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质性研究专业委员会;岭南师范学院心理传记学与生命叙事研究所
主办单位: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质性研究专业委员会;岭南师范学院心理传记学与生命叙事研究所
国际刊号:--
复合影响因子:--
全年订价:¥ 296.00
国内刊号:--
审稿周期:1个月内
创刊年份:2014年
综合影响因子:--
《心理传记与质性心理学》创刊于2014年,公开发行的半年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杂志内容丰富,涵盖了心理传记学、质性心理学、生命叙事研究等多个方面。每一期都通过深入探讨不同人物的生命故事,揭示其内心世界的发展变化。这些人物既有历史名人也包括普通大众,通过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对其生命历程进行细致分析,使读者能够深入了解人物的情感、动机和价值观。
杂志邀请知名学者分享他们对质性心理学研究的独到见解,如黄希庭关于“实事求是是质性研究的根基”的研究文章,为学术研究提供了高屋建瓴的指导。对各类人物进行心理传记学研究,如对苏轼、海明威、贝多芬等人物的深入分析,揭示他们在不同生命阶段的心理变化和成长历程。通过访谈和叙事研究方法,探究个体的生命故事,如对博士生、留守儿童等群体的生命叙事研究,展现了他们在特定生活背景下的心理历程。介绍和探讨质性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如生命线图、扎根理论等,为研究者提供方法论上的指导和支持。关注社会现实问题,通过心理学的研究视角回应社会热点,如对新冠肺炎疫情下赴韩留学生、城市社区空巢老人等的研究,体现了学术研究的社会责任感。
(1)本刊恪守学术公正之准则,取稿标准在于文章本身的学术水平,对选题新颖、论证充分、引证得当、逻辑合理、语言精准的论文优先采用。
(2)正文标题:文内各级标题题号一律顶格书写,标题题号分级采用1;1.1;1.1.1等标注形式。结构层次不宜过多,一般为二级或三级。
(3)引用资料非来自原始出处时,应注明“转引自”。转引文献时,应先注明原始作品 之相关信息,再注明转引所据之文献。
(4)参考文献仅限作者亲自阅读过的最新文献(最好引用近5年的),内部资料、鉴定会资料、待发表文章、说明书和CA(可引用原期刊)等不可列为参考文献。
(5)有国家、部、省、市、校级科研基金项目资助的课题,请在首页脚标处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和编号,可优先录用。
(6)摘要:用第三人称写法,不以“本文”“作者”等作主语,分目的、方法、结果及结论四部分,完整准确概括文章的实质性内容,以150字左右为宜。
(7)作者署名的顺序和人数由作者自定,须中英文署名。第一作者必须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须留电话、E-mail,收刊详细地址、邮编。
(8)若文稿中含有数学公式、表格、曲线图及其它图表,请用电脑制作相关内容,并务必保证其中的符号、数字、文字、图线清晰、规范。文字横向排列,并注明页码。
(9)引文标示应全文统一,采用方括号上标的形式置于所引内容最末句的右上角,引文编号用阿拉伯数字置于半角方括号中,如:“……模式[3]”。
(10)提倡严谨治学,保证论文主要观点和内容的独创性。对他人研究成果的引用务必标明出处,并附参考文献,请勿一稿多投并杜绝学术不端行为。
心理传记与质性心理学是一本由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质性研究专业委员会;岭南师范学院心理传记学与生命叙事研究所主办的半年刊,期刊级别为部级期刊,预计审稿周期为1个月内。
本站合法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仅销售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合法期刊,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本站仅提供有限咨询服务,需要用户自己向出版商投稿且没有绿色通道,是否录用一切以出版商通知为准。提及的第三方名称或商标,其知识产权均属于相应的出版商或期刊,本站与上述机构无从属关系,所有引用均出于解释服务内容的考量,符合商标法规范。本页信息均由法务团队进行把关,若期刊信息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认真核实处理。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华龙大厦,邮编:10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