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12 08:26:0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检验医学与临床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我国检验医学始于上世界头20年中后期,1924年由北京协和医学院吴宪教授主持的生物化学系开始讲授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内容,并展开一系列的工作,我国检验医学由此发展起来。在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医学与国际医学界交流的加强,我国检验医学得到迅速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检验医学发展成熟并赶上世界领先检验医学技术。我国当前检验医学的诊断技术还将面临着许多挑战,检验诊断技术虽然与国际先进技术接轨,但检验设备和管理方面还有待改善。尤其是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还没有完全实现交流与合作。我国检验医学当前还存在绝大部分检验设备还依赖进口,自主研发水平与发达国家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的缺陷,出现我国医疗设备基础产业相对薄弱等问题。主要是因为相关扶持政策还不够健全,管理技术和医学创新得不到很好的重视。
2.我国临床医学的概述与现状
近50多年来,随着我国医学和世界医学的不断向前发展,我国临床医学发展迅速,随着医疗设备和医疗技术的不断改进,我国临床医学日臻成熟。在临床诊断和临床治疗方面有了不断改进和发展,同时我国临床医学在医疗创新和自主研发方面为我国和世界作出不少贡献。但是当前我国临床医学的医疗设备大部分还靠引进国外医疗设备,自主研发的能力相对薄弱,创新能力还不够强。尤其是我国临床医学与检验医学之间的互动交流与合作还不够加强,这方面还有待完善管理措施和加强两者的交流与合作。
二、如何加强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的交流与合作
医院里检验科的主要任务是提供准确、可靠和及时的检验报告,从而给临床医生提供有关诊断依据,便于临床医生对病人的病情作出及时的诊断。如果临床实验室提供的检验报告是不准确的或检验数据不够全面,这将给患者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所以在正常的检查过程中必须严格把好检验质量关,相关检验科领导对检验人员必须进行严格管理。此外,检验医生还要加强临床医疗知识方面的研究,并认真听取临床医生的意见和建议,对资历高的临床医师的交流与沟通应更加予以重视[2]。在检验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实践创新的检验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的检验工作水平,提高检测技术,达到全方位地给临床医学提供更可靠,更准确,更全面的检验报告,从而提高现代医学的整体质量,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1.检验医学检验人员队伍和检验设备的管理
严格按照检验标准,加强各检验科室人员的管理,对检验过程进行严格的全程监管和控制,医院要建立健全相关检验监管制度和责任制度,加强对检验队伍的建设管理。同时,检验设备要长期保养好,经常对检验设备进行检查和保养,做到检验设备无检验失误,达到极高的准确率,从而保证检验报告的准确度。
2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
临床医学和检验医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临床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对质量进行检验,因此,检验科应该不断加强和临床科室之间的协作、对话、沟通和交流,加强对医学实验室整体质量的管理,尤其要强调对医学检验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管理。在分析事后质量监控的过程中,检验人应该对测试结果进行解释,同时收集患者的意见和建议,对合理的意见及时接受,提高检验科的工作水平,不断开展能够服务患者的新业务,同时满足临床的需求[3-4]。在检验科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将质量放在核心,不断提高检验人员的质量意识,减少因为标本因素对检验结果产生的消极影响。检验医学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它应该和临床医学相结合,除了应该加强自身建设之外,还应该增加临床医师,同时为临床科室提供相关的资料。
3检验科需要与临床医学结合
临床医学和检验医学的关系十分密切,临床医学的核心是检验质量,因此,检验科的工作人员应该增加与临床科室之间的协作、对话、沟通和交流。医院检验科人员应该参与到病例讨论和临床会诊之中,提高双方的沟通水平,检验科的医生应该及时查看临床病人的病情,一旦在检验的过程中出现可疑的结果,应该立刻进行调查。检验科医生应该积极的参与到协作之中,充分发挥检验医学的作用和地位,转变以往检验医学仅仅是提供结果或提供数据的思想。同时,检验科应该加强对临床知识的学习,在工作中强化临床意识。但是在实际工作之中,因为检验科的人员一般从事技术工作,没有完善的临床知识,阻碍了和临床科室之间的沟通。因此,检验科应该转变人才结构和知识结构,聘请具有临床经验的医生从事检验工作,或设置专门的检验医生岗位,使临床医师不断加强,提高临床治疗工作和实验室工作的结合程度,最终提升整体检验医学的素质。
4临床医生对检验项目深层次的理解不足
临床医生虽然对专业知识十分精通,但是缺乏对检验知识的深入理解,很容易出现混淆检测项目的现象。因此,临床医生应该加强对检验医学的认识和学习,加强二者的沟通,使它们能够共同促进、共同提高。应该加强对检验医学的学习,在工作过程中,直接向检验科的人员进行请教。同时,可以邀请检验科的工作人员,定期开展相关课题的讲座,着重于检测项目的参考区间、药物影响、生物学变异、影响因素、临床意义、方法原理和临床应用等,不断提高临床医生的检验学水平。
检验医学是指对临床标本进行正确地收集和测定,提供准确和及时的报告,并能为临床提供咨询服务,帮助临床将这些数据正确地应用于诊断治疗和预防工作中去的一门学科。它的基本任务是通过生物、微生物、血清、抗原抭体、细胞或其它体液的检验,与其它检查技术相配合以确定患者的临床诊断[1]。
1检验医学的涵盖内容和扩展更加广泛
现在,医院检验早已经告别了手工操作时代,目前各种类型的自动化化学分析仪已经取代了以前的手工操作,而医院实验室从原来手工作坊式的工作模式,逐步发展成为具有良好组织和工作条件的现代化实验室。其技术含量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例如:在临床生物化学的检测技术方面,原先所用的化学检测方法逐步为灵敏度更高的酶偶联比色法所替代,同时引入酶偶联连续监测的免疫学方法。在试剂的应用上,也由原来的冻干试剂发展到液体双试剂,从而使临床标本的检测结果更具精确性和准确性。在临床免疫学方面,随着单克隆抗体的问世,标记免疫学的发展以及各种光化学免疫分析方法的应用,也使得抗原抗体检测的灵敏度大大地提高。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方面,各种试剂的标准化、商品化,使得各种培养基的质量得到保证。尤其在应用了核素 14C 标记技术和特殊的CO2感受器以及利用荧光淬灭的原理来判断血培养的结果,并采用微生物数字分类鉴定和计算机专家分析系统进行结果分析,不仅使整修检测时间大大缩短,结果更加详细准确,而且整修流程更显得标准化。在血液和体液的检测方面,由于全自动多分类血球计数仪和凝血仪进入实验室,淘汰了凝血时间的手工测试,同时扩展了白细胞表面分子标记物的检测,从而使得 DIC 诊断及临床抗凝疗法的监测更为可靠。白血病的分类从原来单纯性的形态学分类发展到目前及将来的染色体、 遗传学、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综合分类,大大提高了白血病诊疗的准确性。
在这种情势之下,传统医学检验本身已经不能完全涵盖因此而给检验带来的巨大变化。而这正是检验医学产生并得以迅速发展的缘由。
2具有实际意义,已发展成一门学科
随着医学检验的不断发展,其不仅与传统医学检验的差别越来越巨大,它区别于其他医学专业的特点也开始表露出来:
首先,它比其他医学专业更加强调整体协作。现在的检验医学,早已突破了过去以血、尿、便三大常规为主的检验。面对琳琅满目的诸多检验项目和越来越准确的检验要求,非常需要整体协同运作。仅就检测结果准确性要求而言,不仅涉及到标本采集时间、部位、方法的确定,还包括对检验方法的选择,以尽量减少不同方法检测同一目标时的干扰、尽量减少不同试剂检测同一目标时的差异、尽量减少不同仪器检测同一目标时的差异、尽量减少个体操作间的差异、尽量减少不同实验室间的差异,如果这其中有一个环节出现失误,就会导致最终检测结果的不客观。
第三,检验医学对新技术的应用比其他专业更为敏锐,其学科的发展与新技术的关系也更为密切。以分子生物学技术为例,对于检验医学来讲,分子生物学使检验医学的工作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不仅使检验可以从事后性判断向前瞻性转变,而且其应用范围也可以扩展到诊断、治疗效果的评价、预后的评估、预测个体发生疾病的趋向、流行病学、健康状态的评价、药敏靶点的选择。
第四,自动化的融入使检验更迅速。这一点对于治疗至关重要。
在不久的将来,临床医学实验室将面临着一个质的变化:首先是临床生物化学、免疫学、微生物学和血液学之间将不再存在一个明显的学科分界线,检测手段将更加自动化、一体化和智能化。大量的生物技术如:基因克隆技术、生物芯片技术、核酸杂交技术和生物传感技术以及各种 PCR 等技术的应用和引进,将使得临床实验室的科技水平更高、学术氛围更浓、人员素质更好。
3较色转换,从辅助检查到诊断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看来,检验医学在现代医学中的作用愈发的明显,它不仅与病人、医生息息相关,还跟整个医院的医疗水平密切相关。准确的检验指标不仅可以评价治疗效果,而且可以指导医生临床用药,这就为提高医药的整体医疗水平提供了相当的可能。例如:当败血症血培养阳性时,既可明确疾病的病原诊断,进一步的药敏试验又为患者的治疗提出明确的办法。这就避免了医生根据自己的用药习惯,对患同一种疾病的不同患者,使用同样的医疗方法和药品问题。
另外,它在疾病的预防中的作用也非常显著,这是因为疾病早期往往缺乏明显症状和体征,患者一般不加以注意,往往是通过实验室检查得到确诊,并接受及时的治疗,例如子宫颈涂片检查有效地控制了子宫颈癌的发生,在我国普遍开展的甲胎蛋白检查有助于发现小肝癌,明显提高肝癌的生存率。由 WHO 推行的新生儿筛查工作,通过促甲状腺激素 (TSH )和苯丙酣尿症的检查显著降低了甲状腺功能低下和苯丙酣尿症的发病。
正是上述作用地不断发挥,今天检验医学在现代医学中的角色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已经从医疗辅助角色转变为现代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4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紧密结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密不可分,临床实验室工作的核心是检验质量问题,为此检验科负责人应主动与临床科室交流、沟通、对话、协作。
(1)ISO15189文件的核心是医学实验室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强调医学检验的分析前、中、后全过程的管理[3]。在分析后质控中,要求检验人员对所测结果进行合理解释,并收集临床科室(或病人)的反馈意见、接受合理建议、要求、改进检验科工作,或开展新业务, 满足临床需求。在交流、对话中,检验科人员还可以宣传、讲解、新技术新项目的临床意义,合理及如何有效地利用它帮助临床医生对疾病进行诊断。如厌氧菌培养,虽然不是新项目,但很多医院,甚至较大医院临床科对其使用并不够多,其中有对该项目认识理解问题,也有取材等问题。一但医生发现送检的脓液培养,回报结果未生长细菌时,医生则认为检验科技术欠佳。实际上很可能是厌氧菌感染而医生未申请做厌氧培养所致。
(2)在医院的全面质量管理方案中检验科负责人参加临床会诊,病例讨论等,有利于双方沟通和提高。而检验医师更应主动走出去,到临床科查看病人或病例,对检验过程中的可疑结果,进行调查核实。
(3)检验科主动参与协作:由检验医学的地位与作用,说明检验医学的任务绝不仅是被动地提供数据或结果。过去很长时期,检验科被定位于“辅助科室”。即检验科只能向临床医生提供所需求的检验结果,一旦检验科提供了未受指定的检验结果,就被认为“越位”,这种片面、消极的,落后于时代的偏见应予纠正。
(4)学习临床知识加强临床意识:检验医学的特定地位决定了它们必须与临床保持双向联系。检验科除了加强自身建设,还必须加强临床意识。实验室的工作应能为临床科室提供被测项目的临床资料,比如:根据患者病情和实验结果,应能为临床提供如何选择实验,进行疾病的确诊和疗效观察的信息,如何对检验结果进行解释,帮助临床医生正确分析、合理使用检验报告,这就要求检验人员有一定的临床知识和临床实践经验。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检验科组成多以从事技术人员为主,而欠缺临床知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与临床的沟通。故检验科应改变现有的知识结构和人才结构,引进医疗系毕业生,或选调临床医生到检验科工作,设置检验医师岗位,有助于加强临床意识,才能更好的使实验室工作与临床诊疗工作紧密结合,提高检验医学的整体素质。
检验医学是现代实验室科学技术与临床在高层次上的结合,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相互渗透的新兴学科。目前正朝着高理论、高科技、高水平方向发展。由于检验科开展项目的增多,新技术的应用及方法学上的革命性变革,使检验质量和水平显著提高,使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依靠检验信息综合分析,进行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故实验室的工作在临床诊疗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总之,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必须紧密结合,互相渗透、沟通,相互学习,才能使以病人为中心的共同目标真正落实,才能更完美的实现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随着现代医学朝着高理论、高科技、高水平的方向发展,检验人员和临床医护人员更要不断的学习,更新知识,迎接新的挑战。因此检验人员与临床的互动和沟通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1 检验与临床应保持经常的联系
检验室应定期与临床医生对话交流、交换意见,可将医生的建议和有关专业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这对只接触实验室标本的试验人员十分重要。因此除了合格标本、准确规范操作外,医生的临床用药等治疗措施,也会影响到实验结果。如在输血时,可影响到血液和骨髓的检查结果。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应时常与病人沟通,讲解留取样本的注意事项,如尿液标本的留取必须是空腹、中段、新鲜尿液,尤其是女病人如留取被污染的阴道分泌物的前段尿液时,就会造成结果明显异常,应严格清洗会,留取中段尿,就可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粪便检测,应提醒患者,留取血液,粘液脓液的病理部分的鲜标本,以免出现假阴性反应,造成误诊,延误病情的治疗。
医学检验和临床学科结合在一起,能有效的降低医护人员和病患之间的摩擦程度,减少各类矛盾的发生现象,所以将二者结合在一起已经成为医学事业发展的必然。医学检验是一门独立性比较强的学了,在实际的临床诊治过程中,能精准的分析出病患体内各项的数据信息,这些数据信息的价值比较高,所以相关的医护人员要医学检验人员进行合作,提高二者的合作程度,并对每一个合作环节进行重视,把握整体的工作流程,最大程度减少检验过程中出现的误差,给临床医学提供更加真实可靠的诊疗信息。
1医学检验和临床学科有效合作的必然性
现阶段,我国颁布的一些医院管理规章制度中,已经明确的要求病患、医护人员等需要对其检验部门的服务满意程度高达百分之九十,强调了医学检验的各项管理质量以及其服务满意度。医学检验实验室内的质量管理可以被划分成三个部分,其分别是前、中、后,实验室内结果分析的质量和其自身的自动化以及信息化等有着一定的连接程度,其性能发展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实验分析结果的质量以及其分析结果的差异程度。一般来说医学检验实验室的智能化发展水平都比较高,所以使得实验质量分析的出错率有了一定的限制,其出错率的降低给医学检验实验室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帮助。一般情况下,在实验室前期质量管理中,其误差的发生概率大约在百分之四十六至百分之六十八之间,实验室中期的质量管理误差发生率大约在百分之十八至百分之四十七,在实验室后期的质量中,其产生误差的概率只有百分之事物,所以,想要保证实验室的管理质量,就需要深入的分析实验室各个时期误差产生的原因,对其检验的结果进行科学性的检测,不断的加强医学检验和临床学科之间的沟通程度,注重二者的交流环节。
2医学检验和临床学科有效合作的措施
2.1下病房。首先,医院要定期的对检验人员下病房的时间进行控制,并尽可能的提升相关医护人员在医学检验方面的知识储备量,还要进行医学检验项目开展重要性的宣讲,适当的给检验人员提供科学合理的意见,辅助人员进行下病房工作的开展,依据其检验的结果来帮助临床医师进行项目的选择,并把医护人员的检验意见带回到检验科室当中,详细的记录下来,让检验人员及时的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找到影响工作质量的原因,对其原因进行整改和创新,使得医学检验工作可以给临床医学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2.2检验人员素质。检验人员的素质高低会直接影响其检验结果的精准程度,所以,必须对检验人员的素质水平进行综合性的考量,秉持持证上岗的方式,进行检验人员职业道德的培养,提高其业务的能力以及水平,与此同时还要对检验人员的日常工作进行质量的监督以及考核,保证其医学检结果的可靠程度。检验人员要进行更深度的医学专业知识的学习,方便其能够和临床一声进行更加深入的交流,明确病患的患病情况,了解各类药物对其检验结果的影响程度,避免在检验过程中,其结果出现不同程度的误差,影响医学检验分析结果的准确西横渡,减少外力因素对其的影响,做好基础的保障措施,综合的提高检验人员的素质,让检验人员可以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2.3临床医师和检验人员的沟通。一些新分配的临床医师需要对实验室内的工作人员进行了解,分析出检查项目以及工作开展的特性,这样不仅能加强医学检验人员和临床医师之间的友好关系,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各项工作开展的质量以及水平。临床医师在进行课题开展以及研究时,可以和实验室内的检验人员进行沟通,共同探讨方案,制定出一套可实施性比较强的施工方案,并一起按照方案进行工作内容的开展。除此之外,也可以适当的邀请一些医学检验专家给临床医师进行知识内容的讲演,给即将开展的实验项目内容赋予新的意义,找到实验项目的根本目标,以及其所需要的各类参考数值。提高二者的沟通程度,构建出一个积极活跃的学术探讨环境,让每一个医护人员都可以参与到其中,互相扶持,共同开展实验项目,努力组好每一个工作内容。2.4送检标本。送检标本是医学检验和临床学科有效合作的第一个环节,一般来说,检测标本通常都是临床医师和相关医护人员共同收集的,在采集过后,把其样本直接送到相应的医学实验室当中,这样能有效的保证实验样本的检测质量,防止其中间出现各类的因素的影响,使得实验结果出现不同程度的图文差,如果标本的采集智联不过关,或者其送来检验的时间不正确,都能极大程度的影响到其检验的结果,甚至还会使得相关的医师做出错误的判断。所以,检验可是内的工作人员必须要积极主动的到临床科室给医护人员分发一些标本采集的要求册子,并给相关的人员进行标本采集以及时间重要性的讲解。2.5检验科在引进新设备新项目前应认真听取临床意见。还应强调,在新的检测项目开展和新设备使用前,首先应征求临床医生的意见,通过举办讲座、编写“检验快讯”等形式向临床科宣传指导,将有关方法原理、影响因素、药物影响和临床意义等的相关信息传递到临床,使每一个检验项目都发挥其最大优势。2.6临床医护人员要了解检验相关程序。病人需要做什么检验项目,往往由负责的临床医生根据病人的病情来决定,但有时临床医生对某些检测项目的评价指标还不太熟悉,从而影响对检验项目的正确选择,造成时间、人财物的浪费。临床医生也要综合分析病情,多向实验室提供病人的情况,遇到有疑问的数据更要及时联系化验室,必要时重复实验,尤其对一些似乎与病情不相符的数据更要核实,防止贻误诊治。总之,本着一切为病人服务的宗旨,研究加强检验科与临床科室沟通的内容方式,将会极大地提高检验医学的发展和更好服务于临床,更好地为病人服务。因此加强双方的紧密合作沟通对话十分必要,是使整体医学诊疗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2.7与临床学科合作举办学术研讨和继续教育活动。与临床医师建立更广范围的相互了解、促进和谐的方式之一是合作举办院内学术交流会,这类活动让更多的医师关注相关专业领域检验医学的发展。
3结语
医学需要各类学科在一起相互渗透,只有这样,其医学的发展水平才能有所提高。医学检验要和临床学科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协调发展。定期的举报一些医学检验和临床学科合作重要性的宣讲,提高医护人员的参与度,以此来增加医学检验和临床之间的交流程度,让其形式多种多样,从医学的发展方向进行考量,提高相关检验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让检验人员可以更好的使用检测技术,并在使用过后,分析其结果,给病患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为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魏碧娜,黄开良,黄铭珊,等.医学检验法学问题的思考[J].实用检验医师杂志,2016(02).
[2]励益,方圆,李力达.上海市医学检验所执业现状及监管对策[J].上海预防医学,2016(09).
[3]林发全,罗佐杰,刘成玉,等.医学检验工作者对医学检验专业状况认知的问卷调查与思考[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13).
[4]唐小童,王丽馨,陈开春,龚敏,杨沛.医学检验学生的临床思维培养[J].现代医药卫生,2016(18).
[5]郑雅丹,叶赛丽.中职院校合作模式探究——某中职学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院校合作模式开发[J].教育教学论坛,2014(30).
1 检验医学及临床医学沟通的重要性
上世纪初期,检验工作不有从临床中分离出来,众多临床大夫自己施行三大常规的检测,检验及临床的沟通不成为难点。
伴着检验项目标增添,检验工作专人现实,检验科独立于临床科室,被称为辅助科室。从事检验工作职员重要是埋头于实验室做办法学的钻研及运用,目标是为临床供应精确的数据。伴着新技术、新设备的引进及运用,检验科的技术能力获得跨越式的发展,众多新的并且很容易的实验参数能够处理曾经对比庞杂的诊断难点。但中国当前的状态是这种参数在运用几年后,还通常被临床大夫所忽略,例子如一张血常规化验单中的数十项参数中,真正能够被临床大夫体会及运用的大约只有四、五项。临床大夫总希望检验职员能给它们最确切、最有效、最敏感、最特异的旨标,而检验职员总指望临床大夫及时跟上检验科推出新实验的步伐并体会实验技术中一点高度专业化的难点,报告发生一点不睬解乃至抵牾。导使这样不良场面的根源是缺乏相互的合作及勾通。
2 检验医学及临床医学沟通已有的难点
2.1 从医学检验专业本科培养目标所设置的课程机制观,缺乏已够的临床医学论证知识及实践能力。在校时期所学的临床课程内容肤浅,任课老师觉得咱们未来又不干这个,敷衍了事。检验科的带教老师告诉咱们不要归答患者有关病情的发问,以免及临床大夫的归纳不一样,发生抵牾。因此遇到取化验单的患者问及化验报告是不是正常,有可能是甚么疾病时,咱们都归答“找大夫问去”,有时引起患者不满。
2.2 医学专业运用的教科书,在内容上严峻滞后于现代检验医学的高速发展。
2.3 临床大夫不理解检验经过中的影响原因,当检验报告及临床不适应时,常常只是猜疑检验者的操作技术地步,如果处理不当,有可能增添医患纠纷的风险。
2.4 对标本采集知识的不理解或者认识不清,导使标本在运送或者保存时,不能满足检验项目基础需求。
2.5 检验职员不器重及临床的沟通,缺乏沟通技巧。
3 增强医学检验及临床沟通
3.1 指导、建议临床医师选择有理的检验项目 医学检验职员有责任及义务指导、建议临床医师选择有理的检验项目。现代检验医学的发展给医学检验职员指出了更高的需求,同一时间应该的使临床医师及时理解检验项目标更新及临床意义,有理选择检验项目,节约医疗资本。
3.2 增强及临床医护职员沟通,提升送检标本的质量 想使保证实验室检验报告精确牢靠,首先要保障送检标本的质量,而影响标本性量的原因有生理学、采血形式到血样运送、储存等各种非疾病原因并且药物治疗。检验科职员应该的增强及临床医护职员的沟通联系,提升完全职员对这种原因的系统全面认识。
3.3 自觉主动参加临床查房及病例子探讨 可不断完善检验及临床的关联,又可提升工作职员的责任心,提升检验质量。参加临床查房及病例子探讨可使检验职员学习更加多的临床知识,听取临床对检验报告的评估,同一时间解答临床医师对检验报告的疑难,将临床对实验室的建议及时反馈并且时改进。并能及时消除一点误解,使一点错误(如标本采集不当等)获得及时更正。
3.4 临床医师又要主动增强及检验职员的对话 建议医院执行新支配的医师到检验科轮转守则,使临床医师更加多理解本院检验科的检验项目及检验科的工作本色。临床医师开展的科研课题应主动及实验室职员联系,指定方案,共同奋力现实;又可约请医学检验专家为临床开展讲座,对开盘展的实验项目、标本需求、参考值、影响原因、临床意义等施行讲演,这不光活跃了学术气氛,又可加深理解相互拥护共同现实好工作。
3.5 树立检验咨询门诊,直接服务于患者及临床 由某些资质的检验医师解答来源于临床医护职员及其广大患者有关检验医学(包含检验报告单的临床解答,进一步地诊治建议,疾病诊断及预防等)的种种难点,为广大医护职员及患者服务。出诊的检验医师应该的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以上及两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咨询门诊包含对应的专业特色门诊内容,如高血脂、高血糖检验门诊、出血及血栓性疾病检验门诊、自身免疫性疾病检验门诊、血液及骨髓形态学检验门诊等特色门诊。
3.6 举办质量管理学术活动,各种模式及临床勾通 检验医学科有应该的成立专门的质量控制小组,负责科室质量控制及质量管理督促,树立及临床勾通的固稳窗口,举办质量管理学术活动,以各种模式增强及临床的勾通,通常举办检验医学新进步讲座,分析一点检验项目、仪器的办法及临床意义,每一年要举办1~2次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周,围绕质量管理,增强检验及临床的勾通这一主题宣传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的需求及措施。
4 结语
检验医学及临床医学应该严密结合,相互沟通,相互学习,才可以使以病人为中心,才可以更完美的现实检验医学及临床医学的共同发展。
2严格实习生管理
2.1加强实习生岗前培训
学生刚到医院时有一种新鲜又好奇、紧张又胆怯的心理,在入科前给他们讲解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科室概况、科室规章制度、专业特色、有关实习的管理文件及安全防护知识等,使他们消除不必要的思想顾虑,同时,对其进行爱岗敬业、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职业道德教育。检验医学在医院处于辅助、从属地位,因此,好多学生认为检验工作就是和大小便打交道,没有社会地位,自身价值得不到认可,不如临床医生风光。为此,要让学生明白检验医学处于“循证医学”的核心地位,检验结果具有重要的法律效力,使他们的学习和实习有动力,在整个实习过程中更加努力、认真、负责[2]。
2.2抓基础,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实习的重点
实习前,学生主要是学习基础理论知识,实验课程相对较少,实习中学生动手能力与大工作量、快节奏的工作不相适应。虽然近年来普及了自动分析仪,手工操作的机会减少了,但一些传统的检验项目仍离不开手工操作,如脑脊液常规、浆膜腔积液常规、常规、阴道分泌物及各类有形成分形态学的检验仍以人的技能因素占主导地位。而定西市处于西北边远山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在县级二级医院、乡镇卫生院等医院普及自动化分析仪还需一段时间,即使检验医学自动化程度提高到一定水平,还需由人来操作,才能得到合理、正确的应用。因此要教育学生从基本操作着手,从点滴做起。实习中必须把基本操作、基本技能训练放在首位,如显微镜的使用与维护,毛细血管采血法,血涂片的制备与染色,容量瓶、移液管、量筒等的使用与清洁,常用培养基的制备,消毒与灭菌,离心机的使用等。对于一些常规检测项目的方法、原理、注意事项都要给予详细的讲解和示范,让实习生明白基本操作贯穿实验技能培训的全过程,每个学生都应熟练掌握[3]。在实习结束时,带教教师应用室内质控品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操作考核,在操作过程中提问原理、注意事项、临床意义等,并进行评分,将其与平时其他考核(医德医风、劳动纪律、考勤等)一并列入实习鉴定表中。
2.3提倡因材施教的实习带教方式
一些实习单位只把学生当做无偿劳动力,在生化及免疫组实习时,大部分时间让他们编号、离心、分离血清,上机操作机会少,有些单位甚至不让学生上机操作,严重影响了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实习带教过程中,带教教师应结合检测项目,启发性地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另外,要加强学生对大型自动分析仪的学习及实验室信息系统的了解。由于学生所在学校不一样,掌握的知识不同,能力有很大差异,带教教师要针对不同学生的薄弱环节,因材施教。检验本科生,理论基础好,接受能力、动手能力强,对他们应加强新理论、新知识的学习,培养其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将实验数据转化为临床信息、给临床提供合理化建议的能力,参与临床病例讨论的能力,这样也符合临床检验医生的培养方向,有利于检验医学向临床方向发展;对于专科生,要着重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严格执行操作规范,有严谨的工作态度;由于中专生年龄偏小,对未来还没有明确的规划,在校学习理论也只有短短的两年时间,需要带教教师手把手地教操作,让他们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有机结合起来,着重培养他们合理安排操作流程的能力与严谨踏实的工作态度。除在工作中对他们严格要求外,还要关心他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让其身心健康发展,保证实习顺利完成。
2.4重视全面质量控制
质量是检验科各项工作的关键,被称为“检验医学的生命线”,强化质量管理是检验医学建设的核心。检验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临床诊断与治疗效果,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质量控制包括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分析中的质量控制、分析后的质量控制,总称全面质量控制。从实习的第一天起,就要牢固树立“质量第一”观念,要求学生参与室内质控,熟悉质控规则,掌握质控的作用、目的及重要性。实习期间通过对全面质量控制的实践,使学生自觉参与到对患者的诊疗活动中,对于患者在检验前、中、后的注意事项,要明确地交待给患者,并且及时与临床相关人员联系沟通[4]。面对患者的有关咨询,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回答,对自己不懂或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请教上级医师,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3重视继续教育,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
作为快速发展的检验医学,仪器开发、检验方法改进周期明显缩短,为避免检验教育和临床实践脱节,必须加强继续教育。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授课方式,如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利用小实验、典型病例分析等形式进行生动形象的教学,使教与学有机统一,既可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又可加深印象;还可通过专题知识讲座,使学生分散的知识得到系统的总结,加深学生对检验质量重要性的认识。专题讲座可以实习过程中出现的普遍性问题为主,解难答疑,还可以本专业相关学科的学术创新、前沿理论及实验进展为题,通过讲座让学生了解新进展、学科动向,拓展知识面和学术视野,同时增加学生的危机意识和紧迫感[5]。
4及时总结,不断提高带教水平
由于实习教学任务重,且带教教师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必须重视带教教师自身素质培养,严格按照实纲对学生进行带教。每次实验后,带教教师要做好带教记录,找出问题,总结经验,通过查阅资料和共同讨论的方式解决问题。定期举行检验教学研讨会,给师生提供一个进行教学经验交流、共同提高的平台[6]。
1.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作为检验专业课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密切注意医学新发展。本校特别强调,医学检验专业的教师应具备教师资格证和临床医学检验技师资格证,并定期到附属医院检验科(中心)岗位兼职锻炼,并将锻炼中的新知识融于教学之中。
2.临床检验实践技能考核的改革
2.1严格把关专业课教师检验专业课教师必须具有熟练过硬的操作技能,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开设实验课,实验中增加学生的操作机会,让学生亲手做,会操作,经常、反复练习,逐步达到熟练。
2.2严格选择实习医院临床检验实习是提高医学检验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实现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所以应对临床实习医院进行适度筛选,选择管理严格,具备教学、实习条件的医院安排实习。生毕业后能够顺利通过国家临床医学检验技师资格考试,本校的培养目标必须与国家临床医学检验技师资格考试相接轨。对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在毕业前模拟国家临床医学检验技师资格考试形式进行考核。通过考核,使学生了解了自己的不足,找到薄弱环节,从而在教与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强化训练。有利于引导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进一步充实和提高,起到了以考促教,以考促学的作用。
3.医学检验课程建设的改革
3.1针对临床医学检验技师资格考试科目修订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对于寄生虫学及检验、微生物学及检验、免疫学及检验、血液学检验、临床生物化学及临床检验基础等课程,本校按临床医学检验技师资格考试要求及《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临床检验考试大纲--技师》修订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3.2组织专门班子加强对各教学、实习医院的督查与指导工作组织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教学管理经验的指导组,对各教学、实习医院的检验科(中心)进行定期、定点、定内容的教学指导与督查。
3.3建设临床医学检验技师资格模拟题库成立临床医学检验技师资格考试课题组,并派出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家组成课题组,建设临床医学检验技师资格考试课程考试题库,并每年修改、更新题库。
3.4按临床医学检验技师标准改革考试对医学检验课程考试和毕业考试,按照临床医学检验技师资格考试标准进行改革,参照每年的临床医学检验技师资格考试大纲、方法、内容、深度进行考试改革,并密切关注国家医考改革的动态与发展方向。
4.毕业后再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深化和延续
1 检验与病员的联系沟通
检验结果准确与否,与病员标本准备紧密联系。病员标本的准备首先应由医生或护士特别交代准备事项,病员应严格遵照执行。对于门诊病员,检验人员应主动询问病员准备情况,得知准备符合要求时方可规范采集或接收标本;如果病员准备不符合要求,检验人员有义务重新向病员或家属交代正确的准备。只有严格把控实验前质量控制,才能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在工作中,我们总结病员标本准备有:饮食准备、休息准备和运动准备。生化项目检验饮食宜正常、清淡饮食,抽血前8-12小时禁食,空腹采血;抽血前一定要保证睡眠充足、不可剧烈运动后马上抽血。特殊项目的检验有特殊的要求,也应该给病员明确提出。由传统的经验医学向循证医学的发展是21 世纪医学发展的趋势,循证医学是以科学证据为基础的医学,检验医学通过与病员的联系与沟通,可促进标本的正确采集以及检验结果的正确解释和应用。
2 检验与临床医护人员的联系沟通
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应发展为全面质量保证,实验室从临床上获得宝贵的反馈信息,进一步综合评价检验项目的方法学及其临床价值,不断完善操作程序并推进新方法和新项目的开展。我们常常做出一份检验报告,在保证实验室内质量控制前提下,当结果与临床诊断不符时,我们首先就是与临床医护人员联系。向医生询问病情的变化,治疗方案是否改变,报告检测结果是否与临床吻合;向护理人员了解病员的标本采集是否规范以及询问医护人员是否正确要求病员做好了检验前准备。检验与临床的有效沟通,大大提高临床的诊疗技术水平,检验项目和检验方法的改进更加有效的为临床服务。
3 检验与医院运输护工的联系沟通
目前各大小医院均拥有一批运输护工,这一群体基本不具备医学专业知识,但担任检验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标本的运输。在这个过程中,对标本的存放、运输以及标本在室温放置时间等等都有严格的要求,必须加强严格培训,合格者方可上岗担任该项工作。
总之,检验人员应积极主动与临床沟通联系,强调实验室管理的要素是交流、对话。检验人员与临床医师要共同制定、宣传和执行标本采集、转送的操作规范[2]。检验科在进行临床标本检测的过程中,若发现异常结果应适时与临床联系后决定报告能否发出[3]。
临床医学通过加强与检验医学的联系,亦可从检验医学中获得许多有价值的临床证据和信息,提高诊断水平,指导治疗,观察疗效和判断预后。因此,加强检验医学与临床的联系是一个利在双方、益于病人的大事,应该受到我们广大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4]。
参 考 文 献
[1]武洪云.浅谈检验与临床密切联系的重要性[J].当代医学,2009,9:72.
1误差种类与特征
1.1 系统误差
1.1.1 来源 其一,在操作检测仪器之前,没有对仪器进行重新校核。其二,患者自身的感官障碍所引起的偏差也会影响到检测结果,从而产生实验误差。想要消除系统误差,就必须在技术方面采取措施,或者对检验制度进一步完善。
1.1.2 特征 系统误差是由固定的因素引起的,指的是检验中具有相同倾向的数据偏差。只要影响因素不消除,系统误差就会一直存在,不具有随机性的特点,并且找不到明确的分布规律[2]。误差大小可以通过测量进行估算,消除影响因素是根治的方法。
1.2 随机误差
1.2.1 来源 随机误差指的是在检验过程中由于仪器、设备、药剂引发的误差,除此之外,也包括检验人员的不当操作,以及不良的环境影响。该误差具有随机性的特点,因此加强仪器、设备、药剂的管理工作,提高检验人员的操作水平,能够有效降低误差发生的概率。
1.2.2 特征 随机误差在变化上并没有明显的倾向性,因此在控制上的难度更大。不过,增加检验次数、提高检验进度,就能够减小这种误差。而且,随机误差的数据具有对称性,呈现出正态分布的特点[3]。
1.3 抽样误差
1.3.1 来源 所谓抽样误差,指的是在总体中抽取的样本,会因为存在变异情况而与总体不符所产生的误差。避免抽样误差的方式是增加样本数量,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
1.3.2 特征 抽样误差与样本数量有密切的关系:样本数量越多,抽样误差越小;样本数量越少,抽样误差越大。
2 误差的排除与控制
2.1 样本因素造成的实验误差对策 样本在采集中如果操作不当,或者不符合要求,就会导致误差产生。比如对患者采血时,如果手臂刚好事前有过输液,就会使血样标本被稀释,影响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面对此类情况,检验科室应该从样本的检验需求出发,对操作过程进行规范和完善。同时,操作人员要明确注意事项,保持严谨的态度。
2.2 设备和试剂造成的实验误差对策 对于检验设备而言,提高了检验效率,为医师降低了工作量。但是,在外界环境、使用频率的影响下,必须经常对设备进行校验工作。对于此,应该制定设备的操作管理规定,让检验人员掌握注意事项,从而在操作过程中能够按照标准规程进行。还要对仪器进行及时的保养和检修,制定设备保养的周计划、月计划。对于检验试剂而言,应该确保检验试剂是相同的批号和规格,并且委派专人负责试剂的保管,加强试剂的管理工作。
2.3 人为操作造成的实验误差对策 在检验过程中,人为操作失误带来的误差是避免不了的,尽管可以通过复核的方式来降低误差发生率,但工作人员处于繁忙时段,就会顾及不到复核工作。在开展检验工作时,要培养检验人员的职业修养和工作态度。检验人员要对实验误差进行整理和分析,通过会议的方式来增强检验人员的责任心,确保检验人员能够了解并掌握操作规程以及注意事项,从而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人为操作带来的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