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正> 苗族对起山歌,“大河涨水小河干,小河头上栽牡丹;牡丹花开头一朵,夫妻要做头一双。”对生活在澜沧江畔凤庆县新华乡紫微村的苗族来说,对歌丢铃是每个人一生中必不可少的历程。“男人输调滥名誉,女人输铃必输身。”情投意合的青年男女,山歌如山如海一般,唱不完,唱不够,唱到海枯石烂。对完歌,还要“丢铃”,竹铃是用竹篾编成的,是一只形似鸡蛋的小花箩,内装沙子和铜钱,丢起来便发出优美动听的响铃声。男女双方你丢我接,我丢你接,接不住就要脱一件衣服,脱至只剩下贴身衣裤,称为“输身”,意为许配终身。青年们对歌生情,响铃定情,谈婚论嫁直至结为百年之好。紫微村平坦社的张树旺与岩子头社的王顺芬相识相亲,终于在复杂的定婚、过礼程序以后结婚了。我们作为远道来的嘉宾,得以参加这一场隆重的苗家婚礼中午,媒人来到张树旺的家中。媒人要由村里通晓苗族婚俗的已婚男性担任,出发前,张树旺的父母拿出一把雨伞由媒人背着,意为同意开亲。相传从前有一对青年结婚时,老虎准备在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