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08 11:50:5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就业局档案管理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1 大数据时代文书档案信息化管理发展趋势
1.1 大数据时代
我们探讨大数据时代的企业文书档案管理,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大数据。大数据时代指的是互联网时代数据传输速度快、数据传输量大、数据传输类型多样的时代。而大数据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其由于数据容量过大,无法被普通用户及时获取和加工处理,某种程度上,大数据环境下现有的数据容量由于太大,常规的信息查询、检索、获取和加工处理手段已经无法适应用户的数据资源需求。而信息化时代准确的数据信息就是人们宝贵的资源,因此大数据时代,人们既需要掌握全面的数据资源,更要学会深度加工有价值的数据资源。新时期,大数据已经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产生活,我们要学会在大数据时代掌握如何处理和交工数据的能力。同样,大数据时代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也必须适应时代变化进行管理模式的变革,加快建设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进程,适应大数据环境。
1.2 企业文书档案信息化
企业文化档案一般指的是企业在社会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中对企业的价值信息通过不同形式和载体的记录下来的文件。企业文书档案还包括文字、图表、图片、视频、录音以及多媒体等不同形式和载体。企业文书档案一般要记录企业的财务管理、业务管理以及人事管理等方面的信息,所记录下来的企业文书档案主要是由具有保存价值意义的文书信息资源转换而来。企业文书档案在进行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文书档案的信息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管理、信息储存、信息传送、信息开发和信息利用,让各种企业的文书档案形式和载体能完成数据化和信息化的转变。当企业档案通过完成数据化以后,就可以通过数据库通过信息技术及时快速地查询目标数据,从而提高企业有价值信息的利用效率,通过价值信息的充分利用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效率。大数据时代,文书档案的信息化和网络化让企业档案信息的价值和利用率都能得到提高,而且能完善企业的生产管理体系。
2 大数据时代实现企业文书档案的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第一,提高企业文书档案的管理效率。现代企业由于经营、生产和管理的内容越来越多,文书档案所需要记录的有价值的企业信息的数量和类型也逐渐增多,传统的人工查询或者简单的电子档案查询效率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大量的数据资源需求。新时期,如何通过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提升相应文书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大幅度提升文书档案的检索和查询速度与准确度,大幅度提升企业文书档案的单位信息利用率,让企业文书档案管理模式运行效率更高,是当代企业档案管理工作者亟需解决和应对的重要课题。所以建设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文书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对于建设现代化企业,提升整个企业的信息管理体系运行效率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二,有利于文书档案实现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大数据环境下,数据的处理已经从局域网的计算演变为云计算,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具备了强大的数据计算、信息检索、信息查询、信息储存、信息网络传输、跨文化信息交互,以及智能化数据库处理系统,为企业文书档案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企业文书档案在完成数字化和智能化管理以后,计算机数据检索、加工和处理会减少不必要的人为失误,而且会让文书档案管理工作更有效率。第三,有利于实现企业文书档案的信息高度共享和高利用率。企业文书档案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建设有利于目标数据能及时在线地传递给每一个用户。例如文书档案管理系统可以给企业每一个员工建立企业工作档案,员工可以通过相应的数据库自由登陆和查询自己的数字化档案记录;而数字化的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档案记录可以在经过适度加工后,迅速被企业生产管理决策层调用并用作未来企业生产管理的决策参考信息;甚至数字化的企业文书档案还可以加强企业的内部生产、经营和管理等各个环节的监督,每个生产环节的价值信息都有记录在档,并且可以随时供企业内部监督机构实时查询核对,这样可以防止企业内部腐败,提高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透明度,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第四,有利于现代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建设。企业文书档案管理体系是现代企业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文书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有利于促进现代企业管理体系的信息化建设。由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等有价值的信息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被转换为数字化的数据,数据而且可以通过联网进行云计算,因此企业文书档案数据还可以通过网络和云计算与企业其他数字化管理体系进行数据共享和整合,实现企业管理体系的数字网络一体化建设,从而大幅度提升企业管理体系的运行效率。
3 大数据时代企业文书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内容
第一,文书档案的数字化管理。传统的企业文书档案管理都是通过纸质档案和人工管理来实现,管理人员往往数据录入量大,工作强度高,而且档案查询和获取进度慢、效率低,并且档案的存储占用大量的空间资源和相关设备。而大数据时代,数字化档案则只需要占用几台专业计算机以及相应的网络频谱资源,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劳动成本,而且档案信息数字化以后还可以大量复制和加工处理。企业文书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对相应的文书档案信息进行数字化加工处理,一般指的是将纸质档案所记录的文字信息以数字化的形式录入计算机的数据库并形成电子档案,也就是电子档案。企业文书档案的数字化建设是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文书档案的网络化管理。由于文书档案信息已经转化为以数字形式存在的电子档案,档案资源的利用就需要借助相关设备和技术,如计算机终端,联网设备,数据库处理技术等,有相应的设备和技术支撑才能实现电子档案的不同层次、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用户的资源共享。企业文书档案的网络管理是支撑电子档案利用的重要技术,网络管理包括网络分类、归档、组卷、借阅、检索、传送、交流、隔离、复制、上传、下载、获取、存储以及售后服务等。第三,文书档案的安全化管理。企业的电子档案具有保密性,决定了电子档案只能是一定程度和范围内的共享,这就需要网络安全管理技术作为电子档案的权限的保障。由于网络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网络是存在可以攻破的缺陷的,因此电子档案面临着数据窃取或遗失等问题,所以需要加强网络的安全管理,网络安全管理主要防止网络故障、设备故障、计算机病毒和黑客攻击等因素导致的电子档案的损坏和遗失。另外,网络安全管理还要做好企业电子文书档案的分级共享管理工作。
4 结束语
大数据时代要求企业的文书档案管理必须加强数字化和网络化建设。文书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提升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提升档案信息的价值和利用率,为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决策提供及时科学的参考信息,能促进企业的生产管理体系的运作效率的提高,因此我们必须大力推动企业的文书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积极建设电子档案系统,并提供有力的技术和设备支撑,提高企业档案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1 时代潮流发展的最终归宿
如今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获得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所呈现出的意义和价值越来越高,因此,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也必须将信息的管理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不能恪守陈规,一直以传统的方式和手段进行档案信息管理。尤其是进入了二十一世纪之后,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名词的出现以及相关技术的革新,使得传统管理模式下的档案管理难点和问题迎刃而解,以数据化、自动化信息管理系统取代传统纯人力信息管理系统已经是大势所趋。
1.2 事业单位体制变革的重要内容
事业单位为了能够更好的实现自身的发展也会在原有的模式上针对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做出相应的能动性变革,而变革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包括引入电子数据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事业单位资源管理系统等在内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档案管理工作作为事业单位基层工作重要的一部分,掌管着整个单位的数据和信息资源,自然也需要做出相应的模式改革,以适应单位内部整体变革环境,并以自身的改革来促进整个事业单位变革进程的发展和深化。
1.3 档案管理工作体系和模式发展变革的需要
在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中,想要进行相应的信息查询需要的步骤复杂,时间冗长,大大降低了工作的效率,而这种低下的工作效率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高节奏的需求,因此档案管理工作必须进行方便快捷的数据化和自动化改革以适应高速运转的单位机制。同时这种自动化的档案信息管理模式也能够减少很多人力管理模式下的错误和纰漏,还可以通过网络预警机制保证单位信息的安全性,提高事业单位的发展能力。
2 科技档案管理数据化与自动化改革的主要内容
2.1 科技档案管理数据化改革的内容
在进行科技档案管理的数据化工作时,主要需重视现代科技背景支持下的扫描技术、数据库技术、数据加密技术、身份认证技术、网关认证技术等等对于档案信息数据化进程的推动作用。信息是一个单位最重要的无形资产,而将信息数据化并更好的管理则有利于这些资产的价值最大化,更好的服务事业单位的基层工作。
2.2 科技档案管理自动化改革的内容
自动化相对于数据化而言体现着档案管理模式改革的更高水平。用于实现自动化改革的技术主要有电子标签、OCR识别、数据自动处理以及数码扫描识别等等,这些技术可以使信息的存储和系统化归集不再需要更多的人力资源介入而自动完成,同时还可以完成人力所难以或者无法实现的大数据处理、批量数据整理等工作,大大节约了人力和财力。
3 科技档案管理能动性改革实现的措施
3.1 档案管理系统流程结构重置
“流程结构重置”即在数据化和自动化改革的过程中和改革结束之后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依据具体改革的现状重新安排,设计适合于改革后档案管理模式的工作职位和各个职位的具体职能,从而提高人力和技术的契合程度,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流程结构重置工作主要包括业务流程优化和业务标准制度化两个主要模块,除此之外还要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环节对于网络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和利用,加强日常工作中对网络稳定程度和信息安全性的维护。
3.2 深化扩展档案管理服务功能
档案管理工作模块作为事业单位的基础工作内容,其工作的本质特征在于其服务性,因此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服务能力也是科技档案管理能动化改革进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档案管理工作的服务功能不仅要横向延展,更要纵向深化,满足信息使用者各方面、各层次的需求。同时还要改变以往的“等需求上门”转为“送服务上门”,帮助单位信息使用者更便捷的处理相关工作,实现一键式档案服务,为整个事业单位的工作提供基础信息支持。
3.3 建设信息化档案平台资源库
分工协作:建立健全企业职工档案管理体系
根据企业职工档案分布的广泛性、成分的复杂性、内容多样性等特点,长春市档案局积极牵头,与有企业职工档案管理职能的各部门联系,共同调研,统一谋划。先后与长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印发《长春市企业职工档案管理暂行办法》,规范全市企业职工档案管理。与长春市社会保险局一道积极协调,以市政府办公厅的名义下发了《关于企业退休人员档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及《长春市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管理中心档案利用工作意见》。与市国资委联合印发了《关于长春市改革企业档案归档移交工作相关事项的通知》,编制了《改制企业档案处置工作方案》(样本),在全市企业职工档案管理的重点及难点问题上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一是划定了企业职工档案管理的范畴,企业职工档案管理是指:长春市行政区域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城镇个体工商户中,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职工档案管理,及非全日制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与原用人单位终止(解除)劳动关系的失业人员、自费出国等人员档案管理。二是明确了管理机构,确定用人单位、劳动就业服务机构、社会保险经办单位为企业职工档案具体管理机构。档案管理机构要接受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及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指导。三是建立了管理体系。明确用人单位、劳动就业服务机构、社会保险经办单位、国资委、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在档案管理工作的职责,几个部门分工协作,密切配合,保障企业职工档案管理的连续性,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四是开展职工档案管理资格认定工作,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成立职工档案管理资格认定联审办公室,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为成员单位,办公室设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具体负责用人单位、劳动就业服务机构档案管理资格认定工作。五是进一步规范改制企业档案处置工作,规范了改制企业档案处置工作的内部审批程序,明确了档案局、档案馆在企业档案处置和档案接收进馆过程中的责任,为改制企业正确编制档案处置工作方案,及时完成档案处置审批工作提供了保障。
为了保证这些与企业职工档案管理工作密切相关的政策尽快落实,省内新闻媒体给予了大量报道,深受企业和职工个人的欢迎。据市社保局档案中心的同志介绍,当时每天都有企业预约移交档案,日平均工作量在800至1000案卷。
求真务实:推进企业职工档案资源建设
在加强企业职工档案资源建设过程中,长春市档案局遵循“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紧密依托劳动部门、社保、国资委等几家大单位,开展企业职工档案收集。
长春市社保局在全国率先实现了企业退休人员档案集约化管理,其管理模式和规模在全国副省级城市和省会城市中位于前列,目前其档案中心被评为科技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国家二级。现拥有企业职工档案23万余卷。
市劳动就业局成立了企业职工档案管理中心,目前已拥有企业职工档案10万余卷。针对企业职工档案丢失问题,长春市劳动保障部门从2006年开始研究制定“补档”政策。设计了补建档案的相关卷宗和业务流程。现在,只要职工能提供调配手续或招工名册等原始档案资料复印件、职工所在单位证明材料、职工参保或未参保证明材料、职工辖区派出所证明等,就可申请补建档案。长春市启动职工人事档案补建工作以来,已为几千人解决了档案丢失的问题。
长春市档案馆接收了企业职工的录用调配档案115万件,还主动接收66家123062卷破产企业档案,这部分档案里的文书、财务档案也包含很多反映企业职工人动情况的佐证信息,如一位20世纪60年代参加工作的老同志曾连续8年在有毒有害工种的岗位上工作过,想办理提前退休,但因工厂破产,手续无法办理。经过长春市档案馆接待人员仔细查找,终于在破产企业的工资名册中找到了他的名字,为他办理提前5年退休手续提供了真实确凿的证据。
面对不断激增的企业职工档案,如何做到既满足广大企业职工利用档案的迫切需求,同时又能保证企业职工档案安全与完整,提高工作效率的问题凸显出来。据当时统计,每个利用者利用手工查询工人调配档案,平均需查35.5卷、翻阅1770件调配证、牺牲3个小时时间才能查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档案。有一位下岗职工花了六天时间,翻阅760卷、3万多件调配证,才找到有自己名字的那一份。利用现代化手段,开展企业职工档案数字化工作被提上最紧迫的日程。
长春市档案馆仅用45天工作日就完成115万工人调配档案数据录入任务,极大地方便了企业职工查找档案。为了让利用者在“查到”的同时,更快速地“拿到”,长春市档案馆还创新了“三个替代”的利用工作方式,即网络检索替代手工检索,数字档案替代纸质档案,网络打印替代原件复印。在档案原件不出库的情况下,几分钟内即可完成整个“调档”“出证”的流程。
长春市劳动就业局为档案管理中心利用科技手段实现接收、归档、微机录入、数据库查询同步进行,当天接收的档案当天录入微机,当天就可进行信息查询。这种巧妙的链式管理方法,使工作效率有了明显提高。
长春市社保局退休人员档案管理中心已建立电子档案68638卷,年平均为群众提供档案查询数约占库存档案数的25%。
今年长春市又实施了区域内馆藏信息远程共享工程,即将长春市档案馆与10个县(市)区综合档案馆的民生档案数据进行整合和交换,实现了“互通有无、互换数据、互开证明”。这样只要在馆藏范围内,利用者在首访的档案馆就能查到所需信息,并可异地开具档案证明。这种“只进一个馆就OK”的方式,使查找企业职工档案将会更加便捷,减少了利用者往返奔波之苦
树立形象:打造阳光服务窗口
服务是档案工作的永久主旋律,长春市企业职工档案管理部门始终把为企业、为企业职工做好服务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升服务质量,让窗口服务充满人性化、洒满“阳光”。
长春市社保局档案管理中心为企业移交档案建起“绿色通道”,企业移交档案可以提前进行电话预约,同时开展不间断的业务咨询,对破产企业、特困下岗职工可以特事特办,免收服务费。
2009年明,公交集团为其单位2000多名退休职工办理医疗保险,通知这些退休人员到档案中心复印档案材料,一时间这些退休职工全部拥至档案中心。时值盛夏,天气炎热,加上这些退休职工年纪都偏大,在排队等候过程中有一些老人由于体力不支几乎晕倒。面对此景,档案中心领导立刻联系公交集团,建议其统一提供职工名册为退休职工办理佐证材料,以免去这些年迈老人东奔西走、舟车劳顿之苦。公交集团即刻派出工作人员来到档案中心,以单位的名义为其职工办理相关手续。原本需要冒酷暑排长队的退休职工高兴极了,连连称赞档案中心为企业职工办了实事。
1.现行企业职工档案管理体制与市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职工档案是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基础,是职工个人维护合法权益、政府有关部门落实政策、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法律凭证,是现代企业制度下职工享受各项劳动待遇、记录参加社会保障情况的重要凭证。在新的形势下职工档案的作用已不局限在企业本身,已经成为社会的问题,职工档案应成为个人信誉体系的主要内容。职工档案的内容已不在是侧重职工政治历史情况、工资审批晋级等形成的材料,而是侧重于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医疗保险、公积金、住房补贴的缴费和发放,签定、解除劳动合同等形成的材料。现有企业职工档案多为分散管理、多头管理,固定工身份和部分合同制工人档案,有在企业主管部门管理的,有在企业管理的,没有与企业各门类档案实行资源整合,集中统一管理。地方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及企业专业主管部门对所辖企业的在职人员、失业人员、再就业人员没有一份清晰、准确的统计或人员名单。现代企业制度下职工档案管理没有统一的要求和模式,这种管理方式,有悖于企业实行的全员劳动合同制,给企业的职工基础管理工作带来许多麻烦,也不利于维护职工个人利益以及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和建设科学、规范的劳动力市场。
2.企业职工档案工作发展不均衡。目前,职工档案的保管和管理主要分六个层面:一是国有、非国有企业用人单位保管和管理在职(在岗)的职工档案;二是具有部分行使政府职能的企业以及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保管的员工档案;三是市、县(区)劳动就业局保管解除劳动关系的职工档案;四是市(县)社保局保存企业离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的职工档案;五是市人事行政管理部门下属的人才服务中心保管的大中专毕业生档案;六是失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中介服务企业(组织)、民政系统的社团组织工作人员以及农民工等档案。
长期以来,职工档案的管理工作游离于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视线之外,未能实施有效监管。劳动保障部门在没有法律依据的前提下,监管不到位。这种脱离政府监管的职工档案工作必然导致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如企业负责人为达到控制职工的目的,扣押档案不给,或把档案长期存放在个人手里甚至丢失,职工在调动工作或办理退休时找不着档案等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影响了档案管理的严肃性,更侵害了职工个人利益。
3.企业职工档案材料的客观性、准确性、完整性差。由于部分企业具体工作人员没有严肃、负责地填写好每一份档案材料,致使有的档案错漏百出,甚至随意更改,给劳动保障部门办理职工失业、退休等手续增加了困难。如档案年龄前后不一致,出现多个参加工作时间,个人经历前后记录不完整等。
4.档案管理的软硬件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多数档案室设备陈旧,管理手段落后,防火、防潮、防蛀等达不到标准,档案管理只满足于不丢失,装进袋子,锁进柜子,档案检索和利用停留在手工操作上。国家、社会、职工个人所需的职工档案的信息不能在网上共享。
5.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急需提高。档案管理是一项政策性、规范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少数职工档案管理人员没有经过档案专业培训,业务能力和水平具有局限性,加之兼职过多,顾此失彼,无暇顾及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在充分利用档案资源,提高队伍素质,促进职工档案管理方面下工夫不够。
对策思考
1.将职工档案的管理规范纳入档案管理的法律体系
(1)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与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尽快制定地方企业职工档案管理办法,进一步对客体即用人单位、代保管单位、职工个人明确企业职工档案管理范围、内容、方式、标准以及材料的形成、变更等提出规范性的要求,对违法行为要实行责任追究制和问责制。对职工档案出现涂(篡)改、伪造、损(销)毁、丢失、无故扣留档案的行为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地方档案法规、规范性文件等有关法律法规给予处罚,造成重大损失的,应依法承担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档案行政部门要依法履行档案监管职能
一是建章建制,规范管理。要建立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的企业职工档案整理、归档、借阅、安全保管、转递等各项规章制度,防止擅自涂改、销毁、伪造档案及档案材料的丢失、损坏现象的出现,使职工档案的归档、借阅、转递环节上严谨、规范。
二是贯章贯法,有效监管。以“登记备案”这一新的行政监督管理模式,规范职工档案行政管理工作,使职工档案管理在同一个法律和制度的平台上操作,实现档案工作质的统一。与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联合成立职工档案管理资格认定领导小组,对各劳动保障机构和企业的职工档案管理资格实行认定制度。对不具备保管资格的单位坚决取消其保管资格。通过资格认定,进一步督促和规范各级劳动机构和各用人单位的职工档案管理工作。
三是执法检查,严惩不贷。加强对企业、劳动保障档案机构、人才中介组织职工档案的监管。并对不合格单位实行责令整改和行政处罚,实行问责制。
2.建立健全职工档案的业务标准体系
对职工档案的内容、分类、档案用品标准要重新进行规范,逐步实现职工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建立各级职工档案的数据库。在职工档案中要增加一份针对一份档案,从建档到补充材料到转递,所涉及的材料内容、时间和具体工作人员和检查人,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均要详实记录,涉及的具体工作人员如立卷人、移交人、接收人和检查人,亲笔签字的记录。可以赋予职工档案备考表新的内容。职工档案的备考表,要区别与其他门类档案的备考表,要既简单,又易于操作,还要可行性强。一是要体现时间性,有建档时间,有历次补充材料时间,有档案转递时间。使档案形成的来龙去脉一目了然。二是体现责任人,要有立卷人,有每次补充材料、档案转递的移交、接收人、检查人的签字。三是要体现真实性,要有卷内材料的情况说明,如取证材料、复制材料等具体情况的说明。职工档案每一次的变化,都要在备考表上详细记录。所用的纸张和字迹均要符合档案保护的要求,易于永久保存。
3.将职工档案专兼职人员的培训和职称评定纳入档案人员的档案教育和职称评定的管理体系
推行职工档案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和继续教育,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提高职工档案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和能力,在网上公布培训人员名单,加大公众监督力度。同时应当允许职工档案专兼职人员参加档案序列的职称评定工作,扩大职称评定的范围和渠道。
4.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企业职工档案管理体制
(1)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密切和各级劳动保障、人事行政管理部门和企业主管部门的配合,要详细划分各自的职责,从体制上明确档案行政机关的监管主体地位。
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企业职工档案管理,制定规范有效的管理制度,加强督促。同时要加强对人事、劳资人员职业道德的教育。加大劳动监察力度,督促企业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规范劳动合同书、解除(终止)劳动合同证明书、新工人登记表、职工调转表格等所形成材料的文本格式,对职工档案调转、劳动合同书、解除(终止)劳动合同实行审核备案制。充分发挥劳动保障部门的服务职能,提高办事效率,使职工档案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
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及时将通过职工档案管理资格认定的企业名单告知人才服务中心,以便及时将已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档案进行转递,各人才服务中心不得无故扣留已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档案。
2.夯实一个基础:
夯实就业服务基础工作。一是继续强化免费就业服务制度。二是要搞好就业援助,以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为载体,加强对就业困难人员服务。加大就业困难人员的认定工作力度,落实好就业困难人员的各项补贴政策。三是做好失业登记工作,加强失业调控,保持就业局势基本稳定。四是深入开展充分就业社区创建工作,稳定发展各类就业服务型企业。五是做好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分析和劳动力资源调查分析。六是要做好失业人员档案管理工作。
3.抓好五项工作
(1)推进创业促就业工作。一是完善创业服务中心建设,建立创业咨询专家组。二是协调落实创业扶持政策,培育发展创业实体。收集、汇编创业扶持政策、开展创业扶持政策宣传、协调有关部门落实相关扶持政策。三是继续加大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力度,完善创业资金支持体系。落实小额担保贷款工作目标责任、提高小额担保贷款发放效率、扩大小额担保贷款的扶持范围。
(2)加强职业培训工作。一是继续以市职业培训公共实训基地为中心,辐射区县、企业、院校和社会培训机构乃至其它部门的培训,不断整合培训实训资源,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职业培训体系。二是培训针对性要进一步加强。要切实了解参培者的培训需求,通过全市统一汇总分类后,实施招投标。三是继续推行送培训到乡镇、开展异地培训等方便参培者的培训方式。四是强化培训监管,杜绝培训过程中的弄虚作假行为,杜绝职务犯罪。
(3)加快推进就业服务信息化工作。一是加快推进全市社区和建制村的基层VPN网络的覆面建设。根据全城联网办公运行模式对数据传输的要求,制定各网络节点的带宽参考标准,逐步提高各级数据机房VPN带宽和出口带宽,实现基层节点的互联网数据分流。二是进一步改造升级市局中心机房的网络设施设备。更新综合布线系统,添置服务器、硬件防火墙、硬件防毒墙、路由器、核心交换机、负载均衡器、磁盘阵列(含数据备份软件)、UPS电源、监控操作台、机房专用空调、清风系统、消防系统、防盗系统等设施设备,构建更加规范的标准化数据机房。三是市场化思路建设人力资源市场公共服务网站。重点打造《就业服务网》的互动功能,通过与电信营运商、户外媒体营运商、广电、教育、保险等社会力量的交流合作,将“网页互动”、“短信互动”、“声讯互动”、“广播互动”、“校园互动”等现代信息资源共享模式引入公共就业服务领域,构建面向广大社会公众的具有权威性、便捷性、实时性、广域性、交互性的网络化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4)加强失业保险促就业工作。一是强化扩面征缴。要加强对不同类型参保单位的分析,通过与统计局数据和其他险种的对比,找出差距,挖掘潜力,强力推进扩面征缴。二是加强基础管理。要强化内部监管和控制;加强基金征、管、用各环节的监督管理,确保基金安全完整;全面实施失业保险业务网上经办。三是要确保失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四是要积极参与配合企业改制工作。
(5)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一是要根据农村劳动者创业的地域特点、行业特点,完善相关的就业扶持政策,鼓励创业。二是要加强对农村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技能,打造更多更具特色的劳务品牌。三是要进一步加强与劳务输入地的有效对接,提高转移输出的质量。
4.搞好一项建设:
搞好体系建设。一是要抓好系统行业建设。其一,继续推进基层平台和人力资源市场标准化建设。其二,加强对系统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和廉政意识培训。二是要加强机关建设。其一,进一步强化为民服务意识,改进工作方法、转变工作作风,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其二,加强机关思想政治建设。其三,要抓好机关廉政建设。
2011年就业局就业工作实施措施
1.落实一项政策: 积极贯彻落实就业政策。一是要切合我市实际,继续完善和补充相关就业扶持政策。二是要协调、督促就业政策的贯彻和落实。三是要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宣传就业政策……
党性透析材料及整改措施学校管理年整改规划
对本区范围内各机关单位产生的民生档案进行分类登记、汇总,做到心中有数,特别是对民政局、劳动就业局、社保局、辖区街道等形成民生档案的重点单位,深入实际,详细调研。建立民生档案登记和年检制度,详细记录本县民生档案的形成和管理单位、主要内容、数量、整理规范和标准、信息化建设、开放利用规定和利用情况、移交进馆规定等信息,以便掌握民生档案管理和利用情况,实现有效监管。同时,指导各单位基层档案室结合本机关单位工作职能以及内部科室职能,研究各科室可能产生的民生档案种类,并深入科室进行实地调研、排查,对各科室实有民生档案种类、数量、整理现状、保管条件、利用率等各方面情况进行登记、汇总。指导涉民档案管理部门完善相关业务标准,根据不同形式、不同服务人群等制定各自的管理标准或遵循行业标准,努力打造民生档案管理和服务的制度保障体系。做到“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开展到哪里,民生档案工作就延伸到哪里”,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同和尊重。
目前,区档案局已经制定《民生档案数据库工程实施计划》,计划每年建立民生档案数据库不小于2个,积极启动一批查阅利用率较高、社会影响大、有一定工作基础的民生档案信息全文数据库工程。到2012年底已建成婚姻、土地承包、山林、房产、移民、知青、学籍、公证、破产企业职工等专题的民生档案全文数据库。去年以来,丰南区人事局从规范人事档案的管理入手,对丰南区在职、离岗、离退休人员的人事档案进行重新审核。针对部分干部人事档案信息数据不准确的问题,重新认定“三龄一历”(年龄、工龄、党龄、学历),以原材料为依据,对有异议的经过查阅档案,补齐遗失、缺漏的证明材料,并以档案整理小组分析论证,给予确认。丰南区档案局积极配合这项工作,对每一位来馆查档人员热情服务,不怕麻烦,想他们之所想,急他们之所急,尽最大努力帮助利用者查阅到可以证明的材料。在这项工作中,共接待查阅人员132人次,查阅档案357卷。许多确认工龄的同志对档案局工作人员说:“多亏了档案为我们找出了工龄,提高了待遇,感谢你们!
二、民生档案真正实现惠及民生
通过建设民生档案体系,让档案为百姓服务,实现了档案与百姓的无缝链接,档案于无声中发挥着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
家住唐山市的王某是原丰南区某企业职工,1970年下乡,今年到了退休年龄,在办理退休手续时,发现他的人事档案中没有当年下乡时的任何记载,工龄连续不上,出现了退休后工资待遇等一系列问题。他跑了很多部门都没有查到,非常着急。后来听朋友说,区档案馆存有一部分1960年前后下放人员落实政策档案,到那里去查查。于是,他抱着一线希望来到了丰南区档案馆。工作人员了解完情况后,热情接待了他,并在馆藏数据库中认真查找、核对,最后在下乡知青的名册中找到了他的名字。
经查,他是于1970年5月从唐山市下乡到丰南县,1975年由于重大疾病返城,并为他出具了证明材料。当时,王某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连声道谢说:“就这一张纸真是帮了我的大忙,太感谢你们了!你们档案局能把该存的东西保存下来真是好事,作用太大了”。望着他匆匆离去的背影,我们也深深地感受到了档案和档案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真正内涵。
自2006年丰南区委、区政府成功解决上世纪60年代部分遣返回乡的非农业户口有关人员问题以来,区档案局(馆)工作得到社会各界高度评价。今年我局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提供认真、热情的服务,让利用者满怀希望而来,称心如意而归。在组织、人事部门的甄别和复核下,共有52名利用遣返回乡人员的工龄和生活待遇问题得到解决,获取政府一次补偿160多万元。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区委、区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肯定,特别是得到了受益人员的赞誉。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专题档案的潜力还很大,今后应进一步加强深化检索的服务功能。
2012年8月的一天,神情焦虑的李先生走进了丰南区档案馆文档服务中心。经工作人员询问得知,他于1970年下乡,1972年就业在县土产杂品站,1993年调到开发区某单位工作。就在马上要办理退休时才被告知,1993年之前的个人档案全部缺失。没有档案材料,就无法证明自己那些年的工作经历,就相当于自己一下子少了20多年的工龄,这如何是好?犯愁的李先生抱着一线希望,来到丰南区档案馆文档服务中心。经查找,工作人员很快就在知青下乡档案中找到了他当年下乡的登记表。但在查找就业介绍信时,出现了问题。先是在土产杂品站上级主管部门(县供销社全宗)的档案材料中进行查找,却没查找到相关内容。李先生回忆说,他就业时土产杂品站是属于商务局的。于是工作人员又指导他在县商务局全宗的档案里进行查找,可是将1972前后几年的就业、招工信息都查过后,依然一无所获。就在李先生感到失望、急躁的情况下,工作人员为他查找到了1973年在商务局的定级表,上面明确写着李先生于1972年就业并于1973年定级的相关情况。接着,又在县供销社全宗的档案里为他找到1991年的升级表,为他连续计算工龄又提供了一个依据。有了这些材料,李先生那颗悬着的心终于放松下来。
同时也是各相关部门年度工作的中心和重点。因此各部门高度重视,民生工程不只涉及到全区人民群众就业、就学、就医、救危、救急、救困和通路通水通电等切身利益问题。成立了区民生工作联络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证局。同时,各责任单位都明确了一名责任领导和一名联络员,专门负责民生工程的组织协调工作,各责任单位都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认真规划、布置和落实各项工作任务。
二、工作措施到位
各责任单位迅速将具体工作目标逐一量化细分,自区委、区政府“四大工作”大改善动员会议召开后。把三大块民生工作共量化为37项具体目标,各责任单位均制订了切实可行的民生工作方案,工作落实做到有章可依、有的放矢。区民生工作涉及区直10个责任单位的具体工作,分别是区民政局、区教育局、区卫生局、区残联、区水利局、区经科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证局、区就业局、区医保局、区社保局。区民生工作形成了例会制,由区民生工作联络小组每月召开会议总结上个月工作,研究部署下阶段工作,今年以来共召开会议7次。各责任单位都结合部门工作特点,工作开展有条不紊。
三、工作效果显著
区民政局:
一是城乡低保已按照191元、90元的规范按月和按季度发放到位。
二是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依照2400元/年的规范按季度发放到位。二季度下拨69.6万元,共发放1161名五保对象。
三是改造响塘乡敬老院。
四是农村危房改造第一批200户。竣工27户。
五是农村特困户建房15户。竣工1户,入住1户。
六是做好救危救困工作。截止6月份。发放救助金92.6462万元,136名老人享受了对五保老人住院医疗费用全免政策,医保弥补后支付了43.02万元。救急23人,发放临时救助金5.85万元。
区卫生局:
一是全面推进“一免二放心三零”就医工作。销售金额达180余万元,大幅度降低了医疗均次费用,为老百姓节约医疗费用支出60余万元,缓解了看病贵的问题。
二是组织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免费为儿童进行预防接种。
三是1-6月基层医疗卫生单位门诊人数共计70513人次。
四是继续开展居民健康信息档案管理工作。
五是对60岁以上老年人开展免费体检活动。
六是继续实施农村已婚妇女妇女病免费普查。接受免费普查的农村妇女1.796万人,完成实事目标任务的88.9%
区水利局:
一是积极开展防汛抗旱工作。由于今年我省前期少雨干旱的异常气候。局部乡镇农田、菜土、群众房屋受灾。工作中既做好了抗旱工作,又牢固树立防大讯的思想意识,努力把群众损失降至最低。
二是缓和用水矛盾。同时积极与灌渠进行用水协调,最大限度争取水源支援。
三是认真排查险工险患。对各类水利工程所出现的险情。出现坍塌情况,危及渠道闸门的平安,6月11日暴雨来临前即组织人员加班加点,采用抛石固基方法对闸门进行了应急工程处理;河烧汤河段涵洞垮塌,影响泄洪的同时可能导致1000多亩农田受淹,随即采用沙石袋填堵;渠先锋乡段箱涵工程在建,因特大暴雨冲刷造成临近的一座民宅基脚沉陷,现已用木质模板护坡,同时以钢管脚手架支撑模板,用彩条布覆盖房屋基脚,防止了基脚继续沉陷。
四是做好农村饮水平安工程相关工作。今年该局已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数人。培训人数共50人,目前已做好培训方案,对经费进行了初步预算。
区残联:
一是配合民政部门做好特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其中竣工10户、动工5户。
二是依照1000元/人的规范向重度残疾人精神病、智力残疾、居家服务发放补助金10万元。
三是安顿了30名残疾人就业。
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证局:
一是组织各责任单位召开“民生工作”专题会议7次。
二是局机关干部都下一线参与各下属局的民情恳谈、上户走访、帮扶及具体业务审批。
三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今年以来我局共受理劳动保证举报投诉案件61件。处置劳动争议仲裁案件45件,调解44件,判决1件,结案率达100%为劳动者挽回经济损失53.4万元。
区教育局:
一是稳步推进合格学校建设。合格学校建设今年被纳入省实事工程。
二是办好公办幼儿园。区计划投入45万元建设一所公办幼儿园。即将开工建设。
三是中职救助费发放到位。1-6月发放全区400余中职生救助金。合计30余万元。
四是做好农民工子女入学。
区经科局:
一是今年我区农村公路建设指标7.2公里。公和村2公里、村2.5公准备动工。
二是农网改造升级项目是今年的省、市实事项目。目前已完成3个村,其中五个村正在进行中。
区就业局:
一是进一步稳定和扩大城乡就业。全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1677人。做到动态清零,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565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数的95%同时,开展好“春风行动”等系列就业援助活动,建立健全就业援助体系,为一大批有就业愿望的城乡劳动者提供了就业岗位,共计94名退役军人、402名独立工矿区失业人员和2820名就业困难对象已顺利实现再就业。
二是进一步加大劳动者技能培训力度。1-6月组织就业培训4538人。完成目标任务的58.7%企业职工培训591人,完成目标任务的59.1%失业人员培训468人,完成目标任务的58.1%守业培训2895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257.7%组织千名技能人才送培35人,守业意识培训3592人。
三是组织对我区30名中小企业主开展培训。提高中小企业主的经营能力,促进我区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吸纳更多的富余劳动力就业。
区医保局:
一是积极扩面。1-6月职工医保参保17450人。基金征缴32万元;居民医保全年目标任务登记参保179500人,已缴费参保159577人;城镇职工医疗平安就医38512人次,其中享受住院待遇922人,基金支付482万元;城镇居民医疗安全9235人次,基金支出1132.7万元;新农合就医16803人次,弥补金额1102.3万元。
二是加强监管。与定点医疗机构签订《医保责任目标合同》1-6月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的暗访和现场检查结合。规范医疗机构的服务行为,共查处违规定点医疗单位居民医保4家,拒付违规医疗费用7921.88元,职工医保7家,拒付违规医疗费用47000元,新农合18家,拒付违规医疗费用325800元,确保了医保、新农合制度的健康平稳发展。
三是支持联点示范村建设。半年来。支持示范村建设经费3万元,同时积极下社区入民户及走访慰问困难家庭和五保户15户,慰问金额48200元。
区社保局:
一是落实政策。扩大乡村居民养老平安面,形成全社会踊跃参保的良好局面。目前,全区企业养老平安全年新增参保人数4800人,已完成2647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5.1%
一、工作成效及主要做法
(一)一系列援助就业活动
一是深入基层开展就业宣传、送政策送岗位到人。按照年初拟订的工作方案,深入乡镇、街道、社区等广泛宣传,开展就业援助活动,详细介绍各项就业扶持政策及各企业招聘信息。同时安排专门工作人员和服务窗口办理具体登记工作,登记未就业人员的就业需求,提供适合于他们的岗位信息,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活动期间共发放宣传资料1500多份。二是举办企业用工现场招聘会。今年以来,我局在县人才劳动力市场大楼举办了3期企业用工现场招聘会,共有42家企业到现场招聘,提供的岗位多达1477个,到现场求职的人数累计1600人次,当场与企业达成用工意向的劳动者有384人。三是扶持自主创业。今年以来我局共受理小额担保贷款申请20笔,实际发放贷款15笔100万元,直接扶持27人自主创业,带动78人就业。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就业援助活动,很好的完成了今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的目标,2014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545人。
(二)以技能鉴定为手段、促进就业为目的,切实抓好职业培训工作
为了提高我县劳动者的就业技能,我局想方设法地为我县各类劳动者提供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并提出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的要求。2014年,我局积极开展挖掘机操作工、黎锦制作工、中式面点师、摩托车维修等各类职业技能培训班34期,受训2668人,其中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2357人,11家改制企业失业人员创业培训311人,全方位满足了失业人员和农民工的培训需求。今年的培训针对性比往年更强,例如开展的挖掘机操作工培训班收到了广大农村劳动者的积极积极响应,全县报名参训1250人。根据要求,对所有参加培训的农村劳动者和下岗失业人员进行了技能鉴定,有75%的人获得了职业技能证书,既有效防止培训的走过场形式化,又可以让学员持证上岗,稳定就业。
(三)进一步完善公益性岗位管理工作
到目前为止,全县累计开发公益性岗位715个。为更好地跟踪管理好我县公益性岗位人员,保证他们的工作质量和合法权益。今年5月我局对全县公益性岗位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合格者方能继续在原岗位上从事公益性岗位工作。并且要求用人单位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保障公益性岗位人员的基本权益。
(四)切实抓好大中专毕业生人事、报到及实名登记工作,提供就业服务和就业指导
今年我局共为11名高校毕业生办理了人事业务以及208位大中专毕业生办理了报到及户口入户手续。并建立离校未就业的我县生源毕业生实名信息数据库,全面实行实名制就业服务。对有就业意愿的,及时提供用人信息;对有创业意愿的,组织其参加创业培训,提供创业服务,落实创业扶持政策;对暂时不能实现就业的,组织参加就业见习和职业培训;对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援助。综合运用各项政策措施和服务手段,力争使每一名有就业意愿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参加到就业准备活动中来。
(五)积极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专业就业工作,促进农民增收
依托已建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信息平台,完善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输出登记工作,按实名制为全县转移就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建立台帐,建立健全劳务输出体系,认真做好跟踪服务工作。并在今年的2月9日举行农民工专场招聘会,积极帮助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2014年通过各种渠道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6007人,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我县农民的经济收入。
(六)严格资金管理,切实做好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的基本生活保障工作
在严格按照规定管好用好就业专项资金及失业保险基金的基础上,切实做好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的基本生活保障工作。2014年,全县领取失业保险金6426人次,共发放失业保险基金670.67万元、医疗补助金210.35万元、物价联动补贴184人次,共0.27万元、丧葬补助1人,共8.1万元;拨付公益性岗位补贴8047人次695.45万元,社保补贴517.8万元。
(七)继续开展大中专毕业生见习工作
根据我县大中专毕业生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大中专毕业生见习计划,2014年共收集县各机关事业单位见习岗位25个,推荐就业见习人员25人,为其下一步更好的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八)筹建创业孵化基地
结合我县的优势资源,我县高校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正在稳步推进,并对自主创业人员提供项目策划、开业指导、融资服务、跟踪扶持等“一条龙”创业服务。对符合规定的孵化对象,落实社保补贴、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免水电场地租金等就业创业优惠政策。
(九)认真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坚持安全、保密、及时的工作管理规则,认真做好人事及各类档案的托管工作。对入库档案进行全面的分类、整理、编目、入库。严格执行档案借阅和调出手续,杜绝各类档案的丢失,损毁或泄密事件的发生。目前我局共保管下岗职工档案2344宗,大中专毕业生档案3259宗。从2014年起免费为我县大中专业毕业生提供档案托管,简化办理流程,减轻高校毕业生经济压力、消除流动性就业障碍。
二、存在问题
今年上半年我局的就业再就业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一是我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缺少提供大量就业岗位的大型、密集型项目,新就业岗位开发难度大,造成大中专毕业生、改制企业下岗职工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压力巨大。二是我县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就业观念落后,“等、靠、要”等保守思想严重影响了就业现状,造成我局全力举办的招聘会经常是企业用工岗位多而前来应聘人员少的局面。三是培训师资力量薄弱,目前我县还没有专业的培训教师队伍,未能很好的适应我县目前劳动者对技能的需求。
三、2015年工作计划
(一)认真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琼府办〔2014〕111号文件精神,确保我县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82%以上。一是继续抓好大中专毕业生实名登记工作,建立信息数据库,全面落实名制就业服务;二是出台《县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实施方案》,实施大中专毕业生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及大中专生见习等相关补贴;三是继续加强落实大中专毕业生创业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四是创办大中专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2015年力争15家大中专毕业生创办的公司入驻。
(二)围绕建设我县“富美乡村”,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计划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5000人。
(三)结合城镇化的发展趋势,鼓励企业大量吸纳下岗职工,加大力度不断开发新就业岗位,计划新增就业人数900人。
(四)为了适用我县职业介绍的发展要求,在精英汇有限公司内设精英汇职业介绍所,除日常正常开展用工登记和职业介绍外,召开专场招聘会3场以上(如正月初十、三月三企业用工招聘会、中秋大众专毕业生现场招聘会)。并在精英汇有限公司内设精英汇培训中心,根据特色产业及本地师资力量、市场需求和培训对象的特点,开办黎锦培训、电工维修、橡胶割胶等培训项目,计划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1500人,培训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电工、电焊工、家政服务、创业等600人。
根据各地产业结构调整特点,河北省迁安市农广校深入调研,因地制宜,合理设置了沼气工、农村经纪人、奶牛养殖、蛋鸡饲养、设施果菜等8个专业。并在开班前广泛征求农民意见,采取点菜式的培训机制。
二、严格培训时间和授课时数
培训时间、授课时数是保证培训质量的重要因素。根据农民生产活动的特点,按照农民的意愿,制定严格的教学时间安排表,明确培训时间段。通过一定时间集中系统的理论培训、农业技术操作和实践指导,提高广大农民学员的科技水平。教师需严格执行培训课程安排表,授课时数达到规定的学时,以保证培训效果。
三、统一规范培训程序
培训班的正常运转,需要有一套规范的培训班管理程序。在工作中,严格遵循入村调研开班申请计算机录入组织培训考试申请组织考试回访调查统一发证的一条龙培训模式。通过入村调研、因地制宜的设置专业,筛选培训人员,确定培训人数,递交开班申请,获得允许后将学员基本情况统一录入计算机,农广校选配师资,组织培训。培训结束后,组织考试。学员合格后,农广校教师进行电话回访调查。培训考试合格人员由劳动部门统一发放《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免费培训工程培训合格证》。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农村是一个大舞台,办好农民培训班,让农民受益,不仅要求农广校教师具有广博的知识和广泛的联系能力,更应具有无私的奉献精神。鼓励教师进修学习,使教师由单一型向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转变。为了增强农民科技培训班的实效性,学校要不断加强对专兼职教师的管理。一是择优选配师资。聘请迁安市的农业技术专家组成讲师团下乡授课,扩大教师队伍建设。二是开展学员对教师的评议活动。通过发放征求意见函向广大受训学员征求对任课教师的意见,树立先进典型,推广教学经验,不断增强任课教师的责任意识。三是成立专业教师人才资源储备库。根据学员的评议结果,将讲课水平高、受学员欢迎、责任心强的专业课教师录入人才资源储备库,优化教师队伍。
五、落实“双班主任”制度
班主任是培训班的组织者、管理者,为保证培训质量,可实施“双班主任”工作制度。培训班由乡镇社保站和农广校教师共同担任,农广校教师负责教学、考试和班级管理,乡镇工作人员负责学员的组织和管理。对学员实行签到制,两个班主任各负其责,相互配合,共同管理培训班。
六、实施网络化管理
###乡占地1338平方公里,总人口4056人,劳动力1279人,其中富余劳动力538人。20__年转移富余劳动力605人,共用工信息6期30条,新闻4条,为农牧民创收241万元。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领导重视,措施得力
我乡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劳动力转移领导小组,对劳动力转移工作高度重视,确定为我乡经济发展136发展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20__年对进一步提高认识,为保障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目标和创收任务完成,制定了《20__年###乡劳动力转移工作运行计划及培训计划》,并层层签订责任状,确保了计划得以保障落实。
(二)夯实基层性工作
为及时掌握各村富余劳动力的具体情况,我乡根据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办公室统一安排,对我乡20__年富余劳动力进行全面摸底调查、登记、造册、建立档案,完备了村级档案管理,即农村剩余劳动力档案表、外出人员统计表、用工信息推荐表。
(三)积极引导,加强宣传,重抓培训,提高素质,广开门路,搞好服务,狠抓落实加快转移,使越来越多的农牧民离开土地,走出羊群,走出田地创大业,跳出农村谋发展。
1、积极引导、加强宣传。乡党委、政府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作为解决当前“三农”问题最有效的措施之一。目前,随着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我乡农牧业增效已初见成效,但是由于我乡人均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天然草场载畜容量有限,中国加入WTO后,市场竞争激烈,农畜产品价格下滑,农资价格上涨等因素,我乡农牧民人均收入增长很慢,因此,加快我乡农牧业增加人均收入,是当前解决我乡“三农”问题的重要措施,也是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战略目标的有效手段,我们加大对全乡农牧民的宣传力度,提高农牧民离土离乡,去城市务工经商,创市场的自觉性,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工作计划。
2、重抓培训,提高素质。为确保这项工作取得成效,我乡利用冬闲季节,组织3次农牧民外出打工前的集中培训,举办了法律知识和职业道德常识,以及旅游业知识的培训班,参加引导性培训人数500人(次)左右,上岗培训142人,通过职业培训学校、劳动就业局、农机部门为我乡技能培训83人。通过培训,整体提高了外出农牧民的素质,增强了他们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3、广开门路,搞好服务。乡转移领导小组要多方外出联系,积极与乌市、昌吉、乡镇企业及用工单位接洽,有计划地安排富余劳动力转移。为圆满完成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工作,力争我乡外出务工人数每年有明显的增长,我乡在招商引资时,都要把“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我乡农牧民”作为一条重要的合同内容。要积极联系用工单位,为全乡农牧民提供用工信息;联系安排给农牧民提供就业前培训;解答群众对党和国家在农牧民进城就业经商的有关政策和办法咨询,为外出的农牧民提供较好的服务。
三、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1、农牧民思想保守,观念陈旧,农牧民外出务工意识淡薄,需要加大宣传力度。我们在这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收效甚微,需有关部门和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协作。
2、有些村干部的认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高素质可转移人力资源相对匮乏,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还需进一步完善。3、农牧民参训积极性不高,一方面,较贵的培训费农牧民一时无法接受,另一方面,农牧民对培训后有无单位接受心存顾虑。
四、20__年转移工作所采取的措施
1、积极与各用工单位接洽,搜集用工信息,提供就业信息服务,精心组织各用人企业在我乡召开现场会。
2、加大宣传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力度,鼓励富余劳动力通过天池旅游资源实行就地就近转移。
3、寻找农牧民进城务工经商的典型,利用集中培训、广泛宣传,让农牧民从看得见的效益及身边的人和事得到启示,转变观念,在外出打工的同时,积极引导农牧民向养殖业、林果业和二三产业转移。
4、利用农闲季节,做好富余劳动力的培训工作,按照培训的性质,对培训的对象进行梳理、归类,满足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