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杂志的收稿方向主要包括:要闻聚焦、意大利美酒之旅、品牌展示、会展报道、食品检测、食品实验、食品教学、食品安全、食品营养、食品前沿研究、文化趣谈、食味艺文志、快讯等。
该杂志收稿方向广泛,涵盖了工业的多个重要领域和前沿话题,为工业工作者和研究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分享学术成果的重要平台。
《中国食品》杂志投稿要求
(1)姓名在标题下按序排列,多作者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收到录稿通知后不再改动。
(2)切勿一稿两投,一旦发现一稿两投,将立即退稿;而一旦发现一稿两用,本刊将刊登该文系重复发表的声明,并在2年内拒绝以该文第一作者为作者的任何来稿。
(3)注释序号用[1]、[2]、[3]……标识。正文中的注释序号统一置于包含引文的句子(有时候也可能是词或词组)或段落标点符号之后的右上角。
(4)参考文献:是对引文作者、作品、出处、版本等情况的说明。文未依次排列参考文献时,按作者、书刊名或出版社、出版年(期)、起讫页顺序标注。
(5)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题名,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字符、代号以及结构式和公式。
《中国食品》杂志是由中国商业联合会主管和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主办的学术理论期刊,创刊于1972年,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刊号ISSN为1000-1085,国内刊号CN为11-1498/TS,该杂志级别为部级期刊,预计审稿周期为1个月内。
中国食品杂志数据统计
中国食品主要引证文献期刊分析
该杂志在学术界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多次获得国内外权威奖项,如中国优秀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等。
在收录方面,《中国食品》杂志被多个知名数据库收录,包括: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万方收录(中)、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等,在工业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影响力,是工业研究者和实践者的重要参考刊物。
中国食品杂志发文分析
中国食品主要机构发文分析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中国食品》编辑部 | 988 | 食品;食品安全;健康;食品安全法;中国食品 |
北京莫劳龙玺西餐厅 | 180 | 西餐;餐饮;食品;美食;餐饮业 |
扬州大学 | 89 | 烹饪;食品;餐饮;调味;教育 |
中国农业大学 | 55 | 食品;营养;食品科学;厨房;食品营养 |
中国药膳研究会 | 48 | 药膳;养生;中国烹饪;菜肴;烹饪大师 |
武汉商业服务学院 | 35 | 美食;美味;餐饮;餐桌;菜肴 |
北京莫劳金龙玺餐饮管理顾问有... | 32 | 餐饮;食品;食品安全;餐饮行业;食品安全问题 |
中国科学院 | 25 | 营养;饮食;食品;蔬菜;水果 |
河南农业大学 | 22 | 食品;课程;教学;教育;营养 |
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 | 22 | 食品;古希腊;食神;食事;拉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