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师》杂志的收稿方向主要包括:技术开发与创新、综述性论文、深基坑工程技术、复合地基技术、地下水、桩基技术、地基处理技术、技术探索与研究、试验研究、测试技术、隧道工程技术、学术讨论、工程实例、信息报道等等。
该杂志收稿方向广泛,涵盖了建筑的多个重要领域和前沿话题,为建筑工作者和研究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分享学术成果的重要平台。
《岩土工程师》杂志投稿要求
(1)来稿文责自负(包括政治性、学术性、保密性等方面)。本刊对于来稿有权做技术性和文字性修改,如作者不愿接受修改请来稿时注明。
(2)标题层次:使用国际通用的阿拉伯数字分级连续编号的国际层次序号表示法,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用“.”相隔,末位数字不加点号,一般不宜超过4层。
(3)引言在标题以下,不设标题的分段、分层:使用1)2)3)等、①②③等、abc等,在段首时应退2字起排。
(4)参考文献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序号置于方括号内,同一文献在文中被反复应用则用同一序号标识,凡属著作均应在文中序号后加圆括号注明页码。
(5)基金项目(有则加项):获得基金资助产出的文章应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并在括号内注明其项目编号。
(6)关键词:必须是意义明确的术语,一般应选取3~5个能准确反映研究方向、研究领域及研究地点的词。词与词之间用分号“;”分隔。
(7)来稿请注明作者、单位、职称或职务、联系方式及邮寄地址。合著稿件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确定先后次序。
(8)文章(包括正文、图、表、注释)中出现的英文(包括名词、作者姓名、其他)请翻译成中文,采用中英文对照形式,英文放在括号当中。如果只是在括弧中出现,可以不翻译成中文。
(9)注释用于对文章正文作补充论说的文字,采用页下注,注号用①②③;参考文献用于说明引文出处,采用文末注,用[1][2][3]顺序标注。
(10)作者自留底稿,来稿一律不退。来稿必须保证是作者原创作品,如有抄袭剽窃侵权问题,一切责任由作者自负。
《岩土工程师》杂志是由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主管和国防机械工业工程勘察科技情报网;中兵勘察设计研究院主办的学术理论期刊,创刊于1987年,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刊号ISSN为1007-2993,国内刊号CN为11-3813/TU,该杂志级别为部级期刊,预计审稿周期为1个月内。
该杂志在学术界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多次获得国内外权威奖项,如中国优秀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等。
在收录方面,《岩土工程师》杂志被多个知名数据库收录,包括: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万方收录(中)、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等,在建筑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影响力,是建筑研究者和实践者的重要参考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