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研究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2-03-05 20:43:2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护理研究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护理研究论文

篇(1)

研究型护理就是以护理服务标准和护理技术规范的产生和传播为使命,立足临床实践,重视科学研究,在护理创新中培育高水平科研成果、培养高层次护理人才、完善护理服务品牌形象,充分发挥护理专业价值,为医疗卫生保健事业和人类健康做出应有贡献。

1.2研究型护理内涵

研究型护理包含4层含义:一是强调护理服务标准和护理技术规范的产生和传播,经过实践检验、科学凝练、行业认可的服务标准和技术规范有助于保证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二是强调临床实践与科学研究关系,护理科研离不开临床实践,科研源于临床,服务于临床,通过科研促进临床护理方法的改进、护理技术的提高、护理结局的改善;三是强调人才培养在推进研究型护理中的重要作用,技术优、能力强、素质好的高层次护理人才不断涌现,能够为护理专业的发展提供保证;四是强调护理的专业价值,使护理服务适应和满足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精神和环境等诸方面的健康需求,为维护和提高人的健康水平发挥作用。

1.3研究型护理特征

研究型护理一般应具备以下4个特征: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为目的,以持续护理创新为动力,以造就高层次护理人才为关键,以发挥护理专业价值为己任。

1.3.1以提高护理服务水平为目的。推行研究型护理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护理服务水平、提升患者满意度。在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模式下,护士的职业功能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对护士的职业道德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切从病人利益出发、尊重和关爱病人成为护士职业道德最基本的原则和要求。作为服务的提供者,如果不能适时转变服务理念,增强服务意识,就无法得到患者的信赖,就无法适应医疗市场的竞争环境。

1.3.2以持续护理创新为动力。如何适应人们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拓展护理服务的领域,深化护理服务的内涵,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是新形势下护理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对此,不能墨守成规,固步自封,要以创新的思维、发展的眼光,立足临床实践,积极开展护理研究,通过临床护理问题的解决,不断推动护理工作质量的提高。

1.3.3以造就高层次护理人才为关键。以高级护理实践培训为牵引,以强化基本技能培训为基础,以拓展专科护理技能培训为支撑,打造高素质的专业化护理人才队伍,提高护理水平,推动护理学科发展。

1.3.4以发挥护理专业价值为己任。以被动执行医嘱为工作主线转向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开展工作,提供更为整体化、连续化、专业化、个性化、人文化的护理服务。要从整体人的角度出发,履行专业照顾、协助诊疗、健康指导、心理支持、沟通协调的护理职责,通过特定的专业知识、技能和与专业实践相符的价值观、伦理道德来服务于人群及整个社会,为维护和提高人的健康水平发挥作用。

2创建研究型护理的主要思路与做法

2.1更新服务理念是前提

研究型护理应该树立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护理质量为核心,以护理人才培养为关键,以学科发展为引领。在该理念指导下,明确护理服务宗旨,即“用我们的爱心、耐心、细心、热心和奉献精神创造一流的护理质量,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竭尽全力提高病人的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确立护理工作目标,即“为病人提供规范、快捷、安全、高效、优质的护理服务,尽最大努力满足病人需求”。

2.2创新管理机制是关键

2010年初,在深化医改、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的背景下,原卫生部在全国卫生系统启动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要求各级各类医院推行优质护理服务,实质是医院护理服务模式和护理管理改革,通过加强科学管理,建立起一个优质服务常态化、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研究型护理新模式需要更加科学、高效、灵活的保障管理机制,营造更加和谐创新的工作氛围,推动护理工作水平的不断提升。

2.3集聚创新人才是根本

总医院于1996年被批准为护理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07年被授予博士生招收资格,2011年被批准为护理学博士授权点,现有博士生导师2名、硕士生导师2名,高级职称护理人员56名,博士学位4名,硕士学位20名,本科学历294名,大专生824名,大专以上学历护士占60.18%,比目前我国护理队伍大专护士比例(25.6%)高出34.6%,形成了合理的人才结构。近年来,选送百人出国(境)培训、学术交流,为研究型护理模式的创建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2.4构建科研平台是保障

良好的科研平台和环境有利于科研工作顺利发展。一是鼓励护理人员提高学历层次,脱产或在职参加本科、研究生层次学习,取得学历后给予报销学习费用。二是加强护理科研知识培训,邀请院内外专家讲授科研选题方法、医学统计学、文献检索和论文书写等科研知识,选派有科研能力的人员外出学习,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和培训班。三是定期组织召开“开题报告会”,护理论文新技术汇报会,立项课题汇报会等。四是医院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对发表护理论文、获国家专利的人员年底给予一次性奖励,对获得护理科研成果人员给予重奖,作为评优、评先、岗位竞聘、职称晋升的必备条件,并与护士长考核挂钩。五是设立护理科研专项资金,鼓励护理人员搞科研,取得上级资金课题医院给予相应的配套资金支持。

3创建研究型护理成效

总医院创建研究型护理以来,经过4年建设,在护理人才培养、护理学科建设、护理服务提升以及护理品牌塑造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申请各类课题16项,科研经费200余万元。每年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十余项,在国家统计源期刊200余篇,在SCI、Medline收录期刊近十篇。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2项、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10项。护士中有40多人担任中华护理学会和北京护理学会专业委员会各项学术职务,10多人担任国家统计源期刊杂志编委,在军内外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

4创建研究型护理意义

4.1回归护理本质

护理是对病人的这些反应进行观察和判断,进而报告并协助医生进行治疗处理。现代整体护理强调在诊治伤病同时,观察、判断和处理病人伤病的反应,尽量满足和缓解伤病或治疗过程给病人在情感、心理、功能等整体方面所带来的个性化需求和改变。因此,与医生形成互补的是,护士职责正是全面、连续地观察病情,她们关注的焦点是病人疾病的反应和病情的变化趋势,工作核心是运用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知识,运用科学的护理程序工作方法,了解和评估病人的健康状况和需求,对人的整个生命过程提供照顾,以实现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的目的。

4.2洞悉护理内容

研究型护理包括生活护理、治疗处置、教育指导、心理护理、监护观察、功能训练和专业护理等7项内容,对护士的专业技术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活护理内涵是专业照护,焦点是判断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并要观察病人身心情况;治疗处置核心是执行科学的操作规范,并将护理评估、心理护理、健康宣教贯穿其中;教育指导在于选择关键时间节点,实施个性化指导,提高病人的依从性;心理护理应根据每个病人的具体心理反应因人、因病、因时而异地进行,缓解病人的无助、紧张、焦虑或恐惧等不良情绪;监护观察要求及时、量化、动态;功能训练要有明确、量化的训练计划;专业服务核心要尊重病人、方便病人,才能使护理工作更加贴近临床、贴近患者。

篇(2)

150例患者,其中男79例,女71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者58岁,平均年龄18.6岁,病程1~38年。上述患者经一般的脑电图检查无确诊病理类型,不便于临床治疗,故采用视频脑电检测。

1.2检查方法

采用美国Bio-logical公司生产的32导联全数字化视频脑电监测系统;采用国际10~20系统电极放置法[1],安放参考导联与双极导联相结合进行描记,电极安放在额-前额,前额-中央,中央-顶、顶枕及耳垂等处[2]。通

过摄像头将患者录像信号与脑电波同步记录下来,用电脑硬盘储存数据,供医师对照分析,做出诊断。

2护理方法

2.1检查前

2.1.1心理护理

由于大部分患者病程长,复发率高,药物治疗不能完全控制或缓解,临床症状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甚至生活不能自理,发作时意外发生率高,精神痛苦并产生心理障碍,对诊断及治疗缺乏信心。因此我们必须耐心细致地做好心理疏导,运用语言和非语言沟通技巧,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了解并满足患者的需求。介绍视频脑电的现状及发展,告知检查无痛苦及创伤,介绍检查经过,介绍进行该检查的必要性和优点,请检查完毕的患者现身说教,解除患者的顾虑,取得家属和患者的积极配合。

2.1.2病人准备

所有患者均需预约检查,检查前三日停服对脑电图有影响的药物,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减量至停服镇静催眠药物及抗精神药物。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患者发作的性质、时间、规律及是否有诱因,如发作时间在白天,预约日间检查;发作在晚间,则预约在晚上检查;如果发作有诱因,检查前尽量给予诱发因素。检查前一日将头发洗干净,不用护发素,不能涂抹发胶、摩丝等定型剂,避免油脂等影响电极导电性,必要时剃发或涂拭电糊来减少头皮电阻值[2]。入室检查前要询问病人是否正常进食,以防发生低血糖,影响检查结果。嘱病人脱去化纤衣物,但要防止受凉,贵重物品交由家属保管。需要做睡眠剥夺诱发试验的患者,嘱咐检查日前夜禁睡5~10小时。对小儿和精神病人等不能合作者,可在检查前给予适量的快速催眠或镇静剂,常用10%水合氯醛,待病人安静或入睡后在做脑电图检查。检查前应先排空大便。电极帽松紧大小选择要适度,过松时电极容易出现伪差;过紧时容易影响血液循环,使检查者感到头晕不适,进而引起脑电波的变化。

2.1.3环境及仪器准备

打扫房间卫生,拉上窗帘,检查空调是否能正常运转。确定脑电图机工作正常,电极帽完整无缺,电极线无断裂脱落,摄像头前无物体遮挡。

2.2检查中

2.2.1病人护理

要求患者检查时尽量保持卧位、安静休息状态,应力求舒适、精神安宁、肌肉松弛、自然呼吸[2]。定期探察患者头部电极是否脱落或松动,如有及时告之医师并按原部位粘贴上电极。指导帮助病人床旁解大小便并及时给予清理,在检查床上进食时要避免食物掉落弄脏床被。检查过程别要问及患者有无头痛、恶心、抽搐发作及其他不适症状。遇到被检查者抽搐时及时告之医生,并解开病人领扣,取出活动性假牙。使用舌钳防止舌后坠阻塞呼吸道,同时取平卧头侧位,擦除口腔分泌物,防止窒息。遇到牙关紧闭者用纱布包着压舌板,塞入臼齿处,防止咬伤舌头。切勿过度按压病人肢体,以免造成骨折或脱位。同时可掐人中、合谷穴促患者苏醒。注意保护头部电极线,避免患者扯断或拉脱电极线。遇到连续发作时应告之医生予以镇静止痉治疗。过度换气诱发试验前给患者作过度换气动作示范,不合作的患儿可在嘴前悬吊纸条或玩具,鼓励患儿尽力吹气,诱导过度换气动作。陪人不能挡住视频摄像镜头视野,尤其是发作期,陪人应充分让发作行为被摄影记录,以便医师与脑电同步分析。

2.2.2维持稳定适宜的环境

调整室温18~22C,湿度50%,注意光线强弱[3]。温度过高,病人出汗,头皮上电极极易松动,脑电基线漂移,产生伪差;温度过低,病人寒冷肌肉收缩而致伪差增多。湿度过高,在安放电极线时粘胶不易干、粘不牢[2]。保持室内整洁、安静,不要在室内喧哗或频繁走动,尽量使患者进入完整的睡眠周期状态,以减少伪差。

2.3检查后

清洗被检查者头部的导电膏和耳垂的橡皮膏,检查电极线是否断裂或者损坏、丢失,遇到此情况及时报告医生。清理床被,开窗通气,保持检查室内整洁舒适。门诊患者通知其取检查报告的时间及地点,留下病人电话及详细详细地址,以便定期回访。

3讨论

视频脑电监测(video-EEG)是对被检查者行长达12~72小时的脑电录像监测,操作方法简便,伪差少,是鉴别癫痫发作类型及性质的最有效的检查方法,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癫痫综合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本系统具有记录的脑电波型清晰,资料可重复回放,可精确分析临床发作和脑电之间的关系,定位准确,可提高临床癫痫的诊断水平,并为临床鉴别一些非癫痫发作性疾病的诊断提供帮组。但是,由于检查时间长,而且有些受检者具有发作表现,甚至伴有意识改变。所以,检查前、中、后整个过程的系统护理工作是保证完成此检查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准确记录脑电波信号,避免和减少伪差的可靠保证。我院通过明确的整体全程护理,所有受检者顺利完成检查。检查过程中感受舒适安逸,受到患者的一致肯定。完整顺利的检查协助提高了临床医师的诊疗水平,减少癫痫与其他发作性疾病的误诊、漏诊率。

论文关键词视频脑电检测;癫痫;护理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癫痫与发作性疾病患者在行视频脑电监测时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总结我院对150例患者检查前、中、后进行的全程护理。结果:在全面科学护理下,患者能良好的配合和完成视频脑电检测检查。结论:人性化全程整体科学护理是顺利准确完成视频脑电检测的前提条件。

参考文献

[1]JOHN.R.HUGHES,主编.临床实用脑电图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篇(3)

2.目前高职高专护理伦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学理念的偏差

有一种观念认为,护士只要掌握了护理知识和护理操作技能,就能很好地为患者服务。这种重学科,轻伦理的教学理念导致长期以来的护理教育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之间存在失衡,即片面强调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高职高专护理教育更是如此。学校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中,高度重视护生对医学基础知识、护理专业知识和护理技能的教学,对护患伦理认知、护理法规认知、职业道德修养等人文素质培养不够重视,缺乏科学明确的要求和评价标准。对护理伦理学课程的开课时间、教学时数、实践教学等方面欠科学考虑。此外,在教学设计上,不注重护生护理伦理学知识体系与专业课程知识体系的衔接关系。比如有的院校在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开设护理伦理课程,此时护理专业课程尚未开设,学生对临床护理中护理伦理行为的选择缺乏感性及理性认识,不利于学生伦理评判性思维的培养;在教学环节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分离。护理伦理课程结束后,学生临床实习期间,对学生护理伦理素质培养没有具体要求,实纲中缺乏护理伦理道德评价体系,不能促进学生主动地将护理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及规范与护理实践结合起来。

2.2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对课程的定位

护理伦理学是护理学和伦理学相互交叉形成的一门学科,要求教师要具备复合型的知识结构。由于高职高专学校的迅速发展,目前护理伦理学师资力量和水平相对滞后。有研究表明,目前担任护理伦理学课程的教师,人文学科背景的占51.4%,专业背景的占28.6%[2]。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囿于自身专业特点及相关知识缺陷,对护理伦理学在护生培养中的定位、教学内容取舍、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的见解。有的教师把护理伦理学定位为思想品德课,从道德层面上剖析课程,对护理伦理学的基本理论、规范体系、伦理道德等知识讲授透彻,但由于缺乏护理学知识背景及临床护理实践的体验,对临床工作中如器官移植、人工生殖、死亡关怀等伦理问题的判断、推理、决策训练的能力欠缺,强化了护理伦理学的说教色彩,淡化了护理工作中蕴含的伦理关系[2]。有的教师将课程定位为专业课,授课时能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情景教学等多元化教学手段,将护理伦理教育与护理专业教育相互渗透,帮助学生在临床护理实践中选择正确的伦理行为,但对护理实践中伦理问题的本质分析不够明晰和透彻。护理专业课教师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护理伦理素质的培养意识淡漠,加上缺乏一定的伦理学专业知识,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护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忽略了对护理学中伦理问题的分析。这些“专业偏向”,都不利于护生护理伦理素质的全面培养,不能有效指导护士处理在护理实践中遇到的伦理问题。

2.3高职高专护生的综合素质影响

高职高专学生处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未发育成熟,且大多为独生子女,入学成绩较差。社会转型期的种种因素,诸如一些不文明现象、医患间彼此的不信任、家庭教育偏差等对青少年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思潮,使护生综合素质呈逐年下降趋势,有些护生甚至出现人生价值取向偏移[3],导致职业思想不稳定。他们在校学习期间,对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缺乏使命感、责任感;重个人享乐,轻服务意识;重个人利益,轻奉献精神;重自我凸现,轻团结协作。加上社会经验的缺乏,法律意识的淡漠,在面对临床中各种复杂的伦理问题时会感到较大的压力。

3.加强护理伦理教育的思考与建议

3.1完善护理伦理学教育教学体系,加强学科渗透

卫生部颁发的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明确提出:“加快护理教育改革与发展。……突出护理专业特点,在课程设置中加大心理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的比重,增强人文关怀意识”,对新型护理人才的护理伦理教育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学校必须让护生在学生时期全面系统地接受护理伦理学教育,培养良好的伦理素质。在护士的培养方案设计上,科学安排护理伦理学的开设时间,保证教学学时,并将伦理课程纳入护理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在护理专业课程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科渗透的作用,把护理伦理学知识与护理专业知识深度融合[4],使学生在学习中达到知识、技能、态度三个目标的协调发展。有关调查资料显示:98%以上的护理专科毕业生认为临床课程学习时期和临床实习时期是他们巩固专业思想、建立职业信念的最重要时期[5];重视实习阶段的护理伦理素质培养,把护理伦理素质要求纳入实纲,有目的地指导护生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将护理伦理理论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对护生的伦理素质培养贯穿于教育的始终。

3.2优化教学团队,充分利用好第一课堂

第一课堂的主要任务是让护生认识到这门课的重要性,培养职业情感,在掌握伦理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培养敏锐的伦理意识和判断,解决护理实践中的伦理问题的能力,从而让护生对这门课产生兴趣。组建知识结构全面的教学团队是进行优质课堂教学的前提,能够有效解决目前护理伦理学教师由于专业背景的不同,对课程的定位及对教学重点把握不一致的问题。在教学内容的取舍及教学重难点的把握上,通过集体备课,知识互补,优化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及手段运用上,既考虑知识性,也考虑趣味性,通过案例教学、情景再现、讲座、评议等多元化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带着问题去思考,主动运用护理伦理学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及规范,去解决在现代医学技术运用中出现的与道德冲突方面的问题,提高护理伦理决策能力;在教学效果评价上,将结业考试成绩、教学过程参与度、案例分析、论文的质量等,从认知、情感、表达、价值观多方面考量,做出较为准确的评价。

3.3加强教师道德素质的提升

大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时期,教师的言行举止、职业道德和人格魅力,对护生职业道德素质起着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6]。全体教师都要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为人师表,严谨治学,在学生管理及日常生活中树立服务意识,热爱学生,尊重学生,通过自身的模范行动去感染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的角色榜样。这就要求教师加强专业学习,优化知识结构,具有渊博的人文知识和精深的专业知识;加强道德修养,提升道德水准,通过言传身教来培养护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帮助护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篇(4)

首先在护理人员中形成共有的理想情感、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以教育着手,通过上课、报告会、大型座谈讨论会、演讲等系列活动,大大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使大家统一了认识,确立了"让病人满意,使病人健康"是我们护士永恒追求的目标。

二、护理服务文化建设具体内容

1、制定护理理念:仁人之心,关爱病人;济世之术,服务病人,人人健康是护士执着的追求;

2、讲究护理服务艺术:开展全方位、多层面的服务外,提倡微笑服务、礼貌服务、舒适服务。积极开展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录音、录像、音乐、宣教等各种措施和方法。

3、狠抓护理服务质量:修订了护士考核条例,制定各项规范操作章程,强化了由护理部、科护士长、护士长共同参与的三级质控体系。99年全院出院病人满意率达98%。开展整体护理病房达50%。

4、提高护理服务效率:手术室打开"瓶颈",做到“来者不拒”开放周六全日手术,与98年8月同期相比,手术率增加了21%。急症科开设绿色通道,与市救护大队联网首创开设"311"急救专线,做到畅通、安全、高效。急症就诊率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20%。

三、服务文化研究试点与成效

1、手术室开展围术期病人系列化心理护理的研究内容包括:(1)术前出室访视(2)术中播放背景音乐(3)建立信息窗口(4)术后认真随访满意率100%,需要率100%。

2、急诊室开展绿色通道护理服务的研究具体措施为(1)建立鲜明识别系统(2)建立急救呼叫系统(3)建立一支训练有素的抢救护士队(4)设立绿袖章专职服务员(5)开展共青团示范群体竟赛(6)急诊观察室病房化(7)开设本市第一条急救专线电话急诊室绿色通道服务开展以来,深受群众欢迎,受到社会广泛好评。电台、电视台及全市各报刊先后七次报道。急诊病人满意率达98%以上。急诊护理组荣获上海市医院文化创意大赛金奖。

篇(5)

2护理措施

2.1严密观察病情患儿入院后及时细致、全面准确地观察病情变化,注意一般状况、神志、精神、面色、肢体温度以及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的变化,“知常而达变”,精心护理患儿。①详细观察患儿大便次数、颜色、性质和气味,以区别泄泻的寒、热、虚、实,分别护理;②密切注意神态、唇色、呼吸、皮肤、四肢、苔脉及体温的变化,作好各项记录;③便前腹痛,尿布浸湿,卧位不适,饥饿惊吓等均可引起患儿哭闹,要及时找出引起小儿啼哭的原因,并给予正确处理。

2.2加强基础护理①腹泻患儿往往易脱水,加之饮食控制,易畏寒,要注意防寒保暖,适时增减衣服,若出现四肢冰冷,体温不升,可用热水袋保暖,但应注意防止烫伤。②及时更换尿布,每次大便后清洗臀部,防止发生尿布皮炎。便后用温水洗净臀部,涂5%鞣酸软膏,以保护周围皮肤。③对伴有呕吐的患儿,要注意防止窒息及吸入性肺炎,及时作好口腔护理及卫生处置。腹泻患儿有时由于使用较长时间的抗生素,可使口腔霉菌生长而发生鹅口疮,因此要多喂开水清洁口腔,有呕吐时,可用棉花醮温开水轻擦口腔,已发生鹅口疮可在患处涂以1%龙胆紫药水[2]。

2.3严格隔离措施对患儿严格进行床旁隔离,其尿布最好使用一次性的,换下的尿布在现场直接丢入袋中,并封好拿出室外。被大便污染的非一次性尿布、被服、便盆、地面等,均应作相应的消毒处理。接触污染的尿布和衣物后要清洗双手。病儿用的奶瓶、,每次用后煮沸消毒,喂奶前洗手。护理患儿前后均要认真洗手,防止交叉感染。

2.4做好饮食护理因泄泻患儿脾胃运化失司,又因小儿饮食不知自洁,故应注意加强饮食调护,做到定时、定量、定质。母乳喂养患儿,母亲应尽量少吃油腻食物,多饮水,以稀释奶液,缩短每次哺乳时间,以减轻胃肠负担。人工喂养患儿,暂停喂牛奶,可改喂脱脂奶、酸奶或米汤。吐泻严重者禁食6~8h,禁食期间要静脉补液,饮食应逐渐恢复,并详细记录出入量。

2.5改善给药护理①小儿服药常不合作,汤药以浓煎为宜,丸膏散剂型,药量宜少,先将药用温开水化开或调在乳汁内、口服补液盐水内喂服。一般宜空腹喂药,分少量、多次喂入。注意喂药宜慢,慎防引起呛喉,药宜温暖。有恶心呕吐者,可在喂药前,在汤药内滴几滴姜汁,以缓解呕吐;②配合捏脊疗法以巩固疗效,注意手法轻柔,用力均匀,应在每日晨起或饭前进行;③若久泻不愈,可针灸三里、气海、阳陵泉等穴[3]。

2.6注重情志护理中西医都十分重视精神护理,但因小儿具有易睡,易醒,易哭,易惊,易饿,易兴奋等生理特点,与成人不同,所以护理工作更要细致入微。①避免一切不良刺激,护士要做到走路轻,说话轻,操作轻,勿惊吓患儿,保证患儿充足的睡眠,对熟睡的患儿勿轻易唤醒;②对1.5~3岁的患儿,应多予以哄导、诱导、鼓励,态度要和蔼可亲,通过关心与爱护与她(他)们建立感情,消除其对医护人员的恐惧心理。

2.7预防并发症①防口疮:进食或呕吐后,可用清热解毒草药,如金银花、甘草液洗口腔;②防臀红:保持局部干燥,如已发生臀红,局部涂以油膏或鸡内金外敷;③防肺炎:患儿呕吐时,头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吸入气管内造成吸入性肺炎。

3体会

婴幼儿腹泻是由于轮状病毒破坏肠绒毛导致上皮细胞刷状缘的双糖酶及其钠/钾ATP酶缺乏,造成肠道内水、电解质转运失调,葡萄糖吸收功能障碍,引起渗透性的腹泻。通过对小儿泄泻的临床护理,我们体会到:首先只有了解到小儿的生理、病理、心理特点,才能对患儿实施有计划、有系统的整体护理,护士在对小儿泄泻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有所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病情观察,根据病情变化,随时修订辨证施护计划,使护理密切配合治疗,促使患儿减轻症状,缩短病程,加快康复。

【参考文献】

篇(6)

1临床资料

本组210例患者,男165例,女45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70岁,平均38.82岁。其中低位瘘145例,高位瘘65例,全部行手术治疗,除术后复发6例以外,其余全部治愈。平均住院时间(14±2)天,无护理并发症。

2围术期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肛瘘患者由于反复发作的肛周疼痛、流脓影响工作和学习,生活质量降低,同时也因进行过反复的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因此,患者有手术治疗的愿望,但对术后并发症及手术效果心存疑虑、紧张。护理人员应详细向患者介绍肛瘘的有关知识和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简要讲解手术的基本方法和过程,并请已做过此类手术的患者介绍亲身经历和感受,使患者从心理上对手术有充分的认识和准备,从而消除焦虑心理。

2.1.2术前准备手术除按肛肠外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外,护士要督促患者术前晚、术晨进食半流质饮食,术晨排便后给予清洁灌肠,遵医嘱应用术前用药。

2.2术中护理手术中护理的重点是使患者处于最佳手术和尽力减轻患者不适,要做到如下几点:(1)患者入手术室后,协助患者摆好手术,一般取侧卧位、患侧在下,并告知患者,术中保持正确的重要性,以保证充分暴露术野,便于医生操作。(2)手术中,护士要随时帮助患者保持正确的手术,嘱患者不得翘臀、抬腿和移动身体。(3)当患者诉局部有痛觉时要告诉患者属于正常现象。(4)当患者主诉部有坠胀感时应及时解释是术时牵拉反应所致,尤其是挂线时,坠胀感明显,此时要鼓励患者说出不适并做深呼吸,以减轻不适,更好地配合手术操作。

2.3术后护理

2.3.1做好疼痛护理,促进患者舒适由于、肛管周围神经丰富,痛觉敏感,尤其是复杂性肛瘘手术时创面过大,挂线太紧,创面敷料填塞过多过紧,所以肛瘘术后疼痛较多见。因此,术后要注重舒适护理,减轻疼痛。(1)热情安慰患者,多与患者交流;(2)采取分散患者注意力的方法;(3)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4)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止痛剂应用,告知患者,术后过多应用止痛药可能抑制排尿反射,引起尿潴留,并影响切口愈合[2];(5)对疼痛剧烈者,可遵医嘱肌注强痛定100mg或度冷丁50mg。

2.3.2正确处理排尿困难,排除尿潴留肛瘘术后常并发排尿困难,主要是麻醉术后及疼痛引起膀胱括约肌痉挛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首先要告知患者术后要先解小便再喝水,当患者有排尿困难时,可采取下列措施:(1)先给予膀胱区热敷、按摩;(2)听流水声以诱导排尿;(3)在上述处理无效的情况下,可遵医嘱肌注新斯的明0.5~1.0mg。本组210例患者,经上述处理,绝大多数都能自解小便,若仍未解除尿潴留,则遵医嘱给予导尿处理。

2.3.3正确的饮食指导,增加患者营养护士要与患者共同制订食谱,并督促患者按规定食谱进食:如术日、术后第1天进食稀饭、面条等半流质饮食;术后第2天进食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如香蕉、苹果、芹菜、菠菜等;术后第3天给予普通饮食,要保证食物既富有营养又含有一定量的纤维素。同时嘱患者注意饮食卫生,少食生冷或不洁食物,防止腹泻,忌食辛辣食物。

2.3.4积极预防便秘,防止创面出血为预防便秘,应嘱患者在术后48h内尽可能排便,并与患者讲解术后按时排便的重要性,督促患者按时排便,每日1次。但由于患者担心术后排便时伤口疼痛,常常采取少进食的办法来减少大便,或主观上克制便意,致使术后便秘,此时须遵医嘱给予灌肠,以免大便干结、用力大便时引起的切口疼痛和创面出血,并嘱患者在饮食中增加蔬菜、水果,多食芝麻、核桃之类的果品。鼓励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正常的排便反射消失。

2.3.5规范肛周护理,促进伤口愈合由于肛瘘术后局部解剖位置的特殊性,创面易受大便污染及炎症感染,因此术后要注意伤口感染的防治,规范地进行便后坐浴及清洁创面换药的护理。具体操作程序为:嘱患者排便坐浴清洁创面换药。采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5000ml坐浴液充分溶化后先熏后洗,以清洁创面、消肿止痛。局部换药每天1次。换药时要注意观察局部创面的颜色、创面是否清洁及肉芽生长情况,如肉芽高出创面阻止上皮生长,要及时剪去。用0.25%的络合碘棉球消毒创面及创面周围后,将九华膏纱条嵌入创面基底部,防止假性愈合,同时,换药动作要轻柔,切忌粗暴以减轻疼痛。

3出院指导

由于患者往往提前出院,出院时伤口尚未完全愈合,因此要做好下下列出院指导:(1)嘱患者按时复诊换药:出院1周内换药1次/d,出院1周后隔天换药1次,直至创面愈合。(2)嘱患者多食纤维素较多的食物,以保持大便通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便时不要过度用力、久蹲。(3)讲解保持卫生以及进行功能锻炼的方法,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加局部抗病能力。

篇(7)

[关键词]宫外孕;抢救;护理

我院自2004年2月至2005年3月共收治宫外孕患者80例,在抢救护理中我们不断总结经验,积累了一些可行的实施措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80例患者中,年龄最大的45岁,最小的20岁,平均年龄在31岁左右。妊娠时间:4周~28周发病的19例,8周~12周发病的61例。妊娠部位:发生在输卵管峡部的28例,壶腹部的47例,伞部的1例,其他4例。血红蛋白在6g~10g的45例,6g以下的35例。血压在(8~12)/(4~6)kPa的60例,(2~6)/(0~4)kPa的20例。术中证实患者失血量500ml~1500ml的50例,2000ml~3000ml的29例,陈旧性宫外孕继发出血1例。本组80例患者在腰麻和硬膜外麻醉下行手术治疗,术后住院时间5d~7d,均痊愈出院。

1.2病因

1.2.1输卵管炎症

可分为输卵管黏膜炎和输卵管周围炎,两者均为输卵管妊娠的常见病因。输卵管黏膜炎严重者可引起管腔完全堵塞而致不孕,轻者尽管管腔未全堵塞,但黏膜皱褶发生粘连使管腔变窄,或纤毛缺损影响受精卵在输卵管内正常运行,中途受阻而在该处着床。输卵管周围炎病变主要在输卵管的浆膜层或浆肌层,常造成输卵管周围粘连,输卵管扭曲,管腔狭窄,管壁肌蠕动减弱,影响受精卵的运行。

1.2.2输卵管手术

曾患过输卵管妊娠的妇女,再次发生输卵管妊娠的可能性较大,由于原有的输卵管病变或手术操作的影响,不论何种手术后再次输卵管妊娠的发生率约为10%~20%。

1.2.3放置宫内节育器(IUD)

IUD与异位妊娠发生的关系,已引起国内外重视。随着IUD的广泛应用,异位妊娠发生率增高,其原因可能是由于使用IUD后的输卵管炎所致。

1.2.4输卵管发育不全或功能异常

输卵管发育不良常表现为输卵管过长,肌层发育差,黏膜纤毛缺乏。其他还有双输卵管、憩室或有副伞等,均可成为输卵管妊娠的原因。

1.2.5受精卵游走

卵子在一侧输卵管受精,受精卵经宫腔或腹腔进入对侧输卵管称受精卵游走。

1.2.6其他

输卵管因周围肿瘤如子宫肌瘤或卵巢肿瘤的压迫,有时影响输卵管管腔通畅,使受精卵运行受阻。

1.3病理

1.3.1输卵管妊娠的变化与结局

输卵管管腔狭小、管壁薄且缺乏黏膜下组织、其肌层远不如子宫肌壁厚与坚韧,妊娠时又不能形成完好的蜕膜,不能适应胚胎的生长发育,因此,当输卵管妊娠发展到一定时期,将发生以下结局:输卵管妊娠流产;输卵管妊娠破裂;继发性腹腔妊娠。

1.3.2子宫的变化

输卵管妊娠和正常妊娠一样,滋养细胞产生的HCG维持黄体生长,使甾体激素分泌增加。因此,月经停止来潮,子宫增大变软,子宫内膜出现蜕膜反应。排出的组织见不到绒毛,组织学检查无滋养细胞。

1.4临床表现

宫外孕的症状与妊娠部位、病理发展及内出血量有关。症状不明显时,患者仅出现一侧下腹部隐痛或酸胀,少量或无阴道出血,偶尔有早孕征象;症状明显者,下腹部出现撕裂样疼痛,呈贫血貌,伴有恶心、呕吐,休克者可出现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快、细、血压下降等[1]。

2抢救与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平卧

即刻让患者取平卧位,下肢抬高15°~20°,以增加回心血量,保证各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保持病人安静,测量血压、脉搏、呼吸,抽血查血型,交叉配血做好输血准备。严密观察病人腹痛及阴道出血情况,并做好记录。如出血增多、腹痛加剧、坠胀感明显时,要及时报告医生并做出处理。

2.1.2建立静脉通道

用输血器立即建立静脉通道,对于休克患者必要时行两条静脉补液、输血同时进行,补充血容量,尽可能缩短低血压时间,以免肾功能受损,控制感染,保暖,纠正酸中毒。

2.1.3休克早期患者易出现烦躁不安,护士应采取保护措施,以防坠床跌伤。

2.1.4保持呼吸道通畅

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氧流量一般为4L/min~6L/min。

2.1.5穿刺

后穹窿穿刺是诊断宫外孕既简单又可靠的方法。本组患者后穹窿穿刺抽出暗红色不凝血平均3ml~8ml。

2.1.6确诊

患者一旦确诊,征得家属同意,即行做好术前准备。施行急救手术自发病至手术时间越短,其治疗效果越好。

2.1.7心理护理

做好心理护理由于宫外孕起病急,病情凶险,患者多数无思想准备,易出现紧张、恐惧等心理,尤其是初孕的年轻患者,对以后的生育问题特别关心,护士要针对不同心理的患者讲解该病人的愈后情况,尽可能解除其心理负担,使患者主动配合手术,同时并嘱患者禁食,以减少手术中因牵拉内脏引起的恶心、呕吐等反应。

2.1.8备皮

遵医嘱给予腹部备皮,留置导尿管,肌肉注射术前针,术前针的目的是镇静、减轻焦虑、减少口咽分泌物,减轻的毒副反应、抑制一些不利反射,使麻醉过程平稳。常用麻醉前给药为苯巴比妥钠0.1g及阿托品0.3mg肌肉注射等。

2.1.9术前准备完毕

由专人护送手术室,详细交待病人目前情况,并根据麻醉要求铺好麻醉床,做好接收病人的准备[2]。

3术后护理

护士向麻醉师了解患者术中情况,测血压、脉搏、呼吸,每15min1次,直至平稳。后可改为每4h/次,然后每日2次测量。

患者术后要去枕平卧6h,头偏向一侧,避免脑脊液从蛛网膜下腔针眼流出,导致脑脊液压力降低引起头痛。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

患者禁食6h后按医嘱给予流质饮食,并禁奶、糖,排气后可进半流质,待进食1d~2d改进普食,量由少逐增。

导尿管接无菌尿袋,并记录尿量,保持尿管通畅,防止扭曲,受压,留置导尿管期间要观察尿液的颜色及性质等,如发现尿少或血尿,应及时通知医生并做出处理,一般24h后拔除尿管,协助病人排尿。

注意患者腹部刀口渗血及阴道流血情况。一般正常宫外孕术后有少量阴道流血,但不能多于月经量。遵医嘱给予抗生素以防感染。对于刀口疼痛,首先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对于不能忍受者,可遵医嘱给予适当的止痛药,如哌替啶50mg~100mg,肌肉注射。

对于术后18h~24h因肠胀气引起的疼痛,可抬高上身30°,并鼓励患者床上勤翻身,多活动,胀气严重者,可给予新斯的明0.5mg肌肉注射,以促进排气,减轻疼痛。

术后6h协助患者翻身,活动四肢。患者拔除尿管后,鼓励其早下床活动,并告知患者早下床活动的意义:可促进肠蠕动的恢复,促进伤口的早期愈合;可减少下肢静脉血栓、坠积性肺炎的发生。解除患者思想顾虑,下床活动前先告诉患者起床要领,并协助患者第一次下床活动,根据患者的体力恢复情况,告诉患者逐渐增加活动量[3]。

4出院指导

注意休息,劳逸结合,带药纠正贫血,1个月后来院复查。嘱患者加强营养,多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尤其是富含铁蛋白的食物,如动物肝脏、鱼肉、豆类、绿叶蔬菜以及黑木耳等,以促进血红蛋白的增加,增强患者的抵抗力,促使机体早日恢复。指导病人根据病因积极治疗妇科疾病。指导患者避免措施,禁止性生活2个月,1a后再孕,在再孕之前做一次健侧输卵管通液术,以防输卵管阻塞或炎症再次发生宫外孕。

总之,在抢救护理80例宫外孕患者中使我们深深体会到:宫外孕是妇科的急腹症之一,此病的特点是病情危急,变化快,易误诊,若治疗不及时可引起严重的不良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护士不但要有熟练的操作抢救技能,还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同情心。在抢救过程中,多是口头医嘱,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口头重复医嘱,抢救中用过的血袋等物品应统一存放,以备事后查对。在救治过程中护士应做到有条不紊、忙而不乱、分秒必争,医护人员配合默契,使患者尽快脱离危险,积极为救治创造条件,提供可靠的治疗依据,避免患者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治愈率。

参考文献:

篇(8)

临床上全肺切除常用于肺癌以及外伤性主支气管断裂,全肺切除是最佳治疗手段。因手术后并发症较多,因此,术后护理的质量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本文总结了我院1997年至2005年全肺切除共18例,现就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997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我院住院行全肺切除18例,女3例,年龄56岁~74岁,平均年龄63岁,均为肺癌患者,男15例,24岁~71岁,平均年龄51岁,吸烟者14例,其中12例为中心性肺癌患者,3例外伤后主支气管断裂,1例术后第5天出现支气管胸膜瘘,于术后第9天死亡,其余17例均治愈出院,经随访1a都能达到日常的生活料理。

2护理

2.1心理护理在创伤早期患者往往紧张恐惧,情绪不稳定,并受剧烈疼痛的折磨,经常回忆受伤时恐怖情景,心有余悸,产生恐惧心理,因此,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时热情接待,使用安慰性语言,并耐心向患者讲解治疗方案[1]。也有的老年人担心预后不佳,护理人员要注意观察及时发现患者的心理问题,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利用相关知识给予关心体贴和必要的健康教育,职称重点了解该患者的特点及预后情况,主动热情地让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有正确的认识,对医护人员产生依赖、信任感,增强治疗信心,配合治疗和护理,顺利度过围手术期[2]。

2.2术前护理加强健康宣教,指导患者戒烟酒,进行呼吸锻炼,练习咳嗽、咳痰,增加肺活量,防止术后引起肺部感染,同时术前加强营养,增强机体对手术的耐受性;注意口腔卫生,如有牙周感染或口腔疾病,及时治疗。

2.3术后护理

篇(9)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48例患者中男37例,女11例;年龄18~72岁。就诊时间30min~10h。其中闭合性伤18例、开放性伤30例、受伤原因有车祸,工伤,刀伤,自缢等。

1.2临床表现

声嘶或失音26例,不同程度的喘鸣,呼吸困难12例,伴其他部位受伤者7例,皮下气肿、喉返神经损伤、失血性休克各6例,咯血3例,气胸2例。

2抢救与护理

2.1抢救

闭合性喉外伤动态观察呼吸情况、禁声及应用糖皮质激素,以减轻喉水肿,做好气管切开准备。当呼吸困难加重时,及早行气管切开术。开放性喉外伤应首先处理出血

、呼吸困难及休克三大危急情况[1]。

2.2措施

(1)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急救过程中最基础、最主要的措施。密切观察患者呼吸情况,尤其急性钝挫伤可数小时内无明显症状,易被忽略,闭合性损伤较开放性损伤更具有危险性[2]。给予持续氧气吸入,无休克征象者,给予垫高枕头,保持颈部舒展,以利通气。禁声,按医嘱应用糖皮质激素、抗生素雾化吸入。咽喉部分泌物及时吸出。(2)及时纠正休克:尽快恢复有效循环血量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对处于休克状态患者立即给予建立两条静脉通路,快速补充血容量,尽早恢复有效循环。保证重要器官重新得到充分的血液灌注[3]。但要密切观察,防止因滴速过快引起心衰和肺水肿。同时做好配血、输血准备,为抢救赢得时间。(3)术前准备:静脉穿刺成功后立即常规采集血样,及时做交叉配血及各项检验检查,备

皮,皮试,注意患者的保暖。(4)术后护理:注意生命体征的监测,详细记录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出入量,血氧饱和度等。预防感染,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保持各导管引流通畅,严密观察颈部皮肤血运情况,观察皮肤有无红肿,脓性分泌物,合理使用抗生素,做好口腔护理[4]。气管切开患者,保持套管的通畅和清洁对呼吸至关重要,注意观察套管的系带松紧是否合适,位置有无移动,管腔是否通畅。(5)饮食护理:咽喉创伤通常在伤后10d内给予留鼻饲管,以保证营养供给并减少吞咽动作,减轻喉痛及呛咳,使创伤的喉部得到静止休息,利于创口愈合[5]。保持胃管固定通畅,定时灌入流质,要注意食物和注射器的清洁卫生,防止引起肠胃炎,拔管前先要饮食训练,无呛咳方可拔管。(6)心理护理:由于患者突遭意外,常表现为异常恐惧,悲观失望,作为护士要态度和蔼,热情对待患者,沉着冷静,抢救有条不紊,并对家属做好解释安慰工作,消除患者的恐惧焦虑心理,主动积极地配合治疗,以利疾病康复。

3结果

经上述积极处理,48例患者中18例闭合性喉外伤中有3例行喉整复术,其中1例二次手术,术后均拔除气管套管;30例开放性喉外伤中均行气管切开术后拔管,除4例声嘶外其余发声正常,无1例喉狭窄。

4讨论

喉外伤是头颈部外伤致死原因的第一位[6],常见为闭合性和开放性,其救治原则首先是保持正常呼吸,维持生命体征稳定,注意全身情况。故护士要熟练掌握观察判断病情的方法,实施及时正确的急救和护理极为重要。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抢救外伤最基础,最主要的措施;尽快恢复有效循环血量,做好术前准备及呼吸道、饮食、心理护理,是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吴学愚.喉科学.第2版.上海:科技出版社,2000.135~142.

2邬俊译.329例喉外伤病例分析.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2000,24:155~306.

3何义平,杨文琼,张敏,等.交通事故致严重多发伤患者的程序化护理.护理学杂志,1999,14(6):345~346.

篇(10)

[关键词]中风病;瘫痪;护理

中风病属古代“风、痨、鼓、膈”四大证之一,是临床上常见病和多发病,具有三高二低的特点,即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治愈率低、发病年龄偏低。严重影响国人健康,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中风患者的危害性,日益受到国内医学界的高度重视,所以加强对中风患者的护理,能明显提高疗效,减少后遗症,进一步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有着现实意义。

1一般资料

本科于2001年至2003年共收治中风患者426例,其中男250例,女176例。中经络320例,中脏腑106例,年龄在40岁~75岁之间,平均年龄53岁,其中治愈100例,好转313例,死亡13例。本组病例全部经CT确诊,主要表现为:半身不遂、语言蹇涩或失语、偏身麻木、昏迷、嗜睡,加强了病情、饮食、瘫痪肢体、皮肤的观察和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2护理体会

2.1密切观察病情

中风急性期,病情变化迅速多端,因此需仔细地观察病情,及时而准确地掌握病情发展的顺逆,正确地体察病因,分析病机,这是确保施以治疗促进病情向愈合发展的关键,譬如昏迷浅深的变化,是由浅昏迷变为深昏迷,还是由浅昏迷转为清醒,再如体温由正常到发烧,尤其是对发高烧者又应仔细观察是否有躯干灼热而手足逆冷,还有瘫肢是进展加重,还是逐渐减轻等,都应做细致的观察和记录,为及时准确施治,及时向患者家属告知病情,为医疗取证做到详细、客观的记载。

2.2情志调护

中风患者,多数平素性情急躁,遇事易发脾气,做事时间观念强,中医认为情志活动,是以五脏精气作为物质基础的,所以情志致病与五脏的功能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当然,五脏之中又以心为主导,因为心主神明又为神之舍。五脏与五志各有相应的联系,即所谓“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怒为肝志,中风主病在肝,故大怒、暴怒、恼怒等情志过激都与中风的发病有直接的关系,做好中风患者的精神调养工作需注意以下几点:其一,是根据患者性格特点的不同,病情轻重的不同,家庭境遇的不同等,采取不同的方法,有的放矢地做好思想工作,同时要照顾好生活,帮助解决养病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其二,是控制探视,尽量减少探视,避免使患者受到不良的精神刺激,不要在患者面前谈论任何不利于治病和养病的话,否则会加重病情,甚至有复中的危险。其三,加强护患沟通,达到互相信任、热情、耐心地劝慰患者,打消悲观失望的情绪,振作精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其四,是运用中医“以其胜治之”的方法即所谓“恐胜喜”、“悲胜怒”、“怒胜思”、“喜胜忧”、“思胜恐”,就是说在某一种情绪过分的情况下,可以激发另一种情绪以平息它,比如患者精神负担很重,忧思重重的时候,多和患者说些使他高兴的事,让患者欢喜,以帮助克服忧伤的情绪,这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心理治疗[1]。

2.3饮食调养

中风患者的饮食总以清淡为宜,对中脏腑阳闭者,除鼻饲混合奶以外,应每天给菜汤200ml,可用少量白菜、菠菜、芹菜等性味甘寒的蔬菜煮汤,或饮绿豆汤、鲜果汁也可,皆有清热作用。对于中脏腑阴闭者除鼻饲混合之外,每天可用薏仁30g、生山药20g、扁豆20g煮汤,每天鼻饲200ml左右,具有健脾化湿的作用。中经络以半身不遂为主的患者,在急性期可按清淡饮食配膳,内容有稀饭和米粥、绿豆米粥、莲子粥等,还有面片、面汤、素馅饺子、包子或素馅馄饨也可。蔬菜用白菜、菠菜、芹菜、冬瓜、黄瓜、甘寒为主的进行调配,可适当地加些猪、鸭类的瘦和鸡蛋。最好少用鸡、牛、羊等肉类。此外,中风患者必须戒酒。

2.4皮肤护理

中风患者大多数卧床时间较长,为了有效地防止褥疮的发生,必须做到经常翻身,一般2h翻身一次,翻身时要做到勤、彻、平、干、揉、早。就是说要勤翻身,翻得彻底,对昏迷患者要检查皮肤、衣服、被是否干燥和平整,当受压皮肤发红时,应用手掌揉擦,使之改善气血的循环,天气炎热时,由于皮肤受压易出汗,还可擦用爽身粉,保持皮肤干燥,若局部皮肤受压破损时,可用“黄沙条”每天换两次,防止破损皮肤扩大。护理工作要求一丝不苟,不怕脏,不怕累,上述措施要认真地执行,时刻记住做好皮肤护理是中风病尽早康复的重要环节。

2.5瘫肢功能指导

“生命在运动中”是一句至理名言,对于已患中风的患者则通过积极的锻炼,既能驱除病魔缠身恢复功能,又可预防再度发病增长寿数。我国古成语“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用来形容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则寓意十分深刻。对瘫痪肢体的锻炼,首先是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量力而行,活动有度,先在床上,被动开始,争取主动,每日多次,蹬腿抬腰,坐站莫忘,抬耸肩部,上肢随后,外展内收,前臂康复,多翻手心,手指锻炼,既难且慢,手攒木棍,揉动核桃,关节活动,曲伸关键,手指屈伸,结果一样。后在室外,初次下床,两人搀扶,一周过后,一人搀扶,强调安全,扭跌损伤,时刻牢记;其次是鼓励患者,调整心态,增强信心,要有毅力,战胜病痛,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2.6出院指导

详细指导患者及家属,掌握有关本病的一般知识和自我护理能力,指导患者做到起居有常,保证充足睡眠,坚持有计划的锻炼,以改变患者依赖药物治疗的观念,使其牢固树立未病先防的思想,正如《证治汇补,预防中风》篇说:“……慎起居,节饮食,远房帏,调情志。”[2]还要定期门诊复查,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就诊。注意饮食清淡,忌烟、限酒,劳逸适度,要有积极向上乐观的心态,做好中风患者复中的预防。

3结论

通过对中风患者的护理,认识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中风病并发症多,护理难度大且时间长,但只要抓好其护理要点,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环节及身心护理,就能促进中风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后遗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上一篇: 大班安全总结 下一篇: 科研工作思路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