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简牍研究中心
主办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简牍研究中心
国际刊号:--
复合影响因子:--
--国内刊号:--
审稿周期:1个月内
创刊年份:2022年
综合影响因子:--
《简牍学与出土文献研究》创刊于2022年,公开发行的半年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该杂志旨在促进简牍学及出土文献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交流,为历史学家、考古学家、语言学家等学者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学术对话平台。杂志半年刊发一次,内容涵盖广泛,致力于深化对中国古代社会、文化、政治和经济的理解。将继续坚持开放包容的学术态度,探索适应新时代需求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路径,为世界的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贡献力量。
杂志的主要栏目包括简牍文书研究、简牍考释、出土文献与思想文化史研究、出土文献与西北史地研究以及学术史与学术动态等。这些栏目不仅关注简牍本身的研究,还涉及其他类型的出土文献,如帛书、石刻、青铜铭文等。通过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杂志鼓励从考古学、历史学、语言学、哲学等多个角度综合考察出土文献,揭示其背后的深层历史文化意义。以其丰富的内容和高质量的学术文章,成为连接古今的桥梁,推动了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杂志不仅关注学术研究的深度,还积极开展简牍知识的普及工作,通过发布基础知识和研究动态,帮助公众了解简牍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促进了简牍学的广泛传播和深入研究。
(1)不接收多次投递他处的文章,不得有抄袭或剽窃等违反著作权法的行为,引用的文献须标明出处,参考文献中须注明文献位置,否则不采用。
(2)标题层次:使用国际通用的阿拉伯数字分级连续编号的国际层次序号表示法,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用“.”相隔,末位数字不加点号,一般不宜超过4层。
(3)引言(前言):简单交代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及选题设想,注意点明研究起始时间。引言部分不加标题及序号,不分段。
(4)参考文献按出现的次序列在文末,并在文中对应位置以右上角方括弧中的数字表示。详细参考文献格式,见往期杂志。
(5)若论文是基金项目成果,请注明:项目名称“课题名”(项目编号),列于首页脚注中作者简介的上一行。
(6)摘要:一般为500~600字。研究论文摘要应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综述论文摘要应包括论述主题、重要进展和前景展望。
(7)采用匿名审稿制,由编辑部约请专家评审。请作者将个人相关信息(包括姓名、单位、职务或职称、通讯地址、联系电话、电子邮箱)单独置于首页,稿件正文勿出现个人信息。
(8)标点符号使用依据《标点符号用法》(GB/T15834-2011),数字用法以《出版物上数字用法》(GB/T15835-2011)为准。
(9)注释采用脚注,每页重新编号,著作的注释内容依次为:作者、书名、卷册、出版者、出版年份、页码,期刊的注释内容依次为:作者、文章名、期刊名、年份、期数。
(10)主题明确,结构合理;层次清晰,逻辑性强;表述简洁,文字通顺,本刊有权对采用稿件进行删节、修改。如有异议,请在投稿时声明。
简牍学与出土文献研究是一本由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简牍研究中心主办的半年刊,期刊级别为省级期刊,预计审稿周期为1个月内。
本站合法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仅销售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合法期刊,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本站仅提供有限咨询服务,需要用户自己向出版商投稿且没有绿色通道,是否录用一切以出版商通知为准。提及的第三方名称或商标,其知识产权均属于相应的出版商或期刊,本站与上述机构无从属关系,所有引用均出于解释服务内容的考量,符合商标法规范。本页信息均由法务团队进行把关,若期刊信息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认真核实处理。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北京王府井大街36号,邮编:1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