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杂志的收稿方向主要包括:遗产研究的多学科视角、遗产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建筑与工业遗产、历史文化与遗产、茶与遗产专栏等。
该杂志收稿方向广泛,涵盖了文化的多个重要领域和前沿话题,为文化工作者和研究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分享学术成果的重要平台。
《遗产》杂志投稿要求
(1)正文:文稿应具科学性、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数据准确,层次清晰,文字精练,用词规范。正文中的一级、二级、三级标题均要求单独一行,用阿拉伯数字编排序号,如:1,1.1,1.1.1。
(2)研究论文(包括研究简报)书写顺序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中文摘要,关键词,英文题名(与中文一致),英文作者及单位,英文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3)同一篇文章有无图序须统一。图序和图题用5号黑体,图注、图字和分图题用6号宋体。图序与图题中间空一格,图题末尾不加标点,居中位于图下方。
(4)文题应准确、具体;简洁、明了;醒目而富有深度;文题中不得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元素符号、分子式等。
(5)来稿应符合栏目要求,要求原创,并体现求实、创新、严谨、规范的学风和文风,力求观点鲜明,论据可靠,数据精准,文字练达,具有前瞻性、实用性。
(6)审稿:本刊实行以同行审稿为基础的三审制(编辑初审、专家外审、编委会终审)。如作者与某位审稿人存在学术上的不同见解,可申请审稿回避。
(7)各级基金项目应在文章首页以页下注形式标注,例如“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 ”,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并在圆括号内注明项目编号。
(8)提供作者简介:姓名、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工作单位(写到二级学院)、职称或职务、主要研究方向或学科特长或从事何种专业技术工作、邮政编码、电子邮箱地址、联系电话。
(9)来稿的注释均为脚注形式,每页单独编码。其他格式要求及注意事项可参照本刊注释体例,对于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字数要求可以适当放宽。
(10)引用全部以参考文献形式呈现,置于正文之后。格式必须符合《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2015年)要求。无须提供注释(包括文中注释与脚注)、电子资源类型参考文献。
《遗产》杂志是由南方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主管和南方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主办的学术理论期刊,创刊于2019年,该杂志级别为省级期刊,预计审稿周期为1个月内。
该杂志在学术界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多次获得国内外权威奖项,如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等。
在收录方面,《遗产》杂志被多个知名数据库收录,包括:知网收录(中)等,在文化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影响力,是文化研究者和实践者的重要参考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