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学科发展的南国农路径

时间:2022-10-29 10:29:48

一、引言

深入挖掘和总结中国教育技术领域经典人物的学术思想和理论,对于继承和发展教育技术理论有着深远的理论意义。通过总结典型学者的学术思想和理论,我们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实现学术思想和理论高质量的飞跃,避免重复研究和精力浪费。本研究选取教育技术领域典型学者南国农为研究对象,深入挖掘南先生的学术思想和理论,为教育技术理论发展提供借鉴。南先生是教育技术领域公认的权威专家,电化教育事业的开拓者,电化教育学科的创始人,自1978年推动电化教育编入教育学教材以来,一直到2014年仙逝,一生从事教育技术(电化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成果丰硕,有着极高的学术影响力。从电化教育学科创办,到电化教育学改名为教育技术学,教育技术(电化教育)学科整个发展过程始终有着南先生的印记,在学科发展的几段关键时期先生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南先生与教育技术(电化教育)学科相伴相随、息息相关,因而,研究南先生的学术思想和理论,学术价值不言而喻。具体而言,本研究以南先生公开发表的期刊论文为研究样本,使用NVivo11(10)软件(刚开始使用NVivo10软件进行资料分析,后来使用软件新版本NVivo11进行资料分析,以下简称NVivo软件)进行文本分析,借鉴扎根理论编码策略,归纳南先生的学术思想和理论。

二、研究设计

1.研究问题

研究问题是分析、归纳、总结和提炼南国农先生的学术思想和理论,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又认识到南先生学术研究方法的重要性,研究中又将南先生的学术研究方法纳入进来,实质上,二者是统一的,南先生的学术思想和理论的提出必然伴随着学术研究方法的应用。

2.研究假设

本研究认为南先生的学术思想和理论集中地体现在南先生公开发表的期刊论文中,这些论文是南先生学术生涯中长期探索、深入研究的学术成果结晶,深入挖掘这些论文中的学术思想和理论,能够归纳和提炼出南先生的学术思想和理论。

3.资料收集

收集的资料是南先生在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的论文。从中国知网上以南国农为第一作者搜索词搜索期刊论文,去除其中研究价值不高的文献,保留37篇学术论文,论文的pdf文档导入NVivo软件材料来源中的内部资料中,论文检索时间是2015年9月。另外,研究者从《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南国农电化教育论文集》中摘出中国知网中未包含的30篇期刊论文,以摘要形式写入NVivo软件材料来源中的外部材料中。

4.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借鉴扎根理论开放、主轴、选择三级编码策略,对文献资料进行编码,并逐级归纳,从文献中提炼南先生的学术思想和理论。在开放编码阶段,研究者采用逐字、逐行编码策略,从字里行间体会南先生的学术思想和理论,整个编码过程采用NVivo软件辅助完成。资料分析过程中,研究者也通过在NVivo软件中写备忘录、建模型、建“另见”链接、写批注等手段辅助资料分析,同时,研究者借助NVivo软件的查询、模型、自动编码、图表可视化等功能辅助资料分析。资料分析时间跨度为2015年9月文献资料导入NVivo软件开始,一直到研究者完成论文写作为止,期间,研究者尽量让自己浸润在研究资料中,和研究资料进行深度互动,在与南先生所写的学术文本互动中,研究者常常被先生的学术思想和人格魅力所感染。资料编码过程中,研究者先对中国知网下载的PDF文档进行逐字逐行编码,在此基础上,再对“外部材料”中的论文进行逐段逐篇编码。这样做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对所有资料进行逐行编码工作量过于庞大,另一方面,研究者在前期编码基础上,节点结构在理论上基本达到饱和,后续编码可以采用补充性编码,进而提高资料分析效率。

5.与已有研究成果的互动

为了确保本研究提出的理论是扎根在资料之中,也就是确保本研究提炼的学术思想和理论是从南先生的学术论文中提炼得来,本研究采用的是扎根理论研究策略,研究者通过与资料互动,从资料中建构理论,没有预设的理论分析框架。根据扎根理论普遍认可的研究思路,本研究将文献互动主要放到资料分析过程之中,也就是在资料分析过程中加强与已有研究成果的互动,进而充实本研究成果。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上一篇: 人大期刊通讯员队伍问题 下一篇: SSCI文献发表期刊影响因子研究...
相关知识
期刊常识
期刊推荐 发表咨询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