证的作用、格式和内容的理解。

(4)建设校外实训基地。鼓励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走向社会了解外贸行业的发展方向,了解外贸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和要求。教师可鼓励学生去参观本地的港口或直接找船运公司和保险公司去了解运费和保费等。如条件允许可,学校可建立稳固的校外实习基地供学生调研和实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同时也为企业输送和选拔人才提供有效的途径。

笔者所在学校通过实施上述的综合实训课程,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极大的提高,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学过的各门专业课程,且对专业知识和目标岗位的认识也进一步加深,就业竞争力明显提高。培养应用型人才、适应广泛就业需要是职业院校生存的根本。在新形势下,职业学校要树立“职业教育要面向市场”的教育思想,站在职业岗位的角度“以岗为纲”,实施有效的实训课程,才能培养出来深受一线岗位欢迎的毕业生。

(作者单位:汕头鮀滨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篇(7)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市场对劳动力人才资源的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企业择优的标准转向操作技能优秀的实用型人才。为此,就要求学校注重实训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有针对性地将实践技能训练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培训,以适应市场和企业对新型人才的需求。

        一、提高对实训教学的认识

        1、实训教学有利于中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提高,有利于加强综合职业能力人才对社会的适应性。通过实训,一方面让师生更清楚地了解到当今社会人才素质的需求方向以及发展趋势,另一方面也使学生能迅速地把课堂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所学知识消化得快、掌握得牢。

        2、实训教学有利于中职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实训教学可以把传统的课堂变成“教、学、做互动,听、看、动结合”的特殊课堂,把传统教学中教师唱“独角戏”变成师生“同台演出”的新型教学模式,从而推动中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

        3、实训教学有利于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的培养。通过实训教学,学生可以学到课堂里、书本上许多学不到的经验,可以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学习情趣,在不间断的实践中发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以加强。

        二、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

        实习基地是中职学校对学生实施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的必备条件,是实训教学的载体,是学校的“练兵场”,是学生的“习武地”。所以,实习基地要真正体现专业特色和水平,体现先进性、配套性和实用性的特点。专业实训室的建设方向要侧重实用性,让学生在学校实训期间能模拟企业生产环境进行操作;实训室的实训工位要多,实训时尽可能做到人人有工位,学生在实训中以培养熟练的操作技能为主。要充分利用校内现有的实习基地,如车间、实验室等,给学生营造实习的空间和舞台,使其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实训技能的训练,为走出校园打好基础。

        三、加快提高实训教师教学水平

        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是实训教学的基石。实训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是决定实训质量的主要方面,要获得好的实训教学效果,任课教师具备“双师”素质是关键。任课教师只有对所授理论的技术技能了如指掌,才能够准确体察学生在实训中存在的问题,了解他们掌握相关知识的程度,及时进行分析归纳,找出存在的薄弱环节,就所学知识点加强辅导训练,直至熟练掌握,达到实训目标。因此,专业课教师须始终坚持不断吸收新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真正做到在实训教学中游刃有余。为提高专业课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水平,我校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通过多种途径加强专业课教师队伍的建设。首先,加强专业课教师培训。学校坚持把做好教师培训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将“双师型”专业教师的培养纳入了职业教育发展和师资队伍建设的整体规划之中,并认真付诸实施。今年我校将派11名教师到外地培训。学校基本每年都会出资分批派出专业课教师到清华、北大、湖大、byd公司等参加各类专业技能培训,也经常利用带学生去顶岗实习的机会让相关专业的教师到企业中去学习;。其次,为弥补实习指导教师不足现状,学校每年都拿出大量资金,从社会上聘请具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退休技术工人担当实习指导教师,到我校来进行指导。从2005年到2009之间我校先后聘请过数控、焊工、车工、钳工、汽车驾驶与维修等专业人士在校专职从事实习指导工作,实行传帮带,取得了较好的实习实训效果。 

另外,我校每年都以“校内比武、校外参赛”的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技术水平。

        通过培训,我校教师不仅在专业知识、动手能力上得到了提高,而且在教学理念上得到了更新。他们中间有的已通过高级技师考核,拿到了高级技师证书,有的通过高级工、中级工考核,拿到了相应专业的高级、中级工技能证书,使我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得到明显加强,为我校教学工作起到了推动作用。

        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

        职业教育实施的是以技能训练为主的教学原则,要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参加实训的积极性。除了教师良好的引导,更重要的是要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浓厚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教师应该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学的积极性、自主性和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开始实训时,老师就要明确地告诉学生,他们是能行的,也许我们理论知识现在还不是很行,但我们的动手能力是绝对行的,要给他们一定的自信。在给他们第一个任务时,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让他们能够完成,而且是他们感兴趣的任务,以此来满足他们的内心需要,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也可以组织学生到有关的制造厂或修理厂进行参观见习,了解情况,增长见识,建立自信心,以激发学生对实习的兴趣和热情。

        2、优化实训内容,在选择项目内容上要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然后再不断变化课题,不断变化花样。项目的训练要注重实用性、针对性、趣味性相结合,以便使学生在处于好奇、感兴趣的激情中从事学习。如在老师的启发下,同学们用caxa、cad软件设计制作了烟灰缸、飞机模型,用钳工、车工实习做榔头等一些生活实物;又如,在数车实训中制作金字塔、中国象棋、国际象棋等等。这不但带动了纯技能的学习,同时激发了学生设计制作中要考虑实际用途及相应功能的能力。当学生看到这些作品出自他们之手时,可以想象他们内心的激动和开心。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又玩又学,不仅能体验劳动的快乐,还能亲自观赏和品味自己的作品,何乐而不为呢?

        3、学生是存在个体差异性的,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因人而异,分层教学,以便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于理解、掌握技能较快的学生,可以适当地为其开开小灶,给其布置较复杂的任务来做,在保证训练的可操作性情况下让其自由发挥,培养其独立思考、敢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让学生在理解和应用上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同时,此法也可带动其他同学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兴趣。而较慢的学生,教师更应该耐心指导,并给以鼓励,减轻学生的压力和心理负担,让其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来完成每一个项目的训练。我们要引导他们进行爬梯式的学习,一阶一阶实现目标,一步一步完成任务,让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切实体验成功的感觉,让他们慢慢知道:“正如教师所说,我也是能行的!”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发展。

        4、教师要给学生适当的评价,实训教学的评价方式直接影响到实训教学的效果。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关注,更希望听到对他好的评价,从而引起他们学习的浓厚兴趣。另外,可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实践性教学活动,如开设特训班、开展技能竞赛,激发更多的学生加入第二课堂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第二课堂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多参加国家、省、市等举办的技能比武。我校每年都会选拔一些优秀学生参加省、市举办的技能大赛活动,对优胜者给予表彰。这样的技能竞赛对那些善于应用知识、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是一种鼓励,对那些动手能力较差的学生是一种鞭策,也是同学们再学习的机会,可以在总体上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总之,实训教学是一项整体性、长期性、重要的教学环节,应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更需要师生的共同关注、共同努力、共同打造。要想方设法提高实训效果,把培养学生的技能落到实处,为企业输送更多合格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何玉刚 提高课堂教学吸引力的有效策略[j].职教通讯 2007

[2]孙华 《浅析提高专业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科技信息。

篇(8)

1引言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跟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步伐一路走过来的,全国水利类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百分之百的都是当年各地的水利中专学校和水利技工学校升级而来,因此,在教学管理上,一方面在模仿高等教育中本科的做法,另一方面继续沿用了原来中专时期的教学方法,忽视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和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培养质量,值得引起高度重视。在此,笔者就以水力学实训教学为例作简单的探讨,以起到抛砖引玉的功效,为高职教育实训课教学,特别是水利类高职教育实训课教学,寻找出一条有效的途径。

2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属性

纵观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起步、发展、壮大等过程,不难发现高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有着本质上的差异,具有其独特的职业属性。(1)就业性。高等职业教育最基本的属性就是它的职业针对性,即一个专业针对一个职业行业,培养的学生在毕业后在相对应的行业从事相关的专业,成为相关行业的蓝领———高级技工,成为相关行业生产中的工人骨干。(2)大众性。高等教育基本点是精英教育,培养有高深学问的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而高等职业教育是大众教育,其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不一样,跨度相对更大,主要培养适合于行业发展要求的一线的技术、管理人员或高技术领域的技能人才,是一种对于大的技能的普及和提高。(3)产业性。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非义务教育,具有一定的产业特点,每一个专业需要有一个职业行业支撑。高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对学生和社会的职业培训任务,因此,相应的产业性更强。也就是说高等职业教育具有教学、科研和服务三重职能,必须三头并进。(4)社会性。高等职业教育的就业性、大众性、产业性决定了它不能把自己完全封闭起来,必须向社会开放,依托地方、行业和企业的技术与管理人员,利用它们的基础设施和职业工作环境开展产学研结合,实现以服务求支持。坚持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结合,开展全日制的职前教育和非全日制的继续教育与职业培训,真正把高等职业教育推向社会,实现健康发展。

3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特征

通过进一步和高等教育对比,认真总结和分析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不难发现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具有自己的特征。(1)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根本任务。(2)以社会需求为目标、岗位技术要求为主线设计培养方案中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3)以职业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基础理论教学以“必须”、“够用”为度,加强专业课的针对性、实用性,加大实践教学比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4)以学生“双证书”为培养目标,以“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实现职业优先,技能第一。(5)以就业为导向,坚持产学结合、校企结合的途径,全力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4改革水力学实训教学的对策

清楚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属性和主要特征,结合水利类专业自身的特性,要搞好水力学实训教学必须全面改革,具体来讲就是要采取以下对策。

4.1立足生产搞实训,改革传统教学理念

水力学实训课项目设置全部沿用了大学和中专的教学模式,以验证水力学原理为主要内容,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对水力学理论的理解,忽视了实训内容的更新,忽视了教学和生产的对接。因此,高职教育中,水力学实训课教学必须从理念上进行改革,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观点,向生产要项目、向职业要项目。具体地讲就是要做好三件事。一是精减现有的水力学原理性实训,减少原理性实训过程用动漫视频去演示这些原理性实训过程,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在理论课中完成教学。二是深入生产第一线,开展调查研究,确定水利建设、管理、设计和施工等各个环节对水力学实训的要求,精选实验项目,让学生在学校学习过程中掌握生产技能,实现理论学习和生产实践零对接。三是采取开展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将企业行家能手请进校园指导学生实验,在教学中带人生产经验,同时将学生有计划、有组织地送到生产第一线学习,实地了解和掌握生产要求,从而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自觉学习实现技术。

4.2立足竞争搞实训,改革传统教学模式

社会的竞争说到底是技术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因此,水力学实训教学要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教学模式上要进行彻底的改革。目前的水力学实训教学百分之百的都是验证水力学原理的实训,通常是实训老师编好实训任务书,示范性地做一次演示,接下来同学们分组完成实验过程,并计算时效性结果。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落后于生产的实际需要,必须大胆地进行改革。水力学实训课教学必须立足于市场竞争的需要,按照市场的实际情况,给出相应的实训任务,要求学生根据水力学知识,自己编制实训任务书,自己完成实训过程,相互评定实训成果,最后得到结论。在学生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指导教师根据实际工程情况给出最后的结论,这样让实训融入生产、生产指导实训,真正教学、生产两结合。

4.3立足专业搞实验,改革传统教学方法

篇(9)

引言

微课不受空间与时间的限制,使学生能在碎片化的时间中学习和吸收知识,实现了课堂教学的翻转,凸显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积极自主的学习。思维导图又能很好的弥补微课资源之间知识体系的不连贯性的缺点,促进学生在零散的微课学习中构建出完整的知识体系。因此提出了基于微课和思维导图的混合式实训教学,针对不同类型人才的培养构建出新型的混合式教学方法。

一、采用思维导图进行微课视频设计

微课的特点就是时间短、内容精,这就要求老师在制作微课视频的过程中,需要对教学的内容以及教学主题进行重点划分,在短时间中把知识点进行便于理解的讲授。因此,老师在微课制作之前,就要通过构建思维导图着重把握微课视频中能展现教学、技术、角色的具体内容及手段,实现对微课视频时间的充分利用。思维导图的构建,可以帮助老师熟悉微课教学的内容、把握教学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使微课教学内容更加协调。

二、实施混合式教学的过程

(一)微课预习

利用微课让学生进行在线预习,减少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难度。微课预习这个学习过程是不存在监督的过程,教师不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当中,只把相应课程的微课视频存放在教学网站上。学生通过网上学习根据微课内容对知识点进行预习和理解,把不懂的地方标记下来,通过询问老师、查阅资料以及讨论等方式来帮助自身理解。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力,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出自身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出自身的学习兴趣,再通过对相关问题的探讨进行知识点的深入思考,提升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课堂实训引导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对课堂实训进行演示和讲解,学生在看的过程中只需要记住实训步骤进行相应的操作即可,虽然在实训步骤中学生可以对相关问题提出疑问,但是由于学生对实训步骤的不清晰,所以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都是与实训操作相关的基础问题,并没有对实训的意义有一个深层次的理解。因此,老师在进行课堂实训的教学过程中,不能忽略对实训意义的讲解,要做好课堂引导作用。例如: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课程中进行《多媒体教学系统的连接与调试实训》的实训教学时,老师可在前一次课后给学生讲明下一次课要求实训,让学生在课下利用微课弄清楚实训的步骤及实训方法。这样,老师在上实训课时就只需要对学生进行实训的引导,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对实训意义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构建了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三)章节巩固及检测

对于学习章节完成了之后,学生们的知识体结构大多都停留在零散的状态,不能正确把握知识点的理解,利用微课以及思维导图,设立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在章节测试中要包含基础性的知识问题,也要包含复杂的知识问题,创建出一套章节巩固的在线检测试题。

三、采用思维导图与实训报告相结合的考核形式

篇(10)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183-01

一、“示范-实训-考核”教学法产生背景

《数控机床电气控制及PLC》课程特点:《数控机床电气控制及PLC》课程是辽宁装备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数控技术专业(维修方向)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课程开设在第3学期。主要讲授数控机床的电气结构,电器元件原理及结构,数控机床的电气原理图识读,数控机床的常见接触继电器控制电路,数控机床PLC编程,数控机床主轴驱动系统和进给驱动系统的原理等内容。

目前该课程的教学现状是:《数控机床电气控制及PLC》课程是一门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理论课和实训课由同一名老师担任,学生都是由高考统招来的,作为高职的学生,高考成绩都不高,学生的特点是学习兴趣很强,但是缺乏学习方法,容易半途而废。《数控机床电气控制及PLC》这门课程有大量的实训课程,学生上实训课程的表现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强,但是在做实训的时候不知道应该从何入手,老师讲解多遍也是无济于事,听不懂。让学生自己做实训的时候,只有少数的同学可以完成实训,多数的学生干坐了一节课。

根据这种现象我校经过不断思索、论证、实践,总结出了这套“示范-实训-考核”的教学方法,通过实践证明,这套教学方法可以将学生很好的组织起来,降低了理解实训的难度,通过这套方法可以使学生百分之百的完成实训。由于实训课和理论课是相关的,实训课的教学效果好了,理论课的授课效果也得到了提高。

二、“示范-实训-考核”教学法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依据

现代教育观认为在教育活动中,学生居于主体地位,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学是一个以学生为中心有机的整体。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学生学会了什么,而不是老师教了什么,教学过程中教师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必须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要考虑学生有没有兴趣,如何使学生保持并引导好这种兴趣。 “示范-实训-考核”教学法就考虑了学生的心理状态,同时又顾及了其它的因素,因而它符合观代教育观的要求。首先,实训课的项目本身都是学生感兴趣的项目,学生在上实训课的时候都是兴趣很高的,但是由于对于学生来说实训项目入门很难,多数学生觉得无从下手,做实训的兴趣就减弱了,最后干脆不做了,说说话,玩玩手机白过了一节课。教育学告诉我们,兴趣影响着人们所从事活动的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活动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要让学生对所学课程产生浓厚持久的学习兴趣。“示范-实训-考核”教学法,一开始便注重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它从能引起学生兴趣的示范入手,让所有的学生在老师示范的带领下,从容的跨过了实训入门的门槛,让实训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并赋予它新的内容,使教学得以顺利实施,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三、“示范-实训-考核”教学方法的含义及实施过程

“示范-实训-考核”教学法,是基于课堂组织基础上,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目的,注重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指导学生掌握实训内容的一种教学方法。该教学法把考核贯串于整个课程教学过程。

实施过程分三步完成,即“示范降低门槛,实训融会贯通,考核点燃激情”。具体实施就是在实训课一开始,先由老师来讲解和实训相关的基础知识,学生在上课之前对实训项目是很感兴趣的,但是由于自身的基础比较差,对于电路的理解比较困难,如果没有老师对基础知识进行讲解,学生理解起来是比较困难的。接下来是示范,可以教师自己演示,也可以老师在旁边指导请两名同学来为大家演示。这样学生在了解原理的基础上,又看到了同学的演示,自己在做实训的时候就没有问题了。第三步是让学生自己做实训,装备学院的实训设备在辽宁省来说已经算是比较多的了,但是也不能保证每名同学一台实训设备,上实训课的时候一般是两名学生一台设备,这样一名同学做另一名同学就容易偷懒,因此在做实训前要做好分工,一名同学在做实训的时候,另一名同学要完成实训报告册,这样两名同学都有事情可以做。第四步就是要做好考核,考核即是对教学效果的一种检测,也可以给学生一种成就感。完成实训并通过考核的学生,在做下一次的实训的时候就会产生更大的兴趣。没有通过考核的学生,也知道了自己错在哪儿,下次也不会再犯相同的错误。

上一篇: 成本汇报材料 下一篇: 培训年度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