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05 08:47:01
管理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最早于建国初期从苏联引进到中国。管理学在社会活动、组织活动和经济建设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无论是从事管理活动的各级部门、单位还是个人,管理学都是一门应充分掌握的基本知识[1]。管理学原理的核心内容在于管理的职能,即利用组织、计划、控制、激励、领导等协调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以期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期刊是一种定期的连续性出版物,根据其自身性质,期刊具有发表周期短、种类多、数量大以及内容丰富的特点,因此在期刊管理工作中需要运用科学的管理学思维,使期刊出版工作能有序、高效地进行。想要将管理学原理运用于期刊管理工作中,必须要了解和清楚管理学的相关知识和体系结构,将管理学的知识和期刊管理工作实践相互融合,使期刊管理目标的效益最大化[2]。文章将从预防医学类学术期刊出版工作的实际出发,以《环境卫生学杂志》为例,概述如何应用管理学的五种职能———计划、组织、控制、领导、激励办好学术期刊,并提出建议以供参考。
1计划职能的应用
1.1进行严密的计划
在《环境卫生学杂志》创立之初,编辑部就着手对期刊出版制订工作计划,按照出版发行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对新投稿件实行编辑部内审、专家外审、主编终审的“三审”制度,在稿件“齐清定”之后进行“三校”,以此作为工作流程的基础进行工作计划,并按照工作流程进行人员、任务的分配,同时根据具体的情况灵活地进行出版工作顺序。
1.2预测所需时间
期刊的出版具有时效性,在期刊出版日期之前必须完成当期所有的出版任务。其所需时间包括编辑人员完成职责工作的实际工作时间和间断性时间。预测出版工作所需时间最重要的就是期刊的出版日期,因此何时开始着手准备当期出版工作的启动时间以及出版任务完成的收尾时间是时间预测的关键,这也对编辑人员对于审稿专家的专业领域、审稿效率等的了解提出了要求。对于每篇新投稿件,《环境卫生学杂志》编辑部规定在一周内完成编辑部的内审流程,通过内审后根据稿件的专业领域决定外审专家。由于外审专家均为环境卫生、预防医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他们的工作时间各不相同,编辑人员需要预测专家所需的审稿时间,定时催专家审稿。为了能够及时有效地收到外审专家意见,对外审专家的时间要求放宽,以便外审专家有充足的时间查阅资料。同时,通过与审稿专家的交流,能够更好地对预测出版周期,为合理安排出版流程提供帮助。
1.3合理规划出版进度
在实际出版工作中,由于外审专家的审稿周期有长有短,作者修回稿件的时间也有所不同。因此,为了能够按期出版,在实际工作中需要预测出足够长的审稿周期和修稿时间,确定出版工作进程,提前进行稿件的审理工作等。由于出版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出版流程的各个环节必不可少,不能因为未按时完成进度而随意减少环节。若想保证出版流程的实际进度与计划没有较大的差距,则需要定时、定期地监控并进行必要的出版步骤内部微调。如,当外审专家因为出差、公务繁忙等原因没有时间审稿时,应尽快调换同领域的专家进行审稿,避免因外审专家原因造成的进度延迟。
1.4严格控制出版周期
出版过程有着固定的步骤,当出现出版进度不一致时,应首先分析其原因,并决定需要采取的调整措施。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审稿周期过长的情况,此时除了联系专家尽快审稿,还应考虑更换审稿人,当作者迟迟未修回稿件,首先联系作者是否对审稿意见有异议或修改上的困难,避免因未收到审稿意见造成的不必要的延误等;其次,应在出版进度计划中标注需要调整的地方以及需要采取的调整措施,做到心中有数,避免临时调整带来的混乱。
1.5调整措施实施效果评价
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如果发生各环节任务的时间超出计划所需时间(如刚才所述的审稿周期长,作者修回稿件慢等),或者由于出版目标变更引起某些工作计划相应调整(如遇重要会议、事件等需要加急报道的),出版过程中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如编辑人员出差、人员培训)等情形,要对原有时间计划进行合理的调整,保证出版工作在周期内顺利完成[3]。在预防医学类期刊中,很多研究成果具有时效性的特点,若因为发表周期过长耽误了科研成果的展示,会对信息交流造成一定影响。如《环境卫生学杂志》2016年第六卷第3期刊登的文章《唐山市民对雾霾的认知及防霾行为调查》,因紧扣时下人们最关心的雾霾相关的知、信、行等热门话题,因此在审稿、修稿、校稿等流程上加紧时间完成必要的工作流程,按期、及时地刊登出来,为广大读者普及、推广雾霾相关科研成果提供了平台。
2组织职能的应用
为实现期刊出版的工作目标,对每个编辑规定在工作中形成合理的分工协作关系。《环境卫生学杂志》在编辑出版工作开始,根据出版法律法规配备拥有出版专业从业人员资格的编辑,即初级编辑、责任编辑,以及副主编、主编、编辑部主任(负责人)。由于专业领域、编辑技能的不同,各个编辑之间互相协作、支持,以完成按时、高质量出版期刊为终极目标,合理的分工协作。如:在《环境卫生学杂志》创立之初,首先明确了两位编辑人员,明确二人各自负责的期刊数量以及在出版过程中需要处理的工作内容和具体任务。初级编辑负责稿件的、送审、退修工作,中级编辑对修回的稿件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送主编终审。在此后的期刊出版工作中,对各自分配的出版任务进行监督、管理。除编辑人员的组织分工,《环境卫生学杂志》编辑部还充分利用了环境卫生领域专家们的影响力和专业水平,定期组织编辑委员会、组稿会、定稿会,最大程度发挥编辑委员们的能动性,为期刊提供优质稿源做出努力。
3讨论
在期刊出版过程中,编辑部主任作为管理者,巧妙运用管理学理论,掌握管理工作的内在规律性,根据期刊的发展有针对性地制订出版计划、组织编辑出版、控制出版质量、适当激励编辑的工作积极性、有效地领导编辑完成出版任务,对于期刊出版的高效运营能够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当前,学术期刊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读者群、作者群的专业领域的局限性。如何打破这种专业知识上的障碍,做到“百家争鸣”,需要管理者从期刊质量、期刊定位、经营思路上着手,努力拓宽作者群,开发全国甚至国际交流平台,努力发展成为高水平的学术期刊[7]。此外,为了扩大学术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加强约稿审稿、提高文章质量、缩短出版周期、重视他刊经营管理的经验、注重市场宣传等显得尤为重要[8]。任何科学知识都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才能获得预期效果。有人说:“管理工作是一切艺术中最重要的一种艺术”[9]。在《环境卫生学杂志》的办刊过程中,应当针对目前期刊面临的问题与不足,加强运营管理,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编辑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达到提升期刊整体质量的目标。学术期刊的经营重点并不是经济效益,如何将社会效益最大化需要期刊管理者对期刊的发展进行更科学的管理机制,在开拓市场的同时提高期刊的质量,将期刊的学术水平和效益经营水平共同提高是今后学术期刊面临的共同挑战[10]。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