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主办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国际刊号:2097-2091
复合影响因子:--
全年订价:¥ 370.00
国内刊号:23-1615/C
审稿周期:1个月内
创刊年份:2022年
综合影响因子:--
《智能社会研究》创刊于2022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致力于发表社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了解智能科技发展趋势、技术创新模式以及市场前景的窗口。以“根植本土、面向世界”为学术立场,秉持“探求真知,崇尚创新”的宗旨,倡导“源于实践、指向实践”的学风,为社会科学领域和交叉前沿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学术交流平台。杂志积极探索智能科技在多元化产业中的应用与实践,涵盖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慧医疗、金融科技、教育科技等多个领域。
杂志主要设有“数字社会理论”“智能技术的社会应用”“数字化社会治理”“计算社会科学”等核心栏目,接收的稿件体裁丰富,包括论文、评论与争鸣、研究综述、研究报告、译文、书评、访谈等。每一期都精心挑选了行业内最具代表性的应用案例,深入分析这些案例背后的技术原理、实施策略以及所产生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不仅是一本理论研究的载体,更是一个连接科技创新与商业实践的桥梁。杂志特别强调对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的研究与探讨,邀请行业专家、学者及企业领袖共同探讨在新的技术环境下,如何构建可持续、可盈利的商业模式,以及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1)凡被本刊采用的稿件,编辑部会进一步与作者沟通,确认稿件刊发事宜。来稿请勿一稿多投,投稿三个月后未接到用稿通知者,请作者自行处理。
(2)题名简明精练,不宜超过20个字,应删去无实质性内容、可有可无的字和词。如“关于……”,“试析……”等词一般可以省去;没有特定定语成分的“研究”、“分析”、“思考”等,也应被视为赘词,予以删除。
(3)正文:要求结构严谨,表达简明,语义确切,论点鲜明,论据充分,引用规范,数据准确。文内标题要简洁、明确,标题层次不宜过多,可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标号,如“1”“1.1”“1.1.1”的形式。
(4)参考文献附于正文之后,要求在7条以上,所列文献应在文中实引,即在正文中标明出处,标号与文后参考文献标号相对应。标准按照“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7714-2005)”。注意:期刊和专著均需要具体到页码。
(5)详细描述用于实施基金项目的研究方法和设计。包括采集数据的方式、实验设计或调查问卷的构建等。
(6)论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关键词,摘要用第三人称撰写,分目的、方法、结果及结论四部分,完整准确概括文章的实质性内容,以150字左右为宜,关键词一般3~6个。
(7)投稿时请附第一作者及通信作者简介,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籍贯、学位、职称、主要研究方向、电子信箱等。
(8)书写规范,物理量和单位符号的使用要符合国家标准,稿中外文字母、符号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及白,黑体;上、下角标的位置应区别明显。
(9)注释是对论文中特定名词或新名词的注解。注释可用页末注或篇末注中的一种。选择页末注的应在注释与正文之间加细线分隔,线的长度不应超过纸张的三分之一宽度。
(10)文稿保证未在其它刊物或载体发表,资料可靠、数据准确、具有创造性、科学性、实用性(严禁抄袭),内容真实、论点明确、文句通顺。
智能社会研究是一本由哈尔滨工程大学主办的双月刊,期刊级别为部级期刊,预计审稿周期为1个月内。
本站合法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仅销售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合法期刊,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本站仅提供有限咨询服务,需要用户自己向出版商投稿且没有绿色通道,是否录用一切以出版商通知为准。提及的第三方名称或商标,其知识产权均属于相应的出版商或期刊,本站与上述机构无从属关系,所有引用均出于解释服务内容的考量,符合商标法规范。本页信息均由法务团队进行把关,若期刊信息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认真核实处理。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南通大街145号,邮编:150001。