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国际刊号:--
复合影响因子:--
全年订价:¥ 236.00
国内刊号:--
审稿周期:1个月内
创刊年份:1954年
综合影响因子:--
《近代史资料》创刊于1954年,公开发行的半年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所刊载的史料具有广泛性、原始性和珍稀性等特点。史料类别涵盖档案、函电、日记、著述稿本、回忆录、访问记、调查报告、年表、统计表及外文翻译资料等,其中不少史料是通过征集或访问得到的稿本、抄本,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编辑部同仁严格遵循中国传统史料学的方法,注重版本源流,且详加考订,确保刊载史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杂志将继续秉持“发掘、整理、提供丰富、珍贵历史资料”的宗旨,不断拓展新的资料来源,加强史料的数字化建设,提升刊物的学术水平和国际影响力。同时,杂志也将关注新的学术增长点,如医疗史、环境史等,以保持自身的学术生命力,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近代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做出更大的贡献。不仅是历史的记录者,更是历史研究的推动者。将继续坚守学术阵地,传承前辈学人的精神,为中国近代史研究谱写新的篇章。
(1)每篇论文必须包括中文题名、中文作者名、中文作者单位、中文作者单位所在地名及邮政编码、中文摘要和关键词、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正文、参考文献及第一作者简介。
(2)题名一般使用能充分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短语,不用标点符号。一般不设副题名,确有必要时,用冒号将副题名与主题名分开。
(3)附录内容较少,与参考文献排在同一页;如出现内容较多,则另起一页。附录的字体为12磅,Times New Roman字体,加粗。附录内容格式要求与正文一致。
(4)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本刊采用顺序编码制,引用处依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排序,并用方括号标注。
(5)基金项目:获得国家基金资助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的文章请在正文后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及编号,按项目证明文字材料标示清楚。
(6)尽量将结果和他人最新研究成果比较,以突出论文的主要贡献和创新、独到之处;突出文章的新意和价值,即:新理论、新技术、新领域、新进展、新认识、新建议、新评价、新方案、新工艺、新产品、新工具等。结论尽量从文章的“结论”中提取,并条理化。
(7)书写顺序文题、作者姓名、作者单位、中文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英文题目、英文作者姓名(用汉语拼音,姓前名后),英文作者单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8)计量单位和符号,一律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如m2(平方米)、hm2(公顷)、kg(千克)等表示。
(9)文中注释一律采用脚注(即页下注)。说明性文字与引用刊物信息均作为页下注。每页重新编号,编号形式为Word自动生成的数字加圈,注码样式为:①②③④⑤等。
(10)作品必须出自原创,不得作假,一经发现,将取消作者的发文资格,情节严重者,将在首页进行公布。编辑部对来稿有删改权,不同意删改请事先说明。
近代史资料是一本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主办的半年刊,期刊级别为部级期刊,预计审稿周期为1个月内。
本站合法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仅销售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合法期刊,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本站仅提供有限咨询服务,需要用户自己向出版商投稿且没有绿色通道,是否录用一切以出版商通知为准。提及的第三方名称或商标,其知识产权均属于相应的出版商或期刊,本站与上述机构无从属关系,所有引用均出于解释服务内容的考量,符合商标法规范。本页信息均由法务团队进行把关,若期刊信息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认真核实处理。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北京鼓楼西大街甲158号,邮编:10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